中国脑卒中康复新进展

合集下载

脑卒中的康复现状与进展

脑卒中的康复现状与进展
✓对脑卒中后社区康复重视不够,忽视了社区康复的重要性。 ✓有研究表明改善预后的时间可以持续到脑卒中后 5 年;
Stroke Unit Trialists,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2 ; (1) :197
✓脑卒中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对卒中后心理康复重视不够,
康复治疗技术众多,暂无突破性进展 综合康复治疗,尚缺规范化治疗方案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大脑损伤后脑功能是可以得到 一定程度恢复的,经过不断研究,提出了脑的可塑性理论,主要包括: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 振破谱分析和功能性核磁共 振(fMRI)的出现
为脑的可塑性提供 为脑卒中康复治疗提
了客观证据
供了理论依据。
3. 脑卒中康复治疗现状
3.2 脑卒中治疗现状

Langhammer B. Clin Rehabil,2000,14: 361-369
训练应以功能性动作为目的,即训练需要导向性,集中在所需的重要功能上
2.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近 10 年来出现的强制性使 用运动疗法 (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运动疗法 ) 、减重平 板车步行训练 ( body weight support treadmill training, BWSTT)等均在脑的可塑性理论 的基础上形成 ;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发展趋势
1. 康复介入时机 ✓ 重视疾病预防,未病先防 ✓ 康复治疗从监护室开始,运用各种手段争取救治时 间窗
2.脑卒中康复规范化 ✓ 评定量表、评定技术的规范化 ✓ 治疗手段的规范化
• 脑卒中康复指南
• 脑卒中康复专家共识
3.脑卒中康复治疗前景

脑卒中康复研究现状及展望

脑卒中康复研究现状及展望
三 、脑 卒 中 康 复 治 疗 的 运 行 模 式 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卒中单元的日臻 完善和脑卒中社区康复医疗的推广。卒中单元是 集 药 物 治 疗 、康 复 和 健 康 教 育 于 一 体 ,适 宜 于 脑 卒 中 患 者 的 多 元 管 理 模 式,其 对 脑 卒 中 患 者 有 着 肯 定 的 疗 效 。 卒 中 单 元 可 显 著 改 善 患 者 5 年 生 存 率,缩 短 脑 卒 中 患 者 住 院 时 间 ,增 加 其 功 能 独 立 性 [14⁃ 。 15] 美 国 心 脏 协 会(AHA)/美 国 卒 中 协 会(ASA)2007 年 发 表 的 缺 血 性 卒 中 指 南,强 烈 推 荐 各 地 区 建 立 初 级 脑 卒 中 治 疗 中 心 和 高 级 脑 卒 中 治 疗 中 心 ,我 [16] 国 的 脑卒中社区康复医疗目前尚处于早期全面推广阶 段。一项针对社区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的 12 周渐 进 性 治 疗 性 运 动 训 练 结 果 显 示,经 运 动 训 练 后 患 者 移 动、平 衡 及 耐 力 功 能 获 得 较 显 著 的 进 步 。 [17] 国 家 “ 十 五”攻 关 项 目 资 助 课 题“ 脑 血 管 病 三 级 康 复 治 疗 研 究 ”强 调 ,脑 卒 中 社 区 康 复 医 疗 是 我 国 脑 血 管 病 三级康复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18] 康复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 展 。 随 着 神 经 分 子 生 物 学、光 电 学、功 能 影 像 学、神 经 电 生 理 学 等 现 代 科 学 技 术 的 进 步,脑 卒 中 后 功 能 障 碍 的 恢 复 机 制 将 会 得 到 充 分 的 阐 明 。 例 如:双 光 子显微镜的应用可以清晰地显示活体动物神经组 织 突 触 结 构 ;功 [19] 能 影 像 学 与 神 经 电 生 理 学 技 术 相 结 合,通 过 时 间 和 空 间 缺 陷 互 补 而 达 到 实 时 动 态 研 究 目 的;对 脑 内 电 生 理 活 动 的 调 制 和 细 胞 或 分 子 事 件 的 调 控 为 脑 卒 中 患 者 提 供 新 的 康 复 治 疗 方 法,例 如经颅磁刺激和干细胞移植等。随着脑机接口 (BCI)、康 复 工 程 、电 子 通 信 等 技 术 的 发 展 ,更 多 的 新型治疗方法将被用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 复,如 脑 电 反 馈 仪 用 于 肢 体 偏 瘫 患 者 的 运 动 意 想 治 疗 ;脑 机 接 口 ⁃ 功 能 电 刺 激 仪 用 于 偏 瘫 侧 上 肢 运 动 功 能 恢 复 欠 佳 的 患 者 ;远 [20] 程 康 复 治 疗 可 被 用 来 帮 助 一 些 认 知 功 能 良 好、又 不 便 去 康 复 机 构 的 患 者 在 家 中进行运动、言语及认知功能等方面的训练 。 [21]

中国脑卒中(偏瘫)康复的新进展-香港

中国脑卒中(偏瘫)康复的新进展-香港

大脑功能重组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可在损伤区周围、对侧或远隔部位)
学习或训练的规律
1.主动性 2.实践性 3.重复性 -“时间依赖性” 4.适量性 -“强度依赖性” 5.刺激的丰富性
随意运动的复杂性: 上运动神经元支配随 意运动与下运动神经元支 配的不随意运动有着本质 的区别。
随意动机
视觉传入
内存的运动 视觉坐标 大脑联合区 计划程序
补充运 运动程序的子系统 视觉坐标 前运动区 动区动 运动的选择 运动坐标 信息鉴别 整合 计算 基底节 一次运动区 运动指令 小脑
随意运动传出
这样,脑卒中的康复需 要从神经生理学的基础上 发展到大脑功能重组
(brain 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BFRO)的理
论和方法上来。
痉挛的复杂机理
大脑(上运动神经元) 脊髓(下运动神经元)γ神经元GABA-B 受体 神经干 神经肌肉接点 肌肉(肌梭、梭内肌、梭外肌的作用) 相应的抗痉挛方法随之产生,并在临床上 开始广泛使用,成为偏瘫处理的重要内容。
一些建立在大脑功能重组 (BFRO)的方法
主动性康复训练 (active training) 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ental practice)疗法 部分减重平板运动( TTWPBWS)疗法 强制性训练(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主动性(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active-operative EMG-BF)




损 伤 impairment
活动受限 activity limitation
参与局限性 participantal factors

国家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关键技术

国家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关键技术

国家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关键技术国家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减少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保障脑卒中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头痛、偏瘫、失语等,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本文将从国家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的背景和意义、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推动国家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的发展。

一、背景和意义脑卒中是指血管破裂或者血管闭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进而导致脑部神经细胞死亡的疾病。

据统计,脑卒中已成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常见病和死亡原因之一,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脑卒中造成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永久性的残疾和死亡。

因此,防治脑卒中、减少脑卒中后遗症的发生,对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减少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节约社会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此外,国家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的推进还有助于促进脑卒中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因此,国家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的开展对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1.脑卒中防治技术脑卒中的主要防治技术包括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其中,溶栓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损伤。

介入治疗则是通过在血管内置入支架或进行血管成形术等技术手段,从而有效恢复脑血流,减少脑损伤。

外科手术治疗主要针对脑出血和脑动脉瘤等脑部疾病,通过手术减轻脑部压力,防止脑损伤。

药物治疗则包括血管扩张剂、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等,通过调节血液流变学和维持脑部供血,减少脑损伤。

脑卒中康复研究新进展

脑卒中康复研究新进展

对 于 B 的 每项 权 重 稍 加改 动 . 良 B 的 总分 仍 为 10分 。 I 改 I 0
1 2 2 K n v 自我 照 顾 指 数 : S o un en 由 h e ig报 告 的 K r y康 e m
复学 院 使 用 的 A L评分 系 统 , 包含 床 上 活 动 、 移 、 动 、 D 它 转 运 穿衣 、 人 卫 生 和 进食 6项 。 其 评 分 标 准 : 个 0分 为 完 全 依 赖 , 1 为大 部 分 帮 助 . 为 少 量 帮 助 和 ( ) 督 , 分 2分 或 监 4分 为完 全
预 后 判 断 有 了更 多 的 依 据 。一 般 将 脑 卒 中 恢 复 归 纳 为 损 伤
区 功 能 恢 复 和 远 隔 区功 能恢 复 两大 类 。 2 1 损 伤 区 功 能 恢 复 2 1 1 损 伤 细 胞 的恢 复 : 卒 中 后 几 天 内发 生 的 自 然 恢 复 . 脑 主 要 是 受 损 细 胞 的 恢 复 、 肿 的碱 轻及 坏 死 组 织 的 吸 收均 有 水
独立。
占死亡 总 数 1 % , 扳 于 恶 性 肿 瘤 和 心 脏 病 而 排 列 在 第 3 52 仅 位 。我 国 2 0 0 0年 居 民死 因 顺 位 , 市 地 区 的 脑 血 管 病 城 1 7 9 / 0万 . 村 1 5 2 / 0万 . 为第 2位 死 亡 原 因 。脑 2 61 农 1.0 1 均 卒 中的 1 月 生 存 率 为 7 % 一 9 % , 十 0 0 1年 生 存 率 为 5 %一 0 8 % , 活者 多数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障碍 而需 要康 复 治 疗 。 近 年 0 存 来 。 卒 中 康 复 已 成 为 康 复 医 学 研 究 的 重 点 之 一 c19 脑 9 7年

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新进展

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新进展
望。

重点之 一 。本 文简 述近年 来脑 卒 中后瘫痪 肢体 康复 训练的脑卒 中患者进行 了研究 ,在 仍进行 常规 康复-I 点是骨关节疾病与损 0 1
练同 , 伸抓 物这 “ 想 ” , : 的 时 加 手 握 品一运 象任 蕃 增 动 务
有l 0例患者完成 了整个观察过程 ,9 例上 肢运动指数 积 分明显改善 ,提示 ‘ 动想象 ”疗 法有助于
题, 本 法 有 能 为 种 有 途 治 方 耋 教 专 委 但 疗 极 可 成 一 很 前 的 疗 育业员
导 引能够增 强前额脑 电活动 ,改变左 前后 优势脑轴 的 法 。 观 念对 比 ,并 出现特征谐 振频率 的变化 。而入 静意
念 可使各脑 区脑 电活动 的 。 2波功率 、部 分脑 区 。 3 【 【l 强制性 运动疗 法
作者简介
的 响发 想 与 际 练 结 可 显 高 训 影 ,现 象 实 训 相 合 明 提 被 ?
医院康复科、医学院
仍伴有 上肢 功能 障碍I 2 , ,严 重威 胁人类 的健 康和 生 练者的 下肢 负重能力 ,提示 “ 运动 想象” 的效果与保 存质量 ,给社会 和 家庭带 来沉 重 的负担 。 随着康 复
象 ” 3 脑卒 中偏 瘫 患者 描 线 训练 效果 的影 响 ,结 动 。P g 等“对 一些 恢复 后期 偏瘫 患者进 行 了改 良 对 例 ae o 果 显 示 “ 动 想 象 ” 明显 改 善患 者 描 线 的 准 确性 。 的 CMT 他们 把 l例 患者 分为三 组 ,使用 评定量 表 : 运 I 。 7
Mao tmn等嘲 观察 了 “ 运动想象 ”对 l 例 脑卒 中患者 F g— y r运 动 功能量 表 ( MA) 2 u l Me e F ,上肢 运动 功 能

卒中单元模式下脑血管病康复护理的新进展

卒中单元模式下脑血管病康复护理的新进展

脑血管病又称为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1]。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国高出一倍。

我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脑卒中已经升为中国第一位死因。

近20年监测结果显示,脑卒中年死亡人数逾200万,年增长速率达8.7%。

据全国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的调查,全国存活的脑卒中患者有3/4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这些正值盛年的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

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报道,脑卒中给我国每年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达400亿元。

1脑血管病的致残特点评估分析1.1脑血管病致残特点:脑血管病的致残表现在多方面,不仅表现在运动功能方面,而且也表现在认知功能、言语功能、神经功能、精神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等方面。

脑血管病康复的核心为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2]。

1.2评估与分析:目前有关脑卒中患者的评估/诊断是基于生物医学的观点做出的,对其可能存在的心理及社会关系的损害却给忽略了。

有鉴于此,结合临床及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识,建议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评估/诊断[3]。

脑卒中起病急,患者无心理准备,卒中后遗留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

患者对生物学的改变很难接受,必然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患者因疾病社会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生活质量下降,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2卒中单元模式卒中单元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欧洲,近年来已成为治疗脑卒中患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卒中单元优越性在于:(1)将药物治疗、功能康复、健康教育、治疗后随访综合起来,使对脑卒中的治疗更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

(2)强调“急”与“早”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内能够得到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及早期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科学、可靠。

(3)不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实现廉价、高效的治疗目的。

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新进展摘要:脑卒中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发病群体主要为老年人,随现阶段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致使此类疾病的发生概率出现显著上升,此类疾病有着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患者即使及时开展治疗后,还可能发生偏瘫、失语等相关后遗症,对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予以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医护理可以改善其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的生活能力,保证患者的预后状况。

关键词:中医护理;脑卒中;偏瘫;康复脑卒中临床中又将其称之为脑血管意外,中医将其称为脑中风,作为脑出血等系列的脑血管疾病总称,有着发病急骤的特点,可能致使患者出现偏瘫、失语等局部神经功能相关的异常症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与此同时会为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负担[1]。

中医认为脑卒中并发偏瘫患者在开展康复治疗过程中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促进其机体功能改善,提高患者日常的生活质量。

一、情志护理护理人员和患者开展有效交流,掌握其具体心理变化状况,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告知其不良心理情绪对病情产生的影响,明白心理状态调整的意义,以此指导患者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使其保证有较好的身心状态来面对治疗开展。

与此同时,可利用放松疗法、音乐疗法来缓解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对于容易暴躁或容易发怒的患者,通过呼吸减压法来帮助其调整呼吸,使其保持较稳定的心理状态,确保临床开展中患者有较高的依从性,以此来提高治疗开展有效性[2]。

二、穴位按摩、针灸依据患者具体的机体症状来选择相应的穴位,并对其开展按摩,一般来讲,对于头部以及面部出现偏瘫者,可选择上关穴以及太阳穴等穴位;若伴随上肢活动受到限制的患者,可选择肩井穴以及手足三里穴、肩贞穴等穴位,对于下肢出现活动受限者,可进行飞扬穴、殷门穴、委中穴选择,确定好穴位后,利用推、揉、按、拿等诸多方式对穴位开展按摩操作,具体按摩程度力度需以患者的耐受力为最佳。

中国脑卒中报告2023

中国脑卒中报告2023

中国脑卒中报告2023简介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本文将对中国2023年的脑卒中报告进行综述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脑卒中的现状和趋势。

脑卒中的定义和分类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异常,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的疾病。

根据病因和病理类型的不同,脑卒中可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大部分比例,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相对较少见,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进而引发脑卒中。

中国脑卒中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脑卒中的高发地区之一,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

根据中国脑卒中报告2023的数据,以下是中国脑卒中的一些现状:1.发病率: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突出。

据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脑卒中的总发病率为X%,较上年有所增加。

2.死亡率:脑卒中在中国的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

据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脑卒中的死亡率为X%,较上年有所增加。

3.高危人群:报告还指出,中国脑卒中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65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等。

这些因素都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

4.区域差异:中国各地脑卒中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

报告中提到,东部地区的脑卒中发病率相对较低,而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脑卒中发病率相对较高。

这种差异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脑卒中预防与治疗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预防成为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1.生活方式干预: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报告强调,饮食均衡、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都可以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2.高危因素管理:管理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策略。

及时诊治并积极控制这些疾病,可以有效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3.早期干预与治疗:对于已经患有脑卒中的患者,早期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中风后康复的新方法

中风后康复的新方法

中风后康复的新方法中风(也称为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方法被发现用于中风后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最新的康复方法,并探讨它们对中风康复的重要性。

一、神经干细胞移植神经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通过将干细胞直接注射到中风患者的受损脑部来促进康复的方法。

这些干细胞具有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的能力,因此可以帮助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显著改善中风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并且在许多患者中引起了神经功能的重塑。

二、虚拟现实训练虚拟现实训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

通过戴上虚拟现实头盔,患者可以进入一个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康复活动。

虚拟现实训练可以提供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帮助患者重建神经连接,并改善他们的运动和平衡能力。

研究发现,虚拟现实训练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效果非常显著,并且比传统的康复方法更加有趣和刺激。

三、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一种通过定制的运动计划来促进康复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情况,康复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运动活动,包括肌肉训练、平衡训练和功能性活动。

运动疗法可以增强中风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并帮助他们重新获得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

此外,运动疗法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四、脑-机接口技术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通过将电极植入患者的大脑来帮助康复的方法。

这些电极可以读取患者的神经信号,并将其转化为能够被计算机识别的指令。

通过这种方式,中风患者可以通过思维来控制外部设备,如机械手臂或轮椅。

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帮助中风患者恢复他们受损的运动功能,并提高他们的生活独立性。

综上所述,中风后康复的新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神经干细胞移植、虚拟现实训练、运动疗法和脑-机接口技术都展现出了重要的康复效果,并能为中风患者带来积极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的康复方法的出现,为中风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体验。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急救与脑血管再灌注治疗的新进展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急救与脑血管再灌注治疗的新进展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急救与脑血管再灌注治疗的新进展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300万人因脑卒中而死亡或残疾。

而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占据了脑卒中的绝大多数,因此,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指导临床诊治工作,中国脑卒中学会制定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该指南基于大量的临床研究和专家经验,着眼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为医生提供了规范化操作的指导。

首先,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救措施,《指南》明确了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的首要任务是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

如果患者陷入昏迷状态,要保持气道通畅,并尽快实施静脉溶栓治疗。

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及时进行血压监测和控制,并尽快转运到具备脑卒中治疗条件的医院。

其次,诊断是治疗的基础。

《指南》指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上,患者常常出现突发性的头痛、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协调等症状。

而在影像学检查上,脑血管造影和颅脑CT等技术则有助于明确脑卒中的类型和病因。

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指南》提出了脑血管再灌注治疗的新进展。

脑血管再灌注治疗是通过介入手术等方法,恢复患者脑血流灌注和神经功能,以减少脑卒中后遗症的目的。

该治疗方法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脑血管再灌注治疗中,机械取栓和溶栓是常见的方法。

机械取栓是指通过血管内介入手术,将栓塞物从血管中取出,恢复血流通畅。

而溶栓则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使栓子溶解,恢复血流。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抗血小板治疗的重要性。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日常护理中,及时评估和处理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临床应用的进展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临床应用的进展

技 术 除 广 泛 应用 于体 育运 动训 练外 , 逐 渐 应 用 于 脑 卒 中偏 也
瘫 的 临 床 康 复 治疗 , 为 触 通 运 动 网络 新 的 治 疗 手 段 , 认 成 被
为 是近 几 年 脑 卒 中后 瘫 痪 肢 体 康 复 治 疗 的 重 要 新 进 展 之 一 .
是脑 卒 中康 复 的 一种 新 方 法 l l l
中 国康 复 医 学 杂 志 ,0 8年 , 2 20 第 3卷 , l 第 2期

13 l1
综述 ・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临床应用的进展
李 丽
脑 卒 中导 致 的 偏 瘫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运 动 功 能 、 活 自理 生
和社 会 参 与 能 力 , 患 者 、 者 家 庭 和 社 会 带 来沉 重 负 担 。 目 给 患
传 导 通 路 的 强化 。早 期 应 用 运 动 想 象 可 以增 强 感 觉 信 息 的输
入 , 进 潜 伏 通 路 和 休 眠 突 触 的 活 化 , 速 缺 血 半 暗 带 的再 促 加
灌 注 及 脑 血 流 的 改 善 . 低 神 经 功 能 的 损 害 程 度 , 合 其 他 降 配
地模 拟 、 练 , 不伴 有 明显 的身 体 活 动 。 排 而
有 报 道 认 为 “ 动 想 象 ” 身 体 锻 炼 相 结 合 具 有 改 善 肌 运 和 力 、 力 和 活 动 的 精 确 性 , 进 运 动 或 新 技 巧 的 学 习 , 高 老 耐 促 提 年 妇 女 的 平 衡 能 力 . 治 异 常 脊 柱 弯 曲 患 者 的 姿 势 . 强 活 矫 增 动能 力 等 作 用f 2 4 0世 纪 8 1 。 0年 代 末 、0年 代初 运 动 想 象 技 术 9 开 始 逐 渐 应 用 于 功 能 训 练 l 近年 来 的 研 究 发 现 “ 动 想 象 ” 引 。 运 还 可 改 善 脑 卒 中偏 瘫 患 者 的运 动 功 能 , 作 为 激 活 运 动 网络 可 的 一 种 手段 , 为 “ 辟 蹊 径 ” 治疗 方 法 , 用 于 脑 卒 中 的 作 另 的 适 任 何 阶 段 , 时 这 种 疗 法 不 依 赖 于 患 者 的 残 存 功 能 , 与 患 同 又

脑卒中康复研究进展

脑卒中康复研究进展

脑卒中康复研究进展摘要】脑卒中(stroke),也可称为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sdent,CVA),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1]。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1]。

随着重症监护技术和综合抢救技术的提高,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已有显著下降,而致残率反呈增加趋势,达80 %以上,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2]。

据WHO 资料,脑卒中患者经正规神经康复治疗后,第1年末日常生活能力自理者高达60% ;在康复活动中需要帮助者仅占20% ;需较多帮助者占15%;完全依靠帮助者只占5%[3]。

因此采取正规神经康复,减少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尽快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将着重阐述脑卒中偏瘫肢体康复进展。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进展康复治疗的进展根据国内外资料证实,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再行功能锻炼。

早期成功的康复护理,可大大减少肌肉萎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等。

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

脑卒中广泛应用的康复治疗包括Bobath 技术、Brunnstrom 技术、Rood 技术、神经发育疗法等,这些方法患者在生活环境中常不能较好的发挥作用,近几年研究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运动再学习技术(MRP),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运动想像疗法( MIT) 等,下面予以分述。

1.运动再学习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 ,MRP)20世纪80年代初由澳大利亚学者Carr 提出,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

主要以生物力学、运动科学、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作业或功能为导向,强调患者主观参与和认知,遵照科学的运动学习方法,对患者进行再教育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一套科学完整的方法。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阶段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阶段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阶段康复护理进展摘要脑卒中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康复护理技术在脑卒中肢体运动康复中的新应用及进展,旨在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脑卒中;肢体障碍;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脑卒中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其每年新增病例在全球范围内超过1300万[1]。

中国是世界上脑卒中病例最多的国家,并呈现出低收入群体快速增长、性别和地域差异明显以及年轻化趋势[2]。

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运动功能障碍,约80%的患者会发生偏瘫或单侧偏瘫,其半数症状会伴随患者一生。

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满意度,加速卒中康复进程[3]。

然而,只有15%~20%的患者能够恢复其正常活动功能,其余在不同程度上仍然残疾,需要医疗服务和社会支持[4]。

传统的康复疗法,如肢体功能训练、推拿、针灸、Rood技术、Bobath技术、PNF技术、电刺激治疗等在临床已经获得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种有潜力的神经康复新技术陆续被开发用来恢复神经相关运动缺陷患者的运动功能,本文对国内外在脑卒中康复中有潜力的新方法和新应用作一综述,旨在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参考。

1 小组循环训练法小组循环治疗(circuit class therapy,CCT)是一种基于活动的康复治疗过程,旨在设置小组集中为患者提供密集的康复运动练习[5]。

大量研究表明,任务导向性训练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其目标是实现基于运动学习理论的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恢复,强调功能任务的目的性、重复性以及强化活动。

国内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以探讨基于任务为导向的循环训练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外多项研究也表明,CCT在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转移、步态、步态相关活动(如爬楼梯)和上肢功能方面是有效的,尤其是在脑卒中后的前6个月内应用。

2022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2022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2022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试行草案)一、中国脑卒中康复现状与未来概述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

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人约一百五十万,其中70%~80%的卒中病人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

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

患者功能的改善又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潜在的长期护理所需的高额费用,节约社会资源。

中国脑卒中康复的现状中国现代康复医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等原因,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康复治疗体系不健全和康复治疗方法的不规范和普及程度差等方面,严重影响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

国外研究证明,按照规范的康复治疗指南进行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的康复水平和康复质量。

近十年来,国家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康复医疗体系建设有了较大投入,国家九五、十五关于脑卒中康复的研究课题的完成,为脑卒中康复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基础,大大推进了我国脑卒中康复医学的发展。

脑卒中康复的特殊性脑卒中的康复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是一个集体协同的工作模式,既包括公众健康教育、脑卒中的三级预防,又包括急慢性期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的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

脑卒中康复与其他临床医学相比有其特殊性,表现在脑卒中康复发展历史较短,但康复理论、康复学说众多,各种学说都有其理论基础,既相互包容,又各有特点,另外脑卒中康复评价和治疗方法多样性。

总体来说,脑卒中的康复具有很大的经验性和直觉性,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师和治疗师的经验和治疗技术的熟练程度,这与循证医学的哲学思想有些相矛盾。

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应遵循和应用科学证据,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将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专业知识与当前最佳的干预证据结合起来,将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治疗措施用于自己的病人。

康复治疗脑卒中进展及分析

康复治疗脑卒中进展及分析

康复治疗脑卒中进展及分析摘要:脑卒中临床又将其称为中风、脑血管意外等,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其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是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进入到大脑,从而引发脑组织损伤。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两种,故其是一种综合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致残率、复发率、死亡率均较高,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如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

因此,在脑卒中治疗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目前,随着康复医学的进展,康复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将其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本文就以脑卒中患者为背景,探究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治疗;进展;分析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会给患者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的脑卒中发病率会上升1.7百万左右,发病率较高[1]。

且脑卒中还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其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家庭状况,还会增加社会负担。

实践表明,脑卒中患者采用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效果,最大限度地减轻功能损伤,对改善患者机体功能、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作用[2]。

本文针对康复治疗方案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分析,现展开如下综述。

1.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相关机制出现脑卒中后,患者的中枢神经会受到损伤,从而影响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

在脑卒中恢复过程中,部分功能会在发病数周或是数月出现自发性恢复。

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讲,康复治疗就是对神经系统功能进行科学的重组,并在重组过程中改善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对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进行自我改善,提高残存神经功能的可塑性,改善功能缺损程度[3]。

此外,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或是其结构具有一定的重新组织能力,其可以控制中枢运动,抑制异常的、原始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最终重建神经运动功能。

因此,需要为脑卒中患者尽早开展康复治疗方案,以此来实现以上目的,促进神经组织的再生,恢复已丧失的神经功能。

1.脑卒中康复治疗的进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在脑卒中治疗中,也在不断地改变着治疗方案。

新技术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原始稿)

新技术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原始稿)

新技术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关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脑卒中康复的认识和研究也更加的系统与深入。

目前,在临床上会将脑卒中分为早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三个不同的时期,而且康复应该尽早介入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大量的研究指出,越早的对于脑卒中患者实施及时的、正确的和有效的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的预后和减少后遗症有着重要的作用。

脑卒中会使患者的大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这些损伤会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尤以运动功能障碍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的影响最大,它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而传统的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并不能在脑卒中的早期即让患者获得最适宜的康复治疗,特别是对于受损大脑本身的直接治疗,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人历时十年时间不惜重金,将计算机技术、生物反馈技术、情景互动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高新科技与脑神经康复医学相互结合,开创了对人体最神秘的的大脑神经进行直接康复的新纪元,史称“黄金十年”。

由于可以大幅度提高脑卒中临床康复的治愈率,目前越来越多的康复专家和治疗师开始对“黄金十年”中诞生的新技术、新理念以及先进的康复设备在脑卒中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提出了广泛的需求。

随着我国康复医学技术与国际的逐渐接轨,现阶段国内对于脑卒中康复正逐渐转向更加注重于对患者受损大脑本身内部结构和功能的重塑,这让越来越多的先进的、符合脑功能重塑理论、运动再学习方法以及运动控制原理的设备被用来帮助患者进行全面康复。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是患者能够恢复多少运动能力的关键阶段,但是由于传统的以手法治疗、物理因子治疗或简单的、被动式的肢体训练为主的治疗模式不能直接作用于患者受损大脑,因此不能满足这个时期的患者对于大脑康复的急切需求。

现代医学发现脑卒中后被损坏的大脑细胞虽然不能再生,但受损脑组织区域周围的大脑中枢神经细胞会采用将自身突触延长,然后重新连接的方式,将受损区域脑神经细胞的功能代为执行,这种健康组织代行死亡组织功能的修复方式被称之为“代偿”。

中国脑卒中康复的新进展

中国脑卒中康复的新进展

中国脑卒中康复的新进展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社会功能。

由于病因复杂,患病率高,难以治愈,脑卒中已经成为中国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病之一。

为了降低脑卒中带来的后果,中国医学界一直在推进脑卒中康复技术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中国脑卒中康复进展。

功能疗法功能疗法是指通过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技能来促进康复。

在中国,医疗工作者一直在为脑卒中患者开展各种功能疗法。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脑卒中康复的基础。

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皮层的再建立和功能再生,促进纵向运动轴上的神经元重塑和侧支路形成,补偿受损的功能。

如今,在中国,医疗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改进脑卒中康复运动疗法的方法和疗效。

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医疗工作者可以采用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和方案,从而实现定制化康复目标和培养出更好的下肢协调能力和体力水平。

刺激疗法刺激疗法是一种通过给予患者各种物理刺激或感官刺激来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方法。

在中国,包含针刺、按摩、温热等传统中医刺激疗法一直是治疗脑卒中的重要方式。

而现代刺激疗法则更多依赖于科技方法的支持,比如经皮电刺激疗法、磁刺激疗法等。

这些方法均能够刺激患者大脑对运动和感官输入的功能再建立。

中国医学界的权威专家研究发现,与单纯的运动疗法相比,刺激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更加直接迅速。

在中国,刺激疗法已经逐渐成为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方式。

干细胞治疗干细胞是一种能够自我更新、分化出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

因此,干细胞治疗已经成为目前一种富有希望的脑卒中治疗方法。

在中国,干细胞治疗已经成为重点研发项目。

中国医生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脑卒中患者,已经在细胞移植、唤醒休眠神经元、促进神经元再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造血干细胞治疗目前,中国的造血干细胞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康复领域,以加速神经元恢复,加速大脑的新陈代谢和血管生成。

造血干细胞在治疗脑卒中瘫痪患者方面的疗效越来越被医学界所认可。

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1)

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1)

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1)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1)卒中,也被称为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引起的大脑功能缺失。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卒中是全球首位导致死亡和致残的疾病。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卒中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中国2020年的卒中报告,旨在了解卒中在中国的现状并提醒公众重视这一疾病。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的卒中患病率仍然居高不下。

卒中在中国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个人的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根据2020年的卒中报告,在中国每年发生约300万例新的卒中病例。

不仅如此,卒中还是导致中国人早逝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卒中,而更多的人则因此导致残疾。

报告指出,卒中的风险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一些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进行预防。

高血压是中国居民患卒中的主要风险因素,2020年中国超过一半的卒中病例与高血压相关。

其他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

这些危险因素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积极的健康宣传和教育,引导和鼓励人们改善生活方式,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卒中发病率。

虽然卒中对中国的健康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报告指出,中国在卒中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首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的卒中病例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由于医院和医生的加强培训,卒中的康复疗程在中国也不断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此外,早期卒中诊断和救治的意识逐渐加强,特别是对卒中病人进行紧急救治的时间窗口十分重要,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加强公众对卒中救治的认识和培训,提高社区医院的卒中救治水平,对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和生存率具有重大意义。

报告还提到,卒中研究和预防工作在中国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当前,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是中国卒中防治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中国城市,卒中救治水平相对较高,但在农村地区,卒中救治水平仍然严重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世纪50~70年代,CVA 的康复医疗是建立在神经生理 学和神经发育学的基础上的。 例如:
1
突触的生理学和形态学知识: 突触膜电位的叠加和积累; 活化突触和休眠突触; 易化作用(包括加大多种感觉 的输入,获得运动的输出); 膜电位的改变:失神经支配后 的细胞超敏感性; 神经发育学知识等;
1
1
基本的训练方法是利用神经生 理学的方法和遵循神经发育学 的规律: 利用或控制联合反应、共同运 动、异常姿势反射、痉挛等神 经生理学机制。康复的程序基 本参考儿童神经发育的程序。
1
主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和程序: 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方法(NPT,NDT)
直列式程序(brunnstrom, bobath技术和方法等)
disability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O关于功能-残疾-健康描述的模式示意图(2001)
1
个人因素 personal factors
1、何谓“身体” 、“活动”和“参与” “身体”的构成成分在这里包括身体的“结构”
和“功能”。 “身体结构”是指身体的解剖部位,如器官、肢
主动性康复训练 (active training) 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ental
practice)疗法 部分减重平板运动( TTWPBWS)疗法 强制性训练(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主动性(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active-operative EMG-BF)
1
但是,“脑的十年”(19912000)中神经科学取得了巨大的 进展 脑的可塑性和大脑的功能重组;随 意运动调控的机制; 痉挛的机制及其系统的处理; 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干细胞等。 脑卒中康复医疗从理论到实践都必 须更新观念。
1
大脑功能重组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可在损伤区周围、对侧或远隔 部位)
学习或训练的规律
Reorganization, BFRO)的理论和方法上来。
1
痉挛的复杂机理
大脑(上运动神经元) 脊髓(下运动神经元)γ神经元GABA-B
受体 神经干 神经肌肉接点 肌肉(肌梭、梭内肌、梭外肌的作用) 相应的抗痉挛方法随之产生,并在临床上 开始广泛使用,成为偏瘫处理的重要内容。
1
一些建立在大脑功能重组 (BFRO)的方法
1.主动性 2.实践性 3.重复性 -“时间依赖性” 4.适量性 -“强度依赖性” 5.刺激的丰富性
1
随意运动的复杂性: 上运动神经元支配随
意运动与下运动神经元支 配的不随意运动有着本质 的区别。
1
随意动机 视觉传入
cortex
内存的运动 视觉坐标 运动感觉区
计划程序
somatosensory
supplementary
premotor cortex
motor area
补充运 运动程序的子系统 视觉坐标
动区
运动的选择 运动坐标
信息鉴别
整合
基底节
一次运动区 运动指令
basic ganglia
motor
cortex
cerebellum
前运动区
计算 小脑
随意运动传出
1
1
这样,脑卒中的康复需 要从神经生理学的基础上发 展到大脑功能重组(Brain Functional
体及其组成部分。它包括神经系统、眼耳和有关结 构、发声和言语的结构、心血管-免疫-呼吸系统、消 化-代谢-内分泌系统、泌尿和生殖系统、运动系统、 皮肤和有关结构等共8项。
“身体功能”是指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包括
心理功能)。它包括精神功能、感觉功能和疼痛、 发声和言语功能、心血管-免疫-呼吸系统功能、消化 -代谢-内分泌系统功能、泌尿和生殖功能、神经肌肉 骨骼和运动功能、皮肤和有关结构功能等共8项。


健康情况(障碍或疾病)
health
condition

disorder/diseasection and
structure

活动
activity
参与 participation

功 正常
正常
正常
健康
health
能 损伤
活动受限

参与局限性
残疾
• functioning impairment activity limitation 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
在当时,对于大脑支配的随意 运动的调控机制还了解甚少。 一般认为运动的正常调控机制 是:
1
运动系统的神经支配
运动统合水平 控制运动的形态学水平
完全随意的运动
大脑皮层
自动性程序运动
皮层下(基底结区)
协调性运动


平衡反应性运动
中脑、桥脑
直立反应性运动
中脑、桥脑
姿势反射性活动
延髓
联合反应性活动
脊髓
共同运动性活动
脑卒中的康复医疗问题 New Developments
on Stroke Rehabilitation in China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康复医学科神经康复中心
王茂斌
2004年8月
1
1. 随着神经科学的巨大进展, 神经康复应在神经生理学的理 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到脑的 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的理论 和方法。
并列式程序(上田敏方法等)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技术和方法
(PNF技术和方法) 多重感觉刺激技术和方法(ROOD技
术和方法等) 运动再学习(MRP技术和方法等)
1
“康复的基本原则”(WHO, 1990) (1)选择恰当的适应症 (2)及早开始 (3)不同阶段选择不同方法 (4)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5)全面的康复
1
这些理论和方法现 在在国内已经陆续开展 了研究,有的已经得到 了较广泛地推广。
1
2. 在脑卒中的康复评定方法上, 应从单纯的身体水平的评定发 展为身体-活动-参与三个水平 的评定。
1
2001年5月22日,WHO 正式通过了“国际功能、残疾和 健康分类”(ICF),目的是要提供 一种国际上统一和标准的语言和 框架来描述健康状况和与健康有 关的状况。它定义了健康的成分 (如功能、残疾)和一些与健康 状况有关的成分(如背景因素)。 它的表述方式如1 下:如下:
脊髓
牵张反射性活动
脊髓
(痉挛)
1
认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 对随意运动的影响是:上运动 神经元支配的随意运动丧失, 下运动神经元支配的原始运动 模式释放。运动功能的恢复是 遵循神经发育学规律,而且主 要是应用神经生理学的理论和 方法。
1
因此,偏瘫时异常的运动模式: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异常的姿势反射; 肌张力的异常; 交互抑制障碍等, 成为康复治疗中的中心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