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间词话》十则

一、导入:

先说一个小故事。清朝灭亡以后,中国上上下下都剪了辫子,但是还剩下两根著名的辫子,一根在北大,在辜鸿铭的头上,一根在清华,就在王国维的头上。王国维就拖着这根又黄又细的辫子走在清华研究院的校园里直到去世,可以看出他在政治思想上有多么保守。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他去世后,清华研究院为他举办的葬礼上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一幕:那时候中国已经实行鞠躬礼,可是“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走到王国维遗体前面,恭恭敬敬双膝跪地,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国学大师吴宓紧跟其后跪在地上,之后,研究院的学生们也纷纷跪下来,清华园一片痛哭声。梁启超当时不在北京,听到消息后火速赶回来,并且让自己的儿子梁思成亲自为王国维设计墓碑。

这就是王国维,这就是王国维的魅力和影响力。虽然五十一岁就去世了,虽然政治思想并不为人称道,虽然话很少也不会交往,可是,凭借着自己在文学、史学、美学、考古学、心理学、金石学等十多个学科领域中取得的一流的成就,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顶级的学术大师,成为让无数大家膜拜的对象。那么今天,我们就怀着一份崇敬和恭敬,来学习这位大师的代表作——《人间词话》。

二、课文解读:

预习课上我们已经说过,本文中的10则,可以分成两个部分,1—6则讲境界说,后四则讲诗人应该具备的素养。前半部分讲是什么,后半部分讲为什么。我们这节课只解读一下境界说。

1、开篇第一则就开宗明义,提出了境界说。大家齐读一下,看看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境界”在王国维心目中的位置。

“最上”最好的,最高的。有境界的诗词才是最好的。后面评价五代、北宋词的时候还用了一个词“独绝”,绝,最好的,独绝,好到了无与伦比。看是说五代北宋词好,其实还是说境界的重要性。有境界,便能独绝。这一段提出了整部《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

2、那么下面的五则,围绕意境讲了哪些内容?

第二则,造境与写境。第三和第四则,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第五则和第六则,怎样才能让词作有境界。

3、造境与写境。

(1)大家看看下面这几句诗词的意境,哪些是造境?哪些是写境?结合课文说说为什么?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2)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总结:造境,诗人通过想象与联想创造出来的,是虚构的;写境,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写,是实写。用我们学过的表现手法来说,一个是虚,一个实。这个不难判断吧?那么再问大家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是直接描写,但同时又有夸张和想象联想,是造境和写境的结合。

同样还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眼前看到一条江,心中想到的是浩浩的历史长河。也是有虚有实。

所以,王国维说二者颇难分别,因为大诗人的造境,一定与自然相合,写境也一定是接近理想的境界。

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例子,也是这样的。辛弃疾笔下的沙场秋点兵的豪壮,苏轼笔下小轩窗正梳妆的妻子,虽然都是想象出来的画面,但是不是胡编乱造,还是根植在现实生活中的。晏几道说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确实是直接描写,可是那个意境中含着忧伤的落花,和凄凉的像是包含感情的春雨,其实也带着作者想象的成分。

因此,想象出来造境,要贴合现实才能打动人心;直接描写的写境,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才更有感染力。

这段话里王国维提出的写境和造境的说法,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词论里的“虚实”论,另一方面是吸收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理论,是王国维融合中西文化的一个体现。后来就发展成了我们说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4、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1)这是一个难点。大家齐读一下。思考这个问题:

(2)怎样的意境叫做有我之境?怎样叫做无我之境?结合文中的一个例子谈一谈。用自己的话说说。

(小组交流,或者前后桌交流一下。)

有我之境,是说画面中有一个鲜明的主人公,人的情感强烈而鲜明。主体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观察外物,并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时所营造出来的境界,是“有我之境”。景中有浓烈的情。

比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欧阳修的词,写的是一个闺中少妇的忧伤,忧伤的原因,一是雨横风狂,春天要过去了,留春不住,一个是意中人游冶他处,久等不回。她泪眼问花,一是问如何留得住春,更是问如何留得住意中人。但是,花是不会回答的,自顾自的向秋千那边飞去了。花的落,说明无论自己怎样伤心,春是留不住的。而意中人的心,自己也无能为力。这幅画面中,有冷落的秋千,有纷飞的落红,但是最打动人心的,是女主人公无可奈何的忧愁怨愤。万物被我所奴役同样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少游被贬异乡,独自居住在旅社,正是春寒料峭时候,夕阳西下,杜鹃一声声叫着“不如归去”,性情本就多愁的秦观,承受着难以承受的苦痛。画面中包含了诗人诉说不尽的孤寂绝望。

诗人眼中的景,是极为个性的独我的景。

这两者都是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画面中看不到我的存在,我和天地间一棵小草,一只小鸟一样,融入自然中。物我俱化。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不到作者很浓烈的感情,似乎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其实还有两句更契合无我之境。比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等等,作者的感情宁静平和,诗人眼中的景,更接近大自然的本来面目。

(3)无我之境,是不是没有我的感情的存在?

有。但是很隐晦。比如陶渊明的诗,在写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的背后,也流露出自己对这样的生活的热爱,流露出身在其中的悠然自得。

(4)再区分几句话: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4)两种境界,王国维认为哪一种更难达到?

无我之境。“豪杰之士能树立耳”,大多数人都是做不到的。因为人毕竟总有各种悲欢,各种欲望,得到的快乐,得之不得的惆怅,总是要抒发出来的。

(5)那么王国维有没有认为两种境界的美有高低之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