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汇编--有机化学
2005年高考化学试题-----有机化学(05上海)1、下列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A 、三溴笨酚B 、烧碱C 、乙酸乙脂D 、石碳酸(05上海)2、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烯的最简式C 2H 4B 、乙醇的结构简式C 2H 6O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l :C ..Cl ..Cl:ClD 、臭氧的分子式O 3(05广东)18、背景材料:①2004年夏季,特氟隆不粘锅事件引起公众关注;②2004年冬季,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研究蛋白质的科学家;③2005年初春,广东大部分地区进行人工降雨;④2005年春末,某高速公路发生液氯运输车翻倒泄露事故。
下列相应说法正确的是A 、特氟隆(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氟利昂B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形成的不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现象C 、AgI 和干冰都可用于人工降雨D 、附近人员应迅速远离液氯泄露地点,并逆风往安全区域疏散(05江苏)1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A .配制50 g 质量分数为5% NaCl 溶液:将45 mL水加入到盛有5 g NaCl 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B .制备乙酸乙酯: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C .鉴定SO24: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D .鉴别环已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环已烯和苯中(05广东)12、化学工作者一直关注食品安全,发现有人将工业染料“苏丹红1号”非法用作食用A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 、属于芳香烃衍生物C 、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属于甲苯同系物(05江苏)13.某有机化合物X ,经过下列变化后可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乙酸乙酯。
则有机物X 是A C 2H 5OHB C 2H 4 C CH 3CHO D CH 3COOH乙醇乙酸碳酸钠 饱和溶液(05广东)23、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为:(CH 3)2C=CHCH 2CH 2C(CH 3)=CHCH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 .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 .1mol 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 .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05江苏)1.2005年1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
2005高考试题及答案
2005高考试题及答案### 2005年高考试题及答案概览#### 语文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文章 - 作者:朱自清- 问题:- 作者在文中如何描绘荷塘的景色?- 文章中“月色”一词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答案要点:-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在月光下的宁静与美丽。
- “月色”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文言文阅读1. 阅读《岳阳楼记》,回答以下问题:- 作者:范仲淹- 问题:- 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政治理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何深意?答案要点:- 范仲淹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理念。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品德的高尚。
#### 数学一、选择题1. 题目:下列哪个选项是方程 \( x^2 - 5x + 6 = 0 \) 的解?- A. \( x = 2 \)- B. \( x = 3 \)- C. \( x = 4 \)- D. \( x = 5 \)答案:- B. \( x = 3 \)二、解答题1. 解析几何题:求圆 \( x^2 + y^2 = 9 \) 与直线 \( y = x \) 交点的坐标。
答案要点:- 将直线方程代入圆的方程,解得交点坐标为 \( (-3, -3) \) 和\( (3, 3) \)。
#### 英语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标题:《The Power of Persistence》- 问题:- 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主题?- 为什么作者认为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关键?答案要点:- 文章主要讲述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 作者认为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关键,因为它能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二、完形填空1. 题目:阅读下列短文,从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词填空。
答案要点:- 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与文章主题和语法结构相匹配的词汇。
#### 综合科目一、政治1. 题目: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化学教学论试题08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H )(时间12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题 3 分,共30 分。
每小题有 1 ~2 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1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 分。
)1 、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A. 图式B. 同化C. 顺应D. 平衡2 、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A. 第一层级B. 第二层级C. 第三层级D. 新的综合的方法3 、教学目标是指()A. 预期的教学效果B. 教学目的C. 培养目标D. 课程目标4 、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A. 化学基础理论课B. 化学习题课C. 化学实验课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5 、下列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A. 高信度必有高效度B. 高效度必有高信度C. 高信度不一定有高效度D. 高效度不一定有高信度6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 电子结构的是(2005 年全国高考题)()A.BF 3B. H 2 OC. SiCl 4D.PCl 57 、24g 硫和32g 氧气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在标况下是()A. 16.8LB. 33.6LC. 22.4LD. 5.6L8 、关于电解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005 年全国高考题)()A.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 溶液,溶液呈棕色C.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9 、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2004 年高考题* 上海卷)A. 含磷洗衣粉B. 酒精C. 氟里昂D. 含汞电池10 、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题汇编2
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基本概念、基本理论(05广东)19、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 、c (Na +)=c (HCO 3-) + c (CO 32-) + c (H 2CO 3)B 、c (Na +) + c (H +) = c (HCO 3-) + c (CO 32-) +c (OH -)C 、HCO 3- 的电离程度大于HCO 3-的水解程度D 、存在的电离有:NaHCO 3 = Na + + HCO 3-, HCO 3-H + + CO 32- H 2O H ++OH -(05广东)17、对可逆反应4NH 3(g ) + 5O 2 (g4NO (g ) +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稳时,4υ正(O 2)= 5υ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 ,则反应达到平稳状态C 、达到化学平稳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 3υ正(H 2O )(05广东)1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含有大量Fe 3+的溶液中:NH 4+、Na +、CI -、SCN -B 、在强碱溶液中:Na +、K +、AlO 2-、CO 32-C 、在c(H +)=10-13mol ·L -1的溶液中:NH 4+、Al 3+、SO 42-、NO 3-D 、在pH=1的溶液中:K +、Fe 2+、Cl -、NO 3-(05广东)15、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 2O 3)的氧化锆(Z r O 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 2-。
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A 、在熔融电解质中,O 2-由负极移向正极B 、电池的总反应是:2C 4H 10 + 13O 2 → 8CO 2 + 10H 2O C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 2 + 4e - = 2O 2-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 4H 10 + 26e - + 13O 2 = 4CO 2 + 5H 2O(05广东)14、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 2(gO 2(g ) + 2NO (g );ΔH >0, 达到平稳。
2005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化学试题6.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A.12 B.14 C.16 D.18思路点拨: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之间的基本关系体现在两个重要的等式(质量关系式和电量关系式)上,理解了这两个等式就容易解答本题。
镁是12号元素,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该同位素的质量数为28,所以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8-12=16。
正确解答:C小结点评:原子结构是高考的常考知识点,虽然经常结合最新的科技成果考查,但需要用到的知识点一般都很基本。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需要根据化学常识逐一筛选。
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单质有Hg和Br2;周期表中铀后面的元素多数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元素,叫做超铀元素;过渡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
正确解答:D小结点评: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工具,必须熟悉其基本结构和各种元素的基本性质。
8.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A.O2B.N2C.F2D.Cl2思路点拨:本题需要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作出判断。
因为F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F2最容易与H2发生反应,混合即发生爆炸。
正确解答:C小结点评: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有很多,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归纳总结,这也是我们进行一些实验设计的原理和依据。
9.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B.2 g氢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C.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17 g氨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为10N A思路点拨: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原子数目不一定相同;2 gH2即1molH2,所含H原子的数目为2N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所含的N原子数目小于N A;1个NH3分子中有10个电子,所以1molNH3中有10mol(即10N A个)电子。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试卷评价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试卷评价总体评价题型分数比例和三科内容的分数比例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2005 年全国第Ⅲ套试卷第1 卷(选择题) 126 分,占全卷的 42% ,第Ⅱ卷(非选择题) 174 分,占全卷的 58% 。
试卷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学科内容,各科所占比例分别为:物理占 40% 、化学占 36% 、生物占 24% 。
试题科学、规范,无明显科学性问题。
试卷长度适宜,结构比较合理,试卷中的学科排列顺序与 2004年一致,学生比较熟悉和适应,试卷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和过难题,且难度梯度设计合理,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
总体看,试卷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
试卷所考查的内容,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没有发现明显超纲的试题。
同时试题,力图反映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对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试卷上的学科界限明显,仍属于“拼盘式”。
这种“拼盘式”试卷有利于对各科能力进行较为深入地考查,也有利于稳定中学教学。
命题特点●物理部分2005 年理综卷中物理试题继续坚持了三个有利于的命题原则,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的命题特点。
在保持试卷整体难度的连续和稳定的前提下,对试卷的结构和试题难度分布进行了合理的调整,首次在理综卷中出现了不定选项,体现了物理学科的试题特征,它是一份较 2004 年试题更好的体现物理学科特色的试卷。
1 、体现《考试大纲》的要求物理部分试题的形式与结构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难易程度设计合理,试卷都没有过难或过易的试题,没有偏题、怪题。
特别是试卷设计的最后一个较难试题( 25 题)的难度与去年相比有所降低,符合试卷结构的需要,符合中学教学的要求。
试卷的总体和长度控制的较好,有利于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正常水平。
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题汇编--碱金属
①>35℃NH4HCO3 会有分解 请回答: ⑴ 反应温度控制在 30—35℃,是因为若高于 35℃,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低于 30℃,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 为_________________。 ⑵ 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 30 分钟,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置后只析出 NaHCO3 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蒸馏水洗涤 NaHCO3 晶体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___杂质(以化学式表示)
⑶ 过滤所得的母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化学式表示) ,需加入_______, 并作进一步处理,使 NaCl 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 NH4Cl ⑷ 测试纯碱产品中 NaHCO3 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纯碱样品 W 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 溶解,加 1—2 滴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的 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 — — 红色到无色(指示 CO32 +H+==HCO3 反应的终点) ,所用 HCl 溶液的体积为 V1 mL,再 加 1—2 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 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 HCl 溶液总体积 为 V2 mL。写出纯碱样品中 NaHCO3 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NaHCO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⑴ NH4HCO3 分解 反应速率降低 水浴加热 ⑵ 使反应充分进行 NaHCO3 的溶解度最小 NaCl NH4Cl NH4HCO3 ⑶ NaHCO3 NaCl NH4Cl NH4HCO3 HCl
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几种重要的金属
2005年高考化学试题-----几种重要的金属(05江苏)6.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 .除去CO 中少量O 2:通过灼热的Cu 网后收集气体B .除去K 2CO 3固体中少量NaHCO 3:置于坩埚中加热C .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D .除去FeCl 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 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05天津)10.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 .用过量氨水除去Al 3+溶液中的少量Fe 3+B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 2中的少量O 2C .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D .用盐酸除去AgCl 中少量的Ag 2CO 3(05上海)4、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 、2NaCl(熔融) →通电2Na + Cl 2↑B 、MgO + H 2 →△Mg + H 2O C 、Fe 3O 4 + 4CO →高温 3Fe + 4CO 2D 、2HgO →△ 2Hg + O 2↑ (05广东)2、将钠、镁、铝0.3mol 分别放入100mL1mol ·1 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 、1︰2︰3B 、6︰3︰2C 、3︰1︰1D 、1︰1︰1(05江苏)22.下图中,A 、C 是工业上上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 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 、G 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H 是一种重要的能源,J 是一种耐高温材料,K 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1)写出B 的化学式 ,G 的电子式 。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 (3)反应②进行的条件是 ,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共10分)(1)Al(2)Al3+ + 3AlO2—+ 6H2O = 4Al(OH)3↓(3)光照过量Cl2(4)Al4C3 + 12H2O = 4Al(OH)3 + 3CH4↑(05江苏)30.(9分)下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为O2、D为C12、E 为Fe单质,其余为化合物。
2005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 卷(选择题 共2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O 16 Na 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 ) A .DNA 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 .核糖体不同 C .转运RNA 不同 D .信使RNA 不同2.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 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 2形成的C 3化合物和C 4化合物中,14C 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A .解旋酶B .DNA 连接酶C .限制性内切酶D .RNA 聚合酶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裴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 )A .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 .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 .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 .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量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及应用-带答案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及应用小结:工业制纯碱的方法: 1.氨碱法(索尔维制碱法)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至饱和,然后在加压下通入CO 2(由CaCO 3煅烧而得),因NaHCO 3溶解度较小,故有下列反应发生: NH 3+CO 2+H 2O =NH 4HCO 3 NaCl +NH 4HCO 3=NaHCO 3↓+NH 4Cl 将析出的NaHCO 3晶体煅烧,即得Na 2CO 3:2NaHCO 3∆====Na 2CO 3+CO 2↑+H 2O母液中的NH 4Cl 加消石灰可回收氨,以便循环使用: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此法优点:原料经济,能连续生产,CO 2和NH 3能回收使用.缺点:大量CaCl 2用途不大,NaCl 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 留在母液中。
2.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根据NH 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 ~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 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 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 转化成CO 2,革除了CaCO 3制CO 2这一工序。
例1 189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NaCl 、CO 2、H 2O 、NH 3为原料生产Na 2CO 3,叫索尔维法.其主要步骤是:(1)在NH 3饱和的NaCl 溶液中通入CO 2制得NaHCO 3;(2)再将NaHCO 3焙烧制得纯碱,CO 2循环使用;(3)在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NH 3循环使用.1940年,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冲破了“索尔维”法的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用NaCl 固体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使NH 4Cl 晶体析出,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试回答: (1)在氨饱和NaCl 溶液中通入CO 2的两步反应方程式为 。
上海市高考化学有机实验题
上海市高考化学中涉及有机实验试题汇总(19991999))2929、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流程图如下图:、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流程图如下图:、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流程图如下图:废水废水 苯苯 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 氧化钙氧化钙氧化钙苯酚苯酚苯酚 A B A B苯苯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苯酚苯酚苯酚(1)上述流程里,设备Ⅰ中进行的是)上述流程里,设备Ⅰ中进行的是 操作(填写操作名称)操作(填写操作名称)。
实验室里这一步操作可以用以用 进行(填写仪器名称)进行(填写仪器名称)。
(2)由设备Ⅱ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 是 ,,由设备Ⅲ进入设备Ⅳ的物质B 是 。
(3)在设备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设备Ⅳ中,物质B 的水溶液和CaO 反应后,产物是NaOH NaOH、、H 2O 和 。
通过通过 操操作(填写操作名称),可以使产物相互分离。
,可以使产物相互分离。
(5)上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 6H 6、CaO CaO、、 、、 。
(2002)13.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 、用含结晶水的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制甲烷气体、用含结晶水的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制甲烷气体B 、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C 、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D 、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26.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2005年高考上海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167mol/L· min (3)① 减小 ② f (4)见右图 c
五、 (本题共 24 分) 考生注意:26 题为分叉题,分为 A、B 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 A 题计分。A 题 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B 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 26、 (A)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3
C、Na2S 和 NaHS 参考答案: 18、D 19、BD 20、AB
D、NaOH 和 NaHS
21、CD
22、A
第 II 卷
四、 (本题共 24 分)
(共 84 分)
考生注意:23 题为分叉题,分 A、B 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 A 题计分。A 题适 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B 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 23、 (A)
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根据图 1 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 v(HI)为 。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 8 分钟时: ①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 K HI 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②若加入 I2,H2 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 (用图 2 中 a-c 的编号回答) , (用图 2 中 d-f 的编号回答)
-
)
OH | —N=N—
CH3 | —CH3
14、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HN3 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N3¯ )>c(OH¯ ) B、HN3 与 NH3 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 C、NaN3 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3¯ ) >c(OH¯ )>c(H+) D、N3¯ 与 CO2 含相等电子数 15、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2005年高考化学试题-----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05广东)1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I-、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10-13mol·L-1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05广东)6、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3+ + 4OH- = AlO2- + 2H2O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O2 + H2O + 2C6H5O-→2C6H5OH + CO32-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HCO3- + H+ = CO2↑+ H2OD、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Fe2+ + 2Br - + 2Cl2= Fe3+ +Br2 + 4Cl -(05全国卷Ⅲ)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甲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HCOO-+H+=HCOOHH2S+2OH-B.硫化钠的第一步水解:S2-+2H=BaSO4↓C.醋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Ba2++SO-24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氢镁反应:Ca2++OH-+HCO-=CaCO3↓+H2O3(05全国卷Ⅲ)11.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1 mol KHA.失去1 mol电子B.得到1 mol电子C.失去2 mol电子D.没有电子得失(05全国卷I)10.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2O32—B.NH4+、Mg2+、SO42—、Cl—C.Na+、K+、HCO3—、Cl—D.K+、Na+、AlO2—、NO3—(05江苏)11.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反应是A稀醋酸和稀氨水反应B稀硫酸和烧碱溶液反应C 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D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05江苏)8.在下列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含硫物质被氧化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 B 铜片与浓硫酸共热C 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D 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05广东)21.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Cl2=2Cl—+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B.氯气是还原剂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05广东)22.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氢气产生:Mg + 2H++ 2Cl—== MgCl2 + H2↑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Ba2+ + SO42—== BaSO4↓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 +2H+ == 2Na+ + H2O + CO2↑D.过量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溶液变浅绿色;Fe + Fe3+ == 2Fe2+(05江苏)16.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HCO-3、NO-3B.Na+、SO-24、Cl—、ClO—C.H+、Mg2+、SO-24、NO-3D.Ag+、K+、NO-3、Na+(05江苏)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HCO-3+ Ca2+ + OH—= CaCO3↓+ H2O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 NH+4△H2O + NH3↑C.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H+ + OH—= H2OD.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Cu + 2 H++ 2NO-3= Cu2+ + 2NO↑+H2O05江苏)7.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
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题汇编
(05江苏)22.下图中,A、C是工业上上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G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H是一种重要的能源,J是一种耐高温材料,K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
C、Fe3O4+ 4CO 3Fe + 4CO2D、2HgO 2Hg + O2↑
(05上海) 8、浓硫酸和2mol/L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右图,分析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A、a升华、b冷凝B、a挥发、b吸水
C、a蒸发、b潮解D、a冷凝、b吸水
(05上海)21、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将SO2气体通入K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5广东)35.(8分)海水占地球总储水量的97.2%。若把海水淡化和化工生产结合起来,既可以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资源。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钠中的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族。
(2)目前国际上实用的“海水淡化”主要技术之一是蒸馏法。蒸馏法是将海水变成蒸汽,蒸汽经过冷却而得高纯度淡水,由此可判断蒸馏法是(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试题及答案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O 16 Na 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2.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A.解旋酶B.DNA连接酶C.限制性内切酶 D.RNA聚合酶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裴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量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H2O C.SiCl4 D.PCl5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 A、V B、V C,已知V B=2V C,且V A=V B+V 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A.46 : 9 B.32 : 9 C.23 : 9 D.16 : 9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10.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2O32—B.NH4+、Mg2+、SO42—、Cl—C.Na+、K+、HCO3—、Cl—D.K+、Na+、AlO2—、NO3—1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 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2005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doc
2005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第I 卷(共6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B 2、D 3、A 4、B 5、C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6、C 7、D 8、B9、A 10、D 11、B 12、A 13、C14、B 15、C16、D17、C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8、D 19、BD 20、AB21、CD 22、A第Ⅱ卷(共84分)23、(A )(本题共8分) (1)右表中 (2)IV A(3)① 右表中 ② 氯H 2S + Cl 2 → 2HCl + S ↓ 23、(B )(本题共8分) (1)b (2)H(3)① 右表中 ② 镁 b .c 24、(本题共8分) (1)H 2O 2 (2)H 2CrO 4 Cr(OH)3(3)2H 2OCrO 4+3H 2O 2 2Cr (OH )3+3O 2↑+2H 2O (4)3.36L 25、(本题共8分)(1)K =)()()(222I C H C HI C(2)0.167mol/L·min (3)① 减小 c② f (4)见右图26(A )(本题共12分) (1) 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化肥或电解液或焊药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2) NH 3 + CO 2 + H 2O + NaCl → NH 4Cl + NaHCO 3↓或 NH 3 + CO 2 + H 2O → NH 4HCO 3 NH 4HCO 3 + NaCl → NaHCO 3↓ + NH 4Cl(3) CO 2 (4) I 过滤 (5) 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6)a.c26(B)(本题共12分)Fe(1)C6H6 + Br2C6H5Br + HBr↑(2)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3)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Br2 + 2NaOH →NaBr + NaBrO + H2O或3Br2 + 6NaOH →5NaBr + NaBrO3 + 3H2O (4)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5)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其他合理答案都给分)27、(本题共12分)(1)b(2)a.c(3)利:原料成本较低弊:产生气体对大气有污染(4)a.c(5)Fe2O3、BaSO4(6)a.e、d28、(本题共8分)(1)CaC2 + 2H2O →Ca(OH)2 + C2H2↑nHC≡CH →[ HC=CH ] (2)4(3)棕黄色溶液变无色或褪色 4.8(4)合成氨原料,作燃料或有机化工原料(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29、(本题共12分)(1)(2)(3)(4)(5)加成反应、消去反应(6)a30、(本题共5分)(1)0.006mol(2)①n(CaO2) = 0.006mol n(Ca2+) = 0.007mol m(CaO) = 0.056g②n(H2O) = 0.003mol X = 1/231、(本题共11分)(1)48(2)m(Na2CO3·10H2O) = 572g(3)①2NO2 + Na2CO3→NaNO2 + NaNO3 + CO2↑△m = 48gNO + NO2 + Na2CO3→2NaNO2 + CO2↑△m = 32g设由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amol由NO和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bmol⎩⎨⎧==⎩⎨⎧=+=+molb mola b a b a 25.075.0443248148 (12)3 或 44 32 (4)1 n(NaNO 2):n(NaNO 3) = 5:3 ②设生成的n(NaNO 2)为5x mol ,n(NaNO 3)为3x mol 据Na +守恒:5x + 3x = 4 x = 0.5 m(NaNO 2) = 172.5g ,m(H 2O)余 = 1000×78.8% - 688 = 100g 析出:m(NaNO 2)(最大)=172.5 – 71.2 = 101.3ga=0.75mol b=0.25mol。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及应用带答案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及应用小结:工业制纯碱的方法: 1.氨碱法(索尔维制碱法)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至饱和,然后在加压下通入CO 2(由CaCO 3煅烧而得),因NaHCO 3溶解度较小,故有下列反应发生: NH 3+CO 2+H 2O =NH 4HCO 3 NaCl +NH 4HCO 3=NaHCO 3↓+NH 4Cl 将析出的NaHCO 3晶体煅烧,即得Na 2CO 3:2NaHCO 3∆====Na 2CO 3+CO 2↑+H 2O母液中的NH 4Cl 加消石灰可回收氨,以便循环使用: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此法优点:原料经济,能连续生产,CO 2和NH 3能回收使用.缺点:大量CaCl 2用途不大,NaCl 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 留在母液中。
2.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根据NH 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 ~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 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 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 转化成CO 2,革除了CaCO 3制CO 2这一工序。
例1 189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NaCl 、CO 2、H 2O 、NH 3为原料生产Na 2CO 3,叫索尔维法.其主要步骤是:(1)在NH 3饱和的NaCl 溶液中通入CO 2制得NaHCO 3;(2)再将NaHCO 3焙烧制得纯碱,CO 2循环使用;(3)在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NH 3循环使用.1940年,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冲破了“索尔维”法的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用NaCl 固体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使NH 4Cl 晶体析出,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试回答: (1)在氨饱和NaCl 溶液中通入CO 2的两步反应方程式为 。
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
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浙江、福建、海南、安徽)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下列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BF3 B、H2O C、SiCl4D、PCl5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 B 、VC,已知VB= 2 VC,且VA= VB+ V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 + 2Y = 2Q + R 中,当1.6 g 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Q的质量之比为A、46:9B、32:9C、23:9D、16:9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正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都是非金属原子10、在pH = 1 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2O32- B、NH4+、Mg2+、SO42-、Cl-C、Na+、K+、HCO3-、Cl- D、K+、Na+、AlO2-、NO3-11、关于电解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棕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 X + Y ==== 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2005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doc
2005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第I 卷(共6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B 2、D 3、A 4、B 5、C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6、C 7、D 8、B9、A 10、D 11、B 12、A 13、C14、B 15、C16、D17、C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8、D 19、BD 20、AB21、CD 22、A第Ⅱ卷(共84分)23、(A )(本题共8分) (1)右表中 (2)IV A(3)① 右表中 ② 氯H 2S + Cl 2 → 2HCl + S ↓ 23、(B )(本题共8分) (1)b (2)H(3)① 右表中 ② 镁 b .c 24、(本题共8分) (1)H 2O 2 (2)H 2CrO 4 Cr(OH)3(3)2H 2OCrO 4+3H 2O 2 2Cr (OH )3+3O 2↑+2H 2O (4)3.36L 25、(本题共8分)(1)K =)()()(222I C H C HI C(2)0.167mol/L·min (3)① 减小 c② f (4)见右图26(A )(本题共12分) (1) 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化肥或电解液或焊药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2) NH 3 + CO 2 + H 2O + NaCl → NH 4Cl + NaHCO 3↓或 NH 3 + CO 2 + H 2O → NH 4HCO 3 NH 4HCO 3 + NaCl → NaHCO 3↓ + NH 4Cl(3) CO 2 (4) I 过滤 (5) 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6)a.c26(B)(本题共12分)Fe(1)C6H6 + Br2C6H5Br + HBr↑(2)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3)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Br2 + 2NaOH →NaBr + NaBrO + H2O或3Br2 + 6NaOH →5NaBr + NaBrO3 + 3H2O (4)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5)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其他合理答案都给分)27、(本题共12分)(1)b(2)a.c(3)利:原料成本较低弊:产生气体对大气有污染(4)a.c(5)Fe2O3、BaSO4(6)a.e、d28、(本题共8分)(1)CaC2 + 2H2O →Ca(OH)2 + C2H2↑nHC≡CH →[ HC=CH ] (2)4(3)棕黄色溶液变无色或褪色 4.8(4)合成氨原料,作燃料或有机化工原料(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29、(本题共12分)(1)(2)(3)(4)(5)加成反应、消去反应(6)a30、(本题共5分)(1)0.006mol(2)①n(CaO2) = 0.006mol n(Ca2+) = 0.007mol m(CaO) = 0.056g②n(H2O) = 0.003mol X = 1/231、(本题共11分)(1)48(2)m(Na2CO3·10H2O) = 572g(3)①2NO2 + Na2CO3→NaNO2 + NaNO3 + CO2↑△m = 48gNO + NO2 + Na2CO3→2NaNO2 + CO2↑△m = 32g设由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amol由NO和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bmol⎩⎨⎧==⎩⎨⎧=+=+molb mola b a b a 25.075.0443248148 (12)3 或 44 32 (4)1 n(NaNO 2):n(NaNO 3) = 5:3 ②设生成的n(NaNO 2)为5x mol ,n(NaNO 3)为3x mol 据Na +守恒:5x + 3x = 4 x = 0.5 m(NaNO 2) = 172.5g ,m(H 2O)余 = 1000×78.8% - 688 = 100g 析出:m(NaNO 2)(最大)=172.5 – 71.2 = 101.3ga=0.75mol b=0.25mol。
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题汇编---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
2005年高考化学试题-----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05全国卷Ⅱ)26.(13分)A 、B 、C 、D 、E 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A 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请填空: ⑴形成单质A 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的最高化合价为 。
⑵B 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B 的晶体类型为 。
B 和碳反应生成A 和E 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⑶C 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D 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
26.(⑴ +4 (3分)⑵SiO 2 原子晶体 SiO 2+2C高温Si +2CO ↑ (6分) ⑶CaSiO 3 Na 2SiO 3 (4分)(05全国卷Ⅱ)27.(15分)A 、B 、C 、D 、E 5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 、BaCl 2、NaHSO 4、Na 2CO 3、AgNO 3中的一种。
①A 与B 反应有气体生成 ②B 与C 反应有沉淀生成③C 与D 反应有沉淀生成 ④D 与E 反应有沉淀生成⑤A 与E 反应有气体生成 ⑥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 请填空: ⑴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⑵A 是 ,B 是 ,C 是 , D 是 ,E 是 。
⑶A 与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7.(15分)⑴AgCl (2分)⑵Na 2CO 3 HCl AgNO 3 BaCl 2 NaHSO 4 (各2分共10分)⑶CO 2+2H+=CO2↑+H2O(3分)3(05全国卷Ⅲ)28.(15分)下图中每一方框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知气态烃D(其密度在同温同压下是氢气密度的13倍)跟物质F反应时产生明亮而带浓烈黑烟的火焰。
请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A 、B 、D 、E 、H28.(15分)A CaC2B H2O D C2H2 E CO2H Ca(HCO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I 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B 2、D 3、A 4、B 5、C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6、C 7、D 8、B
9、A 10、D 11、B 12、A 13、C
14、B 15、C
16、D
17、C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8、D 19、BD 20、AB
21、CD 22、A
第Ⅱ卷(共84分)
23、(A )(本题共8分) (1)右表中 (2)IV A
(3)① 右表中 ② 氯
H 2S + Cl 2 → 2HCl + S ↓ 23、(B )(本题共8分) (1)b (2)H
(3)① 右表中 ② 镁 b .c 24、(本题共8分) (1)H 2O 2 (2)H 2CrO 4 Cr(OH)3
(3)2H 2OCrO 4+3H 2O 2 2Cr (OH )3+3O 2↑+2H 2O (4)3.36L 25、(本题共8分)
(1)K =)
()()(222I C H C HI C
(2)0.167mol/L·min (3)① 减小 c
② f (4)见右图
26(A )(本题共12分) (1) 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
化肥或电解液或焊药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2) NH 3 + CO 2 + H 2O + NaCl → NH 4Cl + NaHCO 3↓
或 NH 3 + CO 2 + H 2O → NH 4HCO 3 NH 4HCO 3 + NaCl → NaHCO 3↓ + NH 4Cl
(3) CO 2 (
4) I
过滤
(5)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6)a.c
26(B)(本题共12分)
Fe
(1)C6H6 + Br2C6H5Br + HBr↑
(2)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
(3)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Br2 + 2NaOH →NaBr + NaBrO + H2O
或3Br2 + 6NaOH →5NaBr + NaBrO3 + 3H2O (4)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5)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其他合理答案都给分)
27、(本题共12分)
(1)b
(2)a.c
(3)利:原料成本较低弊:产生气体对大气有污染
(4)a.c
(5)Fe2O3、BaSO4
(6)a.e、d
28、(本题共8分)
(1)CaC2 + 2H2O →Ca(OH)2 + C2H2↑nHC≡CH →[ HC=CH ] (2)4
(3)棕黄色溶液变无色或褪色 4.8
(4)合成氨原料,作燃料或有机化工原料(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29、(本题共12分)
(1)
(2)
(3)
(4)
(5)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6)a
30、(本题共5分)
(1)0.006mol
(2)①n(CaO2) = 0.006mol n(Ca2+) = 0.007mol m(CaO) = 0.056g
②n(H2O) = 0.003mol X = 1/2
31、(本题共11分)
(1)48
(2)m(Na2CO3·10H2O) = 572g
(3)
①2NO2 + Na2CO3→NaNO2 + NaNO3 + CO2↑△m = 48g
NO + NO2 + Na2CO3→2NaNO2 + CO2↑△m = 32g
设由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amol
由NO和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bmol
⎩⎨
⎧==⎩⎨
⎧=+=+mol
b mol
a b a b a 25.075.04432481
48 (12)3 或 44 32 (4)1 n(NaNO 2):n(NaNO 3) = 5:3 ②设生成的n(NaNO 2)为5x mol ,n(NaNO 3)为3x mol 据Na +守恒:5x + 3x = 4 x = 0.5 m(NaNO 2) = 172.5g ,m(H 2O)余 = 1000×78.8% - 688 = 100g 析出:m(NaNO 2)(最大)=172.5 – 71.2 = 101.3g
a=0.75mol b=0.25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