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硕士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
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适用)
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适用)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1)适用专业:070101基础数学、070102计算数学、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应用数学、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070120数学教育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术型、应用型高层次数学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2.掌握系统而坚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数学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专门技术水平;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3.主要为攻读博士做前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准备;培养高校和中学需要的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从事技术开发、咨询预测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1.基础数学专业奇点理论,李代数及其应用,同调代数,低维拓扑,非交换几何,算子理论及算子代数.2.计算数学专业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值代数,数值逼近,分形几何.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应用概率,生物统计,生物信息,教育与心理测量,金融与经济统计,机器学习.4.应用数学专业常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泛函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生物数学.5.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集中参数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6.数学教育专业数学教育心理,数学课程,数学教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三、修业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其中生源为跨专业、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原则上学制要延长一年. 凡修满最低学分、学习成绩优秀者,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与学院教授委员会讨论通过,并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以提前毕业(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年).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毕业时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7学分,必修环节总学分6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教学实践1学分,文献阅读1学分,学位论文3学分).硕士研究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授予理学硕士学位.五、培养方式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和应用技能培养为主,以科学研究为辅.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培养原则.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其集体培养优势.3.研究生导师应在同研究生本人商量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和就业意愿为其“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的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在入学后5个月内完成并交学院备案.4. 研究生选课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每学期开学填写选课单,由导师签字同意后选课才有效.5.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6.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授课,或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名牌高校或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7.论文工作环节需对硕士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六、课程学习(一)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必修课(不少于16学分)(1)公共基础课(7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学分Ⅱ学期基础外国语课80学时4学分Ⅰ、Ⅱ学期(2)学科基础课(9学分,按一级学科开设)泛函分析60学时3学分Ⅰ学期(必修)非线性泛函分析60学时3学分Ⅱ学期代数学60学时3学分Ⅰ学期代数拓扑学60学时3学分Ⅰ学期微分拓扑学60学时3学分Ⅱ学期高等概率论60学时3学分Ⅰ学期高等随机过程60学时3学分Ⅱ学期数值分析一60学时3学分Ⅰ学期数值分析二60学时3学分Ⅱ学期数学课程与教学论60学时3学分Ⅱ学期注:每名硕士研究生至少从以上课程中选择3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其中“泛函分析”为必修课. 2.发展方向选修课(至少11学分)(1)专业方向课(至少6学分,必选;允许跨专业选课) 基础数学专业:李超代数60学时3学分Ⅳ学期同调代数60学时3学分Ⅱ学期李代数60学时3学分Ⅱ学期黎曼几何60学时3学分Ⅲ学期算子理论及算子代数60学时3学分Ⅱ学期奇点理论60学时3学分Ⅲ学期计算数学专业:计算代数几何60学时3学分Ⅰ学期最优化计算60学时3学分Ⅲ学期发展微分方程数值解60学时3学分Ⅲ学期迭代与差分方程60学时3学分Ⅲ学期矩阵计算60学时3学分Ⅱ学期分形几何60学时3学分Ⅱ学期信息科学中的计算选讲60学时3学分Ⅳ学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现代统计学60学时3学分Ⅰ学期统计计算60学时3学分Ⅱ学期多元统计分析60学时3学分Ⅲ学期非参数统计推断60学时3学分Ⅲ学期离散数据分析60学时3学分Ⅳ学期随机分析60学时3学分Ⅳ学期应用数学专业:定性理论60学时3学分Ⅱ学期稳定性理论60学时3学分Ⅱ学期泛函微分方程60学时3学分Ⅲ学期动力系统60学时3学分Ⅳ学期索伯列夫空间60学时3学分Ⅰ学期双曲型方程60学时3学分Ⅱ学期非线性发展方程60学时3学分Ⅳ学期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椭圆型方程60学时3学分Ⅱ学期抛物型方程60学时3学分Ⅲ学期最优控制理论60学时3学分Ⅲ学期线性系统理论60学时3学分Ⅲ学期数学教育专业:数学教育研究导论40学时2学分Ⅰ学期数学教育心理学40学时2学分Ⅱ学期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40学时2学分Ⅱ学期数学方法论40学时2学分Ⅲ学期数学教育哲学40学时2学分Ⅳ学期学院要求各系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集中授课,或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名牌高校或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2)公共选修课(任选)研究生院组织开设,由教师教育系列、公共管理系列、科技与社会发展前沿系列等选修课程组成.(3)跨院校、跨学科课程(数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在下列课程中选修4学分,其他专业任选)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40学时2学分Ⅰ学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40学时2学分Ⅰ学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40学时2学分Ⅱ学期3.必修环节(6学分)(1)学术活动1学分提交2份学术报告听后感.考查合格记1学分(2)教学实践1学分硕士研究生都要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低年级本科生讲授习题、批改作业等.由主讲教师负责对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情况进行考查,考查合格记1学分.(3)文献阅读1学分文献阅读以讨论班的形式进行,主要是学生报告,导师组成员现场指导.要阅读的内容必须是与即将要做的论文密切相连的系列内容,由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必须开设每周一次的讨论班.此外,数学教育专业在确定硕士生录取名单后将必读经典文献目录发给拟录取的每位硕士生.每位硕士生必须在第2学期期末之前至少提交二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其他各专业的(4)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3学分4.补修课程生源为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二)教学方式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三)考核方式学院统一要求所有学科基础课都要指定教材、教学大纲,并进行严格的闭卷考试.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与管理办法》.七、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是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必须是科研论文.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我院原则上不要求硕士研究生答辩前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研究计划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5个月内制定研究计划,提交给学院备案.2.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于第五学期完成,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6个月.开题报告的审查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必须公开进行.3.论文进展报告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组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组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进展报告至少进行1次.4.论文评阅与答辩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导师组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在第六学期末(或以后)进行.论文答辩应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各个环节,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记3学分.八、实践活动1.研究生除了参加必修环节中的学术实践和教学实践外还可根据个人培养需要参加学院和学校组织的实习等其他实践活动.2.学院提倡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的实践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复杂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附:数学教育专业经典文献目录1.Bishop, A. J. Secon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2.弗赖登塔尔. 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3. 王策三. 教学论稿4. 格劳斯主编. 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5. 马忠林主编.数学课程论6. 丁尔升,唐复苏.中学数学课程导论7.克鲁切茨基. 中小学数学能力心理学8. 李士锜. PME:数学教育心理9. 喻平. 数学教育心理学10. 徐利治. 数学方法论选讲11. G.波利亚.怎样解题12. G.波利亚.数学与猜想13. 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14. 亚历山大洛夫等. 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15. COMAP申大维等译. 数学的原理与实践16. 李文林. 数学史概论17. 雅克·阿达玛. 数学领域中的发明心理学18 R.柯朗. 什么是数学19. 郑毓信. 数学教育哲学20. 夏基松、郑毓信. 西方数学哲学。
数学学科070100攻读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数学学科(070100)攻读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并在学位论文中做出创新性成果。
3.充分了解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国内外现状、动态与发展趋势,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研究工作中,探索新的数学理论或技术方法,以及在其它学科中的交叉和应用研究。
二、学习年限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6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1.基础数学2.计算数学3.应用数学4.运筹学与控制论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 课程设置(见附表)。
2.课程学分要求至少46学分。
五、培养计划制定1.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培养计划的制定,并报学院(学科)学位分委员会批准,在入学后一个月内报研究生部。
2.申请硕博连读的学生需通过资格考试,资格考试时间安排与学校博士生入学考试同步。
其他按照上海大学有关文件执行。
六、论文工作1.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进行,选题应根据专业特点,着重选择对于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有应用价值的课题。
课题要具有先进性,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并尽量结合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的科研任务选题。
开题报告应在3000字以上,包括发展现状、选题意义、研究内容、进度安排以及预期成果等。
开题报告应组织3名及以上高级职称教师进行评审,为公开性报告。
2.阶段报告:在论文阶段的中期,进行阶段检查和中期考核,对离进度要求偏差较大者,应给予警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3.论文答辩:(1) 在完成论文并经2名高级职称专家双盲评审通过后,发送2名同行高级职称专家(含1名校外专家)通信评审。
全部专家同意答辩后,方可组织论文答辩。
(2) 答辩委员会由3(或5)名高级职称专家组成,其中有外单位专家,论文评阅人小于一半。
计算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数学专业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培养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首先,我们需要为研究生设计一系列的数学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不仅要涵盖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设置数学分析、代数学、几何学、概率论等基础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分析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设计应用数学、运筹学等应用课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为研究生提供一系列的实践机会。
数学专业研究生的实践主要包括科研实践和实习实践两部分。
在科研实践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数学领域的科研项目中,让他们亲身体验科研的过程,培养他们科研的能力。
在实习实践方面,学校可以与相关机构、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第三,我们可以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
数学研究需要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
学校可以建立一支优秀的数学研究团队,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数学学者加盟,为研究生提供高水平的导师指导和学术交流的机会。
此外,学校还可以配备一系列的实验设备和软件工具,以支持学生的研究工作。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我们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数学专业课程,提供实践机会,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并设置跨学科的必修
课程。
这样可以培养出具有扎实数学基础、较强解决问题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数学硕士培养方案
数学硕士培养方案数学硕士培养方案背景介绍•数学硕士培养方案是为了满足数学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而设计的•该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数学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掌握数学理论和方法,具备深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科研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力,能够在不同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基础理论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逻辑、实变函数、复变函数等–专业核心课程:拓扑学、泛函分析、代数学、数论等–应用领域课程:数学物理方法、金融数学、运筹学、生物数学等–学科前沿与研究方法课程:数学建模、科学计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学术交流与学术道德课程:学术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学术道德规范等2.实践环节–科研实践:参与导师指导的科研项目,提升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实习实训:在合作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践,增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扩展学术视野3.导师指导–每位硕士研究生都将被分配一位导师进行学术指导和职业引导–导师将提供科研项目、论文写作指导、学术交流机会等–导师将定期组织学术报告、讨论班等学术活动,促进学生的学术成长4.学位论文要求–需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学位论文–论文应具备严谨的逻辑结构、清晰的表达和深入的研究成果–论文应符合学术道德规范,包括文献引用的准确性和学术诚信招生要求•数学、统计学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能够阅读英文学术文献•具备科研兴趣和潜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以上是数学硕士培养方案的概述,详细内容及具体要求请参考相关文件。
培养时间和学位授予方式•数学硕士培养时间为2-3年(全日制),最长不超过5年•学位授予方式为学术学位,学位证书将授予合格毕业生培养保障和资源支持•提供数学图书馆、实验室、科研装备等学习和研究资源•提供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学术活动和场所•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措施,鼓励优秀学生和科研成果职业发展与就业方向•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成为数学类学科教师、研究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为科研机构或企业的研究人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行业的技术高级人才•从事统计分析、精算、风险管理等行业的专业人才毕业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达到课程分数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以上为数学硕士培养方案的详细内容和要求,具体执行细则请参考相关文件。
数学硕士培养方案
数学硕士培养方案研究方向选择在数学硕士培养方案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
常见的数学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向:1.纯数学:包括代数学、几何学、拓扑学等研究领域。
2.应用数学:包括数理金融、计算数学、优化理论等研究领域。
3.统计学: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计算等研究领域。
课程设置数学硕士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课程:基础课程•高级数学:包括高等代数、高等几何、数学分析等课程。
这些课程是数学研究的基础,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介绍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为学生进行统计和概率研究打下基础。
•数值计算方法:介绍数值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在数学研究和应用中的应用。
专业课程•代数学:介绍基本的代数结构和代数方程的理论,以及其在数学研究中的应用。
•几何学:介绍几何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其在数学研究和应用中的应用。
•拓扑学:介绍拓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其在数学研究和应用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介绍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其在实际问题求解中的应用。
研究课程•科研研究: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学习科研方法和技巧,进行自主科研工作。
•论文写作:学习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包括选题、调研、实验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实践训练在数学硕士培养方案中,实践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实践训练:1.科研项目参与: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熟悉科研的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科研方法和技巧。
2.学术会议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报告,向其他学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锻炼学术交流能力。
3.实习实训:参加相关企业或科研机构的实习,了解实际应用场景,提升实践能力。
学位要求数学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学位要求:1.完成规定学分并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
2.成功完成科研项目并撰写学术论文。
3.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报告。
4.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结语数学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数学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专业人才。
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04)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学科教学(数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关于实践教学(6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第二学期最后3周在校内进行教师岗位培训,使研究生具备良好的师德和敬业精神、能够写好教案、能够辅导和答疑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演讲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为履行教师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学期到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
五、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必需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必须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积极为人民服务,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应该努力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高尚科学道德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在本学科领域里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学科前沿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团结同志,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密切联系群众,具有奉献精神,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袭。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应该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查阅外文参考文献,熟练写作外文摘要,能与外宾进行一般对话;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科学计算软件;掌握一般网络知识,能够熟练进行网上查询。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应该既掌握好传统的数学理论,又了解现代数学前沿研究成果。
不仅要善于进行数学推导,而且要善于在数学以外的专业研究中灵活应用;不仅要注意培养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而且要注重培养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具有坚实的应用数学理论基础与较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较全面地了解某一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并进入该方向的研究前沿,具有独立从事应用数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一级学科所设的二级学科及其研究方向(一)基础数学二级学科1、代数学2、算子理论3、偏微分方程4、代数图论(二)应用数学二级学科1、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及其应用2、编码与密码(三)计算数学二级学科1、视觉计算与可视化2、智能计算与决策3、科学与工程计算(四)运筹与控制论二级学科1、网络优化2、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及其应用3、复杂网络(五)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级学科1、随机环境中的马氏链与概率极限理论2、风险理论3、金融统计(六)科学计算与信息处理1、图形图像处理2、科学计算与数据可视化3、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七)大数据管理及应用系统开发1、海量数据处理2、数据统计分析3、CAD/CAE系统二次开发三、学习年限1、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数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数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数学( 0701)一级学科英文名称:Mathematics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数学硕士研究生。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较扎实宽广的数学基础,了解学科前沿与发展动向,拥有较好的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应用水平,具备独立进行理论研究或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某个具体方向上受到严谨的的科研训练,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在该方向上作出有理论或实际意义的成果。
毕业后可以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从事数学的科学研究、教学或其他实际工作。
二、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即“数”与“形”)的学科。
一般地说,根据问题的来源把数学分为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研究其自身提出的问题的(如哥德巴赫猜想等)是纯粹数学(又称基础数学);研究来自现实世界中的数学问题的是应用数学。
利用建立数学“模型”,使得数学研究的对象在“数”与“形”的基础之上又有扩充。
如计算数学是研究如何用计算机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科学,它的核心是提出和研究求解各种数学问题的高效而稳定的算法。
运筹学与控制论致力于解决工程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优化,既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又有广泛的实际应用背景。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进而提取信息、建立模型并进行推断和预测,为寻求规律和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它在工业、农业、经济、金融、医学、生物、环境、管理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数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运动规律的有力工具。
现代经济、科技等领域更依赖数学为其提供分析、计算方法。
数学必将成为下一次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该一级学科下设如下二级学科: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按照《河南科技大学关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河科大研[2010]5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
统计学博士生培养方案一、适用学科统计学(Statistics),一级学科,理学门类,学科代码:0714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统计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统计学原创性研究和应用能力的统计学人才。
使得学生掌握学术规范,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指导学生应用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有关的研究方向上做出有重要理论或者实际应用的创新性成果。
毕业以后,适合于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统计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1.数理统计学2.概率论3.生物与医学统计4.时间序列分析与随机过程统计5.金融统计6.大数据处理与分析7.工业统计四、培养方式1、博士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
必要时可设副导师,鼓励组成指导小组集体指导。
跨学科或交叉领域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2、建立规范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制度,按期检查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
3、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学习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专题讨论班和国内外学术会议,选择统计学的重要理论或者应用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并取得创新性成果。
四、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1、普博生普博生在学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的总学分不少于22,其中必修环节学分7。
课程设置见附录一。
2、直博生(包括提前攻博生)直博生(包括提前攻博生)在学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的总学分不少于40,其中必修环节学分7,考试学分不少于30。
课程设置见附录一。
五、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入学并确定导师以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要求和进度计划。
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
修改后的课程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系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数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1)适用专业:070101基础数学、070102计算数学、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应用数学、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术型、应用型高层次数学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2.掌握系统而坚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数学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专门技术水平;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3. 学术型硕士主要为攻读博士做前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准备;应用型硕士培养高校和中学需要的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从事技术开发、咨询预测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1.基础数学专业奇点理论,李代数及其应用,同调代数,低维拓扑,非交换几何,算子理论及算子代数.2.计算数学专业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值代数,数值逼近,分形几何.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应用概率,生物统计,生物信息,教育与心理测量,金融与经济统计,机器学习.4.应用数学专业常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泛函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生物数学.5.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集中参数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三、修业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2年,其中生源为跨专业、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原则上学制要延长一年.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毕业时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7学分,必修环节总学分6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教学实践1学分,文献阅读1学分,学位论文3学分).硕士研究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授予理学硕士学位.五、培养方式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和应用技能培养为主,以科学研究为辅.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培养原则.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其集体培养优势.3.研究生导师应在同研究生本人商量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和就业意愿为其“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的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在入学后5个月内完成并交学院备案.4. 研究生选课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每学期开学填写选课单,由导师签字同意后选课才有效.5.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6.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授课,或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名牌高校或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7.论文工作环节需对硕士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六、课程学习(一)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必修课(不少于16学分)(1)公共基础课(7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60学时 3学分Ⅱ学期基础外国语课 80学时4学分Ⅰ、Ⅱ学期(2)学科基础课(9学分,按一级学科开设)泛函分析 60学时3学分Ⅰ学期(必修)非线性泛函分析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代数学 60学时3学分Ⅰ学期代数拓扑学 60学时3学分Ⅰ学期微分拓扑学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高等概率论 60学时3学分Ⅰ学期高等随机过程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现代数值分析 60学时3学分Ⅰ学期微分方程数值解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注:每名硕士研究生至少从以上课程中选择3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其中“泛函分析”为必修课.2.发展方向选修课(至少11学分)(1)专业方向课(至少6学分,必选;允许跨专业选课)基础数学专业:李超代数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同调代数 60学时3学分Ⅲ学期李代数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黎曼几何 60学时3学分Ⅲ学期算子理论及算子代数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奇点理论 60学时3学分Ⅲ学期计算数学专业:计算代数几何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多元逼近与小波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发展方程数值计算方法 60学时3学分Ⅲ学期迭代与差分方程 60学时3学分Ⅲ学期现代数值代数 60学时3学分Ⅲ学期分形几何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现代统计学 60学时3学分Ⅰ学期统计判决理论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统计计算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多元统计分析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非参数统计推断 60学时3学分Ⅲ学期生存分析 60学时3学分Ⅲ学期应用数学专业: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泛函微分方程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动力系统 60学时3学分Ⅲ学期索伯列夫空间 60学时3学分Ⅰ学期双曲型方程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非线性发展方程 60学时 3学分Ⅲ学期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椭圆型方程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抛物型方程 60学时3学分Ⅲ学期最优控制理论 60学时3学分Ⅱ学期线性系统理论 60学时3学分Ⅲ学期注:选修学科基础课超过9学分的其超出部分可计为发展方向课的学分.学院要求各系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集中授课,或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名牌高校或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2)公共选修课(任选)研究生院组织开设,由教师教育系列、公共管理系列、科技与社会发展前沿系列等选修课程组成.(3)跨院校、跨学科课程(任选)3.必修环节(6学分)(1)学术活动 1学分提交2份学术报告听后感.考查合格记1学分(2)教学实践 1学分硕士研究生都要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低年级本科生讲授习题、批改作业等.由主讲教师负责对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情况进行考查,考查合格记1学分.(3)文献阅读 1学分文献阅读以讨论班的形式进行,主要是学生报告,导师组成员现场指导.要阅读的内容必须是与即将要做的论文密切相连的系列内容,由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4)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 3学分4.补修课程生源为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二)教学方式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三)考核方式学院统一要求所有学科基础课都要指定教材、教学大纲,并进行严格的闭卷考试,所有Ⅰ、Ⅱ学期的课都要进行闭卷考试.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与管理办法》.七、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是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科研论文、学术综述、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我院原则上不要求硕士研究生答辩前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研究计划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5个月内制定研究计划,提交给学院备案.2.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于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6个月.开题报告的审查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必须公开进行.3.论文进展报告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组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组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进展报告至少进行1次.4.论文评阅与答辩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导师组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在第四学期末(或以后)进行.论文答辩应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各个环节,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记3学分.八、实践活动1.研究生除了参加必修环节中的学术实践和教学实践外还可根据个人培养需要参加学院和学校组织的实习等其他实践活动.2.学院提倡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的实践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复杂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数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要求
1.理论基础:学生要求掌握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深入研究各个领域的数学知识的能力。
2.科研能力:学生要求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进行研究性课题的独立设计与完成,具有写作学术论文的能力。
3.创新意识:学生要求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4.学科交叉:学生要求具备学科交叉的综合能力,能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
5.科学素质:学生要求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道德修养,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三、培养计划
1.课程学习:研究生一般需要修满30学分的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建模等,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个人兴趣进行选择。
2.科研实践:研究生在培养期间需要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包括科研项目的立项、研究计划的设计、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发表等。
3.学术交流:研究生需要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以及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积极与同行交流学术观点、分享研究成果。
4.创新能力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在培养期间需要完成一定的创新性课题,并撰写相关论文进行发表。
数学硕士培养方案
数学硕士培养方案数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在科学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金融等各个行业。
为了培养优秀的数学专业人才,许多大学都设立了数学硕士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
一、学术导师数学硕士培养方案中,选择合适的学术导师是至关重要的。
学术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们是学生在科研和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
学术导师要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优秀的学术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指导。
二、课程设置数学硕士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数学分析、代数、几何、概率论、统计学等基础课程,以及数学建模、数值计算、优化理论等应用课程。
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可以涵盖更广泛的数学领域。
三、研究生学位论文数学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完成学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撰写一篇学科研究相关的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撰写学位论文,学生能够深入探索某个特定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同时,学位论文也是学生展示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学术交流与科研训练数学硕士培养方案强调学术交流与科研训练的重要性。
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知名数学家进行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同时,学生还应参与科研项目,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五、实习与实践数学硕士培养方案中,开展实习与实践活动也是重要的一环。
学生可以通过在企事业单位或科研机构进行实习,了解数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六、综合考核与评价为了对学生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价,数学硕士培养方案中一般会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
综合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学术论文、学术报告和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的评价。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第一部分: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本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掌握先进的数学和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水平数学与统计学研究人员、教师和管理人员。
二、培养要求1.具备坚实的数学和统计学理论基础,熟悉数学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独立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具备撰写科学论文和申请专利的能力;3.具备深入研究数学和统计学其中一领域的能力,能够进行创新性研究和科研项目的申请与管理;4.具备良好的科研道德与学术道德,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第二部分:研究生课程设置1.学科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论、函数论、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拓扑学、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抽象代数、几何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
2.学术研究课程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学术文献检索与阅读、科学研究伦理与学术道德等。
3.专业选修课程计算数学、运筹学、优化方法、统计计算、统计建模、实验设计与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
第三部分:培养环节1.科研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展数学和统计学研究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独立实验或理论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并向相关领域学术会议或期刊投稿,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2.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与分析实验、实践与实习、学术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做学术报告和研讨,加强学生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
第四部分:论文与学位申请1.学术论文每位研究生需独立完成一篇学术研究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2.学位申请符合学位条件的研究生,可以申请硕士学位。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数学(0701)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化信息化需要的、自觉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服务,勇于追求真理和愿献身于数学学科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教学与科研人才。
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系统、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掌握数学学科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数学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具有初步独立从事数学及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以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理论研究、实际应用及教学工作,可在中等学校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基础数学(1)代数学:本方向主要研究群、环、模、代数等各种代数系统的结构,以及它们的表示论和组合性质,并研究这些代数结构的应用。
(2)偏微分方程:本方向主要研究起源于几何学,数学物理,力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中具有实际背景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包括椭圆和抛物型方程,双曲方程,Schrödinger方程以及逆散射和反问题等。
(3)几何学:本方向主要研究黎曼几何的曲率与拓扑、子流形的几何、复几何、Spin几何、调和映射的几何性质与解析性质、Yang-Mills方程、平均曲率流等。
(4)微分算子与调和分析:本方向主要是以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为基础,调和分析(尤其Fourier分析)为工具对偏微分算子(包括Schrödinger算子)进行谱、散射、以及半群生成等方面的分析。
(5)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本方向主要研究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与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包括向量场的极限集的几何理论与分支问题及其应用。
(6)小波分析与分形几何:本方向主要是利用小波分析与分形几何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调和分析、非调和Fourier分析和Tiling中的问题及其应用。
(7)编码与密码:本方向主要利用代数、数论等数学工具,研究信息在传递过程的纠错、保密的理论和技术;重点是研究信息的编码、译码、加密、解密的理论和技术。
计算数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数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数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学习要求、研究训练、学术活动和论文写作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课程设置:针对数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包括数学的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
核心课程主要涵盖基础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如高等代数、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微分方程等。
拓展课程则涉及数学的前沿领域和应用方向,如数论、图论、概率论、数值优化等。
此外,还可以设置交叉学科的课程,如数学物理、数学生物学等,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的需求。
二、学习要求:数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对学习要求进行明确规定。
首先,学生需要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
其次,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数学建模和问题求解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还需要积累一定的科研经验和能力,能够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
三、研究训练:研究训练是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开设科研导论和研究方法等课程,培养学生科研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提供机会给学生进行实际的科学研究。
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参与学术会议、讲座和报告等学术活动,培养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四、学术活动:学术活动是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组织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术期刊的编审工作中,提供学术发表的机会和平台。
五、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是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核心环节。
学校应该要求学生在培养期间完成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并满足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质量要求。
此外,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提高论文写作的能力。
最后,数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调整。
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计算数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数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1.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深入研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科学研究人才,许多高校开设了数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计划。
本文将设计一套符合实际需求并且可行的数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2.培养目标本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较高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优秀数学研究人才,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3.培养方案3.1培养体系本方案主要分为硕士研究生阶段和博士研究生阶段两个阶段。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生将学习并掌握数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数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学生将继续深入研究数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培养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并完成一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课题研究。
3.2培养课程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
基础课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旨在为学生提供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专业课包括数学建模、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以研究生导师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设计。
课程内容包括数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学术论文的阅读和学术报告技巧等。
3.3科研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本方案要求学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参与科研项目,并完成一项小型科研课题。
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学生将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创新性的研究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研究工作。
此外,学生还将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增加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4.培养管理4.1指导教师在本方案中,每个学生都将有一位专职导师负责指导和管理其学习和科研工作。
导师将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提供相关的课题和科研资源,并定期与学生进行学术指导和交流。
4.2培养方案评估机制为了确保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业和科研工作,本方案要求学生每学年向导师提交学术研究进展报告和学习计划,导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报告和计划进行评估和反馈。
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100
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100)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应用数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应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基本数学素养;2.应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技巧;3.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4.应具备创新意识和独立科研能力;5.应该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外文资料和用外文写作论文的能力;6.应具有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以及借助互联网查阅专业资料的能力;7.身心健康,德才兼备。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采用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课堂授课、专题讨论班、专家讲学、课题研究、参加学术报告(会议)等培养方式,使学生成为有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学习年限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
三、研究方向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四、课程设置五、学习要求与考核方式1.课程学习要求要求每位研究生至少修满35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至少修满6学分,专业主干课至少修满6学分。
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
必修课进行考试,选修课进行考试或考查。
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考查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
2.实践环节要求实践内容包括教学实践(为本科生授课、辅导、批改作业、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等)与科研实践(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科研咨询、课题调研,参加学术报告或学术会议等)。
相关的要求见本培养方案有关条目。
3.科研成果数量要求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除导师外,申请者须排名第一)。
特殊情况下,经导师同意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达到毕业水平者,可以不要求有学术论文在毕业前被发表或录用。
六、中期考核课程学习阶段完成后,学生最迟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之前,参加学院组织的中期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数学
一、适用专业:数学(一级学科,理学门类,学科代码:070100)
●基础数学(二级学科,学科代码:070101)
●计算数学(二级学科,学科代码:0701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级学科,学科代码:070103)
●应用数学(二级学科,学科代码:070104)
●运筹学与控制论(二级学科,学科代码:070105)
二、培养目标
培养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愿为祖国的科教事业贡献力量的数学人才。
使得学生遵循学术规范,具有学术交流的能力以及在数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问题上开展研究的能力。
三、总学分要求
总学分至少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至少23学分), 包括公共必修课学分6,必修环节不少于4,学科专业学分不少于20。
课程设置如下:
1、公共必修课程(≥6学分)
●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0012 2学分考试
●自然辩证法概论60680021 1学分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60680012 2学分考试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
在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平台课程”中任选一门
2、基础理论课(至少12学分)
●泛函分析II 80420144 4学分考试
●偏微分方程II 70420224 4学分考试
●非线性泛函分析70420274 4学分考试
●调和分析引论90420083 3学分考试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80420744 4学分考试
●动力系统70420254 4学分考试
●高等数值分析60420024 4学分考试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60420084 4学分考试●大规模科学计算70420023 3学分考试●有限元方法Ⅱ70420033 3学分考试●差分方法70420433 3学分考试●算法分析与设计70420334 4学分考试●现代优化方法60420174 4学分考试●应用随机过程60420094 4学分考试●概率论Ⅱ70420264 4学分考试●应用统计60420013 3学分考试●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60420123 3学分考试●高等统计70420064 4学分考试●随机过程80420074 4学分考试●数理逻辑70420284 4学分考试●计算机推理80420153 3学分考试●微分几何I—微分流形70420484 4学分考试●代数拓扑70420304 4学分考试●黎曼曲面80420174 4学分考试●抽象代数II 70420314 4学分考试●代数数论80420044 4学分考试●代数几何70420014 4学分考试●群表示理论80420264 4学分考试●代数表示论80420234 4学分考试●李群和李代数80420274 4学分考试●交换代数与同调代数80420214 4学分考试●分析学70420604 4学分考试●矩阵计算70420444 4学分考试●数学规划II 70420624 4学分考试●计算复杂性理论70420614 4学分考试●算子代数基础70420634 4学分考试●模形式及其应用70420574 4学分考试●对策论及其应用80420944 4学分考试●组合优化80420693 3学分考试●网络优化70420133 3学分考试●随机分析70420584 4学分考试注: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开设的数学类研究生学位课程可以作为本系学位课程,但选修最多不能超过两门。
3、专业课(至少8学分,其中(考试)学分≥6学分)
●复分析II ●奇点理论80420793
80421034
3学分
4学分
考试
考试
●数学物理80420023 3学分考试●分形几何80420123 3学分考试
●调和分析II ●调和分析III 90420093
90420134
3学分
4学分
考试
考试
●几何测度论80420133 3学分考试
●遍历论●高等概率70420193
70420074
3学分
4学分
考试
考试
●孤立子与可积系统80420573 3学分考试●可积系统理论80420533 3学分考试●偏微分方程专题70420473 3学分考试●非线性双曲偏微分方程80420863 3学分考试●数学物理中的渐近方法70490012 2学分考试
●统计力学的数学方法
●生物信息学中的数学方法90420103
80421024
3学分
4学分
考试
考试
●李群及其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80420183 3学分考试●常微分方程专题90420183 3学分考试
●动力系统专题●动力系统基础90420173
70420054
3学分
4学分
考试
考试
●多层规划80420554 4学分考试●常微分方程II 80420723 3学分考试●随机算法90420113 3学分考试●无界区域上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及应用90420144 4学分考试●位势理论与边界元方法80420243 3学分考试●数据库管理系统70420403 3学分考试●支持向量机80420653 3学分考试●蒙特卡罗方法80420813 3学分考试●代数几何(3)80420594 4学分考试●代数数论(3)80420704 4学分考试●无限维李代数70420354 4学分考试●表示论专题80420894 4学分考试●微分几何II—黎曼几何70420494 4学分考试●几何分析80420204 4学分考试
●微分几何III—复几何●微分几何IV-辛几何●纤维丛与示性类70420534
70420594
80420524
4学分
4学分
4学分
考试
考试
考试
●李群80420714 4学分考试
●几何专题90420164 4学分考试
●不确定规划60420214 4学分考试
●不确定系统70420203 3学分考试
●量子群70420214 4学分考试
●科学计算专题I 90420202 2学分考查
●科学计算专题II 90420212 2学分考查
●应用统计专题I 80420852 2学分考查
●应用统计专题II 80420902 2学分考查
●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所需要的内容指定的其它一门3或4学分课程。
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的学生还可选修以下课程:
●系统生物学的数学方法80490042 2学分考查
●流体力学60330034 4学分考试
●固体力学70330204 4学分考试
●理论生物学70490033 3学分考查
●非平衡态热力学70490043 3学分考查
●高等量子力学60430014 4学分考试
●理论化学物理80440373 3学分考试
4、必修环节(至少4学分)
●学术活动(69990031) 1学分(考查)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69990021) 1学分(考查)
●教学实践(69990052) 2学分(考查)
5、自学课程
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学分另计。
6、选题报告与论文工作计划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培养硕士生开展研究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硕士生要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论文工作计划,这是论文达到水平的重要保证。
论文工作计划应结合论文选题完成。
论文工作计划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问题等。
硕士生应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五千字的书面报告,并在选题报告会上报告。
论文选题报告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五月底前完成,最迟在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
具体报告时间由导师自行决定,并由以导师及本专业教师(2名)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
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到论文送审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
选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经学科专业负责人审查批准后,交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
7、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定期参加课题组的学术研讨会,每学期平均必须参加不少于8次一级或
二级学科的学术报告活动,2次由本人在课题组讨论班或学术报告会上做报告。
每次学术活动后填写“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表”,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三个月交研究生管理部门记载成绩。
硕士生完成规定的学术报告并取得要求的学术活动学分是申请答辩的条件之一。
8、论文中期检查
在预期进行论文答辩的一学期之前,系或学科专业组织检查小组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
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9、教学实践
硕士生在就读期间至少完成一学期的助教工作,对于担任过本科生辅导员或研工助理1年以上的硕士生可以免去助教工作。
三、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要达到以下两个要求之一:
1、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或者国际学术杂志)上至少发表一篇论文;
2、写出至少一篇供投稿的论文,并经导师审核、签字认可达到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或者国际
学术杂志)上发表的水平。
对于论文作者身份的认定办法,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a) 学生为第一作者;
(b) 学生为居导师后的第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