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讲课讲稿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讲课讲稿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4110430课程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3 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0开课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专业开课分院、系:外语外贸学院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统称为经济学,在我国被称为西方经济学。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以使得人类的无限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理论经济学。

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许多经济学科如管理经济学、公共财政学、市场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等的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学是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即宏观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

它试图通过对社会总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二)课程的目的宏观经济学关于一国国民经济总量问题比如:经济增长、就业、价格水平、国际收支平衡等的学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及其效果。

本课程的教目标是使经济类本专科生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类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任务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对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 由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因而不能像微观经济学那样运用个量分析方法,而要用总量分析方法,学生在研究和学习思路上要有相应的转变。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应修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经济数学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是学习其他经济课程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最基本概念,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能够运用宏观经济学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及其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各个总量的概念及其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2、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国内生产总值Δ(3)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4)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Δ(5)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6)名义GDP和实际GDP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其他消费理论。

(2)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3)掌握投资乘数等乘数的概念。

2、教学内容(1)均衡产出Δ(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Δ(4)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Δ(5)乘数论(6)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7)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8)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投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IS曲线和LM曲线的概念及其移动。

(3)掌握货币需求动机和货币需求函数。

(4)了解利率的决定。

(5)掌握IS―LM模型的分析方法(6)掌握凯恩斯的主要理论内容。

2、教学内容(1)投资的决定Δ(2)IS曲线(3)利率的决定Δ(4)LM曲线*Δ(5)IS—LM曲线分析(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案

宏观经济学教案铜陵学院经济贸易系方文革绪论一、本章的学习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2.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4.宏观经济目标及其工具。

二、教学安排本章安排2个课时三、教学内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产品的价格、数量和市场;相反,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

宏观经济问题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主导了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

现在,任何有一点经济学基础的人都知道“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大致划分。

然而,直到1930年代,经济学家才开始考虑如何进行这样的划分。

1933年,著名的挪威经济学家鲁格纳·弗里斯首次清楚地提出了这两个名词在现代意义上的概念。

他这样写到:“微观分析方法是指对于大的经济体系中的某个经济单位在一般条件下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

而宏观分析方法是指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分析”。

凯恩斯也曾于1936年年提出了类似的概念:“经济学理论应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研究单个产业或公司在给定条件下的产出和利润的理论,另一部分是研究整个经济的产出和就业的理论”。

但是这两位伟大的经济学学家都未使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样的字眼。

首次使用这两个名词的是一位在荷兰的统计研究所工作的不知名的经济学家,名叫彼得·沃尔夫。

1941年,沃尔夫在文章中这样写到:“微观经济学描述的是关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关系,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大的群体(例如整个国家或整个社会阶层)相互间的关系”。

在60年代和7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去很远,然而十分有趣的是,从80年代开始,很多重要的文献则开始寻求一些方法来打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鸿沟。

他们在研究理性并且信息灵通的消费者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如何一起对失业、通胀和经济增长的波动产生影响。

二: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的一些主要观点:(一)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就业与国民收入的一些主要观点1.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

2024年度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PPT大纲

2024年度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PPT大纲

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全球治理、国际合作等
2024/2/2
12
03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2024/2/2
13
失业类型、原因及影响分析
01
02
03
失业类型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等。
2024/2/2
失业原因
经济周期波动、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 市场不完善等。
失业影响
浪费劳动力资源、减少产 出、增加社会成本、影响 社会稳定等。
工具选择依据
经济形势判断、政策目标取向、金融 市场状况等。
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 开市场业务等。
2024/2/2
16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效果评估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调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
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通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估货币政 策效果。
27
06
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探讨
2024/2/2
28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融合趋势
1
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传统界限
介绍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方法 和假设上的传统区别。
2 3
融合趋势的表现
分析近年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理论、方 法和政策上的相互融合趋势,如宏观微观一体化 模型的发展等。
融合的意义和影响
相机抉择原则
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灵活选 择财政政策措施
2024/2/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相互配合,共 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实践与挑战
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动稳定 器作用和相机抉择原则,是宏观经济 调控面临的重要挑战

2024年度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2024年度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税收政策
通过调整税率和税基,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 ,进而调节总需求。
国债政策
通过发行或偿还国债,调节市场资金供求和利率水平 。
2024/3/23
2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与财政政策
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 松或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 以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例如,在经 济过热时,可以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 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以控制通 货膨胀并促进经济增长;而在经济衰 退时,则可以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 紧缩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以刺激总需 求和增加就业。
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 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 口。
2024/3/23
8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024/3/23
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在短期中,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无效,因 此财政政策是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手段。
新古典主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应该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9
乘数效应与加速原理
乘数效应
指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通常用来描述投资、 消费等变量对国民收入的放大作用。例如,当政府增加一笔公共支出时,会导致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 。
加速原理
指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当产量增加时,投资支出会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反之 ,当产量减少时,投资支出会以更快的速度减少。加速原理揭示了产量变动对投资支出的影响机制。
宏观经济学导论
2024/3/23
REPORTING 3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总量
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消费、总投 资、总储蓄、总就业等。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宏观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该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研究的是整体经济运行中的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地体现在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与波动等方面。

宏观经济理论正是要通过对整个经济运行的分析说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宏观经济政策正是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总之,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将为后续课程提供分析框架及分析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用经济思想及经济学的方法来看待和解释客观经济现象。

2、本课程的教学遵照循序渐进原则,讲述宏观经济基本理论,做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使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注意培养学生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能力。

3、本课程的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就各宏观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根据我国的国情,积极探索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具体应用的条件和规律。

三、教学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并想学生说明如何把这些结论运用到他们生活的世界中。

因此,在教学中应遵照循序渐进原则,讲述宏观经济基本理论,做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使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注意培养学生进行总量分析的能力。

强调理论知识与实用方法的结合,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以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练习题等多种方式进行。

四、课程重点与难点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等章节。

五、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0007【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一、课程性质和目标课程性质: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主要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达成如下教学目的:1.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不同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和长期经济增长模型,能够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解释宏观经济现象,理解不同宏观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2.具备运用宏观经济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状况的能力。

掌握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能够运用宏观经济指标考察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状况。

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

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供给管理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理解不同政策运用的背景以及如何运用政策工具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正确理解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6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国内生产总值3.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4.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5.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6.名义GDP和实际GDP教学要求: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并与微观经济学进行比较2.理解GDP及相关指标的含义3.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4.应用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5.理解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重点难点: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2.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其它教学环节:课后查阅当前全球GDP排名,熟悉前20的国家和地区;登录我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查看历年《统计年鉴》,熟悉GDP核算的两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使用。

(二)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一支出模型9课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均衡产出3.凯恩斯的消费理论4.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5.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6.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7.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教学要求:1理解均衡产出的概念2.掌握凯恩斯消费函数3.掌握不同经济部门下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4.理解各种乘数的概念重点难点:1均衡产出的含义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3.乘数原理其他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影响消费的具体因素。

2024版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完整版)

2024版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导论•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均衡目录•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及其应用•当代宏观经济问题与挑战01宏观经济学导论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即通过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总量进行综合考察,来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

特点宏观经济学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综合性体现在它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整体性体现在它考察的是经济总体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动态性体现在它揭示的是经济总体运行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趋势。

发展脉络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等阶段。

流派古典宏观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主张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完善性,主张政府应减少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则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价格粘性的存在,主张政府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来纠正市场失灵。

宏观经济学发展脉络及流派02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1 2 3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古典经济学派认为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国民收入的决定取决于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需求。

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经济萧条的原因,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刺激总需求,以达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新古典综合学派将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结合起来,认为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都是必要的,主张政府在经济中发挥调节作用。

乘数效应与加速原理乘数效应加速原理03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等原因导致的失业。

总需求不足工资刚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者素质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上涨。

2024年度2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案

2024年度2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案

况直接关系到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和
物价水平。
02
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会通过汇率、利率等渠道传导至国内,影响宏观经济
稳定。例如,外汇市场上本币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国内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进而影响国内经济增长和就业。
03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不容忽视。资本流入可以增加国内
2024/2/2
30
08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
2024/2/2
31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 率、通货膨胀率等核心指标。
2024/2/2
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其对经 济的影响。
经济周期理论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阶 段的特征及其成因。
协调配合的实践
3
在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 等方面,需要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 合,形成政策合力。
2024/2/2
26
07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Chapter
2024/2/2
27
开放经济对宏观经济政策影响
2024/2/2
01
国际贸易的影响
开放经济下,国际贸易对宏观经济政策产生显著影响。一国的进出口状
经济增长理论
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如 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等。
32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通过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宏观经济政策对日常生 活的影响,比如利率调整对房贷的影响。
学员B
这次学习让我对经济周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 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2002年制订,2004年修订)课程编号:英文名:Macroeconomics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前置课: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后置课: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等学分:3学分课时:54课时(+18课时辅导)主讲教师:西方经济学课程组成员选定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下册)》(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课程概述: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及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

它以国民经济总量为考察对象,分析宏观经济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阐述一国实现充分就业和长期经济增长的机制,说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作用。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第二部分,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包括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开放条件下的IS-LM-BP模型;第三部分,财政和货币政策分析;第四部分,经济增长和波动分析,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让经济及管理类本科二年级学生初步掌握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构架和分析逻辑,掌握理论分析和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为他们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经济学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宏观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同时又与现实经济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

所以在教学中,首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案例阐述宏观经济理论,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学中注意介绍经济分析的逻辑,强化图形分析和数理分析的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判断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将数学分析与经济学教学有机联系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学
大纲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宏观经济学
教学大纲
(2014年6月修订)
------学院
二○一四年六月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Macroeconomics)
学院: 财经学院执笔人:
专业负责人:制定(修订)时间: 2014年6月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
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2.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4.宏观经济目标及其工具。

【基本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理解: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掌握: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本章重点】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本章难点】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思考拓展】
1.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GDP的算法
【教学内容】
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2.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3.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4.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5.名义GDP和实际GDP
【基本要求】
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理解: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掌握: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本章重点】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本章难点】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思考拓展】
1.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2.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教学内容】
1.均衡产出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3.其他关于消费的理论
4.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5.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
【基本要求】
了解: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理解:其他关于消费的理论
掌握: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本章重点】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本章难点】
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
【思考拓展】
1.其他关于消费的理论
2.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
第三章一般均衡
【教学目标】
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的涵义
【教学内容】
1.投资如何决定
2.IS曲线
3.利率的决定
4.LM曲线
5.IS-LM分析
6.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基本要求】
了解:投资如何决定
理解:IS-LM分析
掌握: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本章重点】
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本章难点】
IS-LM分析
【思考拓展】
1.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的涵义
2.LM曲线的推导、LM曲线的涵义
第四章宏观经济学政策分析
1.财政对应的几种情况,其如何影响国民收入2.货币对应的几种情况,其如何影响国民收入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教学内容】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2.财政政策效果
3.货币政策的效果
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基本要求】
了解:财政政策效果
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掌握: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本章重点】
财政政策效果
【本章难点】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思考拓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五章宏观经济学政策实践【教学目标】
1.宏观经济政策的几个具体目标
2.财政政策的具体模式
3.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教学内容】
1.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4.资本证券市场
5.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理解:经济政策目标
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本章重点】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本章难点】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思考拓展】
1.财政政策的具体模式
2.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第六章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教学目标】
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2.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3.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4.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各自效应
【教学内容】
1.总需求曲线
2.总供给曲线的一般说明
3.长期总供给曲线
4.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
5.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6.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
7.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小结
【基本要求】
了解:总需求曲线
理解: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掌握: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
【本章重点】
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
【本章难点】
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
【思考拓展】
1.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
2.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失业与通胀间的长期和短期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
1.失业经济学解释
2.奥肯定率
3.通胀原因
4.菲利普斯曲线
【基本要求】
了解:失业经济学解释
理解:通胀原因
掌握: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重点】
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难点】
通胀原因
【思考拓展】
1.通胀原因
2.菲利普斯曲线
第八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教学内容】
1.汇率和对外贸易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基本要求】
了解:汇率和对外贸易
理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掌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本章重点】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本章难点】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思考拓展】
1.推导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
【教学内容】
1.增长核算
2.新古典增长模型
3.经济周期理论
【基本要求】
了解:经济周期理论
理解:增长核算
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
【本章重点】
新古典增长模型
【本章难点】
新古典增长模型
【思考拓展】
1.推导新古典增长模型
2.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四、教学改革与创新
【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
以学生关注的经济实际问题、思想中存在的疑惑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关注。

这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思维框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就是改过去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做法,从学生关注的经济改革、社会发展的焦点、热点切入,引出理论。

这主要是通过讨论课和课后经济学学术交流来带动整体教学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在学生中,学生们组织了“经济热点沙龙”社团,其活动形式多样,如开展辩论赛、举办“学好经济学,誓做成功人”学术讲座、协助组织大型的财经学院“专业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通过课程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学生中影响较大。

课堂上,老师非常重视案例教学,经常引入一些典型案例。

每个暑假,都要指导学生的社会调查,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调查报告成绩的评定。

毕业实习是每个学生必经的一个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是每个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预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