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近代上海与苏南工业的连进和竞争

合集下载

论近代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的变化

论近代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的变化

论近代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的变化上海地区的棉纺织手工业在近代以来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都积极地适应了国家和社会的变革,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发展态势。

下面,本文将就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和剖析。

一、近代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的起步1842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并将上海等通商口岸开放。

从此,上海作为中国的开放城市,迅速成为了中国近代棉纺织业的一个重要的集散中心之一。

当时,英国的纺织技术被引进到中国,建立了最早的工厂,而棉纺织手工业也就此开始了它的历史征程。

起初,在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还未大规模发展的时候,这一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基本上是由小商贩,小作坊和小店铺进行的。

然而随着上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居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家庭纺织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由此也促成了棉纺织手工业的快速发展。

二、近代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的发展繁荣时期19世纪末,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从而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

当时,由于设备的进步和大量优质棉花的进口,棉纺织手工业得以跃升。

更多的小商贩,小作坊和小店铺蜂拥而至,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抢占市场的欲望促成了生产关系的更加复杂和多样。

手工业的区域分工不断强化,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

同时,它也带动了上海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市场流通。

三、近代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的危机然而,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在二十世纪初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

这时,由于欧美工业化程度的加速,原有的手工业核心技术被其他国家引进,同时布料的机器化生产和纺织品的工业化制造,使得手工业的制衣和纺织技术显得十分落后和低效。

这也就造成了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急剧下滑的局面。

同时,由于逐渐彰显的“歧视移民政策”,加上战争和社会变革,市场需求大幅度下降,工人失业潮水般的涌现,直接导致了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的衰退和萎缩。

在这一历史发展的背景下,上海的棉纺织手工业也随之开始了他们漫长的求变之路。

上海的工业如何发展?

上海的工业如何发展?

1930年代前后,上海人口突破300万,进入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

外贸和商业共占全国总额80%;纺织、铸造以及新兴的电器、西药、橡胶、化学等工业中,上海资本亦占全国总额40%;金融、保险和证券市场都充满活力,吸引了中国几乎所有的重要银行来这里发展业务。

整体城市发展的步伐极为迅速,矗立在外滩的建筑群正是这个城市的财富和信用象征。

长江和太平洋连系了中国内陆各省和海外各国,使上海能“以港兴商、以商兴市”。

但是,同源太湖流域、环抱中心区的黄浦江与苏州河却是上海的母亲河。

最初,上海人将舶来的洋油、呢绒等日用物品经这些河道输入最富庶的杭嘉湖地区,换取丝、茶、棉运往上海转口出洋,使上海得以积累大量财富。

早在1860年代,黄浦江畔已出现规模宏大的近代工业,进入二十世纪,苏州河两岸汇集了无数城市工业,可以说,奠定上海工业城市地位的就是黄浦江与苏州河。

1865年,李鸿章为抵御外国人倚仗“船坚炮利”欺凌中华而创办江南制造局,这是晚清最大的军工厂,今天江南造船厂的前身。

1871年,它拥有铸钢、机器、锅炉、枪炮、轮船等7个分厂,是中国重型工业的前驱。

该厂注重制造“制器之器”,造出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化工作母机、第一台水管式锅炉、第一艘实用的轮船和第一座炼钢炉,并炼出首炉钢铁、第一磅无烟火药;与此同时,亦培育出中国第一批翻译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为中国的近代工业奠定了基础。

此外,该厂还是清政府的象征,1911年光复上海就是以攻占江南制造局而告成功。

荣宗敬和荣德生是中国工业的代表人物。

他们两兄弟少年时来上海钱庄当学徒,1902年起,在无锡、上海、汉口创办保兴、福新、茂新麫粉厂和振新、申新纺织厂。

荣氏兄弟采用现代融资方法和企业管理方式经营业务。

至1922年,他们拥有12家麫粉厂,至1931年,他们拥有9家申新纺织厂,被称为“麫粉大王”和“纺织大王”。

1938年荣宗敬病逝香港,荣德生面对艰难时势,独力支撑。

到抗战胜利后又在上海遭到绑票。

《2024年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范文

《2024年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范文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篇一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一、引言自1843年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成为远东贸易的中心后,其城市形态、交通格局和居住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尤其体现在城市道路系统的构建和改造上,这不仅影响着城市的日常运作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更是体现了近现代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的融合。

本文将围绕从水乡到都市的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与环境变化,深入探讨这一时期的城市发展。

二、水乡时代的上海:河道与小路上海作为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水系与小路交错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城市的扩张与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河道的联通,船只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这一时期的城市道路以河道为主,小路为辅,形成了独特的“水路交通”模式。

三、开埠后的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初步形成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通商口岸的开放,上海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租界的设立使得外国投资者和商人的大量涌入,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这一时期,道路开始逐渐向西方城市模式转变,以宽阔的马路和清晰的交通网络为主。

同时,由于西式交通工具的引入,如马车、电车等,也促进了城市道路的改善。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拓展与优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的城市道路系统在规模和布局上发生了显著变化。

马路的数量大幅增加,不仅形成了中心区的环形路网,还拓展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开始体现于城市环境的改造中。

绿地的增加、街道的美化等都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点。

五、战争背景下的上海:城市道路的调整与改变1937年至1949年的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上海经历了复杂的战争背景。

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城市道路系统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如为方便军队运输和行军而增设的临时通道等。

同时,由于战争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遭到了破坏,这也使得战后上海的城市建设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浅谈近代上海的制造业

浅谈近代上海的制造业

浅谈近代上海的工业011111239 赵鹤翔三年前,抱着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憧憬,来到了这里。

至于来到这座城市的求学的原因,正是因为印象中上海是国内制造业的”先锋”,自然应来到这里学习我感兴趣的机械工程专业了。

但是脑海中,上海是国内制造业“先锋”的印象从何而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我对也上海近代工业的探索。

若说这个印象为何会在我的脑海中,也许应当源自与中学的历史课。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迫使上海成为了英国的通商口岸,随着《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签订上海又先后对美法两国开放口岸,大量的西方列强资本的流入开始了中国最早的工业,再后来的洋务运动,兴起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比如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等。

再细想关于上海制造业先进的印象好像就是宝钢这样的企业了,至于上海的工业究竟源起何方呢?上海是近代崛起的城市,是旧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工业很早以来就成为近代上海城市经济的主导部门,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其中民族资本工业的发展,在上海城市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1840年鸦下片战争之后到1894年甲午战争发生之前,是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时期。

期间,外国资工业首先在中国出现,随后不久,本国资本工业也相应产生。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最早、设厂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城市。

上海自1843年11月17日被迫对外开放、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便把上海作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据点。

他们以上海为中心,大规模地在中国进行掠夺性的贸易活动。

19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对华贸易的重心由广州移来上海,上海口岸的对外贸易大幅度地增长,进出港口的外国商船数量明显增多。

19世纪50年代末期,每年进出港口的船只从19世纪40年代的几十艘、一两百艘,迅速增加到2000多艘左右。

由于对外贸易的崛起,港口航运业的迅速发展,承接船舶修造业务的外资船舶修造工厂也就于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应运而生,并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行业。

最新近代苏南农业劳动力供需状况初探(1912—1937)

最新近代苏南农业劳动力供需状况初探(1912—1937)

近代苏南农业劳动力供需状况初探(1912—1937)" 本文从农家户均人数及劳动力入手,分别就农业劳动力的耕作能力和主要农作物亩需工量两方面对苏南农业劳动力的供需状况进行了理论估算,并结合当时的实地调查资料进行了对照。

结果表明,该地区农业劳动力的潜在性剩余率在40%左右,季节性剩余率在70%以上。

***农业劳动力供需状况的估计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各地自然资源和经济技术条件千差万别,更重要的是,难以找到一个适当的参照点来作为当时当地一个农业劳动力的实际耕作能力。

因此以往对农业劳动力供需状况的探讨,只是凭经验估计,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结果与实际情况的悖离。

本文希望能为农业劳动力供需状况的估计与研究做些尝试。

一、农家户均人数及劳动力的估计农村劳动力的数量既没有系统的调查,又缺乏完整的估计,欲推知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可先求得户均劳动力数,再以此数乘以农户总数即可得农村劳动力的总数。

而要求得户均劳动力数,则唯有从农家户均人数入手。

(一)农家户均人数表中所列资料涉及苏南9县165 960农户882 569人,平均每户5. 32人。

表中〔4〕和〔11〕为全县性普查,户均人数分别为5.55人和4.89人,农家规模的地区差异明显。

就不同时期而言,由于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日趋低下〔4〕以及多子继承的分家别居,农家规模还有逐渐缩小的趋势〔5〕,如表1所示,无锡11村农家户均人数,1929年时为4.83人,到1936年时减为4.76人;江阴1922年户均人数为5.22人,1932年时仅为4.66人。

本文暂以户均5.32人,作为苏南农村20-30年代的家庭规模。

调查者调查地点调查年度调查家数调查人数户均人数吴江 1922 325 1372 4.22 武进 1923-24 300 1462 4.87 张心一〔4〕江宁县各村 1929 87890 487870 5.55 王书林〔6〕南京市23乡 1929 3156 16289 5.16 无锡县11村 1936 751 3578 4.76 社会局〔9〕上海市8村 1931 106 565 5.33 张心一〔11〕句容县各村 1933 56000 286589 4.89农复会〔12〕常熟县7村 1933 154 714 4.64 喻志远〔14〕苏州市北乡 1936 100 509 5.09 资料来源:〔1〕转引自田中忠夫著、汪馥泉译:《中国农业经济资料》,上海大东书局,1936年5月。

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

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

北洋军阀的统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A.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B.联合各党派扩大同盟会的力量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特点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2.二次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A.缺乏思想准备B.军事指挥失误C.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D.北洋军阀力量强大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在耶?”是针对()A.慈禧B.溥仪C.段祺瑞D.袁世凯4.曾先后领导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是()A.黄兴B.蔡锷C.李烈均D.唐继尧5.美国支持黎元洪反对中国参加一战的根本目的是()A.让大战的双方互相厮杀,坐收渔人之利B.抵制段祺瑞的势力C.扶植黎元洪当总统D.防止日本独霸中国6.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张勋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A.封建军阀垮台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7.护法运动的失败给孙中山的教训是()A.利用军阀打军阀革命不会成功B.反封建军阀应与反帝同步进行C.资产阶级不能领导革命胜利D.封建军阀是民主革命的对象8.二次革命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袁世凯排斥异己,建立了完全听命于他的内阁B.袁世凯搞独裁专制,武力镇压国民党C.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D.袁世凯罢免国民党党籍的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9.下列对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果都以失败告终B.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C.都是从南方开始的D.都与孙中山有关系10.下列人物中提倡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的是()A.魏源B.周学熙C.张謇D.荣氏兄弟11.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A.纺织业和面粉业 B.造纸业和化工业 C.火柴和榨油D.钢铁和机器制造12.根据一战前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分析,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B.南京政府奖励发展实业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13.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上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有()①抵制外货②收回利权③民主共和④实业救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带有半殖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民族工业资本大于商业资本②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③民族资本与外资相比,力量十分薄弱④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15.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影响不包括()A.使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B.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提供了阶级基础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16.1915年,中国人民兴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

苏南经济发展中的与时俱进

苏南经济发展中的与时俱进

苏南经济发展中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苏南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辉煌,但到了90年代中期,人们正在给“苏南模式”赋予更多政治色彩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苏南经济似乎已停滞不前。

1998年后,在学习温州等地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自主创新,与时俱进,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苏南模式”。

苏南经济发展中的与时俱进给予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标签:“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新苏南模式与时俱进一、苏南模式及其弊端苏南模式,通常的理解是指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和常州(有的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

苏南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创造了辉煌。

但到了1996年~1997年,正在人们给“苏南模式”赋予更多政治色彩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苏南经济似乎已停滞不前,而且如不及时改革还将暴露出隐藏着的许多问题。

十五大之后,人们的视线从苏南、从张家港转到了浙江温州。

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

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

人们再次公开地将苏南与温州加以比较,并掀起了一股“温州热”。

在温州地区,由于集体资源有限,人们通过市场自发组织资源的成本相对较低,因而主要采取家庭工业的形式配置资源。

温州地区的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一方面便于获取市场信息和技术,另一方面也是在进行民间资本的原始积累。

相对于政府组织资源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企业规模比较小,生产的产品也多以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为主,与自由竞争时期古典资本主义组织资源的方式比较接近。

但这种方式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形成这种资源组织方式的一个前提是要有比较发达的资源市场。

上海近代工业发展史

上海近代工业发展史

上海近代工业发展史近代以来,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一直扮演着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角色。

上海的近代工业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工业的转变,见证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19世纪末,随着外国列强侵略中国,上海成为殖民势力的占领地之一。

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引进,推动了上海工业的起步。

当时的上海工业主要以纺织业为主,如纺织厂、染料厂等,为上海工业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上海工业开始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上海的航运业也蓬勃发展。

上海的航运业和工业互相促进,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链。

上海的造船业、钢铁业、机械制造业等迅速崛起,成为上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

这一时期,上海的工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的轻工业逐渐向重工业转型。

上海的电力、钢铁、化工等重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同时,上海还建立了一批大型企业,如上海机器厂、上海电机厂等,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工业品牌。

然而,上海的工业发展在抗战期间受到了严重破坏。

抗战胜利后,上海工业迅速恢复并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上海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逐渐增加。

上海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上海工业的新亮点。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上海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了工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上海的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转型,形成了一批高端制造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升了上海工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如今,上海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拥有一批国际知名的工业品牌和企业。

上海的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在全国占比逐年增加,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

上海的工业发展不仅造福了本地的居民,也为全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总结起来,上海近代工业发展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壮大的过程。

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工业,上海的工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

上海的工业发展不仅推动了本地经济的繁荣,也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近代上海城市竞争力

关于近代上海城市竞争力

◎樊卫国关于近代上海城市竞争力20世纪初,一位美国记者调侃上海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上海是。

自1843年开埠到1949年,百年来上海城市持续高速发展,至20世纪三十年代成为全国性的综合经济中心。

这种高山深壑般的历史造化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内里是什么呢?近代上海是个开放城市,它的发展是在中外竞争的环境中实现的。

百年来,上海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其非凡的城市竞争力。

考察近代城市竞争力与上海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近代上海经济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择其大端论之,我们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凭借地理优势形成的内外贸易竞争力五口通商初期,广州是最大的通商口岸,外贸总量高于上海,但由于上海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端,其腹地空间十分广阔,人稠物丰。

开埠后沪城外贸迅速展开,19世纪50年代,上海外贸后来居上,超过了广州,并从此保持着首港的地位。

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的条约口岸和自开口岸不断增加,许多原来的大口岸贸易量因新口岸的分流而减少,比重下降,但上海的外贸和埠际贸易比重始终保持在全国的50%左右。

原因有三,其一是航运交通业的发展。

上海自清末以来,中外航运公司聚集,轮船总数和吨位首屈一指。

民国后,修建的铁路、公路大都连接沪地,形成了比较发达的交通网络,有利于货物的流通。

其二是行业竞争力的形成。

近代上海集中了60%以上的洋行和大量的华商西洋庄、南洋庄、东洋庄,其分支机构和坐庄遍布各地,构成了别地无可比拟的贸易网络。

其三是上海城市工业的兴起,大大增加了上海的经济总量。

上海城市当地商品与各国各地商品的直接交换比重大幅度上升,为上海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充实了工业化的内核。

近代上海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港、埠际贸易港和货物中转分配港,强大的贸易竞争力成为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基本推动力。

兰!皇兰竺团二、在国际化竞争中形成的制造业竞争力近代上海是个开放的市场,上海市场竞争具有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特点。

在上海市场上,中外商品共市,中外企业并存(上海有大量的在华外资企业),工业品的市场竞争尤其激烈。

近代上海与苏南工业的连进和竞争

近代上海与苏南工业的连进和竞争

近代上海与苏南工业的连进和竞争一、引言二、近代上海与苏南工业的背景及发展1. 近代上海的工业化背景及发展2. 苏南的地理位置优势及工业化发展三、近代上海与苏南工业的连进1. 交通运输的发展与沟通2. 资本的流入与支撑四、近代上海与苏南工业的竞争1. 资源争夺与替代性产业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五、案例分析1. 南京洋灰厂与上海市隆源水泥厂的竞争2. 苏州李公堤纺织厂与上海新华布业公司的竞争3. 常州伍邹绒厂与上海华茂毛纺织公司的合作4. 常熟棉纺织厂与上海裕民棉纺织公司的替代性产业5. 无锡吴裕泰制糖厂与上海美芝糖业公司的技术创新六、结论引言近代中国是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时期,工业化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及贸易逐渐成为主要支柱。

从百废待兴的清朝到清朝灭亡和中华民国成立,近代上海及苏南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历程引人注目。

本论文旨在探究近代上海与苏南工业的连进和竞争,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全面而具体地展示这一历程,为当前的经济研究和历史研究提供参考。

近代上海与苏南工业的背景及发展1. 近代上海的工业化背景及发展十九世纪末,上海基础设施逐渐完备,交通物流相对灵活,加上外资的涌入,使得上海迅速兴起。

1900年后,上海开始工业化进程,成为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工业中心。

最初,上海工业以布匹、纱线、绸缎、茶叶、糖、纺织、造纸、造船等传统产业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力、钢铁、机械、化工、轻工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1920年代,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最富有、最现代化的城市,同时工业化为上海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和民主思潮。

2. 苏南的地理位置优势及工业化发展苏南地区指江苏省南部地区,以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等城市为代表。

苏南地区毗邻长江、海洋,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同时其农业比其他地区更具规模、技术含量更高。

1930年代以前,这一区域已经形成了纺织、手工业、轻工业及商业发达的经济体系,在民国初年,苏南地区的民营工业已经占全省民营工业的70%以上。

上海开埠与江南城镇格局演变

上海开埠与江南城镇格局演变

戴鞍钢:上海开埠与江南城镇格局演变作者:文章来源:《社会科学》2014年1期更新时间:2014年06月26日摘要:上海开埠前,其在江南的城市地位远不及邻近的苏州、杭州及南京。

1843年上海开埠后的崛起,对江南原有城镇格局的冲击是多方面的。

它促使了经济中心城市由苏州向上海的转移,并相应导致原先以苏州为中心、以运河为纽带的城镇体系转而归向上海。

这种变化是积极的,它推动了这些城镇经济结构的演化,并长期保持了在全国的经济领先地位。

关键词:上海/开埠/江南/城镇上海开埠前,其在江南的城市地位远不及邻近的苏、杭及南京。

1843年上海开埠后,受国内外诸因素的推动,很快超越后者,成为江南乃至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江南的城镇格局也随之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①。

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今天,亦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②。

一鸦片战争前的苏州,“为水陆冲要之区,凡南北舟车、外洋商贩莫不毕集于此”。

原因之一,在内河水运网络中,苏州的地理位置更有利。

它地处苏南平原中心地带,背靠太湖,坐拥大运河,北有无锡、常州、镇江与长江相通,比大运河尾闾、杭嘉湖平原南端的杭州交通更便捷,“其各省大贾自为居停,亦曰会馆,极壮丽之观。

近人以苏杭并称为繁华之都,而不知杭人不善营运,又僻在东隅,凡自四远返运至者,抵杭停泊必卸而运苏开封出售,转发于杭。

即如嘉、湖产丝,而绸缎纱绮于苏大备”③。

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中心城市,苏州商贸交易活跃,乾隆年间《陕西会馆碑记》载:“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

”时称:“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

”④苏州商业的发达,是与周围地区丝、棉手工业生产直接相联的。

明清以后,江浙地区商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为桑、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日渐增多,粮食生产相对缩减。

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基础上,当地的丝、棉手工业生产相当发达,便捷的水路交通将苏州与散处四周、大小不等的江南市镇联结在一起,形成以苏州为中心的市场网络。

苏南民企发展史

苏南民企发展史

苏南民企发展史说道民企,不得不提及伴随着民企应运而生的一种发展模式——苏南模式,由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起。

民营企业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乡镇民企,另一种则为私人民企。

苏南地区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祥地,苏南地区素来就有家庭手工业的经营传统,在计划经济时代便有组办集体经济的基础,生产队所组办的小型工厂为本地农民提供一些必要的生产资料,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给这些小的集体工厂提供了绝佳的跨越式发展机会,加上临近上海这个通商口岸,便于获得最新的生产资料,极大地促进了民营企业繁衍。

曾经的集体小型工厂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些大型的乡镇企业,如著名的华西集团,江苏新长江集团,三房巷集团等等。

另一种私人民企则是由私人组办发展而来的,如今也已发展成为家族企业,如红豆集团,海澜集团、双良集团等以上所提及的企业都是发展至今较为成功的案例,然而在不计胜数的民企中能够成功存活发展至今的只是一小部分罢了。

无论何时机会总是与危机并存着的。

从民营企业的发展之路来看,主要经历了三次危机。

一、无序竞争与肆意模仿。

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民企的出现主要通过模仿复制的方式。

列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事例——彩色玻璃马赛克。

本人于1992年,出生于苏南农村,80年代末,村长在机缘巧合下发现了一种类似于墙砖的建筑材料——马赛克,其制作工艺简单,工艺流程为:买入原料—加工—卖出成品,生产设备简单,仅需塑料膜搬一块便可进行加工,属于劳动力导向性产业,在短时间内便招募了数十名工人,按照当时2分钱每张成品的加工费,工人的工资可达600元每月,远高于普通农民的收入,村长也迅速攫取带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桶金,在村中盖起了第一栋新式楼房。

然而这种生产方式并没能延续太久,简单的生产工艺总是易于模仿,一大批相同的工厂迅速衍生出来,至90年代中期,仅本村就有五家相同的企业,竞争一下子变得异常激烈,至199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风暴,房地产的不景气致使一大批此类民企破产倒闭,至如今,仅有一家艰难的生存着,也是奄奄一息。

上海近代工业史简介

上海近代工业史简介

上海近代工业史简介上海的近代工业史,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镌刻下深深的痕迹。

我曾去过上海的一个工业遗址博物馆,一走进那里,仿佛就踏入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近代上海。

馆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的老物件,有巨大的老式纺纱机,那锈迹斑斑的机身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忙碌。

我看到一个仿造的近代工厂车间场景,工人们的蜡像栩栩如生。

他们穿着破旧的工作服,眼神中透着疲惫却又带着一丝坚毅。

有的工人正弯着腰在操作台上忙碌,手中的工具不停地飞舞;有的则在搬运沉重的货物,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浸湿了衣衫。

我仿佛能听到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那是工业时代的喧嚣。

在展示纺织业发展的区域,有一些精美的丝绸和棉布样本。

我不禁想起曾听闻的故事,在近代,上海的纺织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许多年轻的女工从周边乡村来到城市,进入纺织厂工作。

她们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匆匆赶到工厂。

在昏暗的灯光下,坐在纺纱机前,手指飞快地穿梭,将一缕缕棉花纺成线。

有个叫阿秀的女工,她特别心灵手巧。

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家用,她总是比别人来得早,走得晚。

她的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棉花,哪怕眼睛酸涩、肩膀酸痛,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她所在的纺织厂生产的布料,因为质量上乘,还远销海外,为上海赢得了声誉。

而在航运工业的展示部分,一艘艘老式轮船的模型令人瞩目。

上海作为一个港口城市,航运业在近代工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仿佛看到黄浦江上,一艘艘轮船满载着货物,汽笛长鸣,驶向世界各地。

码头上,搬运工人忙碌地装卸货物,他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

那些大木箱里装着丝绸、茶叶、瓷器等珍贵的货物,这些都是上海与世界交流的使者。

上海近代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挑战。

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东方闪耀。

这些老工厂、老物件、老故事,都是上海近代工业史的见证者。

它们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拼搏与奋斗,也为如今上海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虽然很多老工厂已经消失,但它们留下的工业精神却永远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在新时代继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仿佛在轻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续写上海更加绚烂的篇章。

上海工业化发展案例

上海工业化发展案例

上海工业化发展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工业化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起伏,取得了显著成就。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上海工业化发展的案例。

一、起步阶段上海的工业化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上海市开始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以此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阶段,上海主要从事轻工业和重工业方面的生产,尤其是钢铁、化工和汽车等行业。

通过引入外资和技术,上海的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开始迅速崛起。

二、爆发阶段上海的工业化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成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在这个阶段,上海的工业体系不断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电子产业方面,上海的工业化发展成果显著。

众多外资企业纷纷进驻上海,使得上海成为国内外企业的首选投资目的地。

三、升级阶段进入21世纪后,上海的工业化发展进入了升级阶段。

上海逐渐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和绿色经济产业升级转型。

新型产业如光电子、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不断涌现,为上海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

上海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逐渐成为上海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展望未来如今,上海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未来,上海应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加强绿色发展,打造绿色工业体系,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只有这样,上海才能在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海的工业化发展案例展示了一个城市如何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下,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加快技术创新,实现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未来,上海将继续秉持开放、创新、包容的理念,继续推进工业化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引擎。

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

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

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近代上海是作为全国的多功能经济中心,无论是在金融业、工业、商业、贸易,还是交通运输业领域都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但是由于租界的长期存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许多结构性的失衡。

上海解放后,在新中国逐步建立全国一盘棋的经济建设中,经济领域的结构性调整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国初期,上海的三次工业改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上海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首先表现在生产生活资料的轻纺工业与生产生产资料的制造工业明显比重相差太大,轻纺工业所占比重过高,尤其是在物资供应相对匮乏的五十年代,无法调动足够的力量来供应上海的轻纺工业的生产;其次工业企业规模过小也是上海工业发展的痼疾,上海急需在公私合营之后通过工业企业的裁并、重组,建立稳定的生产能力;再次建国后上海除了小部分的外国资本家或者官僚资本投资的少数大厂之外,绝大多数的工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上海需要通过技术革命,提高生产率。

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之后,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地区的发展被中央提上了日程,不仅是上海自身需要对其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整改变之前的"失衡"状态,全国对上海的"期望"也日益提升,希望上海发挥自身的工业基础,带动全国的工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开展了全方位的工业结构调整。

上海进行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是对工业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组,改变之前的工业结构,使之适应上海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带动全国工业发展。

上海建国之后大规模的工业改组总共进行了三次,分别为第一次工业改组(1956-1957年)、第二次工业改组(1958-1960年)和第三次工业改组(1962-1965年),这几次工业改组是由政府指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上海工业结构调整的三次尝试,工业改组根本上改变了上海失衡的工业结构,为其成为"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奠定了基础。

其中第二次工业改组是在第一次工业改组建立上海完整的工业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配合了行政区划的变迁、"高精尖"工业方针的提出,在"大跃进"的复杂环境中完成了上海工业结构的巨大转型,奠定了上海当代工业布局的雏形,是三次工业改组中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一次改组,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内容提要】上海到20世纪30年代已成为全国的工业中心。

作为发展极,由于地价、工资、竞争、水源等客观原因,迫使上海的工业开始向周边的苏南地区作梯度转移,由此形成了上海和苏南地区两个并存的工业区位,连进和竞争遂成两地重组后关系的主旋律。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连进还是竞争都推动了两地工业的共同发展。

所以,由上海辐射而带动苏南区域的发展不失为中国区域现代化的模式之一。

【摘要题】近代经济史研究【关键词】连进/竞争/上海/苏南【正文】截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由于良好的投资环境,已成为全国的工业中心。

据统计,上海30人以上的工厂在1911年为48家,1933年达3485家,占全国12大城市总资本额的60%。

(注: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06页。

)作为工业中心和发展极,其对于周边地区必然有辐射作用,苏南地区的工业正是在这一条件下大幅度地向前发展的。

新的工业区位形成后,新旧两个工业区位的并存势必会重组两者关系,连进和竞争遂成了两者关系的主旋律。

本文试就两者的关系作一简论,刍荛之见,方家正之。

上海与苏南工业的连进连进是指携手共进之意。

在近代上海和苏南地区,工业的连进主要体现在跨地区的企业间的联合。

这种联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纵向联合,可以理解为同行业的不同生产企业把有关的原料、产品销售合并到一个企业的管理之下;另一种是横向联合,则可理解为不同行业的生产企业联合到同一企业的管理之下,促使不同行业的互补连进。

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联合,都不是两个以上企业简单的一加一,其结果必然带来行业间或企业的正相关效应,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连进的形式主要是上述两种,其手段也可分为两种。

我们设上海是甲方,苏南地区为乙方,则手段由上海为基点出发联合和影响苏南地区的称之为"甲→乙模式",反之,由苏南地区为基点出发联合和影响上海地区的称之为"乙→甲模式"。

下面就这两种模式对上海与苏南地区工业的连进作一简单的论述。

(一)甲→乙模式当我们在考察这一模式时,不应把目光完全集中在某一特定形式上,应该看到这一模式包括了上海向苏南地区提供兴办工业的资金、技术、市场,有的甚至是工业企业从上海向苏南的搬迁。

但笔者认为,这一模式中更具价值的是苏南的资本拥有者受上海的影响,改变了自己的观念,深信兴办现代实业既是个人赚钱,又是有裨国家的大事,遂使自己的资金流向现代工业,出现了苏南地区兴办现代工业的浪潮。

在棉纺织业中,无锡杨氏兄弟创办的业勤纱厂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这一模式。

杨宗濂、杨宗瀚兄弟是无锡鸿山人,因与李鸿章有世交之谊,曾先后被指派主持上海机器织布局。

杨氏兄弟经营上海机器织布局的经历,使他们了解到织布比纺纱为艰。

中国历来可称之为纺纱大国,但不是织布强者,其间的原因主要是织布的技术要求远高于纺纱。

外国人也有与其类似的看法:"中国人在纺纱方面力量雄厚,但在织布方面就较差了。

"(注:徐雪筠:《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211页。

)而纺纱的利润却高于织布,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纺与织在洋纱的冲击下走向了分离,农民开始购买机制纱从事织布,使得棉纱市场巨大所致。

这一深刻认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不因为他们在1893年退出织布局而忘却。

他们决心自行筹办纺纱厂,厂址选择在家乡无锡,一来可以避免上海的地价昂贵、竞争激烈、投入颇高;二来可以充分利用棉纱能销往农村的市场;三来可以利用亲情筹集资金。

最终,由杨氏兄弟筹措2万两白银,由亲戚刘鸿笙、叔培兄弟认股4万两,并借得江苏省积谷公款10万两,合计16万两,于1895年在无锡创设了业勤纱厂。

业勤纱厂在无锡的创设,是杨氏兄弟在自觉不自觉的情况下完成的纺纱业从上海向无锡作梯度转移的举动,它不仅是无锡现代纺纱工业的起点,而且是整个无锡现代工业浪潮的第一朵浪花。

从此以后,无锡的棉纺织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末,无锡拥有现代化的棉纺织厂为6家,纱锭数有173776枚,织布机1348台,工人12365人,总资本额为827万元,在全国民族纺织工业中占有了一定的地位。

在苏州,苏纶纱厂的曲折发展也比较典型地反映了"甲→乙模式"。

苏纶纱厂是1897由张之洞在苏州创办的,迭经易手,亏折照旧。

1925年,上海大隆机器厂严裕棠以洽记公司名义向业主盛记公司租办,因企业设备陈旧,管理不善,企业亦无起色。

此时的大隆机器厂虽然在上海凭借严家的特殊地位生意有所发展,形成了母系资本集团,但由于同行竞争激烈,再加大隆机器厂在企业有所发展后,在扩大规模时,由原来的经营外轮修配改营纺织厂的零件修配,一时间企业生意难做。

于是严裕棠以大隆生产的纺织零件对苏纶纱厂进行彻底的改造,于1927年,由杜月笙相助以光裕公司(因他号光藻,故名)出资30.05万两,将苏纶纱厂从原业主手中盘下。

整修扩建和经营经费额定80万两,其中90%以上出自严家,其余为其亲友出资。

至此,苏纶纱厂可谓是严家独营,实现了大隆和苏纶的跨地区的铁棉联营。

苏纶纱厂原有纱锭2万余枚,经年余整修,焕然一新,1930年增设新厂一所,计纱锭2万枚,1931年又成立了一所织布厂,有布机300台,后陆续增为1000台。

(注:据苏纶纱厂碑记所载。

)。

重新开工后的苏纶纱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营业情况也一反过去连连亏折的局面,盈利甚丰,为当时一般纱厂所望尘莫及。

分析此时苏纶纱厂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资金依赖大隆,二是人才来源于大隆,三是技术设备由大隆负责。

此三者为苏纶纱厂的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

"......在常人看来,大隆是大隆,苏纶是苏纶。

不知没有大隆,就没有苏纶的产生,况现在的苏纶之所以不像普通纱厂者,正恃有大隆。

......无论业务方面,人才方面,均不能不依赖于大隆,如机器之修理添补等事,无大隆决无如是方便,人才非大隆积久训导,决无如是之适用。

大隆看来极普通者,一调苏纶,则可当得一部分事务"。

此言虽有点夸张,但至少道出了大隆与苏纶的联营连进关系,大隆为母系集团,苏纶为子系集团,"以铁业为本,以棉业为手段,则成功自易"(注: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室:《大隆机器厂发生发展与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5页。

)。

同时,严家还很注重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地方势力搞好关系。

关于这些可以参看严裕棠长子严庆祥的信就可以了解一二,"我们在苏州是客民,人地生疏,种种不便。

......今之得以相安无事者,盖一只庞大斑烂的纸虎尚未戳穿,使地痞土劣所以不敢轻于尝试。

但是这种局面不过弥缝一时,决不能相信可以持久不敝。

应当与势推移,随时随事吸收地方感情,以事永久基础,巩固藩篱。

今得二法先为第一步之实行:一、阴历岁除在即,地方绅董机关委员择要致送礼物(愈多愈好),此一种为物质之表示;二、贺年红片对于当时官绅有名人物应当尽量发出,此一种为礼貌之周旋"(注: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室:《大隆机器厂发生发展与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4~35页。

)。

为了使苏纶纱厂能有一种宽松的外部环境,1935年苏纶单是捐款给所谓吴县裕棠自治镇的一笔钱就是15万元。

(注: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室:《大隆机器厂发生发展与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4页。

)严家的苦心经营换来了苏纶纱厂的发展。

"以铁业为本,以棉业为手段"是大隆和苏纶的成功之道。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隆和苏纶的横向联合节省了企业发展的交易费用,两者的相互支撑使得大隆苏纶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这可以看作是"甲→乙模式"中的一个典型的成功事例。

棉纺织业中,荣家申新三厂在无锡的创设也是走的"甲→乙模式"。

1915年,荣氏兄弟在上海白利南路购得一家榨油厂的厂址创办了申新第一纺织厂,1917年又买下上海恒昌源纱厂的产权,改组为申新第二纺织厂。

由于申一厂较早地添置了新式美机,效益甚丰,1919年盈利百万元,1920年盈利110万元,1921年盈利达160万元。

(注: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室:《荣家企业史料》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4页。

)但申二添置新美机较晚,加上上海棉纱市场在1919年后异常活跃,日、英纱厂的激烈竞争,其收支基本持平。

于是荣氏兄弟遂决定利用荣家集团的资金在无锡创办申新第三纺织厂,开始了"甲→乙模式"的转移。

荣氏兄弟选择无锡开办申新三厂,主要是由于上海地价昂贵、竞争激烈,而无锡则既可避免上述不足,又可保证原料供给的充足和劳动力价格的低廉。

所以申三厂在无锡创设后,荣氏兄弟凭借他们在上海经营棉纺织业的经验,在有利的情况下能驾轻就熟,使申三厂收益甚丰。

到抗战时,申三厂拥有纱锭7万枚,是苏南地区最大的工厂之一,有力地推动了无锡棉纺织业的发展。

苏南丝业的发展也是走的"甲→乙模式"。

在整个的上海和苏南地区,第一家现代化丝业工厂是1859年由英国怡和洋行创办的怡和纺丝局(silk reeling eslablishment),到1900年,上海共拥有中外缫丝厂27家,而后来作为苏南缫丝业中心的无锡此时尚无一家现代的缫丝工厂。

27家缫丝业在上海的激烈竞争,使得丝原料干茧的供应严重不足,干茧价格的上涨提高了缫丝企业的成本投入,影响了企业的产出效益,于是外资企业首先开始放弃直接投资缫丝业,再加上上海的水源不洁,使得缫丝业开始了"甲→乙模式"的转移,无锡以其原料充足、水源清洁受到青睐。

1904年周舜卿在无锡东*[土+夅]创办的裕昌丝厂开启了无锡现代缫丝业的先河,继之有1908年创设的乾甡丝厂和源康丝厂,1909年又创设了振艺协纪、诚记两厂。

截至1936年,根据江苏省对无锡缫丝业的调查,共有丝厂45家,总资本额达192万元。

(注:《江苏省工业调查统计资料1927~1937年》,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203页表。

)至此,无锡的缫丝业已成为无锡缫丝、棉纺织、面粉三大行业之首,在全国的缫丝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锡也由此成为了全国的"丝都",极大地推动了无锡近代经济的发展,成为无锡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基石。

(二)乙→甲模式该模式是以苏南为基点而发动的。

根据近代社会里上海和苏南地区的各自地位,"乙→甲模式"主要表现为苏南地区的个别行业或企业集团在自身的实力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把势力渗入到上海这一大市场,利用上海在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地位,以求得更大更快的发展。

从地理区位上看,上海是以苏南地区为依托的,没有苏南地区对上海的支持就不会有上海从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