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

合集下载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标本采集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标本采集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标本采集一、血液和骨髓细菌学检验标本的采集(一)适应症菌血症、败血症和感染性骨髓炎等感染菌的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二)病人准备1.凡怀疑菌血症和败血症的患者,采血培养时,应尽量在未使用抗菌素前采血,如已使用过抗菌素,应尽量选择抗菌素在体内浓度最低时采血,或在病人第二次使用抗菌素之前采集血培养标本。

2.应在病人发热期或寒颤时采集(三)标本采集1.血培养瓶领取:凭医嘱和检验申请单到检验科细菌室领取。

按照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类型的血培养瓶:如灰色瓶盖为普通成人培养瓶;粉红色盖为儿童需氧菌培养瓶;紫色盖为厌氧菌培养瓶。

2.将患者信息录入相应的血培养瓶条码中,并在作好病人姓名、科别、床号等标识。

2.采集方法:严格消毒病人采血部位和血培养瓶口,抽一定量血液或骨髓后,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轻轻摇匀。

3.标本量:成人每次采血5~10ml,小儿采血3~5ml,骨髓2~3ml,采血量足够则阳性率高,反之阳性率减低。

(四)注意事项1.抽血、抽骨髓和接种时,须严格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杂菌。

2.从抽血、抽骨髓到接种入瓶,动作要快,防止血液凝固。

3.成人不明原因发热、怀疑血流细菌感染时宜在不同部位抽血2套,每套2瓶(需氧、厌氧各一瓶)。

4.怀疑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及布鲁氏菌病的病人等,一般一日抽血三次培养,必要时需追加次数。

(五)标本送检和保存1.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一般不超过1h送交细菌室。

2.送检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培养瓶打破或其它潜在性污染可能。

二、痰液或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学检验标本的采集(一)适应症肺炎、肺气肿、支气管炎、鼻窦炎、肺结核等感染菌的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和抗酸菌检查。

(二)病人准备1.尽量在未使用抗菌素前留取标本。

准备好无菌标本容器,贴上条码、标明标识。

2.住院病人应留取清晨起床第一口痰。

为减少正常菌群的污染,嘱患者早上起床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不要刷牙,除去鼻咽分泌物。

(三)标本采集1.一般病人用力咳出气管深处或肺部痰液,留于无菌标本容器内。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图文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图文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在医学临床的诊断过程中,微生物检验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是保证准确诊断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的一些注意事项。

1. 标本类型临床微生物标本通常包括血液、尿液、粪便、血培养瓶、脑脊液、切口分泌物等。

2. 采集方法2.1 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标本时,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

选择采血部位后,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再用无菌针头采血,避免受污染。

血液标本采集后可以分成两份,一份用于血常规,另一份用于血培养。

2.2 尿液标本收集尿液标本时,要让患者用清洁肥皂清洁外阴部,再用无菌尿杯收集尿液,避免手部直接触摸尿杯和尿液。

尽量将尿液标本送至检验室的时间控制在2小时之内。

2.3 粪便标本采集粪便标本时,要确定所采集的粪便样本来自于患者的肛门临近处。

最好不要使用纸巾,而是用无菌容器收集粪便。

粪便标本采集窗口为3天。

2.4 血培养瓶标本采集血培养瓶标本时,首先要选择采血部位进行消毒,然后将血培养瓶插入采血针器上,打开外部装置,使血液顺利流入血培养瓶中。

采集集中在早晨时段,每次采集2-3个血培养瓶。

2.5 脑脊液标本采集脑脊液标本需要医生进行,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医生在患者腰部,采用穿刺的方式进行脑脊液的采集。

2.6 切口分泌物标本采集切口分泌物标本时,需要选择无菌医用棉签,消毒采集部位。

在采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被采集部位感染污染到。

3. 运送方法临床微生物标本的运送是重要的环节。

标本在采集后应及时送至细菌学检验实验室。

并且在运送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3.1 收集后尽早送检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窗口不长,应尽早将标本送至检验室进行分析。

3.2 标本容器和包装标本容器必须选择无菌容器,容器体积大小要相应合适。

送检前,要核对标本标签与标签上的医学记录是否一致。

标本包装时,应采取干燥、保温、防震、防漏、防碎的原则。

3.3 运输温度不同种类的标本,其运输温度介于4-25摄氏度之间。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程序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程序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程序1 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1.1 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污染,避免来自寄生菌的污染,应当保证每份样本代表感染过程。1.2 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合适时间、合乎规程技术,采集样本。

1.3 选择合适的部位采集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样本。

1.4 要收集足够量的样本,量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1.5 应尽可能在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样本,如不能停用抗菌药物,应于下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集。

1.6 血培养样本在病人寒颤和发热初起时为最佳时机。

1.7 导尿留取样本时,不可从尿袋中采集样本。

引流液样本不能直接从引流袋放出,因引流液在袋中潴留时间太长容易滋生细菌。

1.8 各类微生物样本不宜加防腐剂1.9 盛标本的容器须先经灭菌(煮沸、高热、或高压灭菌),但不得用消毒剂或酸类处理。

1.10 有些临床标本还要注意采集的时机和部位,如伤寒沙门菌的阳性检出率,发病的第1~2 周采集血液,第3~4 周采集大便和尿液,阳性率较高。

1.11 样本的运送处理和储存规定1.11.1 样本2h之内送到实验室。

1.11.2 血培养瓶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应置室温保存(但不得超过24 小时)。

禁止将不能及时送检的血培养瓶放置冰箱保存。

1.11.3 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培养时,样本不能放4℃条件保存,应在30min内送检,并注意保温。

1.11.4 痰培养疑为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时,应立即送检,因为这些细菌在自然环境中极易死亡。

1.11.5 导管样本如不能在规定时间内送检,应在盛装导管的容器中加少量无菌生理盐水,以免导管干燥,病原微生物死亡。

1.11.6 活检组织样本和眼分泌物样本应在30min内送检,如样本较小或不能在规定时间内送检,应在盛装组织的容器中加少量无菌生理盐水,以免样本干燥,病原微生物死亡。

不可用纱布包裹组织样本。

2 常见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2.1 血液及骨髓样本2.1.1 检验项目:血液及骨髓培养。

2.1.2 适应症病人出现以下临床表现:发热(38℃)或低温(36℃)、寒战、白细胞增多(白细胞数>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时)、皮肤粘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临床可疑血流感染时应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血培养及骨髓培养。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

01
02
03
04
无菌操作
在采集微生物标本时,必须严 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 染标本和引入外源性微生物。
正确选择采集部位
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和感染类型 ,选择正确的采集部位,以提 高标本的阳性率和准确性。
采集足量标本
采集足够量的标本,以保证检 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及时送检
采集后的微生物标本应及时送 检,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指导治疗
根据微生物标本的检测结果, 医生可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药 物和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监测病情变化
通过对微生物标本的连续检测 ,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 化情况,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预防和控制感染
通过对微生物标本的检测和分 析,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 源,防止感染的扩散和传播。
微生物标本采集原则
不同类型标本的采集方法 和处理流程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措 施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意义再认识
准确诊断和治疗感染性 疾病的基础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 素的依据
01
02
03
监测医院感染和流行趋 势的重要手段
04
推动临床微生物学科发 展的关键因素
提高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质量策略探讨
0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标本采集技能
根据采集部位和微生物种类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准备工 作,如清洁皮肤、保持空腹等。
鼓励患者在采集过程中保持放松状态,配合医护人员的 操作。
04 微生物标本运输 、保存和处理流 程
微生物标本运输要求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标本运输需使用专用运 输箱,确保密封性良好,防止
标本外泄。
运输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了 解标本运输的相关知识和操作 技能。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资料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资料

血培养采集次数
成年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 标本(即双瓶双臂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 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 本。 原因: 血培养做1套的检出率为65%。 做2套和3套检出率的检出率分别为80%和90%。 单瓶的血培养检出率不高,而且结果很难临床解释。 在采取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无需重复采取血培养。 两个例外: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
保存(15-30℃),切勿放冰箱保存。
骨髓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
采集部位:骨髓穿刺法从髂骨采集标本。
采集时间:在用药前、发热初期或高热期
当骨髓炎时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抽取骨髓培养阳性率远 高于血液培养
二、尿液标本的采集
尿液标本的送检指征
1 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 2 肉眼脓尿或血尿; 3 尿常规检查表现为白细胞和/或亚硝酸盐阳性; 4 不明原因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 5 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出现发热; 6 膀胱排空功能受损; 7 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
3 男性生殖系统表现
4 女性生殖系统表现
5 疑为下列疾病时需送检标本:前庭大腺脓肿、外阴阴 道念珠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急性子宫颈炎、急性盆腔 炎、急性尿道炎、急性膀胱炎、羊膜腔感染、产褥期感 染。
生殖道标本采集容器
无菌试管、男性拭子、女性拭 子
生殖道标本采集方法
1 尿道分泌物 ①男性:清洗尿道口,用灭菌纱布或棉球擦拭,采取从 尿道口溢出的脓性分泌物或用无菌男性拭子插入尿道内 2~4厘米取出分泌物。如无脓液溢出,可从阴茎的腹面 向龟头方向按摩,促使分泌物溢出。 ②女性:清洗尿道口,用灭菌纱布或棉球擦拭,然后从 阴道内诊压迫尿道,或从尿道的后面向前按摩,使分泌 物溢出。无肉眼可见的脓液,可用灭菌拭子轻轻深入前 尿道内,旋转拭子,采集标本。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
菌血症 ☆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和DIC,甚至出现
多脏器功能衰竭
◈厌氧菌菌血症
病原体:厌氧菌(常见脆弱拟杆菌) 特点
☆常合并需氧菌感染,临床症状较重而复杂 ☆常引起口腔、肠道、泌尿生殖道感染 ☆肝硬化、糖尿病、尿毒症、恶性肿瘤和新生
儿易发生厌氧菌败血症
◈真菌血症
病原体:真菌 特点:
☆标本量应≥1ml。 ☆尽可能在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痰量少或无痰者可采用雾化吸入加温至45℃的 10%NaCl水溶液,使痰液易于排出。对难于自 然咳痰患者可用无菌吸痰管抽取气管深部分泌 物。
☆合格痰标本: 鳞状上皮细胞<10个/LP 白细胞>25个/LP
◈特殊器械采集法
☆纤维支气管镜采集法 ☆防污染毛刷采集法(PSB) ☆支气管肺泡灌洗法(BAL) ☆环甲膜穿刺经气管吸引法(TTA) ☆经胸壁针穿刺吸引法(TNA)
⑤采样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情形降至最 低。
⑥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标本,且避免邻近区域 常居菌群的污染。
⑦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标本中不可添加防 腐剂。
⑧采样后应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如不能及时送 检,应将标本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待送,但存放 一般不能超过24h。
血液
血培养是把静脉穿刺获得的血液接种到一个 或多个培养瓶或培养管中,用来发现、识别 细菌或其它可培养分离的微生物(如大肠杆 菌、念珠菌属、霉菌属等),这些微生物存 在于血液中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
(培养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的标本除外) ◈ 厌氧菌培养的标本只能放于室温下。
常见病原体
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消化链球菌、 四联球菌
G+杆菌:分枝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炭 疽芽胞杆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
如何选择合适的保存温度?
答: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保存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细菌、真菌等可在4℃或-20℃冰箱中保存数天至数周;病毒等则需要 使用-80℃超低温冰箱进行长期保存。在选择保存温度时,应根据具体微生物类型和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问题解答与经验分享
如何确保标本运输安全?
答:在运输前应仔细检查容器是否密封良好,并使用足够的吸收材料包裹容器以防意外泄漏。同时,在运 输过程中应确保标本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中,并标识清晰以便实验室准确接收和处理。
结果分析
考虑患者为败血症,革兰氏阴性杆菌为致病菌。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案例二:尿路感染诊断思路探讨
1 2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60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就诊。查 体显示尿道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增多,细菌培养阳性。
3
诊断思路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 为尿路感染。进一步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以指导临床治疗。
保存时间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标本保存时间不同,应根据具体要求进 行保存。一般来说,细菌、真菌等可保存数天至数周,病 毒等则需要长期保存。
标本运输注意事项
保持低温
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标本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中,以防止微生 物死亡或变异。
防止泄漏
运输前应检查容器是否密封良好,防止标本泄漏。同时,应使用 足够的吸收材料包裹容器,以防意外泄漏。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 的微生物学依据,指导合理用药。
微生物学检验目的
01
02
03
确定病原体种类
通过检验标本中的微生物, 明确病原体种类,为针对 性治疗提供依据。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第二章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第二章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真菌
念球菌、曲霉菌、隐球菌、球孢子菌
厌氧菌
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
第二章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三、临床意义
• 血液感染是一种危重的全身感染,对其进行病原菌的检验, 提供病原学的诊断极为重要。
• 当少量细菌侵入血液循环,为一过性,不繁殖或很少繁殖, 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者称为菌血症,若有全身 性炎症反应的表现称为脓毒症。
第二章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5.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 • 只要怀疑血液细菌感染,应即刻采集。 • 采血培养应该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进行,在1h内采集2~3
次做血培养。 • 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 采
集血液,或于寒战或发烧后1h进行。 • 入院前两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连续3d,每天采2 份。 6.标本运送 • 采血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可室温保存,切勿冷藏。
第二章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 肠球菌菌血症 近年来明显增多,约占菌血症的10%。常见泌
尿生殖道、消化道和腹腔感染的患者,易并发心内 膜炎。此菌可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病情较重。
第二章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 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 主要侵犯危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常可
引起泌尿生殖道、胃肠道、胆道及呼吸道感染。
第二章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二、血液中常见的病原体
种类
病原菌
革兰阳性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草绿 色链球菌、肠球菌
革兰阳性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阴道加特纳菌
革兰阴性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卡他布兰汉菌
革兰阴性杆菌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雷菌、 沙门菌、不动杆菌、嗜肺军团菌、嗜血杆菌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是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临床应用的有效性。

本文将对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讨论。

一、微生物标本的采集1. 采集工具采集微生物标本时,应使用无菌采集工具,如无菌棉签、无菌注射器、无菌拭子等。

采集工具应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2. 采集方法(1)棉签采集法:适用于采集分泌物、排泄物等标本。

将无菌棉签蘸取适量标本,轻轻涂抹于无菌培养基表面,注意避免棉签与培养基接触过紧,以免污染。

(2)拭子采集法:适用于采集皮肤、黏膜等表面标本。

将无菌拭子轻轻擦拭采集部位,将拭子置于无菌培养基中,轻轻按压使标本附着于培养基表面。

(3)注射器采集法:适用于采集深部组织、关节液等标本。

将无菌注射器刺入采集部位,抽取适量标本后,将注射器置于无菌培养基中,拔出活塞使标本流出。

3. 采集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标本污染。

(2)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对标本的挤压,避免细胞破裂、毒素释放等现象。

(3)采集标本后,应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病原体死亡或变异。

二、微生物标本的送检1. 送检时间微生物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一般不超过2小时。

如无法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4℃冷藏保存,并在24小时内送检。

2. 送检途径微生物标本应采用专用运送容器,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

标本运送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容器密封,防止标本污染。

3. 标本接收实验室接收微生物标本时,应详细核对标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采集部位、采集时间等。

如发现标本不符合要求,应立即与临床工作人员沟通,重新采集标本。

4. 标本处理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按照实验室规程进行对标本的处理,包括开盖、分区、接种、培养等。

在处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标本污染。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规范要求★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规范要求★

24小时尿
记录尿量,将尿液混匀后取适量用于 检验。
粪便标本采集
自然排便
排便后用干净竹签取粪便 表面部分。
直肠拭子
在特殊情况下,如肠道感 染,可用直肠拭子采集粪 便。
粪便量
一般需采集足够量的粪便 用于检验。
呼吸道标本采集
痰液
患者自行咳出痰液,避免唾液和 鼻咽部分泌物。
支气管肺泡灌洗
在特殊情况下,如重症肺炎,可通 过支气管肺泡灌洗采集呼吸道标本 。
确定采集时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验目的,选择最 佳的采集时间,如空腹采集、餐后采 集等。
注意采集时间与用药时间的间隔,避 免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采集人员防护措施
采集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服、手套、口罩等,确保自 身安全。
采集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
02
标本采集方法
足或采集方法不当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03
标准化采集时间
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发展,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可以提高检验准确性。
例如,对于急性感染患者,应在发热期采集标本;对于慢性感染患者,
应选择在疾病活动期采集。
保障患者安全
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安全。
避免患者不适
采集过程中,应避免接触非检 验部位,确保标本不受污染。
采集后应及时送检,避免长时 间存放导致污染。
防止标本变质
采集的标本应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 存放导致变质。
保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确保标本质 量。
对于需要长时间保存的标本,应采取 适当的保存措施,如低温、干燥等。
其他注意事项
采集前应了解患者病情和用药情 况,避免干扰检验结果。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

快速运输
03
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缩短时间,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保持容
器密封、避光、防震,以确保标本质量不受影响。
05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采集的常见问
题及解决方案
采集方法不当
总结词
采集方法不正确可能导致微生物污染或样本质量下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详细描述
采集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正确使用采集工具,避免交叉感染。对于不同种类的标本,应采用不同的采集 方法和注意事项。
尿液标本
尿常规检查
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酮体等成分,辅助诊断肾脏疾病和糖尿病等。
尿培养
用于检测尿液中的病原菌,如尿路感染等。
粪便标本
粪便常规检查
检测粪便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寄生 虫等,辅助诊断消化道疾病。
粪便培养
用于检测粪便中的病原菌,如细菌性 痢疾等。
呼吸道标本
痰液检查
通过痰液中的细胞和病原菌,辅助诊断呼吸道感染。
THANKS
感谢观看
采集时机不当
总结词
采集时机不合适可能影响微生物的存活和繁殖,进而影响检验结果。
详细描述
应根据检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集时机,如空腹采集血液、尿液等。同时,应注意采集过程中的 时间控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采集容器选择不当
总结词
采集容器选择不当可能导致微生物死亡或繁殖受限,影响检验结果。
详细描述
量。
减少外界干扰
在采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外界因 素的干扰,如避免过度挤压、避 免接触非采集部位等,以降低外
界微生物的混入。
采集后的保存和运
及时处理
01
采集后的标本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长时间放置,以免影响微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采用无菌方法用注射器抽取体内可疑感染部位的液体,注入无菌试管立即送检注意事项:
①一般要求常温下15-30分钟内接种培养皿,尤其是脑脊液和心包液;除了做结核杆菌、真菌培养的标本应在4℃下保存外,做其他项目的应常温保存。
②严格无菌穿刺。
③为了防止穿刺液的凝固,最好在无菌试管中预先加入灭菌肝素,再注入穿刺液
考虑到方便操作,建议常规血培养应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前,于病人寒战或发热开始时30-60分钟内同时于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培养。
3.采血次数
①.留置深静脉导管且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至少同时采集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从导管采集。(1套血培养定义:
从一个部位如静脉穿刺或静脉导管所获血液的培养,不论被接种在1个还是多个血培养瓶内都只能算是1套)
先以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外阴部或外生殖器,将无菌试管对准尿道口,待尿排出后送检注意事项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因为尿液标本的采集和培养中最大的问题是污染杂菌通常应取晨起第一次尿液送检多数药物均通过尿液排泄,因此采集尿液应在用药前进行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在更换新管时留取尿标本。导尿留取尿液时,集尿袋内的尿液和导尿管末端的尿液不能用于培养。
发热(≥38℃)或低温(≤36℃),寒战,白细胞增多,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时而临床可疑菌血症应采集血液培养。新生儿可疑菌血症,应该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2.采血时机:
据研究表明:
细菌通常在病人寒战和发烧前1小时进入血流,因此规范规定在病人发热高峰前1小时抽血。
(二)、微生物检查的标本采集、运送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接种要点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接种要点
针对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和检验目的,选择适当的 培养基和试剂,确保微生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 生长繁殖。
检查采集器具和试剂的有效期
在采集前,检查采集器具和试剂的生产日期和有 效期,确保采集过程中使用的物品符合质量要求。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培训
01
02
03
培训采集人员
对采集人员进行无菌操作 技术规范的培训,确保他 们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和 注意事项。
报告审核
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对报告进行审核,确 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报告存档
对出具的报告进行存档管理,以备后续查询 和追溯。
07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
采集过程中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采集标本时应避免污染,确保无菌操作,以免影响检验 结果。
采集适量标本
采集标本量应适中,过多或过少均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定期监测
定期对保存条件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标本保存环境稳定可靠。
超出保存期限处理
对于超出保存期限的标本,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误用 或浪费。
05 标本接种操作要点
接种前培养基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培养基
根据待检微生物种类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确保能 够提供其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培养基灭菌
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以消除 杂菌和污染。
将拭子插入鼻腔至鼻咽部,轻轻旋 转后取出。
03
02
咽拭子
用无菌拭子擦拭咽后壁及两侧扁桃 体,避免触及舌部。
采集容器
应使用无菌、有盖、干燥的容器, 痰标本也可使用无菌痰杯。
04
其他类型标本采集
脑脊液标本
由医生进行腰椎穿刺采集,过程中需严格无 菌操作。
穿刺液标本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合理使用抗生素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合理使用抗生素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 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适用于病情危重会诊确认(主任) 四代头孢、甘酰胺类(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 糖肽类、恶唑酮类、卡泊分净、莫西沙星等
关于采集血液量
• 采血量是影响检出阳性率最关键因素
• 成人一份标本 2个培养瓶(需氧+厌氧),每瓶8- 10ml,共20ml;要求至少采两份标本,即40ml。
• 儿童一般只需采集需氧瓶,在保证采集血量< 1 % 总血量下,一般为1-3ml。 • 采血量不足时应优先保证需氧瓶,因临床 90%以上 的感染为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感染。
• 大便普通培养,通常只能鉴定志贺菌、沙门菌感染。 • 怀疑霍乱时,需开霍乱弧菌培养。 • 可能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肠道病毒)。
四、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及运送
(一)规范采集及运送标本的重要性
微生物让人类步步为营,
我们应该追求: “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针对性病原学治疗” “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准确的病原 学诊断的前提!
• 没有必要:通过耐药机制和标志性药物可以预

测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没有可能:不是所用药物都可以做药敏试验 (需要药物在体外稳定,需要有操作标准和解 释标准)
4.培养阳性的患者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吗? • 不是的 • 培养阳性感染,可能为污染(血培养),也可
能为定植(痰培养) • 任何结果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评价(很重要) • 感染部位的清创、引流、换药比使用抗菌药物 更加重要 • 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器官功能支持,纠正酸碱 平衡,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高血糖等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及微生物检验报告的解读一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1.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思路和原则确保标本可靠((分析前质量)保证检验质量全面了解机体的正常菌群快速准确提供信息微生物学的定性、定量和定位分析结合病情,与临床联系2.微生物结果的影响因素2.1针对性的检验申请、病人准备、标本的采集、标本的运输标本的保存和处理(46~68.2%);标本检验( 4­15% );结果审核和批准、危急值报告(18.5­47%)2.2正确采集、转运与保存微生物标本直接关系到致病微生物培养的正确性与阳性率,是从临床微生物检验获得正确结果的最关键一步。

2.3Garbage-In- Garbage-Out 不合格的标本-不正确的检验结果-错误的诊断-错误的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病人费用增加、耐药菌株增加2.4成功治疗感染症的重要前提:正确的微生物学检验始自标本采取。

否则工作人员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临床医师、护士及检验人员都必须通晓其要领3.标本采集前临床医师及护士要考虑的问题3.1是否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还是病毒、寄生虫感染?3.2何时采集样本?3.3采集什么样的标本?怎样采集?样本是否足量?3.4采用哪种无菌容器或运送培养基采集标本?3.5如何完善的填写标本申请单?针对某些特殊致病菌的排查要求应怎样写?(申请单信息越详尽,越有助于实验室出具符合临床情况的结果报告,如疑似诊断、准确的取材部位、甚至取样时用抗菌药物。

)3.6关键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标本采集是否规范;标本保存、运送是否规范?;无菌体液培养重视与否?4.微生物检查的样本收集原则:4.1收集样本时应使用严格的无菌技术,将污染情形降至最低。

4.2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之样本,且不受到邻近区域微生物的污染。

4.3采用无菌卫材收集样本,并置于已贴有病患标签之坚固且密和性佳的容器中,将容器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待送。

4.4在病患感染的急性期、使用抗生素或伤口局部治疗前收集标本,成人应需氧瓶、厌氧瓶同时培养,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避免漏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视为病原菌感染,提示有 菌血症。
常见的菌血症或脓毒症有:
• 葡萄球菌菌血症
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凝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菌血症和脓毒症逐年增多,
占菌血症的10%~15%,临床表现明显,发病急,中
毒症状重。
• 肠球菌菌血症
近年来明显增多,约占菌血症的10%。常见泌
冷藏保存),4℃冷藏保存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但应注意淋病奈瑟菌培养时标本不能冷藏保存。
二、常见病原体
尿液中常见病原体:
80%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 为常见。 20%为革兰阳性菌,其中以肠球菌为多见。
三、临床意义
舌刺激咳痰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送
检。幼儿还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以诱发咳痰。
注意:对可疑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肺炭疽、 肺鼠疫等)患者采集检验标本时必须注意生物安全防护。
二、痰标本中常见病原体
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A 群链球菌、肠球菌卡他莫拉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 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炭疽芽胞杆 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 埃希菌、百日咳杆菌、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第2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 的采集
中国医科大学
褚云卓
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标本的正确选择、 采集和运送是保证实验室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实 验室工作准确和有效的前提。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早期采集
2.无菌采集
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
4.采集适量标本
5.安全采集
腹泻。
• 细菌性食物中毒 常可危及生命,常见于沙门菌、副溶血 弧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肉毒梭 菌、腊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
以暴发和集体发病为特征,是一种严重的病症。
•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肠道感染 可分为5类,详见 第八章。
•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部位是胃及十二
指肠球部,大量研究及临床证明胃炎、消化性溃 疡主要是HP所引起,因此消化性溃疡经抗感染 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
二、标本的处理
• 一些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 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 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 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 其他所有的标本采集后最好在2h之内送到实验室。若不
能及时送检,标本应置于一定环境中保存,如支气管洗液、 心包液、痰、尿等标本应保存在4℃环境中,脑脊液等则 要在25℃保存。
2.采血部位
• 通常采血部位为肘静脉。 • 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 • 对疑为细菌性骨髓炎或伤寒患者,在病灶或者髂前(后) 上棘处严格消毒后抽取骨髓1ml作增菌培养。
3. 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程序
(1) 在穿刺前或穿刺期间,为防止静脉滑动,可戴乳胶手 套固定静脉,不可接触穿刺点。 (2) 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 瓶,或严格按厂商推荐的方法采血。 (3) 血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立即送检,切勿冷藏。
物,也可以用拭子在伤口深部采集渗出物。
• 脓肿标本以无菌注射器抽取为好,也可由排液法取得。 • 厌氧菌感染的脓液常有腐臭应予注意。特别要注意避免 正常菌群所污染以及由采集至接种前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二、脓液中常见病原体
细菌种类 球菌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 肺炎克雷白杆菌、变形 阴性葡萄球菌、化脓链球 杆菌、 脑膜炎奈瑟菌、 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淋病奈瑟菌、卡他布兰汉 消化链球菌、四联球菌 菌
第七节
尿液
一、标本采集
• 采集方法 采集清洁中段尿。
• 必要时导尿或膀胱穿刺留尿标本,但要注意导 尿容易引起逆行性感染。
• 采集容器的要求:洁净、无菌、加盖、封闭、防
渗漏、广口、容积应> 50 ml、盒盖易于开启,不
含防腐剂和抑菌剂。
•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及时接种,室温下保存
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
• 真菌性脑膜炎:最常见于隐球菌脑膜炎,其他的
真菌性脑膜炎如白假丝酵母菌、球孢子性脑膜炎 日渐增多,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和恶性疾病患者 易并发,如AIDS、恶性肿瘤,严重糖尿病、SLE 等患者易发生。
•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
疾病。传染源为患者和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 蚊虫为传播媒介,经蚊虫叮咬、吸血而传播,人 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人无症状而成为 隐性感染。但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
二、脑脊液中常见病原体
`
革兰阴性菌 脑膜炎奈瑟菌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卡他布兰汉菌
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A 柯萨奇病毒B 脊髓灰质炎病毒
真菌及其他 新生隐球菌 白假丝酵母菌 钩端螺旋体
肺炎链球菌 B群链球菌 A群链球菌 消化链球菌
结核分枝杆菌
拟杆菌
新肠道病毒68~71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炭疽芽胞杆菌 葡萄球菌
• 入院前两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连续3d,每天采2 份。 6.标本运送
• 采血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可室温保存,切勿冷藏。
二、血液中常见的病原体
种 类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阳性杆菌 革兰阴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草绿 色链球菌、肠球菌 结核分枝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阴道加特纳菌 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卡他布兰汉菌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雷菌、 沙门菌、不动杆菌、嗜肺军团菌、嗜血杆菌 念球菌、曲霉菌、隐球菌、球孢子菌
第二节
血液
一、 标本采集
1.皮肤消毒程序
严格执行以下三步法:
(1) 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秒以上。
(2) 1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
(3) 70%酒精脱碘:对碘过敏的患者,用70%酒精消
毒60秒,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4.采血量
自动化仪器要求成人采血量是8~10 ml/瓶,儿童1~5 ml/瓶。
5.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 • 只要怀疑血液细菌感染,应即刻采集。 • 采血培养应该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进行,在1h内采集2~3 次做血培养。
• 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 采
集血液,或于寒战或发烧后1h进行。
少见。少数患者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可留有后
遗症。
• 肠道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性已逐渐引起人
们的关注和重视。除原有脊髓灰质炎常见外,还 可见多种病毒引起脑膜炎或脑炎,还不断发现新 的肠道病毒(新肠道病毒68~71型)引起的脑膜 炎及脑炎。
第四节
脓液
一、标本采集
• 先清洗,再采集。
• 脓性标本是用针和注射器抽吸采集,如果没有得到抽吸
三、临床意义
• 细菌、真菌、病毒引起的胃 •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肠炎 简称菌痢,主要是指 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 此症最为常见,由多种 病原体感染所致,临床常表 现为腹泻、呕吐、高热等症 状。胃肠炎的病毒感染常见
病,是肠道感染性腹泻最
常见的病种。
于轮状病毒等,常引起幼儿
• 患者标本中可能含有大量致病菌,不管标本运送距离远近,
都必须注意安全防护。标本切勿污染容器的瓶口和外壁, 容器必须包装好,防止送检过程中倒翻或碰破流出。
• 临床常见微生物学检验标本通常有血液、脑脊液、
尿液、伤口的脓液、胸水、腹水、粪便、痰液及 泌尿生殖系统的分泌物等,下面分别介绍各种标 本的采集方法及检测出不同病原体的临床意义。
病毒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细菌性肺炎 真菌性肺炎
第六节 粪便
一、标本采集
• 用药前自然排便,采集脓血、黏液部分2~3g。
• 外观无异常的粪便应从粪便的表面不同部位取材。
• 液体便取絮状物1~2ml,置无菌容器内送检。
• 如排便困难或婴幼儿患者,可用直肠拭子法采集
标本。
• 粪便标本送检 对住院的腹泻成人患者,应采集住院3日内 粪便标本送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有条件 的提倡使用运送培养基。
厌氧菌
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
三、临床意义
• 血液感染是一种危重的全身感染,对其进行病原菌的检验, 提供病原学的诊断极为重要。 • 当少量细菌侵入血液循环,为一过性,不繁殖或很少繁殖, 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者称为菌血症,若有全身 性炎症反应的表现称为脓毒症。
• 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
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 枝杆菌、 破伤风杆菌、 菌、流感嗜血杆菌、拟杆 产气荚膜梭菌、炭疽芽胞 菌、 梭杆菌 杆菌 放线菌(衣氏放线菌、诺 卡菌)
其他
三、临床意义
• 由创伤、手术、侵入性器械操作等外科治疗引起的感染最
为常见。细菌造成伤口感染一般认为需每克组织内细菌数
量在105 ~106个以上。 • 外伤性创伤感染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多见,且易发生混合 感染。 • 烧伤创面最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铜绿假单胞菌等,
入无菌、清洁、干燥、不渗漏、不吸水的广口带
盖的容器中,标本量应≥1ml。
• 支气管镜采集法、防污染毛刷采集法、环甲膜穿刺
经气管吸引法、经胸壁针穿刺吸引法和支气管肺泡 灌洗法均由临床医生按相应操作规程采集,但必须 注意采集标本时尽可能避免咽喉部正常菌群的污染。
• 小儿取痰法 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拭子伸入咽部,小儿经压
尿生殖道、消化道和腹腔感染的患者,易并发心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