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4)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邮票的收集和观察,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观察邮票,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3. 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邮票,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2.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学生观察邮票,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3.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4.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5.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6.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
7. 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情况。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教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邮票的来源和种类,培养学生的收集兴趣。
2. 通过观察邮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邮票的来源和种类2.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邮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2.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邮票案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邮票样品:准备各种邮票样品,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2.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邮票的图片和相关案例。
3. 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以便学生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教案内容示例:一、邮票的来源和种类1. 教师出示各种邮票样品,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来源和种类。
2.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邮票,介绍邮票的特点和价值。
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 教师出示一枚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形状、大小、图案等特征。
2. 学生提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的面积、周长、对称性等。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如计算邮票的面积、周长等。
三、小组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枚邮票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学生提出本组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各组汇报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出示一个邮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和指导。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邮票收集和数学问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收集兴趣。
六、邮票设计中的数学问题1. 教师展示一些具有特殊数学元素的邮票设计,如几何图案、斐波那契序列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9)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9)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邮票的收集和观察,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观察邮票,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3. 讨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邮票,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邮票是什么吗?邮票上有哪些元素?”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邮票是一种邮资凭证,上面有图案、面值、发行国家等信息。
”二、探究(15分钟)1. 老师提出问题:“你们观察过邮票上的面值吗?你们能发现邮票上的面值有什么规律吗?”2.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邮票上的面值,并找出规律。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总结:“邮票上的面值通常是整数,且有一定的规律,如我国的邮票面值有1分、2分、4分、8分等。
”三、实践(15分钟)1. 老师提出问题:“如果我要寄一封信,需要贴多少面值的邮票呢?”2. 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计算需要贴多少面值的邮票。
3.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老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四、拓展(5分钟)1. 老师提出问题:“邮票除了用于寄信,还有其他用途吗?”2. 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总结:“邮票还可以作为收藏品,邮票收藏是一种很有趣的爱好。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你们知道邮票上的面值有什么规律吗?”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邮票上的面值通常是整数,有一定的规律。
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需要贴多少面值的邮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邮票的收集和观察,让学生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5)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单元的第五综合与实践,第三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邮票的大小、邮票的邮资以及邮票的设计等方面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邮票实物、尺子、黑板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引入:拿出几枚邮票,让学生观察邮票的大小、邮资以及设计,引发学生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思考。
2. 讲解:讲解邮票的大小、邮资以及设计等方面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3. 练习: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邮票,测量邮票的大小,计算邮票的面积,并讨论邮票的邮资和设计等问题。
六、板书设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 邮票的大小2. 邮票的邮资3. 邮票的设计七、作业设计1. 观察自己拥有的邮票,记录邮票的大小、邮资以及设计等方面的信息。
2.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邮票问题,例如计算邮票的面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觉得学生们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练习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还不太理解,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不仅可以体现在邮票的大小、邮资和设计上,还可以延伸到邮票的收藏、邮票的市场价值等方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数学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引入环节的邮票观察在引入环节,我通过展示邮票实物,让学生们直观地观察邮票的大小、邮资以及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第15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5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邮票的图案和面值,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
2.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邮票图案和面值的资料,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图案和面值,引发学生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图案和面值,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例如:“这些邮票的总面值是多少?”、“如果我想买这些邮票,需要多少钱?”等。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3. 巩固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邮票,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与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1-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种类和特点。
2.掌握基本的邮票分类方法。
3.训练学生对邮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邮票。
•掌握邮票的分类方法。
2. 教学难点•邮票分类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或者黑板。
2.邮票样本或图片。
3.学生联系本。
4.讲解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邮票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猜测邮票的分类方法。
2. 教学1.介绍邮票的基本知识,如邮票的种类、邮票的意义等。
2.分类讲解各种邮票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3.给学生展示多样的邮票,让他们自己尝试分类并解释分类的原因。
4.分析不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上的面值、数量等。
3. 拓展让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如邮票上的数字组合、几何图形等。
4. 巩固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带领学生讨论解题思路。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
并留下必要的作业。
五、布置作业1.随堂练习题。
2.要求学生收集几种不同的邮票,并写下你对这些邮票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邮票,激发了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但在分类邮票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下节课需要更多的实例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专注力,让学生了解和喜爱文化和艺术。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教学难点: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
3. 教学过程3.1 自主学习1.通过课前布置的作业,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邮票或者在网上查找邮票,并在课堂上展示收集的邮票,并简要介绍每一张邮票的背景知识。
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邮票的种类和邮票上可能存在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取新的想法和新的思路。
3.2 导入1.引入邮票概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出有邮票的场景,了解邮票的形状、结构、色彩等基本特征和种类。
2.引导学生思考邮票中可能存在的数学问题,例如:邮票上图案的数量、邮票上图案的比例关系等。
3.3 讲解1.通过讲解邮票设计和印刷的过程,让学生了解邮票上图案的制作和排版规律。
2.介绍邮票收藏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并引导学生探究邮票设计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4 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小组内设计一张邮票并解析自己的设计思路。
2.设计邮册:让学生按照特定的主题,在小组内收集邮票并制作邮册,通过设计邮册来进一步掌握数学问题和邮票制作的相关知识。
3.5 总结1.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数学问题和邮票制作的相关知识点。
2.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获取邮票和邮票收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收集邮票的作业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广阔知识面的同时,鼓励学生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邮票的图案和面值,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类和比较邮票,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通过邮票的图案和面值,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2.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邮票的分类和比较,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邮票样本、教学课件、计算器。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邮票样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邮票样本,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图案和面值,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2. 探索新知(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邮票的图案和面值,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计算结果。
3. 巩固练习(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邮票样本,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邮票的分类和比较,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思考。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邮票样本,观察和计算邮票的数学问题。
学生记录作业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邮票的图案和面值,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运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分享。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新知”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通过观察邮票的图案和面值进行数学运算的主要实践阶段,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至关重要。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2-人教版一、课时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邮票的种类、面值以及邮票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各类邮票的面值,了解邮票的用途,掌握邮票计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种类邮票的面值及计算方法。
•难点: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括各种邮票图片和面值的课件。
2.教具:黑板、彩色粘贴纸、计算器等教学辅助工具。
3.材料:分发给学生的工作纸、邮票图片等。
4.活动设计:准备与邮票有关的趣味小游戏和实际问题讨论等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各种邮票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询问他们对邮票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30分钟)1.学生分组观察几种不同邮票的面值,并讨论各种邮票的特点。
2.教师结合课件展示不同邮票的面值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邮票计算的技巧。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邮票数学问题的练习,互相讨论解题思路。
3. 活动设计(15分钟)进行有关邮票的数学问题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作业(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重点知识。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邮票,掌握邮票的面值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下节课可以设计更多情景化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材分析】:《课标》指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范畴,在本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1、本节课以指导学生的寄信活动为情境,通过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件的质量和地域支付邮费等活动,巩固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
2、通过交流与互动、观察与列表等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归纳与判断等数学能力,并从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不同信件的资费的标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邮票问题师: 在课的开始,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天,爱丽丝·布朗收到一封很重要的信,可是,她却不得不将信件退还给邮差。
(课件出示: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1:是不是地址写错了?(老师摇摇头)生2:是不是没写地址?(老师还是摇摇头,学生们十分疑惑)生3:……师: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那时候邮费是由收信人支付的,爱丽丝·布朗因为太穷没有钱支付昂贵的邮费,所以只能把信退还给邮差。
这一幕刚好被英国人罗兰·西尔看见了。
怎样才能避免邮差送完信收不到邮费的情况再次发生呢?1840年,罗兰·西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
邮票就这样诞生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
二、根据信件质量和地域的不同确定邮资师:老师这里有两封信,仔细观察这两个信封,分别是从哪里寄往哪里的?(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述的完整性)生:第一封信是寄往营山县云凤小学的,第二封信是寄往北京市北师大附小的。
师:你能准确地告诉老师第一封信是哪里寄往哪里吗?生3:第一封信是营山县三元小学寄往营山县云凤小学。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7-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解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和数学运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思维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耐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解法和应用。
•难点:理解和解决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邮票图片、学生练习册。
•教学内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相关知识点整理和准备。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具体的邮票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
•通过示范解答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步:练习
•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答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解答过程中的思考和心得,促进思维交流和知识共享。
第五步:作业
•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
•提供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
•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
以上是关于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安排,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第118——119页【教学目标】:1、本节课以指导学生的寄信活动为情境,通过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的质量和地域支付邮资等活动,巩固和综合应用“组合”等数学知识。
2、通过交流与互动、观察与列表和看书自学等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归纳与判断等数学能力,并从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不同邮件的资费的标准。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引出邮票问题师: 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要考考大家咯,准备好了吗?(课件)“猜谜”: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寄信来传递信息。
现在通讯发达了,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那是因为邮票既有收藏的价值又设计得很精美。
今天,杨老师就给你们一个机会来欣赏一下中国的邮票——大家知道,寄信的时候用的邮票的面值和数量都不太一样,请大家欣赏屏幕上的邮票,谈谈各自的发现;其实邮票中也隐含着不少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二、根据信函质量和地域的不同确定邮资师:我这里有两封信,一封贴的邮票是0.80元,另一封贴的是1.20元,邮资是不同的,谁愿意猜一猜,邮资的多少应该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生1:与信的质量大小与邮寄的路程远近有关。
生2:信封越重,花的钱越多,路程越远,邮资也越高。
师:很好,大家的意见很有道理,请同学们翻开书,阅读第118页中间的表格,看看邮资与信函的质量、投寄的地址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观察表格,大屏幕上也同时呈现这个表格,供稍后讨论用。
师:通过看书学习,同学们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暂时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生1:什么是“首重”,什么是“续重”?生2:“本埠”、“外埠”是什么意思?师:包括这两个问题在内,你看懂了哪些内容?谁愿意说说?生1:“本埠”就是本市,“外埠”就是外地。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完整版课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该内容属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几何图形的面积》中的第三节。
详细内容涉及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应用问题。
通过邮票的形状和面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邮票中数学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邮票样品、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
学具:直尺、计算器、方格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形状和尺寸,提出问题:“邮票的面积是多少?如何计算?”2.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枚长方形邮票,引导学生用面积公式计算其面积。
再选择一枚正方形邮票,让学生尝试计算其面积。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邮票,合作完成邮票面积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案例分析(10分钟)出示一道邮票面积的综合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进行讲解。
6.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邮票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b2. 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²3. 邮票面积计算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长方形:a=5cm,b=3cm;正方形:a=4cm。
(2)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面积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公式计算?2. 答案:(1)长方形邮票面积:15cm²正方形邮票面积:16cm²(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邮票这一载体,让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邮票面值的组合方式,并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邮票面值的组合方式,并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邮票面值组合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面值,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邮票的面值可以怎么组合吗?”2. 探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邮票面值的组合方式,并尝试找出所有可能的组合方式。
3. 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邮票面值的组合方式,并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邮票面值组合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探究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成果评价: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策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邮票面值的组合方式。
2. 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 辅助材料:邮票、练习题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邮票面值组合问题。
2. 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邮局,了解邮票的发行和使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作用。
(2)理解掌握邮政资费的方法,掌握确定邮资的两个因素。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组合意识和推理能力。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不同邮件的资费办法,理解确定邮资的两大因素。
(2)不同邮件的资费标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这个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生: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师板书课题2、欣赏邮票师:邮票是一门艺术,它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方寸之间,精彩无限。
先让我们一起欣赏老师带来的几张邮票。
2、交流邮票的知识师:精彩吗?你知道关于邮票的哪些知识?生回答。
3、小结师:同学们的知识面真广啊!邮票不仅是邮资的凭证,还具有收藏价值。
那邮票里到底蕴含了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呢?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两个信封。
观察这两个信封有什么不同吗?生:邮寄的地点不同。
师:对,邮寄的地点不同。
第一封是本市的我们叫做---本埠信函第二封是寄往外地的我们把它叫做----外埠信函2.影响邮资的因素师:你觉得这两封信的邮资一样?生:不一样师:你猜一猜邮资的多少与什么有关?说明邮资的两个因素:质量和路程(需要板书)4、问:从表中你得到哪信息?(1)理解“计费单位”和“资费标准”的意义。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首重”、“续重”、“本埠”、“外埠”(3)不到20g的信函,寄给本埠的朋友只需0.80元的邮票。
(4)不到20g的信函,寄给外埠的朋友只需1.2元的邮票。
5、解决问题:(1)、一封信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a)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
(b)说一说你是怎样打算的?想:每重20g,邮资 1.2元,40g的信函,邮资 2.4元;不足20g的按20g计算,所以,45克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的邮资是3.6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8)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邮票的组成和结构。
-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问题。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邮票,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问题。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理解邮票的组成和结构。
-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问题。
2. 难点- 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 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收集邮票,准备邮票样本。
- 准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学生准备- 准备邮票样本。
- 准备学习用品,如纸、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邮票样本,引导学生观察。
-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邮票信息。
2. 探究(10分钟)- 教师提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 教师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实践(10分钟)- 学生自主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 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邮票,找出其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邮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发现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本教案是根据您提供的标题编写的,实际教学内容可能需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问题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18-119页的内容。
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综合应用教学,教材选取寄信活动为素材,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邮资来确定支付方式等活动,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组合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但现实中许多学生并没有寄信的经验,所以我课上让学生亲手操作,给信件贴邮票,认识到邮票的作用,给学生一种主动探究的环境,初步感知确定邮资的两大因素,逐步建立数学模型。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恰当选择教学起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作用,理解、掌握邮政资费的方法,知道确定邮资的两个因素。
2.经历探究确定邮资、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邮资的方法,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确定信函邮资的方法,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邮递员送信的故事导入,利用收信人不能收取信件的遗憾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简单讲述邮票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授1、仔细观察两封信件,找出不同点。
两封信件的邮寄地址不同,先理解本埠、外埠不常用的名词的意思,便学生明确在确定邮资时要主动将信函按目的地分类。
初步体会因为邮寄地址不同,邮票面值也不同。
2、根据资费情况统计表系统了解邮资学生利用表格说出资费标准,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利用线段图来解释收费标准,这样做直观,明了,给学生提供了不同质量范围的邮资计算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邮资的计算方法。
本埠资费:首重100克以内每2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每个计费单位需付邮资0.8元。
续重101克到2000克,每10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不足100克按100克计算,每个计费单位需付邮资1.2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3)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邮票的组成,掌握邮票中涉及的数学问题,如面积、比例、对称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邮票,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邮票中数学问题的热情。
教学内容1. 邮票的组成:介绍邮票的各个部分,如面值、图案、国名等。
2.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分析邮票中的面积、比例、对称等数学问题。
3.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邮票,激发学生对邮票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探究邮票的组成:让学生观察邮票,了解邮票的各个部分,如面值、图案、国名等。
3. 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邮票中的面积、比例、对称等数学问题,如邮票的面积是多少,邮票中的图案是否对称等。
4.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邮票的面积,判断邮票中的图案是否对称等。
5. 总结与拓展:总结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邮票中的其他数学问题,如邮票的边长是多少,邮票的图案是如何设计的等。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邮票中数学问题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活动:评价学生在拓展活动中对邮票中数学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1. 邮票:提供不同种类的邮票,供学生观察和探究。
2. 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展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3. 计算器:提供计算器,帮助学生计算邮票的面积等。
教学建议1. 注重实践:鼓励学生亲自观察邮票,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思考:引导学生思考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提供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6年级数学下册活动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深化
1.李明的信重156 g,寄给外埠的同学,需要 付邮资多少元?如果只用2元和4元面值的邮 票,最多贴4张邮票,可以怎样贴邮票?
2.寄信时根据什么来确定应付的邮资呢? 答 信函质量和寄达目的地。
你能帮她算 一算吗?
她的信要寄 到外地。
不足20g也要 按20g计算。
解答 3×1.2=3.6(元)
答:应该贴3枚120分的邮票。
0.80 1.60 2.40 3.20 4.00 1.20 2.40 3.60 4.80 6.00
四、课堂小结
确定邮资 的要素
信函质量 信函的目的地
设计邮票:经济、合理、方便、实用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探究 的空间。整节课,教师以“探究活动”贯穿 始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挥集体优势, 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 验,在体验中领悟,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设计的邮票面值最低是多少?
最高的资费 是6.00元。
最多能贴3张 邮票。
解答
邮票面值应不小于6.00÷3=2.00元。
设计的邮票面值有哪几种可能?
方案一:面值为2.00元。 4.00=2.00×2, 4.80=2.00×2+0.80×1 4.00=2.40×1+0.80×2 4.80=2.40×2
活动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
【教材分析】:《课标》指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范畴,在本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1、本节课以指导学生的寄信活动为情境,通过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件的质量和地域支付邮费等活动,巩固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
2、通过交流与互动、观察与列表等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归纳与判断等数学能力,并从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不同信件的资费的标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邮票问题
师: 在课的开始,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天,爱丽丝·布朗收到一封很重要的信,可是,她却不得不将信件退还给邮差。
(课件出示: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1:是不是地址写错了?(老师摇摇头)
生2:是不是没写地址?(老师还是摇摇头,学生们十分疑惑)
生3:……
师: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那时候邮费是由收信人支付的,爱丽丝·布朗因为太穷没有钱支付昂贵的邮费,所以只能把信退还给邮差。
这一幕刚好被英国人罗兰·西尔看见了。
怎样才能避免邮差送完信收不到邮费的情况再次发生呢?1840年,罗兰·西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
邮票就这样诞生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
二、根据信件质量和地域的不同确定邮资
师:老师这里有两封信,仔细观察这两个信封,分别是从哪里寄往哪里的?(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述的完整性)
生:第一封信是寄往营山县云凤小学的,第二封信是寄往北京市北师大附小的。
师:你能准确地告诉老师第一封信是哪里寄往哪里吗?
生3:第一封信是营山县三元小学寄往营山县云凤小学。
师:真棒,你观察的真仔细,第一封信是营山县寄往营山县的。
像这样寄往本地的信件称之为本埠信件。
师:那么第二封信呢?
生3:第二封信是营山县寄往北京市的。
师:像这样寄往外地的信件称之为外埠信件。
师:像南充市寄往南充市的信件属于?像营山县寄往深圳市的信件属于?
师:现在两封信都写好了,能寄出去了吗?
生齐答:不能。
师:为什么啊?
生齐答:因为没有贴邮票。
师:是啊,谢谢你们的提醒,寄信的时候还有个重要的步骤,贴上邮票。
贴上多少分的邮票就表示支付了多少邮费。
(板书:邮费)现在老师给这两封信都贴上80分的邮票。
同学们知道表示支付了多少邮费吗?你们说能寄出去吗?(学生有回答能的有回答不能的。
)
师:我看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先寄寄看。
(课件出示投递过程)
师: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把一封信退还给我了?(这时:回答不能的学生非常兴奋)
师:那你们知道是哪一封信退回来了吗?为什么?
生4:我觉得是寄往北京的那封信。
因为寄往外地的信应该比寄往本地的信要贵。
师:你说的真好。
寄往外地的信应该比寄往本地的信要贵。
一封信
的邮费跟它寄往的地点有关。
(板书:地点)那究竟应该需要多少邮费呢?邮政局有规定:
师:现在你知道需要多少邮费了吗?是多少?
生齐答:1.2元
师:好,下面老师就给它贴上1.2元的邮票。
(课件出示:投递过程),可是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又来了,他说,我的信件还是不能寄出去。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5:是不是邮编写错了?(老师摇摇头)
生6:是不是地址写错了?(老师仍摇摇头)
(学生疑惑)
师:既然大家猜不出原因,我们来听听邮递员叔叔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那封信超重)(学生略有所悟)
(课件出示)哦,原来邮费的多少不仅与信件寄往的地址有关,还与信件的质量有关。
(板书:质量)(重量我们又称之为质量。
)
(1)认识100克以内的邮费标准
师:邮政局还出台了关于信件质量的邮费标准,我们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
师:根据这个资费标准。
老师的这封寄往北京的信件质量为40克,有几个计费单位?
生:每20g为一个计费单位,40克里面有两个计费单位,所以用1.2×2=2.4元邮费。
师:邮费应该是多少?
生:1.2×2
师:40g里面有2个20,即有2个计费单位。
外埠信件每个计费单位按1.2元收费,所以1.2×2=2.4元。
(板书:地点外埠质量40g 邮费 1.2×2=2.4元)
师:咱们看看能寄出去了吗?
师:老师还有一封信,请帮朱老师算算这封信应该要支付多少邮费呢?
生:这也是一封寄往外地的信件,37克应该算两个计费单位,所以应该支付1.2×2=2.4元邮费。
(板书:)师:看看能寄出去了吗?
师:(课件出示)为什么他们的质量不同,一封信重37g,一封信重40g。
但是却都要2.4元邮费呢?
生12:虽然它们的质量不同,但是都是按两个计费单位支付邮费的。
师:这也就是说:只要是在同一个计费段,那么它们的邮费就是一样的。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下表。
师:现在闭上眼睛,老师出题考考你们,看谁算得最快?本埠20g,邮费多少?外埠60g?本埠66g?外埠99g?
(2)认识101~2000克的邮费标准
师:(课件出示)下面这封信,请你计算出它所需要的邮费?
生13:这是一封寄往外地的信件,这封信有6个计费单位,每个计费单位是1.2元,应该支付1.2×6=7.2元邮费。
师:同学们都同意他的意见吗?
学生齐答:同意。
师:好,下面老师就给它贴上7.2元的邮票。
(课件出示:投递过程)。
可是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又来了,他说,我的信件还是不能寄出去。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疑惑)
师:我们在来看一看邮递员叔叔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这封信邮费不够)(学生更加疑惑)
师:仔细观察资费表,发现了什么?
生14: 100克以内的信件才是每2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这封信的质量超过了100克,所以不能这么算。
师:那质量超过100克的信件该如何计费呢?我们一起观察下表。
(课件出示)
师:从这个表格中,同学们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
生15:什么是“首重”,什么是“续重”?
师:谁来帮助他?
生16:“首重”指的是100克以内,本埠20克付0.8元的邮费,外地付1.2元的邮费;“续重”指的是超出100克的部分,这部分本市每100克付1.2元,外地付2元。
师:那这封寄往湖南118克的信,需要多少邮费?
生17:这是一封寄往外地的信,前100克是1.2×5=6元,后18克是一个计费单位需要2元,总邮费:6+2=8元。
师:在生活我们把这种计费方式,称为分段计费。
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下面这封信的邮费。
师:我们现在来休息一下,欣赏一下我国的邮票艺术。
展示课件。
邮票不仅是邮费的凭证,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三)80分,120分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师:出示邮局分拣邮件的图片。
他们的工作量很重,很辛苦。
所以邮政局还有一个规定,出示课件。
不超过100g的信件,每封信贴的邮票最多不超过3张。
用80分和120分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生1:能
生2:不能
师:认为能的举下手,认为不能的举下手。
看来呀,同学们的意见并不统一。
那么咱们来验证看看。
小组活动:每组3封信件,根据信封计算邮费,并贴上邮票。
根据邮费的总值刚好等于邮费,不能多
不超过100g的信件,每封信最多贴3张邮票。
只有1.2和0.8元两种邮票。
(音乐一停,活动就结束,看哪组贴得最快。
完成的最好。
)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发表各自的收获体验。
师:大家的收获都很有价值。
今天我们学习邮票中的数学,绝不是仅仅为了会寄信,而在于发现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