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图像插值算法分析与比较
图像缩放算法及速度优化——(二)双线性插值
图像缩放算法及速度优化——(⼆)双线性插值 双线性插值作为OpenCV中默认使⽤的图像缩放算法,其效果和速度都是不错的。
并且效果也⽐较稳定,计算复杂度并不算太⾼。
我看了很多⽹上的算法,⾃⼰也没看太懂,下⾯是从⽹上找的双线性插值算法的讲解。
“图像的双线性插值放⼤算法中,⽬标图像中新创造的象素值,是由源图像位置在它附近的2*2区域4个邻近象素的值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的。
双线性内插值算法放⼤后的图像质量较⾼,不会出现像素值不连续的的情况。
然⽽次算法具有低通滤波器的性质,使⾼频分量受损,所以可能会使图像轮廓在⼀定程度上变得模糊。
” 下⾯还是根据我⾃⼰的理解来继续讲述吧,相信读者中有很多⾼⼿,希望读者能给予我指点⼀下,让我也能更明⽩⼀些。
双线性插值算法和最近邻插值算法⽐较类似。
在最近邻插值算法中,⽬标图像中的某个点(x,y)是去源图像中找最邻近的⼀个点(x0, y0)即可。
⽬标图像中的点(x, y)对应于源图像中的点(x0',y0'),x0'、y0'很可能不是整数,⽽是⼩数,⽽最近邻插值算法是找其邻近整型值(int(x0'+0.5f),int(y0'+0.5f))(上篇⽂章中没有进⾏四舍五⼊)。
我们现在找x0', y0'所在位置旁边的四个点,根据这四个点与(x0',y0')距离的关系计算⽬标图像中(x,y)⼀点的像素值。
算法描述如下:(1)计算源图像与⽬标图像宽与⾼的⽐例w0 : 表⽰源图像的宽度h0 : 表⽰源图像的⾼度w1 : 表⽰⽬标图像的宽度h1 : 表⽰⽬标图像的⾼度float fw = float(w0-1)/(w1-1);float fh = float(h0-1)/(h1-1);(2)针对⽬标图像的⼀个点(x, y),计算在源图像中的对应坐标,结果为浮点数。
float x0 = x * fw;float y0 = y * fh;int x1 = int(x0);int x2 = x1 + 1;int y1 = int(y0);int y2 = y1+1;所求的源图像中的四个点坐标为(x1, y1) (x1, y2) (x2, y1) (x2,y2)(3)求周围四个点所占的权重⽐值如上图,fx1 = x0 - x1;fx2 = 1.0f - fx1;fy1 = y0 - y1;fy2 = 1.0f - fy1;float s1 = fx1*fy1;float s2 = fx2*fy1;float s3 = fx2*fy2;float s4 = fx1*fy2;我们以value(坐标)来代表取得此点的坐标值,则:value(x0,y0) = value(x2,y2)*s1+value(x1,y2)*s2+value(x1,y1)*s3+value(x2,y1)*s4;如果对上述运算不够明⽩的话,可以这样来求。
最邻近插值和双线性插值算法的比较
最邻近插值和双线性插值算法的比较摘要:图像缩放是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个基本内容,为了更好地对数字图像细节进行描述,本文简单介绍了图像处理中的空间变换、最邻近插值算法,重点分析了双线性插值算法,并通过MATLAB仿真进行图像的缩放,比较实验结果,从而验证双线性插值算法效果较好。
关键词:图像缩放;空间变换;最邻近插值;双线性插值;0引言数字图像处理的对象因其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图像缩放作为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基本操作尤为重要,在社会的很多领域都需要对图像进行放大和缩小。
本文主要比较了空间变换、最邻近插值算法和双线性插值算法。
1图像处理中的空间变换图像的空间变换[1],也称几何变换或几何运算,包括图像的平移、旋转、镜像变换、转置、缩放等。
几何运算可改变图像中各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这种运算可以跛看成是将各物体在图像内移动。
空间变换可如下表示:设(u,v)为源图像上的点,(x,y)为目标图像上的点,则空间变换就是将源图像上(u,v)处的颜色值与目标图像上(X,y)处的颜色对应起来(u,v) (x,y)并具有以下关系:x=X(u,v),y=Y(u,v) (即由(u,v)计算对应(x,y))(1) 或u=U(x,y),v=V(x,y) (即由(x,y)计算对应(u,v))(2) 其中X(u,v)、Y(u,v)、U(x,y)、V(x,y)均为变换。
由(1.1)对应的变换称作向前映射法也叫像素移交法,而由(1.2)对应的变换称作向后映射法也叫像素填充法,向后映射法是向前映射法的逆[1,4]。
对于向前映射法来说,由于许多输入像素可能映射到输出图像的边界之外,故向前映射法有些浪费,而且每个输出像素的灰度值可能要由许多输入像素的灰度值来决定,因此要涉及多次运算。
如果空间变换中包括缩小处理,则会有四个以上的输入像素来决定输出像素的灰度值。
如果含有放大处理,则一些输出像素可能被漏掉。
而向后映射算法是逐像素、逐行地产生输出图像。
常见插值方法及其介绍
常见插值方法及其介绍Inverse Distance to a Power(反距离加权插值法)”、“Kriging(克里金插值法)”、“Minimum Curvature(最小曲率)”、“Modified Shepard's Method(改进谢别德法)”、“Natural Neighbor(自然邻点插值法)”、“Nearest Neighbor(最近邻点插值法)”、“Polynomial Regression(多元回归法)”、“Radial Basis Function(径向基函数法)”、“Triangulation with Linear Interpolation(线性插值三角网法)”、“Moving Average(移动平均法)”、“Local Polynomial(局部多项式法)”1、距离倒数乘方法距离倒数乘方格网化方法是一个加权平均插值法,可以进行确切的或者圆滑的方式插值。
方次参数控制着权系数如何随着离开一个格网结点距离的增加而下降。
对于一个较大的方次,较近的数据点被给定一个较高的权重份额,对于一个较小的方次,权重比较均匀地分配给各数据点。
计算一个格网结点时给予一个特定数据点的权值与指定方次的从结点到观测点的该结点被赋予距离倒数成比例。
当计算一个格网结点时,配给的权重是一个分数,所有权重的总和等于1.0。
当一个观测点与一个格网结点重合时,该观测点被给予一个实际为 1.0 的权重,所有其它观测点被给予一个几乎为0.0 的权重。
换言之,该结点被赋给与观测点一致的值。
这就是一个准确插值。
距离倒数法的特征之一是要在格网区域内产生围绕观测点位置的"牛眼"。
用距离倒数格网化时可以指定一个圆滑参数。
大于零的圆滑参数保证,对于一个特定的结点,没有哪个观测点被赋予全部的权值,即使观测点与该结点重合也是如此。
圆滑参数通过修匀已被插值的格网来降低"牛眼"影响。
参数优化的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算法
参数优化的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算法1. 引言1.1 研究背景和现状1.2 算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 论文的结构2. 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的基本原理2.1 有理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2 图像插值的定义和方法2.3 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的基本原理3. 参数优化的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算法3.1 参数优化的思路和方法3.2 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的参数优化策略3.3 基于参数优化的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算法4. 算法实验及结果分析4.1 实验设计和数据集4.2 实验结果和分析4.3 算法的性能和优缺点5. 结论和展望5.1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5.2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5.3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注:加粗的为章节标题。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和现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图像处理在图像识别、图像搜索、医学影像处理、多媒体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图像处理中,插值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增加图像的像素密度,使图像更加清晰、细腻和真实。
对于有理函数图像插值问题,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采用分式插值的方法。
但是,利用传统的分式插值方法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存储,同时精度也有限。
因此,基于参数优化的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算法成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1.2 算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一种参数优化的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算法,以提高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的精度和效率。
这种算法可以基于给定的一些节点来构建一个优化的有理函数证明。
因此,在计算和存储方面都可以减少消耗,同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该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如数字图形学、图像识别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1.3 论文的结构本论文一共包括五个章节,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引言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的基本原理本章主要介绍有理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图像插值的定义和方法,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的基本原理,为后续的算法研究奠定基础。
第三章:参数优化的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算法本章主要介绍参数优化的思路和方法,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的参数优化策略,以及基于参数优化的有理函数图像插值算法,详细讲解算法的实现和原理。
医学图像插值方法对比[1]
第1期医学图像插值方法对比·2s和i分别表示原始图像和经过两次插值后的图像灰度的平均。
K,L分别表示图像的长和宽。
由于大多数插值变换相互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因此各种方法的归一化相关系数C都很接近。
为了更好地比较各种方法的差异,将线性插值对应的相关系数设为0,将三次插值(8x8)对应的相关系数没为1,引入归一化处理后的相对衡量S。
:s。
=≤}专(2)均方差MSDMSD=瓦1∑¨(s(^,f)一r(^,f))2(3)差异点比例PD%定义差异点数目PD为:PD=>:..t(Is(k,z)一r(k,z)1)其中:rcx,=(:冀矗’8时这个指标表征两幅图像对应点差异大于某个阈值0的点有多少。
本文中阈值选定为整幅图像均值的1,3。
差异点数目比例PD%为PD与整个图像的象素数之比。
(4)相对运行时间r为了衡量插值的速度,并且排除硬件及软件编程的影响,使用相对运行时间,即:将最常使用的线性插值的相对运行时间设为1,其它插值方法的相对运行时问为其实际运行时间与线性插值的实际运行时间的比值。
(5)图像相减本文将经过正反变换的两幅图像进行相减运算,以直观地显示各种插值方法引入的误差。
2结果使用插值改变MR分辨率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2~4示。
图2为分辨率为300×250的MR图像,图3为经过插值后的分辨率为300x300的图像。
图4为图3经过反插值后得到的分辨率为300×250的图像与图2相减的结果。
图6为使用插值进行MR和cT图像旋转示例。
图7为使用插值获取不同视角图像示例。
表1~3是在以上三种实验中,进行两次插值后结果的比较。
圈2分辨率为3130250的MR图像图4经过正反两次插值的图像与原图像(圈2)相减的结果田3冉圈2经过s【眦一Hannlng插值变为分辨率为300300的图像图5经过Sine—trun∞ted正反插值的分辨率为300250的变形的MR圈博.可看到边缘有不平滑点出现图6(a)原MR图像(b)用sire岫方{击旋转了30。
插值数值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插值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2. 学习使用拉格朗日插值法、牛顿插值法等数值插值方法进行函数逼近。
3. 分析不同插值方法的优缺点,并比较其精度和效率。
4.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值分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插值法是一种通过已知数据点来构造近似函数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和数据分析等领域。
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拉格朗日插值法、牛顿插值法、样条插值法等。
1. 拉格朗日插值法拉格朗日插值法是一种基于多项式的插值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给定一组数据点,构造一个次数不超过n的多项式,使得该多项式在这些数据点上的函数值与已知数据点的函数值相等。
2. 牛顿插值法牛顿插值法是一种基于插值多项式的差商的插值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给定一组数据点,构造一个次数不超过n的多项式,使得该多项式在这些数据点上的函数值与已知数据点的函数值相等,并且满足一定的差商条件。
三、实验内容1. 拉格朗日插值法(1)给定一组数据点,如:$$\begin{align}x_0 &= 0, & y_0 &= 1, \\x_1 &= 1, & y_1 &= 4, \\x_2 &= 2, & y_2 &= 9, \\x_3 &= 3, & y_3 &= 16.\end{align}$$(2)根据拉格朗日插值公式,构造插值多项式:$$P(x) = \frac{(x-x_1)(x-x_2)(x-x_3)}{(x_0-x_1)(x_0-x_2)(x_0-x_3)}y_0 + \frac{(x-x_0)(x-x_2)(x-x_3)}{(x_1-x_0)(x_1-x_2)(x_1-x_3)}y_1 + \frac{(x-x_0)(x-x_1)(x-x_3)}{(x_2-x_0)(x_2-x_1)(x_2-x_3)}y_2 + \frac{(x-x_0)(x-x_1)(x-x_2)}{(x_3-x_0)(x_3-x_1)(x_3-x_2)}y_3.$$(3)计算插值多项式在不同点的函数值,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
医学影像处理中的图像配准算法实现技巧
医学影像处理中的图像配准算法实现技巧医学影像处理在现代医学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图像配准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将不同影像之间进行准确的位置、尺度和方向的对齐,以实现医学影像的比较、融合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医学影像处理中的图像配准算法实现技巧。
一、图像配准概述图像配准是指将一组图像中的目标物体进行精确定位和对齐。
医学影像处理中的图像配准旨在准确地比较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影像模态的医学图像,以便更好地追踪疾病的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
二、图像配准的算法医学影像图像配准的算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特征点匹配算法特征点匹配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图像配准方法。
该方法通过检测图像中的特征点,并找到这些特征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图像的对齐。
常用的特征点匹配算法包括SIFT、SURF和ORB等。
首先,算法会在图像中提取特征点,并计算每个特征点的描述子。
然后,通过计算特征点描述子之间的相似度,找到最佳匹配。
最后,通过对特征点的位置进行配准,实现图像的对齐。
2. 基于互信息的配准算法互信息是一种常用的图像配准衡量指标,用于评估两幅图像的相似性。
基于互信息的配准算法主要包括归一化互信息(NMI)和互信息标准差(MIS)等。
该方法通过计算图像中的灰度直方图,并结合互信息来衡量两幅图像的相似度。
然后,通过优化配准变换参数,使得互信息最大化,实现图像的配准。
3. 基于变形场的配准算法基于变形场的配准算法利用变形场来描述图像的形变情况,并通过优化变形场来实现图像的对齐。
典型的基于变形场的配准算法有Thin-Plate Spline(TPS)和B-spline等。
该方法首先计算图像的像素点之间的位移,然后通过插值方法生成变形场。
最后,通过优化变形场的参数,实现图像的对齐。
三、图像配准的应用图像配准在医学影像处理中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临床诊断医学影像图像配准可以提供医生在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影像模态下进行疾病比较和评估的依据。
例如,在肿瘤的持续监测中,医学影像配准可以实现不同时间点下肿瘤的精确测量和比较。
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图像配准方法
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图像配准方法医学图像处理是医学影像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医学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
而图像配准作为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关键环节,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医学领域,如影像对比增强、图像叠加、图像融合等。
本文将介绍医学图像处理中常用的图像配准方法。
图像配准是指将不同影像中对应的特征点或特征区域进行匹配的过程,以实现不同图像之间的对齐或重叠。
在医学图像处理中,图像配准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全面地理解病变、解剖结构和功能区域。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图像配准方法:1. 特征点匹配法特征点匹配法是一种常用的图像配准方法。
它通过检测和匹配图像中的特征点,如角点、边缘点、斑点等,实现图像的对齐。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对于图像的亮度、尺度、旋转和投影变换等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例如,在CT和MRI图像配准中,可以利用特征点匹配法检测头部或骨骼结构的明显特征点,实现图像配准。
2. 相位相关法相位相关法是一种基于图像的频域分析的图像配准方法。
它利用傅里叶变换将图像从空域转换到频域,通过计算图像的互相关函数,寻找最大互相关值对应的位移量,从而实现图像的对齐。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医学图像的精确对准,如放射治疗中的CT图像与MRI图像的配准。
3. 互信息法互信息法是一种基于信息论的图像配准方法。
它通过计算图像之间的互信息量,来评估图像的相似度和位移。
互信息越大,说明两幅图像的相似度越高,反之亦然。
互信息法可以用于多模态图像配准,比如将CT图像与PET图像进行配准以实现精确的病变定位。
4. 弹性配准法弹性配准法是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图像配准方法。
它通过建立弹性变形模型,将图像的形状进行变换,实现图像的对准。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进行大范围形变的图像配准,如脑部图像配准,可以通过建立弹性模型,将功能区域对齐。
5. 局部插值法局部插值法是一种基于插值算法的图像配准方法。
它通过将图像进行网格化,对网格点进行插值处理,实现图像的变形和对齐。
图像放大算法
一、图像放大算法图像放大有许多算法,其关键在于对未知像素使用何种插值方式。
以下我们将具体分析几种常见的算法,然后从放大后的图像是否存在色彩失真,图像的细节是否得到较好的保存,放大过程所需时间是否分配合理等多方面来比较它们的优劣。
当把一个小图像放大的时候,比如放大400%,我们可以首先依据原来的相邻4个像素点的色彩值,按照放大倍数找到新的ABCD像素点的位置并进行对应的填充,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的大量的像素点,比如p点的色彩值却是不可知的,需要进行估算。
图1-原始图像的相邻4个像素点分布图图2-图像放大4倍后已知像素分布图1、最临近点插值算法(Nearest Neighbor)最邻近点插值算法是最简单也是速度最快的一种算法,其做法是將放大后未知的像素点P,將其位置换算到原始影像上,与原始的邻近的4周像素点A,B,C,D做比较,令P点的像素值等于最靠近的邻近点像素值即可。
如上图中的P点,由于最接近D点,所以就直接取P=D。
这种方法会带来明显的失真。
在A,B中点处的像素值会突然出现一个跳跃,这就是出现马赛克和锯齿等明显走样的原因。
最临近插值法唯一的优点就是速度快。
2、双线性插值算法(Bilinear Interpolation)其做法是將放大后未知的像素点P,將其位置换算到原始影像上,计算的四個像素点A,B,C,D对P点的影响(越靠近P点取值越大,表明影响也越大),其示意图如下。
图3-双线性插值算法示意图其具体的算法分三步:第一步插值计算出AB两点对P点的影响得到e点的值。
图4-线性插值算法求值示意图对线性插值的理解是这样的,对于AB两像素点之间的其它像素点的色彩值,认定为直线变化的,要求e点处的值,只需要找到对应位置直线上的点即可。
换句话说,A,B间任意一点的值只跟A,B有关。
第二步,插值计算出CD两点对P点的影响得到f点的值。
第三步,插值计算出ef两点对P点的影响值。
双线性插值算法由于插值的结果是连续的,所以视觉上会比最邻近点插值算法要好一些,不过运算速度稍微要慢一点,如果讲究速度,是一个不错的折衷。
插值法在图像处理中的运用要点
插值方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作者:专业姓名学号控制工程陈龙斌控制工程陈少峰控制工程殷文龙摘要本文介绍了插值方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介绍了典型的最近邻插值、双线性插值、双三次插值、双信道插值、分形插值的原理。
以分形插值为重点,在图像放大领域用MATLAB进行仿真,并与其它方法的结果做了比对。
指出了各种方法的利弊,期待更进一步的研究拓展新的算法以及改进现有算法。
一、引言人类通过感觉器官从客观世界获取信息,而其中一半以上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
图像作为人类视觉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具有声音、语言、文字等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给人以具体、直观的物体形象。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图像处理已经成为重要的数据处理类型。
数字图像比之传统的模拟图像处理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般采用计算机处理或者硬件处理,处理的内容丰富,精度高,变通能力强,可进行非线性处理。
但是处理速度就会有所不足。
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有:几何处理、算术处理、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重建、图像编码、图像识别、图像理解等。
以上这些图像处理大体上可分为图像的像质改善、图像分析和图像重建三大部分。
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高分辨率图像,采用图像插值技术来提高数字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从软件方面进行改进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多媒体通信在现代网络传输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插值放大提高图像分辨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此外,图像变换被广泛用于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医学成像以及电影、电视和媒体广告等影像特技处理中。
在进行图像的一些几何变换时,通常都会出现输出像素坐标和输入栅格不重合的现象,也必须要用到图像插值。
图像插值是图像处理中图像重采样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重采样过程广泛应用于改善图像质量、进行有损压缩等,因而研究图像插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图像插值是一个数据再生过程。
由原始图像数据再生出具有更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
分为图像内插值和图像间插值。
前者指将一幅较低分辨率的图像再生出一幅较高分辨率的图像。
图像插值算法总结
图像插值算法总结插值指的是利⽤已知数据去预测未知数据,图像插值则是给定⼀个像素点,根据它周围像素点的信息来对该像素点的值进⾏预测。
当我们调整图⽚尺⼨或者对图⽚变形的时候常会⽤到图⽚插值。
⽐如说我们想把⼀个4x4的图⽚,就会产⽣⼀些新的像素点(如下图红点所⽰),如何给这些值赋值,就是图像插值所要解决的问题, 图⽚来源常见的插值算法可以分为两类:⾃适应和⾮⾃适应。
⾃适应的⽅法可以根据插值的内容来改变(尖锐的边缘或者是平滑的纹理),⾮⾃适应的⽅法对所有的像素点都进⾏同样的处理。
⾮⾃适应算法包括:最近邻,双线性,双三次,样条,sinc,lanczos等。
由于其复杂度, 这些插值的时候使⽤从0 to 256 (or more) 邻近像素。
包含越多的邻近像素,他们越精确,但是花费的时间也越长。
这些算法可以⽤来扭曲和缩放照⽚。
⾃适应算法包括许可软件中的许多专有算法,例如:Qimage,PhotoZoom Pro和正版Fractals。
这篇博客通过opencv中cv.resize()函数介绍⼀些⾮⾃适应性插值算法cv2.resize(src, dsize[, dst[, fx[, fy[, interpolation]]]]) → dst其中interpolation的选项包括,图⽚来源我们主要介绍最近邻,线性插值,双三次插值三种插值⽅式,下图是对双三次插值与⼀些⼀维和⼆维插值的⽐较。
⿊⾊和红⾊/黄⾊/绿⾊/蓝⾊点分别对应于插值点和相邻样本。
点的⾼度与其值相对应。
图⽚来源于最近邻顾名思义最近邻插值就是选取离⽬标点最近的点的值(⿊点,原来就存在的点)作为新的插⼊点的值,⽤opencv进⾏图像处理时,根据srcX = dstX* (srcWidth/dstWidth)srcY = dstY * (srcHeight/dstHeight)得到来计算⽬标像素在源图像中的位置,dstY代表输出图Y的坐标,srcY代表原图Y的坐标,srcX、srcY同理。
1080p超分到4k算法
1080p超分到4k算法
将1080p超分到4k的算法,通常涉及到对图像的插值和增强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双三次插值(Bicubic Interpolation):这是最常用的插值方法之一。
它考虑了周围像素的影响,并使用数学公式对图像进行放大。
这种方法比简单的线性插值更为准确,但计算量也相对较大。
2. 亚像素算法(Sub-Pixel Algorithm):这些算法通过分析图像中的高频成分,将其放大到所需的分辨率。
然后,这些高频成分被用来调整像素的位置,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3. 深度学习算法:这些算法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来预测新的像素值。
例如,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来分析输入图像的特征,并使用这些特征来生成新的高分辨率图像。
4. 超分辨率(Super-Resolution)算法:这些算法试图从低分辨率图像中恢复出高分辨率细节。
它们通常使用复杂的模型和大量的训练数据,以学习如何从低分辨率图像中重建出高分辨率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超分辨率技术也需要考虑到计算复杂度和资源消耗的问题。
插补算法逐点比较
插补算法逐点比较插补算法(Interpolation Algorithm)是一种数学方法,用于在已知数据点之间估算出未知位置的数值。
插补算法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图像处理、信号处理、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等。
其中最常见的插补算法有逐点比较插补算法(Point-by-Point Interpolation)。
逐点比较插补算法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插补方法。
它基于以下原理:在已知数据点之间进行插值时,可以使用已知点之间的线性关系来估算未知位置的数据。
逐点比较插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对于每个未知位置,找到其左右邻近的已知数据点,并根据这两个点之间的线性关系来估算未知位置的数值。
具体而言,逐点比较插补算法的步骤如下:1.对于每个未知位置,找到其左右邻近的已知数据点。
一般来说,已知数据点的数量决定了插值结果的精度,因此选择合适的邻近点对很重要。
2.根据已知数据点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未知位置的数值。
常用的插值方法有线性插值、多项式插值和样条插值等。
3.重复步骤2,直到所有未知位置的数值都被估算出来。
逐点比较插补算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计算速度快。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之处。
首先,逐点比较插补算法只能在已知数据点之间进行插值,无法对超出这个范围的数据进行估算。
因此,它在处理边界问题时存在局限性。
其次,逐点比较插补算法对噪声和异常值比较敏感。
由于插值过程中是根据已知数据点之间的线性关系来估算未知位置的数值,如果存在噪声或异常值,将会对插值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另外,逐点比较插补算法的插值结果不一定满足各种数学性质和约束条件。
例如,插值结果可能不是连续的、不满足二阶导数连续等。
因此,在一些应用中,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更高级的插值方法。
综上所述,逐点比较插补算法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插值方法。
它基于已知数据点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逐点比较来估算未知位置的数值。
逐点比较插补算法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以达到所需的精度和效果。
常用三种图像插值算法
常见图像插值算法只有3种么?电脑摄像头最高只有130万像素的,800万是通过软件修改的。
何为数码插值(软件插值)插值(Interpolation),有时也称为“重置样本”,是在不生成像素的情况下增加图像像素大小的一种方法,在周围像素色彩的基础上用数学公式计算丢失像素的色彩。
简单地说,插值是根据中心像素点的颜色参数模拟出周边像素值的方法,是数码相机特有的放大数码照片的软件手段。
一、认识插值的算法“插值”最初是电脑术语,后来引用到数码图像上来。
图像放大时,像素也相应地增加,但这些增加的像素从何而来?这时插值就派上用场了。
插值就是在不生成像素的情况下增加图像像素大小的一种方法,在周围像素色彩的基础上用数学公式计算丢失像素的色彩(也有些相机使用插值,人为地增加图像的分辨率)。
所以在放大图像时,图像看上去会比较平滑、干净。
但必须注意的是插值并不能增加图像信息。
以图1为原图(见图1),以下是经过不同插值算法处理的图片。
1.最近像素插值算法最近像素插值算法(Nearest Neighbour Interpolation)是最简单的一种插值算法,当图片放大时,缺少的像素通过直接使用与之最接近的原有像素的颜色生成,也就是说照搬旁边的像素,这样做的结果是产生了明显可见的锯齿(见图2)。
2.双线性插值算法双线性插值算法(Bilinear Interpolation)输出的图像的每个像素都是原图中四个像素(2×2)运算的结果,这种算法极大程度上消除了锯齿现象(见图3)。
3.双三次插值算法双三次插值算法(Bicubic Interpolation)是上一种算法的改进算法,它输出图像的每个像素都是原图16个像素(4×4)运算的结果(见图4)。
这种算法是一种很常见的算法,普遍用在图像编辑软件、打印机驱动和数码相机上。
4.分形算法分形算法(Fractal Interpolation)是Altamira Group提出的一种算法,这种算法得到的图像跟其他算法相比更清晰、更锐利(见图5)。
计算方法大作业——三次样条插值
计算方法上机报告
此完成所有数据的输入。继续按 Enter 键会出现提示“选择封闭方程组的边界条件: 第 一类边界条件输入 1,第二类边界条件输入 2,第三类边界条件输入 3。 ”根据已知情况 选择相应的边界条件,若为自然三次样条插值,则选 1,并将插值区间两端点的二阶导 数值设置为 0。输入完成之后按 Enter 开始求解,程序运行结束后命令窗口会显示要求 的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同时会出现该插值函数以及插值节点的图像,便于直接观察。 2.3 算例及计算结果 (1) 《数值分析》课本第 137 页的例题 4.6.1,已知函数 y=f(x)的数值如下表,求它 的自然三次样条插值函数。 xi yi -3 7 -1 11 0 26 3 56 4 29
(2) 给定函数 f ( x)
3 x 1 1 x 0 0 x3 3 x 4
1 (1 x 1) 。取等距节点,构造牛顿插值多项式 N5(x) 1 25x 2 和 N10(x)及三次样条插值函数 S10(x)。分别将三种插值多项式与 f(x)的曲线画在同一个
N10 x
22757 10 5444 8 20216 6 17147 4 3725 2 x x x x x 1 103 11 53 139 221
将牛顿插值多项式 N5(x)和 N10(x)及三次样条插值函数 S10(x)分别与 f(x)的曲线画在 同一个坐标系上进行比较,如图 12。可以看出三次样条函数与原函数符合的非常好, 对于低次的牛顿插值多项式,与原函数的大致趋势相同,而高次的牛顿插值多项式由 于龙格现象的出现,与原函数之间相差比较大。
S ( xi ) S ( xi ), ( xi ) S ( xi ), S S ( x ) S ( x ), i i i 1, 2, , n 1
三角形 软光栅化 颜色插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角形软光栅化颜色插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1 概述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三角形、软光栅化和颜色插值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技术。
它们在图像的生成和渲染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三角形是图形学中最基本的几何图元之一。
它由三条线段组成,具有简单的定义和性质。
三角形广泛应用于如三维建模、几何运算、照明等领域。
研究和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分类对于理解和应用其他图形学算法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软光栅化是一种图像渲染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中最著名和常用的算法之一。
它通过模拟光线的传播和交互,实现了真实感的图像渲染。
软光栅化算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效率,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动画制作、虚拟现实等领域。
了解和掌握软光栅化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对于提高图形渲染的效果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颜色插值是图形学中一种常用的色彩变换技术。
它通过对连续的颜色进行插值,实现了图像的平滑过渡和渲染。
颜色插值广泛应用于颜色的混合、渐变、纹理映射等方面。
了解和掌握颜色插值的原理和方法对于实现更丰富、逼真的图形渲染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角形、软光栅化和颜色插值的定义、性质、分类、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重要概念和技术的深入探讨,旨在加深读者对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解,促进相关算法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接下来的章节将依次介绍三角形、软光栅化和颜色插值的相关知识,最后对它们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三角形、软光栅化和颜色插值为核心内容,探讨它们的定义、性质、分类与应用,并分析它们在图形渲染中的重要性和优缺点。
文章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简要介绍三角形、软光栅化和颜色插值的基本概念,并阐明本文的结构安排。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三个主题:三角形、软光栅化和颜色插值。
在三角形部分中,将介绍它的定义与性质,包括边长、角度、内外角,同时探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分类,并介绍一些三角形在实际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两倍插值滤波算法
两倍插值滤波算法两倍插值滤波算法是一种用于图像处理的技术,它通过插值方法增加图像的分辨率,从而改善图像的质量。
这种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图像放大、图像重建等领域,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实用价值。
在图像处理中,图像的分辨率是指图像中所含像素的数量,也可以理解为图像的清晰度。
当我们需要对图像进行放大处理时,如果直接对图像进行缩放,会导致图像模糊、失真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用插值算法来增加图像的分辨率。
两倍插值滤波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插值算法,它通过对图像的像素进行插值计算,来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具体来说,算法会在原始图像的每个像素之间插入一个新的像素,从而使图像的分辨率增加一倍。
插值计算的过程中,会利用原始图像的像素值和周围像素的关系来推断新插入像素的像素值。
两倍插值滤波算法的原理是基于图像中像素之间的空间相关性。
在图像中,相邻像素的像素值往往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它们的像素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
通过利用这种相关性,可以通过已知像素的值来推断未知像素的值,从而实现图像的插值处理。
具体而言,两倍插值算法会对原始图像中的每个像素进行处理。
首先,对于每个像素,算法会找到其周围的已知像素,例如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像素。
然后,根据这些已知像素的像素值,通过一定的插值计算方法来推断新插入像素的像素值。
最后,将插入的像素与原始像素进行合并,从而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通过两倍插值滤波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能力。
这种算法能够利用原始图像中的信息来推断新插入像素的值,从而保持图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同时,两倍插值算法还可以避免图像放大过程中的模糊、失真等问题,使得放大后的图像更加清晰、自然。
两倍插值滤波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处理技术,它通过插值计算来增加图像的分辨率,从而改善图像的质量。
该算法利用原始图像中像素之间的关系,通过插值推断新插入像素的值,从而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通过使用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能力,使得图像处理更加精确和准确。
插值算法系列的优缺点
插值算法系列(1)三种基本插值算法及优缺点1最近邻算法基本思想:目的像素的值,通过坐标反向变换得到的浮点坐标为(i+u,j+v) (其中i、j均为浮点坐标的整数部分,u、v为浮点坐标的小数部分,用源图像中里该浮点坐标最近的像素值表示,即用最邻近的点的像素值赋予目的像素值。
特点:速度最快,缩放质量差,放大图像不连续性明显,缩小时图像失真。
2 双线性插值:双线性内插值算法描述如下:对于一个目的像素,设置坐标通过反向变换得到的浮点坐标为(i+u,j+v) (其中i、j均为浮点坐标的整数部分,u、v为浮点坐标的小数部分,是取值[0,1)区间的浮点数),则这个像素得值f(i+u,j+v) 可由原图像中坐标为(i,j)、(i+1,j)、(i,j+1)、(i+1,j+1)所对应的周围四个像素的值决定,即:f(i+u,j+v) = (1-u)(1-v)f(i,j) + (1-u)vf(i,j+1) + u(1-v)f(i+1,j) + uvf(i+1,j+1)其中f(i,j)表示源图像(i,j)处的的像素值,以此类推。
特点:速度慢,质量好,图像平滑,但双线性插值具有低通滤波器的性质,使高频分量受损,所以会使图像轮廓变得模糊。
3 三次立方卷积插值:算法:他考虑一个浮点坐标(i+u,j+v)周围的16个邻点,目的像素值f(i+u,j+v)可由如下插值公式得到: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f(i+u,j+v) = [A] * [B] * [C][A]=[ S(u + 1) S(u + 0) S(u - 1) S(u - 2) ]┏ f(i-1, j-1) f(i-1, j+0) f(i-1, j+1) f(i-1, j+2) ┓[B]=┃ f(i+0, j-1) f(i+0, j+0) f(i+0, j+1) f(i+0, j+2) ┃┃ f(i+1, j-1) f(i+1, j+0) f(i+1, j+1) f(i+1, j+2) ┃┗ f(i+2, j-1) f(i+2, j+0) f(i+2, j+1) f(i+2, j+2) ┛┏ S(v + 1) ┓[C]=┃ S(v + 0) ┃┃ S(v - 1) ┃┗ S(v - 2) ┛┏ 1-2*Abs(x)^2+Abs(x)^3 , 0 <=Abs(x) <1S(x)={ 4-8*Abs(x)+5*Abs(x)^2-Abs(x)^3 , 1 <=Abs(x) <2┗ 0 , Abs(x)>=2S(x)是对 Sin(x*Pi)/xPi 的逼近(Pi是圆周率——π)即对源图像进行插值扩大。
图像插值算法及其实现
图像插值算法及其实现sensor、codec、display device都是基于pixel的,⾼分辨率图像能呈现更多的detail,由于sensor制造和chip的限制,我们需要⽤到图像插值(scaler/resize)技术,这种⽅法代价⼩,使⽤⽅便。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放⼤⽤户希望看到的感兴趣区域。
图像缩放算法往往基于插值实现,常见的图像插值算法包括最近邻插值(Nearest-neighbor)、双线性插值(Bilinear)、双⽴⽅插值(bicubic)、lanczos插值、⽅向插值(Edge-directed interpolation)、example-based插值、深度学习等算法。
插值缩放的原理是基于⽬标分辨率中的点,将其按照缩放关系对应到源图像中,寻找源图像中的点(不⼀定是整像素点),然后通过源图像中的相关点插值得到⽬标点。
本篇⽂章,我们介绍Nearest-neighbor和Bilinear插值的原理及C实现。
插值算法原理如下:1. Nearest-neighbor最近邻插值,是指将⽬标图像中的点,对应到源图像中后,找到最相邻的整数点,作为插值后的输出。
如下图所⽰,P为⽬标图像对应到源图像中的点,Q11、Q12、Q21、Q22是P点周围4个整数点,Q12与P离的最近,因此P点的值等于Q12的值。
这⾥写图⽚描述由于图像中像素具有邻域相关性,因此,⽤这种拷贝的⽅法会产⽣明显的锯齿。
2. Bilinear双线性插值使⽤周围4个点插值得到输出,双线性插值,是指在xy⽅法上,都是基于线性距离来插值的。
如图1,⽬标图像中的⼀点对应到源图像中点P(x,y),我们先在x⽅向插值:然后,进⾏y⽅向插值:可以验证,先进⾏y⽅向插值再进⾏x⽅向插值,结果也是⼀样的。
值得⼀提的是,双线性插值在单个⽅向上是线性的,但对整幅图像来说是⾮线性的。
3. C实现使⽤VS2010,⼯程包含三个⽂件,如下:main.cpp#include <string.h>#include <iostream>#include "resize.h"int main(){const char *input_file = "D:\\simuTest\\teststream\\00_YUV_data\\01_DIT_title\\data.yuv"; //absolute pathconst char *output_file = "D:\\simuTest\\teststream\\00_YUV_data\\01_DIT_title\\data_out2.yuv"; //absolute pathint src_width = 720;int src_height = 480;int dst_width = 1920;int dst_height = 1080;int resize_type = 1; //0:nearest, 1:bilinearresize(input_file, src_width, src_height, output_file, dst_width, dst_height, resize_type);return 0;}resize.cpp#include "resize.h"int clip3(int data, int min, int max){return (data > max) ? max : ((data < min) ? min : data);if(data > max)return max;else if(data > min)return data;elsereturn min;}//bilinear takes 4 pixels (2×2) into account/** 函数名: bilinearHorScaler* 说明:⽔平⽅向双线性插值* 参数:*/void bilinearHorScaler(int *src_image, int *dst_image, int src_width, int src_height, int dst_width, int dst_height){double resizeX = (double)dst_width / src_width;for(int ver = 0; ver < dst_height; ++ver){for(int hor = 0; hor < dst_width; ++hor){double srcCoorX = hor / resizeX;double weight1 = srcCoorX - (double)((int)srcCoorX);double weight2 = (double)((int)(srcCoorX + 1)) - srcCoorX;double dstValue = *(src_image + src_width * ver + clip3((int)srcCoorX, 0, src_width - 1)) * weight2 + *(src_image + src_width * ver + clip3((int)(srcCoorX + 1), 0, src_width - 1)) * weight1; *(dst_image + dst_width * ver + hor) = clip3((uint8)dstValue, 0, 255);}}}/** 函数名: bilinearVerScaler* 说明:垂直⽅向双线性插值* 参数:*/void bilinearVerScaler(int *src_image, int *dst_image, int src_width, int src_height, int dst_width, int dst_height){double resizeY = (double)dst_height / src_height;for(int ver = 0; ver < dst_height; ++ver){for(int hor = 0; hor < dst_width; ++hor){double srcCoorY = ver / resizeY;double weight1 = srcCoorY - (double)((int)srcCoorY);double weight2 = (double)((int)(srcCoorY + 1)) - srcCoorY;double dstValue = *(src_image + src_width * clip3((int)srcCoorY, 0, src_height - 1) + hor) * weight2 + *(src_image + src_width * clip3((int)(srcCoorY + 1), 0, src_height - 1) + hor) * weight1; *(dst_image + dst_width * ver + hor) = clip3((uint8)dstValue, 0, 255);}}}/** 函数名: yuv420p_NearestScaler* 说明:最近邻插值* 参数:*/void nearestScaler(int *src_image, int *dst_image, int src_width, int src_height, int dst_width, int dst_height){double resizeX = (double)dst_width /src_width; //⽔平缩放系数double resizeY = (double)dst_height / src_height; //垂直缩放系数int srcX = 0;int srcY = 0;for(int ver = 0; ver < dst_height; ++ver) {for(int hor = 0; hor < dst_width; ++hor) {srcX = clip3(int(hor/resizeX + 0.5), 0, src_width - 1);srcY = clip3(int(ver/resizeY + 0.5), 0, src_height - 1);*(dst_image + dst_width * ver + hor) = *(src_image + src_width * srcY + srcX);}}}void resize(const char *input_file, int src_width, int src_height, const char *output_file, int dst_width, int dst_height, int resize_type){//define and init src bufferint *src_y = new int[src_width * src_height];int *src_cb = new int[src_width * src_height / 4];int *src_cr = new int[src_width * src_height / 4];memset(src_y, 0, sizeof(int) * src_width * src_height);memset(src_cb, 0, sizeof(int) * src_width * src_height / 4);memset(src_cr, 0, sizeof(int) * src_width * src_height / 4);//define and init dst bufferint *dst_y = new int[dst_width * dst_height];int *dst_cb = new int[dst_width * dst_height / 4];int *dst_cr = new int[dst_width * dst_height / 4];memset(dst_y, 0, sizeof(int) * dst_width * dst_height);memset(dst_cb, 0, sizeof(int) * dst_width * dst_height / 4);memset(dst_cr, 0, sizeof(int) * dst_width * dst_height / 4);//define and init mid bufferint *mid_y = new int[dst_width * src_height];int *mid_cb = new int[dst_width * src_height / 4];int *mid_cr = new int[dst_width * src_height / 4];memset(mid_y, 0, sizeof(int) * dst_width * src_height);memset(mid_cb, 0, sizeof(int) * dst_width * src_height / 4);memset(mid_cr, 0, sizeof(int) * dst_width * src_height / 4);uint8 *data_in_8bit = new uint8[src_width * src_height * 3 / 2];memset(data_in_8bit, 0, sizeof(uint8) * src_width * src_height * 3 / 2);uint8 *data_out_8bit = new uint8[dst_width * dst_height * 3 / 2];memset(data_out_8bit, 0, sizeof(uint8) * dst_width * dst_height * 3 / 2);FILE *fp_in = fopen(input_file,"rb");if(NULL == fp_in){//exit(0);printf("open file failure");}FILE *fp_out = fopen(output_file, "wb+");//data readfread(data_in_8bit, sizeof(uint8), src_width * src_height * 3 / 2, fp_in);//Y componentfor(int ver = 0; ver < src_height; ver++){for(int hor =0; hor < src_width; hor++){src_y[ver * src_width + hor] = data_in_8bit[ver * src_width + hor];}}//c component YUV420Pfor(int ver = 0; ver < src_height / 2; ver++){for(int hor =0; hor < src_width / 2; hor++){src_cb[ver * (src_width / 2) + hor] = data_in_8bit[src_height * src_width + ver * src_width / 2 + hor];src_cr[ver * (src_width / 2) + hor] = data_in_8bit[src_height * src_width + src_height * src_width / 4 + ver * src_width / 2 + hor];}}//resizeif(0 == resize_type){nearestScaler(src_y, dst_y, src_width, src_height, dst_width, dst_height);nearestScaler(src_cb, dst_cb, src_width / 2, src_height / 2, dst_width / 2, dst_height / 2);nearestScaler(src_cr, dst_cr, src_width / 2, src_height / 2, dst_width / 2, dst_height / 2);}else if(1 == resize_type){bilinearHorScaler(src_y, mid_y, src_width, src_height, dst_width, src_height);bilinearHorScaler(src_cb, mid_cb, src_width / 2, src_height / 2, dst_width / 2, src_height / 2);bilinearHorScaler(src_cr, mid_cr, src_width / 2, src_height / 2, dst_width / 2, src_height / 2);bilinearVerScaler(mid_y, dst_y, dst_width, src_height, dst_width, dst_height);bilinearVerScaler(mid_cb, dst_cb, dst_width / 2, src_height / 2, dst_width / 2, dst_height / 2);bilinearVerScaler(mid_cr, dst_cr, dst_width / 2, src_height / 2, dst_width / 2, dst_height / 2);}else{nearestScaler(src_y, dst_y, src_width, src_height, dst_width, dst_height);nearestScaler(src_cb, dst_cb, src_width / 2, src_height / 2, dst_width / 2, dst_height / 2);nearestScaler(src_cr, dst_cr, src_width / 2, src_height / 2, dst_width / 2, dst_height / 2);}//data writefor(int ver = 0; ver < dst_height; ver++){for(int hor =0; hor < dst_width; hor++){data_out_8bit[ver * dst_width + hor] = clip3(dst_y[ver * dst_width + hor], 0, 255);}}for(int ver = 0; ver < dst_height / 2; ver++){for(int hor = 0; hor < dst_width / 2; hor++){data_out_8bit[dst_height * dst_width + ver * dst_width / 2 + hor] = clip3(dst_cb[ver * (dst_width / 2) + hor], 0, 255);data_out_8bit[dst_height * dst_width + dst_height * dst_width / 4 + ver * dst_width / 2 + hor] = clip3(dst_cr[ver * (dst_width / 2) + hor], 0, 255); }}fwrite(data_out_8bit, sizeof(uint8), dst_width * dst_height * 3 / 2, fp_out);delete [] src_y;delete [] src_cb;delete [] src_cr;delete [] dst_y;delete [] dst_cb;delete [] dst_cr;delete [] mid_y;delete [] mid_cb;delete [] mid_cr;delete [] data_in_8bit;delete [] data_out_8bit;fclose(fp_in);fclose(fp_out);}resize.h#ifndef RESIZE_H#define RESIZE_H#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typedef unsigned short uint16;int clip3(int data, int min, int max);void bilinearHorScaler(int *src_image, int *dst_image, int src_width, int src_height, int dst_width, int dst_height);void bilinearVerScaler(int *src_image, int *dst_image, int src_width, int src_height, int dst_width, int dst_height);void nearestScaler(int *src_image, int *dst_image, int src_width, int src_height, int dst_width, int dst_height);void resize(const char *input_file, int src_width, int src_height, const char *output_file, int dst_width, int dst_height, int resize_type);#endif效果⽐较将720x480分辨率图像放⼤到1080p,1:1截取局部画⾯如下,左边是最近邻放⼤的效果,右边是双线性效果,可以看到,双线性放⼤的锯齿要明显⽐最近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素点灰度值的影响,还考虑到它们灰度值变化率的影响。
此法利用待采样点附近16 个像素点的灰度值作三次插值进行计算,还用到如图3 所示的三次多项式 S( w)。
首先确定 16 个邻点坐标,设其排成的矩阵为[2]:
常用图像插值算法分析与比较
摘 要:插值算法在图像缩放处理中是一项基本且重要的问题。插值算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有最近邻插值、双线性插值以及立方卷积插值。本文对三种插值算法进行简单分析并对它们的处理结果加以比较,最后总结了三种算法各自的优缺点。
3 三种插值算法处理结果及分析
通过采用三种插值算法对图像进行缩放处理操作,可以直观比较它们处理后的效果。以下是对128*128 像素的灰度图像进行放大2 倍处理得到256*256 尺寸的图像。
3.1 缩放操作效果图(a)128*128 源图 (b)最近邻插值放大图(c)双线性插值放大图 (d ) 立方卷积插值放大图图 4 效果图3.2 结果分析从三种插值算法处理图像后的对比结果可知:最近邻插值法效果最差,有明显的锯齿状,且细节部分很不清晰。双线性插值效果其次,锯齿难以察觉,但是图像的边缘有轻微的模糊现象。立方卷积插值则是三种插值法中效果最佳的,它能克服前两插值法的缺点,产生比较清晰的图像边缘,计算精度较高。
方卷积法就退化成双线性插值法。由此看来,立方卷积可看成两部分组成,其中( 1 - | m| )代表直接邻点的灰度值对待采样点的影响, 而l 则代表邻点间灰度值的变化率对待采样点的影响。与双线性插值法相比, 立方卷积法不仅考虑了直接邻点的灰度值对待采样点的影响,还考虑了邻点间灰度值变化率的影响, 因此后者所求得的待采样点灰度值更为精确。
立方卷积插值计算量最大,算法也是最为复杂的。在几何运算中,双线性内插法的平滑作用可能会使图像的细节产生退化,在进行放大处理时,这
种影响更为明显。在其他应用中,双线性插值的斜率不连续性会产生不希望的结果。立方卷积插值不仅考虑到周围四个直接相邻像素点灰度值的影响,还考虑到它们灰度值变化率的影响。因此克服了前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能够产生比双线性插值更为平滑的边缘,计算精度很高,处理后的图像像质损失最少,效果是最佳的。
4 三种插值算法优缺点总结
最近邻插值法的优点是计算量很小,算法也简单,因此运算速度较快。但它仅使用离待测采样点最近的像素的灰度值作为该采样点的灰度值,而没考虑其他相邻像素点的影响,因而重新采样后灰度值有明显的不连续性,图像质量损失较大,会产生明显的马赛克和锯齿现象。
双线性插值法效果要好于最近邻插值,只是计算量稍大一些,算法复杂些,程序运行时间也稍长些,但缩放后图像质量高,基本克服了最近邻插值灰度值不连续的特点,因为它考虑了待测采样点周围四个直接邻点对该采样点的相关性影响。但是,此方法仅考虑待测样点周围四个直接邻点灰度值的影响, 而未考虑到各邻点间灰度值变化率的影响, 因此具有低通滤波器的性质, 从而导致缩放后图像的高频分量受到损失, 图像边缘在一定程度上变得较为模糊。用此方法缩放后的输出图像与输入图像相比, 仍然存在由于插值函数设计考虑不周而产生的图像质量受损与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
最近邻插值、双线性插值、立方卷积插值,其中使用立方卷积插值达到的效果是最佳的。
2 几种插值算法原理分析
插值算法所应用的领域较多,对图像进行缩放处理是比较典型的应用,由于图像像素的灰度值是离散的, 因此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对原来在整数点坐标上的像素值进行插值生成连续的曲面, 然后在插值曲面上重新采样以获得缩放图像像素的灰度值。缩放处理从输出图像出发,采用逆向映射方法,即在输出图像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输入图像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像素,采用这种方法能够保证输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都有一个确定值,否则,如果从输入图像出发来推算输出图像,输出图像的像素点可能出现无灰度值的情况。因为,对图像进行缩放处理时输出图像像素和输入图像之间可能不再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下面分别对三种算法予以介绍。
[3]何斌,马天予,王运坚等. Visual C++数字图像处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01
Hale Waihona Puke 总之,在进行图像缩放处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三种算法做出选择,既要考虑时间方面的可行性,又要对变换后图像质量进行考虑,这样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宏林. 精通Visual C++数字图像处理典型算法及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谢凤英,赵丹培. Visual C++数字图像处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2 双线性插值算法双线性插值又叫一阶插值法[3],它要经过三次插值才能获得最终结果,是对最近邻插值法的一种改进,先对两水平方向进行一阶线性插值,然后再在垂直方向上进行一阶线性插值。
2.3 立方卷积插值算法立方卷积插值又叫双三次插值[2],是对双线性插值的改进,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插值方式,它不仅考虑到周围四个直接相邻
2.1 最近邻插值算法最简单的插值法是最近邻插值法,也叫零阶插值法[2]。即选择离它所映射到的位置最近的输入像素的灰度值为插值结果。对二维图像,是取待测样点周围4 个相邻像素点中距离最近1 个相邻点的灰度值作为待测样点的像素值。若几何变换后输出图像上坐标为(x′,y′)的对应位置为(m,n),则示意图如下所示:
关键词:图像处理;最近邻插值;双线性插值;立方卷积插值
1 引言
图像几何变换包括平移、转置、镜像和缩放等。其中前三种操作变换中,输出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点在输入图像中都有一个具体的像素点与之对应。但是,在缩放操作中,输出图像像素点坐标有可能对应于输入图像上几个像素点之间的位置,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灰度插值处理来计算出该输出点的灰度值[1]。图像插值是图像超分辨处理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插值算法有不同的精度,插值算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图像的失真程度。最常用的插值算法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