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电大《心理学》考试资料+《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1—4附答案汇编(全)(可编辑)
电大《心理学》(本科必修)形成性考核一及答案
电大《心理学》(本科必修)形成性考核一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三部分。
2、认知: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惟和言语等。
3、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方法。
4、实验法:有控制的观察。
它是在控制条件下,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5、意识:是一种觉知,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一种心理状态。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7、催眠:是与清醒相对的意识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这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这一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12、似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位置变化。
13、三色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红、绿、蓝是基本的颜色感觉,其他的颜色感觉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组成的,黑和白的感觉是由视杆细胞产生的。
14、对立过程理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2019年电大心理学期末复习考试小抄资料+《心理学》备考试题附答案汇编
2019年电大心理学期末复习考试小抄资料+《心理学》备考试题附答案汇编2019年电大心理学期末复习考试小抄资料汇编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以学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2.时序研究:时序研究将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融合在一起,在横向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纵向研究,以更好的研究心理变化的特点与转折点。
3.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气质:气质是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
6.胚胎期:胚胎期也叫细胞和组织分化期,是从怀孕后的第三周开始,一直到怀孕后的第八周结束。
1.髓鞘化:髓鞘化就是髓鞘发展的过程,它使神经兴奋在沿神经纤维传导时速度加快并保证其定向发展。
2.大脑偏侧化:大脑是由两半球组成的,两半球间由胼胝体相连结,大脑两半球都有皮层覆盖。
大脑两半球看起来很对称,但是,两半球的功能差异很大。
大脑左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右侧,它包括言语中枢、听觉中枢、动作记忆中枢、言语加工中枢、积极情感表达中枢。
大脑右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左侧,它包括空间视觉中枢、非言语声音中枢、触觉中枢和消极情感表达中枢。
3.图式: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4.客体永久性: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地存在,当物体不在眼前或通过其他感官不能察觉时,仍然是存在着的,这时他们才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5.弗林效应:在整个20世纪,人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从1940年开始,每过10年,各个国家公民的智商平均增长了3分。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4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一1.个体心理: 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 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 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 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 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 从中发现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 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 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 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 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 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 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 就是感觉。
9.知觉: 人们经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 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 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 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 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 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 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 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 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 三色论认为, 有三类视锥细胞, 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 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 对立过程理论认为, 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 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 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2019下国开《心理学》1-4形考汇总
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A. 个性心理B. 心理过程C. 心理现象D. 个性倾向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心理过程题目2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A. 弗洛伊德B. 罗杰斯C. 魏特海默D. 斯金纳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罗杰斯题目3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A. 神经元B. 神经系统C. 大脑D. 大脑皮层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大脑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A. 调查法B. 个案法C. 测验法D. 观察法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个案法题目5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下列心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正确匹配的是A. 机能主义——冯特B. 格式塔——铁钦纳C. 人本主义——罗杰斯D. 构造主义——詹姆斯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人本主义——罗杰斯题目6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胆汁质的人活泼好动,为人热情,做事不求甚解,好比春天。
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人在梦境中的心理现象主要是在无意识情况下产生的。
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8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心理学是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中间科学。
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9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构造主义奠基人是冯特。
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从研究对象的选取划分,心理学研究有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1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调查法是以被调查者搜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2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第三机能系统位于额叶,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最新--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完整版】精品推荐
最新--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完整版】精品推荐电大心理学作业1(第1—4章)一、填空题1.早在2400年前,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等。
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7.通过对被试的日记、作文、试卷等活动成果来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产品分析法或作业分析法。
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0.注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11.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1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4.“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
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6.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17.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9.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 分钟。
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1.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
22.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引起的。
2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小。
24.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围物体,叫做暗适应。
25.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错觉。
2019年中央电大《心理学》考试资料+《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1—4附答案汇编(全)(可编辑)
2019年中央电大《心理学》考试资料+《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1—4附答案汇编(全)(可编辑)12019年中央电大《心理学》考试资料+《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1—4附答案汇编(全)2019年中央电大《心理学》考试资料名词解释情感: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意志: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迁移: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感到紧张的情绪状态。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技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通常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现实事件的过程中体现。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2、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级产物——人脑机能的活动形式。
人的心理是在成熟、健全的大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这是大脑的本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也为现代有关脑的研究所证实。
脑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它是一块十分复杂而精致的物质,具有反映外界刺激,抑制智慧活动和复杂行为的高级机能。
人脑的这种复杂的内在结构,决定了它的特殊机能,使其真正成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
大脑所具有的心理机能,就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从谢切诺夫的反射概念到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系统学说,都表明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反射活动过程的结果3、为什么说心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要反映?答:(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的制约作用;(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一及答案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进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李大钊2.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D〕。
A.阿Q B.孔乙己C.闰土D.祥林嫂3.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B.新潮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4.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假设B.胡适C.刘半农D.鲁迅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B.胡适C.朱自清D.冰心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 B.?朝花夕拾? C.?野草? D.?坟?7.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B〕。
A.汪静之B.宗白华C.徐志摩D.郭沫假设8.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A〕。
A.上海戏剧协社B.民众戏剧社C.上海艺术剧社D.南国社9.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那么是创作于1925年的〔C〕。
A.?酒后? B.?亲爱的丈夫? C.?压迫? D.?北京的空气?10.标志着夏衍的话剧创作成熟的代表作是〔D〕。
A.?赛金花? B.?法西斯细菌? C.?秋瑾传? D.?上海屋檐下?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孽海花?和〔ABC〕。
A.?官场现形记? 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老残游记? D.?新中国将来记?12.?新潮?的小说作者主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BCD〕等。
A.郁达夫B.俞平伯C.杨振声D.叶绍钧13.以鲁迅为带路人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ABC〕等。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的考核册1—4答案(全册)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4心理学作业1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
电大《心理学》(本科必修)形成性考核一及答案
电大《心理学》(本科必修)形成性考核一及答案电大《心理学》(本科必修)形成性考核一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个体心理:个体所具备的心理现象称作个体心理。
通常分成心智、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三部分。
2、认知: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惟和言语等。
3、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展开存有计划、存有系统的观测,从中辨认出心理现象出现和发展规律性的方法。
4、实验法:有控制的观察。
它是在控制条件下,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5、意识:就是一种本心,就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就是一种心理状态。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7、催眠术:就是与冷静相对的意识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这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发感觉的最轻提振量称作感觉的绝对阈限。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这一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12、似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在恒定的物体间看见了运动或者在没加速度的地方,看见了已连续的边线变化。
13、三色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红、绿、蓝是基本的颜色感觉,其他的颜色感觉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组成的,黑和白的感觉是由视杆细胞产生的。
14、矛盾过程理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涵盖两种矛盾的成分,分别就是:白-蓝,蓝-黄和黑-黑。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心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1—4)最全
最新度最新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心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1—4)心理学作业1一、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1—4章)一、⒈亚里士多德;⒉冯特;⒊心理现象及其规律;⒋心理过程、个性心理;⒌认识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⒍心理特征;⒎产品分析法、作业分析法;⒏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细胞;⒐反射;⒑指向性、集中性;⒒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⒓脑、脑;⒔客观现实;⒕社会生活实践的;⒖机能;⒗弗洛伊德;⒘目的性、意志努力的程度;⒙有意后注意;⒚20;⒛个别属性;21.分析器;22.机体觉;23.反、小;24.暗适应;25.错觉。
二、⒈C⒉B⒊D⒋A⒌B⒍D⒎D⒏C⒐B⒑B⒒C⒓A⒔B⒕A⒖⒗B⒘A三、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⒒×⒓√⒔√⒕√⒖×⒗×⒘×⒙×⒚√⒛√四、⒈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分为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P2⒉个性:是一个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P185(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
包括两方面:一是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一方面是个性倾向性。
P3)⒊测验法:又叫心理测验,是预先制订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能力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个别差异的一种方法。
种类主要有智力测验、品格测验、能力倾向测验等。
P13⒋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P25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本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条件反射,其特点是动物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或操作才能得到强化,所以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
P27⒍动力定型:简称动型,是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不仅可以建立单一的条件反射,还可以把客观环境多种刺激物按先后次序或强弱的不同,组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系统,经多次反复后,就形成适应环境的复杂的反应系统。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
A.隐藏性B.开放性C.隐蔽性和保密性A.来访者有明显的自杀意图B.存在伤害他人的可能性C.A和A.助人B.他助C.帮助A.人际关系B.信任C.咨询师的素养A.倾听B.解释C.询问A.他的行为是否正确B.他为什么这么做C.他是谁A.愿望的实现B.个人发展C.人格发展A.咨询员不主动原则B.来者不拒C.主动原则A.具体的B.有轻重缓急C.A和A.清晰B.使用专业术语C.A.自我成长B.自我完善C.自我概念A.一切服从来访者的意愿B.根据来访者的意见实施咨询C.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A.解决个体情绪困扰B.消除个体行为障碍C.促进个体成熟A.退行B.固着C.停泄A.性心理学B.心理病理学C.心理动力学A.出现错误的认知B.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C.自我概念与经验不协调A.注重咨询技巧B.C.咨询以关系为导向A.潜意识B.前意识C.意识A.积极增强B.增强法C.增强法A.来访者是否有主动参与的态度和行动B.来访者是否了解一定数量的咨询技术C.咨询师是否能够主动与来访者建立起来咨询以外的关系对错对错对错对错对错对错对错对错对错对错4、时间、感情限定的原则: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
咨询时间一般规定为每次50分钟左右(初次受理时可以适当延长),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间隔。
咨访关系的确立是咨询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咨询者和来访者心理的沟通和接近。
但这是有限度的。
来自来访者的劝诱和要求,即便是好意,在终止咨询之前应该予以拒绝。
5、“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心理咨询人员在向来访者提供咨询服务时,应给予来访者自己的意愿,到心理咨询室求询的来访者必须出于完全自愿,这是确立咨访关系的先决条件。
“来者不拒”,指对来访者积极提供可能的帮助;“去者不追”,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退出或离开,应及时安排,做好结束咨询工作,不必勉强建议来访者继续进行心理咨询服务。
6、重大决定延期的原则:心理咨询期间,由于来访者情绪过于不稳和动摇,应规劝其不要轻易作出如退学、转学等重大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9年中央电大《心理学》考试资料+《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1—4附答案汇编(全)2019年中央电大《心理学》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情感: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意志: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迁移: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感到紧张的情绪状态。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技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通常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现实事件的过程中体现。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2、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级产物——人脑机能的活动形式。
人的心理是在成熟、健全的大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这是大脑的本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也为现代有关脑的研究所证实。
脑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它是一块十分复杂而精致的物质,具有反映外界刺激,抑制智慧活动和复杂行为的高级机能。
人脑的这种复杂的内在结构,决定了它的特殊机能,使其真正成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
大脑所具有的心理机能,就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从谢切诺夫的反射概念到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系统学说,都表明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反射活动过程的结果3、为什么说心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要反映? 答:(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 (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的制约作用; (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
4、注意有哪些功能1)选择功能,这个就是我们对于自己看见的事物的处理判断和认知选择,其他的事物在我们有认知清楚以前,一般会出现停止不选的现象。
2)保持功能,当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到了一定的阶段以后,一般都会保存对于这些事物的认知,然后再以后的过程中加以利用。
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度的注意力的另外一种解释。
5、知觉的基本特征 答: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恒常性 4)知觉的理解性6、论述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答:区别:(1)能力和知识属于不同的范畴;(2)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联系: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7、气质的作用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了解人的气质对于教育工作、组织生产、培养人才等工作,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首先,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我们不能把一些气质类型评定为好的,而把另一些评定为坏的。
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
例如:胆汁质的人积极和生气勃勃等是优点,但有暴躁、任性、感情用事等缺点;多血质的人有灵活、亲切等优点,但有轻浮、情绪多变等缺点;粘液质的人有沉着、冷静、坚毅等优点,但有缺乏活力、冷淡等缺点;抑郁质的人有观察敏锐、情感细腻等优点,但有孤僻、耐力差等缺点。
我们要认清自己气质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发扬积极面,克服消极面,在自觉的培养和锻炼中,使气质不断地改进。
其次,气质对智力发展的意义。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能力和智力发展的高低,具有任何一种气质的人,其智力都可以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据研究,俄国的四位著名作家就是四种气质的代表:普希金具有明显的胆汁质特征,赫尔岑具有多血质的特征,克雷洛夫属于粘液质,果戈里属于抑郁质。
他们的气质类型不同,却都在文学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再次,气质对活动效率的影响。
气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起决定作用,但有一定影响。
气质不仅影响活动进行的性质,而且可能影响活动的效率。
例如:要求作出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对于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反之,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于粘液质、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
在一般的学习和劳动活动中,气质的各种特性之间可以起互相补偿的作用,因此对活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第四,气质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
由于人们的2 气质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做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重视它。
在教育工作中,严厉的批评对于胆汁质或多血质的学生,会促使他们遵守纪律、改正错误;但对于抑郁质的学生,就可能产生更加怯弱的不良后果。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注意学生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
其它如党、政、团组织的宣传教育工作,人员的选拔、调配,特殊工作的挑选,法院的审讯,商业上的买卖,婚姻恋爱等等,都要考虑气质类型的特点。
总之,气质是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点,是人的稳定的特征之一,是构成个性品质的一个基础。
人的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虽不起决定作用,但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气质是一个必须加以分析和考虑的构成人们各种个性品质的重要因素 8、谈谈家庭、学校职业在性格中的作用?答、 一、家庭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家庭被认为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
父母把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家庭又是儿童的最初环境。
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从出生到5,6岁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阶段。
这个阶段的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的爱抚下成长。
从教育的顺序上看,也是首先是家庭,然后才是学校的教育。
二、学校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在儿童的性格形成也起重要作用。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场所。
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学习、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而发展智力,接受政治和品德教育,形成优良性格特征。
英国思想家欧文(R 。
OWEN )说:“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学生在学校里形成了良好性格,就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
反之,则会发生各种问题。
人格适应不良最初是由于不良的的影响,然而学校在教育上的不得法也会造成学生适应不良。
学生的适应不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国外,有些研究表明,约有22%的学生具有中等或严重的情绪缺陷。
我国陈家麟和骆伯巍在1985年对10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有16.53%的学生具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三、职业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劳动是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职业的要求对性格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人长期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社会要求他反复扮演某种角色,进行和自己职业相应的活动,从而相应地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科学工作者实事求是,善于独立思考,一丝不苟;文艺工作者活泼开朗,富于想象,感情丰富;飞行员冷静、沉着、有高度责任感,等等。
9、谈谈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答:性格是在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但任何环境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性格,它们必须通过人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
社会各种影响只有为个人理解和接受,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和动机,才能推动他去行动。
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性格形成的作用。
随着年龄增大而日益增强。
个体已有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对接受社会影响有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守纪委责任心等性格特征都接受与领会外部的社会要求,逐渐将这一要求转变为对自己的内部要求的过程。
布特曼(BULTMANN )说: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性格的工程师。
人是一个高度不断自我完善的调节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起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在塑着自己的性格。
10、性格的特征答:完美型,能力型,活跃型,平稳型 11:影响遗忘的因素 答:一、时间因素(二)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三)学习的程度(四)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五)识记者的态度12、迁移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答、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例如,学会了骑摩托车再学开汽车就要容易些;学会了骑自行车反而影响学骑三轮车。
这些现象都是迁移的表现。
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
正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
例如,毛笔字写得好的学生,钢笔字往往也会写得不错。
负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阻碍或干扰的影响。
例如,学过汉语拼音的学生在初学英文时往往有一些困难。
一般来说,知识经验越丰富,概括水平越高,新旧情境间共同因素越多,越易于将知识经验迁移到解决新问题的情境中去,促使问题解决,产生正迁移;相反,知识经验片面、概括水平低或使用不当,会妨碍问题的解决或把问题解决的思路引向歧途,导致负迁移产生。
13、简述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区别:情绪是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在种系发生中,情绪发生早,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情感发生晚,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社会历史性;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和短暂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联系:二者密切联系,都是对需要是否满足所产生的体验,是同一类型的心理活动。
情绪是情感的3 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13、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 马斯洛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需要层次。
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最高级的社会需要.构成了一个需要等级,在不同的情境下激励和引导着个体的行为。
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性动机。
然而,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这些需要由低到高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4、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答:功能固着是指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它功能的心理特点.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功能.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否改变实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需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可是这个关键却常因受事物固有功能观念的限制而不易突破。
15、说明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答: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研究表明,在问题情境不变的条件下,心理定势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地解决问题;在问题情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心理定势就会妨碍人采用新的解决方法.陆钦斯的"量杯实验"充分表明了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16、意志行为有哪些特征?答:(1)明确自觉的目的性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17、论述心理健康的标准答: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