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乡村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乡村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支持,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实现最大的效益,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乡村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
下面,我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的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土地资源紧张,许多乡村因为土地问题,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乡村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通过调整乡村土地的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项目目标乡村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得乡村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三、实施方案1.调查摸底我们需要对乡村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各类土地的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工作要细致、全面,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制定规划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制定乡村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规划。
规划要结合乡村的实际发展需求,明确项目实施的范围、目标、任务和措施。
3.政策宣传为了让乡村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我们需要开展政策宣传活动。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让乡村居民了解项目的意义和好处。
4.实施挂钩在项目实施阶段,我们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对乡村土地进行增减挂钩。
具体操作如下:(1)整合分散土地:将零散、破碎的耕地、园地、林地等土地进行整合,形成集中连片的土地。
(2)调整土地用途:将闲置、低效利用的土地调整为高效利用的土地,如将闲置的园地调整为耕地。
(3)改善基础设施:在挂钩区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5.项目验收项目实施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
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土地利用率是否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是否得到推动等。
6.后续管理(1)建立健全土地管理机制:对挂钩区的土地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土地资源浪费。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范文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范文土地增减挂钩是指在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时,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挂钩,通过增加建设用地指标,激励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实现土地利用总体平衡。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是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土地利用总体平衡要求,制定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挂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的范文。
一、总体要求。
(一)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统筹考虑新增建设用地和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实现土地利用总体平衡。
(二)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确保土地利用总体平衡。
(三)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规划引导,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新增建设用地位置和规模,引导新增建设用地与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挂钩。
(二)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土地增减挂钩激励政策,对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给予适当奖励,对违规占用耕地等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三)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总体平衡监测评价机制,加强对新增建设用地和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的监督管理,确保土地利用总体平衡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效果。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激励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土地利用总体平衡。
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和完善政策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加强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土地利用总体平衡目标的实现。
总之,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实现土地利用总体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监督管理,才能够实现土地利用总体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的1.1 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使用活动频繁,土地的增减管理日益复杂。
为了便于土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有效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制度应运而生。
1.2 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二、实施流程与责任部门2.1 实施流程2.1.1 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2.1.2 分析土地资源情况2.1.3 制定土地增减挂钩计划2.1.4 完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与标准2.1.5 联合评审及批准2.1.6 实施土地增减挂钩2.1.7 监督与评估2.2 责任部门2.2.1 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分析和管理土地资源的数据;2.2.2 规划部门:负责制定土地增减挂钩计划;2.2.3 部门:负责完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与标准;2.2.4 发改委:负责联合评审与批准土地增减挂钩计划;2.2.5 监管部门:负责土地增减挂钩的监督与评估。
三、制定土地增减挂钩计划3.1 数据收集与分析3.1.1 收集土地资源的基本信息和现状数据;3.1.2 分析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和发展潜力;3.1.3 制定土地增减挂钩的目标和指标。
3.2 制定土地增减挂钩计划3.2.1 根据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土地增减挂钩计划;3.2.2 设定土地增减指标和时间节点;3.2.3 制定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和措施。
四、完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与标准4.1 政策制定4.1.1 定期审查现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适用性;4.1.2 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进行修订;4.1.3 加强对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宣传和培训。
4.2 标准制定4.2.1 制定土地增减挂钩的评估标准和指标;4.2.2 根据不同地区和用途,制定不同的土地增减挂钩标准;4.2.3 加强对土地增减挂钩标准的解读和执行。
五、联合评审及批准5.1 联合评审5.1.1 组织召开土地增减挂钩的联合评审会议;5.1.2 对土地增减挂钩计划进行综合评估和讨论;5.1.3 提出修改意见,并达成一致意见。
陕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陕西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实行方案(陕国土资发[]154号10月23日)根据国土资源部《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措施》(国土资发[]138号)和《国土资源部有关陕西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周转指标旳批复》(国土资函[]962号)精神,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实行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如下简称挂钩)是指根据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旳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旳地块(即建新地块,包括建新安顿地块和建新留用地块)共同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如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和拆旧、土地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旳基础上,最终实现增长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省集约运用建设用地,城镇用地布局更合理旳目旳。
(一)指导思想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友好社会为统领;坚持统筹城镇发展,实行最严格旳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省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以优化用地构造、节省集约用地、保护资源、保障权益为重点,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有效开展,到达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旳目旳。
(二)遵照原则一是规划统筹,规模控制。
加强城镇规划、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和布局旳控制与引导,推进土地节省集约运用;以挂钩周转指标安排项目区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行进度,考核计划目旳。
二是政府主导,增减平衡。
以项目区实行为关键,实行行政辖区和项目区建新拆旧双层审查、考核和管理,保证项目区实行后,增长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原有规模。
三是先易后难,统筹安排。
试点区域旳选择考虑各区县旳经济实力和工作基础,选择有一定资金保障能力旳县(区)先行开展试点。
试点单位应根据自身旳条件,因地制宜,统筹安排,零拆整建,突出重点,分步实行,积极推进。
四是自愿民主,保障权益。
试点工作旳各项政策和决策程序必须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切实维护土地农民旳合法权益,保证试点地区旳社会稳定。
江苏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

江苏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江苏省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是指根据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制定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该方案的出台,将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和保护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一、政策背景。
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方式不断变化,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江苏省制定了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
二、政策目标。
1. 实现土地增减挂钩的动态监管,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总量控制制度。
2. 推动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对耕地的保护,确保农田质量和粮食安全。
4. 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三、政策措施。
1. 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总量控制制度,实行动态监管,对土地增减挂钩进行跟踪管理。
2. 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各类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3. 加强对耕地的保护,严格控制农村建设用地,保护耕地资源。
4. 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 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四、政策效果。
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将有效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同时,该方案的出台也将有利于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为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总结。
江苏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江苏省土地利用管理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不仅是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更是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持。
希望全省各级部门和广大农民朋友共同努力,认真落实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为江苏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关于长洲区长洲镇龙华村、兴龙办事处平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拓用地空间,有效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为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好用地保障,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国发[2008]13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桂国土资发[2010]4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0]55号)、《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等文件精神。
确定选取了长洲区长洲镇龙华村、兴龙办事处平浪村作为我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为确保该项目能在全面分析项目特点、工作内容、工作目标以及技术要求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际,特制订本项目实施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根据土利用总厅规划,将若干块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l,政府主导,共同推进。
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推进实施,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国土部门牵头组织,发改、住建、农业、林业、水利、财政及项目所在乡镇政府等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调配合,以项目区实施为核心,共同推进工作。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一、背景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应运而生。
土地增减挂钩是指根据国家确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土地开发利用目标相挂钩,实施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规划、审批、考核与奖惩相挂钩的制度。
为了推进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顺利实施,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目标1、建立完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体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2、促进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3、加大土地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规范土地市场秩序;4、建立健全土地开发利用监管机制,确保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顺利实施。
三、工作内容1、制定土地增减挂钩政策(1)结合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本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目标,明确各类土地的优先利用和保护目标。
(2)优化土地政策体系,加强土地管理与土地规划、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利用效益考核等环节的衔接,确保政策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2、加强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1)组织土地资源调查,明确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土地资源监测体系,定期对土地减少和新增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加大对违法土地行为打击力度(1)完善土地执法机构,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2)加强对土地违法行为的监测和查处,严厉打击违规占用、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维护土地市场秩序。
4、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监管(1)建立土地开发利用审批与考核制度,加强对土地开发项目的审批和监管,确保项目合规,防止违规开发利用。
(2)推行土地开发利用效益评价制度,将土地开发利用效益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力度。
5、加强土地保护与修复(1)建立土地保护和修复规划,合理利用和保护农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各类土地资源。
(2)加强土地保护项目的资金保障,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工作流程1、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制定(1)召集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和讨论,形成草案。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方案一: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及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精神,为搞好我市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厅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增减挂钩指导思想、目的和任务(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从缓解全市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出发,以满足全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需要为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城乡用地的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用地结构,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逐步建立和谐发展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良性循环体制.(二)编制目的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土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编制任务在全市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对城乡建设、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深入分析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基础条件、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规划方案的主要任务有: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确定规划期间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目标和方针;根据项目区划分原则,分期分批合理划定和安排挂钩项目区;根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规划目标测算预期投资成本,提出资金筹措〉计划;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可行性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二、增减挂钩工作原则和依据(一)工作原则1、坚持科学规划,集约高效的原则.加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和布局的控制与引导,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挂钩周转指标安排项目区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城乡建设用地的平衡发展,我国自然资源部制定了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挂钩机制,实现新增建设用地和减少建设用地的相互衔接,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挂钩指标确定。
根据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规划,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新增建设用地和减少建设用地的挂钩指标。
挂钩指标应综合考虑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城乡建设用地需求等因素,科学确定新增建设用地和减少建设用地的比例关系。
二、挂钩机制建立。
各地应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程序。
要加强对新增建设用地和减少建设用地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挂钩实施中的问题和矛盾。
同时,建立健全挂钩考核评价制度,对挂钩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挂钩指标和政策措施。
三、挂钩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应出台支持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措施,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挂钩实施。
可以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流转奖励等方式,引导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同时,要加强对挂钩实施中的风险防范和保障措施,确保挂钩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挂钩效果评估。
各地应定期开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效果评估,分析挂钩实施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挂钩机制和政策措施。
评估结果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挂钩实施的公开透明和公正公平。
五、挂钩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界了解和支持挂钩实施。
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增强社会公众对挂钩政策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挂钩实施的良好氛围。
总之,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的出台,将有力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的平衡发展。
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挂钩机制的建立和落实,确保挂钩政策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增减挂钩工作实施方案

增减挂钩工作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平衡城乡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
增减挂钩政策作为一种创新的土地管理方式,旨在通过挂钩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本方案旨在明确挂钩目标和范围,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工作机制,加强监督,促进成效,完善工作体系,以推动增减挂钩工作的深入实施。
一、明确挂钩目标和范围挂钩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挂钩的目标和范围。
在确定挂钩目标时,应综合考虑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确保挂钩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要明确挂钩范围,包括挂钩区域的土地类型、面积、分布等情况,确保挂钩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制定挂钩政策措施为确保挂钩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措施应包括土地利用政策、产权流转政策、财政扶持政策、产业发展政策等,旨在引导土地资源向高效、优质、生态的方向发展。
此外,还应制定挂钩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责任分工和考核标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三、建立挂钩工作机制挂钩工作机制的建立是确保挂钩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
应成立专门的挂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挂钩工作的各个方面。
同时,要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挂钩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此外,还应建立挂钩工作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挂钩工作监督监督是确保挂钩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健全挂钩工作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
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挂钩工作按照既定目标和要求推进。
同时,要加强对挂钩工作成效的评估,通过量化指标对挂钩成果进行科学评价,为政策调整和完善提供依据。
五、促进挂钩工作成效挂钩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因此,要注重挂钩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土地资源向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方向流动。
2023修正版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一、概述土地增减挂钩是一种利用经济手段调控土地资源供给的政策措施。
通过对农用土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进行挂钩,可以保证农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同时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本方案旨在规范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实施,确保该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工作目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保障农户的土地权益。
2. 提高农用土地的利用效率。
3. 合理调控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
4.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5. 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1. 制定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和农业发展需求,制定土地增减挂钩的指标和标准。
指标的确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农用土地的减少量和方式。
- 建设用地的增加量和方式。
- 农村土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 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
2. 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根据制定的指标和标准,按照统一规划,通过土地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协调合作,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具体工作包括:- 农用土地的减少:通过撤并农户小块化分散农用地、调整农田流转政策等措施,逐步减少农用土地的面积。
- 建设用地的增加: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需求,合理划定建设用地区域,并通过土地交易市场等形式,增加建设用地的供给。
- 农村土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农村土地的保护,推进集约化利用农村空闲地和闲置建设用地。
- 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促进农业向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3. 监督考核和评估建立健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监督考核和评估机制,确保政策的落实和效果的评估。
具体工作包括:- 监督考核:加强对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监督和考核,对未按照规定执行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惩。
- 评估效果:定期评估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出建议。
四、工作流程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工作流程如下:1. 制定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和标准。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1]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b16071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2.png)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一、背景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日益凸显,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应运而生。
土地增减挂钩制度是指通过将打破刚性增减指标约束,增加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等指标,从而实现严控新增建设用地、保护高质量耕地的目标。
为了进一步推动土地增减挂钩制度的全面贯彻实施,制定本工作方案,旨在规范土地增减挂钩工作流程,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
二、目标本工作方案的目标是:1.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现土地增减挂钩制度全面推行;2. 保护优质农田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3. 提高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工作内容3.1 制定增减指标标准根据各地土地资源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标准,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耕地保护指标等,确保指标科学、合理、可执行。
3.2 制定增减指标分配办法根据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标准,制定土地增减指标的分配办法,建立指标分配机制,确保指标分配公平、合理、透明。
3.3 完善土地增减挂钩备案制度建立土地增减挂钩备案制度,对涉及土地增减挂钩的项目进行备案登记,并建立相关档案,方便监督和管理。
3.4 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土地增减挂钩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四、工作流程4.1 初步调研在编制土地增减挂钩工作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初步调研,了解本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现状等相关情况,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
4.2 制定增减指标标准和分配办法根据初步调研结果,制定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标准和分配办法,经相关部门审定后,正式发布实施。
4.3 开展培训和宣传制定土地增减挂钩工作方案后,开展相应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相关人员对土地增减挂钩制度的认识和理解,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4 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工作根据土地增减挂钩工作方案,实施相应的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包括指标的分配、备案登记、监督检查等。
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

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用地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对新增建设用地和减少建设用地进行挂钩管理的一项制度。
此项目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项目目标。
1.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2.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土地流转,推动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3. 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流转收益,增加农民收入;4. 推动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5. 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三、项目内容。
1. 制定土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明确土地增减挂钩的管理程序和具体操作规定;2. 制定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3. 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估,确定新增建设用地和减少建设用地的范围和规模;4. 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用地总体规划,明确新增建设用地和减少建设用地的位置和用途;5. 组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推动新增建设用地和减少建设用地的挂钩管理;6. 加强土地利用监管和考核,确保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效果。
四、项目措施。
1. 健全土地增减挂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土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和制度体系;2. 加强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估,科学确定新增建设用地和减少建设用地的范围和规模;3. 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用地总体规划,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和减少建设用地的位置和用途;4. 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民收入的增加;5. 强化土地利用监管和考核,加大对违规占用耕地和滥用建设用地的查处力度。
五、项目效果。
1.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2. 推动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增加农民收入;3. 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4. 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增减挂钩工作实施方案(范本)

增减挂钩工作实施方案增减挂钩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47)及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精神,为搞好我市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厅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增减挂钩指导思想、目的和任务(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从缓解全市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出发,以满足全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需要为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城乡用地的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用地结构,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逐步建立和谐发展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良性循环体制。
(二)编制目的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土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编制任务在全市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对城乡建设、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深入分析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基础条件、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规划方案的主要任务有: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确定规划期间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目标和方针;根据项目区划分原则,分期分批合理划定和安排挂钩项目区;根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规划目标测算预期投资成本,提出资金筹措计划;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可行性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本月修正版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本月修正版为了有效管理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本方案旨在制定土地增减挂钩实施的工作方案,以下是修正版。
一、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确保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农民的持续收益增长。
2.原则:(1)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农业结构和土地利用效益。
(2)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3)鼓励农民发展多元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4)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作,形成合力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工作。
二、具体措施1.建立土地增减挂钩的指标体系:(1)建立土地利用种植结构目标指标,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林业等。
(2)建立土地利用效率指标,包括单位面积产量、投入产出比和综合效益。
(3)建立土地资源环境指标,包括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
2.制定土地增减挂钩的实施方案:(1)根据指标体系,制定土地增减挂钩的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
(2)明确土地增减挂钩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建立激励机制。
(3)建立统一的数据监测和评估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加强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1)鼓励土地流转,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支持和培训指导。
(2)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鼓励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发展。
(3)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确保承包期满后农民的权益。
4.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发展:(1)推广优质种子和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加强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5.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1)建立健全土地增减挂钩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
(2)加强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形成合力推进土地增减挂钩。
(3)严格落实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措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工作安排1.建立土地增减挂钩的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时间为本年度内完成。
2.加强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的推进,时间为3年内完成。
3.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推广,时间为5年内完成。
x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多篇

x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多篇x 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1 根据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相关文件规定,为了节约集约用地,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坚持以民为本,保证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标准,为切实做好乡2022年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工作开展、有效实施,按时完成项目工作任务,依据市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结合本乡实际,经研究特制定如下补偿标准和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位置和建设规模及安置方式项目区位于乡境内。
项目建设规模和安置方式:项目区建设规模总面积约450.8 亩,项目拆迁户实行货币化补偿,对部分拆迁户需要安置的有群众自行实行分散插花安置在老村庄内和集中安置在村安置点,必须符合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
完成拆除后对整个项目区进行土地复垦整理,整理后可净增耕地面积约419.6 亩。
二、项目实施工期和推进流程根据县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安排,项目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准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1、准备阶段(1)宣传动员和登记丈量:(2022年3 月—2022年6 月)召开群众座谈会,宣传政策,征求意见,确定项目区面积,组织向县申报。
乡招标第三方测量单位对项目区内的农户住房和附属设施进行丈量登记,并进行三榜公示。
(2)规划编制:(2022年7 月—2022年11 月)踏勘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了解项目区水系分布及使用条件,为项目区土地整理、生产道路、农沟硬化等进行规划设计,并与农户签订房屋拆迁协议。
2、工程施工阶段(旧村庄拆迁阶段)旧村庄拆迁:(2022年12 月—2022年3 月)拆旧区内的房屋搬迁及其他建筑物和附属物拆除由群众自行拆除,如农户房屋内东西全部搬迁完毕不愿自行拆除的与乡村签订委托拆除承诺书。
由施工单位进场统一拆除。
2022年 2 月28 日前完成招标,3 月7 日前完成施工合同鉴定,3 月15 日前进驻组织施工。
在原居住地不得留有任何临时性建筑,确保宅基地整理复垦工程顺利实施。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范文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范文土地增减挂钩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实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指标相挂钩,鼓励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实现新增建设用地与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规模挂钩,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一、土地增减挂钩的基本原则。
1. 增减挂钩原则。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指标相挂钩,实现新增建设用地与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规模挂钩。
2. 激励约束原则。
对实行土地增减挂钩的地区,采取激励约束措施,鼓励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3. 差异化政策原则。
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和城乡发展阶段,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二、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
1. 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各地要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指标,将其挂钩实施。
2. 完善土地利用政策。
加强土地利用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健全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体系,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指标的挂钩实施办法。
3. 强化土地利用监管。
加大对土地利用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动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
4. 加强宣传和培训。
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各地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
5.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实行土地增减挂钩的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为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
三、土地增减挂钩的意义和作用。
1. 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新增建设用地与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建设用地规模的挂钩,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加强土地利用管控。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可以加强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管控,鼓励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有效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实施。
村级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

村级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土地增减挂钩制度的实施不够到位。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制定村级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
1. 完善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保护。
2. 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3. 促进土地资源的流转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农民的土地收益。
三、实施措施。
1. 建立健全土地增减挂钩登记制度,明确土地增减挂钩的程序和标准,规范土地增减挂钩的管理。
2.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了解和认同,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3. 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防止土地流转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4. 鼓励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经营,支持农民参与土地托管、流转等经营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5. 完善土地增减挂钩的补偿机制,保障农民在土地增减挂钩过程中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对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2. 建立健全农民土地承包权保护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不受侵犯。
3.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惩违法行为,维护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
五、工作机制。
1. 建立健全村级土地增减挂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推动政策的落实。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政府部门、农民和土地经营主体之间的良好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开展。
六、总结。
村级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流转和集约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和农村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该方案的宣传和落实,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为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民的增收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土地增减挂钩是指将土地供给与经济增长挂钩,调节和控制土地利用和开发,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土地管理政策。
为了有效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下面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首先,建立健全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对土地利用、开发、划拨等相关政策进行规范,明确土地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修订现有土地管理法律,明确责任主体,提出具体的考核和奖惩措施,确保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其次,建立土地增减挂钩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制定明确的指标体系,包括土地利用率、土地开发效益、土地保护指标等,对各种土地利用活动进行评估。
建立定期考核机制,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考核评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质量。
再次,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管力度。
加大对土地开发行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占地、违规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等行为。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土地规划、审批、核准和监测等各个环节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调查。
此外,加强土地保护和复垦工作。
加大对耕地、生态保护地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大对退耕还林还草和工矿废弃地复垦的投入和力度,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最后,加强土地利用信息化建设。
建立土地利用信息库,收集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土地开发等相关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追踪,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土地增减挂钩是一项重要的土地管理政策,实施该政策需要健全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明确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的管理和监管力度、强化的土地保护和复垦工作,以及完善的土地利用信息化建设等。
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才能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

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我国推行了农村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根据该政策,农村土地增减挂钩的基本原则是“增地不增权,减地不减权”,即在土地增减的过程中要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受损失,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为了有效实施农村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我县拟制定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有效实施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受损失,促进我县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制定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方案。
通过对乡镇土地资源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制定具体的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方案。
2.完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制度,确保农民在土地增减过程中的权益不受侵犯,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讲解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土地增减挂钩工作。
4.建立土地增减挂钩信息平台。
建立统一的土地增减挂钩信息管理平台,便于对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共享。
5.加强专业技术支持。
组织专业力量对土地增减挂钩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提高相关部门和农民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6.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乡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的监督评估机制,对土地增减挂钩工作进行及时跟踪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四、实施步骤1.确定项目实施范围。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确定项目实施的具体乡镇范围和目标。
2.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实施的时间节点和工作任务。
3.组织实施。
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机构,分工明确,确保项目实施顺利进行。
4.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5.加强监督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方案一: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及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精神,为搞好我市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厅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增减挂钩指导思想、目的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从缓解全市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出发,以满足全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需要为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城乡用地的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用地结构,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逐步建立和谐发展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良性循环体制。
(二)编制目的
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土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编制任务
在全市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对城乡建设、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深入分析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基础条件、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规划方案的主要任务有: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确定规划期间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目标和方针;根据项目区划分原则,分期分批合理划定和安排挂钩项目区;根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规划目标测算预期投资成本,提出资金筹措计划;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可行性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二、增减挂钩工作原则和依据
(一)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集约高效的原则。
加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和布局的控制与引导,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挂钩周转指标安排项目区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
2、认真落实增减平衡的原则。
增减平衡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一条刚性原则,每个项目区建新地块的总面积一律不得突破拆旧地块的总面积,拆旧地块复垦为耕地的数量不得少于建新地块占用耕地的数量,质量不低于建新占用的耕地,并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相符合。
建新地块占用耕地数量小于拆旧地块复垦耕地数量的剩余部分可作为占补平衡指标使用。
每个项目区的规模不得大于500亩。
3、先易后难的原则。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零拆整建,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优先选择当地群众积极性高的项目区开展工作,通过示范,先易后难,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4、依法自愿的原则。
尊重群众意愿,维护集体和农户的土地合法权益。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工作方案和实施工作必须依规依程序报批,项目区选址布局要实行论证、听证,充分吸收当地农民和社会各界意见;项目区实施过程中,涉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调整、互换,集体土地征收,以及农民补偿安置的,要实行公示,切实维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合法权益。
(二)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7〕71 号);
4、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7 号);
5、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69 号);
6、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 号);
7、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试点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函》(晋国土资发〔20xx〕169 号);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
9、其他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等。
三、增减挂钩实施的基本程序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从宣传动员开始,通过分析研究、专家论证、方案决策、成果报批、竣工验收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取得城镇建新区土地的合法使用。
四、增减挂钩实施的工作部署
(一)前期准备
1、为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国土资源局局长为副组长,市发改、监察、财政、建设、规划、民政、审计、农业、水利、环保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增减挂钩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挂钩试点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2、成立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负责规划编制的日常工作。
具体任务是:
(1)拟定规划编制实施方案,提交领导小组审定;
(2)负责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3)确定规划基础调查研究,并组织抽查核实;
(4)提出规划文本编写大纲,落实规划编制具体事项;
(5)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3、旧区涉及乡镇人民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配合人民政府落实农民安置、拆迁、土地整理复垦等工作。
(二)摸底调查
1、准备阶段
在成立领导工作小组的基础上,明确分工,落实方案编制及摸底调查协作单位,根据用地单位性质落实项目经费,制定工作计划。
2、调查阶段
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当前开展的挂钩工作,收集、整理和分析所需要的资料,并逐村进行实地踏勘,并对照有关资料,重点了解项目区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现状、交通区位等,将拟开展的村庄和废弃工矿用地填表、拍照留档。
(相关表格见附件)
3、论证阶段
在前期准备的相关资料收集与整理基础上,对拆旧区的土地进行复垦潜力、建新区规划条件、筹资渠道进行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实际可操作性。
4、听证阶段
项目所在县(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以及项目区所涉及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村村委会、村民代表参与的听证会,听取各方对项目规划方案、安置方案、补偿方案的意见,取得各方
的认可与支持。
并记录会议纪要、会议影像,与涉及农户签定相关协议。
(三)确定项目
1、拟定拆旧整治区域,明确整理规模和分布情况;
2、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确定安置区和建新区的面积、范围;
3、提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总体安排和具体实施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