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

合集下载

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发言

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发言

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专家、市民,大家下午好!我是庐江区委书记张三,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发言。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承接产业转移是创建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带的关键一步。

1. 建设背景皖江城市带是指在长江南岸,由扬州、镇江、南京、无锡、苏州等城市共同组成的一条城市带。

此城市带的发展战略,旨在合理整合区域内产业资源,实现全方位、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为此,皖江城市带提出了“首位发展、可持续发展、品质发展”的发展目标,努力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城市发展带。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许多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课题。

在这个背景下,皖江城市带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更加注重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 推进步骤在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我们认为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2.1 深入调研对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而言,深入调研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应当对自己所在的城市带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情况,理解外地转移企业的需求和诉求。

2.2 建设示范区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应当优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在这些示范区内,我们可以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瓶颈解决,推动转移企业快速落地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2.3 改善营商环境承接产业转移需要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我们应当在合规性、减税降费、资源整合、用地审批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积极营造容纳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发展环境。

3. 未来计划基于以上思路,我们已经启动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保持专注、务实、创新的态度,紧密结合当前的现实形势和区域发展目标,打造集政策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于一体的建设体系。

同时,我们将积极探寻合作发展的机遇,吸引更多优质的产业企业落户。

皖江城市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

皖江城市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
产业技术创新与融合
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和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 、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有助于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实 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06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总述
经济增长稳定
皖江城市带在近年来经济保持 稳定增长,地区生产总值持续 提高,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产业结构优化
通过对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结构进行 分析,发现其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 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 比重逐渐增加。
产业结构优化
近年来,皖江城市带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 业升级改造也取得显著成效。
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速度
增速稳定
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速度保持相对稳定,未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显示出良好的经济韧性和稳定性。
增速高于平均水平
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的重要引擎。
研究方法与框架
01
02
03
04
05
文献综述法:通过梳理 相关文献,明确皖江城 市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内涵与特点。
实证分析法:收集皖江 城市带经济相关数据, 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 学等方法,对其经济高 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定量 测度。
比较分析法:将皖江城 市带与国内其他重要经 济区域进行比较,揭示 其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 足。
经济规模逐渐壮大
皖江城市带近年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地区生产总值(GDP )保持较高增速,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
贡献度不断提升
皖江城市带经济总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比逐年提高,对区域 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日益凸显。
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
产业体系完善

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及对策

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及对策

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及对策摘要皖江城市带是由安徽省8座城市及其辖区沿长江安徽段附近分布组成的,是联系东西的纽带,也是安徽省最重要的经济发展“高地”。

通过对皖江城市带的区域界定进行介绍,分析其自然以及经济条件和区域特征,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区域界定;发展条件;区域特征;对策随着“中部崛起”这个口号的提出,国家大力发展中部地区的经济,并提出建设中部四大城市带的规划设想,皖江城市带正是其中之一。

皖江城市带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是安徽乃至中部地区重点发展对象,在各方努力下,近几年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改善,经济发展迅猛。

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带一体化建设缓慢等原因,导致皖江城市带发展并未达到其原来发展的初衷,较其他3个城市带,皖江城市带在不少方面已经排名靠后。

1皖江城市带区域界定长江通过安徽,这段在安徽境内400 km的水域称为皖江。

皖江城市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沿着皖江分布着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巢湖、滁州、池州、安庆8座城市及其他县市形成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是我国中部四大城市带之一,地理条件优越,是安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地之一,是沟通东西的重要通道[1]。

2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2.1自然条件皖江地区其主体为大别山区的南麓,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

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皖江地区背靠物产资源丰富的大别山,依山襟水,其中长江是沟通华东和华中的重要通道,内河水运发达,通航条件良好,拥有400 km以上的内河航道。

沿岸土壤肥沃,粮食与经济作物产量大,沿岸各城市基本上都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2社会经济条件皖江城市带具有联系东、西部的区位优势。

其面临着长江,紧邻南京、武汉这两座特大城市,是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平台。

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基础较好,城市化水平高,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要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皖江城市带的由来

皖江城市带的由来
◇扉 页 ◇
皖 坛。 带⑧ 由来 辛
《 江城 市带承接 产 业 转移 示 范 区规 划》 皖 是安徽 第 一个 进 入 国家战 略层 面的规 划 , 划 范 规
围 为安 徽 省 长 江 流 域 , 括 合 肥 、 湖 、 包 芜 马鞍 山 、 陵 、 庆 、 州 、 湖 、 州 、 铜 安 池 巢 滁 宣城 九 市全 境 和 六安 市金安 区、 城 县 , 5 舒 共 9个 县 ( 、 ) 辐射 安徽 全 省 。 市 区 ,
江开发开放全 面启 动。
●20 0 6年 8 月 , 沿江城 市群 “ 一五 ” 《 十 经济 社 会发 展 规划 纲 要》 立 了皖江城 市 带作 为 确 “ 省对 外开发 的门户” 全 的战 略定 位 , 要求“ 主动迎 接长 三 角辐 射 , 进 基础 设施 、 业体 系、 推 产 市 场体 系、 管理体 制的全 面对接 , 成为 率先接轨长 三角 、 接轨 国 际的开 发型经济 区域 。” ●2 0 08年初 、 锦涛 总 书记视 察安徽 时指 示, 徽“ 充分 发挥 区位 优 势 、 胡 安 要 自然资 源优 势 、 劳动力 资源优 势 、 极参 与泛 长 三角 区域发 展分 工 , 动承接 沿 海地 区产 业 转移 , 断加 强 同 积 主 不 兄 弟省份 的横 向经济联 合 与协作 。” ●2 0 0 8年全 国“ 两会” 间 , 期 安徽省 委 、 省政府 积极 贯彻 落实 总书记指 示精 神 , 高度 重视 , 深 度谋 划 , 7月上 旬 , 邀请 国家发 改委来 安徽调 研 , 研组在 认 真调研 和 充分论 证 的基础 上 , 出 调 提 在 安徽设立承接 产 业转移 示范 区的构 想。 ●2 0 0 8年 1 月 , 0 安徽 省政府 向国务 院上报 了《 关于设 立皖江城 市 带承接 转移 示范 区, 积极 推进 泛长 三角 区域合作 的请 示》 。 ●20 年 1月 ,国务 院领导 同意 了国家发 改委关 于设立 皖江城 市 带承接产 业转 移示 范 区 09

皖江城市带空间格局构想

皖江城市带空间格局构想
21 0 第 3期 1年
新 疆农 垦科 技

市 规 划
皖 江 城 市 带 空 间 格 局 构 想
张 寅 ’ 刘庆 广 。
(. 南林 业 大 学资 源学 院 , 南 昆 明 602 ;. 肥 学院旅 游 系) 1西 云 5242合
1 引 言
3 皖江 城 市带 空间格 局构 想
是 中西部 除省会 城 市外排 名 最高 的 。芜湖正 在 实施
4项 “ 国家 级 ” 的开 放政 策 , 即全 国甲类 开放 城 市 、 对
都 高于 全省 均值 。沿 江高 速铁 路 、 宁高速铁 路 、 合 合
武 高速 铁路 和沿 江高 速公 路及 合 宁 、 蓉 、 巢芜 公 沪 合 路 贯穿 其 中 ; 长江 水道 安徽 段通 航条 件优 越 , 道宽 水 深 , 线 资 源丰 富 , 口众 多 , 安 徽省 的运 输 大动 岸 港 是 脉 ; 空及管道运输基础较好 ; 江通道发展迅速 。 航 过 23 中心城 市缺 失 , 市功 能定位 差 异 大 . 城
法发挥 主力作 用 。 中小 城市 偏多 , 市结构 失衡 , 城 规 模 等 级 不完 善 , 芜 湖市 功 能 较完 善 、 模 较 大 外 , 除 规 其 余规 模 普遍较 小 。 城市 功 能 比较 单一 , 江城 市带 皖 所 包含 的 8座省 辖 市城市 ,主要 职能存 在较 大 的差 异 性 , 多城市 以重 工业 作为 城市 功能 的首 选 。 大
州、 安庆 八座 城市 及其 县 市 。 皖江城 市 带是 我 国中部 四大城市 带 之一 , 地理 条件 优越 , 安徽 省最 重要 的 是
经济 发展 区之一 , 沟通东 西 的重要 通 道 。 八 座城 是 这

皖江城市带简介

皖江城市带简介

皖江城市带简介(2009-8-11 作为安徽第一个进入“国字号”的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记者了解到,示范区已经由早期的9 个市扩容了,除了原先涵盖在内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新增加了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 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

)成员市:9 个。

由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9 市组成。

数据:面积5.6 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40.3%;人口2120.3万,占全省的32.5%;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2254.5 亿元,占全省的41.9%。

目标:建成临江产业密集带、沿江城镇密集带,到2010 年,沿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00 元,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0 元。

开放促开发加速融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最大的特点是与长三角的紧密关系。

“无缝对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的人们喜欢这样描绘他们与长三角的关系。

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安徽省委、省政府确立“东向发展”战略为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的基本战略。

“沿江地区无论从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看,都是东向发展战略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发挥对全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表示。

安徽省1990年7月拉开沿江开发开放的序幕,正是在同年4月浦东开放开发的大背景下。

“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成为当时安徽省的重大决策。

2006 年8 月,《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皖江城市带作为“全省对外开发的门户”的战略定位,要求“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发型经济区域。

”而在皖江示范区规划中,把省会合肥纳入其中,并作为增长极发挥带动作用,是这次规划的一大亮点。

这就突破了2006年中央10 号文件对皖江城市带的范围定义,可称为“新皖江”。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九个城市。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针对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示范型创新区,将建成为长三角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旅游休闲基地,以及中部地区最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马鞍山作为其重要的城市之一,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经济社会实现了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全面提速。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将给马鞍山带来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后发地区优化经济结构、壮大优势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契机。

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必将充分利用区位、资源、环境、产业等有利条件,加快推进与发达地区思想观念对接、体制机制对接、发展环境对接和相关产业对接,着力营造综合比较优势,创新思路,积极主动全力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

本文将从城市概况、综合经济实力和规模、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比较、ZF因素和机会比较、对外开放程度、环境友好程度等方面对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一、城市概况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北岸,现辖3县4区。

合肥现已形成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轮胎、电子信息及软件、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八大重点产业。

马鞍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具有临江近海、紧靠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是安徽的“东大门”,皖江第一站,现辖三区一县。

近年来,马鞍山实施工业强市、城乡统筹、自主创新和东向发展战略,已形成以钢铁工业为主体,汽车、化工、机械、电子等多门类的工业发展体系,是泛长三角城市群中重要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

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现辖3县4区。

近年来,芜湖形成了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纺织服装、金属压延、船舶制造等产业发展迅速。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一、皖江地区产业结构现状(一)产业结构分析现阶段皖江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表现在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

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不断下降,其比例与其他两大产业相比相对较低,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比较缓慢。

第三产业虽然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但其上升的趋势不太稳定。

总体来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皖江地区的主要产业,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差距不断增大。

由此可见,皖江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但对产业结构调整起至关重要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

(二)产业结构特点1、产业结构调整层次低。

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与发达地区相比偏高,产业结构水平不高。

第二产业比重偏高,导致皖江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2、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

皖江地区仍需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皖并且以发展装备制造业、轻纺产业、原材料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重点培育汽车、建材、家电、冶金和石化化工等主导产业。

并以发展主导产业为主,同时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要充分利用已有产业结构以及区位优势,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总体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失衡。

第一产业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合理,地区同构化问题较严重。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分析(一)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劣势1、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1)战略区位优势。

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直接受益地区,是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并且皖江地区人口密集、消费需求大,市场广阔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

(2)产业基础好。

目前皖江地区冶金、、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化工、汽车、家电、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己有一定基础,产业集聚效益初步显现。

解析皖江城市带融入南京都市圈的经济区与行政区矛盾

解析皖江城市带融入南京都市圈的经济区与行政区矛盾

轴 ” 展 战 略 的重 点 内容 之 一 . 发 安
沿 江 城 市 群 “ 一 五 ” 济 社 会 发 十 经 江 城 市 带 综 合 发展 规 划 》 作 为 安 。 徽 对 接 长 三 角 重 要 发 展 轴 的 皖 江
行 政 区是 指 一 个 国 家 内部 行 的 经济 区 划 方 法 而 划 分 出 的各 种
相似. 也被 称 为“ 顿模 型 ” 牛 。
( ) 济 区 、 政 区 与 行 政 二 经 行
区 经 济
的根 本 意 义 是 打 破 行 政 界 限 的束 缚 . 经济 与 环境 功 能 的 需求 及 发 按 展 趋势 . 筑 相对 完 善 的 城镇 群 体 构 空 间 单元 都 市 圈 具 有 圈层 结 构 . 以 南京都 市 圈为例 . 区域 内有 明显 的 二 元 结 构 . 范 围大 致 包 括 : 其 南 京 、 江 、 州 、 鞍山、 镇 扬 马 滁州 、 芜湖 的全 部 . 安 的 南 部 ( 眙 、 湖 ) 淮 盱 金 和 巢湖 的部 分地 区 二 、 于牛 顿模 型 的皖 江城 市 基 带 与合肥 、 南京 的经济 区分 析 马鞍 山 、 湖 、 湖 、 城 以及 芜 巢 宣
成 正 比 . 两地 问 的距 离 平 方成 反 与
鞍山 、 湖 、 芜 巢湖 、 城 和 滁 州 的空 宣
山而言 . 南京 对其 吸 引 力 已远 超 过
般认为 . 所谓 “ 市 圈 ” 指 问 引 力 较 大 , 别 是 对 滁 州 、 鞍 都 是 特 马 省会合 肥 但 是该模 型 有很 多不 足
是 中国特有 的一 种 现象பைடு நூலகம். 国外 学 被
徽省 20 0 6年 6月 出 台 了《 徽 省 政 区域 的划 分 . 济 区是 按 照 一定 安 经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是基于以下背景:其一,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具体地说,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比较大。

在此背景下,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

这是国家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其二,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而采取的具体行动。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来皖视察时指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胡总书记站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重大课题。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进行谋划,7月上旬,邀请国家发改委来我省调研,调研组在认真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在安徽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构想。

10月,安徽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l、11月初,国务院领导在王金山书记、王三运省长《关于设立皖江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的报告》上作了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研究并给予支持。

2009年1月,国务院领导同意了国家发改委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关问题的请示。

其三,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在皖江城市带,是因为这一区域综合优势明显,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走在中西部地区的前列。

皖江城市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的六大城市群增长极之—。

皖江城市带示范区政策

皖江城市带示范区政策

皖江城市带示范区政策第一篇:皖江城市带示范区政策为认真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cp安徽省委和安徽省人民zf-日前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皖发〔2010〕10号),转摘如下:一、强力推进产业承接载体建设1、从2010年起连续6年,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集中区建设,区内新建企业年新增企业所得税省级分成部分全额奖励市县,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予以免收。

2、示范区内的省级开发区,可依法采取置换用地、整合周边乡镇工业集聚区或产业园区等方式扩大范围,由所在地zf修编开发区总体规划报省zf批准后实施。

支持国家级开发区扩区。

3、区位、交通及产业墓础较好的工业聚集区可批准筹建省级开发区,符合条件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可同时设立为省级高新区,支持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4、在集中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中设立合作园区,吸引海内外地区zf、开发园区,跨国公司、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以及省内各市县、企业等对其进行整体开发。

2010年起连续6年,合作园区新增增值税、所得税市、县留成部分,全额补贴给合作园区。

5、鼓励发展“飞地经济”,积极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开展国际、省际、省市、市县之间的广泛合作。

二、大力支持产业创新升级6、制定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目录内投资项目享受国家鼓励类产业相关支持政策。

7、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与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相结合,全面落实自主创新优惠政策,示范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比照执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相关政策。

8、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对省外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以及海内外重要研发机构、中试基地等落户示范区的,享受转出地同等优惠政策待遇。

推进产学研合作,吸引高新技术成果在示范区转化。

9、建立并认定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墓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支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墓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皖江城市带、珠三角城市、长三角城市、环渤海经济圈

皖江城市带、珠三角城市、长三角城市、环渤海经济圈

三个特大城市群即环渤海地区(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和胶东半岛)、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八个大城市群则包括哈长地区(黑龙江省的哈大齐和吉林省的长吉地区)、闽东南地区(福建沿海地区)、江淮地区(安徽皖江地区)、中原地区(河南中部)、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南的长株潭、湖北的武汉城市圈、江西的昌九地区)、关中平原地区、成渝地区、北部湾地区。

一、长三角城市1.小长三角包括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泰州、台州等16个城市。

其中,浙江台州最晚加入,由200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该市的加入,使“长三角”突破了自然地理界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区概念。

始创于1996年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自2003年吸纳台州市以后,就一直保持为“15+1”的模式,尽管期间扩容呼声不断,年年有城市列席,但7年间再未改变过“长三角俱乐部”16城市的格局。

而今年的市长内部会议却一下子打破了沉默多年的局面,通过了将协调会员城市一下子增加到22个的提案。

新增加的城市包括合肥市、盐城市、马鞍山市、金华市、淮安市、衢州市。

与1992年建立的协作办主任联系会议制度相比,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合作机制多覆盖了7个城市。

2.大长三角即通常意义上的长三角,以国务院今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为依据,正式明确了长三角区域范围为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为长三角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3.泛长三角作为一种理论提法,众多专家曾多次讨论其范畴,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1+3”模式,即以上海为龙头,把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全部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二是“3+2”模式,即在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的基础上,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徽、江西也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

范围虽未最后确定,但安徽应占有一席基本达成共识。

二、珠三角城市“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九十年代初。

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的定位

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的定位

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的定位在国家启动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的新背景下,皖江城市带作为长江“黄金水道”中下游重要经济腹地,应积极主动抢抓这一战略机遇,按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四大战略定位,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努力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

1.要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更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加快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对接,进一步做强汽车、冶金、化工、家电等优势产业,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发展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增强长三角腹地的支撑作用,促进长三角加快发展,也能带动沿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皖江城市带不仅紧临长三角,发展基础良好,而且具有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组合优势。

在新一轮经济调整中,皖江城市带要依托相对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力,完善城镇体系,提升皖江城市带综合实力,建成承东启西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成为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重要引擎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

2.要成为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以建设沿江产业密集带为目标,充分发挥沿江城市群综合优势,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

通过产业的上下游、前后向及旁侧链接,延伸产业链,形成汽车、冶金、装备制造、石化及化工、建材及新材料和物流六大产业集群。

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一批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知名品牌。

皖江城市带正逐步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和服务业基地。

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国家级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设立在安徽工业大学。

“一轴”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巢湖,安庆、池州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两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同时,规划还从空间上对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作出了整体安排。

规划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提出了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一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是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沿海发达地区全面对接;四是公共服务日趋完善。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五是人居环境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规划还对2020年的目标进行了展望,到那时,皖江城市带将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住机遇促发展:产业承接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明确了皖江城市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

重点从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提出了产业承接发展的重点。

指出了区域产业承接的重点和方向,指导性较强;明确了各产业基地(集群)的建设内容,重点突出。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共3篇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共3篇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共3篇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1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带和城市群的概念也逐渐普及。

皖江城市带作为长三角城市带的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地理位置的优势,还有着丰富的资源、便捷的交通以及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中国城市化新模式的具体实现。

本文旨在探讨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

一、皖江城市带的现实基础1.地理位置皖江城市带位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三个省份的交界处,沿江而建,紧邻长三角地区。

它紧靠南京和上海两个大都市,交通便利,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

2.资源优势皖江城市带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人力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这里。

同时,皖江城市带还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长江沿岸的美丽自然风光,许多自然保护区以及大量的湖泊和水库。

3.交通便利皖江城市带的交通十分便捷,有沪宁高速、沈海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城市,同时还有多个高铁站和机场,实现了城市之间的高速联通。

这使得皖江城市带成为了中国内陆地区和海岸地区之间的重要枢纽。

4.生态环境良好皖江城市带的生态环境十分良好,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其中包括西递、宏村、黄山等景区。

同时,皖江城市带还致力于推进环保工作,实现了生态经济建设。

二、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路径选择1.建设一体化的交通网络皖江城市带应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联通,特别是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系统的联通。

只有加强交通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2.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互补性很强,可以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相互补充,实现联动发展。

皖江城市带应该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逐步形成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模式。

3.加快人才流动和文化交流皖江城市带应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人才流动和文化交流。

只有推动人才的互相流动,加强文化的互相交流,才能实现青年人的共同发展和文化的互通互融。

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城市带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创新路径之一。

皖江城市带是以合肥市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带,包括合肥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等地。

皖江城市带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条件,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同时,城市带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不平衡发展等问题。

因此,对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城市带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带经济的竞争力。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性意见,以促进城市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明确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城市带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局限性。

2. 探讨皖江城市带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分析其对城市带经济的影响和限制。

3. 研究城市带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4. 提出促进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1. 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1.1 历史回顾和现状描述1.2 经济发展模式和局限性2. 皖江城市带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2.1 自然地理条件2.2 资源优势和限制3. 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3.1 环境可持续性3.2 资源可持续性3.3 社会可持续性4. 促进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4.1 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4.2 优化资源配置和节约能源4.3 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资源4.4 建设和谐社会,提高民生福祉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其中,文献分析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告和统计数据分析城市带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实地调查则是通过走访政府部门和企业,了解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统计分析则是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对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格局


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囊括了合肥、芜湖、马鞍 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 九市全境的以及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 个县(市、区)。 2008年,该规划区人口3058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5818亿元,分别占安 徽省的45%和66%。 而根据规划从皖江城市带各市产业现状、资源 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考虑,提出了构建“一轴 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的构想。

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 等)
皖江城市带经济建设成果
据安徽省发改委的数据 显示,2015年,皖江示 范区生产总值达到 14639.3亿元,增长 9.6%;引进亿元以上省 外投资项目到位资金 5891.5亿元,增长 14.3%;实际利用外商 直接投资95.3亿美元, 增长12.3%,大大超过 2010年皖江城市带获批
自主创新

皖江示范区的建设,将自身在部分优势的产业方面将 重点打造。加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在 汽车、机械设备、家电、冶金、化工等优势产业和电 子信息、生物、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吸纳一 批高端人才,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实施一批标志性创 新工程,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引 领产业集群式承接。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完善 创新融资平台,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依托 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共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推进自主研发合作。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 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增长极
在中部地区几大城市群中,皖江城市带不仅紧临长三角,发展基础 良好,而且具有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组合优势。
皖江城市带概述:

2010年1月12日,国务 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 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规划》,安徽沿江城市 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 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 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 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 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 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 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
时确立的目标。

皖江城市带承接 产业转移示范区 的建设,势必将 大力推进跨江联 动发展,把区位、 资源和市场组合 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加快推进 安徽的区域、城 乡协调发展。
产业升级



皖江城市带明确目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从大力 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 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 业。 根据规划,产业承接主要是两块区域。第一块是芜马 巢产业集中区:依托巢湖市、马鞍山市,利用皖江北岸深 水岸线资源优势,重点在无为、和县沿江一带规划建设承 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主要承接新型化工、装备制造、高技 术等产业,推动芜马巢组团式发展。 第二块是桐池枞产业集中区:依托安庆市、池州市、 铜陵市,利用皖江沿岸承接空间大的优势,在长江沿岸共 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主要承接有色金色深加工、石油 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促进各市产业合作、联动发展。
“一轴”“两核” “两翼”

其中“一轴”包括安庆、池州、 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 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 的主轴线;“两核”指合肥、 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 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 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 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 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 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 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同时,规 划还从空间上对构建现代城镇 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 展作出了整体安排。
目录解读
战略定位 空间格局 区位优势 园区建设 产业升级 体制改革 自主创新
基础设施
战略定位

安徽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 业转移示范区进行了明确 的定位,其中具体包括四 大战略定位,即:合作发展 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 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 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 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 地。
基础设施

皖江城市带岸线资源丰富,一级和二级岸线总 长近300公里,并且岸线的利用空间广阔。劳 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全省常年在外 务工人员超过1000万人,拥有大量熟练产业 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的 1/2到2/3。皖江城市带还是科技资源密集区, 占有全省70%以上的科教资源。(中国科技大
体制改革

政府将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金融、土地 管理、对外开放等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采取更为 灵活的政策措施,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探索加强土地 管理的有效办法,试行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环保政 策,开展价格改革试点,建立适应转移企业发展需要 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争取中央 在财政、金融、投资、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鼓励产业有序转移与科学承接。加强与国务院相关部 门、长三角及其他省市的合作,共同推进科学承接产 业转移规划的落实和实施。
区位优势

泛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经济联系密切。二、长三角的优 质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交通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高素质 劳动力供应基地;三、长三角向泛长三角腹地扩展,第一站就是向安徽拓展, 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向外拓展的重点之重点。

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皖江城市带
——全国首个以“产业 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 划
皖江城市带概述:
2006 年,国家将皖江城 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 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加 速了长三角等沿海发达 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辐射 转移。如今,安徽9个皖 江城市利用省外资金已 占全省的70%以上,其 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近 60%。沿江先进制造业、 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的自主创新特色愈加鲜 明,为设立国家级示范 区奠定了基础。
园区建设


皖江城市带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65个省级开发区, 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园区。园区硬件基础设施 进一步夯实,市辖开发区全部实现“七通一平”,县 域开发区全部实现“五通一平”,管网配套全面改善。 已出台一系列支持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社会管理 与服务日趋完善,软环境不断优化。 规划将通过三个途径来高水平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载体, 促进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增强产业承接 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