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数字振荡器实验

合集下载

振荡器实验

振荡器实验

第一章实验环节及要求为了达到实验预期目的和效果,需要作好实验前的预习、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等几个主要环节。

一、实验预习(30分)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并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前的预习和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因此每次实验前,需要阅读实验讲义,明确实验目的与任务,掌握必要的实验理论和方法,了解实验内容和所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简要写出预习报告,内容包括: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要求简明扼要)4、实验电路图(原理图,交流等效图)5、实验设备6、完成预习思考题,预期实验结果7、实验内容(只要求列出实验项目及记录数据的空白表格)二、实验过程(40分)正确的操作程序和良好的工作方法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证。

因此,实验时要求做到:1、按编号入座,认真检查实验使用电子仪器设备的状况,若发现故障应报告指导教师及时排除,以免耽误上课时间。

2、认真听取指导教师对实验的介绍。

3、根据实验电路的结构特点,按实验内容要求接线。

接线完毕,要养成自查的习惯。

4、实验电路接好后,接入电源。

要求实验前“先接实验电路,后接通电源”,实验完毕后,“先断开电源,后拆实验电路”。

5、电路接通后,不要急于测定数据,先按实验预习时所预期的实验结果,概略地观察全部现象及各仪表的读数变化范围。

然后,逐项实验,测量时要有选择地读取几组数据。

读取数据时,要尽可能在仪器仪表的同一量程内读数,减少由于仪器仪表量程不同而引起的误差。

6、若实验中要求绘制曲线,至少要读取10组数据,而且,在曲线弯曲部分应多读几组数据,这样画出的曲线就比较平滑准确。

7、测量数据经自审无误后,送指导教师复核,经检查正确后才可拆掉电路,以免因数据错误需要重新接线测量而花费不必要的时间。

8、实验结束后,应做好仪器设备和导线的整理以及实验台面的清洁工作,做到善始善终。

(10分)三、实验报告(30分)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撰写实验报告是一种基本技能训练。

电子信息专业电子线路实验之-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

电子信息专业电子线路实验之-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

实验三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晶体管(振荡管)工作状态、反馈大小对振荡幅度与波形的影响。

2、掌握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振荡性能的测量方法。

3、研究外界条件变化对振荡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4、比较L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加深对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 调试LC 振荡电路特性,观察各点波形并测量其频率。

2、 观察振荡状态与晶体管工作状态的关系。

3、 观察反馈系数对振荡器性能的影响。

4、 比较L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

三、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 一台2、万用表 一块3、调试工具 一套四、实验原理正弦波振荡器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电路,产生正弦信号的振荡电路形式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是RC 、LC 和晶体振荡器三种形式。

在本实验研究的主要是LC 三端式振荡器及晶体振荡器。

LC 三端式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如图(4-1)所示: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图中构成振荡电路的三个电抗中间,X 1、X 2必须为同性质的电抗,X 3必须为异性质的电抗,且它们之间应满足下列关系式:()213X X X +-= (4-1)这就是LC 三端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

若X 1和X 2均为容抗,X 3为感抗,则为电容三端式振荡电路;若X 1和X 2均为感抗,X 3为容抗,则为电感三端式振荡器。

下面以电容三端式振荡器为例分析其原理。

1、电容三端式振荡器共基电容三端式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如图4-2所示。

图中C3为耦合电容。

图中与发射极连接的两个电抗为同性质的容抗元件C1和C2,与基极连接的为两个异性质的电抗元件C2和L ,根据判别准则,该电路满足相位条件。

若要它产生正弦波,还须满足振幅起振条件,即:01A F ⋅>(4-2)图4-1 三端式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式中A O 为电路刚起振时,振荡管工作状态为小信号时的电压增益;F 是反馈系数,只要求出A O 和F 值,便可知道电路有关参数与它的关系。

实验五 数字振荡器实验

实验五 数字振荡器实验

实验五 数字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属于综合性实验,在项目开发中,我们经常要用产生某一频率的正弦振荡信号,比如在电话通信中,用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叠加来代表按键。

正弦信号的生成方法有三种,计算法、查表法和数字振荡器。

用计算法求正弦波的离散序列值程序设计容易,但实际应用时会占用计算时间,使系统运行速度变慢。

查表法是先通过matlab 将正弦波的序列值计算出来并寄存在存储器中,运行时只要按顺序和一定的速度取出便可。

这种方法要占用较多的存储空间,但是速度快。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数字振荡器来实现不同频率信号的叠加,这种方法通过迭代的方法计算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序列,结构简单,运算速度快,节省内存,因此在DSP 实际应用中我们选择这种方法。

数字振荡器的本质是,使用一个IIR (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 )滤波器,通过把它的极点放在单位圆上面来产生振荡。

利用正弦波sinx 的指数形式)(21sin jx jxe e j x --=可以得到正弦序列x(n)的Z 变换为)(21)sin(][jnwT jnwTe e j T n n x --==ϖ110011[()]()(X )2z 2jnwT jnwT n jwT n jwT nn n e e z e z e z j j ∞∞-----==⎡⎤-=-⎣⎦=∑∑() 12jwT jwT z z j z e z e -⎡⎤=-⎢⎥--⎣⎦222122cos()1jwT jwT z ze z ze j z z wT -⎡⎤--+=⎢⎥-+⎣⎦22sin()2cos()1z wT Czz z wT z Az B==-+--,此式在|z|>1时成立,且)sin(,1),cos(2wT C B wT A =-==。

根据Z 变换的基本原理和性质,序列x[n]及其Z 变换X (z )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对于给定的X (z ),可以通过反Z 变换,唯一地确定x[n]。

LC振荡器的实验报告

LC振荡器的实验报告

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高频电子电路课程实践报告西勒高频振荡器的制作指导老师: 朱昌平、张秀平、殷明授课班号: 202601姓名: 陈强学号: 1062310211我先通过上网寻找资料,找相关的原理图,再通过书本上的原理,进行一定的改进,电路除了采用两个将达的电容C3、C9以外,还把基本型的电容反馈线路集电极——基极支路改用LC并联回路再与C4串联,从而叫做西勒电路。

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刚开始只出来8M左右的波形,后来我通过调节相应电容C5和电感L1的大小,提高了频率大小。

最高可以达到22M左右,但同时导致的后果是电压幅值变小。

再提高,就会出现波形失真。

对于这个问题,请教了老师与学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解决。

对于电路图的绘制,由于我大一时就学习了Protel ,所以上手很快,仿照仿真图,把原理图规则清楚的画出来(见上图),对于西勒振荡器里面的一些元器件,都是很常见的,所以免去了自己画封装的步骤。

然后转换成PCB ,通过排版,调整,设计,主要问题是对于贴片的处理,之前没有做过贴片的板子,所以问了学长如何处理,知道了这方面的知识。

画板子的总体速度比较快。

以上是最后得到的PCB 。

三.电路硬件制作与调试元器件列表:LED、单排针、双排针、单插排、9V直流电源贴片电阻:10K、47Ω、1K、4.7K、100K电位器:503、102贴片电容:103P、102P、104P、1PF、220PF、510PF电解电容:47μF三极管:9018NPN电感:1μH定值电感、绕制电感首先用油纸打印PCB,接着轧板子,打孔;然后对照着原理图和PCB焊接电路板。

个人觉得最容易出错的一步是焊接贴片,电容贴片没有标注大小,特别容易错,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

由于我之前有过焊板子的经历,这一步骤相对比较顺利。

焊好板子后,就进行电路板的初步调试,用万用表依次测试板子的通断,排除虚短续断的出现,确保之后调试的成功。

通过调试发现必须要把电位器102调成0Ω,即顺时针旋转调节集电极偏置电阻R20,听到有滑丝声(即电阻值为0Ω)时停止。

文氏电桥振荡器实验报告

文氏电桥振荡器实验报告

文氏电桥振荡器实验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文氏电桥振荡器实验,深入理解电信号的振荡与放大原理,掌握电桥电路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岗位的认识和见解在本次实习中,我承担了实验操作的角色。

通过实践,我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于深入理解知识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体会到实验过程中团队协作和严谨细致态度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我们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通过反复实验验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实验过程与问题解决方法在文氏电桥振荡器实验中,我们首先搭建了电路,确保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的正确连接。

然后,我们通过调整元件参数,观察振荡器的输出信号。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和幅度受到元件参数的影响较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分段调整法,即分别调整电容和电感,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从而找到最佳的元件参数组合。

四、实验总结与收获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理解了文氏电桥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了电桥电路的基本构造和元件参数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五、对实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的建议在本次实验中,我认为有些方面还可以改进。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预习环节,提前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以提高实验效率。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细节问题,如元件参数的测量和电路连接的检查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实验效果。

六、个人对实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在这次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亲手操作文氏电桥振荡器实验,我不仅深入理解了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实验过程中团队协作和严谨细致态度的必要性。

用定时器实现数字振荡器(DSP实验报告)

用定时器实现数字振荡器(DSP实验报告)

用定时器实现数字振荡器一、 实验目的在数字信号处理中,会经常使用到正弦/余弦信号。

通常的方法是将某个频率的正弦/余弦值预先计算出来后制成一个表,DSP 工作时仅作查表运算即可。

在本实验中将介绍另一种获得正弦/余弦信号的方法,即利用数字振荡器用叠代方法产生正弦信号。

本实验除了学习数字振荡器的 DSP 实现原理外,同时还学习 C54X 定时器使用以及中断服务程序编写。

另外,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汇编语言和 C 语言分别完成源程序的编写。

二、 实验原理1) 数字振荡器原理设一个传递函数为正弦序列 sinkωT ,其 z 变换为2111)(-----=BzAz Cz z H 其中,A=2cosωT, B=-1, C=sinωT 。

设初始条件为 0,求出上式的反 Z 变换得:y[k]=Ay[k-1]+By[k-2]+Cx[k-1]这是一个二阶差分方程, 其单位冲击响应即为 sinkωT 。

利用单位冲击函数 x[k-1]的性质,即仅当 k=1时,x[k-1]=1,代入上式得: k=0 y[0] = Ay[-1] + By[-2] + 0 = 0k=1 y[1] = Ay[0] + By[-2] + c = ck=2 y[2] = Ay[1] + By[0] + 0 = Ay[1]k=3 y[3] = Ay[2] + By[1] .…… .k=n y[n]= Ay[n-1] + By[n-2]在 k>2 以后,y[k]能用 y[k-1]和 y[k-2]算出,这是一个递归的差分方程。

根据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开始数字振荡器的设计。

设该振荡器的频率为 2kHz ,采样率为 40kHz (通过定时器设置,每隔 25us 中断一次,即产生一个 y[n]) ,则递归的差分方程系数为:A=2cosωT=2cos (2 x PI x 2000 / 40000)=2 x 0.95105652B=-1C=sinωT=sin (2 x PI x 2000 / 40000)=0.30901699BC A 792215=⨯ 0002215C B =⨯ 7132215C C =⨯ 为了便于定点 DSP 处理,我们将所有的系数除以 2,然后用 16 位定点格式表示为:这便是本实验中产生 2KHz 正弦信号的三个系数。

实验五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五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五RC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学习文氏桥振荡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2.学习振荡电路的调整与测量振荡频率的方法。

二.电路原理简述从电路结构上看,正弦波振荡器实质上是一个没有输入信号,但带有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

它由选频网络和放大器两部分组成,选频网络由R、C串并联组成,故振荡电路称为RC振荡器,它可产生lHz--1MHz的低频信号。

根据RC 电路的不同,可分为RC移项、RC串并联网络、双T选频网络等振荡器。

RC串并联网络(文氏桥)振荡器电路形式如图5—1所示。

其原理为:图中的RC选频电路,若把Ui看成输入电压,把Uo看成输出电压,则只有当f=fo=1/2∏RC,Uo和Ui才能同相位。

且在有效值上Uo=3Ui,对该振荡器电路而言.当电路满足振荡频率f=fo=1/2∏RC,且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u ︳>3时,就能产生一个稳定的正弦波电压Uo。

图5—1 RC串并联网络振荡器原理图本实验采用两极共射极带负反馈放大器组成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电路如图5-2。

电路特点:改变RC则可很方便的改变振荡频率,由于采用两级放大及引入负反馈电路,所以能很容易得到较好的正弦波振荡波形。

其中:R F1=1kΩ,R W=150kΩ,增加Rf3=1kΩ,C2=C3=0.47μF,C7=C8=0.01μF,C1=10μF/25V,C E1= C E2=47μF/25V,R E1’=R E2’=10Ω,R F2=51Ω,R C1’=R E1”=120Ω,R C2=R S= R E2”=470 Ω,R B22=1kΩ,R B21=1.5kΩ,R B1=10kΩ,T1=T2=9013,外接电阻R=2kΩ,电容C=0.01μF,三.实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1.直流稳压电源 1台 0~30V可调2.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3.示波器 1台4.晶体管毫伏表 1只5.万用表 1只6.反馈放大电路模块 1块 ST2002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1. RC振荡电路的调整1)按照图5-2电路原理,选用“ST2002反馈放大电路”模块,熟悉元件安装位置,开始接线,此电路中D和0V两点不要连接,检查连接的实验电路确保无误后,在稳压电源输出为12V的前提下对实验电路供电。

LC振荡实验报告

LC振荡实验报告

LC振荡器实验报告学号:02号班级:电子093班姓名:潘永胜指导老师:康实一、实验目的:了解 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克拉泼振荡器电路的测试及电路参数的计算;1.研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及振荡幅度的关系;2.研究振荡器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工作电流对振荡器起振及振幅的影响;3.当 LC回路参数确定后,研究振荡频率受回路 Q值和晶体管工作电流 IEQ的影响;4.掌握数字式频率计及示波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二、预习要求:1.复习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2.分析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说明各元件的作用;并计算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的最大值(注:假设晶体管的β值为80);3.实验电路图中,若L=13μH,C1=120pF,C2=680pF可变电容Cmin=20pF时,最高振荡频率FMAX为多少?若可变电容CMAX=160pF时,最低振荡频率FMIN为多少?4.若电感线圈 L作频率在 6.5MHz时,电感量为 13μH 的 Q值为 100,请计算在L两端分别顺序并联接上电阻110K Ω,33KΩ,10KΩ,47KΩ时,电感的Q值相应的值变为多少?5.认真阅读实验指示书,并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表格.三、实验仪器及设备:l.示波器1台2.数字式频率计 1台 3.直流稳压电源1台4.万用表 1台5.实验电路板四、LC振荡电路原理图五、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电路见下图,并在高频实验箱的实验板上找到对应的插孔位置。

1、 (1)接好电源+12V,注意电源极性不能接反。

(2)反馈电容C不接,C’接入,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停振时的情况。

(3)改变电位器RP测得晶体管V的发射极电压VE,VE可连续变化,记下VE的最大值,计算IE值。

2、振荡频率与振荡幅度的测试实验条件:IE=2mA、C=120pf、C’=680pf 、RL=110K。

(1)改变CT电容,当分别接为C9、C10、C11时,记录相应的频率值,填于表一(2)改变CT电容,当分别接为C9、C10、C11时,用示波器测量相应振荡电压的峰峰值VPP,填入表一。

数电实验报告:实验5-555定时器

数电实验报告:实验5-555定时器

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 课程号 学院(系)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实验5 555定时器
一、实验目的
掌握555集成定时器的基本应用。

二、实验仪器及芯片
1.实验仪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双踪示波器、数字实验箱。

2.芯片:555定时器两片、电阻与电容若干。

555定时器的管脚排列如下:
D
三、预习要求
1.复习555集成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2.查阅555的有关应用实例。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555多谐振荡器
按图(1)连接检查无误后,方可接上电源。

然后观察输出端(3脚)观察高低电平,记录周期(频率)。

注意图中的电容正负极,6引脚接电容正极 +5V 10K
V 0 0
V 10K 0.01µF
100µF
图(1)555多谐振荡器 图(2)555单稳态触发器
2.555单稳态触发器 按图(2)连接,图中6接电容+,1接电容另外一端,电容值先用100uF (,再改用用470 uF )。

GDOU-B-11-112
图(2)中的V i来源于实验台靠近下方的数字逻辑输出的某一个,正常情况下接高电平,实验中将它拨到低电平,马上再拨回到高电平。

V o接实验台偏上方的逻辑电平输入。

检查无误后,方可接上电源。

五、实验报告
1.整理各实验电路、实验数据记录或者自行画出波形图;
2.将理论值与实际测试值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
3.思考题:
在555单稳态触发器中,对输入信号的脉冲宽度有无要求?。

数字振荡器

数字振荡器
CZ 1 H(Z)= 1 AZ 1 BZ 2
其中,A=2cosω T,B=-1,C=sinω T。设初始条件为 0,求出上式的反变换位得: y[k]=Ay[k-1]+By[k-2]+Cx[k-1]
这是一个二阶差分方程,其单位冲击相应即为 sinkω T。利用单位冲击函数 x[k-1]的性质,即仅当 时 k=1 时,x[k-1]=1,代入上式得:
寄存器 名称
用途
地址
0024h TIM
定时器寄存器,每计数一次,自动减 1
0025h PRD
定时器周期寄存器,当 TIM 减为 0 后,CPU 自动将 PRD 的值装入
TIM
0026h TCR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3) C54X 中断的使用 在 C54X 中用户可以通过中断屏蔽寄存器来决定开放或关闭一个中断请求。寄存器的各个比特位的定义 如表: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日期
年月日
成绩
指导
教师
名称
指导教师
年月日
(2) C54X 的定时器操作 C54X 的片内定时器利用 CLKOUT 时钟计数,用户使用三个寄存器(TIM,PRD,TCR)来
控制定时器,表中列出了定时器控制各个寄存器的各比特位的具体定义。VC5402 的另一个定时器(定时 器 1)的控制寄存器分别为:0x30(TIM1),0x31(PRD1),0x32(TCR1)。
15、14 13
12
11
10
9
8
7
Resvd
DMAC5 DMAC4 BXINT1 BXINT1 HPINT INT3
TINT
or
or
or
DMAC3 DMAC2
DMAC1
6

实验五 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调制实验

实验五  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调制实验

通信原理实验五 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调制和频谱分析实验一、 实验目的1 掌握用键控法产生2ASK, 2FSK, 2PSK 信号的方法2 掌握2ASK, 2FSK, 2PSK 信号的频谱特性二、 实验内容用matlab 生成以下波形及波形的频谱:1 2ASK, 2FSK, 2PSK 信号波形2 2ASK, 2FSK, 2PSK 信号频谱三、 实验原理调制信号为二进制序列时的数字频带调制称为二进制数值调制。

由于被调载波有幅度、频率、相位三个独立的可控参量,当用二进制信号分别调制这三种参量时,就形成了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 )、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 )三种最基本的数字频带调制信号,而每种调制信号的受控参量只有两种离散变换状态。

1. 2ASK 调制原理。

在振幅键控中载波幅度是随着基带信号而变化的。

将载波在二进制基带信号1或0的控制下通或断,即用载波幅度的有无来代表信号中的“1”或者是“0”,这样就可以得到2ASK 信号,这种二进制振幅键控方式称为通—断键控(OOK )。

2ASK 信号典型的时域波形如图5-1所示,其时域数学表达式为:S 2ASK (t )=a n ·A cos ωc t (5-1) 式中,A 为未调载波幅度,ωc 为载波角频率,a n 为符合下列关系的二进制序列的第n 个码元:⎩⎨⎧-=P P a n 110出现概率为出现概率 (5-2)令A=1,则2ASK 信号的一般时域表达式为:t t S t nT t g a t S c c n s n ASK ωωcos )(cos )()(2=⎥⎥⎦⎤⎢⎢⎣⎡-=∑ (5-3)式中,T s 为码元间隔,g (t )为持续时间[-T s /2, T s /2]内任意波形形状的脉冲(分析时一般设为归一化矩形脉冲),而S (t )就是代表二进制信息的随机单极性脉冲序列。

图5-1 2ASK 信号的典型时域波形为了更深入掌握2ASK 信号的性质,除时域分析外,还应进行频域分析。

实验五——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五——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实验报告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基地二班专业2013年10月28日实验名称:实验五——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姓名:吕品磊年级:2011 学号:2011301020033 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2、验证振幅平衡条件(AF=1)。

3、研究RC桥式振荡器中RC串并联网络的选频作用。

二、实验原理:RC桥式振荡器是采用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一种正弦波振荡器。

它具有较好的正弦波型且频率调节范围宽,广泛应用于产生几百千赫兹以下的正弦信号。

实验室常用的低频信号发生器,其振荡部分多位RC桥式振荡器。

RC桥式振荡器是由一个具有选频作用的正反馈网络与一个具有负反馈的同相放大器组成,其原理如图所示:由于放大器采用了集成运放并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其输入、输出阻抗对正反馈网络的影响可以忽略。

所以正反馈网络的传输系数(反馈系数)的表达式为:由公式,真反馈系数是一复数,并且是频率的函数。

其模和相角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故至此,可得到结论:1)由振荡的相位条件得出的振荡频率,其值取决于正反馈网络的元件数值;2)振荡的振幅条件决定了同相放大器的增益,也是引入负反馈的原因;3)为了进一步改善波形和稳定振荡幅度,必须在负反馈网络中采用非线性元件。

三、主要实验仪器1、直流稳压电源2、示波器3、低频信号发生器4、交流毫伏表5、万用电表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它是由分立元件组成的RC桥式振荡器。

图中、组成同相放大器,A、B两点为正反馈网络与同相放大器输入端的连接点,C、D两点为负反馈网络连接点。

1、按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电路;2、测量RC选频网络的频幅特性;3、用示波器观察振荡波形;4、测量不同状态下放大器的增益;5、用李萨如图形法测量相应的正弦振荡频率。

五、实验数据表格2050Hz 900Hz 3300Hz 500Hz 5600Hz 10000Hz 300HzT=0.42ms; =2380Hz;741mv 3.705 707mv 3.535 780mv 3.9六、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表达通过实验数据,由Mathematica绘制出幅频特性曲线七、实验结果分析本次实验中的最后一步,实验要求通过李萨如图形来测量相应的正弦振荡频率,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李萨如图形较难寻找,其主要原因在于频率跨度较大,此时需要能预先估计出频率的大概范围,并在范围左右进行较为准确的扫瞄。

实验五数字锁相环与位同步

实验五数字锁相环与位同步

实验五:数字锁相环与位同步一、实验目的1. 掌握数字锁相环工作原理和触发式数字锁相环的快速捕捉原理。

2. 掌握用数字环提取位同步信号的原理及对信息代码的要求。

3. 掌握位同步器的同步成立时间、同步维持时间、位同步信号同步抖动等概念。

二、实验内容1. 观察数字环的失锁状态、锁定状态。

2. 观察数字环锁定状态下位同步信号的相位抖动现象及相位抖动大小与固有频差、信息代码的关系。

3. 观察数字环位同步器的同步维持时间与固有频差之间的关系。

三、大体原理可用窄带带通滤波器,锁相环来提取位同步信号。

实验一顶用模数混合锁相环(电荷泵锁相环)提取位同步信号,它要求输入信号是一个准周期数字信号。

实验三中的模拟环也可以提取位同步信号,它要求输入准周期正弦信号。

本实验利用数字锁相环提取位同步信号,它不要求输入信号必然是周期信号或准周期信号,其工作频率低于模数环和模拟环。

用于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数字环有超前滞后型数字环和触发器型数字环,此实验系统中的位同步提取模块用的是触发器型数字环,它具有捕捉时间短、抗噪能力强等特点。

位同步模块原理框图如图5-1所示,电原理图如图5-2所示(见附录)。

其内部仅利用+5V 电压。

位同步器由控制器、数字锁相环及脉冲展宽器组成,数字锁相环包括数字鉴相器、量化器、数字环路滤波器、数控振荡器等单元。

下面介绍位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数字锁相环是一个单片机系统,主要器件是单片机89C51及可编程计数器8254。

环路中利用了两片8254,共六个计数器,别离表示为8254A0、8254A1、8254A2、8254B0、8254B1、8254B2。

它们别离工作在M0、M1、M2三种工作模式。

M0为计数中断方式,M1为单稳方式,M2为分频方式。

除地址线、数据线外,每一个8254芯片还有时钟输入端C 、门控信号输入端G 和输出端O 。

数字鉴相器电原理图及波形图如图5-3(a )、图5-3(b )所示。

输出信号宽度正比于信号ui 及uo 上升沿之间的相位差,最大值为ui 的码元宽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学生版)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学生版)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 指导教师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实验项目 实验一 TTL 逻辑门电路 和组合逻辑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TTL “与非”门的逻辑功能.2.学会用“与非”门构成其他常用门电路的方法。

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测试方法。

4.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并用实验来验证.二、预习内容1.用74LS00验证“与非”门的逻辑功能Y 1=AB 2.用“与非"门(74LS00)构成其他常用门电路Y 2=A Y 3=A+B=B A Y 4=AB B AB A实验前画出Y 1——Y 4的逻辑电路图,并根据集成片的引脚排列分配好各引脚。

3.画出用“异或”门和“与非”门组成的全加器电路。

(参照实验指导书P 。

75 图3—2-2)并根据集成片的引脚排列分配好各引脚。

4.设计一个电动机报警信号电路.要求用“与非”门来构成逻辑电路。

设有三台电动机,A 、B 、C 。

今要求:⑴A 开机,则B 必须开机;⑵B 开机,则C 必须开机;⑶如果不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则必须发出报警信号。

实验前设计好电动机报警信号电路。

设开机为“1”,停机为“0”;报警为“1”,不报警为“0”。

(写出化简后的逻辑式,画出逻辑图及引脚分配)三、实验步骤1. 逻辑门的各输入端接逻辑开关输出插口,门的输出端接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显示插口。

逐个测试逻辑门Y 1-Y 4的逻辑功能,填入表1-1表1-12. 用74LS00和74LS86集成片按全加器线路接线,并测试逻辑功能。

将测试结果填入表 1—2.判断测试是否正确。

图中A i 、B i 为加数,C i —1为来自低位的进位;S i 为本位和,C i 为向高位的进位信号.表1—23.根据设计好的电动机报警信号电路用74LS00集成片按图接线,并经实验验证.将测试结果填入表1—3。

表1-3四、简答题1.Y4具有何种逻辑功能?2.在实际应用中若用74LS20来实现Y=AB时,多余的输入端应接高电平还是低电平? 3.在全加器电路中,当A i=0,S i*=1,C i=1时C i—1=?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 指导教师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实验项目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3线- 8线译码器74LS138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晶体振荡器实验报告

晶体振荡器实验报告

晶体振荡器实验报告晶体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晶体振荡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在现代科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搭建晶体振荡器电路并进行测试,探究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原理晶体振荡器是一种利用晶体的谐振特性产生稳定频率信号的电子元件。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晶体的谐振回路,在特定的电路条件下,通过正反馈作用使振荡器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装置是否完好,确保电源、信号发生器等设备的正常工作。

2.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晶体振荡器电路。

电路中包括晶体谐振器、放大器、反馈网络等关键部分。

3. 调节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调节电路中的参数,如电容、电感等,以实现振荡器的稳定工作。

4. 测试频率:使用频率计或示波器等测试仪器,测量振荡器输出的频率,并记录下来。

5.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波形纯净度等性能指标,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搭建了晶体振荡器电路,并进行了频率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振荡器输出的频率为XHz,与理论值XHz相比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这表明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晶体振荡器的稳定振荡。

进一步分析振荡器的性能指标,我们发现其频率稳定性较高,波形纯净度也较好。

这得益于晶体谐振器的特性,晶体的谐振频率非常稳定,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振荡信号。

此外,我们还测试了振荡器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

结果显示,在负载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振荡器的频率变化较小,稳定性较好。

这说明晶体振荡器具有较好的负载适应性,适用于各种实际应用场景。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晶体振荡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其稳定的振荡频率和优良的波形特性,在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晶体振荡器的设计和调试并非一件简单的任务。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晶体谐振器、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等元件,以及合适的参数配置,才能实现理想的振荡效果。

实验五 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调制实验

实验五  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调制实验

实验五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调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绝对码、相对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和变换方法。

2、掌握用键控法产生2ASK、2FSK、2DPSK信号的方法。

3、掌握相对码波形与2PS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绝对波形与2DSP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4、掌握2ASK、2FSK、2DPSK信号的频谱特性。

二、实验内容1、观察绝对码、相对码波形。

2、观察2ASK、2FSK、2DPSK信号波形3、观察2ASK、2FSK、2DPSK信号频谱三、实验器材信号源模块数字调制模块频谱分析模块20M双踪示波器频率计四、实验原理1、2ASK调制原理在振幅键控中载波幅度是随着基带信号而变化的。

将载波在二进制基带信号1或0的控制下通或段,即用载波幅度的有无来代表信号中的“1”或“0”,这样就可以得到2ASK信号,这种二进制振幅键控方式称为通——段键控(OOK)。

2ASK 信号典型的时域波形如图所示,其时域数学表达式为S2ASK(t)=an*Acosωct则S(t)的功率谱密度表达式为PS(f)=fsP(1-P)G(f)2+fs2(1-p)2)0(G2()fς2ASK 信号的双边功率谱密度表达式为()()()[]()()[]22222222ASK )0()1(41)1(41P c c s c c s f f f f G p p f f f G f f G p p f f -++-+-++-=ςς 上式表明2A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由两个部分组成:(1)由g (t )经线性幅度调制所形成的双边带连续谱;(2)由被调载波分量确定的载频离散谱。

2ASK 信号的普零点带宽为B2PSK=(fc+Rs)-(fc-Rs)=2Rs=2/Ts2ASK 的原理框图2、2FSK 调制原理2FSK 信号时用载波频率的变化来表征被传信息上网状态的,被调载波的频率随二进制序列0、1状态而变化,即载波为f0时代表传0,载波为f1是代表1。

数字振荡器

数字振荡器

一、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递归的差分方程方法计算正弦和余弦值,其数字振荡器的实现原理与实验5(c )相同。

其实现公式为:
y[n]=2cos α×y[n-1]-y[n-2]
式中: 02s
f f πα⋅=为角度的计算步长,f 0是正弦信号的频率,f s 是D/A 转换速率。

利用上面的递推公式计算正弦或余弦值y[n]需要已知cos α和正弦/余弦的前两个初始值y[0]和y[1]。

在产生周期性的正弦信号时,必须以一定的D/A 转换速率f s 将各个样点值送往D/A 转换器。

正弦信号每个周期的样点数N 由正弦信号的频率f 0及D/A 转换速率f s 决定,即
s
0f N f =
例如,当利用递归的差分方程产生正弦信号时,若设定D/A 转换速率f s =16000Hz ,则产生f 0=1000Hz 的正弦波信号时,存在
s 016000161000
f N f === ,此时 02220.392716s f f N πππα⋅====
首先在程序中计算出cos α及初始值y[0]和y[1]。

cos α=0.9238795 ;
y[0]=sin0=0 ;
y[1]=sin α=0.382683 ;
n ≧2以后的y[n]的值,都可以通过前面的递推公式递归计算得出。

图1 实验运行结果。

振荡器实验报告

振荡器实验报告

LC 正弦波振荡(虚拟实验)姓名: 学号:1、 电容三点式(1)121100,400,10C nF C nF L mH ===示波器频谱仪(2)121100,400,5C nF C nF L mH ===示波器频谱仪(3)121100,1,5C nF C F L mH μ===示波器频谱仪数据表格:实验数据与理论值间的差异分析: 增益的理论值与测量值差异极小,而谐振频率的理论值与测量值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即使在电路稳定振荡时,频谱仪显示的曲线也会有微小的波动,变化的过程导致读数的偏差;此外游标的精度也会影响读数,鉴于游标以格为单位,测量的数据本身就存在着误差。

2、 电感三点式(1)1225,100,200L mH L H C nF μ===示波器频谱仪122示波器频谱仪122示波器频谱仪数据表格:实验数据与理论值间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增益和谐振频率的理论值与测量值差异都很小,基本只是由电路的些微不稳定和游标精度产生的读数误差。

思考和分析1、根据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测量数据表格,回答:(1)分析电感值 L1改变对谐振频率有何影响?(2)分析电容值 C2改变对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和振荡频率有何影响?(3)放大器输入输出端信号的相位差为多少,是否满足正反馈要求?答:(1)L1增大会使谐振频率减小,L1减小使谐振频率增大;(2)C2增大使放大器电压增益增大、谐振频率减小;(3)放大器输入输出端信号的相位差为π,满足正反馈要求。

2、根据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的测量数据表格,回答:(1)分析电容值 C2改变对谐振频率有何影响?(2)分析电感值 L1改变对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和振荡频率有何影响?(3)放大器输入输出端信号的相位差为多少,是否满足正反馈要求?答:(1)C2减小使谐振频率增大,反之C2增大使谐振频率减小;(2)L1减小使放大器电压增益减小、谐振频率增大;(3)放大器输入输出端信号的相位差为π,满足正反馈要求。

NE555硬件振荡器计数实验

NE555硬件振荡器计数实验

NE555硬件振荡器计数实验利用NE555可以组成相当多的应用电路,甚至多达数百种应用电路,在各类书刊中均有介绍,例如家用电器控制装置、门铃、报警器、信号发生器、电路检测仪器、元器件测量仪、定时器、压频转换电路、电源应用电路、自动控制装置及其它应用电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NE555巧妙地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结合在一起的缘故。

在本机中组成一个硬件振荡器,通过W2调节输出频率。

由JP80输出,可以给单片机做计数实验。

NE555的外形图:相关原理:程序运行的照片:1、接8位数码管的数据线。

将数码管部份的数据口JP5接到CPU部份的P0口JP51.2、接8位数码管的显示位线。

将数码管部份的显示位口JP8接到CPU部份的P2口JP52.3、用一条1PIN线连接555局部的JP80和CPU局部的P3.5程序流程图:汇编语言参考程序:a_bit equ 20h ;个位存放器b_bit equ 21h ;10位存放器c_bit equ 22h ;百位存放器d_bit equ 23he_bit equ 24hf_bit equ 25horg 0000hajmp starorg 0080hstar: ;初始化把所有的位全部清零mov a,#00hmov a_bit,amov b_bit,amov c_bit,amov d_bit,amov e_bit,amov f_bit,astlop: acall display ;调用显示jb p3.5,stlop ;监测键盘,如果p3.2按下那么执行显示we: acall display ;显示保持!acall d1ms ;延时1ms防止键盘误动作jnb p3.5,we ;如果p3.2还没有放开继续延时count: ;计算数据局部inc a_bit ;个位加1mov a,a_bitcjne a,#10,stlop ;如果在10以内显示mov a_bit,#00h ;如果到了10那么去除inc b_bit ;10位加1mov a,b_bitcjne a,#10,stlop ;如果在10以内显示mov b_bit,#00h ;如果到了10那么去除inc c_bit ;百位加1mov a,c_bitcjne a,#10,stlopmov c_bit,#00hinc d_bitmov a,d_bitcjne a,#10,stlopmov d_bit,#00hinc e_bitcjne a,#10,stlopmov e_bit,#00hinc f_bitmov a,f_bitcjne a,#10,stlopmov f_bit,#00hajmp stlopdisplay: ;显示mov dptr,#numtab ;送数据表mov a,a_bit ;送个位数据MOVC A,@A+DPTR ;查表mov p0,a ;送p0口显示clr p2.6 ;选中第一个数码管acall d1ms ;显示1mssetb p2.6 ;关闭显示mov a,b_bit ;送10位数据MOVC A,@A+DPTR ; 查表mov p0,a ;送p0口显示clr p2.5 ;选中第二个数码管acall d1ms ;显示1mssetb p2.5 ;关闭显示mov a,c_bitMOVC A,@A+DPTRmov p0,aclr p2.4acall d1mssetb p2.4mov a,d_bitMOVC A,@A+DPTRmov p0,aclr p2.3acall d1mssetb p2.3mov a,e_bitMOVC A,@A+DPTRmov p0,aclr p2.2setb p2.2mov a,f_bitMOVC A,@A+DPTRmov p0,aclr p2.1acall d1mssetb p2.1retD1MS: ;数码管延时MOV R7,#2DJNZ R7,$RET;数码管代码表numtab: db 28h,7eh,0a2h,62h,74h,61h,21h,7ah,20h,60h;0 1 2 3 4 5 6 7 8 9endc语言参考程序:#include <AT89X55.H>#include <string.h> //头文件#include<intrins.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宏定义,为方便编程#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SELECT P2 //宏定义,将P2口定义为数码管选择位#define DIGI P0uchar digivalue[]={0x28,0x7e,0x0a2,0x62,0x74,0x61,0x21,0x7a,0x20,0x60}; //显示的数字数组,依次为0,1,..,9uchar gewei=0,shiwei=0,baiwei=0,qianwei=0,wanwei=0; //定义位变量uint num=0;void delay() //跳变延迟函数{uchar ii=250;while(ii--);}void init(){TMOD=0x50;TH1=0xff;TR1=1;ET1=1;EA=1;}void display(){if(num>65500)num=0;wanwei=num/10000; //位之间的关系qianwei=num%10000/1000;baiwei=num%1000/100;shiwei=num%100/10;gewei=num%10;SELECT=0x7f; //个位数码管位选择DIGI=digivalue[gewei];delay();SELECT=0xbf;DIGI=digivalue[shiwei];delay();SELECT=0xdf;DIGI=digivalue[baiwei];delay();SELECT=0xef;DIGI=digivalue[qianwei];delay();SELECT=0xf7;DIGI=digivalue[wanwei];delay();SELECT=0xfb;DIGI=digivalue[0];delay();SELECT=0xfd;DIGI=digivalue[0];delay();SELECT=0xfe;DIGI=digivalue[0];}char code SST516[3] _at_ 0x003b; //仿真器入口main(){init(); //初始化串口,并翻开接收与发送while(1){display();}}void timer1(void) interrupt 3{TH1=0xff;TL1=0xff;num+=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 数字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属于综合性实验,在项目开发中,我们经常要用产生某一频率的正弦振荡信号,比如在电话通信中,用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叠加来代表按键。

正弦信号的生成方法有三种,计算法、查表法和数字振荡器。

用计算法求正弦波的离散序列值程序设计容易,但实际应用时会占用计算时间,使系统运行速度变慢。

查表法是先通过matlab 将正弦波的序列值计算出来并寄存在存储器中,运行时只要按顺序和一定的速度取出便可。

这种方法要占用较多的存储空间,但是速度快。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数字振荡器来实现不同频率信号的叠加,这种方法通过迭代的方法计算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序列,结构简单,运算速度快,节省内存,因此在DSP 实际应用中我们选择这种方法。

数字振荡器的本质是,使用一个IIR (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 )滤波器,通过把它的极点放在单位圆上面来产生振荡。

利用正弦波sinx 的指数形式)(21sin jx jxe e j x --=可以得到正弦序列x(n)的Z 变换为)(21)sin(][jnwT jnwTe e j T n n x --==ϖ110011[()]()(X )2z 2jnwT jnwT n jwT n jwT nn n e e z e z e z j j ∞∞-----==⎡⎤-=-⎣⎦=∑∑() 12jwT jwT z z j z e z e -⎡⎤=-⎢⎥--⎣⎦222122cos()1jwT jwT z ze z ze j z z wT -⎡⎤--+=⎢⎥-+⎣⎦22sin()2cos()1z wT Czz z wT z Az B==-+--,此式在|z|>1时成立,且)sin(,1),cos(2wT C B wT A =-==。

根据Z 变换的基本原理和性质,序列x[n]及其Z 变换X (z )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对于给定的X (z ),可以通过反Z 变换,唯一地确定x[n]。

因此,产生一个正弦波就等价于利用上式设计一个二阶IIR 滤波器,使其系统传递函数就是正弦序列x[n]的z 变换。

系统传递函数为21121)(-----=--=Bz Az Cz B Az z Cz z H 滤波器的极点就是分母02=--B Az z 的根。

24)(cos 4)cos(224222,1-±=+±=wT wT B A A P=)sin()cos(wT j wT ±由上式可以看出,P 1,2是一对复根,其幅值为1,相角为wT 。

幅值为1的极点在单位圆上,对应一个数字振荡器,其振荡频率由系数A 、B 和C 决定。

因此,设计数字振荡器主要是设计这些系数。

由系统函数求得差分方程:)()()()(121z X Cz z Y Bz z Y Az z Y ---=--,设初始条件为0,对上式作反Z 变换,得]1[]2[]1[][-+-+-=n Cx n By n Ay n y ,这是一个二阶差分方程,其单位冲激响应就是sin(wT)。

由上面的式子可得数字振荡器系统流程图如图1所示:利用单位冲激函数x[n-1]的性质,即仅当n=1时,x[n-1]=1,代入上式 n=0 y[0]=Ay[-1]+By[-2]+0=0 n=1 y[1]=Ay[0]+By[-1]+C=C n=2 y[2]=Ay[1]+By[0]+0=Ay[1] n=3 y[3]=Ay[2]+By[1] .n=k y[k]=Ay[k-1]+By[k-2] . .在n>2以后,y[n]可以用y[n-1]和y[n-2]算出,这是一个递归的差分方程。

由此出发,就可以完成数字振荡器的设计。

例如,设该振荡器的频率为F=1KHz ,采样频率为Fs=10KHz ,则0.6282radians sFwT F π==(),系数A=2cos(wT)=1.618033989;B=-1;C=sin(wT)=0.587785252,由此基础上,利用之前那个公式就可以产生相应的正弦波。

二、实验设备1) 微机一套,操作系统为WINWODS98、WINDOWS2000 SP2或WINDOWS XP SP1或具有更高级的补丁。

2) DSP 硬件仿真器一台、DSP 实验箱一台,示波器一台。

1) 5000CCS2.0软件版本。

4)部分源程序及链接命令文件见D:\EXPER\EXP6目录下的.asm 和.cmd 文件.c 文件,.lib 文件。

三、实验设置1、开关K9拨到右边,即仿真器选择连接右边的CPU2;Z -1 Z -1BA CX (n ) y (n ) 图1数字振荡器系统流程图四、实验内容1、用Z 变换的移位性质可知: h (n )=Asin((n +1)w 0)U(n); 其中所以得到差分方程:0[][1][2][]y n Ay n By n b x n =-+-+;000sin ;2cos ;1b k w A w B ==-=-;其中:02sf w f π=;0f ——为输出信号的频率;k ——正弦信号的幅值;s f ——采样信号频率(8KHZ );0w ——归一化数字频率;设初始条件0(1)0;(2)sin()y y w -=-=-则差分方程变换为:()(1)(2)y n Ay n By n =--+- 0()2cos (1)(2)y n w y n y n =---;初始条件:0(1)0;(2)sin()y y w -=-=-;根据上面的参数,代入输出信号的频率可以得到产生不同频率正弦信号所需要的参数表1数字振荡器参数表。

频率 /HZ A B (1)y -(2)y -697 1.70774 -1 0 0.52049 770 1.64528 -1 0 0.56856 852 1.56868 -1 0 0.62033 941 1.47820 -1 0 0.67359 1209 1.16410 -1 0 0.81315 1336 0.99636 -1 0 0.86707 1477 0.79862 -1 0 0.91682 16330.56854-10.958752、使用内存的图形观察工具对正弦振荡器的仿真结果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注意正确设置参数。

例程,产生770HZ 正弦振荡信号。

表1数字振荡器参数表图a 770HZ的时域图形图b 770HZ的频谱图五、实验内容1)仔细阅读所给的部分源程序,并完成该程序。

要求实现697HZ+1209HZ两种频率的正弦信号叠加输出。

2)从叠加后的波形输出来看,原始波形中含有的哪些频谱成分?3)完成表1数字振荡器参数表中各个参数值得计算?七、源程序及链接程序1、datasamp.c/************************************************* FileName:DTMF.C** Description:数字振荡器实验* Write by: LinLianDong ** Date: 2013-05-03** Update: 2013-05-03**************************************************/#include "typedef.h"//#include "math.h" //由于使用sin()函数//此程序产生697HZ正弦波,load程序以后,运行,才能得到仿真结果;//设置断点,观察变量地址;//仿真CPU用C54XX simulator//数据格式31-bit floating point//采样频率8KHZ,时域显示用line,频域显示用bar;程序设计中频域采样取N=205; main(){//以下初始化参数为正弦振荡器初始化参数float a1_row;float a[8]={1.70774,1.64528,1.56868,1.47820,1.16410,0.99636,0.79862,0.56854};double yn_chu_zhi[8]={-0.52049,-0.56856,-0.62033,-0.67359,-0.81315,-0.86707,-0.91682}; int j;double yn[800],yn_row[400];//400点合成频率输出+400点静音信号//程序开始;yn_row[1]=0;yn[0]=0;yn[1]=0;//生成正弦波a1_row=a[1]; //row=770;yn_row[0]=yn_chu_zhi[1];for(j=2;j<=400;j++) //产生正弦信号序列,400点{yn_row[j]=a1_row*yn_row[j-1]-yn_row[j-2];yn[j]=yn_row[j];}/* 此处添加代码,实现两个不同频率正弦信号的叠加;*/for(j=401;j<=799;j++) //400点正弦信号和400点静音信号组合{yn[j]=0;}}2、CMD文件如下:MEMORY{PAGE 0: PROG: origin = 0x1000, len = 0x2000VECT: origin = 0x4f80, len = 0x80PAGE 1: IDATA: origin = 0x80, len = 0x2000DARAM: origin = 0x3000, len = 0x1000}SECTIONS{.vectors: {} > VECT PAGE 0 /*汇编的中断向量表*/.text: {} > PROG PAGE 0 /*C与汇编的可执行代码段*/.cinit: {} > PROG PAGE 0 /*C 初始化变量和常数表*/.bss: {} > IDA TA PAGE 1 /*C与汇编的全局和静态变量*/.const: {} > DARAM PAGE 1 /*C 定义常量段*/.stack: {} > DARAM PAGE 1 /*C 系统堆栈*/.switch: {} > IDATA PAGE 1 /*为常量语句建立的表格*/.data: {} > IDA TA PAGE 1 /*汇编的定义的数据段*/}第4章附录附录1:TMS320C5402 CPU及外设存储器寄存器映射表附录2:C5402中的中断标志寄存器(IMR)和中断屏蔽寄存器(IFR)1) 中断标志寄存器IFRIFR中某位为1表明有相应中断,再次写1清除中断。

2)中断屏蔽寄存器IMR要开放某个中断,只需向IMR中相应位(中断允许位)写1。

而ST1中INTM位为中断屏蔽总开关。

附录3:TMS320C5402中断向量表与优先级附录4:TMS320C5402状态和控制寄存器附录5:片内4K掩模ROM的内部资源地址为:F800h—FFFFh,其内部资源,其中F000h – F7FFh 保留F800h – FBFFh 程序自动载入程序FC00h – FCFFh 256-word的μ律扩展表FD00h – FDFFh 256-word的A律扩展表FE00h – FEFFh 256-word的sin查找表FF00h – FF7Fh 保留FF80h – FFFFh 中断向量表附录6:TMS320C5402时钟方式引脚状态及时钟方式寄存器PLLMUL 表示PLL倍频系数PLLDIV表示PLL分频系数PLLCOUNT 表示PLL计数器,用来设置PLL锁定时间PLLON/OFF 表示PLL通断位PLLNDIV 表示时钟发生器选择位,决定时钟发生器的工作方式,0表示分频器方式,1表示PLL方式PLL STATUS 是PLL的状态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