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习作要求】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
【习作指导】 怎样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仔细品读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是要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也就是用语言文字来展现一个人的特点。首先,确定写谁, 要写自己最熟悉的,特点最鲜明的人。
一、 锁定写作对象 我们身边熟悉的人很多,比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家里 的亲人;左邻右舍的叔叔、阿姨、小伙伴;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保安……同学们可以在脑海中把他们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从前到后一个一个地“检阅”,找出最有特点的人,比如是赶时髦的奶奶,是严厉的爸爸,还是爱美的妈妈,或是马虎的同桌,谁在你脑海里印象最深就锁定谁,如果写爸爸,题目可以是《严厉的爸爸》,如果写妈妈,题目就可以是《爱美的妈妈》。
二、 从外貌写起 写人的文章大多从外貌写起,让读者看了如见其人,脑海中对人 物有个初步印象。有同学说每个人脑袋上都长着五官,都是黄皮肤,黑头发,外貌有什么好写的。这是因为你没有仔细地观察。如果深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描写外貌要像写“寻人启事”,抓住人物突出的特征来描写。一位同学这样描写爱唱歌的表哥:提起“歌王”表哥,我们全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长着一张鼓鼓的、胖乎乎的脸,这张脸上最显眼的还是他那张宽宽的大嘴,一看天生就是一个唱歌的料。虽然只是对脸部,尤其是嘴的描写,寥寥几笔却把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现出来了。
三、让人物栩栩如生 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要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展现人物的特点,要从众多的事例中筛选出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事例塑造人物形象。写作时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对典型事例生动具体地进行描写,只有大胆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人物形象才能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例如,一位同学选取爱忘事的爷爷为写作对象,从多方面进行描写,他是这样写的: 爷爷年纪大了,身子骨还硬朗,就是脑子很糊涂,常常会干些糊涂事来。这不,爷爷又犯糊涂病了。一天早上,他想给老朋友打电话,他摸摸腰。咦,我的手机呢?他这儿搜搜,那儿掏掏,全身上下都翻遍了,还是不见手机的影子,他急得团团转,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脸上一幅焦急的神色
,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无奈之下,爷爷大喊一声:“孙子,是不是玩我手机了?”我知道爷爷又糊涂了,于是全家出动,爸爸找客厅,我找卧室。他一边找,还一边自言自语:“我找我找,我东翻翻,西翻翻。”我们都笑了,突然爷爷喊了一声:“笑什么,快点帮我找手机呀!”我们就像美军搜捕萨达姆一样,把前厅后卧都翻遍了,可还是没有找着。我挠挠脑袋,心里在想:对了,爷爷虽糊涂,但还记得起一些事来。于是,我问爷爷:“爷爷,您的手机是开着的吗?”爷爷答:“不记得了。”我气得无话可说。“我只知道手机上的灯一闪一闪的。”“啊!我知道了,等我的好消息吧!”说罢,我奔向客厅,拨通了爷爷的手机号码,只听一阵阵手机铃声从冰箱里传出。我跑到冰箱前,打开一看,原来爷爷的手机在“冬眠”呢!我拿着手机向爷爷报喜,爷爷高兴得不停地摸着手机说:“我想起来了,吃完早餐后,我把饭菜放进冰箱时,连手机一同放进去了。”奶奶听了,指着爷爷说:“这次多亏了孙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以后,不容许再犯糊涂病。”我听了,偷偷地笑着,爷爷真是个糊涂神。
这里,小作者抓住爷爷年纪大、忘性大的特点,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详细记叙了爷爷一次犯糊涂病的经历,由于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让爷爷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历历在目,生动传神,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篇末要点题 画龙还需点睛,有了点睛之笔文章才圆满。结尾要写一写对熟悉的人的印象,对事情的感受,写出真情实感。一位同学详细描写了妈妈热爱工作,勤奋工作的事例,结尾这样写道:我为自己有这样的好妈妈而骄傲、自豪!我要向她学习,做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另一位同学的结尾是:她就是我的小妹妹,爱唱爱跳,爱哭爱笑,我很喜欢她。
怎么样,写熟悉的人不难吧?只有选取典型事例,然后进行细致地描写,才能使鲜明的人物形象永驻我们心中。当然,要想写出精彩的作文,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在写作中慢慢摸索表现手法,相信一定能找到描写的窍门,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
【学生例文】 我的老师 ——可亲的妈妈 河南省实验小学 段灏宇 乌黑稍白的头发、大大的眼睛、象牙色的皮肤,这就是我现在的班主任贺老师,她像一位可亲的妈妈。
据说,贺老师有二十多年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她对于教导我们很有方法。上课时,她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一看见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的同学,不会声色俱
厉地吵,而是用手指着他,眼睛放出“十万伏特”的光刺向他,这时大家的目光都会投向那位同学。如果还有同学不认真听课,她还有一招——弹舌,并且不停地弹,直到你意识到错了,乖乖地坐端正为止。想一想,有这三招,再调皮的同学还会不认真听讲吗?下课了,老师像换了一个人,一边坐在凳子上喝水,一边开心地看我们玩耍,如果有同学来问一些问题,她会笑着耐心作答,天天如此。
贺老师很关心我们的身体,有一次我们下楼上集体班会课,室外气温很低,我傻乎乎地竟把外衣脱了,贺老师匆忙地从我身后走来,弯下腰,嘴巴贴在我耳朵边轻声说:“快穿上,别着凉了。”口中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顿时我感到很温暖,感到贺老师就像天空中温暖的太阳,让我心里暖和和的。这时,我无意中发现贺老师随风飘荡的白发又增多了一些,一定是太为我们操心了! 贺老师教我们的两年中,她带领我们班取得了很多成绩和荣誉。每次看到她那匆忙的背影,我就想说“老师,我爱您!”
【老师的话】小作者深情回忆自己爱戴的老师,抓住老师认真负责、关爱同学的特点,从外貌写起,举典型事例,抓住动作、神态和语言,把老师与众不同的表现惟妙惟肖地描写得清清楚楚,给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好老师。
【金丹妙招】 让人物自己“登台”
初学写作的同学,在写熟悉的人物的事例时,往往点出要写的人物后,不让人物自己“出场”,而是用自己的话间接地将人物的事例简单介绍、概括说明一番。例如,一位同学的爸爸是个球迷,他是这样写的:我的爸爸是一个球迷,每天他看电视时都要看体育频道,他还订了很多体育方面的报纸,吃饭的时候是边吃饭边看报。只要有时间他都要到篮球场打球,有时一打就是一下午。
读了这位同学的习作,我们看不到爸爸的样子,也听不到爸爸的声音,原因是爸爸只是在幕后,根本没有“出场”。只有简单概括的介绍,缺乏细腻的刻画和逼真的描写,读者只能了解到爸爸是个球迷,跟很多球迷一样爱看体育比赛,爱打篮球,没有自己的个性,所以给人的印象不深。
怎样让人物自己“登台”,就是选取典型事例,“慢镜头”般细致地刻画,生动地描写。为什么说爸爸是个球迷?他迷到什么程度?平时有哪些具体表现?对这些问题要一一想好,用具体的事例来回答,让爸爸自己登场“表演”: 爸爸身高1米83,是标标准准的篮球运动员的个头。平时,爸爸总订一些关于球类的报纸,什么《足球报》、《球迷报》、《中国体
育报》等等。妈妈不满意,但意见提得再多,也是徒劳。有时,爸爸干脆“装聋作哑”,仍然订他的报纸,津津有味地读他订的报纸。
“装聋作哑”“津津有味读他订的报纸”,有了这些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一个痴迷体育的爸爸立刻跃然纸上。爸爸这么迷恋看球,一定有一些趣事发生,如果写出来会更加吸引读者。
一天中午,妈妈把饭菜都端上了桌,只有爸爸没来,我便到房间里喊爸爸。只见他一边吸烟,一边看《中国体育报》。我喊了一声:“爸爸,吃饭了!”“嗯。”爸爸回答。我又喊了几声,可回答我的还是“嗯”。我无可奈何,只好把饭碗放在爸爸旁边,等我们把饭吃完,走进爸爸的房间,只见他的饭碗里全是烟灰。原来,爸爸看报纸入了迷,把饭碗当作烟灰缸了。我笑了起来。爸爸看到他做的“好”事,也哈哈大突起来。
通过对爸爸专注看报时的动作、语言的描写,他对体育痴迷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由此看来,抓住特点,进行细节描写,能立竿见影,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当然,表现人物还有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同学们可以在阅读和写作中仔细体会和揣摩。总之,要想方设法尝试运用各种手法表现人物的特点,以增强习作的表达效果。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