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和关联词(1)
高二 语言文字 复句和关联词一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一)(1)弄清单句成分,学会区别单句与复句,掌握长短句间转换的方法。
(2)能识别复句类型,学会分析复句结构层次及关系。
(3)完成关联词选择填空,掌握辨析方法。
预习案1、结合书本掌握与单句、复句、关联词有关的基础知识;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要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Ⅰ教材助读一、知识补充1、句子成分有哪些?2、句子成分在文中的基本位置如何?归结问题:1、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
句子成分在文中的基本位置如下:[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定语)主语[状]谓语<补语>(定语)宾语3、复句特点(1).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有多长,中间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然是单句。
(2).复句中的分句,在意义上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在意义上没有联系的单句不能组成复句。
(3).复句中的分句不能作别的分句的任何成分。
(4).复句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语音停顿,一般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4、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归结问题: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结合上面知识结构)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
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分句表示句子没有完全结束的语调,分句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较短的停顿,书面上用句中标点(逗号、分号等)表示。
归结问题:单复句的区分:(1)单句中,各短语充当句子的一个成分,独立性差;而复句中各分句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例如:单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历史的规律。
复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并列)(2)单句中不用关联词表示短语间的关系;复句一般用关联词展示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单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句中的“只有......才”只起强调语气的作用,不是关联词。
复句和关联词1
5、“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 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 叶上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 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从上句中选出四个上下结构的形演变
3、“一切都象刚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 眼。”
写出一个声旁与“刚”字相同的形声字——(
“啊,真想不到,他也是热爱歌唱的。” 写出一个形旁与“歌”相同的形声字——(
)
)
4、“林部长走下公共汽车,解下脖子上的毛巾, 把脸上的汗擦了擦,就急急地杠着行李,往工地上 走。” 写出与上文中“脖”同声旁的形声字( 用形声字的知识找出一个错别字: 错—— 正—— )
• 1、判断下面汉字全是形声字的一组 (D ) • A手抢慢力海 B拉琶监弦裹 • C饮蜻跚峰地 D鹉警雾基羞
2、“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 长长的,又如伸开的双臂,将晋祠拥在怀 抱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 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 山都会心旷神怡。”
( (
句中与“神”形旁相同的形声字是 );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是 )
•
八卦说 。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 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纬· 干· 凿度》认为:干卦, 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
•
对汉字的起源,目前普遍认为起源于图画。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说:“他(原始人) 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他 还讲到“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 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这里形象地讲述了汉字的起源。也就 是说图画是用来记事、表示意思的,他和文字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不等于就是 文字。只有当图画的线条趋于简单一致,能够读出音来,并表示一个确定的意思的时 候,就成为最初的文字了。
复句关系与常用关联词
复句关系与常用关联词
1、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例如1、阅读课外书既可增长知识与阅历,又能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还能从中体会他人的感受。
你既聪明可爱,又乐于帮肋别人,大家都很喜欢你。
2、我一边学习一边思考。
晚上,我一边吃饭一边听歌曲。
我一边逗着小狗,一边心不在焉的回答着他的问题。
3、学习不是为了考高分,而是为了求知,为了明理、以及学有所用!
2、承接:承接是指前后的两个句子有一定的依赖,后面的依前面的一个发展顺序而来。
例如便;就;于是
这几天不是刮风便是下雨.
他一伤心就哭.
3、递进:递进关系是指能够表示在意义上进一层关系的,且有一定逻辑的词语. 分句之间的这种关系,必须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来表示.表示递进关系的常用关联词有:1.单用的.例如,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并、甚至、更、以至、何况、况且、尤其、还、甚至于等.2.配对使用的.例如,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尚且(况且)……,何况…….
4、选择:选择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或情况,并表示要从中选择一种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5、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可是.
6、.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7、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 、要是……那么无论……都…… 、
不管……也……
8、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语类别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语类别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语类别联合式复句:含义:复句的分句之间没有主次的区别,若干分句共同作为表达语意的主体的复句类型。
1、并列复句:1)含义:分句之间:(1)分别说出几个事物的情况,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情况;(2)或者对比说明几种事物;(3)或者解释说明。
2)分类:(1)平行式:例1:这件名牌衣服很漂亮,那件名牌衣服很便宜。
例2、这个同学一边认真地听课,一边细心地记笔记。
(2)对照式:例1:他面对困难不是灰心丧气,而是勇往直前。
例2:是存在决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存在。
“是”——是连词,不是动词。
(3)解说式:(单一解说·总分解说)例1:北京奥运会有一个无与伦比的开幕式,它是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
例2:1、年初南方出现了冻雨灾害,2、五月四川发生了汶川大地震,3、8月全国很多省份又发生了水灾,/4、这些都说明2008年是中国自然灾害极为频繁的一年。
3)关联词语:(1)平行式的关联词语:1 单用:也·又·还·同样·同时……2 双用: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既……,又(也)……有时……,有时……有的……,有的……(2)对照式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是……,不是……(3)解说式关联词语:没有明显的关联词语,应根据语意关系来确定。
2、承接复句(连贯)1)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出现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的顺序)2)分类:(1)动作的连续:例1:同学们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了学校。
例2:吃过晚饭,老秦跟小福来到场院打谷子。
(2)事情的连续:例1:月亮升起来了,院子里显得很干净。
例2:荆江大堤刚出现险情,解放军战士就出现在大堤上。
(3)关联词语:1 单用:就·便·才·于是·然后·接着2 双用:首先……,然后……刚……,就……一……,就……3、递进复句1)含义: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另一个分句的意思加深了一层。
复句和关联词语
复句和关联词语
本文是关于复句和关联词语,感谢您的阅读!
复句和关联词语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语言单位组成的句子。
组成复句的语言单位叫分句。
分句和分句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通常用一些词语来表示。
这种表示分句之间关系的词语叫关联词语。
(一)关联词语不是一个词类,离开了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的主要成员是连词,但并不是所有的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语。
例如“和”、“跟”、“同”、“与”等连词就不能连接分句。
还有些连词虽然可以连接分句,但也可以连接词。
例如:
①你去,或者她去,或者你们两人一起去。
②你在家玩游戏或者看电视都行,就是不要出去。
例①中的“或者”连接的是分句,是关联词语。
例②中的“或者”连接的是词,不是关联词语。
有些副词也可以用作关联词语。
试比较:
③他今年才20岁。
④早上5点钟他就起床了。
⑤他干活干到夜里12点,才睡觉。
⑥他刚走一会儿,我就睡着了。
例③、例④两句中的“才”和“就”不连接分句,不是关联词语。
例⑤、例⑥两句中的“才”和“就”连接分句,是关联词语。
除了连词和副词,还有一些别的词(如“一面……一面”、“首
先……其次”等)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
例如:
⑦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
⑧我在这里首先说矛盾的普遍性,其次说矛盾的特殊性。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陈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种事物、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有平列或对照的意味,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⑴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
⑵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还可以节约纸张和印刷费用。
⑶概念的内涵越小外延越大,反之,内涵越大外延越小。
(单用)⑷我们既要有冲天的干劲,也要有科学的分析。
⑸于长水一边发动党团员加紧搬石头,一边帮着石匠钻炮眼崩石岩。
⑹海燕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
——高尔基《海燕》 ⑺治史绝不是为了泥古,而是为了鉴今。
⑻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绝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注意:并列复句还经常不用关联词语,而只凭语序和语义来显示分句间的关系,如: ⑴山显得那么苍茫,路显得那样遥远。
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⑶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二、承接关系:即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情况,常用的关联词语多为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⑴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⑵代表团定于今日离京前往上海,然后赴广州参观访问。
⑶过了那林,船便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鲁迅《社戏》⑷大家看了看钞票上的人像,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便把钞票塞进破布袄的空口袋或者缠着裤腰的空褡裢。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⑸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后来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⑹我一进村,就被这意外的情景惊呆了。
复句类型和关联词语[1]
复习类型和关联词语通过学习常见的几种关联词语,初步认识几种最简单的复句,了解他们的结构和作用。
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或者陈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者陈述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并列的。
例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我们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常见的关联词有:又……又……;既……又……;既……也……;不是……而是……;是……不是……;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有时……有时……。
二、承接关系几个分句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或连接发生的几个动作。
分句之间是相承相接的关系。
例如:1、我们把菜洗干净,送到厨房里去。
2、这件事悄悄地传开了,人们纷纷到河边看热闹去了。
常见的关联词有:就、便、于是、接着、然后;首先……然后……;起先……后来……三、因果关系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这个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这个结果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说话人所作的论断。
例如:1、由于全体村民的顽强战斗,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2、歌声拖得很长很长,因此能听得很远很远。
3、这次救援行动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各个部门的团结协作和积极配合。
4、他画得这样用心,以至于刮起大风也不理会。
5、我们既然来了,就该安心下来。
常见的关联词有:由于、因为、因此、所以;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以致、以至、以至于。
四、递进关系后一分句所表达的意思比前一分句语意上更进一层:或者范围更广,或者程度更深,或者情况更甚。
例如:1、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2、批评家的职务不但是剪除恶草,还得灌溉鲜花的幼苗。
3、不但眼睛模糊不清了,连精神也不济了。
4、老人不但不生气,反而摸着胡子笑呢。
5、小吴不但承认了错误,甚至表示要立即以实际行动将功补过。
6、听到他的名字尚且害怕,更何况去当面见他了。
复句类型和关联词
复句类型和关联词1并列句概念: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例句: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关联词:又……又……、既……又……、既……也……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不是……是……、是……不是……、也、又、还、同时2承接句概念: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例句: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关联词:最初……后来……、先……接着……便、又、才、就、于是、接着、然后、3递进句概念: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例句: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关联词:不但(不仅)……而且……、不但(不仅)……还……、不光(不只)……还……、尚且……何况……、别说……就连(就是)……更、而且、并且、甚至、况且、尤其4选择句概念: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
例句: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关联词: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或、或者、还是5转折句概念: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例句: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但是、但、可是、然而6假设句概念: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的结果。
①假设与结果相一致例句: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关联词:如果……就……、假如……就……要是……那么……就、要、便、那么②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例句: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关联词:即使……也……、即便……也……、哪怕……也……纵然、纵使7条件句概念: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例句: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凡是……都……、除非……才……8因果句概念: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常用复句及其关联词的搭配
常用复句及其关联词的搭配(整理稿)(一)并列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述说或描写相关的几件事、几种情况或同一件事、同一情况的几个方面。
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彼此之间不分主次、轻重。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单用——也;又;还(有);同时;同样;另外搭配使用连用:既……,也……,又……;又……,还……成对使用:既……,也……;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重复使用: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并列关系的复句,通常又可分为平行式和对比式两种。
1平行式(A,B,C……)2对比式(不是A,而是B)分句具有对举性,否定一方,肯定一方。
(二)承接复句分句与分句之间在意思上是承接的,表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分句往往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一般不能调换次序。
(三)递进复句递进关系的复句一般只有两个分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往往是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递进复句的关联词语大多是成套使用的,也有单用的。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单用——而且;并且;甚至;更况;且何;况;还;也;反而(反) 搭配使用连用:也……,还……,更……;不但……,而且……,甚至……成对使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并且、还、也、更、又)……;不但不(不仅不)……,反而……;尚且……,何况……;既……,更……“不是……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可以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上例中的“不是”没有否定的意思,而是表示“不仅仅是”的意思,“而是”则是“而且是”的意思。
并列复句中的“不是……而是……”两个分句往往可以变换语序,基本意思不变,而上例中的前后分句不能变换语序,所以不是并列复句,而是递进复句。
递进复句可以分为顺进式和逆进式两种。
1顺进式(不但……,而且……)2逆进式(不但不……,反而……)这种复句前一分句常从否定方面说,表示“不怎样”或“没有怎样”,后一分句则从肯定方面说,“反倒怎样”,从相反方向把意思推进一层。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是:
1、并列复句: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
单用:也,又,另外,同时,一面,一边,另一方面。
合用:既…又…;不是…而是…;也;又;同时、同样、另外;既…也;又…又;也…也;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一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会儿…一会儿;是…不是。
2、递进复句:分句之间的意思是递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
单用:更、而且、况且、何况、甚至、甚至于、以至、尤其、尚且、反而、并且、还、不但、不仅、不光。
合用:非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不但……反而、尚且……何况、别说……连”等。
3、转折复句:句意之间是转折的关系。
单用:虽然虽说是但是可是但却而然而不过就是只是反而尽管固然只不过。
合用:“虽然(虽、虽是、虽说、虽则、尽管)……但是(可是、然而、却、也、还、而)”等。
4、因果复句: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单用:“因为、由于、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既、既然、可见”。
合用:“因为(因)(由于)……所以(才)(就)(于是)(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由于……因此(因而,所以);“既然……那么(就、又、便、则、可见)”。
5、条件复句:分句之间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单用:才、否则、要不然,一旦,除非,只要,只有。
合用: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总);没有……就没有;无论(不管,不论)……都;“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不)”。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1)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1)复句类型及关联词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句组成的复合句,其中具有主要表达意义的句子叫主句,提供补充说明的句子叫从句。
复句可以根据从句的类型和主从句之间的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
每个复句类型都有相应的关联词,关联词的正确使用能够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明了,使读者理解起来更加轻松。
1.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可以充当整个从句所处的主句的主语、宾语、表语或补语等成分。
常见的名词性从句包括:(1)主语从句:即从句充当句子的主语,在构成句子时,一定要用it 作为形式主语。
关联词:whether/if, that, what, who, whoever/whomever, which, whoever/whomever, when, where, why等。
例句:Whether we can pass the exam is uncertain.(2)宾语从句:即从句充当句子的宾语,常用于以下动词之后:advise, assume, believe, consider, decide, expect, hope, know, promise, seem, suggest等。
关联词:whether/if, that, what, who, whoever/whomever, which, whoever/whomever, how, when, where, whether等。
例句:I hope that you can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3)表语从句:即从句充当句子的表语,常用于以下系动词之后:be, become, feel, look, seem, sound, stay, taste, turn等。
关联词:that, whether/if, what, who, whoever/whomever, which 等。
例句:The problem is that we don’t have enough money.(4)同位语从句:即从句与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同等作主语或宾语。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一)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一)复句是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构成的复合句。
常见的复句有三种类型:并列句、主从句和复合句。
而关联词是引导不同类型复句的重要语法连接词。
一、并列句并列句是由两个或多个同等地位的简单句通过并列连词如"and"、"or"、"but"、"yet"、"so"等连接而构成的句子。
并列句语意紧密连续,每个并列成分都可以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如:I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and my sister likes to play soccer.二、主从句主从句是由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构成,从句为主句中的一个成分而存在,从句在语法上具有从属地位。
主从句的连接词常见的有“that”、“who”、“which”、“where”、“when”、“why"等。
例如:I know that you are busy.三、复合句复合句是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句子。
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
复合句的连接词包括“if”、“because”、“although”、“while”等。
例如:Although he was tired, he still finished the work on time.在复句中,连接从句的关键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键词和它们的作用:1.并列连词最常见的连接并列句的词汇是“and”、“or”、“but”、“yet”、“so”等。
这些词可以指示递进、选择、对比、转折、因果等关系。
例如:He is both smart and hardworking.2.主从连词最常见的引导从句的词汇包括“that”、“who”、“which”、“where”、“when”和“why”。
从句可以用作主语、宾语、主语补足语、宾语补足语、定语和状语。
常见复句类型及关联词语
常见复句类型及关联词语一、递进关系递进关系用于表达两个或多个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递进关系或递增程度。
1. 不仅...而且...示例:他不仅能弹钢琴,而且还会唱歌。
2. 越来越...示例:她的汉语进步得越来越快。
3. 不止...还...示例:这家餐厅的菜不止好吃,而且价格也合理。
二、转折关系转折关系用于表达两个或多个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转折关系或相对立的观点。
1. 虽然...但是...示例: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还是坚持去跑步。
2. 与其说...不如说...示例:与其说他是个老师,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位朋友。
3. 尽管...但...示例:尽管他很累,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
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用于表达一个事物是由另一个事物所导致或引起的原因。
1. 因为...所以...示例:因为下雨,所以他们取消了郊游计划。
2. 由于...导致...示例:由于交通拥堵,我迟到了十分钟。
3. 所以...示例:我错过了火车,所以我只能坐公交车回家。
四、条件关系条件关系用于表达一种事件或行动的发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1. 如果...就...示例:如果你批准的话,我就开始着手准备这个项目。
2. 除非...否则...示例:除非遭遇特殊情况,否则会议将如期举行。
3. 只有...才...示例:只有努力研究,才能取得好成绩。
总结:复句是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通过逗号、连词或关联词相连而形成的句子。
递进关系用于表达递进关系或递增程度,常用关联词有不仅...而且...、越来越...和不止...还...。
转折关系用于表达转折关系或相对立的观点,常用关联词有虽然...但是...、与其说...不如说...和尽管...但...。
因果关系用于表达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常用关联词有因为...所以...、由于...导致...和所以...。
条件关系用于表达事件或行动的条件,常用关联词有如果...就...、除非...否则...和只有...才...。
常见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常见复句类型及关联词一重复句一重复句是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
主要有八种类型: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如: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如: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复句的类型及主要关联词
三组: 无论(不论)……,都(也)……。 不管(任、任凭)……,都(总,总是, 也)……。
九、目的复句(……,以便(以免)……) 一组: 为了 以便 是为了
以
用以
好
为的是
二组: 以免 免得
省得
以防
复句的类型及主要关联词
一、并列复句 一组: ……,也(又、还)……。 ……,同样(同时也)……。 二组: 又(也)……,又(也)……。 既……,也(又)……。 一则(一方面)……,二则(另一方面)……。 有时(一边)……,有时(一边)……。 一面(一会儿)……,一面(一会儿)……。 三组: 不是……,而是……。 是……,(而)不是……。
二、承接复句 一组: ……,就(便、才、又)……。 ……,于是(然后,后来)……。 ……,接着(跟着,随即)……。 二组: 首先(起先)……,然后(后 来)……
三、递进复句 一组: 不但(不仅、不单、不只、不光)……,而且(还、 也、又、并且)……。 不但不(不但没有)……,反而(而且、反倒)……。 二组: ……,而且(并且、况且、更、甚至、尤其、特 别)……。 尚且……,何况……。……,何况……。
五、转折复句(虽然A,但是B) 一组: 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 是、却、而)……。 二组: ……,但是(但,然而)……。 ……,可是(可,却)……。 三组: ……,只是(不过)……。 ……,倒(就是)……。
六、因果复句(因为A,所以B;既然A, 就 B) 一组: 因为(由于)……,所以(以致、 就)……。 ……,因此(因而,以致)……。 二组: 之所以……,是因为……。 三组: 既然(既)……,那么(就)……。
七、假设复句 一组: 如果(假如、假使)……,就(便)……。 倘若(要是,要)……,就(那么,便, 那)……。
复句与关联词
复句与关联词易混淆的复句类型(1)并列复句和选择复句。
并列复句(“不是……而是……”,“是……不是……”),选择复句(“不是……就是……”)。
辨别这两种复句:首先可以从关联词入手。
其次,可从句子表达的意义上来区别。
并列复句是为了鲜明地说明事情或事物的特点,意思往往是确定的;选择复句则列出两种不相容的可能,意思是不确定的,要人们自己去确定取舍。
(2)因果复句和并列复句。
因果复句(“既然……就……”),并列复(“既……又……”)。
辨清方法有二:第一用换关联词法来判断,“既然……就……”可换成表一般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而并列复句却不能把“既……又……”换成“因为……所以……”;第二,用前后分句换位法来判断:前后分句不能换位的是因果复句,能换位意思不变的则是并列复句。
(3)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
可从两方面来辨别这两种复句。
第一,根据关联词来辨别:凡是前一分句中的关联词与“如果”意思一样(如“假如”、“假若”、“若是”、“若要”等),则是假设复句;凡是前一分句的关联词与“只有”意思相近(如“只要”、“除非”等),就是条件复句。
第二,根据句子感情色彩来判断:假设复句往往带有假设的意味,主观色彩较浓;而条件复句常常是冷静地叙述情况,比较客观。
判断复句类型1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
2学习既要有一股钻劲,又要有一股巧劲。
3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
4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5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6要是到了夏天,那座高山上的积雪就会融化。
7我们即使再盖一间库房,也装不下这些稻谷。
8说实在的,我也搞不懂是怎么回事,也不想去搞懂它。
9既然他处处为集体着想,就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10多一点翻译的技能还在其次,更主要的,还是受一点美英华文化的熏陶。
11他宁可少睡些,也要把当天的事情做完。
12你要是踩着那些窝儿下去,到17米的地方就会发现井壁的一旁有一条隧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句:他不但学习好,而且思想品质也好。 • 例句:他不但不生我的气,反而跟我亲热起来了。
练习:判断下列句子是并列复句还是递进复句。
1、你去,他去,我去,大家都去。
(并列)
2、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 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 (并列) 3、有些人对这种不正之风不仅不制止,反而跟着 (递进) 搞呢? 4、他不光是说不做,而是说了就做。 (并列)
单用的:或、或者、还是、宁可、倒不如、宁肯、 还不如 搭配用的;是……还是 要么……要么 不是……就是 也许……也许 与其……不如 与其……宁可 宁愿……也不 宁可……也
例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5、递进复句的构成
• • • • • • • • 关联词语配对使用 1、不但……而且…… 2、不仅……还…… 3、不光……也…… 4、不只……又…… 5、不但不……反而(反倒)…… 单用关联词语 而且 并且 甚至 尤其
Ⅱ
Ⅳ
Ⅲ
Ⅲ Ⅰ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 减轻了桥 身的重量, 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 桥洞的过水量, 减轻过水量对桥身的冲击。
Ⅰ
Ⅱ
Ⅱ
在下列各句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并且 ) A、要懂得这些变化,必须逐渐学习,( 需要老师教,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可以很快 学会。 B 、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 念,是(因为 )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 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 尽。 然而 )伟大的事 C、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业需要汇集平凡的劳动。 宁可 )站着死,也不跑着生。 D、文天祥(
却
指出下列名言的复句关系:
A、失去了真,也同时失去了美。(并列) B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 不 愿以伪善得到十个朋友的赞扬。 (选择) (递进) C、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条件) D、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E、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假设) F 、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强大,用知识武装起 来 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因果)
多重复句的划分
(并列) ‖ 奋斗的收获是成 成功的基础是奋斗, (因果) (条件)
︱ 所以,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的人, ‖ 功,
才能走上成功的高峰。
因果
①
︱ ② 因为我不 北京是美丽的, 我知道,
递进
︱
‖③而且到过欧美, ︱ ‖ ④ 看见 但是北京人,
连贯
过许多西方的名城。
课堂练习:分析下面的复句
8、让步复句: 即使(就算、纵然、哪怕)---也
9、条件关系 :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不管)---都(总是) 10、目的复句: 为了(以便、以免)---
按句子的关系加上恰当的关联词
1)他(宁可 )受苦,受累,他( 也)不享清福。(选择) 不仅 2)这个道理( )我们明白,( 连)小学生明白。(递进) 3)我们青年人不要空谈,( )要实行。(并列) 而 4)他( )在跑最后一圈时摔了一跤,( )仍然坚持跑 虽然 到了终点。(转折) 但 5)他下午( )来,( )不来。(选择) 也许 也许 )他仍然去了。(转折) 6)( )我再三劝阻,( 尽管 7)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 但是 )总不大喜欢。(转折)
(2)公安局要求严禁执行市政府的批示
(3)地方法院经过法庭辩论废除了公安局的指令
2、把长句改成短句:
(1)先确立几个句子的主语(哪几个名词可用来 作主语)
(2)依次写出这几个主语分别做了什么事(写出 与这几个主语有关的谓语)
(3)调整这几个句子的先后顺序
巴尔的摩地方法院1987年5月30日裁决亚特兰大市一个 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制造商向 一位因为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妇女赔 偿45万美元巨款。
他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又习惯地抬头巡视着辽 阔的星空。
1、并列复句的构成
1)直接组合
A云散了,雨住了。 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照射特别强烈。 2)借助关联词组合 A他既勇敢,又机智。 B风又急,雨又大。
2、连贯复句
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
单独的: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 跟着 搭配用的:首先……然后 其先……后来 例句:大姐一时没听懂,接着明白过来了。
复句的特点
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 的主谓关系结构; 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有多 长,中间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 号,仍然是单句。
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1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润滑剂来减少磨擦和磨 损机器就无法转运。 (单句) 2我们知道,他们也知道,只是双方没有通通 (复句) 气。 3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 出来讲啊! (复句) 4我们要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 (单句) 律。
解说 并列 假设 假设
① 困难是欺软怕硬的, Ⅰ ②你的思想是硬的, Ⅲ ③它 Ⅱ ④ 你要软, Ⅲ ⑤ 它就硬。 就变成豆腐,
长短句(单句和复句)互改
1、把短句改成长句:
她一手提着 竹篮,内中一个 破碗,空的。
她一手提着内中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
1、把短句改成长句:
(1)先确立一个句子作主干 (2)再把其他句子改作这一主干句子的定语 (或状语)
单用的:如果、假如、倘若、要是、要不是、 搭配用的:如果……就 假使……便 若是……那么 要是……则 假若……那么 例如: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去白云山看看。
。
让步复句:
让步假设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没有 成为现实,“即使”表示撇开的是虚拟的 事实,是做最大的假设罢了。
常见关联词:即使( 就算、 纵然、 哪怕、 就是、即便)……也(还)……、再…… 也
目的复句
偏句表示行为,正句表示行为的目的。关联词语单用。
达到目的:以、以便、以求、用以、借以、 好、好让、为的是 避免什么:以免、免得、省得、以防 例句:你把意见整理一下,明天好交大会讨论。 麻烦你把这本书捎给他,省得我再跑一趟。
关联词语运用需注意 的问题,见虚词学习
1、并列关系: 既---又(也) 不是---而是 一面(一边) 是---还是 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宁可) 2、选择关系: 或者 要么---要么 3、连贯(承接)关系: 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4、递进关系: 不仅(不但)---而且(并且) 5、因果关系: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 既然---就 6、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却) 尽管---还 7、假设关系: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那么(就)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3、解说复句
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进行解释、说明或总 说,解说关系一般依靠分句的次序和意义 来体现,不用关联词。
例句: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 常识。 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 主观主义。
4、选择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情况,这几种情况不能 同时并存,要求从中选择一种。
4. (1)传统的现代绘画是抽象艺术。 (2)它是由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以不同方式发 展起来的。 (3)它是以高度发达的审视技能以及对其他绘画和艺术史 的熟谙程度为先决条件的。
1.假设
2.条件 3.条件 4.让步
5.条件
爸爸
儿子 Ⅱ妈妈Ⅰ Ⅱ女儿 Ⅲ 女儿的同学
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 因为只有你意识到 这一点, 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 奋不顾身的原因。
4.中国古人喜欢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寻找人生品 质的对应物,水因其流畅自如被看成智者的象征, 山则因其宁静自守被看成是仁者的象征。
5.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机器人,这些 机器人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 料病人,还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3.那女人虽是山里人模样, 然而应酬很从容, 说话 (转折) (并列) 也能干, 寒暄之后, 就赔罪, 说她特地叫她的儿媳 (连贯) (连贯) 妇回家去, 因为开春事务忙, 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 (因果) (并列) 的, 人手不够了。 (因果)
5、不是你去,而是我去。(并列)
6、他不但会说英语,而且会说日语,甚至连法语 也会说几句。 (递进)
转折复句
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不 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或相对 的意思上去。 轻转句单用的:不过、只是、但是、可是、却、然而 重转句搭配用的:尽管……但是 虽然……但是 虽然……可是 尽管……然而 虽然……却 例句:工作虽然很紧张,但是心情是很愉快的。 他长得结结实实,只是比原来瘦多了。 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不停地工作着。(可是)
纵然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 前进的步伐。
因果复句
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
单用的:因此、因而、所以、以至、致使、从而、可见 搭配用的:因为……所以 由于……因而 既然……就 之所以……是因为
例如: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 既然我把那么深厚的感情灌注在我的歌里,他怎 么会听不见呢?
辨别区分单、复句:
看下面这两个句子: 1.我吃饭了,也喝汤了。
2.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这两个句子是不是复句呢?
回顾一下刚才这两个句子:
承前省略 1.我吃饭了, (我)也喝汤了。
蒙后省略
2. (我)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这两个句子都是复句
看下面句子
今天早晨起床后,我吃饭了,也喝汤了。
这个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呢?如果是复 句由几个分句构成呢?
Ⅱ
Ⅰ
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 滔滔不绝地说了许 多空话, 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Ⅰ
Ⅱ
有不少科学家认识了真理, 并且坚持真理, 结 果被愚昧的统治者杀死, 而且他们的学说、著作 也被禁止、焚毁。
Ⅱ Ⅱ
Ⅰ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 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教人活 泼不得; 只有孔乙己到店, 才可以笑几声, 所 以至今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