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宋代文学概况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宋社会与文学概况

第一章  宋社会与文学概况

第二节
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一、诗歌发展概况
宋代诗歌流派、作品及风格众多:宋初白派、晚唐派、西 昆派并行发展;稍后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等自成一体;王 安石“荆公体”令人耳目一新;北宋中期苏轼“东坡体”独树 一帜;后期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影 响深远;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驰骋诗坛; 南宋后期四灵派、江湖派名重一时。南宋末,文天祥、汪元量 等爱国诗人名扬诗坛。
材。
四、宋代话本小说
话 本:说话人用的底本。说话是宋代兴起的一种通俗说唱
文学形式,文字上散韵结合,方式上说唱相间,以此讲说故事。 宋话本也称宋代白话短篇小说。金元时期,话本进一步繁荣,
对明清小说尤其是章回体小说影响巨大。
宋代说话最著名的有小说、讲史、讲经、合笙、商
谜几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小说、讲史和讲经,因此话本 作品亦以 小说话本、讲史话本和讲经话本最突出。小说话
北宋宫乐图
也 叫 瓦 肆 、 瓦 子 。
地 , 包 括 勾 栏 及 饮 食 、 物 品 买 卖 等 场 所 ,
瓦 舍
: 宋 元 大 都 市 中 各 种 娱 乐 场 所 的 集 中
勾 栏
: 宋 元 时 百 戏 杂 剧 说 话 等 演 出 场 所 。
南 宋 临 安 勾 栏 瓦 舍 分 布 图
突出特点:宋诗在唐诗基础上另辟畦径,形成显别于唐诗 的艺术特色,南宋严羽《沧浪诗话· 诗辩》曰:以文字为诗,以 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题材上大量增加了日常生活内容。
二、散文发展概况
宋代散文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精神,主张“文以明道”,强 调“文道合一”,大力提倡充实明畅自然的文风。宋初:柳开、 石介、穆修、王禹偁等强调复古。前期至中期:欧阳修为领袖 的诗文革新运动轰轰烈烈展开,把散文创作推向高峰。靖康之 难后,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爱 国志士,关心民族存亡,文章体现同仇敌忾、重整河山的共同 主题,突显爱国情怀。

宋代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概述

2.豪放派(1)苏轼北宋伟大的文学家。

在词的内容上突破了写艳情的藩篱,抒情、状物、记事、说理、怀古、感遇,无事无意不可不入词;形式上常以诗赋、经典语入词,常用散文句法,使词脱离音乐,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

“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胡寅《酒边词序》)念奴娇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城子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西江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水龙吟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宋代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概述

① 北宋前期词 重要词家: 重要词家:晏殊 欧阳修 柳永 ② 北宋中期词 重要词家: 重要词家:苏轼 秦观 贺铸 晏几道 ③ 北宋后期词 重要词家: 重要词家:周邦彦 李清照 ④ 南宋词 重要词家: 重要词家:张孝祥 辛弃疾 姜夔
2诗 特点: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特点: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北宋初期:香山派、晚唐派、 ①北宋初期:香山派、晚唐派、西昆体 北宋中期: ②北宋中期:梅、欧、王、二苏 北宋后期: ③北宋后期:江西诗派 南宋前期: ④南宋前期: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后期:四灵诗派、 ⑤ 南宋后期:四灵诗派、江湖诗派
二 宋代文学的基本概况 1 词: 慢为词的主体。 令、引、近、慢为词的主体。 黄袍加身 节奏按韵拍区分,短者为令,稍长为引、 节奏按韵拍区分 , 短者为令 , 稍长为引 、 近 , 更长为 慢词。 慢词。 词源》记载,令曲四韵,引近六韵,慢八韵以上。 据 《 词源 》 记载 , 令曲四韵 , 引近六韵 , 慢八韵以上。 58字以下为小令, 59字至 字为中调 , 91字以上为长 字以下为小令, 字至 字为中调, 字以上为长 字至90字为中调 字以下为小令 调。 每首词最少有一个乐谱 乐谱, 每首词最少有一个 乐谱 , 每个乐谱都必定属于某种宫 有一定的音律、 节奏, 这些因素的总和, 调 , 有一定的音律 、 节奏 , 这些因素的总和 , 称为 词调” 每个词调都有各自的名称, 词牌” “词调”。每个词调都有各自的名称,即“词牌”。
3 散文 特点:内容紧密反映现实, 特点:内容紧密反映现实, 指陈时弊,长于议理; 指陈时弊,长于议理; 文风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文风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重要作家: 三苏” 重要作家: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三苏” 4 话本小说 5 小结 总特点:政治性、人民性、善思辨、好议论、 总特点:政治性、人民性、善思辨、好议论、 喜用典。 喜用典。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

宋词在题材、风格、手法的扩大演变上经历了一 个发展过程。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大量创制慢词新调,创造性地使用铺叙手法,大胆吸收口 语、俗语),至苏轼而再变。 苏轼是词中大作手,也是词体文学的革新家。他 将词变成一种能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复杂的思想感 情,并不再依附于音乐的一种新诗体。他还创造了多 种多样的艺术风格。 苏轼词的创作直接开辟了南宋词家辛弃疾等人的 豪放一派。
该派继承黄庭坚“夺胎换骨”、“点 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等创作主张, 诗风瘦硬峭拔,但也缺乏真情实感,艰涩 不通。 主要作家有陈师道、陈与义、曾几、 吕本中等。
戏 剧
元代杂剧是综合了唱、念、做、打,形成了完整 表演体系的一种成熟的古典戏曲形式,是在北宋杂剧 和金院本的基础上产生的。 宋杂剧就是宋代的歌舞戏,表演中吸收歌舞,能 演述比较复杂的故事,在南宋城市市民娱乐场所“瓦 舍”、“勾栏”中,是最受群众欢迎的伎艺之一。 金院本是北方行院艺人演出的脚本,是在宋杂剧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载歌载舞的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吸取了 宋金时期在民间流传的说唱诸宫调丰富多样的曲调组 合,便产生了元杂剧。
重要作家有晏殊、欧 阳修、柳永、秦观、周邦 彦、李清照等。
古典小说的新形式-话本
相对于诗歌与散文的高雅,小说是通 俗文学。而通俗文学的兴起,离不开城市 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 小说话本就是古代的白话短篇小说, 它在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以及运用的语言工 具、艺术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具有 不同于六朝小说和唐代传说的特点。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仁宗时期兴起的文学革新运动。 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精神,反对以西昆派为 代表的浮华文风,开展了文体革新和诗歌内 容、风格的革新,为宋代文学发展奠定了 基本面貌。 先后参加的有范仲淹、欧阳修、王安 石、苏轼等,欧阳修是诗革新的领袖。

第五编 宋代文学梗概

第五编 宋代文学梗概

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一、宋代文学的因革(一)宋代文学繁荣的表现1、诸种文体非常繁荣。

2、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家群。

3、作家、作品数量惊人。

4、作家理性增强,文学批评发达。

(二)诸种文体的沿革1、散文文、道的关系。

骈、散的关系。

功能、技巧。

文体、文风。

2、诗歌题材、内容。

艺术特色:议论化、才学化、散文化进一步求细、求新、求精求活、求透审美追求:“宋诗中的情感内蕴经过理性的节制,比较温和内敛,不如唐诗那样热情外扬;宋诗的艺术外貌瘦劲,不如唐诗那样色泽丰美;宋诗的长处,不在情韵而在理性。

”宋调特征:多深沉悲壮之气多议论之风文风朴实平易3、词,一代之文学唐宋词的发展变化轨迹,可从以下方面考察:(1)词作者遍布社会各阶层,而以文人为甚。

王易《词曲史》:“真、仁、神三宗俱晓声律,徽宗之词,尤擅胜扬……南渡以后,风流未泯,高宗能词……”《宋史·乐志》:太宗“前后亲制大小曲及旧曲创新声者三百九十”,仁宗“度曲以赐教坊”。

《宣和遗事》载“窃杯女子”《鹧鸪天》词: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谕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三宋子京《鹧鸪天》题注:“子京过繁台街,逢内家车子,中有搴帘者曰:‘小宋也。

’子京归遂作此词。

都下传唱,达于禁中。

仁宗知之,问:‘内人第几车子何人呼小宋?’有内人自陈:‘顷侍御宴,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内臣曰,小宋也。

时在车子中偶见之,呼一声尔。

’上召子京,从容语及,子京惶恐无地。

上笑曰:‘蓬山不远。

’因以内人赐之。

”所作《鹧鸪天》词如下: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

车如流水马如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他们的不能诉之于诗古文的情绪,他们的不能抛却了的幽怀愁绪,他们的不欲流露而又压抑不住的恋感情丝,总之,即他们的一切心情,凡不能写在诗古文辞之上者,无一不泄之于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绪言宋代文学发展概况一、宋代的社会情况1、积贫积弱,内忧外患。

赵宋王朝远不能与汉、唐盛世相比,但在文化建设和学术思想的发展方面,却呈现出承先启后、宏通广博的繁荣景象。

论学术思想,宋学向来与汉学并称。

宋明理学又是一脉相承。

讲文学艺术,且不说入宋后大放异彩的宋词,就传统的诗文创作而言,诗有可与“唐音”媲美的“宋调”,文有“唐宋八大家”之说,而且宋代占了六家。

言及书画艺术和话本戏曲等通俗市民文艺,则又是宋元同列。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宋代都是一个文化发达而文学昌盛的时代。

2、注重文治、文人议政、重文轻武。

赵匡胤在建国的第二年,就以“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解除了禁军将领和节度使的兵权,为加强中央集权,宋王朝将全国精兵集中开封及其附近,隶属于枢密院,由皇帝直接掌握,枢密使又多委派文人担任,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由于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重文轻武,边备不修,所以终宋之世积弱积贫,为历史版图最小的统一王朝。

反映在文学上,也就没有了西汉赋家和盛唐诗人那种恢弘开廓的气象,更多的是痛切国事、沉郁悲愤的声音,这一点越到后来越为突出。

北宋有改革与保守的党争,南宋则是主战与主和争论不休。

对外交涉中的辞令,政策争议中的辩论,均需要文章来表达。

客观上对宋代散文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宋代的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也很发达,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几乎都是进士出身。

文人当政是宋代政治的特色,与之伴随的文人论政风气的形成,则始于科举考试的科目导向,其影响所及,使宋文多论政文章,宋诗也有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

3、三教合流、理学形成。

理学的兴起是宋代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大事。

宋儒出入佛老而返归儒学,他们继承孔孟仁学的道统加以新的解说,又在受佛老思想影响下,兼吸道家学说的某些因素,发展成为新儒学的性理之学,或心性之学。

理学家主张文以载道,但偏重道统心传,认为作文易流于玩物丧志,吟诗无益,会耽误心性修养功夫,由此形成了重道轻文的文学思想。

其流弊所及,则文章不免说教,诗也趋向言理,缺少文学的情韵和意味,倒是词及小说戏曲等少受理学影响而自成面目,词更被称为宋代的一代之文学。

12宋代文学概述1

12宋代文学概述1

宋代文学概述一、北宋文学概况(960-1127年)(一)词:1.婉约派风格:富贵秾丽、婉约绮丽(1)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等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鹊踏枝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

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

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

夜寒空替人垂泪。

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长相思欧阳修花似伊。

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

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生查子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蝶恋花欧阳修画阁归来春又晚。

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

细雨满天风满院。

愁眉敛尽无人见。

独倚阑干心绪乱。

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

风月无情人暗换。

旧游如梦空肠断。

(2) 柳永1. 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其《乐章集》传词近200首。

2.大量创制慢词。

3.大部分作品都以白描见长,铺叙景物,天然去雕饰。

宋代文学的概况及特征

宋代文学的概况及特征

宋代文学的概况及特征(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宋代文学概况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诗、文和源于民间的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元、明、清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的主要文体是词、诗、文、小说、戏剧,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戏剧尚处在萌芽状态,成就较差。

一、宋词的概况宋词可以说是“一代之文学”的标志,就全部词史而言,宋词的创作无疑已臻顶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流派纷呈,风格各异。

宋词在题材、手法、风格的演变上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可分六个时期。

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晏殊父子、欧阳修、范仲淹、柳永等。

晏殊、欧阳修拉开了有宋一代词作的序幕。

晏几道兼融晏殊、欧阳修的词风,在回环曲折的笔致中透露出哀怨感伤的情调,深婉蕴藉,真挚动人。

范仲淹的边塞词苍凉开阔,豪放悲壮,下开东坡之词风。

此期词坛成就最大、贡献最力者首推柳永,柳永是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北宋中期,最主要的词人是苏轼。

宋词至柳永而一变,至苏轼而再变。

苏轼以诗为词,打破了词体的题材内容的局限,拓新了词的意境,在婉约词家之外另立豪放一派。

北宋后期,主要词人有秦观、黄庭坚、贺铸、周邦彦等。

秦观词一向被认为是婉约派的正宗。

周邦彦被推崇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是后来格律词派之先导。

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李清照等。

此期词坛成就最高、卓然自立的是女词人李清照,她主张词“别是一家”,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的独立地位。

其词化俗为雅,清婉疏淡,语言功力深湛,既自然清新又精美雅洁,号称“易安体”,与秦观等一起被推为“当行本色”的婉约正宗。

南宋中期,主要词人有辛弃疾、陈亮、刘过、姜夔等。

辛弃疾横世杰出,奏响了爱国词的最强音,凭其独创的“稼轩体”在两宋词坛“屹然另立一宗”。

宋代文学概论

宋代文学概论

北宋中后期词坛 一、黄庭坚的词(秦七黄九) 1.以俗为雅的词论 初学柳后学苏 2.黄庭坚的词选讲 二、晏几道的词 1.晏几道(1038-1110)生平。 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人。晏殊第八子, 18 岁时 父去逝。性格高傲。做过太寺太祝、颍昌许田镇 监等小官。 黄庭坚《小山词序》:“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 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
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万,家人寒饥而面 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 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2.晏词中刻骨铭心的爱情描写 三、秦观的词 1.秦观(1049-1100)的生平。 字太虚,后改字少游,高邮(今属江苏)人。元 丰八年( 1085 )进士,元祐五年( 1090 )除太学 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绍圣元年( 1094 )出为 杭州通判,后远徙郴州等地。有《淮海集》。 2.秦观词情韵兼胜的特点。 秦词吸取慢词和小令的双重优点达到情韵兼胜。
宋代文学概论
• 一、宋代社会历史概况 • 1、宋代分北宋(960-1127)、南宋(1127- 1279)两个阶段,共计320年。 • 2、宋朝统治者崇文抑武的国策与结果。 • 3、宋代对知识分子的优待与文化学术的繁荣。 • 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宋四大书(《太平御 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 龟》)及《资冶通鉴》的编纂; • 官学与私学,四大书院。 • 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强烈的使命感与仕、隐调和 的平淡自然心态。
元丰三至六年,苏轼于黄州生活。元丰七年,改贬 汝州。
元祐元年(1086),苏轼调回京都。
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六年以翰林学士承 旨召还。
后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 绍圣元年(1094),苏轼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绍圣四年(1097),苏轼被贬海南儋州(今海南儋 县)。

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述

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述

最为发达; 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广为流行; 老庄思想和道家思想仍很流行。 儒、释、道三教在宋代都很流行,呈现 出合流的趋势。
三教合流传改变了宋代士大夫的心态:
首先,宋代士大夫对传统的处世方式进
行了改革。 其次,宋代文人采取了新型的生活态度。 宋人有很强的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结 盟结党的做法得到普遍认同。
首先是中央高度集权,国家机器非常庞
大。 其二,宋朝是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为 严重的朝代,而在对外实力上始终十分 衰弱,十战九败。 “守内虚外”的军事政策
其三是激烈尖锐的党争和派系倾轧始终
不断。 其四,“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激发以 天下为己任的进步文人对政治的关心。 此外,宋太祖还立下“不杀士大夫及上 书言事者”的遗训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三、宋代文学分体、分期概说
1、宋词
2、宋诗
3、宋代散文 4、宋代的话本和戏剧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清·徐述夔: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复杯又见鼠辈,捣尔巢穴在明朝。
2、宋代政治对文人政治态度的影响
社会政治风气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士大夫
文人的政治态度,使之具有更强烈的参 与意识和更深刻的忧患意识。 宋人对现实的关心又有两个特点: 一是尤关切朝政、吏事和兵机; 二是宋人喜谈政事,但又与汉唐人不同。
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述
北宋(960—1127年):

宋代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的文学创作情况
– 诗文
——江西诗派
形成了“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色,代表 人物黄庭坚,提倡句法散文化,用典故,去陈反俗,好奇特,崇瘦硬。
——道学派古文 以理学家张载、程颢、程颐、周敦颐、朱熹为主的道学派古文, 为文从容平易、比较通俗,但缺乏文采,以专门发挥性理,表彰经义 为主。
李煜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 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 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 番滋味在心头!
宋词欣赏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宋王朝十分重视文治教化,印刷业和教育事业 都有空前的发展。宋代公私刻书业的兴盛使书 籍得以大量流通,此外,除了各级官办学校外, 私立学校也日益兴盛。像著名的岳麓书院、白 鹿洞书院等四大书院,其规模和学术水准都堪 与官办学校媲美。这样,宋代士大夫的总体学 术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 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宋太祖曾在宫中立碑:“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 事人。”作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 – 宋代统治者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对文官 特别优待,大量吸纳中小地主的知识分子参政, 使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文以载 道”的思想在宋代文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形 成了宋代士人独特的风采。
晏殊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 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宋代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概述

第一讲宋代文学概述宋代社会的特点以及对文人和文学的影响宋代文学:960——12791.宋代是中国历史的转换期中古——近古2.宋代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开放的唐文化——封闭的宋文化古典文化的峰颠——近代文化的滥觞3.宋代文化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

学术上——汉宋学术文学上——唐宋文学艺术上——宋元艺术科技上——三大发明一、政治方面(一)崇文抑武的文官政治1.发展科举制度:扩大科举的录取名额科举更具开放与平等在考试制度严格化2.重用文人“作宰相当须用儒者。

”“以儒臣知州事。

”“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太祖密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历观秦汉以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

而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

纵有薄责,旋即超升。

(二)文官政治对宋代文人的影响1.生存方式极其单一:书斋——官场2. 政治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高涨王禹偁《谪居感事》: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

欧阳修《镇阳读书》: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文官政治对宋代文学的影响1.提倡“诗以讽谏”、“文以载道”2.诗文有议论说理和散文化的倾向二、思想方面(一)理学兴起与三教融通理学:又称“宋学”、“宋明理学”、“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新产物。

三教融通:理学,又是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干,兼取佛、老而形成的新儒学。

理学由于兼容了佛、道,于是给陷入困境的儒学注入新的活力,得以在与佛、道鼎足而三的思想格局中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

北宋真宗:三教之设,其旨一也。

南宋孝宗:三教本不相远,特所施不同。

……以佛修身,以道养生,以儒治世可也。

(二)理性精神及三教通融对宋代文人的影响1.学术研究勇于疑经惑传2.思想倾向奉守儒术而融通释老3.个性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朱熹: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论。

两宋文学史概述

两宋文学史概述

第一讲宋代文学概述一、宋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汴梁(今开封)。

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掳去,北宋灭亡。

这一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今河南商丘)登基,是为宋高宗,建立南宋。

南宋后来迁都绍兴,最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俘虏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

南宋残余势力在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的带领下,拥立年幼的宋端宗,逃至南方拼死抵抗,经香港退至广东新会、南海一带,期间端宗病死,文天祥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

1279年,穷追不舍的蒙古兵与宋兵在新会崖山发生激战,宋兵惨败,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幼主跳海自杀,南宋宣告灭亡。

下面从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具体分析宋代文学发生的历史背景。

(一)、政治方面宋代在政治上实行崇文抑武的文官政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发展科举制度,人文获取功名的机会大增。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范围。

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

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

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

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2、重用文人,文人地位提高。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深鉴五代时期武人专权跋扈之弊,注重任用科举出身的文臣。

他曾说,任命文臣为地方官,即使都去贪污,也比任用武将的危害小。

宋太宗即位以后,迅速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

整个宋朝,每年由科举入仕的平均人数是361人,约为唐朝的5倍,元代的30倍,明代的4倍,清代的3.4倍。

可以说,宋代科举取士之多,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进士、英宗朝官至三司使的蔡襄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宋代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概述






词的出现:隋唐 词的特点: (1)在形式上具有音乐上的标志 (2)在体制上长短大小各不相同 (3)在格律上某些方面比诗自由些,某 些方面又比诗要求更严 词的发展进程:民间-豪门宫廷-文人的 创作
宋词的发展:



四大原因: 1、历史——诗难继,词有空间、土壤 2、美学——词有长短,宜表达丰富内容 和情感,补诗之不足 3、认识——别于论道言志,承继言情传 统而用之 4、时代——需求和推动
宋代文学概述
• 一、历史概况:
• 政治和军事上软弱无力,但 在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上有 很大的发展
政治与文学
1、宋代的政治有四大特点: (1)中央集权虽高度发达但始终无法 解决冗官、冗兵、冗费的弊端。 (2)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严重,而 且宋代在对外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 (3)激烈尖锐的党争与派系倾轧始终 不断。 (4)高度重视文治,高度重用文人。



一、思想内容广阔: 与政治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五大特征— —议政、爱国、民生、社会画面、品评 艺术 二、艺术形式独特: 议论化,才学化,散文化;重手法的翻 新与改造
小说与戏曲:市民文学


一、小说的发展: 话本:讲史、说经、小说,具有一定的 现实性;鲜明、生动的口语,深受广大 群众的欢迎 2、戏曲的发展: 种类多,影响大,奠定元杂剧和明、清 传奇的基础
思考题

1、宋代思想和文人的思想风貌 2、宋词鼎盛的原因及表现 3、宋诗的思想艺术特点
繁荣和成就表现
1、全社会普及 2、新创词调大量涌现 3、内容突破、技巧提高 4、流派众多




散文: 杨亿、刘筠-骈俪;柳开、石介-恢复韩柳传统; 欧、苏诸家的努力,发展到高潮。 古文: 道学特盛,张载、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 为文从容平易,专发挥性理、表彰经义;语录 体,比较通俗,但缺乏文采。

绪论宋代文学

绪论宋代文学

北宋中期: 北宋中期: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 王安石、 王安石、苏轼 。
北宋后期: 北宋后期: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南宋前期: 南宋前期: 陈与义、吕本中、 陈与义、吕本中、曾几 。 南宋中期: 南宋中期: 中兴四大家” 杨万里、 “中兴四大家”:杨万里、范 成大、尤袤、陆游。 成大、尤袤、陆游。
(三)散文: 散文: 北宋散文: 北宋散文: 柳开与王禹偁 。 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 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 苏辙。 苏辙。 苏轼 。
南宋散文: 南宋散文: 胡铨、李纲、陈亮、陆游、 胡铨、李纲、陈亮、陆游、辛 弃疾。 弃疾。 文天祥、谢翱。 文天祥、谢翱。
(四)通俗文学: 通俗文学: 话干、张孝祥、朱敦儒、 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李 清照。 清照。 南宋中期: 南宋中期: 辛弃疾、陈亮、刘过、姜夔。 辛弃疾、陈亮、刘过、姜夔。
南宋后期: 南宋后期: 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 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 吴文英、 周密、 王沂孙、 张炎。 吴文英 、 周密 、 王沂孙 、 张炎 。
南宋后期: 南宋后期: 永嘉四灵与江湖诗派。 永嘉四灵与江湖诗派。 文天祥、汪元量。 文天祥、汪元量。
(二)宋词: 宋词: 北宋前期: 北宋前期: 晏殊、 晏几道、 欧阳修、 晏殊 、 晏几道 、 欧阳修 、 范仲 柳永等。 淹、柳永等。 北宋中期: 北宋中期: 苏轼。 苏轼。
北宋后期: 北宋后期: 秦观、贺铸、周邦彦。 秦观、贺铸、周邦彦。
宋代文学 960——1279 ) (960 1279
宋代文学概说
一、宋代社会概况: 宋代社会概况:
二、宋代文学概况: 宋代文学概况: (一)宋诗 北宋初期: 北宋初期: 白体: 白体: 效法白居易诗风, 效法白居易诗风,主要诗人 有李昉、徐铉、王禹偁。 有李昉、徐铉、王禹偁。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相关图书期的宋诗,还是模仿唐诗,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貌。到梅尧臣起来,他的诗用思深远, 风格平淡,虽作近体,而存古意,“意新语工”,苏舜钦跟他并称。苏舜钦的诗,笔力豪俊、超迈横绝,好作古 体,内容多结合当时现实。欧阳修学韩愈的以文为诗,又受李白诗的影响。但韩诗矫健,欧诗舒畅,风格不同, 这时开始显出宋诗的特色。
北宋后期继欧阳修领导古文革新的运动,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是苏轼,在诗歌的创作上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是苏 轼,在词的创作上,打破诗词的界限,以诗为词,开辟了词的境界的也是苏轼,苏轼是北宋最杰出的大作家。
宋代文学苏轼继欧阳修起来,在完成北宋诗文词的革新运动方面,发挥了更大的更全面的作用。欧阳修讲的 道是关心百事,有所自得。苏轼讲的道,如学潜水的“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日喻》),是在生活实 践中有所体会,才能“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 与手者乎?是之为辞达”(《答谢民师书》)。其实苏轼的所谓“道”,在概念上和儒家道家以及宋代程朱的所 谓道都有不同,更多地偏重于生活体验,从生活中获得创作构思。他会运用“博喻”,用丰富、新鲜、贴切的比 喻,来表达这种口未能言的体会。他的创作,“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随物赋形”(《文说》),既有 深厚广阔的生活体验,又有“随物赋形”的形象表现手法,显示了北宋最杰出的文学成就。他的散文,论辩滔滔, 气势雄壮,纵横变化,汪洋恣肆。他的赋,象《前赤壁赋》,是叙事、描绘、哲理的结合,情韵相生。他的小品, 富有诗情画意,有丰富的想象力。他的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才 情奔放,曲折变化,无不达之意。“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赵 翼《瓯北诗话》卷五)。他的词,打破了诗词的界限,以诗为词,风格多样,有清新俊逸的,有刚健豪放的,给 词开辟了新的境界。他完成了北宋诗文词的革新运动。

宋代文学介绍

宋代文学介绍

第六章 南宋前期的文学
• 一、李清照 • 李清照的词学观 • 南渡前后词风的变化 • 易安体的特点 • 二、张元干、张孝祥 • 强烈介入生活的英雄词 • 张元干开南宋豪放派先河 • 慷慨悲愤与旷达超迈 • 张孝祥的两种词风 • 三、范成大、杨万里
第七章 陆游
• 一、生平与创作道路 • 人生的三个阶段和创作的三种境界
• 一、苏轼的生活道路和创作个性 • 政治上的挫折和文学创作道路的转变 • 追求创新和自由的表达 • 二、苏轼的诗 • 题材和内容的丰富 • 散文化倾向和灵动的诗歌境界 • 三、苏轼的词 • 开创豪放词风 • 以诗为词和词之风格的多元化 • 四、苏轼的散文
第五章 北宋后期的诗词
• 一、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 拗体律诗和生新瘦硬 • 以故为新和以俗为雅 • 江西派的影响 • • 二、秦观和周邦彥的词 • 秦观的复雅归宗和情韵并茂 • 周邦彦的严于格律和慢词结构的创新
主意识 • 表演化的结构和通俗化的语言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宋代的历史、文化概况
• 一、政治、军事格局 • 重文轻武、重内轻外、社会危机与改革的兴起 • 二、宋代的哲学 • 理学及其对正统文学的影响 • 三、宋代的经济 • 农业政策的调整 • 手工业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 • 商业的繁荣及其都市的扩大 • 经济状况对通俗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 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
第九章 南宋后期的词
• 一、姜 夔 • 纪游和咏物词 • 姜词的风格――典雅、幽冷、空灵、清刚 • 二、吴文英 • 因情造境、朴朔迷离 • 辞采秾丽的语言风格
第十章 话本小说
• 一、话本及其他通俗文艺的概貌 • 勾栏瓦舍、宋杂剧、说话、唱赚鼓子词、诸宫
调、百戏、傀儡戏及其他
• 二、话本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牲 • 反映市民生活、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一定的民

1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述

1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述

厕所卫生管理制度厕所卫生管理制度(优)厕所卫生管理制度1一、学校统一购买清洁用具以及清洁剂。

二、学校公共厕所必须切实加强管理,我校由生活教师专门负责清洁卫生和设施维护工作。

三、公共厕所应每天清洗二次,保持地面、便槽、洗水池内无垃圾杂物。

四、每天一次对公共厕所进行消毒除臭处理。

苍蝇、蚊虫孳生季节积极采取灭杀措施。

五、师生要文明入厕,爱护公共厕所设施,讲究清洁卫生,节约用水。

大小便要入槽,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抛杂物,不乱涂墙壁。

六、师生违反以上条例者通报批评。

厕所卫生管理人员职责1、厕所管理有专人负责,学校由值日每天进行检查。

2、禁止在厕所里随地吐痰、乱扔瓜皮果核、纸屑等废弃物。

3、禁止厕所的墙壁、隔板乱涂乱画。

4、大小便池要随时冲洗,并及时清查厕所内纸篓垃圾。

5、保持洗手池、地面大小便池的清洁干净,做到无积水、无尿碱、无污物、无异味。

6、加强对师生文明卫生教育,注意卫生、文明上厕。

7、清洁工人每天冲洗2次。

8、学校按时发放清洁工工资,不少于当地最低工资百分之百。

厕所卫生管理制度2为了确保生态卫生厕所和沼气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转,防止沼液冲厕循环系统的堵塞,持续厕所的清洁卫生,特制定生态卫生厕所使用管理制度。

1、管理人员要切实负起职责,加强管理。

夏季高温期要开窗通风,雨天或冬季低温要关掉窗户,挂上保温门帘。

2、大便后要手纸入篓,严禁投入池内,切勿将废塑料、垃圾等杂物投入池内。

3、大小便入池,严禁在厕所随意随地大小便。

4、非工作人员严禁使用冲厕系统。

5、卫生厕所粪池严禁使用农药及有害化学药品。

6、持续地面、墙体、屋顶干净卫生,严禁在墙面乱写乱画。

7、按时打扫厕所卫生。

各班级学生轮流每一天清扫两次(早上7:10―7:40,下午1:00―1:30),不能将污水排入便池内,不能在厕所内的'水龙头上涮拖把。

8、学校把卫生厕所打扫纳入班级评估,如打扫不彻底将扣除班级积分。

9、如果检查发现将手纸没有投入纸篓,要进行处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散文
1.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
(1)诗文革新运动。宋仁宗时期,欧阳修知贡举,发起了诗文革新运动,提出“文以明道”,重视“道”对“文”的决定作用,注重文学对政治的服务关系,同时注重文学本身的价值。诗文革新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欧阳修周围,团结起了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五人,他们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一起被成为“唐宋八大家”。
(1)通过削弱、分散宰相权力,严密控制地方官员,实现行政的中央集权。
(2)通过建立直属朝廷的财政管理系统、司法系统,实现财政、司法的中央集权。
(3)通过儒臣治军、分散兵权,实现军事指挥的中央集权。
3.积贫积弱的局面
(二)经济情况
两宋虽然国土狭小,国威不振,但由于国内统治比较稳定,因此农业与手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城市经济与商业发展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我们通过《清明上河图》以及《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文艺作品都可以感受到这种状况。
(3)艺术风格多样。在婉约、豪放之外,还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雄等多种风格。
2.重要流派及作家
北宋前期文人词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柳永吸收了民间词艺术成就,对长调颇多创制,多写市民生活与羁旅之情;秦观、周邦彦则将北宋文人词推向了高峰;苏轼、辛弃疾代表了词作的革新词风,创造了豪放风格;两宋之际,李清照、张元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孝祥代表了国破家亡时期的时代强音;南宋时期,还有以姜夔为代表的风雅词派,成员有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3.理学的兴盛与世俗化倾向的对立与互动
一方面,理学思想是士大夫阶层的共同意识形态趋向。不仅程颐、朱熹等理学家自矜掌握了古圣相传的安身立命之道,而且像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杨万里等文士也热衷于讲道论学,这使得他们在政治和学术上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
但另一方面,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整个社会思想上的世俗化倾向。宋代士大夫在生活观念、方式上往往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特点。如寇准生活豪侈,女伶唱歌,一曲赐绫一束。晏殊喜招宾客宴饮,以歌乐相佐,然后亲自赋诗“呈艺”。地位高的士大夫大多蓄家伎,像南宋张鎡,宴客时出以侑酒的歌者乐者竟多达百人。姜夔在范成大家作客,范因激赏其词而赠与歌女一名。
(2)“以议论为诗”
原因主要有:社会矛盾多端;宋代官员队伍的膨胀以及官员间的相互掣肘,使议论成为风尚;理学修养也培养了士大夫议论兴趣与能力。
(3)“以才学为诗”
原因主要有: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士人进入权力中心的途径基本只有通过科举考试一条道路,士人生活圈比之唐人大为狭窄;文化教育的发达使得宋代文人的知识水平空前提高。
4.南宋散文成就
南宋散文集中体现在士大夫们在国破家亡之际对于国家的责任感与对时事的痛切心情,洋溢着饱满的爱国主义感情。
(四)通俗文学
由于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发达,在唐代讲唱文学的基础上,演化出话本艺术。代表作有《快嘴李翠莲记》、《错斩崔宁》等。
(三)文化教育情况
1.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
印刷业的兴盛使书籍得以大量流通,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学校的数量和种类大量增加。除了从国子学到县学的各级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也日益兴盛。像著名的白鹿洞书院等四大书院,其规模和学术水准都堪与官办学校媲美。
2.科举制度的完备
宋代科举实行弥封、誊录制度,主考和阅卷官集中阅卷。一次录取的进士常达三四百人,超过唐代十倍以上。使得众多出身寒微的士人得以通过科举进入权力中心,扩大了宋朝统治基础,也促进了宋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重要流派及作家
以流派言,北宋有西昆体、理学诗、江西诗派;南宋有永嘉四灵、江湖派、隐逸派等。
以诗人言,有王禹偁、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叶梦得、陈与义、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
(二)词1.主要成就
(1)将抒情与写景融为一体,情景交融,境界超凡。
(2)长于比兴,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隐幽之情,表达政治寄托,感人至深。
(2)欧阳修散文成就。在思想方面,欧阳修散文紧贴现实,表现了他对宋代政治、社会的高度关切与深刻思考。在艺术方面,他对韩愈文风采取了吸收与扬弃结合的态度,创造出平易自然、明朗流畅的文风。
2.王安石散文成就
王安石散文多为政论,文风犀利,见解超群,表现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政治家风范。
3.苏轼散文成就
苏轼散文学识渊博,艺术上转益多师,代表着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宋代文学概况
一、历史背景
(一)政治情况
1.崇文抑武的国策
宋王朝重用文臣,不但任命宰相使用读书人,而且掌管军事的枢密使等职也多由文人担任。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君权、同时也使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欧阳修《镇阳读书》),是宋代士大夫特有的精神风貌。
2.通过一系列措施强化君主专制
这种两种思想倾向无疑是有着矛盾的,但宋代士大夫通过一种心理机制把二者有机融合起来,使之各自在相应的范围里各行其是,并行不悖。这对宋代文学发展形成了特殊影响。
二、文学发展概况
(一)诗
1.宋诗重要特征
“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江西诗派”最为典型。
(1)“以文字为诗”
将散文的手法、章法、句法、字法引入诗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