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

合集下载

史记中的成语

史记中的成语

轩辕天子出自《史记·五帝本纪》网开一面出自《史记·殷本纪》囊血射天出自《史记·殷本纪》酒肉池林出自《史记·殷本纪》左支右绌出自《史记·周本纪》焚书坑儒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拔山扛鼎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先发制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沐猴而冠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霸王别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无颜见江东父老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一败涂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约法三章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运筹帷幄出自《史记·高祖本纪》高屋建瓴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鸟尽弓藏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一狐之腋出自《史记·赵世家》招摇过市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积毁销骨出自《史记·张仪列传》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脱颖而出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歃血为盟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因人成事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一言九鼎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怒发冲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胶柱鼓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释义“师出无名”也称“兵出无名”。

史记成语100个

史记成语100个

史记成语100个《太史公自序》1.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有礼貌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

极言其多。

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3.金匮石室:匮:柜子。

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出处:“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4.名山事业:指著作。

出处:“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不朽的著作5.善善恶恶:称赞善事,憎恶坏事。

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出处:“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6.一旦一夕:形容很短的时间。

同“一朝一夕”。

出处:“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夏本纪》1.劳身焦思:解释劳:费;焦:焦急。

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出处:“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鲁周公世家》1.一饭三吐哺: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

比喻求贤殷切。

出处:“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贤人。

”2.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处:“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高祖本纪》1.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出处:“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2.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

出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军事、政治等。

3.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

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

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许多朋友有所不知,其实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成语,都出自古代的《史记》。

下面是店铺网小编带来的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推荐1) 毛遂自荐:《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

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2) 游闲公子:《史记·货殖列传》:“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3) 钟鸣鼎食:《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

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4) 观望不前:《史记·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5)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6) 砥行立名:《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7) 为德不卒:《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8) 相见恨晚:《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9) 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

韩信回答说:“臣多多益善耳。

”10) 五合六聚:《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

”11) 得意洋洋:《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12) 人人自危:《史记·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13) 鼠窃狗偷:《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尔,何足置之齿牙间。

”14) 王侯将相:《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5) 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史记的成语

史记的成语

关于史记的成语:
拔山扛鼎、败军之将、背水一战、取而代之、随波逐流、避面尹邢、羽翼已成、如胶似漆、霸王别姬、抱薪救火、拔帜易帜、霸陵醉尉、白鱼入舟、白头如新、按辔徐行、拔山盖世、白虹贯日、百步穿杨、韦编三绝、刎颈之交、卧薪尝胆、运筹帷幄、完璧归赵、约法三章、修身洁行、网开一面、冲冠眦裂、重厚少文、因人成事、歃血为盟、铸山煮海、锥处囊中、钟鸣鼎食、作壁上观、杯羹之让、政由己出、与世沉浮、短小精悍、多多益善、高屋建瓴、招摇过市、怒发冲冠、纸上谈兵、四面楚歌、沐猴而冠、负荆请罪、指鹿为马、肝脑涂地、鸿鹄之志、虚左以待、不胜杯杓、搏牛之虻、春秋笔法、擢发难数、鸟尽弓藏、弃书捐剑、脱颖而出、才气过人、穰穰满家、朝衣东市。

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面如冠玉:《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如胶如漆:《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沐猴而冠:《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坐上琴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声传意,文君心悦,遂夜奔相如。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围魏救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文君新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美如冠玉:《史记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低回不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曤然白首。

不赞一词:《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文君新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相得益彰:《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酒池肉林:《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汉书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刎颈之交:《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声名狼藉:《史记蒙恬列传》: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出自史记的成语100个

出自史记的成语100个

1. 运筹帷幄2. 伯牙绝弦3. 背水一战4. 破釜沉舟5. 拔帜树帜6. 约法三章7. 广武之叹8. 萧规曹随9. 屈节辱命10. 秋毫无犯11. 积毁销骨12. 怒发冲冠13. 百步穿杨14. 指鹿为马15. 项庄舞剑16. 才高八斗17. 忍辱负重18. 背城一战19. 一鸣惊人20.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21. 近悦远来22. 楚囚对泣23. 三令五申24. 下乔迁谷25. 门无杂宾26. 曲不离口27. 厉行节约28. 怀璧其罪29. 一暴十寒30. 门庭若市31. 众口铄金3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3. 推心置腹34. 约从离衡35. 运筹帷幄36. 拔帜树帜37. 披荆斩棘38. 百折不挠39. 酒池肉林40. 明察秋毫41. 高山流水42. 鸿鹄之志43. 韦编三绝44. 汗流浃背45. 见贤思齐46. 鸿鹄之志47. 志在四方48. 一字千金49. 风雨飘摇50. 一举成名51. 志在千里52. 忍辱负重53. 夜以继日54. 卧薪尝胆55. 毛遂自荐56. 势如破竹57. 背水一战58. 惊弓之鸟59. 负驽前驱60. 门无杂宾61. 拔剑论功62. 鞭长莫及63. 尺寸之功64. 酒池肉林65. 飞鸟尽,良弓藏66. 百战不殆67. 锐不可当68. 一言九鼎69. 宁缺毋滥70. 威震天下71. 忍无可忍72. 纸上谈兵73. 逐鹿中原74. 羽毛未丰75. 扬眉吐气76. 弹冠相庆77. 门庭若市78. 游刃有余79. 舞文弄墨80. 寸草不留81. 网开一面82. 洞若观火83. 胸有成竹84. 才高八斗85. 一字之师86. 闻鸡起舞87. 一挥而就88. 走马观花89. 名扬四海90. 眼明手快91. 众叛亲离92. 威风凛凛93. 忧心忡忡94. 英姿飒爽95. 夜郎自大96. 望尘追迹97. 桃李满门98. 朝秦暮楚99. 琴瑟之好100. 惊魂未定。

史记里的成语

史记里的成语

史记里的成语《史记》,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

它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书中的许多典故成语、警句格言,广为流传。

这里为大家精选了20个出自《史记》的成语,带你看看成语背后的故事。

1.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解释:是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

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2. 韦编三绝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

后来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

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3. 酒池肉林解释:商朝末代君王纣王生活糜烂,他下令在沙丘平台用酒装满池子,把各种动物的肉割成一大块一大块挂在树林里,这就是所谓的“酒池肉林”,以便一边游玩,一边随意吃喝。

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

出处:《史记·殷本纪》:“大冣乐戏于沙丘,(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4. 网开一面解释: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

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出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祝曰:“欲左,左;欲右,右。

不用命,乃入吾网。

”5. 一字千金解释: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千金。

后来用“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出自《史记》的30个成语及释义

出自《史记》的30个成语及释义

出自《史记》的30个成语及解释《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在《史记》中,有许多引经据典之处,也造就了不少成语,来看看有哪些吧!1.鸿鹄之志【释义】指鸿鹄有飞跃千里的志向和能力。

比喻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破釜沉舟【释义】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3.暗度陈仓【释义】韩信登坛拜将后,将出兵攻打项羽,表面上公开派人修筑栈道,暗中却由陈仓出兵,进而平定三秦。

比喻出其不意、从旁突击的战略或暗中进行的活动。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

”4.卧薪尝胆【释义】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

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5.沐猴而冠【释义】猕猴戴着帽子装扮成人的模样。

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6.韦编三绝【释义】指孔子勤读《易经》,以至于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

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

”7.酒池肉林【释义】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出处】《史记·殷本纪》:“大聚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史记中成语

史记中成语

《史记》中的成语【完璧归赵】〖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解释〗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怒发冲冠】〖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刎颈之交】〖解释〗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史记&S226;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胶柱鼓瑟】〖解释〗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出处〗《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纸上谈兵】〖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出自《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图穷匕见】〖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自《史记&S226;刺客列传》拔帜易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取而代之。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背水一战】〖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S226;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巜史记》成语名言警句积累

巜史记》成语名言警句积累

《史记》成语名言警句积累:成语:霸王别姬、天下无双、海市蜃楼、相见恨晚、国士无双、随波逐流、相得益彰、沐猴而冠、奇货可居、分庭抗礼、所向披靡、.劝百讽一、钟鸣鼎食、暗度陈仓、白虹贯日、首鼠两端、兔死狗烹、正襟危坐、靡靡之音、鸡鸣狗盗、危如累卵、期期艾艾、萧规曹随、一言九鼎、一字千金等。

名句: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出自《史记·魏世家》。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安土息民:安土息民,以待其敝。

《史记秦始皇本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彬彬有礼: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史记太史公自序》不名一钱: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史记佞幸列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史记.龟策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

——《史记.李斯列传》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史记.五帝本纪》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史记.日者列传》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

——《史记.淮阴侯列传》。

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出自史记的成语出自史记的成语1小编整理的出自史记的成语,希望能帮到你们。

奇货可居、不约而同、逐鹿中原、春秋笔法、约法三章所向披靡、声名狼藉、王侯将相、熙熙攘攘、劝百讽一钟鸣鼎食、暗度陈仓、白虹贯日、首鼠两端、兔死狗烹正襟危坐、靡靡之音、鸡鸣狗盗、危如累卵、期期艾艾酒池肉林、萧规曹随、胯下之辱、一言九鼎、一字千金前倨后恭、不寒而栗、百步穿杨、刎颈之交、胶柱鼓瑟歃血为盟、怒发冲冠、博闻强识、得意洋洋、强弩之末抱薪救火、流言蜚语、鸿鹄之志、作壁上观、无可奈何独当一面、身先士卒、因势利导、平易近人、侧目而视周公吐哺、一饭千金、不遗余力、碌碌无为、死灰复燃助纣为虐、孺子可教、三令五申、杀妻求将、屡见不鲜出自史记的成语2出自史记的成语故事:破釜沉舟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

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

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

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

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

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

这就叫破釜沉舟。

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

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

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

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出自史记的成语有哪些_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有哪些_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有哪些_出自史记的成语《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那大家知道哪些成语是出自史记的吗?下面请欣赏给大家带来的出自史记的成语相关内容。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 秋毫无犯:《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2) 一言九鼎:《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胜不敢复相士。

”3) 恨相知晚:《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

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4) 文君新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5) 鹰击毛挚:《史记;酷吏列传》:“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

”6)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7) 美如冠玉:《史记;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9) 刎颈之交:《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0) 围魏救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史记中的成语及解释1. 亡国之音:《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又:“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

”《史记;乐书》:“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2.利析秋毫:《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3.睚眦必报:《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4.如胶似漆:《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史记成语故事

史记成语故事

史记成语故事《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成语】【鸿鹄之志】释义:比喻远大的志向。

鸿鹄:天鹅,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出处:“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成语故事: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

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愤慨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老朋友啊。

”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破釜沉舟】释义: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决一死战。

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项羽本纪》成语典故:项羽跟秦兵打仗,带兵过河后把锅都打破,船都弄沉,烧掉房屋,只带了三天的粮食,以此来表示与士兵们同生共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

【卧薪尝胆】释义: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出处:“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成语故事:春秋末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

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纸上谈兵】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只是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的事物。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成语故事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成语故事

史记中的10个经典成语故事《史记》中的经典成语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十个:1. 怒发冲冠: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它的故事源自于蔺相如持璧入秦,秦王想要得到璧而赵王不愿意,蔺相如便以“怒发冲冠”来威胁秦王,最后成功完璧归赵。

2.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起到负面作用。

故事中,赵王想要派人去秦国送璧,但是担心路上有危险,蔺相如便提议派勇士前去,结果勇士们在路上画蛇添足,成功将璧送达。

3. 运筹帷幄: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意思是拟定作战策略,也比喻拟定计划或指挥调度。

它的故事与张良有关,张良在刘邦打天下时,为他出谋划策,被誉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4. 斩草除根: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南王列传》,意思是做事彻底,不留后患。

它的故事源自于刘长想要谋反,但是他的母亲不支持,为了防止后患,她便斩草除根,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5.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下定决心,不顾一切。

它的故事与项羽有关,项羽在与秦军决战时,为了表示决心,下令破釜沉舟,最终大败秦军。

6.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意思是说在文章或事物中加入一个恰当的点缀,使其更加完美。

它的故事与张僧繇有关,张僧繇在画龙时,给龙点上眼睛,使得龙活灵活现。

7.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它的故事与勾践有关,勾践在吴越战争中被俘虏后,为了复仇,卧薪尝胆,最终成功复仇。

8. 酒池肉林: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殷本纪》,形容极度奢侈的生活。

它的故事与商纣王有关,商纣王在位期间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

9. 焚书坑儒: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指秦始皇焚毁书籍和坑杀儒生的事件。

10.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颠倒是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堵如故拼音:āndǔrúgù解释:堵:墙壁,居所。

故:原来的。

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约法三章解释约:商议确定;法:法律。

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

引申开来,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运筹帷幄人们把“运筹帷帐之中”简称为“运筹帷幄”,用来指在后方策划战或研究战略战术。

现引申为筹划指挥。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释义建:倾倒,泼水;瓴:盛水的瓶子。

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

比喻居高临下的形势。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焚书坑儒〖解释〗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对簿公堂〖解释〗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一狐之腋〖解释〗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

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

比喻珍贵的东西。

〖出处〗《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招摇过市zhāoyáoguîshì〖解释〗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

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wãibiānsānjuã〖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完璧归赵〖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解释〗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怒发冲冠〖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刎颈之交wěnjǐngzhījiāo〖解释〗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胶柱鼓瑟jiāozhùgǔsâ〖解释〗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纸上谈兵〖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图穷匕见túqiïngbǐxiàn〖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拔帜易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取而代之。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背水一战〖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跖犬吠尧zhíquánfâiyáo〖解释〗桀的犬向尧狂吠。

比喻各为其主。

多多益善〖解释〗益:更加。

越多越好。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一饭千金〖解释〗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

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一言半语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修身洁行解释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九牛一毛人们用“九牛一毛”来比喻数量非常少,或者形容事物非常渺小。

源于司马迁的《史记·报任安书》。

暴虎冯河bàohǔpínghã〖解释〗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画地为牢〖解释〗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董狐笔: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在史策上直书晋卿赵盾弑其君的事。

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

出自《赵世家》。

笔削:bǐxuē笔指记载,削指删改,古时在竹简、木简上写字,要删改得用刀刮去,后用做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

出自于《史记.孔子世家》。

霸陵呵夜“霸陵呵夜”原指遭酒醉之霸陵尉呵斥。

后喻失势者遭人欺凌或侵辱;亦以抒写失势后郁闷之情。

典出《史记·卷一零九·李将军列传》鲍子知我《史记·管晏列传》:“鲍子知我”谓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

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沐猴而冠mùhïuãrguàn〖释义〗沐猴:猕猴;冠:戴帽子。

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

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

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拔山扛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

」又:「力拔山兮气盖世。

」杯羹之让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相争,汉军断绝楚军粮草,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放在高高的肉案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后因以「杯羹之让」谓受人挟持,惹人讥诮。

搏牛之虻原意是说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仗。

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不胜杯杓杯杓bēisháo:杯,古同「杯」,酒具,借指饮酒。

谓酒量有限,不能再饮。

《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才气过人才能与气魄超过一般人。

《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

」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后遂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

有进无退干到底。

冲冠眦裂chōngguànzìliâ形容愤怒到极点。

眦裂,睁裂眼眶。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锦衣行昼谓富贵须归故里。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弃书捐剑《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后因以「弃书捐剑」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细事。

取而代之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以比喻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亡秦三户《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

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后因以「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后以「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於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后用为典故。

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

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彘肩斗酒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