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自史记的成语汇总
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释义】指鸿鹄有飞跃千里的志向和能力。
比喻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释义】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释义】韩信登坛拜将后,将出兵攻打项羽,表面上公开派人修筑栈道,暗中却由陈仓出兵,进而平定三秦。
比喻出其不意、从旁突击的战略或暗中进行的活动。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
”【释义】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
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猕猴戴着帽子装扮成人的模样。
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释义】指孔子勤读《易经》,以至于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
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
”【释义】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出处】《史记·殷本纪》:“大聚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释义】韩信未得志时,曾受到漂母赠饭数十日。
后来,韩信显贵后,赠漂母千金为谢。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指学鸡鸣叫以骗人,装成狗的样子盗窃。
比喻低贱卑下的技能或行为,亦指具有这种技能或行为的人。
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
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许多朋友有所不知,其实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成语,都出自古代的《史记》。
下面是店铺网小编带来的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史记有关的成语大全推荐1) 毛遂自荐:《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
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2) 游闲公子:《史记·货殖列传》:“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3) 钟鸣鼎食:《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
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4) 观望不前:《史记·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5)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6) 砥行立名:《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7) 为德不卒:《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8) 相见恨晚:《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9) 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
韩信回答说:“臣多多益善耳。
”10) 五合六聚:《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
”11) 得意洋洋:《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12) 人人自危:《史记·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13) 鼠窃狗偷:《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尔,何足置之齿牙间。
”14) 王侯将相:《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5) 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史记》中的110个成语
《史记》中的110个成语《史记》中的110个成语1.霸王别姬[释义]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西楚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统治权的战争中兵败,项羽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2.天下无双[释义]天下找不出第二个。
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
[出处]《史记·信陵君列传》:“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
”3.海市蜃楼[释义]蜃:大蛤。
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的虚幻的楼台城郭。
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出处]《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隋唐遗事》:“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4.相见恨晚[释义]只恨相见得太晚。
形容一见如故,意气相投。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5.国士无双[释义]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
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收藏!出自《史记》的110个成语,博古通今@动脉影6.随波逐流[释义]逐:追随。
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
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跟着别人走。
[出处]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7.相得益彰[释义] 相行:互相配合、映衬。
益:更加。
彰:显著。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8.沐猴而冠[释义]沐猴:猕猴。
冠:戴帽子。
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
史记相关的成语
史记相关的成语《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记录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
以下是《史记》相关的成语及其解释:1.游侠之信:指讲义气、重信用的人。
2.守节不仕:指坚守节操,不担任官职。
3.刻骨仇恨:形容仇恨极深,难以忘记。
4.忍辱负重:指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而忍受屈辱和压力。
5.士死知己:指为了报答知己之恩而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6.穷途末路:指处境困窘,无路可走。
7.椎牛飨士:指犒劳军队或勇士,以示慰问。
8.雪中送炭:指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
9.舍生取义:指为了坚持正义、真理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10.权宜之策:指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11.孤注一掷:指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某一项行动上,不顾一切后果。
12.望风希指:指迎合上司的意图,投其所好。
13.希世之才:指罕见的有才华和才能的人。
14.奉公守法:指遵守法律和规定,不违法乱纪。
15.细大不捐:指无论大小事情都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
16.眼高手低:指一个人眼界高但实际能力低,不能胜任所做的事情。
17.闻风而至:指听到消息就立刻前来,形容行动迅速。
18.无功受禄:指没有功劳却接受赏赐,通常用来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19.相机而动:指根据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20.负驽前驱:指背着弓箭走在前面开道,表示极为尊敬和礼遇。
21.因人成事:指依靠别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或事业。
22.千载难逢:形容极难遇到的机会或时机。
23.口传相授:指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授知识或技能。
24.云集响应:形容人们迅速响应号召,聚集在一起。
25.与人为善:指以善意的态度对待他人,多指乐于助人。
26.故步自封:指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和发展。
27.兼容并包:指把不同的事物或思想体系融合在一起,包容性强。
28.防患未然:指在事情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祸患的发生。
29.临危不惧:指面对危险或困难时毫不畏惧,保持镇定。
30.一臂之力:指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帮助别人,通常用来形容助人为乐的行为。
出自史记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史记的成语及解释
以下是一些出自《史记》的成语及解释:
1.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形容人刻苦自励,发
愤图强。
2. 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比喻自告奋勇或自
己推荐自己担负重任。
3. 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本指蔺相如将完美
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
物品主人。
4.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5. 图穷匕见:出自《史记·刺客列传》,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
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6.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7. 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
无援的境地。
8. 约法三章: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
的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9.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指刘邦听从张
良的计策,表面上在栈道修理道路,背地里却让韩信出兵陈仓,最终
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后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这些成语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史记中的成语
【完璧归赵】〖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解释〗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怒发冲冠】〖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刎颈之交】〖解释〗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史记&S226;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胶柱鼓瑟】〖解释〗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出处〗《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纸上谈兵】〖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出自《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图穷匕见】〖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自《史记&S226;刺客列传》拔帜易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取而代之。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背水一战】〖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S226;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出自史记的成语故事
出自史记的成语故事《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的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其中有许多故事和典故成为后世流传的成语。
以下是一些出自《史记》的经典成语及其故事背景:1.破釜沉舟:项羽与秦军作战时,为了表示士兵们有进无退的决心,他命令兵士们打破锅、凿沉船、烧掉营房,只带了三天的粮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决心,不顾一切地追求目标。
2.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里的记载,越王勾践反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着躺着就能仰头舔舐到苦胆,用餐时也去品味苦胆。
喻意: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3.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
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
”毛遂自荐并成功说服楚王出兵援赵。
4.完璧归赵:源自于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一则历史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秦昭襄王得知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无价之宝——和氏璧,于是假装要以15座城池来交换这块璧。
当赵国派遣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时,秦王在得到和氏璧之后却避而不谈城池交换的事情。
蔺相如设计骗回了和氏璧,并成功地将其带回了赵国。
因此,完璧归赵这个成语后来就被用来比喻将物品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其原本的主人。
5.指鹿为马:源自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个成语描绘了一个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场景,赵高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
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
此成语后来就被广泛用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
6.渑池之会: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个成语本指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为赵国立下功勋,展现出了他的智勇和胆识。
史记中成语
《史记》中的成语【完璧归赵】〖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解释〗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怒发冲冠】〖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刎颈之交】〖解释〗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史记&S226;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胶柱鼓瑟】〖解释〗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出处〗《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纸上谈兵】〖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出自《史记&S226;廉颇蔺相如列传》【图穷匕见】〖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自《史记&S226;刺客列传》拔帜易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取而代之。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背水一战】〖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S226;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史记的四字词
史记的四字词导入语:今天早上有位学生问我:出自史记的四字词有哪些?回到家后,我收集了一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金匮石室拼音:[jīn guì shí shì]释义:匮:柜子。
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石室金匮拼音:[shí shì jīn kuì]释义: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司马贞索隐:“石室、金匮皆国家藏书之处。
”妒能害贤拼音:[dù néng hài xián]释义:贤、能:有德有才的人。
害:陷害。
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贤明的人。
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博而寡要拼音:[bó ér guǎ yào]释义: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不可胜道拼音:[bù kě shèng dào]释义:无法尽说。
极言其多。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对簿公堂拼音:[duì bù gōng tang]释义:簿:文状、起诉书之类。
对簿:受审问。
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伐功矜能拼音:[fá gōng jīn néng]释义:伐、矜:夸耀。
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
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出自史记的成语出自史记的成语1小编整理的出自史记的成语,希望能帮到你们。
奇货可居、不约而同、逐鹿中原、春秋笔法、约法三章所向披靡、声名狼藉、王侯将相、熙熙攘攘、劝百讽一钟鸣鼎食、暗度陈仓、白虹贯日、首鼠两端、兔死狗烹正襟危坐、靡靡之音、鸡鸣狗盗、危如累卵、期期艾艾酒池肉林、萧规曹随、胯下之辱、一言九鼎、一字千金前倨后恭、不寒而栗、百步穿杨、刎颈之交、胶柱鼓瑟歃血为盟、怒发冲冠、博闻强识、得意洋洋、强弩之末抱薪救火、流言蜚语、鸿鹄之志、作壁上观、无可奈何独当一面、身先士卒、因势利导、平易近人、侧目而视周公吐哺、一饭千金、不遗余力、碌碌无为、死灰复燃助纣为虐、孺子可教、三令五申、杀妻求将、屡见不鲜出自史记的成语2出自史记的成语故事:破釜沉舟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
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
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
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
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
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
这就叫破釜沉舟。
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
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
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
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出自史记的成语有哪些_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有哪些_出自史记的成语《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那大家知道哪些成语是出自史记的吗?下面请欣赏给大家带来的出自史记的成语相关内容。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 秋毫无犯:《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2) 一言九鼎:《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胜不敢复相士。
”3) 恨相知晚:《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
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4) 文君新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5) 鹰击毛挚:《史记;酷吏列传》:“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
”6)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7) 美如冠玉:《史记;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9) 刎颈之交:《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0) 围魏救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史记中的成语及解释1. 亡国之音:《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又:“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
”《史记;乐书》:“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2.利析秋毫:《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3.睚眦必报:《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4.如胶似漆:《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成语出自史记
成语出自史记以下是十个以出自《史记》的成语为标题的内容:《破釜沉舟》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近义词:背水一战、义无反顾。
反义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造句:他决定破釜沉舟,辞去稳定的工作去创业,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约法三章》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解释: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近义词:言简意赅。
反义词:繁文缛节。
造句:老师和我们约法三章,只要遵守就能拥有更多自由时间,多好呀!《指鹿为马》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
解释:指着鹿,说是马。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近义词: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反义词:实事求是、明辨是非。
造句:他这人怎么能指鹿为马呢,这不是故意误导大家嘛!《韦编三绝》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解释: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近义词: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反义词:一曝十寒、偶一为之。
造句:看看人家那学习的劲头,简直是韦编三绝,能不成功吗?《网开一面》出处:《史记·殷本纪》。
解释: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
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近义词:宽大为怀、宽宏大量。
反义词:小肚鸡肠、心胸狭隘。
造句:对他就网开一面吧,毕竟他也不是故意的呀!《多多益善》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解释:越多越好。
近义词:贪得无厌。
反义词:清心寡欲。
造句:他总觉得钱多多益善,可有时候快乐并不是钱能买来的呀!《沐猴而冠》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解释: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
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
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近义词:衣冠禽兽。
反义词:道貌岸然。
造句:他那副样子,真是沐猴而冠,让人看了就觉得可笑!《负荆请罪》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释: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近义词:引咎自责。
反义词:兴师问罪。
造句:你就不能学学人家负荆请罪的精神,主动道个歉?《暗度陈仓》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成语大全】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成语大全】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1. 一曝十寒:出自《史记》,讲述荀子学习刻苦,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一代大儒。
成语意为未能坚持不懈努力,必然会一事无成。
2. 三纲五常:出自《礼记》,指君臣、父子、夫妻三个纲目和仁义礼智信五种德行。
成语意为人生之道,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原则。
3. 四面楚歌:出自《史记》,讲述汉朝将军项羽兵败被围困,四面敌人嘲笑、唱戏,十分困苦。
成语意为四面敌对,处境艰难。
4. 大材小用:出自《左传》,讲述齐国宰相隐公将贤能之臣让于庶子,浪费人才。
成语意为重用人才不当,浪费人才。
5. 二桃杀三士:出自《史记》,讲述楚国三名大臣争夺两个桃子以自拔,结果两个人死了。
成语意为因一时的小利而妄图暴富,结果名声狼藉。
6. 马革裹尸:出自《《史记》,讲述周朝宰相留侯因为得罪战胜国家而投靠敌人,并且为了保守秘密,选择用袍子替代被杀害的国王尸体,诱骗敌人吃柿子。
成语意为为国家的安全而不惜牺牲自己。
7. 画龙点睛:出自《庄子》,讲述国画家张僧繇画龙不圆,但是花了九年功夫在龙眼上画出了两个点。
这两个点使龙瞬间活了起来。
成语意为点明要害,使事物变得完美。
8. 狐假虎威:出自《庄子》,讲述一只狐狸打扮成老虎的样子,欺骗其他小动物。
成语意为依靠别人的威势进行威胁和欺骗。
9. 守株待兔:出自《庄子》,讲述一个园丁发现一个兔子被绊倒在一棵树根上,就等待着下一个兔子撞倒。
成语意为被动等待机会,不积极进取。
10. 鸡飞狗跳:出自《史记》,讲述汉武帝听信谗言,将李广调到边疆,导致李广羞愤万分,大醉而亡的故事。
成语意为急速狂奔,十分混乱。
11. 潜龙勿用:出自《庄子》,讲述卫灵公将穆姬许配给了她心仪的人后,与穆姬关系不合而将其囚禁。
成语意为隐藏自己的才华,在适当的时候发挥。
12. 拔苗助长:出自《战国策》,讲述楚庄王听信宫臣之言,浇水加肥,拔高五寸的新苗,结果苗枯萎死亡。
成语意为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13. 盲人摸象:出自《韩非子》,讲述一个盲人摸象,只了解到其摸到的那部分,不了解整个事物。
关于史记的成语
关于史记的成语
1.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天子
2.《史记·殷本纪》
网开一面囊血射天酒肉池林
3.出自《史记·周本纪》
左支右绌
4.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焚书坑儒指鹿为马
5.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拔山扛鼎先发制人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沐猴而冠霸王别姬四面楚歌6.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一败涂地约法三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运筹帷幄高屋建瓴
7.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卧薪尝胆鸟尽弓藏
8.出自《史记·赵世家》
一狐之腋
9.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招摇过市韦编三绝
10.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鸿鹄之志
11.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积毁销骨
12.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歃血为盟因人成事一言九鼎
13.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怒发冲冠刎颈之交胶柱鼓瑟纸上谈兵14.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一字千金奇货可居
15.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图穷匕见
16.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背水一战肝脑涂地多多益善
17.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鸡鸣狗盗狡兔三窟。
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网开一面出自《史记·殷本纪》酒肉池林出自《史记·殷本纪》焚书坑儒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先发制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霸王别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无颜见江东父老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一败涂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约法三章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运筹帷幄出自《史记·高祖本纪》高屋建瓴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鸟尽弓藏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招摇过市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歃血为盟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一言九鼎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怒发冲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图穷匕见出自《史记·刺客列传》背水一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肝脑涂地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多多益善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鸡鸣狗盗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狡兔三窟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知尽能索:比喻智慧能力都竭尽了。
趾高气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出自史记的历史故事成语
出自史记的历史故事成语
1.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故事。
项羽在与秦军的战斗中,为了表示决心,下令打破煮饭的锅和渡船,使士兵们没有退路,只能奋勇向前,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成语后来用来形容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2.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他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耻辱。
经过长期努力,越国国力逐渐强大,最终打败了吴国。
这个成语后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3. 完璧归赵:记载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美玉“和氏璧”,秦国想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
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他机智勇敢地与秦王周旋,最终成功地将和氏璧带回赵国。
这个成语后来用来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4.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功劳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这个成语后来用来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
这些成语都是《史记》中的经典故事,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道理,被广泛应用于汉语中,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出自《史记》的成语汇总篇一1、【沐猴而冠】【来源】《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释义】比喻虚有其表,得意忘形;或是讥嘲为人愚鲁无知空有表面。
2、【明修栈道,暗度仓】【来源】《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
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邯迎击汉仓,雍兵败……。
”【释义】邦将从出兵攻项羽时,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仓,取得胜利。
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3、【韦编三绝】【来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
比喻读书勤奋。
4、【酒池肉林】【来源】《史记·殷本纪》:大冣乐戏于沙丘,(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释义】商朝末代君王纣王生活糜烂,他下令在沙丘平台用酒装满池子,把各种动物的肉割成一大块一大块挂在树林里,这就是所谓的“酒池肉林”,以便一边游玩,一边随意吃喝。
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
5、【网开一面】【来源】《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祝曰:“欲左,左;欲右,右。
不用命,乃入吾网。
”【释义】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
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6、【一字千金】【来源】《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千金。
后来用“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
7、【一饭千金】【来源】《史记·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韩信未得志时,曾受到漂母赠饭数十日。
后来,韩信显贵后,赠漂母千金为谢。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8、【卧薪尝胆】【来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春秋时,越国为吴国把灭,越王勾践立志复仇,他将胆置于卧榻之上,每日尝一尝,表示不忘仇恨。
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
9、【孺子可教】【来源】《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释义】良曾遇到一个老人,面对老人一次次的无理要求,良都一一满足,老人见良是个敦厚可教之人,于是传他一部兵法。
成语孺子可教意为小孩子是能够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能够造就。
10、【四面楚歌】【来源】《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释义】项羽被邦围于垓下,邦兵众高唱楚地歌曲,项羽惊呼:楚地都被汉军占领了吗?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篇二1、【纸上谈兵】【来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军者必括也!【释义】战国时国名将奢之子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2、【负荆请罪】【来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3、【破釜沉舟】【来源】《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
战少利,馀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释义】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4、【完璧归】【来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
【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5、【指鹿为马】【来源】《史记·秦始皇本纪》: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高,或言鹿者。
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后群臣皆畏高。
【释义】指着鹿,说是马。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6、【秋毫无犯】【来源】《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释义】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百姓利益。
7、【约法三章】【来源】《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释义】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
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8、【毛遂自荐】【来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释义】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9、【一诺千金】【来源】《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
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释义】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也叫千金一诺。
10、【鸿鹄之志】【来源】《史记·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释义】那燕子、麻雀怎么能知道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呢?鸿鹄:大雁和天鹅,鸿鹄之志,意大雁和天鹅之志向,因大雁和天鹅飞得高而远,故喻意志向高而远大!篇三1、【奇货可居】【来源】《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贾,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释义】奇货,稀少的货物;居,储存。
指把稀有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高价卖出去。
常比喻凭借某种独特的技能或事物谋利。
2、【名不虚传】【来源】《史记·游侠列传》:然其私意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言,士不虚附。
【释义】虚:不真实。
名:名声。
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
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真实。
3、【鸡鸣狗盗】【来源】《史记·孟尝君列传》: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
”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
……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
【释义】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
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
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鸡鸣狗盗指微不足道的本领。
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4、【高屋建瓴】【来源】《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释义】指从高屋顶上倾倒瓶子里的水。
或从高屋顶上顺着瓦沟倒水。
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
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5、【招摇过市】【来源】《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释义】公元前494年,孔子带着弟子子路、颜回周游到卫国,卫灵公想与他结为兄弟,作风轻浮而执掌大权的卫灵公妻子南子故意挑逗孔子。
卫灵公与南子带孔子出游,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丝毫不提在卫国施行仁政之事,孔子只好带学生们离开卫国。
成语招摇过市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6、【丧家之犬】【来源】《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释义】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7、【强弩之末】【来源】《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彊弩之极,力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释义】为强弩所发的弓箭已达射程的最远处,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
8、【因祸得福】【来源】《史记·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为福,转败为功。
【释义】因遭遇灾祸之后反而得到福。
指对祸患处理得当;坏事变成了好事。
9、【随波逐流】【来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释义】后因以“随波逐流”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浮沉。
10、【功高震主】【来源】《史记·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释义】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