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空间尺度 PPT

合集下载

景观空间尺度 ppt课件

景观空间尺度 ppt课件
外部空间模数理论
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一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在外 部空间的亲身参与可以得出一个规律,即每隔25米左右,或是有节奏的重复,或是 有材质的变化,或者在空间构成上有变化。这种有规律的节奏,使尺度再大的空 间也不会显得单调和乏味。这一规律变化的模数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看 来,以能看清人脸的尺度为模数,即20一25米比较适宜。
景观空间尺度
卢原义信的外部空间理论
日本学者卢原义信从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外部空间的要素,外部空间的设 计手法,外部空间的序列,空间秩序的建立这五方面论述外部空间理论。
景观空间尺度
十分之一理论
外部空间采用内部空间尺寸的8一10倍,称为“十分之一理论”。其依据是在室 内空间中,两个人隔桌相互对坐时,形成亲密、宁静感受的尺度(2.7米),引用到室外 空间,将其扩大8一10倍,即21.6一27米。这个尺度使人相互之间能够看清面部,形 成舒适、亲密的外部空间。相同的规律,在室内构成社交感受的尺度(72X18米),扩 大8一10倍,为57.6x144米。应用到外部空间,可作为外部空间中宜于社交活动的 尺度参考。例如欧洲大型广场的平均尺度为57.5x149.5米,与上面结论基本相符.
模糊要素 :一般广义上的空间,是长、宽、高的三维,而在园林景观这样一 个多义的空间中,其空间体系实质上是描述人与空间的一种有机关系,是一 个有光和时间参量的立体空间的五维空间体系。比如:空间、时间、光影
景观空间尺度
空间中的尺度
“百尺为形”中,形指近观的、小的、个体性的、局部性的、细节性的空 间构成及其视觉感受效,“百尺”折算公制约为23一35m,与现代理论中看 清人的面目表情和细节动作为标准的近观视距限制相符合。 “千尺为势”中,势指远观的、大的、群体性的、总体性的、轮廓性的空 间构成及其视觉感受效果。“千尺”折算公制约为230一350m,是一个远 观视距值,这一距离与人一般能心情愉快的步行距离300m相合宜,且在此 视距范围,人可以对物体的形体轮廓有清楚的观察。

园林建筑的尺度与比例

园林建筑的尺度与比例

•比例和尺度紧密相连,都涉及
到园林建筑空间各部位的尺寸 关系
• 二、对建筑比例规律的认识
园林建筑主张因地制宜,随机异宜, 忌讳生搬硬套,比例无定势,只能从 建筑的功能、结构特点和审美习惯上 去认识。
江南园林建筑造型轻巧秀丽
北方风格
(三)园林建筑环境与比例的关系
• 水本无形,是树有形,山石亦然
屋顶形式
悬山式
• 木构架——悬山式建筑
在硬山式建筑的基础上,加以适当改进而 成。两端山墙的山尖部位,不是与屋面封 闭相交,而是屋盖悬挑出山墙以外,即为 “悬山”式。一般不做成带廊的形式。
• 柱子构件:只有檐柱和中柱
• 横梁结构:没有抱头梁和穿插枋。当采用
卷棚式屋顶时,改用月梁直接承托两根脊 檩。
园林建筑的尺度与比例
一、尺度
• 概念:园林建筑的尺度是指:园林建筑空
间各组成部分与具有一定自然尺度的物体
的一种大小关系。
• 自然尺度:园林建筑中规定死的经 常使用的,人们所熟悉的。如:窗 台和栏杆一般高90厘米,台阶踏步 一般高15厘米,这些部件一般不因 建筑物体量大小发生大的变化,用 他们可以衡量建筑物大小。
• 檩木:从山尖墙向外悬挑出一个距离。 • 构架连接件与屋面基层:与硬山相同
庑殿式
• 木构架——庑殿式建筑
有单檐和重檐两大形式
• 木构架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正身部分、
山面及转角部分 正身部分与硬山建筑正身相同 山面及转角部分包括山面柱子构件、山面 横梁构件、檩木、构架连接件
• 屋面基层与硬、悬山的屋面基层相同
歇山式
• 歇山式木构架歇山的山面可以看成是悬山
山面和庑殿山面相结合的一种改良。
• 踩步金:是梁檩功能互兼的特殊构件,两

12景观尺度.

12景观尺度.

3
第 一 节 尺 度 的 基 本 概 念
一、尺度的概念


2、表达 粒度(grain):指研究对象中最小可以分辨的 空间单元和时间单位。如长度、面积、体积等 空间单位,日、月、年、十年、百年等时间单 位。空间上的粒度相当于遥感技术中的分辨率 和像元,时间上的粒度指研究现象发生的频率 和时间间隔。 幅度(extent):表示研究区域的大小(长度 或面积)或需要考虑的时间长度。 范围(scope):通常为幅度与粒度之比,无 量纲化数据。说明对研究对象了解的复杂和细 致程度。
10
尺度效应与尺度变换分析的概念:
第 二 节 尺 度 效 应
尺度效应(scaling effect)指通过尺度变 换分析而显示出的一系列景观特征变化。 尺度变换分析(scale transform analysis) 是指小尺度上的景观格局经过尺度的筛选 重新组合而形成较大尺度上景观格局的过 程,也叫尺度分析。
11
一、时间尺度扩展 第 二 节 尺 度 效 应
在一定的尺度下,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 的全貌并不一定能够全部展示出来。 时空尺度的扩展就是针对某一现象研究 时,进行长期研究或扩展空间范围才能 看出其发展趋势或分布规律。时空尺度 的扩展导致尺度的增大。不同的研究对 象需要不同的时空尺度进行研究,不同 的时空尺度对某一现象研究也会得出不 同的研究结果。
4)超级尺度域(mega-scale dominion): 106~4.6╳109年时间范围,大于1012m2的空间 范围 8
第 一 节 尺 度 的 基 本 概 念
二、尺度等级
9
第 十 二 章 景 观 尺 度
第二节 尺度效应
一、时间尺度扩展 二、景观结构的尺度效应 三、干扰的尺度效应 四、尺度与景观稳定性

旅游景观视线环境设计 演示文稿

旅游景观视线环境设计  演示文稿
精选课件
西湖主要景观分布示意图
精选课件
▪ (二)抑景 ▪ 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
造景中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 “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 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 的办法,能使景观显得更加具有活力。如 园林入口处迎门挡之以假山,这种处理叫 做山抑。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 二、视线与景观效果 ▪ (一)观景的行为方式 ▪ 旅游者在景区中的观景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即动态观景和
静态观景。 ▪ 根据旅游者移动的方式动态观景可分为四类,即乘车、乘
船、自行车以及缓慢步行。 ▪ 乘车观景的速度快,视野较窄,以乘车观赏为主的景区应
注意车行道沿途重点景观的设计,应与旅游者保持适当的 视距,并兼顾景观的连续性、节奏性和整体性。 ▪ 乘船旅游观景时旅游者的视野较为开阔,由于船行的速度 相对较慢,旅游者的视线可以较为自由地变化、观景效果 较乘车好。骑乘自行车具有较高的自由行动空间,因此此 类观景方式拥有较大的自由度,但是由于骑乘自行车观景 者在观赏景观的同时还要关注自行车的行驶,因此,其关 注的景观往往具有中远尺度的特征。 ▪ 采取缓慢步行的观景者,既能注意前方,同时又能左顾右 盼,视线选择上最为自由,是动态观赏景观的最佳也是最 常见的方式。
精选课件
▪ 1.观赏视距 ▪ 观赏视距是指观景点与景物之间的距离,观赏视距对赏景
的效果有较大影响。正常人的明视距离(看东西最清楚的 距离)是25厘米,在距离大于500米时,对景物的形象较 为模糊,距离缩短到250~270米时能够看清景物的轮廓, 而4千米以外的景物不容易看到。 ▪ 在视角方面,不转动头部时人的视阈垂直明视视角为 26~30度,水平明视视角为45度。 ▪ 当观赏距离达到景物自身高度的2倍时,旅游者可以观赏 到景物的全部;当观赏距离达到景物自身高度的3倍时, 旅游者可以很好地将该景物和周边环境结合在一起观赏。

《景观空间尺度》课件

《景观空间尺度》课件

人性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总结词
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满足人的需 求和情感体验,是景观空间尺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
详细描述
人性化设计关注人的行为习惯、心理感受和审美需求 ,通过深入了解目标人群的特点,设计出符合人们行 为习惯的景观空间。同时,注重营造舒适、宜人的环 境氛围,提高人们的心理满足感和幸福感。
遗产,如建筑、城市、历史遗址等。
04
根据尺度关注的对象,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尺度和人文 景观尺度。
02
景观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条件
气候对景观空间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植物生长、水体变化和空间布局等方面。 例如,在寒冷地区,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防风保暖的需求,空间尺度相对较小; 而在炎热地区,则需要考虑遮阳和通风的需求,空间尺度相对较大。
《景观空间尺度》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
• 景观空间尺度概述 • 景观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 • 景观空间尺度在设计中的应用 • 景观空间尺度的实践案例 • 景观空间尺度的未来发展
01
景观空间尺度概述
景观空间尺度的定义
01
景观空间尺度是指景观要素在空 间中的相对大小、距离和位置,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景观空间尺度的基础,不同的地形地貌会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例如 ,山地景观的空间尺度会受到地形的限制,而平原地区的景观空间则更加开阔。
人文社会因素
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景观空间尺度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西 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景观空间尺度相对较大;而东 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和谐,景观空间尺度相对较小。
总结词
大型公共活动区
VS
详细描述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PPT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PPT

的主要景观点必须是该方案中的中心景观;
(2)次要轴线与主轴线形成辅助的关系;
轴线的要领
(3)主轴线一般在表达上比较具体,如景观大
道之类,次轴线在表达上相对自由,可虚 实并用。
混合式园林 故宫御花园 法国 凡尔赛宫平面图
(二)水体控制法
水体在公园与街头绿地中频繁出现,应用水体控制法的关键是:
(1)深刻理解水体的形态与地形的关系,避免生搬硬套; (2)要学会合理地组织水体;
线上的贯穿; D、轴线可以有宽度,也可以无宽度。
(一)轴线控制法
轴线上的景观组织要领: (1)典型的完整轴线上可以安排5个景观节
点:起景、展景、主景、转景、收景;
(2)可以简化表达轴线的几个景观节点,但
轴线的要领
必须保证起景、主景、收景这三个节点。
(一)轴线控制法
轴线之间的关系组织要领: (1)一个设计中只能有一条主轴线,主轴线上
常用尺寸
基本尺寸的掌握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把握设计。
芦原义信曾提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采用 20-25米的模数。他认为:“关于外部空
间,每隔20-25米,有节奏的重复、材质
的变化或是地面高差的变化,可以打破单 调,使空间一下子生动起来。”这个尺度
常被看成外部空间设计的标准。
空间设计的基本尺寸单元
一些特定尺寸的空间往往能够表达特定的、极具代表性 的内涵与感受,常常作为空间尺度转化的标尺存在于每 个设计师的心中,这样的空间及其尺寸往往被称为尺寸 单元或者尺寸单元模块。
A、深刻理解轴线的含义,避免生搬硬套;
B、学会围绕轴线进行景观设计组织; C、掌握轴线之间的主从配合关系,避免紊乱。
轴线应用的 关键
(一)轴线控制法
轴线要领: A、轴线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一条曲线; B、轴线可以表现为连续的,也可以表现为断续的; C、轴线的载体可以是具体的实体,也可以仅是视

空间尺度设计

空间尺度设计
(3)完全封闭空间--高密度植物形成 封闭空间。此类空间的四周均被植物所 封闭,具有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比 如配电室、采光井等周围被植物遮蔽, 增加隐蔽性和安全性等
(4)覆盖空间--高密度植物形成限定 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 成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利用覆 盖空间的高度,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 觉。
空间尺度设计
城市广场与街道景观设计
什么是空间尺度
建筑所形成的空间为人所用,建筑内的器物为人所用,因而人体各部的尺寸及其各类行 为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寸,是决定建筑开间,进深,层高,器物大小的最基本的尺度.各类图书, 手册均有详细的描绘,作为一名建筑师,可以参阅这类资料,但有些是必须牢记的,时刻需要 提调出来使用的.诸如:人体的平均高度,宽度,蹲高,坐高,弯腰,举手,携带行李,牵带小孩以至于残疾人 拄手拐,坐轮椅所需的活动空间尺寸等等.这些重要的.基本的尺寸数据,一般应熟记,因为由此导致了 家具,器物以及各种通道,房间的大小尺寸的确定.在建筑设计时,除了那些因为宗教,政治以及艺术原 因需要夸张,夸大的尺度外,都不会离开以人体尺度为本源来决定建筑尺寸的原则.家具的尺度也是 决定建筑空间的重要因素,例如床铺,书桌,餐桌,凳,椅,沙发柜橱这些基本家具的尺寸,都是必须熟记的.重要的是 家具要与人的活动配合起来,留出人使用家具和搬运家具所需空间.近年行为科学兴盛,大家要研究人与人,人与 物之间的"感觉空间"把"场"的理论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这是十分有意义的.由上可知,人体,家具,活动空间构成 了建筑设计尺度 的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构成了建筑的基本空间,道理虽不深奥,但对建筑师来说,却十分重要,万变不离其宗.Βιβλιοθήκη 4 .铺张设计中的尺度概念
铺装的尺度包括铺装图案尺寸和铺装 材料尺寸两方面,两者都能对外部空 间产生一定的影响,产生不同的尺度 感。

空间尺度设计

空间尺度设计

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3.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
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
单车道: 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
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
三、人行道
人行道宽:不小于1m,并按照 0.5的倍级递增。
1.空间组织中的尺度概念
空间是设计的主要表现方面,也是游人的主要感受场所。能否营造一个合理舒适的空间尺度,决定设计的 成败。
【1】、空间的立体造型 园林景观空间中的立体造型是空间的主体内容,也是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其造型多样化从视觉审美及 艺术性角度而言,首先要与周围环境的风格相吻合统一,其次要具备自身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其在视觉 流程上与周围景观产生先后次序,在比例、形式等构成方面要具有独特的艺术性。空间的不同尺度传达不 同的空间体验感。小尺度适和舒适宜人的亲密空间,大尺度空间则气势壮阔、感染力强,令人肃然起敬。 【2】、空间的平面布局 园林景观空间的平面规划在功能目的及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体现出一定的视觉形式审美特点, 诸如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统一等原则的运用,使道路、广场、建筑、设施等与绿地交错分 割,充分发挥点、线、面等构成要素的造型作用,勾勒出明确的平面形态轮廓,表现出极具视觉美感的布 局形式。 平面中的尺度控制是设计的基本,在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各种场地、设施、小品等的尺寸控制标准及舒 适度。不仅要求平面形式优美可观,更要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例如3~4m的主要行车道路,两侧配置叶 木的枝叶在靠近道路0.6~1.5m的范围内应按时修建,用于形成较为适当的行车空间
五、绿化覆土
1.地下设施覆土绿化构造层包括防水层、隔根层、排水层、 过滤层、栽植土壤层、植被层。

景观空间设计与基本概念ppt

景观空间设计与基本概念ppt
在墙壁的交汇处,一处别致的水景设计成为了视觉的焦点,与周围喧闹拥 挤的交通形成鲜明的对比。
贝克公园(2006ASLA景观专业 奖)
广场的设计尽量避免移动原有的树木,保证了原有绿化的完整性。进入广 场的人行路清晰的分隔出广场的小空间,穿过墙壁设计的连接通道也独具特 色。这项设计同样为市区人民提供了清爽、愉悦、醉人的公共活动空间,设 计也显示出贝克先生几十年专业的建筑技术引领着公园建设发展的方向。混 凝土墙壁的设计,既优雅有凸显棱角。
园林设计原理
第五章 景观设计要素 第一节 景观空间
第四部分:景观空间的分类
对空间进行分类 不是为了记忆概念; 而是为了从不同的方面
理解空间概念; 最后营造适宜的空间环
境。
一 按空间的使用者分类
1.公共空间 2.半公共空间 3.私密空间 4.专属空间
二 按空间的边界形态分类
的有意义的组织,它有开始和结
尾,结尾通常是高潮,有时有多
个高潮,每个高潮都必须服从整
个序列的完美。


通过序列所提示的运动和趋

势,人们会感觉到受某种动力的
驱使,令他从序列的开端向着结
尾运动,所以一旦开始,序列或
引发的运动应有一个合理而至少
令人满意的终结
三 序列是设计中须被控制的重 要因素

一个成熟的设计,不仅决定
现的时间、强度、演进过程。
2.序列的节奏变化激起各种情绪 反应:
兴奋、警告、恐惧、狂怒、神秘、 好奇、经委、愉悦、幸福、狂喜、 愤怒、仇恨、挑战、欲望、后悔、 忧愁、悲哀、舒适…
忌:在序列的规划中给主体引入与规划 功能相悖的情绪反应;
优:通过空间与形式序列的设计是主体 产生并强化与设计意图相一致的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2
大家好
3
空间如何分类?
大家好
4
园林空间有哪些构成要素?
园林景观空间是人与外界环境交流的媒介,正是构成空间的各 要素使得园林景观变成了可观、可听、可感的一个系统。在相互 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作为客体的各个要在发挥作用,人的游览 更赋予了空间的感情与色彩。同时由于时间、光影这些灰色要素, 也就是模糊要素更使空间具有了多维的效果。只有先了解了园林 景观空间的实质,才能深入的体会尺度在其间的设计手法与规律。 通过总结,园林景观空间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三方面:静态要素、动 态要素和模糊要素。
大家好
8
十分之一理论
外部空间采用内部空间尺寸的8一10倍,称为“十分之一理论”。其依据是在室 内空间中,两个人隔桌相互对坐时,形成亲密、宁静感受的尺度(2.7米),引用到室外 空间,将其扩大8一10倍,即21.6一27米。这个尺度使人相互之间能够看清面部,形 成舒适、亲密的外部空间。相同的规律,在室内构成社交感受的尺度(72X18米),扩 大8一10倍,为57.6x144米。应用到外部空间,可作为外部空间中宜于社交活动的 尺度参考。例如欧洲大型广场的平均尺度为57.5x149.5米,与上面结论基本相符.
模糊要素 :一般广义上的空间,是长、宽、高的三维,而在园林景观这样一 个多义的空间中,其空间体系实质上是描述人与空间的一种有机关系,是一 个有光和时间参量的立体空间的五维空间体系。比如:空间、时间、光影
大家好
6
空间中的尺度
“百尺为形”中,形指近观的、小的、个体性的、局部性的、细节性的空 间构成及其视觉感受效,“百尺”折算公制约为23一35m,与现代理论中看 清人的面目表情和细节动作为标准的近观视距限制相符合。
大家好
10
大家好
11
人体工程学:
如何设计尺度适宜的园林景观空间,满足人在其中的功能性需求,人体工程学作为细 部景观设计的参考标准与依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尤为重要。人体工程学具体在 细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人和人际在场地活动所需要空间的主要依据: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 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 (2)确定景观小品和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适用范围的主要依据。 (3)提供适应人体的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物理环境主要有热环境、声环境、光 环境、重力环境和辐射环境等,有了以上的参数,可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进行科学 的规划。 (4)为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人眼睛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 素,人体工程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空间的光照设计、色彩设计、最佳视域等提 供了科学依据。
大家好
5
静态要素也就是构成空间的实体要素,是空间中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作为 空间的实体部分,它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载体。建筑、植物、山石(地形) 和水体是造园的四大基本要素,也是限定、分割、组织空间的必要条件。
动态要素:景观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环境互动而形成的被感知到 的视觉形态物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景观因人成胜”,“景观”是用来 “观景”的,所以人是园林空间中最活跃的因素,各种尺度秩序的创造归根 结底是为了吸引人的参与,促进彼此的交流与对话。在园林设计中,人的观 赏方式有静观与动观。在静观与动观中,空间的尺度感是不一样的,同时也 是变化着的。以人的感观,特别是视觉作为安排景观节点的依据,有利于形 成戏剧性的景观序列,使空间依据“开始—发展—高潮—尾声”的故事情 节展开。将动观的“线”和静观的“点”合理结合,发挥尺度感的变化,从 而形成有节奏的景观节点路线,是优秀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3)250一270m,可看清物体的轮廓,在500一10(刃m的距离之内,人们根据光照、 色彩、运动、背景等因素,可以看见和分辨出物体的大概轮廓。超过120()m,就不 能分辨出人体了,对物体仅保留一定的轮廓线。
(4)lm一3m,是人与人亲密交谈的尺度范围,这个尺度下,交流者能体验到有意义的 人际交往。在以这种尺度划分的小空间中,人对领域的控制感强,并满足了私密的 心理要求。
外部空间模数理论
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一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在外
部空间的亲身参与可以得出一个规律,即每隔25米左右,或是有节奏的重复,或是
有材质的变化,或者在空间构成上有变化。这种有规律的节奏,使尺度再大的空
间也不会显得单调和乏味。这一规律变化的模数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看
“千尺为势”中,势指远观的、大的、群体性的、总体性的、轮廓性的空 间构成及其视觉感受效果。“千尺”折算公制约为230一350m,是一个远 观视距值,这一距离与人一般能心情愉快的步行距离300m相合宜,且在此 视距范围,人可以对物体的形体轮廓有清楚的观察。
大家好
7
卢原义信的外部空间理论
日本学者卢原义信从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外部空间的要素,外部空间的设 计手法,外部空间的序列,空间秩序的建立这五方面论述外部空间理论。
园林景观空间与尺度
大家好
1
什么是空间?
“空间,既是哲学的概念,也是美学的范畴,既是高度的抽象,又是具 体的存在。世界万物从宏观的天体到微观的沙尘,无不存在于空间 之中。”在景观之中,空间的实质由实体要素的围合而形成,比 如建筑维和空间、植物组成空间等等;
景观空间:园林景观空间,旨在为人游憩而塑造的空间,其由天空、 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地面与道路等所构成的。园林景观空 间中的各要素,由于时间和季相的变化而产生不同效果,增加了空 间的艺术性。园林景观空间不仅仅是三维的空间,更是融合了人、 时间、光影等元素的多维空间综合体。
来,以能看清人脸的尺度为模数,即20一25米比较适觉特点可将其视距尺度范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25一30m,此尺度范围可看清景观空间的细部,同时也是看清人面部表情的距 离。因此这个距离使人与空间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成为可能。
(2)70一100m,可较有把握地确认一个物体的结构和形象,人在此空间范围内适 宜社会性的交往,也是满足正常的人与人交流的尺度极限。景观可以此作为组织 空间节点的最佳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