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流动儿童是指因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外出务工等原因而流动在外的未成年人。

他们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挑战,正常的成长与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为了了解流动儿童的状况,我们开展了一次调研。

调研对象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成员,共计访问了100个家庭。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我们对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教育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了解。

调研结果显示,首先,流动儿童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

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居住在简陋的窝棚、杂乱的出租屋或是工地搭建的临时住所中,缺乏基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安全保障。

其次,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十分突出。

由于流动性大、学校转换频繁等原因,大多数流动儿童没有稳定的学校和学习环境,影响了他们的正常上学。

同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缺乏家庭支持等原因,他们也面临着学业能力较弱、辍学率较高的问题。

再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流动儿童因为家庭问题、长时间分离、在新环境中适应困难等原因,导致了心理压力和焦虑感的增加。

然而,他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却较为薄弱。

最后,流动儿童的生活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多数流动儿童的衣食住行都存在问题。

他们往往缺少正常的饮食、合适的衣物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对于无法提供固定住所的流动儿童家庭,可在城市规划中设置合适的过渡性居住点,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安全。

二是加强教育扶持政策,保障流动儿童的教育权益。

相关部门应提供更多的资助政策和教育资源,帮助流动儿童稳定学业,提高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保护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关部门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提供咨询和帮助服务,帮助流动儿童有效应对心理困扰。

四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满足流动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流动儿童的补助力度,确保他们的饮食、衣物和其他生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关于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关于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关于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多篇)第一篇:关于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情况的调研报告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人口儿童的计划免疫已经成为金坛市疾病预防控制的突出问题。

为摸全市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现状,为行政部门提供对策建议,金坛市妇儿委成员单金坛卫生局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人员、各镇卫生院防疫人员及各行政村乡村医生对全市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现状进行了调查。

一、对象及方法1.对象金坛市所辖7镇1区,157个行政村围内的所有0~7岁的流动儿童,主要是外地户口流入且居住本地满2个月以上者。

2.方法医卫组召开专题会议制订了详细的调查方案,并责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管理科召集各镇卫生院防疫医生进行培训,使他们熟悉调查方案。

各镇防疫医生再对各行政村的村医生进行培训。

从12月18日至22日,各镇卫生院防疫医生组织辖区各行政村乡村医生开展逐户调查,重点调查流动人口聚集的地方如市场、窑场、垃圾场周围、废品收购场所和出租屋,并将调查内容详细记录在调查表上。

调查内容:金坛市流动人口的基本,包括流动儿童的姓名、家长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原籍住址、现住址、流动类型、流动日期、是否建证和建卡、疫苗接种史等。

为确保调查质量,调查期间,在每个镇,医卫组指定1名政协委员和2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组成督查组督导检查。

二、结果表1金坛市流动人口儿童登记情况年龄(周岁)市内省内省外小计0~121514996621~82524236832~62356233~361713175244~211562534305~5682593326~32561787~37162881合计1571105233936012.流动儿童的建卡(有登记、有记录)情况共有2351名流动儿童建卡,建卡率为65.29%(2351/3601)。

表2金坛市流动儿童建卡情况地区建卡数未建卡数合计建卡率(%)市内415797.45省内834271110575.48省外1364975233958.32合计23511250360165.293.流动儿童的接种情况(免费接种的疫苗)本次调查登记的1~7周岁流动儿童为2939人,卡介苗接种率为62.30%(1831/2939),第一剂糖丸接种率为63.80%(1875/2939),第二剂糖丸接种率为63.35%(1862/2939),第三剂糖丸接种率为61.72%(1814/2939),18-24月龄儿童糖丸加强接种率为:45.66%(1030/2256),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为63.79%(1875/2939),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率63.32%(1861/2939),第三针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为61.51%(1808/2939),18-24月龄儿童百白破疫苗加强接种率为42.64%(962/2256),麻苗接种率为57.64%(1694/2939),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2.78%(1845/2939),第二针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1.52%(1808/2939),第三针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8.01%(1705/2939),第一针乙脑疫苗接种率为44.30%(1302/2939),第二针乙脑疫苗接种率为37.80%(1111/2939),乙脑疫苗第一针加强接种率为18.26%(412/2256),乙脑疫苗第二针加强接种率为:1.8%(20/1109),第一针流脑疫苗接种率为37.29%(1096/2939),第二针流脑疫苗接种率31.03%(912/2939),流脑疫苗加强接种率为9.92%(110/1109)。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流动儿童,是指随着父母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通常是在城市间流动),或在一个地方定居的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儿童。

由于其特殊的身份,流动儿童在教育、医疗、安全等方面面临许多困境和挑战。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深入了解流动儿童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具体的调查中,我们以深圳市民乐社区的流动儿童为例,开展了一系列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来自深圳市民乐社区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

我们共向该社区的400位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对其中的32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收集与分析。

2.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问卷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情况•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教育水平等基本信息;•因何原因来到深圳以及在深圳的居住时间等信息。

2)生活状况•调查对象父母的职业和收入情况;•家庭成员的医疗、住房及日常生活条件等。

3)教育状况•调查对象的学校类型及就读情况;•对于没有在正规学校就读的儿童,其受教育情况如何。

3. 数据分析1)样本基本情况经过统计分析,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年龄段人数占比0-6岁37 11.56%7-12岁99 30.94%13-18岁184 57.5%性别人数占比男172 53.75%女148 46.25%根据表格数据呈现出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13-18岁的儿童,其次是7-12岁的儿童。

在性别上,男女比例大体持平。

2)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父母多数从事于生产性工作,收入相对较低,家庭条件也相对较差。

其中,以服务业和建筑业为主要就业行业。

同时,大部分流动儿童在深圳的居住环境比较差,缺少基本的医疗、住房和日常生活条件。

以下为详细数据:父母职业人数占比生产性工作282 88.13%服务业54 16.88%建筑业46 14.38%家庭月收入人数占比2000元以下89 27.81%2001-5000元159 49.69%5001-8000元45 14.06%8000元以上27 8.44%3)教育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流动儿童在深圳并未入学,且未拥有任何学籍。

关于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关于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关于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全区留守流动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准确把握他们的实际需求,近期,连云港市连云区妇儿工委办公室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相关单位了解等方式,开展了对连云区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的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留守流动儿童的基本状况连云区现辖8个街道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户籍人口13.17万人。

据调查,全区目前有留守儿童315人,流动儿童3390人。

在留守流动儿童中,学龄前儿童占53%,小学、初中和高中生分别占20%、11%、16%。

从分布看,我区的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板桥和宿城街道。

流动儿童主要分布在墟沟和海州湾街道。

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在外打工的有68人,约占留守儿童总数的86%;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11人,约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4%。

留守儿童主要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的约占42.7%,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的约占 5.7%,寄养在朋友家里的约占1.2%。

二、留守流动儿童面临的主出问题1、家庭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工作,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或农活,疏于对孩子的关爱,与孩子的沟通少、交流少,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从调研结果看出,大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注的少,难以与孩子进行沟通,“代沟”问题更加明显。

而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但父母往往忙于生计,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真正能够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父母较少,因而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2、情感相对缺失。

由于外出务工父母常年与子女分离,联系较少造成亲情缺失,这种情感上的空白是监护人无法替代的。

大多数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要求。

3、学习令人堪忧。

一方面,由于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把有限的收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使得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过高。

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3篇)

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3篇)

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3篇)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通用3篇)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篇1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快速增长,青壮年都外出挣钱,留下老人和孩子们在家乡生活。

这些父母在外务工,自己留在家中和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们被社会称为“留守儿童”。

据统计,我乡留守儿童约800名,虽然说这些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是他们在心理状况、教育状况上暴露的问题慢慢的突出。

父母长期远离孩子,使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爷爷奶奶辈的溺爱,在培养他们的品格上还是有所缺失的。

何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四周岁以及以下的儿童。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就从我乡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问题在正常状态下,家庭成员以“面对面”为条件展开活动,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一份子。

家中有了孩子便有了地,有了爸爸便有了天,有了妈妈便有了万物。

但是,留守儿童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呢?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1)生活质量不能保障。

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辈进行代理监护的,这些老年人一般最为关注的是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而并不懂得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孩子的食物营养往往达不到孩子身体生长的需要,并且在农忙时,老人们又忙于农活,不能够让孩子按时吃饭,更不利于孩子的身体生长;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

(2)留守儿童劳动强度大。

由于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在农忙季节,由于有大量的劳动,家长下地干农活,家中的事情就只有留守孩子做了,有时候爷爷奶奶在前,小孩子在后丢种子,小小年龄就学着干农活。

流动儿童基本现状调研汇报

流动儿童基本现状调研汇报

流动儿童基本现状调研汇报流动儿童基本现状调研汇报一、调研背景流动儿童是指随着父母或监护人迁移工作、生活而频繁流动的儿童群体,是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流动儿童的发展环境较为复杂,包括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非常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针对流动儿童的现状问题,本班的同学们做了一次基本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179份。

问卷设计的内容包括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教育状况、生活状况等多个方面。

同时,我们还采访了一些专业人士(社区工作者、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等),了解他们对于流动儿童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基本情况:调研数据显示,流动儿童的平均年龄为9岁,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流动儿童的家庭在经济收入方面普遍较低,有40%以下的家庭月收入只有3000元人民币。

父母的文化程度也普遍较低,两者中有一方的文化程度不高达到59%。

2.健康状况:多数流动儿童身体健康状况较好,但有近三分之一的儿童出现过一些较为严重的疾病。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由于流动性的影响,这些儿童基本没有固定的医生进行预防及治疗。

3.教育状况:我们发现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较为复杂。

约四分之三的学生在提高中表现不太理想。

由于是流动的原因,该儿童的学校种类较为单一,平均教育程度偏低。

4.生活理状况:生活理状况方面,我们发现部分家庭因为生活费用问题,只能在较不安全的地方居住。

工人外出打工,时间长没有照顾孩子的,依靠亲戚、老师,朋友等。

四、问题原因分析1.流动儿童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没有稳定,包括就医和教育补贴问题在内的公共福利政策不足,导致他们在生活、学习、健康等多个方面的福利权利得不到保障。

2.大多数流动儿童在长期流动的过程中,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机会。

3.一些家庭经济状况偏低而缺乏关注,缺少对流动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培训,也给他们未来的成长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流动儿童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调研报告流动儿童调研报告引言: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或其他成人长期迁徙生活的儿童,由于他们常年在不同的地方居住,面临着许多特殊的困境和挑战。

本报告旨在对流动儿童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他们的生活环境和需求,为改善他们的生活提供参考。

一、流动儿童的数量和分布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流动儿童的数量约为5000万人,占全国儿童总人口的15%。

这些流动儿童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和沿海地区,其中大部分是随父母外迁的农民工子女。

二、流动儿童的主要问题1. 教育问题:由于流动儿童的长期迁徙,他们面临着接受教育的难题。

很多流动儿童无法稳定就读一所学校,频繁的搬家和转学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社交问题:流动儿童缺乏稳定的社交圈,很难与其他儿童建立起牢固的友谊关系。

这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 身心健康问题:流动儿童常年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许多人缺乏足够的照顾和关爱。

缺乏良好的饮食和卫生条件使得他们更容易生病,身心健康问题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挑战。

4. 安全问题:由于流动儿童常年在陌生环境中居住,他们更容易成为受到侵害的对象。

缺乏稳定的住所和监护,使得他们更容易成为受虐待和剥削的儿童。

三、改善流动儿童生活的建议1. 政府和社会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包括建立流动儿童教育基金,提供免费的学费和学杂费等。

同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应积极参与流动儿童关爱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2. 家庭教育:父母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意识,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和爱心关怀。

父母也应积极参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起稳定的家庭教育制度。

3. 学校支援:学校应积极关注流动儿童的特殊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帮助和资源支援。

学校也可以与其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交流和学习机会。

4. 心理咨询:流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提供帮助和支持。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流动儿童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他们是指由于家庭迁移或其他原因而失去常住地的儿童,他们往往生活在社会边缘,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本报告旨在对流动儿童的状况进行调研,以期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精准救助措施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地区的流动儿童进行系统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研究样本涵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流动儿童,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三、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平均年龄为9岁,男女比例相对均衡。

其中,大部分流动儿童曾经就读于学校,但由于长期搬迁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很少能完成全日制的学业,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

四、流动儿童的家庭状况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流动儿童来自低收入家庭,家庭成员往往从事低收入行业,生活水平较为困难。

此外,流动儿童的父母往往没有稳定的职业,因此无法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和教育资源。

五、流动儿童面临的挑战1.教育挑战:由于教育系统的不完善和家庭经济困难,流动儿童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这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2.健康挑战: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和环境污染,流动儿童更容易患上各类疾病,而且他们往往缺乏及时的医疗保健服务。

3.心理挑战:长期在不稳定的环境中生活,缺乏家庭关爱和社会支持,流动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等。

六、政府和社会应对措施1.加强教育投入:政府应增加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投入,建立专门的学校和相关资源,确保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社会保障,包括提供医疗保健等基本服务,让他们能够享受基本权益。

3.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社会组织和心理专家应提供流动儿童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健康。

七、结论流动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总结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总结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总结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总结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和分析流动儿童的现状,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和支持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面临着多种困境和挑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

首先,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值得关注。

调查发现,大部分流动儿童无法正常接受教育,其中一些甚至从未上过学。

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困难,迁移频繁,缺乏稳定的居住和学习环境。

这些因素限制了他们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获取,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支持,提供他们稳定的学习环境和资源,确保他们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

其次,流动儿童的健康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普遍存在营养不良、患病率高和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

由于他们多数来自贫困家庭,无法获得良好的营养和医疗照顾,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受到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提供流动儿童健康教育和相关服务,加强他们的营养和医疗保障,以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此外,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

调查发现,由于长时间的离乡背井、稳定性和情感支持缺失等原因,流动儿童普遍面临着情绪不稳定、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适应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支持也是改善流动儿童状况的关键。

流动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扶持。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流动儿童的投入和支持,提供他们稳定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身的发展。

综上所述,流动儿童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健康和心理支持,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大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和投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流动儿童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调研报告

20xx 流动少儿调研报告流淌少儿被排挤于乡村正式的教育系统以外的边沿少儿。

本文将介绍20xx 流淌少儿调研报告。

20xx 流淌少儿调研报告(1)流淌少儿是陪伴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而涌现的一具特别的社会集体。

最近几年来,那个特殊集体的咨询题别断凸现,惹起了社会的宽泛关注。

增强对流淌少儿的教育和治理,促使他们的进展,不论对于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建立和睦社会,都有侧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下边对我镇流淌少儿的整体情况报告以下:一、我镇流淌少儿的基本领情我镇共有流淌少儿*** 名,流淌少儿基本上跟着父亲母亲流淌,与父亲母亲居住在一同。

流淌少儿父亲母亲以经商和打工居多,日子条件都中等偏上,流淌少儿日子学习环境都较好,孩子能较好的融入当地日子。

二、我镇流淌少儿的新特色跟着我县经济社会的进展,公司的别断扩大和增添,就业时机大大提高,出门务工人员渐渐精选回乡创业或工作,大批的流淌少儿也跟着父亲母亲返回了视力故土。

部分外处人到我镇创业开店,也将儿女带到我地,使我镇成为了流淌少儿的流入地。

跟着我镇经济的进展,流入少儿将别断增添。

三、存在的咨询题(一)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是孩子最先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必别可少的增补和完美。

而流淌少儿只管和父亲母亲在一同日子,但部分父亲母亲忙于生计,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因此致使流淌少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二)不测伤害咨询题严重。

流淌少儿因为父亲母亲别在家或忙于生计,缺乏家庭管护,他们思想纯真,自我爱惜能力差,很简单涌现不测伤害事件。

(三)简单涌现心理咨询题。

现期间只管融入了当地日子,但一直与当地少儿别同,心里存在他乡感,简单产生自卑情绪。

并且在升学中会碰到一些政策限制,心理简单遇到阻碍。

四、建议和建议一是将流淌少儿工作归入民生工程,增强领导,整合资源,形成协力;二是踊跃妥当解决留守少儿义务教育咨询题。

保障乡村流淌少儿同样赞同义务教育、保障乡村流淌少儿获得应有的社会救援和保障乡村流淌少儿享受基本医疗服务,深入展开关爱乡村流淌少儿工作;三是实行流淌少儿关爱工程。

流动儿童基本现状调研汇报

流动儿童基本现状调研汇报

流动儿童基本现状调研汇报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外来我县打工的人员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举家迁移,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数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多、流动性大、管理难等原因,造成流动儿童的教育、生存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推动儿童发展的一个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日,县妇联深入全县9个乡镇(街道)、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走访等形式,对全县范围内的流动儿童生存状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流动儿童基本情况据调查统计,我县有流动儿童925人,其中男孩487人,占52.6%;女孩438人,占47.4%。

就家庭经济情况来看: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187人,占20.2%;一般的726人,占78.5%;特别贫困、急需资助的12人,占1.3%。

就对目前生活状况满意程度来看:非常满意的95人,占10.3%;比较满意的563人,占60.9%;不满意的267人,占28.8%。

就年龄来看:高中阶段流动儿童有1人,占0.1%;初中阶段流动儿童有287人,占31%;小学阶段流动儿童有451人,占48.8%;幼儿园阶段流动儿童有180人,占19.5%;未入园婴幼儿阶段流动儿童有6人,占0.6%。

就入学率来看:高中阶段在读人数有1人,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在读人数有283人,入学率98.6%;小学阶段在读人数有449人,入学率99.6%;幼儿园阶段在读人数有180人,入学率100%。

二、流动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普遍较低,居住和卫生条件较差,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不尽人意。

大部分流动儿童课余时间在家里,没有参加兴趣培训班,也缺少课外书籍。

他们虽然身居城市,但由于与城市孩子的生活差距和不平等,使他们始终处于城市边缘。

多数孩子感到受压抑、被歧视,不少孩子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行为拘谨,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他们缺少亲情关怀,与父母沟通交流不到位;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正确引导缺位,存在厌学、求知欲下降等现象。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_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_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留守儿童,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一)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人数在逐渐增多。

农民外出务工创业,为农村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流动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流动儿童”是指农村未成年的子女不在父母身边而在城镇或在旗县政府所在地就学,而父母又不能承担日常管理监护责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留守流动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

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

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流动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现在是到了该“救救”留守流动儿童的时候了。

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奈曼旗妇联于20xx年5月至9月期间,在全旗14个苏木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有农场全面开展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生活问题主题调研活动。

调研过程中,通过召集全旗部分乡镇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参与调研、座谈,深入学校、留守流动儿童家庭了解情况,听取各地妇联的综合情况汇报、填报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研表、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对全旗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和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一、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现状(一)基本情况据调研,目前,全旗共有17岁以下儿童132441人,其中留守流动儿童共有16147人,占全旗儿童总数的12.19%。

流动儿童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调研报告20XX流动儿童调研报告(1)流动儿童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近年来,这个特殊群体的问题不断凸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促进他们的发展,无论对于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下面对我镇流动儿童的总体状况汇报如下:一、我镇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我镇共有流动儿童***名,流动儿童都是随着父母流动,与父母居住在一起。

流动儿童父母以经商和打工居多,生活条件都中等偏上,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都较好,孩子能较好的融入当地生活。

二、我镇流动儿童的新特点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不断扩大和增加,就业机会大大提升,外出务工人员逐渐选择回乡创业或工作,大量的流动儿童也随着父母返回了家乡。

部分外地人到我镇创业开店,也将子女带到我地,使我镇成为了流动儿童的流入地。

随着我镇经济的发展,流入儿童将不断增加。

三、存在的问题(一)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

而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但部分父母忙于生计,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因而导致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二)意外伤害问题严重。

流动儿童因为父母不在家或忙于生计,缺乏家庭管护,他们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三)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现阶段虽然融入了当地生活,但始终与当地儿童不同,内心存在异乡感,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同时在升学中会遇到一些政策限制,心理容易受到影响。

四、意见和建议一是将流动儿童工作纳入民生工程,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二是积极妥善解决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

保障农村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农村流动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救助和保障农村流动儿童享受基本医疗服务,深入开展关爱农村流动儿童工作;三是实施流动儿童关爱工程。

从社会到学校到班级,从学习到生活关心爱护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流淌儿童因为户籍咨询题无法享受与都帀同龄儿童同等的教疗机会,本文将介绍流淌儿童事情调研报告。

流淌儿童事情调研报告(1)背景:流淌儿童是流淌人口中特殊群体,有着其独特的成长性,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对流淌儿童全面细致的调研研究,聆听他们的貞•实想法,反映他们真实的生存和教育条件,可以引起更多人对流淌儿童咨询题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促进流淌儿童的生存、爱护、进展和参与各项权利的平等实现。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流淌儿童的生存、教冇和进展中所而临的突出咨询题与迫切需求, 保障我市流淌儿童的合法权益,I市妇儿工委对全市流淌儿童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经过基层工作汇报、发放调研咨询卷、与流淌儿童而对面访谈等形式,对全市流淌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进行全而的了解,探索和探讨流淌儿童生存进展中所面临的咨询题,并提出解决咨询题的建议。

一、全市流淌儿童的基本事情全市户口别在"的0-16周岁在校学生24497人,流淌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为后巷镇,共有流淌儿童4708人,流淌儿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随家庭流淌,在"多属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

流淌儿童中,男女各占58.3%和41.7%。

大多数流淌儿童认为来到"后,日子环境、教学条件比老家要好,与视力故乡学校的老师相比,“的老师教学办法更为恰当,对学生更负责,学校的治理也比较规范。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觉流淌儿童在学习、品格、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一泄差异。

表现出普遍日子质疑低,学习成绩差,存在道徳认识含糊,品格偏差、心理异常,学习动力别脚的现象。

但是,并别是所有的流淌儿童基本上咨询题儿童,流淌日子并且也教会了孩子们独立日子的能力,许多流淌儿童表现出果断、顽强、独立自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在同伴群体的帮助下欢乐而健康地成长着,也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因此,我们既别能过分渲染,把流淌儿童看成是咨询题儿童、悲伤儿童,造成这部分儿童的心理压力,又别能藐视这一群体中潜在的或已产生的一些咨询题,对他们采取漠别关怀的态度。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调查报告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调查报告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调查报告流动儿童是指跟着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工作或其他原因不断转移居住地的儿童,常常在学校、生活、社交等方面遭受挑战和困难。

调查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情况,不仅可以为他们的个人和家庭发展提供帮助,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和需求。

本报告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别调查了50名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情况。

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流动儿童非常具有适应能力,在情绪、性格、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相对较好的水平。

然而,仍有一些流动儿童因为不同原因,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中。

一、情绪方面在情绪方面,95%的流动儿童表示自己心情很不错,不受居住地变化所困扰。

其中84%的孩子表示会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自己调整心态,让自己保持积极。

但同时有5%的孩子表示感到无助和沮丧,可能缺乏管教或社会支持。

二、性格方面在性格方面,90%的流动儿童呈现出较为积极的特点,例如勇敢、开朗、乐观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但有10%的学生在性格上呈现较为孤僻、内向和敏感的倾向。

这一点可能跟家庭以及其他事情有关。

他们往往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三、学习方面在学习方面,70%的流动儿童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较好,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多的兴趣爱好,但这不一定准确代表他们的真实能力。

另外,20%的学生表示因为课程不统一、教学难度大、交朋友比较困难等因素,对学习缺乏兴趣。

四、人际关系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80%的流动儿童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依靠关键的老师、朋友、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

然而,有20%的学生没有社交网络或是面对负面的社交情境产生了挫折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总的来说,流动儿童自我适应能力比较强,同时我们也需要认真对待他们在情感、性格、学习和社交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他们需要群体化的心理支持和关爱,以及教师和学校的关注和帮助,特别是家庭的温馨与慰藉。

我们需要更多关注于发展他们良好的性格和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有价值的个体,积极投入社会。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1. 调研背景流动儿童是指那些因父母工作、迁徙或其他各种原因而经常要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迁移的儿童。

他们经历了常人所没有经历的特殊生活环境,通常伴随着种种困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我们进行了一次流动儿童状况的调研。

2. 调研方法我们选择了多个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调研。

采取了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和观察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段的流动儿童以及他们的家长或监护人。

3. 调研结果3.1 家庭情况调研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差。

父母多为农民工,收入较低,住房条件简陋。

因为工作原因,父母往往不能陪伴在身边,这导致流动儿童孤独感较强。

3.2 教育问题调研显示,流动儿童面临较大的教育问题。

由于频繁迁徙,他们无法享受到稳定的教育资源。

不少流动儿童缺乏学校教育,只能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得一些基础教育。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3.3 心理问题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长期缺乏家庭陪伴和稳定的社交环境,他们容易出现孤独、焦虑等心理障碍。

他们对未来缺乏信心,生活态度消极。

3.4 健康问题调研表明,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他们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饮食不规律,营养不足。

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和医疗保健,容易患上各类疾病。

4. 建议和措施针对流动儿童当前面临的困境,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4.1 完善教育体系政府应加大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投入,建设更多适应流动儿童需求的学校。

同时,推动教育资源共享,确保每个流动儿童都能接受到基础教育。

4.2 加强心理辅导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体系,为流动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鼓励家长和监护人与流动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他们提供更多关爱和安全感。

4.3 提供创造性活动和娱乐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开展艺术、体育和手工等培养兴趣和能力的活动。

同时,加强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合作,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基于社区志愿服务的流动儿童问题调研及帮扶实现

基于社区志愿服务的流动儿童问题调研及帮扶实现

基于社区志愿服务的流动儿童问题调研及帮扶实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流动儿童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面对流动儿童的问题,社区志愿服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流动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其帮扶实现的途径。

一、流动儿童问题的现状1. 流动儿童的定义根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流动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为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跟随父母或监护人居住的未成年人。

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包括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安全问题等。

由于经常换学校,这些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不稳定,影响学习成绩和教育质量。

他们缺乏稳定的家庭环境,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也容易成为犯罪活动的受害者。

造成流动儿童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包括父母务工、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破裂等。

父母为了生计而外出打工,无法照顾孩子,导致孩子流动。

家庭经济困难也使得孩子随父母或监护人流动。

家庭破裂后,孩子也可能被迫流动。

1. 调研方法通过社区问卷调查和走访,了解社区内流动儿童的具体情况,包括人口数量、年龄分布、学业及心理状况等,为制定帮扶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2. 社区志愿服务机构的角色社区志愿服务机构在流动儿童问题的帮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开展义教活动、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形式,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改善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条件。

3. 开展针对性的帮教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机构可以结合流动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帮教活动。

为流动儿童提供免费教育辅导和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能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法律援助,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4. 加强社区合作社区志愿服务机构应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关注流动儿童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

还应与学校、社区居民等建立联系,争取更多资源和支持,共同推动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

5. 政府支持的重要性政府在解决流动儿童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志愿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志愿服务机构在流动儿童问题上的工作。

流动儿童调研报告意义

流动儿童调研报告意义

流动儿童调研报告意义报告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生活环境、教育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措施,改善流动儿童的生活现状。

调研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获取数据信息。

调研对象为各地流动儿童,包括父母、监护人、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

调研结果:1. 流动儿童基本情况:调研发现,流动儿童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地区,没有固定的居住地。

他们的年龄普遍偏低,缺乏稳定的父母陪伴和监护。

2. 生活环境:调研显示,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较为恶劣。

他们生活在简陋的棚户区或租赁房屋中,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良好的卫生条件。

3. 教育状况:调研发现,流动儿童普遍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由于经济困难和流动性较强,他们很难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稳定的学校环境。

4. 存在问题:调研显示,流动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营养不良、健康问题、教育机会缺乏、心理问题等。

这些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建议措施:1. 完善流动儿童教育保障机制,提供稳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2. 建设适应流动儿童居住的安全、卫生的住房环境,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3. 加强对流动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管理,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心理支持。

4. 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法律保护,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和人身安全。

5. 搭建多方合作的合作平台,促进政府、社会组织、教育机构等各方的合作,共同为流动儿童提供支持和帮助。

结论:本次调研显示,流动儿童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和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和健康成长。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才能实现对流动儿童的全面保护和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流淌儿童因为户籍咨询题无法享受与都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本文将介绍流淌儿童事情调研报告。

流淌儿童事情调研报告(1)背景:流淌儿童是流淌人口中特殊群体,有着其独特的成长性,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对流淌儿童全面细致的调研研究,聆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反映他们真实的生存和教育条件,可以引起更多人对流淌儿童咨询题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促进流淌儿童的生存、爱护、进展和参与各项权利的平等实现。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流淌儿童的生存、教育和进展中所面临的突出咨询题与迫切需求,保障我市流淌儿童的合法权益,**市妇儿工委对全市流淌儿童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经过基层工作汇报、发放调研咨询卷、与流淌儿童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全市流淌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探索和探讨流淌儿童生存进展中所面临的咨询题,并提出解决咨询题的建议。

一、全市流淌儿童的基本事情全市户口别在**的0-16周岁在校学生24497人,流淌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为后巷镇,共有流淌儿童4708人,流淌儿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随家庭流淌,在**多属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

流淌儿童中,男女各占58.3%和41.7%。

大多数流淌儿童认为来到**后,日子环境、教学条件比老家要好,与视力故乡学校的老师相比,**的老师教学办法更为恰当,对学生更负责,学校的治理也比较规范。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觉流淌儿童在学习、品格、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表现出普遍日子质量低,学习成绩差,存在道德认识含糊,品格偏差、心理异常,学习动力别脚的现象。

但是,并别是所有的流淌儿童基本上咨询题儿童,流淌日子并且也教会了孩子们独立日子的能力,许多流淌儿童表现出果断、顽强、独立自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在同伴群体的帮助下欢乐而健康地成长着,也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因此,我们既别能过分渲染,把流淌儿童看成是咨询题儿童、悲伤儿童,造成这部分儿童的心理压力,又别能藐视这一群体中潜在的或已产生的一些咨询题,对他们采取漠别关怀的态度。

二、存在的要紧咨询题(一)教育咨询题1、流淌儿童家庭教育缺失。

流淌儿童的父母大多是工人或小商贩,因忙于生计,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怀到子女各方面的进展事情。

重养轻教,平时只能赋予孩子生存所需物质上的满脚,精神上关注的很少。

教育子女办法简单粗暴,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致使流淌儿童的学习得别到有效的催促和引导。

2、流淌儿童行为适应较差。

在学习上,流淌儿童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作业别规范、书写潦草。

在个人卫生上,调研显示有10%以上的流淌儿童别能坚持每天刷牙洗脸。

在日子适应上,流淌儿童日常日子日子秩序混乱,没有科学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饮食上,别注重合理的饮食规律和健康的饮食卫生,躯体各项发育指标别理想;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些流淌儿童见到老师和长辈别予理睬;同学之间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互别相让,甚至大动干戈。

3、流淌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要紧表如今性格缺陷、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社会习惯障碍、学习障碍五方面,其中又以性格缺陷、行为障碍最为突出。

与一般儿童相比,流淌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别到满脚,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

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对别良社会行为和日子方式缺乏认知能力,受外来别良社会因素妨碍成为了咨询题孩子。

(二)家庭咨询题1.流淌儿童的学习环境简陋。

调研数据显示,有39.58%的流淌儿童在家没有自己的学习书桌,只能趴在饭桌、小椅子上学习,或在床上写作业。

在这样狭小的空间中,家里一旦来了客人,学生就全然寻别到能够写作业的地点,有的连睡觉也无法保证。

2.流淌儿童家务负担繁重。

大多数流淌儿童在课余时刻都要帮父母做家务。

调研发觉,流淌儿童已成为家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承担了许多家务活,以便父母能全身心地去别处挣钞票。

像预备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洗全家人的衣服等,基本上尚未成年的他们必须承担的家庭责任。

还有许多孩子在课余时刻帮父母做工、打杂,晚睡早起。

3.流淌儿童课余日子单一。

因家长工作时刻比较长,与本地儿童放学后可参加兴趣小组或各种学习班,玩电脑、上等活动相比,流淌儿童日子的社区很少有公共歇息场地,他们每天放学之后只能写作业或者做家务。

数据显示,惟独10.42%的流淌儿童参加过兴趣班的学习。

4.流淌儿童常常被家长当成出气筒任意打骂。

流淌人口在外打工,常常会面临雇主的无理要求,还要承担家庭经济负担、当地人卑视等巨大压力。

回到家中,只要孩子稍有别听话或者表现不行,很容易就会被家长暴打以发泄心中怨气。

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业要求过高,坚持认为别打别成器,只要孩子学习成绩稍有下落,就会遭到家长的打骂。

三、产生原因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妨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进展。

特别是06岁是人一辈子行为适应、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那个阶段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别高,居无定所,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妨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办法别当,存在用钞票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物质上满脚,其实成为孩子学习、身心进展的旁观者;以日子照应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别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等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教育资源别脚。

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人教育寄希翼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教学任务重,学生多,而且还在呈增长趋势。

有的班级四、五十人,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力别脚,对流淌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很难为流淌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日子上难以给流淌儿童赋予更多的关怀和保护,对那些有咨询题的流淌儿童难以治理。

再加上流淌儿童特殊群体是近年来才浮现的,有的学校人数比例小,没引起重视;有的学校虽人数比例较大,但缺乏有效的措施。

3、社会对流淌儿童关注别够。

社会教育资源缺乏,别能有效地弥补流淌儿童家庭教育关心的别脚;对一些娱乐场所别能有效治理,在互联、电视、电影、录像、影碟、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有的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很多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流淌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也使一些流淌儿童沉迷其中而别能自拔。

四、解决措施(一)加大政府在应对流淌人口咨询题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应依照流淌人口的工作性质、稳定事情和聚居地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法。

用市场和政府两个层面的行为引导流淌人口的流向。

对都市容纳能力的正确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和部署,切实安排好流淌人口的社区日子、包括居住、医疗、教育等工作。

在流淌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主动邀请流淌人口参与社区治理。

如此一方面能够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能够使社区服务更具针对性。

(二)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流淌儿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要完善流淌儿童信息采集。

在全面实施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流淌儿童信息动态治理机制,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协作,把流淌儿童登记工作纳入居住证制度,统一采集、统一治理。

二是要提升流淌儿童公共服务水平。

在流淌儿童已同等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打算免疫接种、儿童保健服务待遇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流淌儿童同等享受新农合、居民医疗保险、医疗慈悲救助等工作。

三是提高流淌儿童及其家长素养。

妇联等单位经过组建流淌儿童家教说师团,创建流淌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新市民家长学校,多层面、全方位地向流淌儿童家长普及科学家教知识。

并且依照流淌儿童需求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有特色《流淌儿童安全自护手册》为流淌儿童在**的日子、学习提供帮助。

流淌儿童事情调研报告(2)随着**区经济社会的快速进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我区,**区流淌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据统计,2015年,**区现有学龄儿童10.77万人,流淌儿童已达到11万名,数量差不多超过本地户籍儿童。

依法爱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好他们的日子、就医、就学等咨询题,关于提高全民素养、增强都市活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别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2009年,常州市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定为受人口流淌妨碍的儿童爱护项目试点都市。

2012年,**区被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和联合国儿基会受人口流淌妨碍的儿童爱护项目确定为深度试点单位。

三年来,**区坚持高标定位,针对流淌儿童教育、管护那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咨询题,记忆了积极探究、有序推进、健康进展的过程,大力实施流淌儿童关爱工程,促进流淌儿童健康、欢乐成长。

一、四年来项目工作目标:受人口流淌妨碍的儿童爱护项目工作开展以来,针对我区流淌儿童的实际事情,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经过别断研究、探讨、总结流淌儿童治理的经验,制订切合我区实际的政策,降实各相关部门的治理和服务责任,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推进流淌儿童爱护项目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年来,我们积极降实项目工作目标建立健全流淌儿童信息采集协作机制,全面开展流淌儿童信息登记;推进全体流淌儿童平等享受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进程;为流淌儿童融入都市、健康成长制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要紧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一)建立健全流淌儿童服务治理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成效一是组织显张力。

成立了由32个部门参与的项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小组,各地同步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流淌儿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保障了流淌儿童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是工作聚合力。

政府多次召集公安、教育、卫生、妇联等要紧责任部门共同探讨项目实施工作,形成了《**区对于进一步加强流淌儿童登记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流淌儿童登记治理服务工作机制,推动流淌儿童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流淌儿童平等进展一是实现流淌儿童信息常态化治理和综合化使用。

我区按照科学宣传、分类采集、综合汇总的要求,做好流淌儿童信息采集和登记工作。

03岁流淌儿童信息由妇联、卫计部门分别在村、社区、世代服务中心、防疫站等地逐户采集;46岁流淌儿童信息在幼儿园集中采集;716岁流淌儿童信息在中小学统一采集;公安部门负责信息全面汇总、集中核对、统一录入微机系统,纳入全市流淌人口信息采集子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从2012年1月至今,全区共登记16周岁以下儿童信息40万人。

信息系统涵盖流淌儿童基本事情、受教育、打算免疫、是否有重大疾病四部分信息,集信息登记、权益爱护、救助服务、部门治理、信息研判等使用功能于一体化,实现了流淌儿童的入园入学、亲子早教、打算免疫和健康服务以及困难儿童日子帮扶等全面服务。

二是保障流淌儿童公办入学,共享优质教育。

全区流淌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100%,教育部门每年尽可能多的汲取流淌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现我区公办小学有44802名流淌儿童在读、公办初中有15737名流淌儿童在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