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的历史与现状

合集下载

中国油画艺术发展分析

中国油画艺术发展分析

中国油画艺术发展分析1、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作为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被引进中国之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衍变之路,展现了中国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完成了从西方艺术向中国本土化艺术形式的顺利转型。

明朝万历年间油画被西方传教士带到中国,开始了油画在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中的开拓之路,早期的宫廷艺术家为满足帝王的审美需要,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的绘画技法,是最早对西方艺术进行的创新改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开始派遣有关人员到海外进行学习,他们将西方的绘画创作理念带回国内,在国内开始进行油画艺术教育,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通过教育学习,在这一时期中国产生了一系列的油画创作者,中国油画艺术进入“百家争鸣”的活跃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文化发展政策,中的油画艺术开始展现出新的艺术风格,这一时期,苏联写实主义的油画绘画风格严重影响到中国油画艺术的创作,油画创作者逐渐将作品的创作融入一体化的理念当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油画艺术迎来了新的创作高峰,各种形式的油画表现方法不断涌现,并与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相融合,推动了油画艺术的较快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展现了不同时期中国的社会现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意义。

2、艺术市场化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中国油画艺术的市场化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是年代初,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追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水平的提高,而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画廊、艺术品拍卖、私人收藏、艺术展览等多种形式陆续涌现,艺术追求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生活领域中的一部分,而这些现状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油画艺术的市场化,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为金钱而创作,一方面推动了中国油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油画创作产生了很多问题。

艺术作品的市场化,使得艺术创作逐渐演变成艺术生产,艺术品演变为商品,削弱了油画艺术的鉴赏价值,提升了商品价值。

中国油画当下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中国油画当下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艺术教育:中国油画教育正在逐步 完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 专业的油画教育,这将为中国油画 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油 画也在不断创新,如数字油画、3D油 画等,这将为中国油画的发展提供更 多的可能性。
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加强创新:鼓励艺术家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艺术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油画人才 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国外优秀艺术成果 市场推广:加强市场推广,提高油画作品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
中国油画当下 发展现状的几 点思考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中 国 油 画 的 历 史 与 现 状
02 中 国 油 画 的 艺 术 风 格 与 特 点
03 中 国 油 画 创 作 的 现 状 与 问 题
04
中国油画市场的发展现状与 趋势
05
中国油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 的价值与意义
06 中 国 油 画 的 未 来 展 望 与 建 议
问题:缺乏原创 性、商业化倾向 严重
展望:加强原创 性、提升艺术价 值、推动国际化 发展
中国油画面临的挑战
传统与现代:如何在保持传统艺术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市场与艺术:如何平衡艺术创作和市场需求,保持艺术创作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国际与国内:如何提升中国油画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保持国内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传承与创新: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油画的传统艺术精髓,同时不断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风格
中国油画创作的人才培养
教育体系:高等艺术院校和艺术培训机构 师资力量:专业教师和艺术家 课程设置:油画技法、艺术史、艺术理论等 实践机会:展览、比赛、交流活动等

油画毕业论文浅析中国油画艺术及发展趋势

油画毕业论文浅析中国油画艺术及发展趋势

油画毕业论文浅析中国油画艺术及发展趋势油画毕业论文:浅析中国油画艺术及发展趋势油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色彩表达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与思考。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油画艺术的浅析,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中国油画艺术的兴起油画艺术最早在中国的引进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化运动中。

当时,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增加,其中就包括了油画技术和艺术理念的传播。

西方大师的作品在中国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中国艺术家开始学习和模仿油画技巧。

二、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阶段1. 周易派油画: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以齐白石、徐悲鸿等人为代表的艺术家提倡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他们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并展示了中国油画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农民油画运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时期。

农民油画运动的兴起,使得农民艺术家们能够在山村田野中表达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

作品以生动的农民形象和壮丽的乡村风景为主题,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3. 思想解放时期的实验:改革开放以后,艺术家们开始从传统表现方式中解放出来,尝试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

他们摒弃了陈旧的艺术观念,积极探索油画艺术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从而催生了中国当代油画的繁荣。

三、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趋势1. 实验性探索:中国油画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实验性的探索与创新。

他们运用各种材料、技巧和艺术手法,使得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油画表现方式,而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

2. 文化认同:越来越多的中国油画艺术家开始关注自身的文化根源与个人经历,通过作品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认同。

他们尝试将传统的艺术元素与现代意识相结合,打造出独具个性和时代特色的作品。

3. 社会关注:中国油画艺术在当代社会中不仅仅是为了艺术本身而存在,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表达社会问题和关怀。

艺术家们通过油画艺术传递自己对现实社会中不平等、不公正和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反思,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思考。

浅析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

浅析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

浅析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写实风格油画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题材、以准确的画面和细致的描绘来表现现实的艺术形式。

它是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强的国际性和现代性。

在中国美术史上,写实风格油画起源于20世纪初,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逐渐成为中国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写实风格油画的兴起和发展写实风格油画的兴起始于20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处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绘画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的表现和反映。

一批中国学生开始赴欧洲留学,接触和学习了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技法和理念,这为中国的写实风格油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2年,中国美术学院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写实风格油画的发展。

中国的写实风格油画正式定型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成为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形式。

二、写实风格油画的艺术特点写实风格油画以真实生活为题材,追求真实、生动、细致的表现方式。

它注重对光影、色彩、形态的准确把握,追求画面的生动感和写实感。

写实风格油画在绘画技法上,更加注重对细节的塑造和描绘,力求准确地再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写实风格油画在题材选择上,更注重对社会生活、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等现实主题的表现,以此来反映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写实风格油画在艺术形式上,更注重对画面的结构和构图的合理安排,力求突出画面的层次和结构感。

三、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写实风格油画也在不断壮大和发展。

目前,中国的写实风格油画在绘画技法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描绘技法上更加细腻和准确,而且在色彩运用和构图设计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中国的写实风格油画在题材选择上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反映,既有对城市和农村生活的描绘,也有对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的表现。

中国的写实风格油画在艺术形式上也有了新的变化和突破,不仅有了更多的实验和创新,还有了更多的跨界和融合,从而使中国的写实风格油画更具有多样性和活力。

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与演变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全球文化的交流,中国油画艺术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

本文将从油画的起源、中国油画的前身、油画的传入和中国油画的发展、现状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油画艺术的历史与现状。

油画的起源油画的起源要追溯到荷兰黄金时期14世纪末期。

当时荷兰画家吉它芬使用“油酸媒介”制作了一幅素描,开启了油画时代。

油画是一种采用油酸调制颜料绘制的绘画技法,可以表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深邃的情感表达。

油画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绘画技法,成为了艺术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线。

中国油画的前身19世纪末,欧洲和日本的文化开始涌入中国,这一时期的文化交往为中国油画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这一时期,中国绘画遭遇了巨大的挑战,许多中国画家也开始尝试学习西方的绘画技法。

这一时期,中国的油画主要是模仿西方的绘画作品,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

不过,这些作品被视为当时工艺类的产品,对中国油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油画的传入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加深,在中国开始有人开始研究和练习油画。

1903年,广东美术专科学校创办了油画科。

陆游琴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1918年创建了南苑画社,并与陈丹青、林风眠和张大千等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感的油画作品。

此外,中国国画的传统技法和文化元素也被纳入了中国油画中,这种绘画风格也被称为“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

中国油画的发展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模仿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参考西方绘画,并进行模仿和学习。

模仿阶段主要是20世纪初到1959年,在这一阶段的作品大都采用写实主义手法,表现技巧熟练,但题材内容简单,创意较为单一。

第二阶段是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60年到1990年,艺术家们开始寻求自己的创作思路和风格。

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开始多样化,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油画作品呈现出民族风格和现代主义的特点,受到外界的关注和认可。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探索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探索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探索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国家,风景优美、自然景观丰富,这些优美的自然景观常常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中国风景油画在当代艺术领域中也有着不断的发展和探索。

本文将从中国风景油画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渊源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期。

当时,中国的艺术家们开始接触西方绘画艺术,其中就包括了油画技术。

传统的中国绘画主要以水墨为主,而油画则是西方艺术家们使用的一种全新的绘画技术。

中国的一些美术学院开始引进油画技术,并且一些国内的艺术家也开始学习和尝试油画这一新的绘画技术。

此时期,中国的风景油画作品多受到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表现形式上更加注重写实和逼真。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风景油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风景油画的创作不再依赖于西方绘画,而是开始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景油画风格。

这不乏一些杰出的艺术家们,如黄宾虹、刘海粟、廖凡、齐白石等,他们的作品为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发展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中国风景油画在当代艺术领域中有了更多的展现机会。

一方面,一些知名画廊和艺术机构纷纷举办风景油画展览,为该领域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平台;国内外的艺术交流活动也为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一些文化艺术节、画展等活动也为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创作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一些艺术家依然执着于传统的风景油画创作,他们在山水间自由徜徉,倾注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作品以写实的手法展现出大自然的宏伟和壮丽;也有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将抽象的表现手法引入到风景油画的创作中,以更加自由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展现风景的美丽和情感。

这些不同的创作方式为中国风景油画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创新意味。

浅析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

浅析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

浅析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写实风格油画是一种通过绘画技巧来真实描绘对象的艺术形式,它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变迁和发展。

随着国内艺术市场的不断繁荣和对艺术品需求的增长,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写实风格油画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画家以及市场现状等方面对其在国内的发展进行浅析。

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演变。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传统写实绘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吸收西方绘画技法,开启了中国写实风格油画的发展之路。

而在90年代,中国油画迎来了空前繁荣期,不少优秀的写实风格油画作品问世,这一时期被誉为中国油画的“黄金十年”。

到了21世纪,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更多的艺术家开始尝试将写实风格油画与当代社会、生活等相结合,不断探索创新,丰富了写实风格油画的表现形式。

国内的写实风格油画作品也有着许多代表作品及画家。

在国内写实风格油画领域,有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技巧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比如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第一人”的李自健,他的作品以其传神的写实风格和细腻的技巧而著称;另外还有诸如朱新武、陈逸飞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多以中国乡土风情、自然景观等为题材,展现出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写实风格油画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当今艺术市场上,存在着诸多功利化、商业化的倾向,有些艺术家可能会受到市场的诱惑而失去了对艺术创作的初心,这对写实风格油画的纯粹性和品质提出了挑战。

写实风格油画在市场中的价格也存在着不少的波动和不稳定因素,尤其是一些不具备潜在收藏价值的作品,市场交易时往往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当代艺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的背景下,写实风格油画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求变,以适应时代的潮流和观众的需求。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中国油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历史悠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以来在绘画艺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绘画艺术的多元化,中国油画的现状和未来前景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油画的现状及未来前景进行分析。

一、中国油画现状中国油画在20世纪初期引入中国,并在中国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的中国油画主要是西方绘画风格的引进和模仿,以传达文化交融、时代变迁等主题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油画逐渐独立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同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油画。

目前,中国油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中国油画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新技术、新理念,形成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新风格,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国油画在创作内容上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人物、风景画扩展到抽象、当代、民族、社会主题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作品类型,丰富了中国油画的艺术内涵。

但与此中国油画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市场萎缩。

由于当前文化市场需求疲软,中国油画的销售并不乐观,导致一些优秀的油画作品难以在市场中获得应有的价值。

其次是技术水平不足。

虽然中国油画在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还存在差距,一些创作会受到技术问题的困扰。

再次是创新不足。

一些油画作品的创新性不足,缺乏新颖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使得观众对中国油画的认可度和关注度有所下降。

二、中国油画未来前景对于中国油画的未来前景,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市场前景。

尽管当前市场需求不足,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中国油画的市场将会有所改观。

特别是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油画将有更多机会融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技术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绘画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油画的技术水平将会得到提升,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也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

关于油画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内容

关于油画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内容

关于油画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内容油画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涵盖了从传统绘画到现代艺术的广泛演变。

以下是油画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内容:1.引入与初期探索(19世纪末- 20世纪初):油画最早是通过西方传教士和外交使节引入中国的。

19世纪末,一些中国画家开始学习和探索油画技法,试图将西方绘画元素融入传统绘画中。

此时期的作品多以人物、风景等为主题。

2.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学术艺术的影响(20世纪初- 1920年代):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强调现代性和国际性。

油画成为表现现代思想和艺术手法的重要媒介。

艺术家们开始深入研究西方学术艺术,吸收印象派、野兽派等风格元素。

3.上海美术馆与国画油画混合(1930年代- 1940年代):上海美术馆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油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一些画家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与油画技法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如吴作人的山水油画。

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1950年代- 1970年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主导的艺术风格。

油画被用来宣传社会主义理念,强调对工人、农民和战士等社会主义英雄的歌颂。

这一时期的作品通常具有强烈的政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5.改革开放与多样化发展(1980年代至今):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艺术领域逐渐开放,吸收国际先进艺术思潮。

艺术家们开始在油画领域尝试多样化的表达形式,涌现出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油画作为一种媒介,融入了更多当代元素和个性化的创作。

总体而言,中国油画的发展经历了从引入到吸收、融合再到创新的过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轨迹。

今天的中国油画场景多元繁荣,各种风格、流派并存,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部分。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中国油画自20世纪初引进开始,一直在中国的美术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油画通过西方现代艺术的引进和吸收,逐渐在中国艺术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与传统中国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美术的多元化格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油画在受到西方艺术影响的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对中国油画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前景。

一、中国油画现状目前,中国油画艺术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当代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在中国的美术馆、画廊、艺术展览等多个平台上,中国油画的作品层出不穷,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在这一领域的独特魅力和创作成果。

中国油画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内艺术界的瞩目,还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关注和认可,一些中国油画艺术家的作品也在国际上展出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中国油画的发展也得益于国内外的艺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与西方油画艺术家的交流学习,中国油画艺术家们在技法和创作理念方面不断吸收借鉴,使得中国油画在表现形式和题材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展现出更具创造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中国油画也在保留传统文化特色的融合了当代社会的现实主题和审美观念,使得中国油画更具时代感和活力。

二、中国油画未来前景分析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油画在未来将会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发展前景。

中国油画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将会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加深,中国油画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通过各种国际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油画的风采和艺术魅力。

中国油画也将吸引更多的国际艺术家来到中国进行交流合作,进一步丰富中国油画的创作和表现形式。

中国油画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对高品质的艺术作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国油画作为中国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受到更多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其市场表现也将会更加活跃。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1. 引言1.1 中国油画的发展历史中国油画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近现代中国绘画的兴起。

在近代,中国传统绘画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吸收了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和写实主义技法,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油画艺术。

早期的中国油画家受到欧洲绘画大师的启发,以写实主义风格为主,描绘了许多现实主义的作品。

20世纪初,中国的油画开始迎来了一波现代化的变革,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写实主义。

在战后的新中国时期,油画艺术受到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了一种与西方现代艺术相结合的独特风格。

今天,中国油画已经成为国际艺术舞台上备受瞩目的存在,不仅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还有许多优秀的油画作品,为中国文化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充满着坎坷和挑战,但也充满着希望和机遇,它正在不断地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魅力。

【2000字】1.2 中国油画现状概况中国油画作为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油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近代,最初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但后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目前,中国油画市场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一大批有实力的艺术家和作品。

中国油画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类专业艺术学校和培训机构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油画的机会。

在市场方面,中国油画作品的拍卖价格不断攀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收藏家。

一些知名画廊和艺术机构也纷纷举办油画展览,为艺术家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

中国的油画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吸引着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中国油画在当代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场和教育发展都呈现出积极的态势。

未来,中国油画有望继续发展壮大,为中国艺术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中国油画市场现状分析中国油画市场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国内外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热度也为中国油画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油画的发展历程:早期 距今 400年前,意⼤利天主教⼠利玛窦等⼈来华传教,把欧洲油画作品带进中国。

明万历⼆⼗九年 (1601)利玛窦向明神宗朱翊钧所献礼品中就有天主像、圣母像等。

这种精细逼真的绘画,使中国画家感到惊异,但并未给予较⾼的艺术评价,也没有中国画家追随这种画法。

到清朝初年,有许多擅长油画的欧洲传教⼠来华,并在宫廷供职。

其中较的有意⼤利⼈郎世宁、潘廷章,法国⼈王致诚等。

他们是中国宫廷内第1批外籍画师,曾受命绘制过多幅油画肖像。

乾隆帝弘历曾命宫中选少年奴仆,随洋⼈学泰西画法(油画技法)。

现存满族画家五德的纸本油彩⼭⽔画,便是这⼀时期中国画家的油画作品。

油画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40年代末 最早出国学习油画的⼴东画家李铁夫,于1887年到美国,曾受业于J.S.沙⾦,并以作品奖⾦和卖画所得,资助孙中⼭的⾰命活动。

最早到⽇本学画的李叔同,于1910年学成回国,随即在天津、杭州和南京从事美术教学,他⾸倡⽯膏模型和⼈体写⽣,并在学校中组织洋画研究会。

⾟亥⾰命以后,出国学画的⼈渐多,他们的去向主要是欧美和⽇本。

较早去欧、美学画的有李毅⼠、冯钢百、吴法⿍、李超⼠、⽅君璧等⼈,后⼜有林风眠、徐悲鸿、潘⽟良、周碧初、庞薰□、颜⽂□、常书鸿、吕斯百、吴作⼈、唐⼀⽲、周⽅⽩、吴⼤⽻等。

继李叔同之后留⽇的有王悦之、许敦⾕、陈抱⼀、胡根天、俞寄凡、王济远、关良、许幸之、倪贻德、卫天霖王式廓等⼈。

40年代赴法国学画的有吴冠中、刘⽂清等⼈。

中国留学⽣初到西欧时,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已在画坛取得稳固地位,学院派古典主义虽有⼈⽀撑,但其影响已趋式微。

在⽇本,以⿊⽥清辉为代表的新进画家,已经以印象主义的艺术观念改变了⽇本美术教育的内容。

由于⽇本不像法国那样具有深厚的油画艺术传统,所以留⽇学⽣(包括最早的李叔同)在艺术上普遍倾向于印象主义以后的各流派。

留欧的李毅⼠、吴法⿍、李超⼠、徐悲鸿、颜⽂□、常书鸿等⼈,提倡古典的写实主义美术。

中国百年油画的发展历程、成就与经验

中国百年油画的发展历程、成就与经验

117[摘 要] 油画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虽然只有百余年,但它以鲜明的文化特性和极强的艺术感召力成为我国美术类别中一个重要的画种。

百余年来,油画无论是在题材的选取上还是在精神、思想的表达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通过文献研究、对比研究、作品分析等方法对油画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梳理,用成就与经验增强文化自信,以促进油画的良性发展。

[关 键 词] 油画;发展历程;成就;经验中国百年油画的发展历程、成就与经验赵丽强近百年的油画是中国发展的影子,梳理油画的发展历程、客观看待油画的成就与经验对促进油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百年油画的发展历程“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去西方学画的,最早的李铁夫从19世纪末就开始学习油画,但是油画真正在中国得到传播还是始于 30 年代。

”[1]中国油画的发生、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

(一)油画借鉴期:20世纪初到1949年之前李铁夫、李叔同是我国油画最早的开拓者,他们分别从英美和日本学习油画,紧接着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庞薰琹等人也相继学成归国。

20世纪20年代,这些陆续归国的油画家在国内开办了美术院校,致力于传播西方油画技法和理论,中国的油画才得以产生。

这种大规模引入西洋油画虽是绘画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成绩却不是很显著,从这些油画家带回的作品中并没有看到诸如伦勃朗、安格尔、库尔贝等欧洲写实大师的影子,这不仅与欧美当时盛行的各种前卫艺术有关,还与国内战争不断、油画在中国刚刚起步有关,油画在中国变成“土油画”。

油画借鉴期是中国油画重要的启蒙阶段,这些优秀的油画家试图从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获取创作营养,为中西油画的融合与发展开拓出一片新的领域,虽然这种融合探索最终被战争残忍地打断,但它所研究的内容为中国油画之后的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革命油画期:1949年到1976年1949年后油画在我国才真正迅速发展起来,这个时期中国油画的借鉴对象由1949年前的日本和法国转向苏联,由于契斯恰可夫教学体系的引进,中国的“土油画”变成了“洋油画”,“日派”“法派”都被边缘化,巡回展览画派和苏联油画成为引导我国油画发展的主要力量。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中国油画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自20世纪初引入中国以来,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与变迁,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轨迹与艺术风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油画在艺术创作、市场需求、艺术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油画的现状及未来前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国油画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一、现状分析1. 艺术创作中国油画的艺术创作在当代中国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油画家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构建了多元、复杂的艺术风格。

特别是近年来,不少中国油画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有一些作品更是跻身于国际艺术市场,为中国油画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艺术市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艺术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的画廊、艺术机构以及私人收藏家对中国油画的需求持续升温,促使中国油画在市场上的地位逐渐提高。

中国油画的市场价格也在不断攀升,有一些知名的中国油画作品价格已经超过了几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

3. 艺术教育中国油画的发展也得益于艺术教育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艺术机构开始引入国际艺术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出了一大批富有创造力和国际视野的油画艺术家。

政府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为艺术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和平台。

二、未来前景1. 国际化中国油画已经走出国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未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油画将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国际艺术市场中去,与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家进行交流和合作,实现更广泛的国际化。

2. 多种文化融合3. 创新与实验未来中国油画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创新与实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油画需要在技术和表现手法上进行更多的尝试,开发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艺术形式。

艺术教育是中国油画发展的根本,未来需要继续重视艺术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有创造力和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油画艺术也在逐步发展壮大。

近年来,中国油画艺术在潜心研究传统文化、借鉴西方艺术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变革,取得了长足发展。

目前,中国油画艺术的现状和未来前景如下。

一、现状分析1、中国油画艺术的技法得到提高。

中国油画艺术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厚的艺术传统。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油画艺术家的技法得到全面提高,更具有了中国文化和国际视野之间的协调关系。

2、中国油画艺术的题材丰富多彩。

在笔者看来,中国油画创作的题材和内容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

今天,中国油画创作已走出了单纯模仿西方的误区,日渐向自主、独立的方向发展。

从传统文化到根据当代实情创作,从生活到历史,都有不同形式的取材。

3、中国油画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中国油画艺术逐渐成为展示中国艺术的重要门面,一些中国油画家的作品已经出现在世界各大艺术品展览中,并得到许多艺术评论家的赞扬。

2019年10月,中国油画家吴昊的作品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9,000英镑的价格售出,使中国油画艺术再次引起世人关注。

二、未来前景分析随着中国油画艺术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变革,在保持先进的表现形式的前提下,其质量也将有更大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油画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的地位和声誉。

2、中国油画艺术将走出“中国文化”路线。

再往后,中国油画艺术也将走出“中国文化”路线。

艺术家将我们不断汲取国际先进的艺术技法和思想阐释,将传统文化与先进思想融合在一起,为中国油画艺术注入更多活力和颜色。

3、中国油画艺术市场将逐渐走红。

中国油画市场的繁荣将成为中国油画艺术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助推器。

目前,海内外多个拍卖平台均有中国油画作品的拍卖,其中一些作品已经得到了高价。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不断加强,中国油画艺术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也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总之,近年来中国油画艺术在文化内涵、艺术技法、市场价值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中国油画发展现状

中国油画发展现状

中国油画发展现状
中国油画的发展现状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中国油画在艺术市场上迅速崛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中国油画创作的主题越来越广泛。

以往中国油画主要以山水、花鸟等传统题材为主,而现在中国油画的创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题材,也开始涉及到社会现实、历史事件、个人表达等各种主题。

这使得中国油画艺术更加多样化,更能反映当代社会的多元化特点。

其次,中国油画创作的技巧和表现手法不断创新。

传统的油画技巧一直受到中国画的影响,但近年来,中国油画家开始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技法和表现手法,使中国油画在创作上更具独特性和时代感。

例如,一些油画家采用了拼贴、喷漆等新兴的艺术手法,使作品更加富有现代感和个性化。

再次,中国油画市场的发展不断扩大。

过去,中国油画在国内市场上的认可度和收藏价值相对较低,但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艺术品交易的繁荣,中国油画的市场地位也逐渐提高。

现在,一些知名的中国油画家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能够取得不菲的成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投资者的关注。

最后,中国油画艺术教育的培养和推广不断加强。

中国一些艺术院校的油画专业设立,为年轻的创作者提供了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同时,许多艺术机构和画廊举办了各种主题的油画展览和油画大赛,为油画爱好者提供了展示作品和交流的平台,推动了中国油画的发展。

总之,中国油画在创作主题、技巧表现、市场地位和艺术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这一切都为中国油画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油画走向国际舞台铺平了道路。

中国油画的发展现状

中国油画的发展现状

中国油画的发展现状中国油画作为一种西方绘画艺术的引进和发展,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中国的油画发展历程中,不但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的成果,而且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也逐渐获得了认可。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油画经历了一个起步阶段。

当时,中国的美术教育开始引入西方绘画技法,许多艺术家开始接触和学习油画。

他们通过研习西方经典作品和自己的创造,逐渐形成了中国油画的风格。

在这个阶段,中国油画主要依靠对西方经典作品的模仿,并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典型的表现手法。

而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油画发展进入了一个探索阶段。

这个阶段的中国油画家们开始自觉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元素,逐渐展现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风格。

他们通过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与西方油画技法相结合,创造出一批独具魅力的作品。

同时,艺术家们也在表现形式和题材上进行了探索,逐渐将油画从客观描述转化为个人的情感表达。

在最近几十年,中国油画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近年来,国内艺术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油画的创作和推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开始涌入油画领域,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为中国油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在海外,越来越多的中国油画家也开始参与到国际艺术交流中,他们的作品逐渐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中国油画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一些中国的艺术家也成为了国际油画界的重要代表。

然而,中国油画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中国油画面临着西方绘画传统与中国艺术传统的碰撞和融合问题,如何在保留自身独特性的同时吸收借鉴外来的艺术元素,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油画市场的商业化也给艺术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时候追求商业化的市场需求会影响到艺术家个人的创作和追求。

总的来说,中国油画的发展现状是积极的。

它在绘画技法、创作风格和国际影响力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然而,油画的发展仍然需要面对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也需要艺术家们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浅析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

浅析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

浅析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写实风格油画是一种以真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对象和人物的绘画艺术,它注重对细节的描绘和观察,力求在画面上还原真实世界的场景和情感。

在国内,写实风格油画的发展受到了艺术家们的关注和推动,其作品在国内外展览和拍卖中备受瞩目。

本文将就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进行浅析,探讨其发展的历程、特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写实风格油画在中国起步较晚,最初受到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主要是在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才逐渐兴起。

中国写实风格油画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西方艺术的影响开始涌入中国,中国艺术家开始接触和学习西方写实油画技法,一些新生代画家开始尝试以写实手法表现中国当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在90年代后期,中国的写实风格油画艺术家陆续涌现,他们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积极探索和表现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批判精神。

到了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写实风格油画在中国迎来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作品的题材和风格也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未来,中国写实风格油画的发展将呈现出更多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写实风格油画将在更多的领域和层次得到展现和推广。

一方面,中国写实风格油画的题材将更加广泛,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代社会生活、自然风景等多个方面,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力。

中国写实风格油画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吸收和融合西方绘画艺术的精华,拓宽作品的国际视野和市场空间。

中国写实风格油画作品的创作技法和风格也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体现出中国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国写实风格油画的发展将在未来呈现出更加繁荣和活力的局面。

中国写实风格油画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其作品在国内外得到了认可和赞赏。

中国写实风格油画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题材多样、风格创新和国际化,在未来,中国写实风格油画的发展将进一步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为中国绘画艺术带来更大的活力和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中国油画的历史与现状20世纪是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和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纪。

20世纪初期,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的边缘。

知识分子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发生动摇,而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则由抗拒、怀疑到学习,进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撷取。

在这种历史环境里,西方绘画也顺利地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中国本土的艺术。

而20世纪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以油画艺术的灿烂多彩为特点的一个世纪。

一、中国画家的西画试验清代晚期,一些中国官吏和文人到欧美各国的博物馆中,看到欧洲名画原作,为之折服。

薛福成、康有为等人的欧游文札中,对这些名画新颖的诗意作了生动的描述。

由于他们见到的是欧洲绘画的代表性作品,而不是他们的前辈文人见到的传教士笔下的圣像,因此清末文人心目中的油画作品不再是“虽工亦匠”、“不入画品”的奇技淫巧了。

同时,海禁大开之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已经由轻蔑、贬抑一改而为尊重和仰慕。

作为欧洲文化组成部分的油画,也成为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学习对象,当时的知识分子是为了复兴中国文化而学习欧洲绘画的。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画家来说,在20世纪之初并没有直接面对欧洲名画的机会。

虽然在观念上变排斥为仰慕,但即使是有志于研习西画者,也只能面对西方绘画的印刷品摸索前进。

清代后期,天主教会在上海土山湾孤儿院举办绘画工场,选拔有绘画天赋的儿童,由西洋传教士中擅长绘画者教授摹绘圣像。

这成为中国境内最早出现的传授西画技艺的场所,在扩大西画影响方面的作用,土山湾孤儿院远远超过了清代前期宫廷里的传教士。

清末民初以“西洋画”擅名沪上的那些画家,如周湘、徐咏清、张聿光等人,都是这样通过间接渠道,点滴、片断地接受西画影响。

由于他们在摸索学习西画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基础修养,所以他们所画的“西洋画”,在严格意义上都是“参用西法”的中国画;他们所作的油画,实际上都是中国画家的西画试验。

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油画作品,当然不是由他们临摹的圣像,而是这些画家所画的风景和肖像。

当时的油画风景,多描绘中国南方的港口或乡村景色。

停泊着渔船的海港,矗立着宝塔的村镇,在朝霞或夕阳的映衬下显得宁静而神秘。

这正是外国旅游者心目中的“中国风景”。

当时的油画肖像,取材最多的是盛装的仕女和正襟危坐的士绅官吏。

这一类油画作品反映着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视觉印象,也十分完整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洋画家的艺术趣味。

辛亥革命以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油画发生兴趣。

他们“无师自通”地画起了油画。

后来成为著名油画家的颜文梁,回忆他早年为学习西方绘画,临摹过外国商品广告画片,为取得油画表面的光亮效果,遍试桐油、蛋清、鱼油等材料。

这些青年画家的油画尽管如此,这是当时求师无门的众多青年画家共有的经历。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作品却比前面提到的那种仕女肖像和“中国风景”有较多个性风采,选材也较为宽广。

二、从个人意绪到家国兴亡—留学生的油画真正掌握了西方绘画技艺的中国油画家,是那些去国外的留学生。

广东的李铁夫(1869-1952)在20世纪初期曾在美国著名画家萨金特(Sargent,John Singer)和切斯(Chase,Willam Merrite)门下学习肖像画。

李铁夫的油画已经完全脱离了早期中国油画“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境界,在人物神情、性格的把握和色彩、笔触的表现力方面都相当娴熟,成为早期中国油画艺术水准的标志。

最早进入东京美术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是黄辅周,在他之后的是李叔同。

李叔同于1910年毕业回国,在天津、上海、杭州从事绘画教学,对西洋画在中国教育领域的传播,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1.留学生的油画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归国的留学生,除了黄辅周、李叔同等人之外,还有冯钢百、李毅士、李超士、和吴法鼎。

在他们之后,留法和留日学生陈抱一、王悦之、蔡威廉、常玉、关良、林风眠、吴大羽、徐悲鸿、潘玉良、卫天霖等陆续归国,留学生逐渐汇成有影响的力量,成为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地美术教育的骨干。

他们以西方美术教育的模式筹划中国美术院校的专业教学;以西方艺术家的活动方式,改变中国传统文人画家的艺术生活;并以西方画家的趣味和眼光从事油画创作。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成长,他们的油画作品在展览会和私人寓所里受到知识分子阶层的赏识,油画作品开始成为堪与文人水墨画比肩的艺术品。

留学生中的油画家如李毅士、李超士、徐悲鸿、林风眠、潘玉良、吴大羽、方干民等人的前期作品,带有较多的外来文化气息。

他们的代表作是在国外学习期间的油画习作,还有描绘他们身边人物、城市周围的景色和画室里常见的静物组合。

这些油画传达着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境遇和个人意绪,宁静、孤独而且局促,但散发着一种不受传统文化习规限拘的自由气息。

从绘画风格看,西欧学院主义写实传统和方兴未艾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对留学生画家的影响较大。

前者多见于留欧学生,其中的代表画家有徐悲鸿、颜文梁等,他们成为美术教学的主流;后者则以留日学生为多,陈抱一、王悦之、刘海粟、关良等是其代表。

30年代,由倪贻德、庞薰琹等人组成的“决澜社”,由赵兽、梁锡鸿等人组成的“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主张向西方野兽派、立体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等新派画学习,显示了一种反正统的挑战姿态。

由于环境的巨变,他们充满前卫锐气的艺术活动到30年代后期即告终止。

2.战争和革命带来的艺术变革20世纪20至30年代间,中国社会政治力量格局出现深刻变化。

在文学艺术领域,“文学革命”、“艺术革命”向“革命文学”、“革命艺术”转化,前服务于政治而后者代表着艺术隶属于政治斗争、者是一种追求艺术变革的理想,名师整理优秀资源斗争的决策要求。

曾经对中国美术教育和美术家有过很大吸引力的自由主义思想,开始退潮。

日趋尖锐的政治斗争,使个人从事的艺术何去何从,成为中国艺术家不可回避的抉择。

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促成了中国艺术家的抉择。

从1937年开始,中国文化界人士开始了自东南沿海向西南、西北的大规模撤退。

长年生活在沿海城市中的艺术家们进入辽阔的中国腹地,艰难的跋涉不但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精神状态。

随之而来的八年抗战,使所有的艺术家都变得深沉和现实起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有目的的大规模转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转变和精神锻炼。

许多著名的油画家,像关良、吕斯百、常书鸿、秦宣夫、吴作人、余本、刘艺斯等,在抗日战争阶段经历了最重要的风格转变。

开阔、清新、粗犷、质朴的人和自然代替了弥漫于狭小画室和繁闹沙龙里的异国情调。

原先在艺术上有不同追求、在文化上有不同基础的画家,殊途同归地投身抗战救亡宣传活动。

司徒乔、唐一禾、梁鼎铭、倪贻德、王式廓、冯法祀……众多画家将他们个人的艺术活动纳入民族独立和革命斗争的渠道,成为社会集团的政治行为。

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油画在艺术思想、艺术趣味、艺术风格上发生的明显变化,使油画从外来的高雅艺术朝向表现现实的悲欢离合,联系普通中国人的本土艺术发展。

从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言,油画逐渐成为最贴近现实人生,最能寄寓政治、文化理想的画种。

三、表现新的时代(1949-197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决定中国现代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年代。

它使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美术与20世纪前半期有了截然不同的面貌。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油画(1949-1964)在美术创作方面,建国以后的重大变化之一,是美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全国文艺界遵照毛泽东关于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唯一泉源,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泉源的观点,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工厂、农村、部队。

体制内的一切创作活动,首要步骤就是组织美术家深入生活。

深入生活的首要目的当然是向工农兵学习,改造文艺工作者的思想。

而对创作具体作品来说,从现实生活中得到主题和题材,从现实生活中得到具体的形象、构图、色彩,以至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创作的每一个步骤,构思的每一个方面,都应该是有现实的生活依据;完成的作品也应该具有现实社会的功利意义,即“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意义。

重视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50年代以后的油画作品发生深刻变化。

许多从来不曾入画的生活景象开始出现在作品中,在描绘现实人物、现实环境的作品方面,显得比较丰富和充实。

从50年代开始,中国的美术院校和美协系统,对美术门类有了统一而明细的分类方式。

如:中国画、油画、版画、连环画、年画、宣传画、壁画等。

其中名师整理优秀资源很重要的一个改变就是以“油画”代替了过去沿用的“洋画”、“西画”。

这在客观上突出了这类绘画的技法材料特色,淡化了“西画”的文化背景和它在艺术观念上不同于一般本土艺术的特殊性。

从解放区来的画家带动一些年青人,创作了第一批反映革命斗争和工农兵生活的油画。

胡一川的《前夜》、《开镣》,罗工柳的《地道战》、莫朴的《入党宣誓》、王式廓的《参军》等作品,以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笔调,宣告新的艺术时代已经来临。

留学归来的画家,及时调整了他们的绘画风格,改变了选题习惯,相继向通俗的写实风格靠拢。

曾经是展览会主角的裸体、静物,在50年代的展览中基本消失了。

原来以抽象或表现的前卫风格作画的画家,现在以写实画法描绘革命题材。

另外一些画家在重新诠释他们作品主题的同时,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如卫天霖、倪贻德等。

而林风眠、吴大羽在私下仍然继续他们具有现代风格的绘画创作。

油画家们在研究历史、深入生活的基础上,陆续画出了一批有新的时代气氛又具艺术特长的历史画、风景画、肖像画和静物画。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和西藏组画,吕斯百的《大丽花》和《兰州握桥》,吴作人的《齐白石像》和《黄河三门峡》,艾中信的《通往乌鲁木齐》,冯法祀的《刘胡兰就义》,颜文梁、关良、余本、杨秋人、吴冠中的风景和卫天霖的静物……这些作品不但是这些画家个人艺术历程中的代表作,也是新中国油画艺术的开篇之作。

1960年前后,油画家为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的革命历史画,如侯一民的《刘少奇同志和安源矿工》、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蔡亮的《延安的火炬》、全山石的《宁死不屈》等,体现了建国以来主流美术在思想和艺术方面取得的进步,以庄严、宏大的气势引起美术界的关注,给现代中国绘画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壮美”因素。

以此为契机,各地宣传部门相继组织画家,展开革命历史画创作。

在美术院校的创作教学中,也更加注重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实践。

60年代初的革命历史画,成为“文化大革命”前15年间体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的标志性成果。

到60年代,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年青油画家接连在画坛亮相,侯一民、詹建俊、靳尚谊、何孔德、蔡亮、高虹、张钦若、闻立鹏、闫振铎、杜键、钟涵、朱乃正、哈孜?艾买提、潘世勋……他们的作品精神昂扬,格调刚健。

学习苏联美术,对50年代的中国美术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