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游子吟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游子吟》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游子吟》教案一. 教材分析《游子吟》是一首富有感情色彩的古诗,描绘了游子离家漂泊的艰辛以及母亲对游子的思念和牵挂。
本课将这首古诗改编成简谱歌曲,让学生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游子的思乡之情。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简谱的认识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在情感方面,学生对母爱有一定的理解,但通过音乐的形式来感受和表达母爱,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游子吟》这首歌曲,并能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感情演唱。
2.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提高学生对简谱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游子吟》这首歌曲,并能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感情演唱。
2.难点:对简谱的识谱能力,以及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个人展示,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4.情感体验法: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游子吟》的简谱、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
3.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简短的语言,介绍歌曲《游子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5分钟)展示歌曲的简谱,让学生初步认识和学习简谱。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简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简谱。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简谱练习,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5.拓展(10分钟)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游子吟》,并和家长分享歌曲的含义。
8.板书(5分钟)板书歌曲《游子吟》的简谱,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游子吟》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游子吟》教案一. 教材分析《游子吟》是一首描绘游子离家远行,母亲为他缝制衣服的感人诗篇。
本节课将使用人音版(五线谱)音乐教材,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游子的思乡之情。
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深情,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五线谱的基础知识,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游子吟》的歌曲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
2.歌词的情感表达。
3.演唱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情感和演唱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歌曲《游子吟》。
2.准备五线谱教材和相关乐理知识资料。
3.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教学演示。
4.准备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游子吟》,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五线谱教材,为学生讲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练习,重点关注学生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意见。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演唱歌曲,互相评价和建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即兴创作,如改变旋律、添加歌词等。
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自己的才华。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古风新韵《游子吟》教案
《游子吟》教案教学课时:总共1课时教学目标: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认识古琴,了解抚琴而歌这种艺术表达形式。
二:完整演唱歌曲《游子吟》。
体会母爱的无私,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完整演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难点:吹奏乐曲旋律。
教学过程:环节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来聆听一首乐曲,听完后请你给老师说一说你觉得这是哪种乐器发出的音色?这种音色给你怎样的感觉呢?2、聆听古琴曲《关山月》。
3、教师给学生介绍乐器古琴的知识。
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宽六寸,象征六合;厚二寸,富天地阴阳之气。
琴面上有标示音位的十三个徽,象征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与四年一次的闰月。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是国乐之精粹。
古琴的历史非常悠久,据传说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有史可查也有三千年了,可以说基本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4、教师:现在老师要给大家介绍另一个古琴的知识就是抚琴而歌,它是古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能够较好地表现古琴富于歌唱性的特点。
古人就非常喜欢一边弹着古琴,一边唱着歌曲。
古琴的琴歌是唱给自己内心听的,所以从来都不是热闹和华丽的。
环节二:学唱歌曲《游子吟》1、导入。
教师:孩子们,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古诗《游子吟》谁来给老师介绍一下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是哪种感情呢?(古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孩子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古诗吧!2、教师吹奏竖笛。
教师:孩子们读的非常有感情,现在蒲老师想用竖笛来吹奏一段音乐,你来说说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3、出示乐谱请学生一起吹奏《游子吟》的旋律。
4、歌曲聆听与伴奏教师:刚才我们吹奏的这段旋律正是歌曲《游子吟》的第一乐段。
曲作者正是采运用了这种优美抒情缓慢的旋律,更好的表达出了古诗中那种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这首古诗一共有两个乐段组成,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来聆听这两个乐段吧。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游子吟》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游子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游子吟》是一首充满亲情的古诗,描绘了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的情景。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将其改编成音乐教材,旨在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古诗文的韵味和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文的意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游子吟》,感受音乐与古诗文相结合的美感。
2.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学的热爱。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珍惜亲情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歌曲《游子吟》的旋律和歌词。
2.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3.运用音乐表现手法,诠释对亲情的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诗文所描述的情景,感受亲情。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体验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游子吟》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与诗文相关的图片、资料,以便进行情境教学。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游子吟》的背景,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文的意境。
2.呈现(10分钟)教授歌曲《游子吟》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节奏、情感。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歌曲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姿势等问题。
4.巩固(10分钟)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对其他古诗文进行音乐改编,尝试将音乐与古诗文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游子吟》教案
游子吟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游子吟》,从中接受爱的教育。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中体验,和感受母亲的深情。
3.认识波音记号,唱好波音记号,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重点:1.能够深情地演唱歌曲《游子吟》。
2.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难点:唱好波音记号,能够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练声:1.唱音阶,每个音两拍;2. 1 3 5 3|1———‖(用“哩”来练唱,由低往高再往低)二、导入1.课件出示图片,说一说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主举手回答)预设回答:一位母亲夜晚点着蜡烛在缝衣服,因为明天他的儿子将要远行。
她的儿子就是唐代大诗人孟郊。
2.课件出示游子吟简介:母爱是伟大的,也是世间最真挚的情感,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游子吟》就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词为唐代诗人孟郊所作,描写的是慈母为临行的游子缝衣服的场景,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爱。
三、新课教学1.初听歌曲,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完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预设:歌曲情绪:深情地感受到目前对儿子深深的爱(板书)2.学唱歌曲:(1)跟着老师的钢琴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出示课件:游子吟诗词)(2)教师弹琴教唱一遍,解决重难点。
(波音,倚音的演唱)(3)跟着老师的钢琴演唱,第一遍跟琴朗读,第二遍演唱歌曲。
四、课堂活动请几位同学上台用乐器伴奏(碰铃、串铃、三角铁等),属于同学演唱。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在一天天地长大,父母也在一天天地老去,为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回报我们的父母呢?(学生自主回答)让我们唱着歌走出教室。
板书设计:游子吟歌曲情绪:深情地伟大的母爱唱好装饰音。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游子吟7-人音版
-在歌曲演唱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抑扬顿挫,如“离离原上草”中的“离离”两字的连贯与力度,以及“一岁一枯荣”中的长音和断音的准确表达。
-在识谱能力方面,教师要强调学生通过视觉识别五线谱上的音高,通过听觉练习辨别不同的音长和节奏,如歌曲中的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区分和运用。
-在音乐风格感知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游子吟》所体现的古典音乐特点,如旋律的流畅性和歌词的韵律美。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意识到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的结合非常重要。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形式,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音乐理论,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未来,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实用的教学手段,让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4.音乐欣赏:欣赏其他版本的《游子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5.团队合作: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游子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乡之情,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2.过程与方法: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通过识谱、听辨、合唱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鉴赏力和团队往往难以准确把握歌曲中的情感,特别是在处理思乡情绪的细腻表达上。
-节奏准确度:保持歌曲节奏的稳定性,特别是对于复杂的节奏型,如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掌握。
-团队合作:在合唱过程中,如何协调各个声部,保持和声的和谐性。
举例解释:
-在情感表达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歌词背景,让学生体会游子离乡背井的心情,并通过模仿、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情感。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问题,如“音乐中的哪些元素最能打动你的心?”来启发学生的思考。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游子吟教学设计
4.课后辅导:加强对音乐基础较弱学生的课后辅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提高音乐素养。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分组讨论、合唱练习,不仅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还加深了对歌曲情感的理解。看到学生们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表达情感时还不够自信,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情感培养。
在难点解析环节,我尽可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通过示范、引导和比较,让学生们逐渐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但我也发现,对于一些音乐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这些难点依然存在。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此外,在课堂总结时,我强调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和感悟融入日常生活,学会欣赏音乐,感受爱。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很感兴趣,也认为这样的课程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1.情感教育:加强对学生情感表达的培养,让他们更自信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悟。
2.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游子吟》这首歌曲。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父母对他们的爱,这样一来,学生们更容易与歌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情感表达方面仍需加强。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游子吟》中的某个音乐元素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六年级游子吟音乐教案
六年级游子吟音乐教案【篇一: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及反思】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乐)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益《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坚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重难点:1、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2、让学生感受古琴所表现的“安静悠远”的意境,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空灵感,并记住古琴的音色特点。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聆听聆听乐曲《关山月》,认识古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1、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人。
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设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2、认识古琴导入。
3、初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
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4、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
先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在默诵时,教师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5、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三、全课小结。
谈谈这节课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古琴曲《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表达了守边战士在马上吹奏的军乐,乐曲表现了征人思乡报国的情感。
琴曲《关山月》为本世纪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
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游子吟》教案
第1课古风新韵游子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能准确演唱上波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与热爱之情;并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带着深爱母亲的情感完整地歌唱《游子吟》,并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2、能准确演唱上波音。
课前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
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都是无私的爱。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以为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衣服图片(课件),清同学们告诉老师,在这幅图片上描绘了什么?师: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棒,这幅图片啊,主要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缝衣服的场景,图片上的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游子吟》。
二、吟读古诗,体验母子情。
课件出示《游子吟》。
课件出示《游子吟》。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
(播放背景伴奏音乐)2、同学们有感情地吟诵《游子吟》。
3、“谁来说说看,你最喜欢哪一句?它表达了什么意思?”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含义。
慈爱的母亲一针一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
她担心儿子迟迟难归,因此,细针密线把衣服缝的结实耐穿,但心里却盼着儿子早些平安回来。
象小草似的的儿女,怎么也报答不了春天阳光般伟大的母爱。
(其中,“寸草”,指小草,象征子女,“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象征母亲的慈爱。
比喻父命的恩情深重,难以报答。
)4 、再次深情地朗诵《游子吟》。
师:大家对这首古诗都有着深刻的理解,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将它吟诵。
三、导学训练,唱出母子情1 、范唱歌曲师:看来大家被诗歌深深的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儿女们也同样被打动。
有一位作曲家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这种情感,为这首诗配上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为一首动听的歌曲。
请听…….(课件出示歌谱,范唱)。
2 、再听歌曲,用哼鸣跟唱。
游子吟-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游子吟-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游子吟》这首古曲的背景、历史和一些乐理知识;2.能够用正确的姿势演奏唢呐、笛子和板鼓,掌握笛子、唢呐和板鼓的基本演奏技巧;3.能够准确地演奏《游子吟》的主旋律,掌握一些唢呐和笛子的演奏技巧;4.能够配合唢呐、笛子和板鼓演奏《游子吟》,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2. 教学内容1.《游子吟》的历史和乐理知识介绍;2. 唢呐、笛子和板鼓的基本演奏技巧教学;3. 《游子吟》主旋律的演奏教学;4. 三种乐器合奏演奏《游子吟》。
3. 教学方法1.讲授式教学法,介绍《游子吟》的背景和历史,以及唢呐、笛子和板鼓的基本演奏技巧;2.示范-讲解-练习,讲解唢呐、笛子和板鼓的演奏技巧,并进行示范,在学生的帮助下进行练习;3.合奏演奏,将唢呐、笛子和板鼓合奏演奏《游子吟》,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4. 教学过程4.1. 第一课时4.1.1. 介绍《游子吟》1.介绍《游子吟》这首古曲的历史背景和乐器演奏;2.教学乐理知识,让学生了解调式和节奏。
4.1.2. 唢呐演奏1.学生观看唢呐演奏视频,向学生介绍唢呐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技巧;2.学生模仿教师进行唢呐的基本音和演奏技巧练习。
4.1.3. 笛子演奏1.学生观看笛子演奏视频,向学生介绍笛子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技巧;2.学生模仿教师进行笛子的基本音和演奏技巧练习。
4.2. 第二课时4.2.1. 板鼓演奏1.学生观看板鼓演奏视频,向学生介绍板鼓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技巧;2.学生模仿教师进行板鼓的基本节奏和演奏技巧练习。
4.2.2. 主旋律演奏1.学生观看《游子吟》主旋律演奏视频,向学生介绍唢呐、笛子和板鼓的合奏效果;2.教师演示《游子吟》的主旋律,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3. 第三课时4.3.1. 乐器合奏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唢呐、笛子、板鼓合奏练习;2.按照节奏和旋律进行合奏演奏。
4.3.2. 教学总结对学生进行本次教学的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参与音乐活动,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游子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音乐知识和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游子吟》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游子吟》的歌词、旋律特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歌曲表达孝道的重点,强调旋律和节奏的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3. 培养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孝道的认识,培养孝顺父母的情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在分组练习和表演环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六年级学生在音乐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音乐理论、歌唱技巧和简单的乐理知识。他们熟悉了一些简单的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对于歌曲的情感表达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此外,通过之前的课程学习,学生对孝道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3. 短文作业:观点明确,论述合理,语言通顺,符合字数要求。
4. 家长参与作业:讨论内容具体,能体现孝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八、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孝经》节选,深入理解孝道的基本原则和内涵。
- 阅读材料:《中
- 视频资源:传统孝道故事动画片,通过生动的视觉形象感受孝道精神。
针对以上分析,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
- 音乐教室
- 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音响系统)
- 电子琴或钢琴
- 学生用书《人音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
2. 软件资源:
- 音乐教学软件(用于展示乐谱、播放音乐等)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游子吟人音版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游子吟》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用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了解装饰音和强弱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母子情。
教学过程:学生听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走进教室。
一、情境导入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影片,请大家在看完影片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播放《妈妈再爱我一次》片段。
)生:(自由发言)师:大家说得都对,从这段影片可以看出,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
同学们会唱影片中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吗?那我们一起来深情的演唱一遍!2、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爱。
今天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说说这张图片上描绘的是什么?(课件展示图片)师:图片上的这个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游子吟》。
二、寓教于乐1、感受母子情——读《游子吟》师:好,那先听老师朗读一下这首诗...... 这首诗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同学们还记得吗?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生答)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孟郊即将远行,母亲为他连夜缝制衣服。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师:那就让我们带上对诗歌的理解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感受母子情——学唱《游子吟》师:看来大家被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儿女们。
有一位作曲家谷建芬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这种感情,为诗歌谱写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游子吟》。
3、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怎样用歌声来表达这种爱的。
(1)教师范唱歌曲师:听老师唱完同学们在乐曲中有没有发现我们没有见过的音符?生答。
师:这叫波音记号,听老师来对比唱一下哪一种更好听?为什么?有波音记号的更好听,丰富了乐曲的旋律,起装饰作用,更能体现母子间依依不舍的情感。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游子吟》教案
6.通过合唱、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游子吟》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1.提升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游子吟》,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
2.增强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的演唱,引导学生体验并表达歌曲感,提高学生的情感传递和感染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游子吟》这一首歌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过思念家乡、亲人的感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情感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游子吟》中的情感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游子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歌曲旋律的掌握方面,部分学生对于旋律的跳动和起伏变化把握不够准确,导致演唱时出现音准偏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多给予他们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这一难点。
其次,在节奏感知与应用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歌曲的节奏,但仍有少数学生对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不够熟悉,导致演唱时节奏感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节奏感,我计划在课堂上增加一些有趣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节奏。
举例:在演唱过程中,如何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将歌曲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4)合唱与协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演唱,保持音准、节奏一致,是教学的难点。
举例:在合唱过程中,如何调整自己的音量、音色,与他人协调配合,达到和谐的效果。
《游子吟》(教学设计)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游子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游子吟》是由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唐代诗人孟郊作词。
歌曲用前后两段不同的旋律,将《游子吟》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
第一段旋律以八分节奏为主,四个乐句,旋律在中低音区旋回,加上装饰音的使用,像是拨动内心深处对母爱的心弦,诉说着游子心中对母亲的深情。
第二段旋律移高,在中高音区跳动,节奏多以"前八后十六"进行,第三、四句的旋律基本重复了第一、二句,仿佛是不断涌动的激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心。
最后,歌曲在意味深长的长音中结束,让人感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此歌以动人优美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演唱,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歌颂。
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古诗新唱体裁风格,从歌曲旋律中的装饰音、旋律进行等方面判断古诗歌曲音乐特点。
2.聆听并学唱歌曲《游子吟》,体会歌曲表现的意境。
在此基础上用演唱、演奏、声势和体态律动、情景表演等多方面的融合表现古诗新唱歌曲。
3.了解谷建芬及新学堂歌,感受传统古诗与现代唱风的完美融合。
4.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演唱歌曲《游子吟》,区别前后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任务一:创设音乐情景,初步感知古诗歌曲体裁风格,体验歌曲音乐特点。
1. 随歌曲《春晓》跟老师一起做律动。
2. 师提问:我们学过的这首《春晓》是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歌曲,还学过哪些学古诗歌曲?生:《咏鹅》《静夜思》等歌曲。
师:对,同学们这些根据古诗谱写的歌曲既有传统的古典韵味又有优美清新的现代音乐风格,可以说是古今艺术的完美融合,因此我们称之为“古诗新唱”。
任务二:聆听并学唱歌曲《游子吟》,用演唱、演奏、声势和体态律动、情景表演等表现古诗新唱歌曲。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歌曲《游子吟》,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人音版六年级游子吟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游子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的作者与背景2. 理解课文的意思,教会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3. 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二、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与作者介绍2. 课文讲解及朗读3. 练习三、教学过程:1. 首先介绍课文的背景与作者:(1)游子:指远离家乡、长期流浪在外的人。
(2)《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所作,反映了他离乡背井、漂泊在外的心情。
(3)孟郊,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学者,出生于745年,死于814年。
孟郊早年聪慧好学,喜欢文学和哲学,曾任国子监博士,后投身官场失利,流落在外,直至晚年才归故里。
2. 读课文及讲解: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读诗: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每个字音的准确发音,要卷舌抑揚頓挫。
读出感情,在读“相思”的时候要用含蓄而绵长的情感表达。
这时,老师介绍诗句中的“天涯地角有穷时”,是说每个地方都有限度,所以那些来回奔波,四处流浪的人会感到疲惫。
而“相思无尽处”,则是说思念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尽头。
3. 练习:在学生自己读课文之前,建议老师先朗读一遍,这样既可以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模式,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整个诗歌的感情。
接着,老师指导学生模仿自己的朗读,一遍一遍地练习,直到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整个课文。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一个优美的古诗作品,并且通过模仿和朗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整个诗歌的感情。
同时,在练习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感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的能力。
游子吟-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游子吟-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游子吟-人音版的歌曲信息和背景故事;2.能够正确地演唱游子吟-人音版;3.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基本信息介绍;2.游子吟-人音版歌曲的演唱;3.背景知识介绍。
三、课堂教学流程1.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曾经离家出门、或外出旅游时的情景,吸引他们的兴趣,当几个学生讲述结束后,由教师介绍这首歌曲《游子吟-人音版》的背景故事2.正文(30分钟)1.歌曲基本信息介绍:《游子吟-人音版》是由肖云大师所创作的一首歌曲,曲风优美典雅,表现了游子的思念之情。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充满抒情感。
2.游子吟-人音版歌曲演唱:老师播放《游子吟-人音版》的歌曲,让学生听一遍。
然后,老师向学生讲解歌曲的不同音程和节奏。
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口拍,然后进行合唱。
3.背景知识介绍:《游子吟-人音版》作为一首经典的古诗词歌曲,它背后的故事也非常感人。
学生们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思念之情,增加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喜爱。
3.小结(5分钟)藉由学生的歌唱和个别学生的演讲,再次强调本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课上所讲的内容。
四、教学安排1.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歌曲的音频;2.安排好学生的座位,方便老师进行教学;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五、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游子吟-人音版》;2.学生能够正确地讲述《游子吟-人音版》的故事背景;3.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1.《游子吟-人音版》的歌曲音频;2.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1单元《游子吟》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游子吟》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的情感体验非常投入,他们能够较好地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和母爱。在讲授音准、节奏和合唱技巧时,虽然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但通过反复练习和个别指导,他们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情感表达:歌曲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学生需要理解并传达这种情感,使演唱具有感染力。
-歌曲背景:了解《பைடு நூலகம்子吟》的文化背景,理解其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
-合唱技巧:学习合唱中的声部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举例解释:
-音准与节奏: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升降调、附点节奏等,如歌曲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句,要求学生准确唱出附点节奏,保持音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一突破,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理解透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游子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离开过家,思念过亲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游子吟》所表达的亲情与思乡之情。
-情感表达:通过分析歌词,引导学生体会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如“母爱无所报,人生有几何”句,要求学生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
-歌曲背景:讲解《游子吟》的创作背景,如作者孟郊的生平及其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游子吟》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游子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游子吟》是一首描绘游子离家漂泊,思念母亲的歌曲。
歌曲以古诗为歌词,旋律优美,充满深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对家人的感恩之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学习、理解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的理解有所欠缺,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家人的感情深厚,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歌曲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游子吟》。
2.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3.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增强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掌握,特别是音准和节奏。
2.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旋律特点、演唱技巧等。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展示歌曲《游子吟》的旋律、歌词和相关背景。
2.准备古诗《游子吟》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3.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游子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游子吟》的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同时,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游子吟》,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位代表进行歌曲演唱。
其他组成员对演唱者的发音、节奏等方面进行评价,共同纠正不足之处。
4.巩固(10分钟)教师再次演唱《游子吟》,学生跟随演唱。
重点关注学生的音准和节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古诗《游子吟》的理解和感悟,分享与家人的亲情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 《游子吟》教学设计
《游子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上波音.反复跳跃记号的学习;2、视唱旋律前八小节,比较旋律在音区音律进行方面的不同;3、学习歌曲唱出情感,体会意境感受古韵气息;体会母亲的辛苦,感恩母亲。
重点难点1、视唱旋律;2、体会意境唱出情感。
3、上波音记号、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1、随《春晓》拍手进入教室。
(注:2/4强弱)2、师生问好。
(节奏)3、谈话导入:古诗写成的歌曲,学习游子吟。
4、背诵古诗。
(生)5、诗歌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抽生、师总结)6、配乐朗诵古诗。
(师生)活动2【导入】练声1、开口练习10次。
2、发声练习:3 6 1- / 3 6 5- //La a a la a a活动3【活动】学唱歌曲1、带问题听范唱。
(古诗出现了几次;每次在旋律上有什么变化?)2、自学旋律前八小节。
3、学习上波音记号。
(232 向上唱一个音回到原音)4、视唱旋律。
(师生跟琴)5、学唱歌词。
(跟琴、跟伴奏)6、带问题完整聆听范唱。
(听音乐画图形谱;弄清歌曲演唱顺序)7、师总结:反复跳跃记号;加入情感演唱。
8、跟伴奏演唱。
9、看组图,生记下感受。
活动4【活动】总结学习了上波音记号,反复跳跃记号;从这首歌中我们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平日里为我们的辛勤付出,为我们的默默奉献,我们更应该用自己优异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她们。
感恩妈妈,感恩亲人,感恩祖国!活动5【作业】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再次看到了妈妈无私的爱,并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将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妈妈。
整节课在老师的情景引导下,学生无论是音乐知识还是情感体验都有新的收获。
但在时间把握上超出了预想,有待研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子吟》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游子吟》这首歌曲,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与热爱之情;并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教学难点、重点:
1、带着深爱母亲的情感完整地歌唱《游子吟》,并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2、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工具:
DVD机、课件、电脑媒体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歌曲简析:
《游子吟》这首歌是根据唐代诗人孟郊吟唱送给慈母的颂歌。
作品充分表达了人类共有的母子亲情。
歌曲用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缝衣细节,谁都经历过、体验过的这一细节,而母亲的慈爱之情正是在这日常生活中的最细微处流露出来的。
诗人以“三春晖”比喻慈母之爱的广阔深厚,以“寸草心”比喻儿女对慈母的报效之情。
并进行亲情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声音练习:
2、二声部练习:
以3度音程为主进行练习。
二、新课教学:
1、感受歌曲:
(1)听录音的范唱,用手臂画出旋律线,体验旋律的美感。
可以反复做两三次。
请学生思考歌曲共有几个乐句?为什么这样划分乐句?
(2)在节拍机上为歌曲《游子吟》找到适当的速度,并写在曲谱的左上角。
(3)听音乐反复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含意。
(可以按节奏有情绪地朗读)
2、演唱歌曲:
①随录音学唱:
(1)确定换气点。
如:慈母手中线(换气),游子身上衣(换气),临行密密缝(换气),意恐迟迟归(换气)。
谁言寸草心(换气),报得三春晖!
(2)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高位置的混声演唱《游子吟》。
音色要圆润。
(3)歌曲中的每一句演唱要要有情绪上自然起伏,大连线唱得连贯流畅。
(4)歌曲中演唱时注意弱起演唱,体验弱起小节的美感。
(5)带着深爱母亲的情感完整地歌唱《游子吟》。
②分两组,唱二部合唱:
(1)全体学生拍出高声部的节奏。
(2)全体学生唱高声部旋律,唱过两次后要求背唱。
(3)全体学生默读低声部旋律,教师轻轻拍击节奏,锻炼学生内心听觉。
(4)全体学生背唱低声部旋律。
(当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背唱准确,可以打开谱子看唱一遍后,再背唱,锻炼音乐记忆能力。
)
(5)学生完整视唱旋律。
学生歌唱时,教师歌唱与之对比的声部。
(6)教师演唱旋律,学生视唱与之对比的声部,并且要求分句背唱。
(7)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歌唱高、低音声部,做二部合唱。
(8)由两个学生分声部歌唱,检查学生个人掌握情况。
(9)由学生个人歌唱一个声部,在钢琴上弹奏另一声部,并注意按照教师的要求,随时进行声部交换。
(10)有情感地演唱二部合唱《游子吟》。
3、情景表演唱:
了解古诗创作背景:
《游子吟》是孟郊50岁任粟阳时写的,诗人此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再看看已是古稀之年的老母亲,回想自己20年来为谋求出路而颠沛流离四处漫游,如今虽结束了游子生涯,可以迎接母亲同享天伦之乐,但母亲一生操劳、养育和教导之恩,岂能报答得了!于是诗人吟唱了这首送给慈母的颂歌。
前台是一人扮演唐代诗人孟郊,穿着唐代的长袍,站在一棵松树下吟颂着古诗《游子吟》;后台是一人扮演唐代诗人孟郊的老母亲,穿着唐代老夫人的衣衫,
头发斑白,眼睛模糊,正在烛光下缝衣衫;背景音乐是全班同学吟唱《游子吟》。
注意提醒学生演唱的声音要小于朗诵古诗的声音。
4、歌曲拓展:
(1)学唱这首歌曲你有些什么感想?
(2)妈妈都为你做过什么?你为妈妈又做过些什么?妈妈是怎样爱你?你又是怎样爱妈妈的呢?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
5、小结:
学完这首歌曲,大家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