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优质教学课件
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四季分明
四季如春
常年干旱
二十四节气
同学们课后可以进一步探究发现二十四节气的秘密哦!
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结束语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 能遇事独立,积极探索钻研,解决更多的难题。
课后作业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气变化特点是什么?
降水量
云量
整理天气 日历
风
气温
天空情况的统计
我发现: 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 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风的统计
我发现:这段时间刮风天气多吗? 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分析气温柱状图
气 温 是 怎 么 变 化 的 ?
分析降水量柱状图
降 水 量 是 怎 么 变 化 的 ?
我们的发现
第三单元 天气
第7课时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根据观摩,你学习到了什么?
你的天气日 历可以怎么 改进?
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
我们可以从 哪些方面整 理总结?
云量、降水量、气温、风(风速和风向)
统计整理
组内分工统计本地5月各项天气数据,并记录你发现了什么?
探索记录
组内分工统计本地5月各项天气数据,并记录你发现了什么?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精品教案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回顾和总结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学会使用天气日历记录天气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整理和记录天气日历,培养整理、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关注天气变化,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回顾和总结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学会使用天气日历记录天气情况。
2.难点:正确使用天气日历记录天气情况。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天气日历、教学课件。
2.学具:学生自带记录天气情况的表格。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引出课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2.回顾天气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学习使用天气日历:教师讲解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天气日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整理天气日历:学生分组整理自己的天气日历,教师指导。
5.记录天气情况:学生记录自己的天气情况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天气情况数据。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注天气变化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学生课后继续记录天气情况,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回顾和总结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学会使用天气日历记录天气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树立环保意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整理、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师小结这学期同学们取得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都离不开你们的努力,我们既要会欣赏自己的进步,也要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看待别人,使自己不断进步。
只要你们努力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勤奋刻苦、充满自信的过好每一天,雏鹰总会凌空翱翔。
《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整理和记录天气日历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天气现象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同时,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理和呈现数据的基本方法,并学会在真实生活中应用这些技能。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回顾与记录:学生需回顾过去一周的天气情况,包括每日的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天气状况等数据,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2. 数据分析:学生需对所记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如统计本周内晴天、阴天、雨天等不同天气的天数,并尝试找出天气变化规律。
3. 图表制作:学生需根据所整理的数据,制作一张天气统计图表。
图表可以包括柱状图、折线图等,用于直观展示本周的天气变化情况。
4. 总结与反思:学生需对所记录的天气日历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对本周天气变化的理解、对天气变化原因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天气的预测等。
三、作业要求1. 记录准确:学生需准确记录每日的天气数据,不得随意填写或捏造数据。
2. 整理规范:学生对所记录的数据需进行规范的整理,如按日期顺序排列、使用统一的记录符号等。
3. 图表清晰:学生制作的图表需清晰明了,能够直观展示所记录的天气数据。
4. 反思深入:学生的总结与反思需深入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 按时完成: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不得拖延。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准确性:记录的天气数据是否准确无误。
2. 规范性: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的制作是否规范。
3. 思考性:总结与反思部分是否深入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及时性: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评价方式可采用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需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2. 教师需将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改进。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一. 教材分析《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地观察和记录天气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天气,并教会他们记录和整理天气信息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和整理天气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整理天气信息,并能够发现天气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天气观察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天气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天气信息。
2.准备天气变化图片或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的变化。
然后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天气现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观察记录表的使用方法,并示范如何记录天气信息。
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并记录下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并记录天气信息。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天气信息,并进行讨论:天气信息应该如何整理?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天气的变化?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天气现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时《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我讲授了《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学 会了管理自己,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们发言很积极, 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不足之处: 1.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 2.教师应让学生多 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六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天气信息包括测量气温、 降水量、云和风等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学生已经在 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天气信息。但是,学生所记录的信息数量较多且 零散,缺少整理和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 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 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科学探究】: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 行解释。 【科学态度】: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休戚相关。
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预设:有的同学记录信息有缺少,其他同学补 充。有的同学还关注到空气质量等其他因素,可以作为补充。)
2. 出示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小组对比学习,讨论。 3. 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呢?(预设:云量 、风力、风向、降水量、气温等)
4. 揭示课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板书) (6)、打孔,比谁先流完 。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揭示课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板书)题。
讲授新课一、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提出问题:(1)在我们的记录中,晴天、阴天和多云的天气分别有多少天?(2)哪一天的风速最大?刮风的有几天?不刮风的有几天?(3)找出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最低和最高气温。
(4)找出降雨和不降雨的分别有几天,哪一天的降雨量最大。
播放视频《统计天气信息》1.分析云量信息问题:(1)这段时间里晴天、阴天和多云的天气分别有多少天?(2)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统计数据可能表明这段时间里晴天、阴天和多云的天气分别有多少天。
用这些数据可以形成一个陈述,如:这段时间,大部分时间是晴天。
2.分析风向和风速信息问题:哪一天的风速最大?刮风的有几天?不刮风的有几天?这段时间主要刮什么风向?学生整理天气日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
观看视频学生填写云量信息统计,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提出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整理方法,使学生们在整理天气日历的时候有规可循。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们知道该如何整理统计天气信息,并做出分析判断。
分析云量的信息分析风向和风速信息3.分析气温的变化分析气温柱状图,找出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最低和最高气温,说说气温怎么变化的。
我们平时通过天气预报获得的气温信息,都是当天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
在我们分析气温记录时,可以计算出平均气温。
如果是一个月的气温记录,可以计算出每周的平均气温,这样更容易发现气温的变化及趋势。
4.分析降雨量的变化分析降雨量柱状图,找出这一段时间以来降雨的有几天,不降雨的有几天,哪一天的降雨量最大。
这一季节的降雨量有什么特点?出现过连续多日降雨或不降雨的天气吗?二、交流研讨1.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学生填写风的统计,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分析气温柱状图,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分析降雨量柱状图,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分析气温的变化分析降雨量的变化描述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要从多方面综合进行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反思
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通过学习能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学会运用表格、柱状图等方式整理天气信息。
3.对天气现象的观察产生浓厚兴趣。
4.懂得气候规律与人类生存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记录来描述这段时间天气的具体情况。
【教学准备】天气日历,各种统计表格,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提问:同学们记录天气日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这些信息能告诉我们什么呢?2.学生汇报。
3.教师拿出一份记录好的天气日历,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分析这些记录的信息,来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板书课时: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统计云量。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天气情况统计表。
(2)学生参照课件制作自己的统计表,对照自己的天气日历记录,将统计表填好。
(3)教师提问:填好这个统计表后,我们能知道什么?(4)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我们能知道哪些天是晴天,哪些天是阴天,哪些天是多云,而且可以统计出这段时间内最常见的天气是哪种。
2.统计风向和风速。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风的统计表。
(2)学生参照课件制作自己的统计表,对照自己的天气日历记录,将统计表填好。
(3)教师提问:填好这个统计表后,我们能知道什么?(4)总结:我们能通过对风教科版新三上科学的统计可以知道这段时间哪些天刮风,哪些天不刮风,而且知道这些天哪个方向刮来的风最多……3.分析气温柱状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1)教师展示天气日历中的气温柱状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演示分析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以及这个月的降水情况。
(2)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分析自己记录的两个柱状图,学生上台为大家讲解自己制作的柱状图。
4.描述天气变化。
(1)教师提问: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2)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气候的概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两套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
第七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说课稿
一、说教材 经过《天气》这个单元前六课的学习,主要是观察、记录
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三周的当地天气,本课则是帮助学生对记 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 解释。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对这一段时间里当地天气情况的概括。 统计分析部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出这一 段时间里的天气情况。包括云量、风的统计,将统计的数据汇总 到云的情况统计表和风的统计表中,最后再对这段时间里云和风 的情况进行概括描述。关于气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对比各 小组的气温柱状图,找出这一段时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看 看气温柱状图中这段时间温度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将这段时 间气温的变化作总体描述。关于降水量变化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可以根据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记录的数据,对这段时间的降水量 做如下统计:降雨的天数、不降雨的天数、最大降雨量是多少, 在此基础上分析这段时间的降水量情况。概括描述部分,经过统 计和分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性的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并 区别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在有了前期观测和记录的基础上,可以进行 相关的数据整理、分析。在教师指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 统计图表陈述数据和结果。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进行相互交流。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 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 变化的一些规律。 2、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 均状况。 【 科学探究】:能够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 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科学态度】: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 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 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四、教学重难点
小学科学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培养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1. 天气日历制作所需的材料:一张大纸、颜色纸、胶水、剪刀、彩笔等。
2. 天气日历表格打印好,每个学生一份。
教学步骤:引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的变化和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探究: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月份,让他们观察和记录相应月份的天气情况。
3. 学生利用课内外资源,如互联网、图书馆等获取当月的天气情况,了解当地的天气特点,以及当月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
4.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根据自己的记录和了解,制作天气日历表格。
表格中包括日期、天气情况和温度等栏目。
实践:5.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所制作的天气日历表格,展示他们对当月天气变化的了解和记录能力。
6. 学生进行互评和讨论,检查每个小组的表格内容是否准确和完整。
总结:7.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天气日历的重要性和制作过程中的工作分配和合作方式。
8.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天气日历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如何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动。
拓展:9. 学生利用天气日历及相关资料,探究其他季节的天气变化规律,并制作相应的天气日历表格。
10. 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天气日历展示给家长和其他年级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天气的变化规律,还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天气日历,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互评和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通过总结和拓展,学生形成了对天气变化规律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展示和分享,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交流能力。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优质教案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材简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学生已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天气信息。
本节课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聚焦板块通过展示天气日历,思考总结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为后续分配统计任务做好铺垫。
探索板块通过学生活动,总结整理天气日历中的各项信息。
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变化具有一定规律的。
“天气”单元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会收集、记录和解释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一个月的当地天气信息。
本课即是对学生记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解释。
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对这一段时间里当地天气情况的概括。
例如,统计数据可能表明在这一段时间里有20天晴天,4天少云,6天阴天。
用这些数据学生可能形成这样一个陈述:在我们学习“天气”的这段时间里,大部分时间是晴天。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天气信息包括测量气温、降水量、云和风等内容,学生经过将近一个月对“天气”的观测,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收集了大量关于天气的信息,并分别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这节课将根据收集到的所有数据总结出这一段时间里的天气情况,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的关于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对一段时间的天气现象进行统计和分析,通高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的能力。
三年级孩子对于长期进行观测有一定的实际难度,也会遇到各种困难。
收集到的信息数量较多且零散,缺少整理和分析。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L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测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科学探究目标:能够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科版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个别学生显得较为被动。为了提高这些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制作的天气日历。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天气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观察、记录天气变化和分析天气规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天气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观察窗外天气,记录下来并制作天气日历。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第四章《天气》的第三节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回顾学生对天气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整理制作属于自己的天气日历;学习如何根据天气日历上的信息,分析讨论天气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科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天气的基本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设计
低气温,说说气温是怎么变化的?
【我的发现】
引导学生归纳:
①最低气温20 ℃,最高气温30 ℃
②气温变化:低-高-低
5、降雨量柱状图,找出一个月以来降雨的有几天,不降雨的有几天,哪一天的降雨量最大?
降雨的情况统计
降雨天数不降雨的天
数雨量最大的一天
6、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范例】
天气变化的特点:最低气温20 ℃,最高气温30 ℃,呈由低到高再到低发展趋势;雨水较多;晴天少;刮风天多。
二、了解气候
1、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不同地区有着怎样不同的气候?
2、气候与天气有着怎样的区别?引导学生回答。
天气气候
概念
时间
稳定性
教师点拨: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内的天气平均状分析归纳
分析统计
描述
回答:有的地
方四季分明、
有的地方四季
如春,有的地
方常年干旱
回答交流
气候和天气的概
念不同,气候是
一个地区多年的
天气平均状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设计
低气温,说说气温是怎么变化的?
【我的发现】
引导学生归纳:
①最低气温20 ℃,最高气温30 ℃
②气温变化:低-高-低
5、降雨量柱状图,找出一个月以来降雨的有几天,不降雨的有几天,哪一天的降雨量最大?
降雨的情况统计
降雨天数不降雨的天
数雨量最大的一天
6、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范例】
天气变化的特点:最低气温20 ℃,最高气温30 ℃,呈由低到高再到低发展趋势;雨水较多;晴天少;刮风天多。
二、了解气候
1、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不同地区有着怎样不同的气候?
2、气候与天气有着怎样的区别?引导学生回答。
天气气候
概念
时间
稳定性
教师点拨: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内的天气平均状分析归纳
分析统计
描述
回答:有的地
方四季分明、
有的地方四季
如春,有的地
方常年干旱
回答交流
气候和天气的概
念不同,气候是
一个地区多年的
天气平均状况。
2024秋季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教学设计:2024秋季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科学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整理天气数据的方法。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记录和整理,学生能够独立制作天气日历,培养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3.科学思维:学生能够根据天气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4.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持续观察和记录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整理天气数据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根据天气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制作完整、准确的天气日历。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
•天气数据记录表(每位学生一份)。
•天气日历模板或示例。
•彩色笔、贴纸等装饰材料。
五、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天气数据的整理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实践操作法: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制作天气日历,培养动手能力和数据整理能力。
•观察分析法:学生观察天气日历,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天气变化的视频或图片,提问:“你们能描述一下这些天气现象吗?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天气信息的?”引出天气观测和记录的话题。
•实物导入:展示一个已经制作好的天气日历,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它有什么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新课教学•讲解天气日历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天气日历的概念,即记录一段时间内天气现象的日历。
•强调天气日历的作用,如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日常生活提供参考。
•展示天气数据记录表:•展示天气数据记录表,介绍记录表的各个部分(如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等)。
•强调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制作天气日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能够熟悉并理解天气日历的记录方法;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天气记录技巧;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归纳整理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记录天气日历:每个学生需要准备一本天气日历,按照每日的天气情况如实记录。
记录的内容应包括天气状况(如晴天、雨天、多云等)、温度、风力、风向等。
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记录一些额外的信息,如空气质量指数、气象灾害预警等。
2. 小组讨论:在完成每天的天气记录后,学生需要与同伴交流,分享各自的记录和观察结果。
同时,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天气预报调整日常生活。
3. 总结归纳:每周结束时,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天气日历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本周天气的总体趋势,如气温变化、降雨量等。
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关于天气变化的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
三、作业要求1. 每天按时记录天气情况,确保记录的准确性;2. 小组讨论时积极参与,尊重同伴的观点;3. 每周按时完成总结和归纳,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4. 作业完成后,需交给老师批改或点评。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记录的准确性、讨论的积极性和总结归纳的质量;2.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和同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察学生的观察力和归纳整理能力;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需要改进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应主动向老师反馈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2. 教师反馈: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3. 持续反馈:老师应定期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此作业设计方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天气,掌握天气记录技巧,提高观察力和归纳整理能力。
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和用途。
2. 学习并掌握天气日历的整理方法,包括收集、分类、记录等步骤。
3. 提高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天气日历的构成和用途,以及掌握其整理方法。
2. 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升生活技能。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天气日历样本,以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2. 准备一些空白天气日历,供学生实践使用。
3. 准备一些教学视频或图片,以辅助教学。
4. 安排一次户外观察活动,以便学生能够实际体验天气日历的用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天气日历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同时,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2. 讲解知识点(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天气日历的记录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天气现象的描述、时间的标注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和归纳天气日历,以便更好地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3. 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操作,尝试记录和整理天气日历。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 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小组展示本组的天气日历记录和整理成果,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天气日历记录和整理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经验。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6. 布置作业(视情况而定)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观察天气变化,整理并记录自己的天气日历,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天气日历来应对气象灾害。
五、教学反思与调整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反思总结,教师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和建议,共同促进科学课程的进步和发展。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1教案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1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科学教科版的一节整理天气日历的实践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教材以天气日历为载体,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天气变化的认知还不够深入。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学生可能对一些天气现象的名称和特点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2.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天气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并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天气变化的原因,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记录。
3.讲解法:教师对天气变化的原因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天气日历模板和记录表格。
2.学生准备观察天气的工具,如日记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天气有什么变化?你们有没有记录过天气变化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天气日历模板和记录表格,讲解如何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变化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观点。
《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学历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学历案(第一课时)小学科学课程《整理我们的天气日气》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主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掌握整理与记录天气变化的方法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记录天气的基本要素(如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天气现象等)。
2. 技能与操作:学生能够学会整理已有的天气日历数据,通过对比和观察发现天气变化的规律,并使用图表记录和表达天气变化趋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兴趣,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情感。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作品评价:学生整理的天气日历记录表和天气变化趋势图,评价其内容的准确性和整理的条理性。
3. 口头表达评价:学生能够清晰表达对天气变化的理解和观察到的规律。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过去的天气日历记录,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整理和记录天气日历。
2. 新课讲解(15分钟)讲解天气日历的概念、意义以及记录天气的基本要素。
介绍如何使用图表来整理和记录天气数据,展示正确的天气变化趋势图示例。
3. 小组探究(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际的天数记录整理,教师提供过去一周的天气数据供学生使用。
指导学生如何将数据分类、排序、并绘制成图表。
鼓励学生观察数据,发现天气变化的规律。
4. 交流分享(5分钟)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天气日历记录表和天气变化趋势图,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5.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整理和记录天气日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天气变化的规律。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一次小测试,检测学生对天气日历概念的理解和记录天气的技能。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记录一周的天气数据,并整理成天气日历记录表和天气变化趋势图。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天气这一章节的第7课,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如何整理天气日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如何观察天气,并学会记录天气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天气的概念,了解不同天气的特征。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天气情况,并用简单的方式记录天气的变化。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天气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难点:天气特征的观察和记录。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天气现象和特征,对于观察天气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也具备一定的记录能力,但可能还不够熟练。
他们对于天气的变化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需要通过实际观察和记录来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天气特征,你们还记得吗?请举手回答一下,晴天有什么特征?学生:(举手回答)天空很蓝,太阳很亮。
老师:非常好!那阴天呢?有什么特征?学生:(举手回答)天空有云,不太亮。
老师: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通过记录天气来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你们对天气日历有什么了解吗?第二环节:介绍天气日历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份天气日历的样本)这是一份天气日历,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请大家看一下,这里有日期和天气的记录栏。
我们可以通过记录来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一周中有几天是晴天、阴天或者雨天。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所在的地方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
第三环节:观察和记录天气老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到一份天气观察表格。
请仔细观察今天的天气,并记录在表格上。
你们可以用简单的图标或符号表示天气的特征,例如太阳、云朵、雨滴等。
(学生分组观察天气并记录在表格上)第四环节:分享观察结果老师:现在,请几个小组的学生来分享一下你们观察到的天气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三上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揭示课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板书)题。
讲授新课一、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提出问题:
(1)在我们的记录中,晴天、阴天和多云的天气分别有多少天?
(2)哪一天的风速最大?刮风的有几天?不刮风的有几天?
(3)找出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最低和最高气温。
(4)找出降雨和不降雨的分别有几天,哪一天的降雨量最大。
播放视频《统计天气信息》
1.分析云量信息
问题:
(1)这段时间里晴天、阴天和多云的天气分别有多少天?
(2)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统计数据可能表明这段时间里晴天、阴天和多云的天气分别有多少天。
用这些数据可以形成一个陈述,如:这段时间,大部分时间是晴天。
2.分析风向和风速信息
问题:哪一天的风速最大?刮风的有几天?
不刮风的有几天?这段时间主要刮什么风向?学生整理天气
日历,对老师
提出的问题找
到答案。
观看视频
学生填写云量
信息统计,并
回答老师的问
题。
提出问题,并提
供相应的整理方
法,使学生们在
整理天气日历的
时候有规可循。
通过观看视频,
学生们知道该如
何整理统计天气
信息,并做出分
析判断。
分析云量的信息
分析风向和风速
信息
3.分析气温的变化
分析气温柱状图,找出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最低和最高气温,说说气温怎么变化的。
我们平时通过天气预报获得的气温信息,都是当天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
在我们分析气温记录时,可以计算出平均气温。
如果是一个月的气温记录,可以计算出每周的平均气温,这样更容易发现气温的变化及趋势。
4.分析降雨量的变化
分析降雨量柱状图,找出这一段时间以来降雨的有几天,不降雨的有几天,哪一天的降雨量最大。
这一季节的降雨量有什么特点?出现过连续多日降雨或不降雨的天气吗?
二、交流研讨学生填写风的
统计,并回答
老师的问题。
学生分析气温
柱状图,并回
答老师的问
题。
学生分析降雨
量柱状图,并
回答老师的问
题。
分析气温的变化
分析降雨量的变
化
1.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描述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要从多方面综合进行描述。
如气温、云量、风和降雨量等天气现象变化情况都要描述。
例:在这一段时间,有21天在下雨,降雨量最大的是在15~16日。
刮风天数较多,风力最大的是在15日,风力达到6级。
由于雨天多,晴天较少,气温普遍较低,最高气温出现在22日,温度达到29C,平均气温为21C。
2.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四个方面:气温的变化、降雨量的变化、风的变化、云量的变化。
(1)气温的变化。
气温是对我们影响较为明显的天气现象之一。
在气温过高的天气下进行户外工作和活动可能会造成中暑等情况,在室内我们则需要空调、风扇等工具给身体降温;在气温过低的天气下,我们需要穿很厚的衣服进行御寒,还需要带上帽子、手套等保护身体,使我们的行动受到限制。
(2)降水量的变化。
降水量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
在雨雪天气下,我们的出行都很不方便。
持续的降雨可能造成市区内路面积水,车辆无法通行。
更严重的可能导学生从云量、
风、降雨量、
气温等数据分
析,填写天气
变化特点。
学生交流讨论
综合统计和分析
汇报,对这段时
间的天气情况进
行概括总结。
通过交流讨论,
使学生知道天气
情况的变化与我
们的生活息息相
关。
的天气平均状况;认识了二十四节气。
板书 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天气与气候二十四节气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前面的内容贯连起来,学生
可以在课余时间来操作,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感兴
趣,知道了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
天气特征描述天气。
了解到最高温度、最低温度、
东南风等天气术语和一些简单天气符号,在教学中
应多传授研究后的实际应用知识,让学生了解到我
们对天气情况分析后是可以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
的,让他们认识到这些记录的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