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贺敬之的新古体诗赏析

合集下载

贺敬之《回延安》赏析

贺敬之《回延安》赏析

贺敬之《回延安》赏析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一、原文:一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一头扑在亲人怀……二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三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头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四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队……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二.作者贺敬之简介: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

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

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17岁入党。

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第十节 贺敬之的诗歌

第十节  贺敬之的诗歌

《桂林山水歌》艺术特点: 1、联想丰富,自然,奇巧。 2、融情入景,借景生情。 3、采用陕北信天游的形式。(信天游一般两行一 节,每节一韵。因其节与节之间押韵自由,换 韵频繁,就形成了跳荡多变的节奏和轻松活泼 的韵律。)加之诗人运用对偶、重叠等艺术手 法,使全诗节奏匀称而又变化有致,音凋舒缓 而又铿锵悦耳,既具有对称美,又具有回环美。
第十节
一、创作概述:
贺敬之的诗歌
贺敬之(1924-),山东枣庄人。1939年在四川参加抗 日活动,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赴延安,与丁毅等合著歌 剧《白毛女》。有诗集《放歌集》《贺敬之诗选》等。 贺敬之的诗歌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抒情短诗。表现对某些事物的感受,感情真挚, 意境清新,民歌和古诗韵味浓厚,如《回延安》《桂林山 水歌》《三门峡—梳妆台》。 二类是长篇政治抒情诗。表现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 事件和重要人物,如《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 歌》《中国的十月》。
4、虚写与实写相结合,通过写意达到传 神。 踏花归来马蹄香
蛙声十里出山泉
一枝红杏出墙来,满园春色关不住。 思考题:为什么说《桂林山水歌》既是一 首优美的山水诗,又是一曲深情的祖国颂?
贺敬之与郭小川政治抒情诗的异同
同:在 80 年代,贺敬之和郭小川常被并举。这是由于 他们都热衷于处理“重大题材”,表现一种宏伟的抒情姿 态,和在政治抒情诗上表现方式的某些相似。 异:在处理个人--群体、个体--历史、感性个体 --历史本质之间的关系上,贺敬之从不或极少表现其间 的裂痕、冲突。在他的诗中,“抒情主体”已充分“本质 化”,有限个体生命融入了整体,成为充分自信的无限存 在。在他的诗中,难以发现不协调的因素,和情绪、心理 上的区惑、痛苦。而郭小川那些值得重视的作品中,个体 实现“本质化”过程充满矛盾,“克服”精神上的“危机” 和实现转化,是这些作品的主题,如《望星空》。郭小川 的诗歌在时代书写中富有哲理性。

放声歌唱——贺敬之诗歌艺术赏析

放声歌唱——贺敬之诗歌艺术赏析

放声歌唱——贺敬之诗歌艺术赏析贺敬之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文艺理论家。

他的诗歌,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向往和思想追索,无疑是一座高耸的艺术丰碑。

纵览贺敬之的诗歌创作,其诗歌主题大都是贴近时代,饱含深情地对伟大祖国和人民的放声歌唱,因而他赢得了“时代的歌者,人民的诗人”这样崇高的赞誉,这是历史和人民对其诗歌艺术成就和在诗坛上的重大影响而赋予的高度评价与真实肯定。

贺敬之的名字之所以能够在厚重的中国文学史册里熠熠生辉,首先是贺敬之以创作歌剧《白毛女》的巨大成功,开启了中国新歌剧的先河,奠定了他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历史地位;另一个同样辉耀中华的艺术成就,是贺敬之在诗歌创作领域中屡有惊雷之声,高水准的作品展示了他在中国诗坛上才华卓越的大家风范。

《回延安》《雷锋之歌》《西去列出的窗口》《放声歌唱》《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歌》《中国的十月》等一首首至今依然绽放艺术风华的作品都是他的重要诗章,也是广大读者耳熟能详并为之激情澎湃的经典名篇。

为什么会有无以计数的读者推崇和喜爱贺敬之的诗歌,为什么贺敬之的诗歌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效应,为什么贺敬之的诗歌能掀起如此大的影响浪潮。

那么,贺敬之的诗歌到底蕴含着怎样的艺术魅力呢。

作为贺敬之诗歌的忠实读者与崇拜者,根据个人阅读贺敬之诗歌三十余年的心得,不揣浅陋,在下文中谈一谈对贺敬之诗歌艺术的粗浅理解。

难免有欠妥之处,恳请方家学者批评匡正。

文以载道的观点阐述了文学之于社会的作用,为历代文学评论家和社会学家所推崇。

它所倡导的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必须遵循作品的思想内涵,要体现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舍此,即便你的文学劳动创造了一些成绩,你也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诗人或作家。

作为一位从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走来的作家和诗人,贺敬之同样经历了新中国的诞生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诗人在整个文学创作活动过程中,完全承载了文学所赋予的社会使命及人文精神。

在贺敬之炽热的诗情里,几乎每一首诗都诠释了他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名师部编版】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贺敬之《回延安》 赏析

【名师部编版】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贺敬之《回延安》 赏析

贺敬之《回延安》赏析一、原文:一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一头扑在亲人怀……二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三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头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四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队……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二.作者贺敬之简介: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

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

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17岁入党。

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完整版)贺敬之《回延安》赏析

(完整版)贺敬之《回延安》赏析

贺敬之《回延安》赏析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一、原文:一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一头扑在亲人怀……二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三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头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四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队……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二.作者贺敬之简介: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

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

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17岁入党。

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十年颂歌贺敬之原文及翻译

十年颂歌贺敬之原文及翻译

十年颂歌贺敬之原文及翻译
摘要:
一、贺敬之及其作品《十年颂歌》简介
二、《十年颂歌》原文概述
三、《十年颂歌》翻译概述
四、对《十年颂歌》的评价与影响
正文:
【提纲】一、贺敬之及其作品《十年颂歌》简介
贺敬之,我国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十年颂歌》是一部脍炙人口的诗歌。

这首诗歌是为了纪念我国建国十周年而作,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景象。

贺敬之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提纲】二、《十年颂歌》原文概述
《十年颂歌》原文分为三个部分,共计十二节。

第一部分,诗人回顾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以及经过艰苦斗争取得的辉煌成果。

第二部分,诗人对祖国的山河、人民、文化进行了赞美。

第三部分,诗人展望了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提纲】三、《十年颂歌》翻译概述
《十年颂歌》的翻译工作主要是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力求在保持原文意境的同时,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翻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中文素养和翻译技巧,以便将原文的韵味和内涵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提纲】四、对《十年颂歌》的评价与影响
《十年颂歌》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民族复兴的渴望。

这首诗歌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三门峡诗歌贺敬之赏析

三门峡诗歌贺敬之赏析

三门峡诗歌贺敬之赏析贺敬之,当代著名诗人,生前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他的《回延安》《放声歌唱》等,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广为传诵。

贺敬之(1931-2000),祖籍河北省沧县, 1931年2月2日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

父亲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经常给贺敬之讲孙中山先生的故事,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

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50年起,他先后在新闻、文艺等部门工作。

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

1956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黑龙江农村劳动, 1979年重返诗坛。

他的作品曾获1978年全国首届优秀诗歌奖, 1982年及1983年全国诗集奖, 1988年庄重文文学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主席等职务。

诗歌创作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基础,但要求诗人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与风格,创造时代的审美需求。

贺敬之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坚持从民间汲取营养,从民族文化传统和世界优秀文化中吸收养料,走民族化道路。

因此,他早期的诗,充满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引起很大反响。

但是到后来,他努力追求真诚朴实、自然清新、雄健奔放、优美深情的诗风,并将这种诗风,贯穿在整个创作生涯中,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贺敬之是个情感丰富而细腻的诗人,他的情感总是和他的诗的内容紧密相连。

他把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外化在诗里,形成他特有的豪迈大方又深沉委婉的抒情风格。

他能够熟练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比如描绘,往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对比、衬托、渲染等修辞手法。

他善于把各种复杂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使感情变得更加丰富,读者在字里行间中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并引起强烈的共鸣。

他不满足于单纯描摹自然风光,而是通过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达到他想要表现的目的。

正是由于他的作品题材广阔,感情复杂,有他饱满的激情,有丰富的意象,才显得更加耐人寻味,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不仅写景生动传神,还赋予三门峡富有特色的古老地名新的意义。

《回延安》诗歌赏析

《回延安》诗歌赏析

《回延安》诗歌赏析1. 《回延安》这首诗,就好像老朋友久别重逢,带着满腔热情又有几分感慨。

诗人贺敬之在这首诗里,就像回到自己童年时的故土,每一句话里都透着一种熟悉又深情的味道。

2.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有点像炽热的阳光,铺天盖地地洒满了延安的每一个角落,读起来让人感觉暖洋洋的,好像阳光穿透了厚重的乌云,温暖直接射进心里。

贺敬之对延安的情感就像那温暖的阳光,一点都不吝啬地洒向每一寸土地。

3. 诗中的“宝塔山”就像是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依然屹立不倒。

贺敬之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描写宝塔山,就像我们看到家里那老旧的门楣,虽然斑驳但充满回忆,让人心生敬意。

4. 还有那延河水呀,就好像一条温柔的臂膀,环绕在延安的大地上。

贺敬之把延河水比作母亲的怀抱,滋养着延安的儿女,就像是老朋友的手紧紧握着你,给你力量和安慰。

5. 在诗中,贺敬之的情感有点像滚烫的开水,汹涌澎湃又无法抑制,尤其是在看到那些老战友、老房子的时候,他的情感像水一样溢出来。

就像我们小时候见到许久未见的亲人,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是藏不住的。

6.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句诗,就像是你在异乡思念家乡时的心情,梦里都在想着回到那熟悉的地方,好像把最深的情感都化作了一个温暖的拥抱,紧紧地搂住家乡的一切。

7. 贺敬之在诗中不断地描述延安的山水、人情,就像是在看一张老照片,每一处细节都那么熟悉,每一处都能勾起回忆。

延安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像是一个能让人安顿心灵的地方。

8. 诗歌的节奏很快,像是心跳加速般的急切,那是一种归乡的急迫感,就好像你在机场看到家人向你挥手,忍不住快步跑过去的那种心情。

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热情,好像一口气说完,生怕把情感憋在心里似的。

9. 《回延安》充满了一种“家”的温暖感,贺敬之的笔触就像是母亲的手,抚摸着延安的每一寸土地,用深情的文字把故乡描绘得像童话般美好。

这种情感,温柔而又炙热,让人读来感同身受。

10. 我觉得,《回延安》不只是对延安的怀念,也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致敬。

贺敬之诗歌

贺敬之诗歌

贺敬之诗歌贺敬之(499年-545年),北魏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

他早年拜辞孝武帝率领同学诸葛长民等,迁居子阳(今山西夏县),以写作为主要职业。

贺敬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诗人。

他的诗歌铿锵有力,情感深沉,历史风貌浓厚,展现出了中古时期相对独立的文学和艺术风格。

诗人们对他的评价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下面是我对贺敬之部分诗歌的赏析与解读。

《题砚山庙》“砚山无尘处,庙宇有香销。

古塔犹含月,清潭不拟桥。

”贺敬之写下这首诗歌,描绘了砚山庙的景象。

砚山,是关于文房四宝之中“砚”的起源地,庙宇中的香祖自然不必赘述。

诗中“砚山无尘处”与“庙宇有香销”之间,一派古香古色、静谧和祥和。

诗人将砚山、庙宇与星月、潭水都作为具象的形象,语言笔力优美,让人感受到道家对于山水和精神文化的崇拜。

《东篱九首》之一《梦以赋天与》“唤来未得见,孤鹤渐飞远。

嵩阁孤云重,绝顶势不岩。

”这是《东篱九首》之一,表达了诗人在梦中所想的奇妙图景。

从“唤来未得见”可以看出诗人渴望拥有一派天籁之音。

而“孤鹤渐飞远”一下子把我们拉回了现实,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无奈和茫然。

嵩阁的孤云,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寥和落寞,绝顶的境地切合诗人对于天才和境界的追求。

《咏春风九首》之三《坐听春雷辣得人》“山作堰,流作泉,泉水何妨桃花苑。

百卉纷纷含晓露,万条尽日不离绳。

”这首诗从水的角度来描述春风,表现出水景和植物缠绕在一起的特殊景观,色彩十分鲜明。

诗中“山作堰,流作泉”,以山水为线索,传达出对于春风爱之深、恨之切的情怀,显示出诗人对于春风美好的阐发。

《满江红·登高九日》“风劲数旬花落尽,翻成云雾随风行。

半壁河山谈笑中,有情谁与共衰荣。

”这首词堪称是贺敬之的代表作之一,运用像山、象征、隐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将“颂扬一代风华的英雄形象”、“寻求自由的人生态度”、“追求人生真谛的深情寄托”交织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真切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完整版)贺敬之《回延安》赏析.doc

(完整版)贺敬之《回延安》赏析.doc

贺敬之《回延安》赏析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一、原文:一心口莫要么害的跳,灰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在心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你——母延安就在里!杜甫川唱来柳林笑,旗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腰,人迎延河来。

心登不来,一扑在人⋯⋯二二十里送柳林迎,分十年又回家中。

梢枝根根,山水有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小米养活我大。

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旗手中的。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打我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三米酒油木炭火,定炕坐。

窑里的不透,畔上响着脚步声。

老气喘得:“我梦毛信来——可真人⋯⋯”人了人面喜的眼泪眼眶里。

保延安你了心,白添了几根根。

支又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成人。

白生生的窗窗花,娃娃争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展,不尽三千六百天⋯⋯四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我走来也不我看。

着天大明,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灯亮又明,一排排迎春⋯⋯照去我不出了你,母延安新衣。

五家岭的旗啊高高的,革命万里起高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喊“前”!赤⋯⋯青年⋯⋯ 巾,走着咱英雄几人⋯⋯社会主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要在前!身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二.作者敬之介:敬之,代著名革命人、作家。

1924 年生,山人。

15 参加抗日救国运。

16 到延安,入迅学院文学系学。

17 入党。

1945 年,他和丁毅笔集体作我国第一部新歌《白毛女》, 1951 年斯大林文学。

是我国新歌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地表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成人” 一深刻的主。

任中国作家会和家会理事、文化部副部等。

建国后,写了《回延安》《放声歌唱》《三峡歌》《十月歌》《雷之歌》《西去列的窗口》《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等有名的篇。

《回延安》已被入教版七年文下册第六元《拔萃》。

1939 年在四川参加抗日救亡活,开始表作品。

十年颂歌贺敬之原文及翻译

十年颂歌贺敬之原文及翻译

十年颂歌贺敬之原文及翻译
摘要:
1.诗歌朗诵的重要性
2.诗歌朗诵人的角色
3.朗诵人不长大的好处
4.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诗歌朗诵人
正文:
诗歌朗诵是一种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它通过声音的传播,让诗歌的文字和情感深入人心。

在这个过程中,诗歌朗诵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声音和情感,将诗歌的内涵和意境传递给听众。

诗歌朗诵人不长大的好处是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情感。

年龄较小的朗诵人,他们的情感世界更为单纯,对于诗歌中的情感表达,他们能够更直观、更真挚地表达出来。

他们的声音清澈透亮,更容易引发听众的共鸣。

然而,成为一名优秀的诗歌朗诵人并非易事。

首先,他们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能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文字和内涵。

其次,他们需要有出色的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声音和情感,将诗歌的情感传递给听众。

最后,他们还需要有丰富的舞台经验,能够在舞台上自如地表达自己。

总的来说,诗歌朗诵人在传播诗歌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存在,让诗歌的魅力得以通过声音的形式传播出去。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贺敬之《回延安》赏析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贺敬之《回延安》赏析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贺敬之《回延安》赏析贺敬之《回延安》赏析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一、原文:一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一头扑在亲人怀……二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三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头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四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队……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二.作者贺敬之简介: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

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

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17岁入党。

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贺敬之诗歌三十首

贺敬之诗歌三十首

贺敬之诗歌三十首导言贺敬之(AD 800-849),字子敬,江西吉州(今吉安)人,唐代中期著名文学家、诗人。

他的诗歌以儿女情长、山水田园为主题,透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乡土情怀。

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被誉为古代文学的瑰宝。

本文将深入探讨贺敬之的诗歌创作,从各个角度分析作品中的主题、形式和意义。

一、贺敬之与唐代诗歌1.1 唐代诗歌的背景在探讨贺敬之的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唐代诗歌的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唐初以来,诗人们纷纷涌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诗歌流派。

贺敬之就是唐代诗坛上的一个杰出代表。

1.2 贺敬之的地位和影响贺敬之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泛流传,而且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贺敬之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而闻名,被誉为唐代诗坛的巨擘之一。

二、贺敬之诗歌的主题与意义2.1 儿女情长贺敬之的诗歌中常常表达了对儿女情长的思念和关怀。

他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亲情的温暖和亲人之间的深情厚意。

例如他在《寄妻》一诗中写道:“不触世间爱与荣,捻云煮酒两㞢香。

惜花倦蝶须留别,贮月惜花空念想。

”这些诗句流露出对家庭和亲人的眷恋之情。

2.2 山水田园贺敬之的诗歌中大量描绘了山水田园的自然景色,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他视野独特,笔触生动,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在《夜泊黄州》一诗中,贺敬之写道:“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长云暗雪山寒色,孤城遥望月明中。

”通过这样的描写,他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3 乡土情怀贺敬之的诗歌中还融入了浓厚的乡土情怀。

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农耕生活的关注贯穿于他的作品中。

在《桑柘枝》一诗中,贺敬之写道:“瘿空祠殿老雕墀,醉倚东篱坐晚晖。

花重秋雨堕梧桐,一夜觉来清欲知。

”这些诗句流露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贺敬之诗歌的形式与技巧3.1 五言绝句贺敬之的诗歌大多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每首诗由四句组成。

贺敬之的诗

贺敬之的诗

贺敬之的诗摘要本文为贺敬之的诗歌作品进行细致的解读和赏析。

通过分析其作品的主题、形式和语言风格,探讨了贺敬之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独特才华和艺术成就。

贺敬之的诗歌作品渗透着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独特理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引言贺敬之,生于唐朝初年,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唐代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而著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本文将以贺敬之的诗歌作品为例,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和赏析,以期揭示出其中的艺术魅力和内涵。

贺敬之的诗歌主题贺敬之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人生和爱情等多个方面。

在自然主题中,贺敬之的作品常常表达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例如他的《春夜喜雨》一诗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细腻和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喜悦之情。

在人生主题方面,贺敬之的作品常常深入探讨人生的无常和虚空。

他的《登乐游原》一诗中写道:“一朝风雨至,花落人亦去”。

这句诗通过对花谢人去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变化的深刻认识,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此外,贺敬之的作品中也不乏表达爱情的诗歌。

他的《寄人》一诗中写道:“山中何所有?岭上自开斋。

”这句诗以山水的形象描绘了作者对被爱人的思念之情,传递了深情厚意。

贺敬之的诗歌形式贺敬之的诗歌形式丰富多样,常见的有五言、七言和律诗等。

其中,五言古诗是他的主要创作形式。

五言古诗四句一联,每句五字,共二十字,形式严谨,韵律优美。

例如他的《登乐游原》一诗即采用五言古诗的形式: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以纯美的山水景色为背景,描绘了大自然壮丽景象,给人以宁静和庄重之感。

此外,贺敬之还尝试过七言诗的创作。

七言诗有更长的句子,更加舒展和自由。

贺敬之的七言诗常常表现出较为宽广的意境和沉思的情感。

例如他的《后赤壁赋》一诗,即是以七言诗的形式写成,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追忆和思考。

贺敬之诗歌《桂林山水歌》原文及赏析

贺敬之诗歌《桂林山水歌》原文及赏析

贺敬之诗歌《桂林山水歌》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贺敬之诗歌《桂林山水歌》原文及赏析【导语】:《桂林山水歌贺敬之》全文与读后感赏析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呵,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呵,是水城《桂林山水歌·贺敬之》全文与读后感赏析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呵,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呵,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呵!此山此水入胸怀,此时此身何处来?……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原文及赏析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原文及赏析

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贺敬之诗歌《回延安》原文及赏析【导语】:《回延安贺敬之》全文与读后感赏析一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贺敬之的新古体诗赏析贺敬之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

由他主要执笔的新歌剧《白毛女》、新诗《回延安》《放声歌唱》《桂林山水歌》《雷锋之歌》是众多文学爱好者所熟知的。

进入新时期后,贺敬之长期担任文化宣传部门领导职务,工作需要他写了大量文艺理论著作,极少再写新诗。

不过他采纳了另一种诗歌样式——新古体——创作了大量诗歌,是值得诗歌爱好者一读的。

登延安清凉山我心久印月,万里千回肠。

劫后定痂水,一饮更清凉。

注释:清凉山上有“月儿井”,井旁有印月亭,自亭边透过石缝下看十余丈,有月影自水底涌出。

“定痂泉”为清凉山又一景,相传有僧割己肉救饥鹰,伤口不愈,来此泉一洗而结痂,因以名之。

评析:诗人1956年写过一首有名的新诗《回延安》,26年后又写了这首新古体诗,表现的是他十年浩劫受到严重心灵创伤后回到延安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念。

前两句,写远在万里之外对延安每日千回肠的思念,也可理解为诗人对革命真理的不懈追求。

后两句,写经历-文-革-劫难后重回延安得到感情上的抚慰,也可理解为来此后精神上又得到一次洗礼。

诗人在表现这些体验感悟时,借助与佛教有关的眼前风物,从中得到启发,赋风物名称以新义,显得诗味盎然。

如果说新诗《回延安》是以激情取胜,那么这首新古体诗《登延安清凉山》则是以获得思想上境界取胜,正所谓“少年才气发扬”、“晚年思虑深沉”也。

望石老人礁岩(其一)观海喜见潮,听松乐闻涛。

风雨寻常事,石老解逍遥。

注释:青岛市区东濒海有一巨大礁岩,形如老翁,当地人称之为石老人。

评析:这首诗借咏物抒发不怕惊涛骇浪的情怀。

一切都是站在“石老人”方面说话,写它立在海边看惯了海中涨潮,也听惯了岸上的阵阵松涛,总之它习惯于战斗生活,在战斗中获得人生乐趣。

“石老人”不过是海边一礁石而已,诗人是移情于石,借石喻己,“我”与物化为一体了。

庄子在《逍遥游》里写了一个“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形象,“石老解逍遥”正是解大鹏逍遥旨意,即在风雨中获得自由。

游崂山黄山尽美恐非美,山川各异似才人。

崂山逊君云如海,君无崂山海上云。

评析:这首诗是宋诗写法,以理趣胜。

诗题为游崂山,却无对崂山自然景观的具体描写,竟由观山水引发出一段如何评价事物的真理性的思悟。

诗人把黄山同崂山景观作一比较,批评了形而上学绝对化的见解,认为物无全美,人无全才,任何事物都有所长也都有所短。

后两句可同宋代诗人卢梅坡写梅的两句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相媲美。

其诗显示出哲人睿智,充满着辩证法的光辉。

过镜泊湖君心未眠奔地火,曾误君名为静波。

心托明镜非冥静,日运月行此中泊。

注释:关于“地火”,鲁迅在《野草?题辞》中曾写道:“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 “日运月行”,从曹操诗《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变化而来。

评析:看题目应是游览之作,诗人偏对湖的成因与名称思考再三,竟写成自明心迹的咏怀诗。

前两句写此湖系火山爆发形成,平静外表之下掩盖着的“地火”,实诗人人格特征之一方面,外貌温文尔雅,内心火热,对革命事业无限热情。

后两句围绕“镜泊”二字,写湖水明洁如镜能容下日月运行,实诗人坦白广阔襟怀的展示。

这首诗抓住湖名生发诗意,全用议论不用一句描写,借物(湖)展示的是诗人的人格追求。

阳朔风景东郎西郎江边望,大姑小姑秋波长。

望穿青峰成明月,诗仙卓笔写月光。

注释:东郎山、西郎山、大姑山、小(玉)姑山、明月山、卓笔峰,均为阳朔境内漓水两岸之风景点。

卓碧峰相传为李白之笔所化,实则李白未来过此地。

评析:诗人抓住六座山的名字联系人情展开丰富想象,以人情写景,是这首诗最大的特点。

由地名而生发想象,先写两对情人痴心相望,再写痴心相望的“秋波”如此神奇,最后写“明月”吸引李白写了那么多有关月光的诗。

完全是空中翻转,愈转愈奇!成语有“望穿秋水”,诗里来了个“望穿青峰”,“明月”可以理解为青峰上圆月状透亮的山洞,也可以理解为情侣们传送“秋波”的眼睛。

“望穿青峰成明月”可谓神来之笔!游九寨沟银峰雪谷会众神,重海叠瀑醉客心。

我行步步白发减,彩池一照少年身。

注释:“五彩池”,为九寨沟最绚美景观。

评析:此诗以虚笔取胜。

首句写山,突出山高积雪常年不化,蔚为壮观;用“银峰雪谷”一笔勾勒,不作细笔描绘,紧接着以“会众神”玄虚之笔渲染,山之高尽在想象中。

次句写水,突出水多,以“重”、“叠”二字形容之,水之形态与酒同,故以“醉客心”抒情之笔承接之。

一个“醉”字又引起下面诗句,所谓“我行步步白发减,彩池一照少年身”,岂非醉中人之神态耶?长白山天池短歌(十首选二)七仰观悬河来远天,滔滔史卷并诗篇。

几经炎凉解深意,读瀑凝思天豁前。

注释:天池水流经天豁峰,下注为大瀑布,再以下称“二道白河”,为松花江源,水温低寒,傍其右有温泉群,水热近沸点。

评析:面对瀑布仿佛在读万卷史书,听其涛声仿佛在读万行史诗,观其水往远处流去,想到这水中有冷有热仿佛与一个人人生经历相似,站在天豁峰前黙思良久,突然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这首诗写出对瀑布作形而上思考的结果,是对自然、历史、人生规律的思考,是精神世界的飞升。

这首诗告诉我们:世路曲折坎坷,人生境遇有冷有热!十半生常饮未深醉,纵有千喜与万悲。

为筹环球大同宴,来倾天池试醉归!评析:先言自己饮酒即使大喜大悲之日也不曾纵酒而醉,反衬下文要表达情感非同一般,所谓欲扬先抑。

后边作大同时代之畅想,倾天池之水之幻想,一醉而归之痴想,岂非醉语而何?此醉语正是诗人至情至性自然流露,是有肝胆者,是不忘革命“小八路”天真之表现。

其江山关切情怀的指向是未来的共产主义。

登泰山南天门即景此境天生抑人生?相遇竟在不遇中。

月观峰上观落日,日观峰下逢月升。

注释:时值中秋节前二日,作者登上南天门时恰见日、月正东西相望。

评析:这是一首借景说理诗。

登上泰山南天门来到月观峰偏偏见到落日,登上日观峰又见到月亮从东方升起,诗人从这当下即得的现实境遇中偏偏悟出一点永恒的东西,产生一种欲把握无常的愿望,或者说这是一种禅意吧!“相遇竟在不遇中”是说人的主观追求和客观规律难以完全符合。

既然如此,人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追求所得。

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达到了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的人生境界。

登岱顶赞泰山几番沉海底,万古立不移。

岱宗自挥毫,顶天写真诗。

注释:岱宗即泰山,古人以为诸山所宗。

评析:前两句写出泰山形成史,几番沧海桑田终于崛起,岂是一般力量所能动摇?在这“沉”“立”之间,领悟到泰山伟大所在,诗人把自己的领悟变成比喻写出:泰山就像一支巨笔,它上指天空在挥写人间第一等诗!赞泰山实则袒示自我胸怀,阐述自己人生价值取向,诗人与泰山已化为一体。

他仰慕泰山,勉励自己在当时反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中,坚持正确原则、顶住上下左右压力而不为所移,其品格本身就是在写一首不无悲壮的诗。

莫干山二章莫干风信哉莫干风,沐我心清平。

数竹皆有节,访剑未折锋。

注释:莫干山有古越国干将、莫邪铸剑池。

莫干峰雄哉莫干峰,恍若见陈公。

拍案唤旧部,萧萧万马鸣。

注释:抗日战争时期,莫干山为陈毅领导的新四军战斗地区之一,现山顶建有陈毅咏莫干山之诗碑。

陈毅另有诗句:“此去泉台集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评析:前一章借莫干山之风赞美革命者的道德风范,后一章借咏莫干山峰之雄伟引出对一代伟人陈毅的怀念。

两章诗,一章咏风,一章咏峰;一写集体风范,一写个人豪气;一用比兴,一用赋法;一以韵味胜,一以气势胜;一发人深思,一添人英雄胆气。

此中写作奥妙值得细细领会。

富春江散歌(二十六首选三)五西湖波摇连梦寐,千里秀美复壮美。

山迴水洄少壮回,鹭飞瀑飞壮思飞!评析:这首诗写观赏西湖的感受。

首句借梦写西湖水之美,眼见“波摇”与“梦寐”相连,西湖的秀美处尽概括出。

紧接着推出西湖壮美的一面。

最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中“壮”字三次出现,足见诗人的审美取向与前人不同。

“山逥水洄少壮回”,写出山与水的回旋之势,“迴”、“洄”、“回”三字连用是力量的体现。

“鹭飞瀑飞壮思飞”,写的是飞动之势,三个“飞”字连用是速度的显示。

这后两句将自然与人的精神活动一起写,写出了两方面共同创造的壮美境界,这是前人西湖诗中没有写过的。

八车窗船头望如痴,可在大痴画卷里?朱墨春山新诗意,富阳新纸写淋漓。

注释:大痴,即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号“大痴道人”,传世名作有长卷《富春山居图》。

1933年,鲁迅诗《赠画师》:“愿乞画家新诗意,只研朱墨作春山。

”富阳土纸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技术改进造出质地甚优的宣纸。

评析:首句一个“痴”字写出人的沉醉状态,人仿佛在大痴画卷中行。

人望如痴,恰如对大痴所作《富春山居图》,可谓比大痴更痴。

“痴”,也形容人进入艺术创作时的精神状态,“朱墨春山新诗意”系从鲁迅诗变化而来,借以表达诗人对如画江山的独特感受。

此“新诗意”,联系当时国际大环境,也暗含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即所谓隐忧。

“富阳新纸写淋漓”,望江山如画诗人如痴,不仅具有新诗意的诗一首首写出来,而且产生了书法创作的强烈欲望。

十五烟雨楼头南湖心,长河水源白云根。

窗开万厦须两手,挽此云水净埃尘。

注释:嘉兴南湖湖心岛上有烟雨楼,党的一大秘密从上海移至南湖,在游船中继续进行。

严子陵钓台隔江相对有芦茨村,为晚唐诗人方干故里,因范仲淹赋诗称此为“白云村”,后人遂雅称之为“白云源”。

评析:这首诗高明之处在于成功运用了赋比兴相结合的手法。

诗中有实物实景的描写,如“烟雨楼头”、“南湖”、“长河水”、“白云”,以及两手开窗、水净埃尘等,这是赋法。

所有这些又都有比兴义:首句比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革命传统;次句比喻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第三句比喻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末句暗喻用正确的东西去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污染。

在表现这些思想时用词极其准确、巧妙,如“头”、“心”、“源”、“根”。

大观西湖大观西湖识壮美,九天峰飞仰岳飞。

于谦青白悬白日,千秋碧水接苍水。

注释:杭州西湖畔有民族英雄岳飞、于谦、张煌言之祠堂、故居、坟墓等遗址。

岳坟不远有飞来峰。

于谦诗:“要留青白在人间。

”“青”作“清”。

张煌言,字苍水。

评析:诗人独具慧眼,在《富春江散歌》之五指出西湖秀美之外还有壮美。

在这首诗则指出壮美更表现在民族正气上。

“大观西湖”即不拘于西湖小景,而是看到西湖中爱国志士遗址与大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崇高的关系,进一步写出自然的壮美与崇高的民族精神的统一;看到了山峰向天外飞去敬仰岳飞,看到了于谦的精魂化作了白日高悬,看到这千年碧水永远与苍水相连。

在构思时充分运用三位古人人名与有关诗句,找出它们与自然物象联系,熔铸出新的诗意。

咏黄果树大瀑布为天申永志,为地吐豪情。

我观黄果瀑,浩荡共心声。

怒水千丈下,破险万里征。

谁悲失前路,长流终向东。

评析:这是一首借咏物以咏怀的诗,诗中瀑布已是诗人人格的外化,诗人在瀑布中看到自己的一生追求。

从整体看,此诗从头至尾以铺陈之法把瀑布从外观到流向全面写出,完成了题目的规定;从局部看,每一句凡涉及瀑布与有关事物都有比喻之义,或表现诗人对现实的深思和忧思,或表现革命者应有的壮志与豪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