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匀变速直线运动高考真题.docx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训练: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现有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一定速度匀速行驶,当司机发现前方12 m 处的人行横道上有人通行,立即刹车做加速度大小为6.0 m/s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并刚好在到达人行横道前停下。
则汽车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 )A .6 m/sB .12 m/sC .18 m/sD .24 m/s2.普通客机起飞的速度最低约为200km h ,客机在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的15,则客机在跑道上的起飞距离最低约为( ) A .200m B .400m C .600m D .800m3.骑自行车的人以5m/s 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坡向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是0.4m/s 2,经过 5s ,他在斜坡上通过的距离是( )A .30mB .25mC .20mD .15m 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v 随位移s 的变化规律为()2144s v =-,v 与s 的单位分别为m/s 和m ,据此可知( ) A .初速度v 0=4m/s B .初速度v 0=1m/s C .加速度a =1m/s 2 D .加速度a =2m/s 25.为了加强校园交通安全,有关部门在某中学校门外设置了减速带。
一辆汽车以54km/h 的速度行驶,在减速带前50米处开始进行匀减速,为使其经过减速带时的速度不超过18km/h ,则减速时的加速度至少为( )A .22m/sB .24m/sC .26m/sD .28m/s6.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秒内通过0.4m 路程,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加速度为0.8m/s 2B .前2s 内通过的路程为1.8mC .第2s 内通过的路程为1.2mD .第1s 末的速度为0.8m/s7.商场自动感应门如图所示,人走进时两扇门从静止开始同时向左右平移,经4s 恰好完全打开,两扇门移动距离均为2m ,若门从静止开始以相同加速度大小先匀加速运动后匀减速运动,完全打开时速度恰好为0,则加速度的大小为( )A .21.25m /sB .21m s /C .20.5m s /D .20.25m /s8.如图所示的小岛是某市国家4A 级旅游景区,某乘客乘坐快艇登岛游玩。
05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精选试题(高考必备)

备考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05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填空题(共4题;共9分)1.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上,选取一段如图所示,实验员告知同学们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图中每两点中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用刻度尺量得A到B、C、D、E各点的距离依次为:1.23cm、3.71cm、7.44cm和12.42cm,则打C点时物体的瞬间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以上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若实际上交流电的频率为51Hz,则上面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实际值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偏”)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8.00cm,d3=13.20cm,d4=19.19cm,d5=25.99cm,d6=33.61cm.则计算v F=________ m/s;计算得a=__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某同学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
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由纸带可知(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C点的速度= ________m/s;(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二、实验探究题(共9题;共38分)5.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打点计时器在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________ .(2)图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为依次选中的计数点(各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在打出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计算结果均保留位有效数字)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单选题1.(2022·新疆·皮山县高级中学高三期末)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个小铁球甲的质量是乙的两倍则()A.甲比乙先落地,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两倍B.甲比乙先落地,落地时甲、乙的速度相同C.甲、乙同时落地,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两倍D.甲、乙同时落地,落地时甲、乙的速度相同2.(2022·辽宁朝阳·高三阶段练习)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30m处有交通事故,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刹车后速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刹车后3s时,该车距离事故点的位移大小是()A.7.5m B.10m C.15m D.20m3.(2021·广西·钟山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图是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打出的部分纸带,A、B、C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为0,则运动的加速度为()m/s2A.0.2 B.2.0 C.0.1 D.1.04.(2022·云南·玉溪市民族中学高三期中)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 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4m/s,2m/s2B.4m/s,4m/s2C.4m/s,0 D.0,4m/s25.(2022·广东·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高速公路的ETC通道长度是指从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天线用0.3s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没有撞杆。
已知该ETC通道的长度为9m,车载电子标签到汽车前车牌的水平距离约为1m,刹车加速度大小为5m/s2,由此可知司机的反应时间约为()A.0.6s B.0.8s C.1.0s D.1.2s6.(2022·北京市第九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小明在社会实践时发现一口深井。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十年真题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十年真题一、单选题1.(2023·山东)如图所示,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连续经过R、S、T三点,已知ST间的距离是RS的两倍,RS段的平均速度是10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公交车经过T点时的瞬时速度为441t t t t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2B.关卡3C.关卡4D.关卡512.(2018·海南)一攀岩者以1m/s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
3s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A.10m B.30m C.50m D.70m13.(2017·浙江)4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雨水连绵.伴随温柔的雨势时常出现瓢泼大雨,雷电交加的景象,在某次闪电过后约2秒小明听到雷声,则雷电生成处离小明的距离约为:A.2610m610m⨯⨯D.8⨯C.6⨯B.4610m610m14.(2017·浙江)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C.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D.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15.(2017·浙江)某探险者在野外攀岩时,踩落一小石块,约5s后听到石头直接落到崖底的声音,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A.25m B.50m C.110m D.150m二、多选题18.(2020·海南)小朋友玩水枪游戏时,若水从枪口沿水平方向射出的速度大小为10m/s ,水射出后落到水平地面上。
已知枪口离地高度为1.25m ,210m/s g ,忽略空气阻力,则射出的水( )A .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0.25sB .水平射程为5mC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15m/sD .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5m/s三、解答题19.(2021·福建)一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之前,需经历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两个阶段。
2018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研究高考真题

1.某探险者在野外攀岩时,踩落一小石块,约5s后听到石头直接落到崖底的声音,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A.25m B.50m C.110m D.150m2.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3.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
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A.13s B.16s C.21s D.26s4.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从滑道最高端的同一位置先后滑下,到达低端的同一位置,对于整个下滑过程,两同学的()A.位移一定相同B.时间一定相同C.末速度一定相同D.平均速度一定相同5.杂技运动在训练时的照片如图所示,有一小球自由落下,落到水平桌面后反弹,如此数次落下和反弹。
若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碰撞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v-t图像中正确的是()A.B.C.D.6.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0~1 s内,合外力做正功B.在0~2 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C.在1 s~2 s内,合外力不做功D.在0~3 s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B.C.D.8.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16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B.C.D.9.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是10.距地面高5m的水平直轨道上A、B两点相距2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小车始终以4m/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可求得h等于()A.1.25 m B.2.25 m C.3.75 m D.4.75 m11.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12.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2020届高考物理名校试题专题0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

2020年全国大市名校高三期末一模物理试题全解全析汇编(第一期)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2020·安徽蚌埠第二次检测)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2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5m/s 2B. 2-4s 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6mC. 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m/sD. 2-4s 内与4-6s 内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C【解析】A. v -t 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0-2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22010=m/s =5m/s 2a --,故A 错误; B. v -t 图面积代表位移,2-4s 内面积为负,所以物体发生的位移为1=26m=6m 2x -⨯⨯-,故B 错误; C. 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11022622=m/s=1m/s 4v ⨯⨯-⨯⨯,故C 正确; D. v -t 图像的面积代表位移,2-4s 内的面积比4-6s 内的面积大,则2-4s 内的平均速度比4-6s 内的平均速度大,故D 错误。
故选C 。
2、(2020·天津市六校上学期期末联考)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由t =0时开始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在0~6 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B. 在0~6 s 内,物体在4s 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 在0~4 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 m/sD. 在5~6 s 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C【解析】AB .0~5s ,物体沿正向运动,5~6s 沿负向运动,故5s 末离出发点最远,故AB 错误; C .在0~4s 内,物体经过的位移为1(102102)m 30m 2x =⨯⨯+⨯=所以平均速度为30m/s 7.5m/s 4x v t === 故C 正确;D .在5~6s 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也为负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 错误。
故选C 。
3、(2020·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一诊)图甲所示的无人机在飞行的某1min 内,前0.5min 沿正东方向做水平直线运动,后0.5min 沿正北方向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率u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一、单选题1.物体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5s末到达斜面底部,物体运动的前2s内的位移与最后2s内的位移之比为()A. B. C. D.2.小明在平直的跑道上练习加速跑,已知小明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小明在第1个2 s、第2个2 s和前6 s内的三段位移大小之比为()A. 1:3:5B. 1:4:9C. 1:3:9D. 1:5:123.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6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A. 24mB. 25mC. 30mD. 96m4.某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从时刻开始,自行车的(式中为位移)图象,则()A. 自行车做匀速运动B. 自行车的加速度大小是C. 时自行车的速度大小是D. 第2s内的自行车的位移大小是10m5.如图所示,一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a点向上滑出,到达斜面最高点b时速度恰为零,若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斜面长度处的c点时,所用时间为t,则物体从c滑到b所用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A. B. C. D.6.如图所示,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经过t到达最高点,第1个内通过的位移为,第3个内通过的位移为,则为()A. 9B. 6C. 5D. 37.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点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 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B. 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C. 若μ≥tan θ,则粮袋从A到B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D. 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a>gsinθ8.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 A、v B,经过AB中点C的速度。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微专题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推论公式法练习(含解析)教科版-教科版高三

微专题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推论公式法方法点拨1.凡问题中涉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或一段运动过程的初末速度时,要尝试平均速度公式.2.假设问题中涉与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或相等Δv的运动时可尝试运用Δx=aT2. 1.(2020·河北武邑中学月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s内的平均速度小3m/s.如此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m/s2B.2m/s2C.3m/s2D.4m/s22.(2019·四川成都市高新区模拟)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AB =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如此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A.2m/s,3m/s,4m/sB.2m/s,4m/s,6m/sC.3m/s,4m/s,5m/sD.3m/s,5m/s,7m/s3.(2019·福建省六校联考)假设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未落地),如此( ) A.物体在2s末的速度大小是20m/s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6m/sC.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大小是20mD.物体在5s内的位移大小是50m4.(2019·安徽蚌埠市第二次质检)图1中ae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假设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如此通过ce段的时间为( )图1A.t B.2t C.(2-2)t D.(2+2)t5.(多项选择)一物体在粗糙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滑动.假设物体在第1s 内位移为 8.0m ,在第3s 内位移为0.5m .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4.0m/s 2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m/s 2C .物体在第0.5s 末速度一定为8.0m/sD .物体在第2.5s 末速度一定为0.5m/s6.(多项选择)如图2,一长为L 的长方体木块可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滑,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L ,木块经过1、2两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图2A .木块前端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为t 1-t 22+L a ·⎝ ⎛⎭⎪⎫1t 2-1t 1 B .木块前端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为L a ⎝ ⎛⎭⎪⎫1t 2-1t 1C .木块通过点2的平均速度为L t 2D .1、2两点间的距离是L 22a ⎝ ⎛⎭⎪⎫1t 22-1t 127.(2020·宁夏银川市检测)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Δv 时发生位移x 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Δv 时发生位移x 2,如此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Δv )2⎝ ⎛⎭⎪⎫1x 1+1x 2B .2Δv 2x 2-x 1C .(Δv )2⎝ ⎛⎭⎪⎫1x 1-1x 2D.Δv 2x 2-x 1答案精析1.C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3s 内的平均速度为第1.5s 末的速度;第一个5s 内的平均速度为第2.5s 末的速度.如此由a =Δv Δt 可得a =31m/s 2=3m/s 2,应当选C.]2.B [根据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B 点的速度就是AC 段的平均速度,v B =AB +BC2t=4m/s ;又因为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等于恒量,即Δx =at 2,如此由Δx =BC -AB =at 2,解得a =1m/s 2;再由速度公式v t =v 0+at ,解得v A =2m/s ,v C =6m/s ,应当选项B 正确.]3.D [设该星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由自由下落在第5s 内的位移是18m ,可得12g ×(5s)2-12g ×(4s)2=18m ,如此g =4m/s 2.所以物体在2s 末的速度大小为8m/s ,选项A 错误;物体在第5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8m/s ,选项B 错误;物体在前2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g ×(2s)2=8m ,选项C 错误;物体在5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g ×(5s)2=50m ,选项D 正确.]4.C [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 ,经过bc 段、ce 段的时间分别为t 1、t 2,x ab =12at 2,x ac =12a (t+t 1)2,x ae =12a (t +t 1+t 2)2,解得:t 2=(2-2)t ,应当选C.]5.AC [假设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3s 末未停下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t 1=0.5s 时刻的瞬时速度v 1=8.0m/s ,t 2=2.5s 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 2=0.5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加速度大小为a 1=v 1-v 2t 2-t 1=3.75m/s 2,如此物体从0.5s 时刻开始到停下来所用时间为t =v 1a 1=3215s ,即物体整个运动时间为0.5s +3215s <3s ,故假设不成立,v 2并非2.5s 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一定在3s 时刻之前停止运动.设物体在2s 时刻后再运动t 0时间停下,如此v 1=a (1.5s +t 0),2s 时刻物体的速度为v 2′=v 1-a ×1.5s,从2s 时刻开始到物体停下来的这段时间内,即t 0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x =v 2′t 0-12at 02=0.5m ,解得t 0=0.5s ,a =4m/s 2,故物体实际上在2.5s 时刻停止运动,此后静止,选项A 、C 正确,B 、D 错误.]6.AC [设木块前端通过点1后t 12时刻的速度为v 1′,通过点2后t 22时刻的速度为v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推论有v 1′=Lt 1,v 2′=L t 2,木块前端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t =v 2′-v 1′a +t 12-t 22=t 1-t 22+L a ⎝ ⎛⎭⎪⎫1t 2-1t 1,故A 正确,B 错误;木块通过点2的时间为t 2,经历的位移为L ,如此木块通过点2的平均速度为Lt 2,故C 正确;木块前端经过点1的速度v 1=L t 1-a t 12,木块前端经过点2的速度v 2=L t 2-a t 22,如此1、2两点间的距离x =v 22-v 122a ≠L 22a ⎝ ⎛⎭⎪⎫1t 22-1t 12,故D 错误.] 7.D。
匀加速直线运动高考题

匀加速直线运动高考题1.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2. [2014?全国卷] 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图像如图所t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 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 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 )A(x,3 m B(x,8 mC(x,9 m D(x,14 m3. 23( (18分)[2014?山东卷] 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4 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0v,72 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0,39 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2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取1.求:0 m/s图甲图乙(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 4( [2014?天津卷]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5( [2014?重庆卷] 以不同的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的速率成正比,下列分别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图像可能正,t确的是( )A BC D6( [2014?广东卷] 图6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0,2 s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7. 如图, 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 图线。
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培优练:匀变速直线运动(word版)(有答案)

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培优练: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单选题(下列题目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满足题意的)1.如图为大型游乐设施跳楼机,右图为其结构简图。
跳楼机由静止从a自由下落到b,再从b开始以恒力制动竖直下落到c停下。
已知跳楼机和游客的总质量为m,ab高度差为2h,bc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A.从b到c,游客处于失重状态B.从b到c,跳楼机的加速度大小为2gC.从a到c,除重力外做的功为-2mghD.跳楼机运动到b点时,游客重力的瞬时功率为22.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直线表示甲物体从A地向B地运动的v-t图象;折线表示同时开始运动的乙物体由静止从A地向B地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4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B.在t=4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最远C.在0~2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在2~4s内,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3.如图所示为用位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研究某汽车刹车过程得到的速度一位移图像,汽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运动,则( )A .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m/s 2B .汽车刹车过程的时间为1sC .汽车运动的位移为5m 时的速度为5m/sD .当汽车运动的速度为5m/s 时运动的位移为7.5m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 ,第二段用时2 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22m/s 3B .24m/s 3C .28m/s 9D .216m/s 95.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系统又称ETC ,相比人工收费,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但由于ETC 通信技术的限制,一般限速不超过20km/h 。
假设ETC 收费车道和人工收费车道的长度均为40m ,司机驾车进入两种收费通道的车速均为18km/h ,走ETC 车道的汽车以18km/h 匀速通过,而走人工车道的汽车从进入收费车道就立刻开始匀减速,直至减速到零时刚好停在收费窗口位置,经过1min 的停车缴费后,再匀加速驶离收费通道,刚好在离开收费通道时的车速恢复至18km/h ,则( ) A .走人工收费通道的总时间为68s B .通过人工收费通道的平均速度为2.5m/sC .走ETC 收费通道比走人工收费通道节约时间为68sD .由于人工收费窗口到通道两端距离未知,无法计算通过人工收费通道的具体时间6.物体A 、B 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00t -时间内,它们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高三复习班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题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例1.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那么经过3 s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25 m/s,沿斜面向上B.5 m/s,沿斜面向下C.5 m/s,沿斜面向上D.25 m/s,沿斜面向下【举一反三】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固定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2 m/s、加速度a=2 m/s2沿斜面加速向下滑行,在到达斜面底端前1s内,滑块所滑过的距离为715L,其中L为斜面长。
求: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t和斜面的长度L。
题型二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例2、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
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 s。
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
该旅客在此后的20.0 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
已知每根铁轨的长度为25.0 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 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
求:(1)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举一反三】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2Δx t1-t2t1t2t1+t2B.Δx t1-t2t1t2t1+t2C.2Δx t1+t2t1t2t1-t2D.Δx t1+t2t1t2t1-t2题型三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例3、如图所示木杆长5 m,上端固定在某一点,由静止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木杆通过悬点正下方20 m处圆筒AB,圆筒AB长为5 m,求:(1)木杆经过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t1是多少?(2)木杆通过圆筒AB所用的时间t2是多少?(取g=10 m/s2)【举一反三】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A.2vg B.vg C.2hr D.hv题型四利用思维转换法巧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例4、一物块(可看成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光滑斜面底端A点上滑,最高可滑到C点,已知AB是BC的3倍,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从A至B所需时间为t0,则它从B经C再回到B,需要的时间是()A.t0B.t04C.2t0D.t02【举一反三】如图所示,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0.4 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
易错点0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原卷版) -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易错题

易错点02 匀变速直线运动例题1. 若飞机着陆后以6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时的速度为60 m/s ,则它着陆后12 s 内滑行的距离是( ) A .288 m B .300 m C .150 mD .144 m例题2. 假设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18 m(未落地),则( )A .物体在2 s 末的速度大小是20 m/sB .物体在第5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6 m/sC .物体在前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20 mD .物体在5 s 内的位移大小是50 m例题3. 一辆小汽车以3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图线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 图像(忽略刹车反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故不会发生追尾事故B .在t =3 s 时发生追尾事故C .在t =5 s 时发生追尾事故D .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 m ,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10 m一、对于运动学公式的选用可参考下表所列方法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包括已知量、待求量和为解题设定的中间量)没有涉及的物理量适宜选用的公式 v 0、v 、a 、t x 速度公式v =v 0+at v 0、a 、t 、xv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v 0、v 、a 、x t 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20=2ax v 0、v 、t 、xa平均速度公式x =v +v 02t二、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1.基本思路2.常用“六法”易混点:一、两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比较 1.刹车类问题(1)其特点为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停止运动,加速度a 突然消失. (2)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实际运动时间.(3)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双向可逆类问题(1)示例:如沿光滑固定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2)注意:求解时可分过程列式也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 、v 、a 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二、追及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问题的实质就是分析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 2.追及相遇问题的基本物理模型:以甲车追乙车为例.(1)无论v 甲增大、减小或不变,只要v 甲<v 乙,甲、乙的距离不断增大.(2)若v甲=v乙,甲、乙的距离保持不变.(3)无论v甲增大、减小或不变,只要v甲>v乙,甲、乙的距离不断减小.3.分析思路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等量关系和位移等量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4.常用分析方法(1)物理分析法:抓住“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建立物体运动关系的情境图.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临界条件法)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当v B=v A时,若x B>x A+x0,则能追上;若x B=x A+x0,则恰好追上;若x B<x A+x0,则不能追上.(2)二次函数法:设运动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二者之间的距离Δx与时间t的二次函数关系,Δx=0时,表示两者相遇.①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②若Δ=0,一个解,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③若Δ<0,无解,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当t=-b2a时,函数有极值,代表两者距离的最大或最小值.(3)图像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物体的运动图像.位移-时间图像的交点表示相遇,分析速度-时间图像时,应抓住速度相等时的“面积”关系找位移关系.5.常见追及情景(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情景图像说明匀加速追匀速①t=t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增大②t=t0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x0+Δx(x0为两物体初始距离)③t=t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减小④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匀速追匀减速匀加速追匀减速特别提醒: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被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情景图像说明匀减速追匀速开始追赶时,两物体间距离为x0,之后两物体间的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0时刻:①若Δx=x0,则恰能追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②若Δx<x0,则不能追上,此时两物体最小距离为x0-Δx③若Δx>x0,则相遇两次,设t1时刻Δx=x0,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t2-t0=t0-t1)匀速追匀加速匀减速追匀加速1. (多选)在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7.5 m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1 sB.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3 sC.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2+7) sD.物体此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5 m/s2. (2021·湖北高考真题)2019年,我国运动员陈芋汐获得国际泳联世锦赛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 高考物理压轴大题专题训练

训练0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一质量为m =2000 kg 的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行驶过程中,司机突然发现前方100 m 处有一警示牌。
立即刹车。
刹车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可简化为图(a )中的图线。
图(a )中,0~t 1时间段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采取措施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所受阻力已忽略,汽车仍保持匀速行驶),t 1=0.8 s ;t 1~t 2时间段为刹车系统的启动时间,t 2=1.3 s ;从t 2时刻开始汽车的刹车系统稳定工作,直至汽车停止,已知从t 2时刻开始,汽车第1 s 内的位移为24 m ,第4 s 内的位移为1 m 。
(1)在图(b )中定性画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后汽车运动的v -t 图线; (2)求t 2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3)求刹车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及t 1~t 2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约为多少(以t 1~t 2时间段始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替代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答案】(1)见解析 (2)28m/s a ,v 2=28 m/s ⑦ (3)87.5 m【解析】(1)v -t 图像如图所示。
(2)设刹车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为v 1,则t 1时刻的速度也为v 1,t 2时刻的速度为v 2,在t 2时刻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 ,取Δt =1 s ,设汽车在t 2+(n -1)Δt ~t 2+n Δt 内的位移为s n ,n =1,2,3,…。
若汽车在t 2+3Δt~t 2+4Δt 时间内未停止,设它在t 2+3Δt 时刻的速度为v 3,在t 2+4Δt 时刻的速度为v 4,由运动学公式有2143(Δ)s s a t -=① 2121Δ(Δ)2s v t a t =-②424Δv v a t =-③联立①②③式,代入已知数据解得417m/s 6v =-④ 这说明在t 2+4Δt 时刻前,汽车已经停止。
高考物理全国卷专题(0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必热考点整合回扣练专题(0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析版)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基本思路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用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加以讨论2.方法与技巧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包括已知量、待求量和为解题设定的中间量)没有涉及的物理量适宜选用公式v0、v、a、t x v=v0+atv0、a、t、x v x=v0t+12at2v0、v、a、x t v2-v20=2axv0、v、t、x a x=v+v02t除时间t外,x、v0、v、a均为矢量,所以需要确定正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题型1基本公式的选择【典例1】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相距s0和s1(s1<s0)处分别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速度v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答案】(1)v20-v212gs0(2)v0+v12s12s20【解析】(1)对冰球分析,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 21-v 20=2as 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μg联立得μ=v 20-v 212gs 0.(2)抓住两者运动时间相等列式. s 0v 0+v 12=s 1v 22 ① a min =v 222s 1 ①联立①①得a min =v 0+v 12s 12s 20.【变式1】 在平直公路上,汽车自O 点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6 s 时间内依次经过P 、Q 两根电线杆.已知P 、Q 相距60 m ,车经过Q 时的速率为15 m/s ,则: (1)汽车经过P 时的速率是多少? (2)汽车的加速度为多少? (3)O 、P 两点间距离为多少?【答案】(1)5 m/s (2)1.67 m/s 2 (3)7.5 m【解析】解法一:(1)设汽车经过P 点时的速度为v P ,经过Q 点时的速度为v Q ,由x =v 0+v2·t 得x PQ =v P +v Q2·t ,所以v P =2x PQ t -v Q =2×606-15m/s =5 m/s.(2)由v Q =v P +at 得a =53m/s 2≈1.67 m/s 2.(3)由v 2-v 20=2ax 得v 2P =2ax OP .x OP =v 2P 2a =522×53 m =152m =7.5 m.解法二:设汽车经过P 时的速度为v P , 由x =v 0t +12at 2,v =v 0+at 得x PQ =v P t +12at 2①v Q =v P +at ①由①①两式代入数值可得v P =5 m/s ,a =1.67 m/s 2. x OP 的求法同解法一.【提 分 笔 记】 选择公式应注意的问题选择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分析已知量和待求量,根据所涉及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会使问题简化. (1)知道v 0、v 、x ,求a ,没有时间t ,很自然的想到选v 2-v 20=2ax ;(2)根据运动时间相等确定末速度在知道末速度及位移的情况下,求加速度运用v 2=2ax 即可. 题型2 多过程运动问题【典例2】ETC 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它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设在收费站ETC 通道上的微波天线进行短程通讯,利用网络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实现车辆不停车就能支付路桥费的目的.2015年我国ETC 已实现全国联网,大大缩短了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假设一辆汽车以10 m/s 的速度驶向收费站,若进入人工收费通道,它从距收费窗口20 m 处开始减速,至窗口处恰好停止,再用10 s 时间完成交费;若进入ETC 通道,它从某位置开始减速,当速度减至5 m/s 后,再以此速度匀速行驶5 m 即可完成交费.若两种情况下,汽车减速时加速度相同,求:(1)汽车进入ETC 通道减速行驶的位移;(2)汽车从开始减速到交费完成,从ETC 通道比从人工收费通道通行节省的时间. 【答案】(1)15 m (2)11 s【解析】(1)根据速度与位移公式得,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v 22x =1022×20 m/s 2=2.5 m/s 2汽车在ETC 收费通道,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1=v ′-v a =5-10-2.5 s =2 s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x 1=v ′2-v 22a =52-102-5 m =15 m.(2)汽车在ETC 收费通道,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1=2 s 匀速行驶的时间为t 2=x ′v ′=55s =1 s从开始减速到交费完成所需的时间为t =t 1+t 2=3 s 过人工收费通道,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t 3=v a =102.5s =4 s汽车进入人工收费通道,从开始减速到交费完成所需的时间为t ′=(4+10)s =14 s. 因此节省的时间为Δt =t ′-t =(14-3)s =11 s.【变式2】(多选)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 ,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 1①a 2=2①1 B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 v 1①v 2=1①1 C .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 1①x 2=2①1 D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 1①a 2≠1①2 【答案】BC【解析】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v m 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两次的平均速度之比v 1①v2=v m 2①v m 2=1①1,所以选项B 正确;根据a =v mt可知,两次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①2,所以选项A 、D 错误;根据x =v t 可知,两次位移之比为2①1,所以选项C 正确. 【提 分 笔 记】处理多过程运动问题注意事项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要注意分析各段的运动性质和各段交接处的速度. 题型3 双向可逆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典例3】(多选)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7.5 m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1 s B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3 s C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2+7) s D .此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5 m/s 【答案】ABC【解析】物体在出发点上方时,由x =v 0t +12at 2得7.5=10t +12×(-5)t 2,解得t =1 s 或t =3 s ,由v =v 0+at得,v =5 m/s 或-5 m/s.物体在出发点下方时,由x =v 0t +12at 2得-7.5=10t +12×(-5)t 2,解得t =(2+7) s 或t =(2-7) s(舍去),由v =v 0+at 得v =-57 m/s.故A 、B 、C 正确,D 错误. 【提 分 笔 记】处理双向可逆类问题注意事项对于双向可逆类问题,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物快,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 、v 、a 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考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方法与技巧题型1 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典例4】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2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t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Δx t 2 B.Δx2t 2 C.Δx 3t 2 D.2Δx 3t2 【答案】C【解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段位移Δx 内的平均速度是v 1=Δx2t ;在第二段位移Δx 内的平均速度是v 2=Δx t ;因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差为Δt =t +t2=32t ,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a =Δv Δt =v 2-v 132t ,解得a =Δx3t2,故选C. 【变式3】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走了12 s 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至停车.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历时20 s ,行进了50 m .求汽车的最大速度. 【答案】5 m/s【解析】解法一(基本公式法):设最大速度为v max ,由题意可得 x =x 1+x 2=12a 1t 21+v max t 2+12a 2t 22① t =t 1+t 2① v max =a 1t 1① 0=v max +a 2t 2①联立①①①①式得v max =2x t =2×5020m/s =5 m/s.解法二(平均速度法):匀加速阶段和匀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相等,都等于v max2故有x =v max 2t 1+v max2t 2因此有v max =2x t 1+t 2=2×5020 m/s =5 m/s.解法三(图象法):作出汽车运动全过程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v t 图线与t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位移的大小,故x =v max t 2,所以v max =2x t =2×5020 m/s =5 m/s.【提 分 笔 记】 平均速度的求法1.求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个物体在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是不同的.3.v =ΔxΔt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4.v =v t 2=v +v 0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题型2 逆向思维法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典例5】 (多选)如图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 垂直进入三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 ( )A .v 1①v 2①v 3=3①2①1B .v 1①v 2①v 3=3①2①1C .t 1①t 2①t 3=1①2①3D .t 1①t 2①t 3=(3-2)①(2-1)①1 【答案】BD【解析】因为冰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零,故可以看成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通过连续三段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1①(2-1)①(3-2),故所求时间之比为(3-2)①(2-1)①1,故选项C 错误,D 正确;由v 2-v 20=2ax 可得,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通过连续相等位移的速度之比为1①2①3,则所求的速度之比为3①2①1,故选项A 错误,B 正确. 【变式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 停止,若在第1 s 内的位移是14 m ,则最后1 s 内的位移是( ) A .3.5 m B .2 m C .1 m D .0【答案】B【解析】利用“逆向思维法”,把物体的运动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每1 s 内的位移之比为7①5①3①1,所以有71=14 m x 1,x 1=2 m ,选项B 正确.【变式5】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AB =6 m ,BC =10 m ,小球经过AB 和B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 ,则小球经过A 、B 、C 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 .2 m/s,3 m/s,4 m/s B .2 m/s,4 m/s,6 m/s C .3 m/s,4 m/s,5 m/s D .3 m/s,5 m/s,7 m/s 【答案】B【解析】根据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等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故B 点的速度就是全程的平均速度,v B =AB +BC2t=4 m/s ,又因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等于恒量,即Δx =aT 2,则由Δx =BC -AB =aT 2解得a =1 m/s 2,再由速度公式v =v 0+at ,解得v A =2 m/s ,v C =6 m/s ,故选项B 正确.考点三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1.两种运动的特性(1)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如图)①对称性a .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 →C 所用时间t AC 和下降过程中从C →A 所用时间t CA 相等,同理t AB =t BA .b .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①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 2.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上升阶段:a =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自由落体运动题型【典例6】屋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 m 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所示为其简易图(取g =10 m/s 2).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答案】(1)3.2 m (2)0.2 s【解析】解法一:如图所示,如果将这5滴水的运动等效为一滴水的自由落体运动,并且将这一滴水运动的全过程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设每段时间间隔为T ,则这一滴水在0时刻、T 末、2T 末、3T 末、4T 末所处的位置,分别对应图示第5滴水、第4滴水、第3滴水、第2滴水、第1滴水所处的位置.由此可知:(1)设屋檐离地面高为x ,滴水间隔为T ,则x =16x 0,5x 0=1 m ,所以x =3.2 m. (2)x =12g (4T )2,解得T =0.2 s.解法二:假设每两滴水之间相隔的时间间隔为t .因为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 m 的窗子的上、下沿,则可得出关系式:x 2=12g (3t )2、x 3=12g (2t )2、Δx=1x2-x3=1 m,解得t=0.2 s,所以由题意可知x=2g·(4t)2=3.2 m.【变式6】利用水滴下落可以粗略测量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调节家中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个盘子,调整盘子的高度,使一滴水刚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滴水刚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滴水正在下落.测出此时出水口到盘子的高度为h ,从第1滴水开始下落到第n 滴水刚落至盘中所用时间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滴水下落时间为 h 2gB .相邻两滴水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2h gC .第1滴水刚落至盘中时,第2滴水距盘子的距离为h 2D .此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h n +122t 2 【答案】D【解析】水滴的运动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由h =12gt 2得每滴水下落时间为t 0=2h g,选项A 错误;相邻的两滴水间隔的时间相同,设为Δt ,则每一滴水下落需要的时间t 0=2Δt ,故Δt =12t 0=h 2g ,选项B 错误;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第1滴水刚落至盘中时,第2滴水距盘子的距离为3h 4,选项C 错误;第1滴水到第n 滴水落到盘中间隔Δt 的个数为(n -1),则t =t 0+(n -1)Δt =(n +1)Δt ,故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h n +122t 2,选项D 正确.【提 分 笔 记】1.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特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v =v 0+atx =v 0t +12at 2v 2-v 0 2=2ax ――→v 0=0a =g ⎩⎪⎨⎪⎧ v =gt h =12gt 2v 2=2gh2.自由落体运动的比例式因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利用比例式快速解题.题型2 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处理方法【典例7】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 0=10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度h =175 m 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取g =10 m/s 2.【答案】7 s 60 m/s【解析】解法一:分成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两个过程处理.。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及答案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及答案*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出现的一种大规模的交通运输高压力现象。
某同学买了北京西到贵阳北的高铁票,如图所示,从铁路售票网查询到该趟车历时8小时46分钟,行程2 026公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08:55表示一段时间B.该列车高速行驶时,可以取10 m位移的平均速度近似看做这10 m起点位置处的瞬时速度C.该趟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31 km/hD.该趟列车的最高速度为231 km/h2、近年来,登山步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健身习惯。
如图为某地生态公园的登山步行道线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丁家楼子村到目的地九仙山观景台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小王和小张两人选择了不同的路线,结果小王比小张先到达目的地。
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与小张的路程相同B.小王的位移小于小张的位移C.小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张的平均速度D.在比较平均速度时,两人不能看成质点3、汽车以v0=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a=-5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 s时与5 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5∶4 B.4∶5C.3∶4 D.4∶34、(双选)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2~4 s内,质点所受合外力为零B.质点在0~2 s内的加速度比4~6 s内的加速度大C.在第4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在0~6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5 m/s5、(2019·青岛二模)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 s时A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0~6 s内B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C.0~5 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D.0~6 s内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6、(2019·江苏省泰州市期末)静止的物体在合外力F作用下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图中与F–t图象对应的v–t图象、a–t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 .7、(2019·扬州模拟)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A .图甲中,电动车限速20 km/h ,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B .图乙中,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为500 m/s ,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C .图丙中,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 s ,则他冲刺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10 m/sD .图丁中,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 km/h ,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8、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2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t 。
2023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

2023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一、单项选择题1.(2023全国高考真题)一小车沿直线运动,从t= 0开始由静止匀加速至t=t1时刻,此后做匀减速运动,到t=t2时刻速度降为零。
在下列小车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2.(2023江苏高考真题)电梯上升过程中,某同学用智能手机记录了电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电梯加速上升的时段是()A.从20.0s到30.0s B.从30.0s到40.0sC.从40.0s到50.0s D.从50.0s到60.0s3.(2023山东高考真题)如图所示,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连续经过R、S、T三点,已知ST 间的距离是RS的两倍,RS段的平均速度是10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公交车经过T点时的瞬时速度为()A.3m/s B.2m/s C.1m/s D.0.5m/s4.(2023广东高考真题)铯原子喷泉钟是定标“秒”的装置。
在喷泉钟的真空系统中,可视为质点的铯原子团在激光的推动下,获得一定的初速度。
随后激光关闭,铯原子团仅在重力的作用下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再做一段自由落体运动。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下列可能表示激光关闭后铯原子团速度v或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A.B.C .D . 二、多项选择题A .2t t =时,P 回到原点B .2t t =时,P 的运动速度最小 三、实验题6.(2023浙江高考真题)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需要的实验操作有 (多选);A .调节滑轮使细线与轨道平行B .倾斜轨道以补偿阻力C .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静止释放D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②经正确操作后打出一条纸带,截取其中一段如图2所示。
选取连续打出的点0、1、2、3、4为计数点,则计数点1的读数为 cm 。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则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高考物理2、匀变速直线运动之平均速度

适用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直观便捷 1应用平均速度可以快速解决问题。
也可以用基本方法。
2.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法例1.一物体从A 至B 做匀变速运动,在A 点速度为4 m/s,经4s 到B 点速度变为8 m/s ,AB 间距离是多少? 例2. (2016·上海卷)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 ,第二段用时2 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 .23m/s 2B .43m/s 2C .89m/s 2D .169m/s 2 例3.(多选)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C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4 s 末通过C 点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运动,再经6 s 到达B 点停止,总共通过的位移是30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通过C 点时的速度为3 m/sB .汽车通过C 点时的速度为6 m/sC .AC 段的长度为12 mD .汽车在AC 段与BC 段的平均速度不相同例4.(多选)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 1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v 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 2时刻以较小速度v 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 1和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的结论正确的是( )A .0~t 1,v =v 1/2B .t 1~t 2,v =v 1+v 2/2C .t 1~t 2,v <v 1+v 2/2D .t 1~t 2,v >v 1+v 2/2跟踪练习1.(多选)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四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 =S 1、BC =S 2、CD =S 3,已知质点通过AB 段、BC 段、CD 段所用的时间均为T.下列关于质点在B 点的速度表达式,正确的是( )A.s 1+s 2/2 TB.3s 2-s 3/2 TC. 3s 1+s 3/2 TD. 2s 1-s 2+s 3/2 T2、(2011安徽卷)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2t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1212122()()x t t t t t t ∆-+B .121212()()x t t t t t t ∆-+C .1212122()()x t t t t t t ∆+-D .121212()()x t t t t t t ∆+- 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真题
l. [201b 课标全国卷]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 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來的相同时间 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 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z 比.
2. [2011 •安徽卷]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弘 紧接着通过下 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仏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2 卜 x t\ — ti t\ tz t\ + tz
B“ * c.2△…卄 D ."十 t\ tz t\ 十 tz t\ 方2 t\ — ti t\ ±2 t\ — ti
3. [2011 •天津卷]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f 的关系为 心5才+产(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 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 s 内的位移是5 m
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 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
D. 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4. [2011 •重庆卷]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 听到石 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咅传播吋间,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A. 10 m
B. 20 m
C. 30 m D ・ 40 m
5. [2011 •潍坊质检]如图XI —1所示,木块力、〃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而上,力的长度是厶〃的长 度是2厶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旳射入力,以速度灼穿出〃,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 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115〃吋的速度为( )
/o 2 I 2 /2 F2 B. 6. [2011・济宁模拟]如图Xl-2所示,水平传送带畀、〃两端点相距x=4 m,以旳=2 m/s 的速度 (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力点处,已知小煤块与 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g 取10 m/f .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 留下划痕.小煤块从力运动到〃的过程中()
A. 所用的吋间是^2 s
B. 所用的时间是2. 25 s
2 vi+v 2 A. C
.
C.划痕长度是4 m
D. 划痕长度是0. 5 m
7. [ 2011 •德州模拟]A.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A. 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 4 s 内/h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 4 s 时久〃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 力物体的加速度比〃物体的加速度小
9. (2007海南)两辆游戏赛车日、"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
广=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处,此时 比赛开始。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y —£图如图所示。
哪些图对应的比赛屮,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 辆?
10. (2008海南)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
示.忽
略汽
车掉
头所
需时
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11. ( 2009海南)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Kv-t 图像如图所示,图屮、°PQ
和^°Q T 的面积分别为®和内“2 >5i )o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必处。
A. 若必=6+®,两车不会相遇
B.若必<®,两车相遇2次
在第1小时末, 在第2小时末, 在前4小时内, 在第4小时末, 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甲乙两车相距10 km 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甲乙两车相遇 8. [2011 •徳州期中]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吋间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 运动过程屮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 、v. x 和E 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
八
v/m-s 心 b
6 5 10152025 f/s
B C
B.若必=亠,两车相遇1次 D.若必=6,两车相遇1次
O T
12.(2011海南).一物体自匸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 5m/s
D. 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o/m・J 1
TO ....... 4、
13.(2011全国理综)•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 —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14.(2011北京).“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
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A. g
B. 2g
C. 3g
D. 4g
15.(2010天津)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l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
方向,则该质点在前%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0.25m/s 向右
B. 0.25m/s 向左
C. lm/s 向右
D. lm/s 向左
16.(09年江苏)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赞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
而上,所有接触而均光滑。
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屮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
在物块A上施
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
C.当A、B的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
D.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答案:
15:7
2A
3D
4B
5C
6BD
7CD
8AD
9AC
10BC
11ABC
12BC
13ABD
14B
15B
16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