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1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

2、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

【课时安排】 1~2课时。

【学习过程】 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 (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

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七月的天山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七月的天山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1、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及其特点。

2、自主阅读,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天山的美好,同时摘抄优美词句。

3、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领会文字感受天山的美景,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学生:让学生上网搜集新疆的资料。

教师:搜集新疆的风景图片。

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觉。

的确,在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看,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今天,我们要学习以课文确实是作者留心观看后为我们描画的漂亮的自然景观。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自己喜爱的段落,注意以下读音。

(3)整体感知,提问:文章看起来是个向导,带着你游玩,能看出导游线路吗?(4)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扫瞄,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漂亮风光。

2引导读通。

(1)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2)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萦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庞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3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明白得的能够请教老师。

4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形,教师给予确信和鼓舞,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5激发爱好,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爱读如此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能够扫瞄互联网上的资料,鼓舞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如此,“足不出户,也能够游遍千山万水”。

6摘抄优美语句有条件的同学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如此的摘录。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七月的天山的美丽景色。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4.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七月天山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天山吗?知道天山有什么特点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七月的天山的课文,感受一下那里的美丽景色。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尽量读出美感。

2.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三、课堂讲解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七月天山的印象。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表达技巧。

四、课堂讨论a.课文中的七月天山有哪些特点?b.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对七月的天山如此热爱?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七月的天山》。

2.请一位同学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二、深入分析a.课文中的天山与七月有什么关系?b.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c.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三、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体验作者的情感。

2.各小组展示,其他同学点评。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互相检查。

2.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七月的天山》,让学生感受到了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色,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课堂讲解和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同学表现较为紧张,需要教师在课后多加关注和指导。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七月的天山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七月的天山

4.七月的天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二、学生自学。

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象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三、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索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四、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如:写雪峰、雪水时的确切比喻;“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许多叠词,读起来别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的句子。

五、班级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六、激发兴趣,课外延伸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七、作业:1.抄写词语。

2.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八、板书:骑马进入天山雪峰雪水七月的天山再往里走森林日影水声美热爱走进深处溪流野花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七月的天山》教案篇一教材简析:天山,我心中一片纯洁的净土,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冰山、雪峰、溪流、野花、羊群和牧羊女,饮马溪边,策马奔腾,大气而不乏精致,粗犷而不失娴静,好一派奇异的北国风光。

《七月的天山》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了。

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

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月底教学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师生共同品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深层次对话的形式之一。

《七月的天山》一文的作者用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应让学生自主去品读,通过读,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的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其次,在各自品读中,让师生之间展开自由的对话,通过对话,来互相启发,相互感染,共同提升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1、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具准备:1、天山风景的图片,《天山景物记》序的音像材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思维小游戏,(板书:新疆)齐读,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其实,就在同学们的联想和交流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西北风情,并且多少有些向往,是吗?我也一样,一说起山,我就会想起这样一座山,板书天山,自然,我就会想起一位著名的作家碧野,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天山景物记》文章一开头,作者这样写道:(播放录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在我们这儿,七月是最炎热的夏季,不知道天山怎么样。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七月的天山教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七月的天山教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七月的天山教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七月的天山》课文写了七月间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反衬了此时天山的凉爽。

WTT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七月的天山》教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七月的天山》教案1教材分析:《七月的天山》是一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

作者正是抓住了七月天山的地方特色,突出了天山之夏的独具丰韵,为我们展现了美丽、寂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天山。

文章遣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借助工具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并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学习任务。

1.揭示课题。

2.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读,“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了解学习任务。

二、根据提纲,自读自悟。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完成以下任务: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划出相关句子。

2.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积累优美语句。

三、集体交流,理清游览顺序,理解文本。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讨论交流: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等美景。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4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美丽的哲里塞湖》+《西湖》




1.按提示自学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2.自读、默读、开火车、小组读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4.师生交流,体会作者热爱、赞美天山的思想感情。。
5.正确流利地朗读,感受美丽神奇的大自然。




一.课前准备
1.课前三分钟朗读2.听写词语
五.学习丛书
《美丽的哲里塞湖》+《西湖》
六.课堂小结
美丽的塞外风光真是让人心驰神往,无限迷恋!
七.安全提示
不要在校园内追逐打闹!
八.板书设计




单元主题课时教案
课型Leabharlann 4.七月的天山授课时间学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3.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
丛书
二.引言:同学们,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神奇的双龙洞,繁花似锦的江南水乡……这些美好的景物像一幅幅图画,使人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把视线转向祖国的西北边疆,去领略独特迷人的塞外风光。(板书课题)
三.学生自学。
1.出示目标和提示。
自学提示
①仔细读一读,想一想,
A.结合看画面,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B.默读课文,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
C.画出优美的语句,并说出好在哪里。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觉优美词句并积累。

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思虑沟通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觉北国天山的美景,培育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课重、难点:能说出天山光景的特色,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觉天山的美景从中感觉到美的熏陶。

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唐朝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莽云海间。

” 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向往。

那就让我们伴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起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2、解题,认识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绘山川光景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光景记》,作者碧野。

(简介作者)“阅读课文,想一想文中主要描绘了哪些光景,它们有什么特色。

假如有兴趣,还能够把自己喜爱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三)依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述的旅行次序,指引理解内容1、学生依据提示自读课文;2、指引阅读:(1)课文是依据什么次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址变换的句子。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变换 , 次序从山的外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描绘了哪些光景?主要采纳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谈论,而后沟通)(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丛林、野花等美景。

描述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沉寂。

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绽放的“白莲” 。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丛林。

指引学生思虑沟通:这段抓住丛林的哪些特色来写的?(4)朗诵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自读沟通: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色进行描述的?(学生用笔在书籍上做出标志)(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1、课文主假如由外到里,由高到低。

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1.学生自读后可作一次反馈,让他们说说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是怎样一种景象,充分让学生自由交流,并提出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2.再次阅读时,引导学生找出有关方位变化的句子,弄清游览的顺序和地点的转换,关注每个自然段之间的过渡句子。

在此基础上分段(按三处景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3.作为略读课文,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4.教师需要点拨的是,作者是如何把天山之夏的景色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着重品味作者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等。

品味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然后,对他们的发言作评价,对独到的见解加以肯定和鼓励,不够到位的则加以点拨,引导他们再次回文探究。

5.课堂上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整理,背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记录一些优美的句子。

6.初读课文时,可让学生观察插图,图文对照,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片段)师: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

读了这段话我仿佛见到了寂静的天山,又是充满生机的天山。

生: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寂静的清凉世界。

师:我跟你们一样,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

正像刚才同学们说的,这是一个寂静的,又是充满生机的地方。

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生:(再次默读课文)我觉得作者不仅仔细观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确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出来。

四下《4.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下《4.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下《4.七月的天山》教案
备注:略读课文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练习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授新课
(一)导入课文
离开那美丽的南国的桂林山水之后,你是否还想再深入中国西北边陲,去感受一下祖国壮丽的民族风情?如果你愿意的话,那么就跟着老师一起继续跋涉,去探寻那美丽的西北世界吧!
(二)初读课文
(1)找人逐句读诗。

(2)纠正字音。

(三)内容讲解(共11段)
第1段:综述七月骑马去天上是最理想的方式。

第2段:初进天山,看到天山七月的水景。

第3段:往里走,看到天山七月的原始森林。

第4段:走进天山深处,看到天山七月的花海。

第5段:赞美天山七月的景色。

问题一: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
第2段:
雪峰(高耸、巨大、像白缎)
雪水(像银链、白莲)
小溪(鱼儿欢跃、溪水清澈)
第3段:
树(像巨伞、幽静)
第4段:
花海(五彩缤纷、像锦缎、像霞光、像彩虹)
三、作业布置
今日作业
1.笔记抄写一遍。

2.学完本课之后,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不少于3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4.七月的天山(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流程(精选)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4.七月的天山(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流程(精选)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4.七月的天山(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流程(精选)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4.七月的天山(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流程(精选)4《七月的天山》课堂实录内容简介:《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

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课前准备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课前感悟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你们一份礼物,希望你们在欣赏这份礼物的时候仔细观察,用心感受。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2.欣赏天山美景(图片配音乐:新疆好)二.悟中体味师:课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天山风景图,你有什么感受?生1:美!师:一个简单的“美”字却概括出了天山的特点。

生2:我仿佛置身于天山之中。

师:用流畅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3:真是美不胜收!师:你的词汇真丰富,不但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还学会了恰如其分地运用它,不简单。

……三.回顾单元训练重点1.寻找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师: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第一单元的课文马上就要学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本单元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生: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以写景为主)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篇写景的文章,它就是——七月的天山(板书,齐读课题)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训练的重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生: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4.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引导学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讨论话题,如:“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天山的美?”
2.小组交流: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讨论并总结出小组的答案。
3.分享成果: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补充。
3.小组合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自我监控、自我调整,提高他们的学习策略。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创设富有想象力的情境,如模拟天山的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描述的景象,增强他们的感官体验。
3.通过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4.利用课文中的情感主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读文理文教学难点:读文理文教学创新点:以读为线,积累好词好句,抓取主要内容知大意,搭建知识迁移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略读课文的一般教学步骤是:读提示,明要求,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表达方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教师导入: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全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朗读1、2,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教师用“似的盛开饮马”三词反馈倾听的情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4、5,要求读正确、读流畅。

3、请1—2位中上生学生根据拼音读生字。

缎duàn 涧jiàn 俯f蹄tí 溅jiàn 延yán鞍n4、组织小组开火车赛读重要词语,检查识字状况,在反馈中纠错并反复纠读。

锦缎山涧俯视马蹄溅起绵延马鞍高耸透射寂静增添细碎柔嫩绚烂白皑皑重重叠叠斑斑点点5、要求学生标画含生字的词语之后,组织学生接龙朗读课文,看是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

教师注意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反馈预习情况,组织学生查字典标注:高悬峭壁断崖银链鳞光绚烂无边繁花6、教师过渡: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仅仅满足于借助字典认识一些生字,是远远不够的。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七月的天山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七月的天山_人教新课标

4 七月的天山1、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及其特点。

2、自主阅读,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天山的美好,同时摘抄优美词句。

3、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领悟文字感受天山的美景,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学生:让学生上网搜集新疆的资料。

教师:搜集新疆的风景图片。

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

的确,在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今天,我们要学习以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以下读音。

(3)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4)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2引导读通。

(1)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2)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萦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3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4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5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6摘抄优美语句有条件的同学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月的天山》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8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感受天山的美景,体会作者的写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前两课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领略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和奇妙无比的浙江双龙洞。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者的介绍,去美丽的北国——新疆的天山尽情地游览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

)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天山景色?(夏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天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简单写下作者的游览线路。

(进入天山→天山脚下→原始森林→天山深处)
4.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三、细读品味,感受美景
1.再读课文,想想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些什么特点?画出有关的词句。

2.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物,仔细品读课文,说说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

集体交流,品评。

相机出示课件,结合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部分。

(可配乐)
第二自然段:写“雪水”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雪水的清澈与灵动。

第三自然段:写“森林”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树的翠绿、繁密与幽静。

第四自然段:写“野花”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野花的多和美。

设计意图:对于略读课文,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放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特别是对于写景类型的文章,学生不难体会到所描写的景物及特点,难在作者是怎样把这美景描写下来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品评词句。

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四、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1.你们随作者游览了天山,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对,你们和作者一样,喜欢上了天山,也为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壮美而惊叹。

2.作者是怎样将这种美景描绘下来的呢?
学生回顾全文,交流。

3.教师小结: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

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盛夏季节进入天山会有秋天般的凉爽的原
因。

五、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
你们可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多读多交流。

六、板书设计
4* 七月的天山
雪水清澈生机像……
森林蜿蜒无尽翠绿像……野花高过马头五彩缤纷像……赞美祖国河山的壮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