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单元测试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0月11日河北冀州中学的高中历史组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殷商主要把王室子弟分封到王畿之地,加强对被占领地区的控制。而到了周代,所封的同姓子弟诸侯国以武力为后盾,在原有的邦国部族区域强行楔入,如同往原方邦部族里“掺沙子”。这种变化说明西周时期()
A.君主权力得到了某些强化
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地方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
D.大一统国家管理已经基本成型
2.西周时分封设爵位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得位等级依次递减。战国时秦国则设爵位二十等,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學受不同待遇。这一变化说明秦国()
A.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分封制
B.封爵制有助于分封制瓦解
C.平民可因军功而成为分封诸侯
D.社会等级日益分化且层次复杂
3.《礼记•大学》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便众也,”这主要体现了()
A.家国同构观念B.宗法血缘关系C.家庭伦理规范D.以德治民思想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天子、诸侯虽无大宗之名,而有大宗之实”。其意在强调()
A.天子是天下之大宗B.诸侯在本国则为大宗
C.天子诸侯均行宗法D.诸侯冲击天子之地位
5.西周是青铜器铭文大发展的时期,其字数与内容较商代相比均有了显著变化。在出土的青铜器中,用何尊、大盂鼎等详细记述贵族们接受周王的训诰和册命典礼的长篇巨制,屡见不鲜。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西周()
A.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B.更加注重礼制的建设
C.青铜制造技术的发展D.汉字的运用日益广泛
6.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
A.浓厚的宗族色彩 B.浓重的神权色彩
C.强烈的等级意识 D.发达的礼乐制度
7.秦朝的“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最早可上溯到孔子,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说明()
A.儒法两家思想具有互补性B.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
C.秦代奉行外法内儒的思想D.当时学术思想日益趋同
8.“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秦始皇的哪些措施属于首创()
①确立皇帝制度②推行郡县制③修筑长城④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A.①②④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主要指()
A.消灭异端学说
B.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
C.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D.繁荣学术文化
10.秦兵马俑出土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且几乎无一雷同,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T匠的名字。这反映当时()
A.法家思想在国家管理上的体现
B.陶器制作T艺达到巅峰
C.工匠制造技艺高超、产品精美
D.战争催生青铜制造产业
11.秦汉时期的“九卿制”是古代专制社会的行政制度。观其职能,奉常、少府、宗正等负责皇室宗族事务;廷尉、典客等则纯粹管理国家事务。这本质上反映了秦汉时期的政治()
A.家国同治,皇权至上B.选贤任能,唯才是举
C.分工明确,各司其职D.官员众多,效率低下
12.朝时期,御史大夫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代表朝廷起草诏命文书,不仅可以弹効百官,而且如果丞相位置出现空缺,御史大夫可补其位。由此可见,秦朝设立御史大夫是为了()
A.监督各级官员B.维系内外政治C.防范丞相专权D.加强君主专制13.秦朝在郡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长官。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与此相似的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长)、尉、监。由此可见,秦朝()
A.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
B.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
D.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
14.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可信度相对较高的资料是()A.《史记》记载B.秦简记载C.研究论文D.民间传说
15.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事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史帝决断的制度。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A.集体决策,限制皇权专断B.群臣参议,削弱宰相权力
C.强化专制,加强中央集权D.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16.《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汉代)最基层的官吏要把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成编的简册)悬挂在市里乡亭。这种现象说明汉朝时()
A.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B.皇帝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
C.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
D.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
17.下表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期的诸侯王,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汉高祖时期()
西汉初年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
王吴芮
刘邦晚年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A.有效防止割据分裂因素B.扩大了朝廷直接控制的区域
C.达到了屏藩朝廷的目的D.形成对抗皇权新的潜在力量
18.《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令诸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县邑皆别属他郡。……自后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关于以上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执法不避皇亲国戚以警示贵族官僚
B.改变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格局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密控制
D.创立诸侯只享用租税而无治民权并受所在郡监督的制度
19.北宋文人王说指出,“盖唐之乱,非藩镇无以平之,而亦藩镇有以乱之。……故其所以去唐之乱者,藩镇也;而所以致唐之乱者,亦藩镇也。”作者旨在说明()
A.唐朝藩镇具有双重作用B.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
C.藩镇有利于维系唐朝统治D.藩镇是平定叛乱主要力量
20.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违背)敬授之道”。此举是为了()
A.抑制民间商业活动B.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C.垄断雕版印刷技术D.维护中央统治权威
21.公元963年,北宋政府在江淮地区设置了包括盐业管理,以及控制对茶叶销售的专卖等为主要职责的转运使一职,965年“置诸路转运使”,以后又使转运使逐渐变为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的设置表明()
A.宋朝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B.转运使逐渐有监督知州之责
C.宋朝地方分权矛盾得到缓解D.转运使在当时地位举足轻重
22.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