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 4.4月相
七年级科学下册44《月相》优质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44《月相》优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科学下册第44课《月相》,依据浙教版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主要涉及教材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的第五节,详细内容围绕月相的概念、成因、变化规律以及月相与潮汐的关系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理解月相形成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月相变化的能力,使其能解释生活中的月相现象。
3. 引导学生了解月相与潮汐的关系,激发他们对地球宇宙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相的概念、成因及变化规律。
难点:月相与潮汐的关系,以及月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球模型、地球模型、手电筒、月相变化图。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月球模型、地球模型和手电筒,模拟月相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月相的变化。
2. 知识讲解(1)月相的概念及成因(2)月相的变化规律(3)月相与潮汐的关系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观察月相,以及如何根据月相判断农历日期。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观察月相变化图,填写观察记录表,并尝试画出月相变化过程。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成因2. 月相的变化规律3. 月相与潮汐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分析月相变化规律。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绘制月相变化图,并说明月相变化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月相与潮汐的关系,探索地球宇宙现象的奥秘。
推荐阅读《探索宇宙》等科普书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知识讲解中的月相变化规律3. 例题讲解中的月相观察方法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记录与分析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关键环节。
通过模拟月相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直观感受月相变化,从而加深对月相概念的理解。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4.4月相
4.4月相
——雅文教育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
月相形成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见到的月光其实是太阳的反射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地球上的观测者所看到的、被太阳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却发生着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不同月相的月亮出没时刻表
月相变化规律
上弦月下弦月
上(弦月)下(弦月)
上(半月)下(半月)
上(半夜)下(半夜)
西(边天)东(边天)
西(边亮)东(边亮)
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
出现在西侧的天空,出现在东侧的天空,
是月亮的西侧半边明亮。
是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
浙教版科学七下4.4月相
浙教版科学七下4.4月相一、聚焦教材1.月相是指月球的各种。
月相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月球本身以及一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2.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天,称为,每个月的朔为农历的,望为—或,农历的初七、初八为,二十二、二十三为。
二、A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3.如图所示,2021年5月26日,我国一些地区观察到了“超级月亮”景观,它还有个别致的名称叫“超级粉红月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天杭州地区昼夜等长B.月球表面的暗区是平原和盆地C.“超级月亮”是由于当天月球体积变大了D.看•到“超级粉红月亮”是因为月球的大气层反射粉色的光4.产生月相变化的原因是()①月球是一个球体②月球本身不发光③月球绕地球运动④月球相对地球、太阳位置的变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2021七下•杭州期末)如图是观察月相的模拟实验,完成该活动的下列有关操作中,错误的是()A.小球应沿ATH逆时针方向移动B.在移动小球的同时,灯光也随之转动C.记录的是观察到小球光亮部分的形状D.若没有灯光,可用一半黑一半白的小球代替6.(2020七下♦下城期末)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6月17日(农历初八)成功发射,并顺利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三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相关的科学试验。
这一天,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最接近于()7.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周六,中秋节)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
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甲T乙T丙T丁绕着太阳公转,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当晚的月相是_(填月相名称)。
8.读“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月相的名称。
A.;B.;C.;D.O(2)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填字母)。
(3)上图月相图与下图中的日、地、月位置关系一一对应,请在括号中填出。
MNOPA-;B-;C-;D-三、B更上一层楼能力提升9.(2020七上啷州期末)在时间单位中,1公历年约365天,1农历月约30天,1天有24小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课件-4.4 月相
第4章 地球与宇宙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__月__相____。从新月开始,经 历_上__弦__月___、__满__月____、_下__弦__月___、新月,它的一个 周期变化称为__朔__望__月__,平均时间为___2_9_.5_3___天。
2.产生原因是:①月球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_月__球__围__绕__地__球__公__转__一__周__的__时__间__约__为__一__个__月____; ③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发生 __周__期__性____变化。
7.当日、地、月三个天体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地球 上观察到的月相为( A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点拨】当月球处于地日之间时,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 月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此时不存在看到太阳光照亮的月 球部分的情况,所以是新月,A符合题意。
8.“嫦娥五号”是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一步,以下与月球 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 D )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 B.“嫦娥五号”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 C.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 D.“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 相是满月
(3)我们观察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因: _日__地__月__三__者__的__位__置__不__断__发__生__变__化____。
【点拨】读图可知,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是:A新 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 朔望月;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 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 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动,从而产 生了月相的变化。所以我们观察到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 因是: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月相精品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44 月相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4章“月相”内容。
具体涉及教材第四至六节,详细内容包括月相定义、月相变化原因、月相观察方法以及月相与潮汐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月相概念,掌握月相变化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月相能力,解月相与潮汐联系。
3. 激发学生对天文学兴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原因,月相与潮汐关系。
2. 教学重点:月相定义,观察月相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球模型、地球模型、手电筒、挂图。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月球模型和地球模型,引导学生思考月球是如何围绕地球旋转,月相又是如何产生。
2. 例题讲解:(1)什是月相?(2)月相变化原因是什?(3)如何观察月相?3. 随堂练习:(2)让学生观察月球模型,画出不同月相形状。
4. 讲解月相与潮汐关系,通过挂图和实例进行说明。
六、板书设计1. 月相定义2. 月相变化原因3. 观察月相方法4. 月相与潮汐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月相定义及其变化原因。
(2)观察并记录一周内月相变化,画出月相图。
2. 答案:(1)月相是指月球在绕地球旋转过程中,从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太阳光照亮形状。
月相变化原因是月球绕地球旋转,同时地球绕太阳旋转。
(2)根据实际观察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月相概念和变化原因掌握较好,但对月相观察方法掌握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持续观察月相,解月相与季节关系。
(2)探讨月相与潮汐对人类生活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我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特别关注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月相知识。
特别是第四至六节内容,不仅包含月相基础知识,还涉及月相与潮汐关联,这是学生理解难点,也是我教学中重点。
名师导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 月相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 月相学习指要一、知识要点1.月相是指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月相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以及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月相的变化周期为29.53天,接近于农历的l个月。
3.根据月相的形状可以大致判断当天的农历时间。
月相变化与农业生产、天气、潮汛、航空等有关。
二、重要提示1.月球的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相同,所以月球正对着太阳的一面一直没有变化。
虽然我们所看到的月相在不停地变化,而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月相只是月球正对太阳一面的一部分。
2.区别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上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的西侧天空,而且是月亮的西侧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是指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的东侧天空,而且是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
科学广场林肯妙用“月相”洗冤情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不仅具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而且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据传,林肯在年轻时曾经当过律师,有一次他利用自己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为一个贫苦农民洗清了不白之冤,从而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青年农民被指控谋财害命。
林肯以律师的身份查阅了这个农民的全部案卷,感觉其中的某些细节不尽真实。
开庭审理时,原告的证人一口咬定是被告所为,原告的证人是这样陈述的:“在那年的10月18日晚上11点钟,我正好站在一个草堆的后面。
我亲眼看见有一个青年人,在草堆的西边大约30米的一棵大树旁作案。
因为那天晚上的月亮非常明亮,所以月光照清了被告的脸庞,我敢断定作案人就是他!”那位叫阿姆斯特朗的被告听后大怒,但是纵然他有一千张嘴也难以说清楚。
此时,林肯从容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当庭宣布这个证人的证词完全是编造出来的。
接着林肯说出了其中的原委:“l0月18日那天晚上的月相正好是上弦月,也就是说月球只露出了半个脸。
晚上ll点钟的时候月球已经西沉下去了,因此就不会有月光了。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4.4月相教学课件共19张PPT含视频及音频
月相变化的顺序: 上弦月
初七、初八
月相变化
满月(望) 十五、十六
新月(朔) 农历初一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按月相周期对下列图形进行排序
① ② ③ A.月球各个方向的形状差不多
月相在一个月中的连续变化
④
⑤
某星期天小明外出旅游,一早起来只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方天边,此时约为农历(
⑥
)
⑦
月球绕地运动,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满月、上弦、新月、下弦 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________天,称为__________。
D.初七、初八
说出月球分别在轨道A、B、C、D四处时的月相与日期
月球绕地运动,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每个月朔为农历的__________,
A.月球各个方向的形状差不多
月相变化的顺序正确的是 ( )
地球
农历初一
满月、 十五或十六
上弦月、 初七或初八
月相变化规律:
上(弦月)上(半月)上(半夜)西(边天)西(边亮) 上弦月 初七、初八
满月(望) 十五、十六
新月(朔) 农历初一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下(弦月)下(半月)下(半夜)东(边天)东(边亮)
例1、月相虽有变化,但月球始
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这是
明 月 几 时 有 ? 把 酒 问 青 天 。
4.4 月 相
定义: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你看,你看,月亮的各种“脸”
月相在一个月中的连续变化
东
西察模拟实验 太阳: 一人拿手电筒固定不动 地球: 一人拿摄像头观察月相, 可原地转动 月球: 一人拿月球仪,绕地球 公转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月相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44 月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4页的“月相”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月相的定义、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的种类及其对应的日期、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月相的概念,掌握月相的种类及变化规律。
2. 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理解地球、月球运动对月相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重点:月相的种类及其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球仪、地球仪、投影仪、月相变化图。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笔记本、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月球仪和地球仪展示月相变化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什么是月相?月相的种类有哪些?(2)月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如何?3. 随堂练习(1)请学生根据观察,绘制一个月相变化图。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4. 知识讲解(1)讲解月相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种类及其变化规律。
(2)阐述月相变化的原因,解释地球、月球运动对月相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种类及变化规律。
2. 月相变化的原因。
3. 地球、月球运动与月相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月相的概念及种类。
(2)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3)观察并记录一个月相变化过程,绘制月相变化图。
2. 答案:(1)月相是指月球在绕地球运动过程中,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位。
月相种类有: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
(2)月相变化的原因是月球绕地球运动,同时地球绕太阳运动,导致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位不断变化。
(3)月相变化图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月相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解释月相变化原因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024年七年级科学下册44《月相》教案浙教版
2024年七年级科学下册44《月相》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4讲,主题为“月相”。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地球和宇宙》的第五节“月相和潮汐”,着重探讨月相的形成、变化规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月相的概念,掌握月相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相的形成、变化规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与地球潮汐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月球仪、天文望远镜、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月相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相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月亮的形状会不断变化?”2. 新课导入:讲解月相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月相的形成、变化规律。
a. 通过地球仪、月球仪演示月相变化过程。
b. 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记录月相变化。
a. 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个月相周期。
b.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月相形状、时间、位置等信息。
4. 例题讲解: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讲解月相与地球潮汐的关系。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月相变化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形成、变化规律。
2. 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与地球潮汐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月亮,记录一个月相周期内月亮的形状变化。
b. 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解释月相与地球潮汐的关系。
2. 答案:a. 月相形状变化: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b. 月相变化原因: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月相概念、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观察活动的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月相与人类生活、天文观测等方面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四章 第4节 月相
[解析] 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可知,月相会经历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上图中, 为新月, 为满月。农历初一至十五之间,月球的亮面位于右侧(西面),下半月相反,因此正确的顺序为 。
易错警示 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上半夜,月面朝西;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下半夜,月面朝东。
典例1 下列关于月相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B.月相变化是人们看到月球被太阳光照亮部分的形状有规律地变化C.如果月球能自行发光,那么就不会有月相变化D.月相变化是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引起的
A
[解析] 月相变化指的是人们所看到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的变化,实际上月球的形状并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
续表
3.月相与农历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 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巧学妙记
科学与文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诗句,它道出了月相的变化。
2.月相的形成
(1)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2)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特别提醒月球虽然有各种圆缺形态,但月面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
2.日、月、地的位置关系
月相名称
新月(朔)
上弦月
七年级科学下册44《月相》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44《月相》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44讲《月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月相与月球运动”,详细讲解月相的成因、月球的公转与自转、月相变化规律等;第二章“月相与我们的生活”,探讨月相与潮汐的关系以及月相在农业生产、渔业捕捞等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成因、月球运动的基本知识,理解月相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月相相关的现象,提高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相成因的理解,月相变化规律的掌握。
教学重点:月相与月球运动的关系,月相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月球仪、手电筒、月相变化图。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白纸、剪刀、胶带等,用于制作月相变化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相变化图,引导学生关注月相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月亮的形状会发生变化?”2. 新课导入:讲解月相的成因、月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月相变化规律。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制作月相变化模型,观察并记录月相变化过程。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月相变化规律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月相变化规律和应用的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成因2. 月球运动公转自转3. 月相变化规律4. 月相与生活七、作业设计a. 为什么新月和满月之间间隔约29.5天?b. 为什么潮汐与月相有关?2. 答案:a. 因为月球的公转周期约为29.5天,所以新月和满月之间间隔约29.5天。
b. 月相变化会影响海洋潮汐,因为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会影响海洋水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月相成因的理解是否到位,是否需要进一步巩固;2. 学生在制作月相模型过程中,是否掌握了月相变化规律;3. 是否有针对性地进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拓展延伸:1. 了解月相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2. 探讨月相变化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浙教版科学七下44《月相》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下44《月相》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4课《月相》。
具体内容包括:月相的概念、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的周期性及其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本节课主要涉及教材第三章《地球和月球》的第三节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月相的概念,掌握月相变化的原因。
2. 学会观察月相,并能分析月相变化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及其周期性。
教学重点:月相的概念、观察与分析月相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球仪、地球仪、手电筒、月相卡片。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相图片,引发学生对月相变化的兴趣,提出问题:“为什么月亮的形状会发生变化?”2. 新课导入:讲解月相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月球仪,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
3. 实践活动:分组观察月相卡片,记录月相变化,分析月相变化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球运动与月相变化的关系。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教材中的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2. 月相变化的原因3. 月相的周期性4. 地球、月球运动与月相变化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分析月相变化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绘制月相变化图,并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月相的概念、变化原因及周期性,观察与分析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月相,了解月相与农业、渔业等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及其周期性。
2. 实践活动:分组观察月相卡片,记录月相变化,分析月相变化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球运动与月相变化的关系。
4. 作业设计: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分析月相变化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月相教案
《月相》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实验,模仿并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2、能够根据月相与农历的关系,估算农历。
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月相形成的原因;2、概括月相变化规律;3、结合农历说出各种月相的名称;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月相与农历的关系,感受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洞察能力;2、深化科学知识就在身边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了解月相改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4节。
《科学课程标准》把本节内容纳入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领域。
学生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已经对地球、太阳和月球以及三者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以及月相与农历的关系,既是对前面所学的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也为解析来学习日食和月食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他们思维活跃,活泼好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初步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抽象逻辑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
他们对探索自然界中的科学奥秘充满兴趣,好奇心强。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教法:本节课运用设置情境以及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成学习目标。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等学法:本节课指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交流讨论法教学准备:1、幻灯片2、把乒乓球用铅笔把一半涂黑做月球。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课前播放“水调歌头”的FLASH,创设学习月相的情境。
上课前,我们听了一首关于月亮的MTV,里面有句话“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那我们生活中看到的月亮又是如何的呢?大家先动手把你脑海中的月亮的形状画出来。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4.4月相教学课件(20张PPT含歌曲)
(注意:用斜线表示月球的阴影部分)
C
D
B
E
A
太
阳
F
H
光
G
三球模拟月相简化实验
得出结论,评价交流:
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 太阳光。
2、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即月球公转)使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 月内有规律的变动。
月 位 置 关 月球自身能发光吗 ? 月球透明吗 ?
月居中。 地居中。 月相从C→D→A→B的周期时间为:
系月球本身不发光,但为什么能看见呢?
判断春节、端午、七夕、中秋 时的月相
大致成直 角,
1、观察记录:观察月相变化。
月球会动吗?它是怎么动的? 以涂黑半边的乒乓球作为月球,未涂黑面为光照面。
半圆, (1)日、地、月三者位置如图所示时是什么月相?
不可见 3、设计实验方案:解释为什么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孔对着地球?(选做)
月面朝西 (注意:用斜线表示月球的阴影部分)
一轮明月
半圆, 月面朝东
视觉形状
月相变化规律: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月相变化的周期: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一个
月相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 称为朔望月。
阳
要求:2人一小组,抓住晴天机会连续记录一个月的月相及当时的日期,时间,你看到的方向等……(可以隔日进行),并坚持绘图记
录。
1、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F月相从C→D→A→B的周期时间为: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月球会动吗?它是怎么动的?
H
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月相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44 月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4讲“月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月相的定义、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的观察和记录、月相与潮汐的关系等。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第五节“地球和月球”的第二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月相的概念,掌握月相变化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月相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素养。
3. 使学生了解月相与潮汐的关系,拓展知识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及月相与潮汐的关系。
教学重点:月相的观察和记录方法,以及月相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月球仪、手电筒、月相演示图、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图工具、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地球仪和月球仪,展示地球和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关注月相现象。
2. 例题讲解(1)什么是月相?月相是如何产生的?(2)月相变化有哪些规律?如何观察和记录月相?(3)月相与潮汐有什么关系?3. 随堂练习(1)月相变化的周期是多少天?为什么?(2)在我国,哪些节气的月相最为明显?(3)月相与潮汐的关系是什么?4. 知识拓展介绍月相与农业、渔业的关系,以及月相观测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定义和产生原因2. 月相变化的规律3. 月相观察和记录方法4. 月相与潮汐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并记录本月份的月相变化,绘制月相图。
(2)分析月相变化对潮汐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2. 答案:(1)月相图见附件。
(2)月相变化会影响潮汐的大小和潮位,如满月时潮汐较高,新月时潮汐较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掌握月相的概念和变化规律,观察和记录月相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月相与生活的关系,如农业、渔业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月相变化的原因及规律2. 月相观察和记录方法3. 月相与潮汐的关系4. 作业设计中的实践操作一、月相变化的原因及规律月相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月球绕地球公转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相对位置变化造成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月相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44 月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4页,主题为“月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月相的定义、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相的周期性及其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月相的概念,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月相变化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月相与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及其周期性。
教学重点:月相的概念及其观察、分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月球仪、手电筒、月相变化图。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月相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注意过月亮的变化吗?月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2. 讲解月相概念:介绍月相的定义,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
3. 例题讲解:以某个月的月相变化为例,讲解月相的周期性及其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月球仪,记录不同时间点的月相,并分析其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2. 月相变化的原因3. 月相的周期性4. 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5. 月相与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分析其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绘制月相变化图,并解释其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掌握月相的概念,能否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观察、分析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月相与生活、农业生产等方面的联系,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月相变化的原因及其周期性。
2.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月相变化。
3. 例题讲解,分析月相周期性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4. 随堂练习,分组观察月球仪,记录不同时间点的月相。
5. 作业设计,观察记录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
浙教版科学七下4.4月相--(含详细答案)
4.4月相1. 当我们观察上弦月时,以下事物可信的是( )A. 观察时大约为初七、初八B. 上半夜出现在东半部的天空C. 黎明前见于西半部天空D. 再过一星期可观察到蛾眉月2.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
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3. 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B. “月有阴晴圆缺”,说明天气条件的不同产生了月相变化C. 月相是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的表现D. 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4. 下列不是产生月相的原因的是()A.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B. 地球饶太阳运动C. 月球饶地球运动D. 月球本身不发光5. 我们在地球上无法看到月球的背面,因为( )A. 月球并不做自转运动B. 月球自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C. 月球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D. 以上都错6. 当满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A. 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 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 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 月球在太阳的南侧7. 月相变化的原因是()①月球本身不发光②月球自转③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A. ①②③B. 只有①②C. 只有②③D. 只有①③8. 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9. 14.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
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10. 如图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其中表示新月的是()A.①B.②C.③D.⑤11. 从农历初一到二十二,月相变化的情况是( )A. 月面面积从小变大,再变小B. 月面面积不断变大C. 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D. 月面总是西边亮12. 下面是一张日历的内容:“2005年11月23日乙酉年鸡十月大廿二星期三”,则这一天出现的月相与下列哪句诗所表示的月相相似的?()A. 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B.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13. 一个月中,从图甲的月相到图乙的月相,大约需要的天数为()A. 7~8天B. 15~16天左右C. 23~24天左右D. 30天14. 土星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2013年4月28日,发生了土星“冲日”现象。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4.4月相教学课件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月居中。
反射太阳光。 以涂黑半边的乒乓球作为月球,未涂黑面为光照面。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
得出结论,评价交流: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范围有多大? 一半。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球有圆缺的变化? (即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请将你们所见过的不同形态 又称为________。
假如月球像太阳一样本身能 发光或像玻璃球一样晶莹透明, 在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 发生改变时,我们也同样能看 见月相吗?
要求:2人一小组,抓住晴天机会连续记录一个 月的月相及当时的日期,时间,你看到的方向 等……(可以隔日进行),并坚持绘图记录。
2、完成作业本、课时训练。 (必做) 3、设计实验方案:解释边观察边记录你看到的月相
月球自身能发光吗 ? 月球透明吗 ?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球有圆缺的变化? (即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可能是月球、太阳、地球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转动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
得出结论,评价交流:
1、可计量时间,指导农业生产
(注意: 乒乓球白色的一面始终对着太阳) 月球本身不发光,但为什么能看见呢?
以涂黑半边的乒乓球作为月球,未涂黑面为光照面。 利用月相可以做点什么呢?
月相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 称为朔望月。
应用: 判断春节、端午、七夕、中秋 时的月相
春节 正月初一
B
端午
七夕
中秋
五月初五 七月初七 八月十五
A
D
C
元宵节?重阳节?
A
B
C
D
利用月相可以做点什么呢? 1、可计量时间,指导农业生产 2、利用月相判断方向和时间
七年级科学下册4.4月相课件浙教版
如果沒有月亮?
• 潮汐 • 氣候
(2010年成都模拟)下图中MN为晨昏线,阴影 与空白区域分属不同的日期,图中相邻两条 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30度,读图回答3~4题。
• 右图中,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影 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 的日期不同,分析回答下题。
•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①该图表示北半球 • ②该图表示南半球 • ③AC为晨线 • ④BC为晨线 • A.①④ B.②③ • C.①③ D.②④
月相盈虧
月相週期 29.5 天‧錶款製作技術純熟
月相的週期為 29.53 天,鐘 錶製作技術將月相週期化約為 29.5 天,換算成兩個週期的 月相,製錶業就製作成有 59 齒的星輪,兩個半圓各有一個 月亮圖形輪流出現在月相性能 錶的視窗,因此每 29.5 天正 好走完半圓,這樣的設計,使 得月相圖形要歷經約 33 個月 才會產生一天的誤差。
• http://ast.cable.nu/~bill/astro/solaris/earth/ moon/moon.htm
太陽跟月亮在天空中看起來, 那個比較大?
‧有時候太陽大, 有時候月亮看起來比較大何用月相來辨別方位呢?
• 2.此时北京时间是 ( )
• A.7月6日4时 • B.7月7日12时 • C.7月6日20时 • D.7月7日20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道了月相的形状跟月球出现 的时间和出现的地点的关系后, 我们也可以通过月相的形状来 判别当时的大致时间
东边亮是下弦月,下半夜 出现,应该是早晨拍的
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2 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 脸。你如何推测?
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 正悬于西方近地平线,由东往 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 不可能看清。
上弦月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半夜见于西 初七、初
下弦月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下半夜见于东 二十二、
满月 此起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月相变化规律一:
月 相 名称 新月 或朔 上弦 月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出 现 的 大 致 时 日 、地 、月 视觉形状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间(农历) 位置关系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月球的各种圆缺状态
D
C
B
E F H G
A
用铅笔涂黑看到的阴影部分
D
E
C B A
F
G
H
将实验结果与观察到的月相进行连线
你会说下列各月相的名称吗?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残月 新月
(朔)
(望)
月相的形成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见 到的月光其实是太阳的反射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 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地球上的观测者所看到的、被太阳照亮的 月球部分的形状却发生着有规律地变化, 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6、诗句“月落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 C 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写的月相是 ( ) A、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地球 、
三者
3、下图所示意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 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B )
①
A、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②
③
④
B、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满 4、与太阳此起彼落,通宵可见的月相是___月。
A 5、“傍晚一弯明月挂在树梢”的明月应是 ( ) A、月面朝西 B、月面朝东 C、位于东部天空 D、位于仰头正中天空
写出图A、B、C、D月相的名称,并回答问题: (图中的方向为左西右东)
A 下弦月
B 满月
C上弦月 D下蛾眉月
1、后半夜在东南方向天空可见的月相是 AD ,通宵 可见的月相是 B ,前半夜在西南方向夜空可见 的月相是 C ,月末几天出现在东南方夜空的月相 是 D 。
月球 2、月相变化是由于 太阳 、 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造成的。
水调歌头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什么是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中考资源网
月球和地球一样不会发光, 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但 我们看到的月球却有圆缺的变 化。这是为什么呢?
D
E F
C B
A
H G
用一个一半涂成黑色 的乒乓球表示月球, 白色部分始终向前表 示被太阳光照亮的部 分。分别按A-----H的 逆时针方向观察球被 光照亮部分的形状。 在空心球中用铅笔画 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 分的形状
满月(望月) 十五、十六 下弦月 廿二、廿三
三球一直线(地在中间)一轮明月(晚出晨落,通 宵可见) 三球垂直 半圆,月面朝东 (下半夜东边天空)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练习“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应的月相”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 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 B.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 人约黄昏后。 (满月) C.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 (新月) D.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满月) E.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残月) F.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满月)
探究月相变化规律:
在课本142 页用铅笔画 出在地球上 观察到的新 月、满月、 上弦月、下 弦月的月相 (用阴影线 表示暗部)
夜晚见月情 没比较 形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天,月面朝西 天,月面朝东
新月
出现日 期[农 历] 初一
八 二十三 十五、十 六
西(边亮)
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 半夜,出现在西侧的天空, 是月亮的西侧半边明亮。 (上弦月之前月相)
月相变化规律二
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 出现在西边的天空西边亮(月面朝西)。 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 出现在东边天空东边亮(月面朝东)。
可以简记为: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春节
新月
元宵节 端午
满月 上弦月
重阳
上弦月
中秋节
满月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五月初五 九月初九 八月十五
上弦月
上(弦月)
下弦月
下(弦月)
下(半月) 下(半夜) 东(边天) 东(边亮)
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 半夜,出现在东侧的天空, 是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 (下弦月之后月相)
上(半月)
上(半夜)
西(边天)
小结:
一、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二、月相的形成原因:
1、月球不发光。
2、日、地、月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三、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名称 上弦月 农历大致时间 初七、八 日、地、月位置关系 三球垂直 月相视觉形状 半圆,月面朝西 (上半夜西边天空) 新月(朔月) 初一 三球一直线(月在中间)不可见(晨出晚落)
初一 大致在一条直 线上,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 月在地以西
不可见
半圆。上半夜 见于西部天空, 月面朝西 通宵可见, 一轮明月 半圆。下半夜 见于东半部天 空,月面朝东
初七、初八
满月 或望
下弦 月
十五、十六
大致在一条直 线上,地居中。
大致成直角,月 球在地球以东
二十二、二十三
朔望月: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月 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我们现在过的什么节是根据农历确定的,你知 道这些节日时的月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