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实验研究阶段性报告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浅论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浅论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贾冬云一、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最新的课程标准、历史教学新大纲及历史新教材逐步推广实验,极大地推进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
如何将历史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能够让每个学生通过我们的历史教学体验和感悟历史,亲身参与、主动探究、思考回味、合作学习,逐步提高终身受用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际问题。
对此,我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解决此问题会有较大帮助。
历史作为过去生活的重现,本来就与人的生活世界、当今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
历史教育作为教育,作为依托历史唤醒人对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生存的意义的领悟的一项活动,理应创建一种具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教学新模式。
历史教育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研究(探究)性学习。
所以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历史学科研究学习是指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历史学习和社会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学会收集历史资料和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通过探究学习获得结论、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以下两个依据:1.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3-14岁左右,学生正处于身心转型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喜欢形式多样,活泼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他们对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我们的学生群体特征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初中历史自主学习指导研究方案前言:为了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目标、内容体系、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以及科学的评价体系,我校史地教研组2012年创设了“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希望通过一年来教师集体备课和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活动开展,进行扎实的课题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还课堂与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然而农村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只重视语数外,对历史教学并不重视。
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历史教学也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历史知识匮乏,历史教学成绩非常差。
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历史课堂教学出发,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规律,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和我校历史教学成绩。
(一)重要性现代的资源管理理论认为,学习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对儿童青少年而言,学习能力是与学校学习密切相关的一组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保障,新课程改革要求提升学生能力,学习能力是重要能力。
历史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历史学习、了解中外历史,培养爱国主义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抓好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必要性(1)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实践中存在的学习能力问题态度上:自制力不强。
主动性差,重视程度不够,对方法产生影响,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
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上:学生不能恰当地运用老师指导的自主学习方法,不能创造性的使用学习方法,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历史知识。
实践上:学生基本不预习历史,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上课不能主动思考问题、主动回答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分析问题,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复习历史的时候,缺乏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历史作业情况比较差,特别在分析史料方面缺乏灵活性。
初中历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历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结题报告初中,历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初中历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化推进,近几年我校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请进送出,因地制宜,推出并全面铺开具有自身特点的课改方式在利用“导学案”的基础上实行“三五二”教学模式,很好的优化教学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的影响根深蒂固,现在我校的历史教学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1承接了我校刘清富副校长《落实学为主题,构建高效课堂》省级课题的研究,我们几位历史教师参与了该课题研究。
2根据历史课堂教学实际和需要而选定的。
在课程设置方面,初二的历史教学内容相对较少,教学时间上较宽裕,而初三教学任务重,又面临中考复习,显得教学时间特别紧,因此,我们决定从初二年级开始,本次课题就选定初二年级历史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任务。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将积极探索解决历史教学存在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力图唤起本学科教师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热情,以实现由“传统课堂”到“高效课堂”的教学转型。
在教学中强化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达到自主、高效的效果。
以下几点作为重点研究内容:1、引起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2、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机会。
3、指导学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质量。
4、体验成功,保持学生创新的动力。
5、应用媒体,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6、引导实践,鼓励大胆创新,拓展思维空间。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1、课题研究主要目标通过课题研究和实施,使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认真领会落实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把新课程实施落到实处。
《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研究》课题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研究》课题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意义和研究价值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六年,如何进一步深化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益,愈加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基于此,我们确立了《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研究》课题,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为宗旨,力求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操作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真正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初中历史有效学习。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叶澜《新课程理念》,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新课程的视野》(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等。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界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什么又是初中历史有效学习活动?促使学习想学历史、愿学历史、乐学历史、学好历史的活动就是有效的学习活动。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
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实施自主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学科往往被边缘化,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足。
2.知识传授方式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
3.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评价体系不完善: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要标准,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自主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故事化教学、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2.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开展良性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4.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使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合理。
5.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研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历史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历史书籍、纪录片等,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三、自主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案例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自主学习策略:1.课前预习: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封建社会的定义、特点以及亚洲和欧洲封建社会的异同。
2.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就预习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封建社会案例,如中国的唐朝、欧洲的骑士阶层等,让学生进行分析。
初中历史学习的自主探究(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学习的自主探究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学习的自主探究在当前教育环境下,自主探究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意识及人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实施自主探究学习,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主探究的内涵与价值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历史学习中,自主探究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总结历史规律,进而提高历史素养。
初中历史自主探究学习的目标与内容1.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之具备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2.内容:–历史知识的探究: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历史方法的探究:学会使用历史资料,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历史观念的探究:引导学生反思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自主探究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1.情境创设:教师应创造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问题引导: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3.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4.资料搜集与分析:指导学生搜集、筛选、整理历史资料,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历史问题。
5.成果展示与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师在自主探究学习中的角色1.引导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指导他们使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2.协助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学生的探究进程。
3.评价者: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自主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的人才。
初中历史学习的自主探究范文
初中历史学习的自主探究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学习的自主探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初中历史学习,作为学生汲取知识、培养思维的重要途径,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脉络,增强民族自豪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自主探究的角度,探讨初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兴趣是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历史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还可以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历史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二、注重基础,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初中历史学习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教材,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同时,要注重历史知识的拓展,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历史的发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培养思辨能力,提升历史素养历史学习不仅要了解历史事实,还要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审视历史,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讲述一个历史事件时,可以让学生探讨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影响,从而使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要注重历史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历史实践能力历史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可以开展历史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还可以组织历史题材的的社会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历史实践能力。
五、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合作学习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在历史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知识、交流思想,培养团队精神。
初中历史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过去,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学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
本报告将对本次实践教学活动的背景、过程、成果及反思进行总结。
二、实践教学背景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历史实践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2. 学生兴趣的需求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的阶段,对历史知识充满兴趣。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当今社会,历史知识的掌握已经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过程1. 实践教学准备(1)确定实践主题:根据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实践主题,如《古代中国的经济》、《近代中国的抗争》等。
(2)制定实践方案:针对实践主题,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包括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时间等。
(3)准备实践材料:根据实践方案,准备必要的实践材料,如地图、图片、视频等。
2. 实践教学实施(1)课堂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角色扮演、历史故事讲解、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2)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感受历史的魅力。
(3)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将历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实践教学总结(1)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实践活动,总结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2)教师总结:教师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实践活动的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结题报告《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精选五篇)
结题报告《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精选五篇)第一篇:结题报告《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结题报告崔东东寺耳中学中学历史关键词:自主学习历史教学创新思维能力摘要:中考历史学科实施考查方案后,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市级考查科目,其教育、教学效果与原来作为非中考学科相比地位有了一定提高,但学生还是不重视,学习成绩不理想。
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历史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正是以当前的教学现状以及中考考试办法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影响为出发点,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在当前的形式下以及考试改革方案实施后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力图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把历史学习当做初中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作为农村历史教师要尽快适应时代要求,明确学科定位,寻找新的突破点。
提高个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为以后高中学习打好基础。
历史是一门探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既古老同时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根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学好历史的关键,能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各种能力,最终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把学习知识作为自己终身发展的需要。
一、课题的概述(一)课题的背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还课堂与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然而农村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只重视语数外,对历史教学并不重视。
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历史教学也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历史知识匮乏,历史教学成绩非常差。
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这一课题,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历史课堂教学出发,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规律,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和我校历史教学成绩。
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报告一研究的背景长期以来,初中的历史课不为学生所重视。
其素质教育的功能一直不能有效地体现出来,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传统历史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教学目标不当;教学结构呆板;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气氛沉闷。
学生主体地位无从体现,具体表现为: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灌输型的“一言堂”,脱离了学生的学情,忽视学生的疑问,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漠视学生的情感,忽视学生的协作,误导学生的学法,轻视学生的互评,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力。
所有这些都是对学生个性张扬的压抑,妨碍了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影响他们全面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新的世纪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努力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和探索者,充分发掘自己的最大潜力。
为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尝试以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倡导建构性学习,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
二研究目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来组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和建构历史教学中的学生主体。
具体是指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在发现过程中对各种各样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更好地理解知识,获得知识,并逐步形成一定的操作能力。
如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和历史材料的方法、技能,运用比较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解释历史问题和社会现象的能力,并能独立地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2.通过自主学习的历史课堂教学,使学生注重社会社会实践,增强历史意识,形成自尊、自信、尊重他人、合作、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从而做到自觉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doc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doc初中历史研究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初中历史学科的研究性研究,探索其在学生研究中的作用与价值,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初中历史教师和学生,通过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来了解研究性研究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案例分析则通过对一些历史研究性研究项目的深入研究,探索其实施过程和成果。
三、研究结果1. 研究性研究在初中历史学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水平。
2. 学生对于研究性研究普遍持有积极态度,认为它能够增强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主研究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 初中历史教师在研究性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和指导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学术研究。
4. 研究性研究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时间和资源不足等,需要教师和学校给予支持与改进。
四、研究建议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研究和指导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研究。
2.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性研究机会和资源,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研究性研究活动。
3. 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研究性研究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评价,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
4.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将研究性研究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和思维能力的综合提升。
以上是初中历史研究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初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概述本文档旨在对初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的研究阶段进行阶段性小结,总结目前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
课题背景在初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选定了一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
该课题涉及到XX时期XX事件,这是一个令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
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XX时期XX事件的深入研究,让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该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研究方法在研究阶段,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调研和研究。
首先,我们进行了文献查阅,阅读了大量有关XX时期XX事件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其次,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了相关的历史遗址和博物馆,亲身感受了相关历史事件的现场。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小组讨论和座谈会,让学生们能够交流和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研究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
首先,我们对XX时期XX事件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揭示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后的社会背景。
其次,我们还分析了事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最后,我们还整理了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包括研究过程、主要发现和学生们的反馈意见。
下一步计划在接下来的研究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XX时期XX事件,并探索更多的相关问题和研究思路。
我们计划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学生们参加相关的学术活动和竞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结论通过研究阶段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也让学生们对XX时期XX事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初中历史学习自主指导(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学习自主指导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学习自主指导一、引言历史学科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更能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为未来做准备。
然而,历史学科的学习并非易事,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结合初中历史教材,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历史方法和建议。
二、初中历史自主学习方法1. 确立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
这包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评价。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自己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
2. 资料搜集与整合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筛选、整理和归纳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 批判性思维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进行客观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4. 跨学科学习历史学科与语文、地理、政治等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可以尝试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到历史学习中,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建议1. 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自己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能完成既定目标。
学习计划应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
2. 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与同学组建学习小组,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共同探讨历史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从他人那里学到新的知识。
3. 积极参加历史活动学校会定期举办各类历史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历史讲座等。
学生可以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拓宽自己的历史视野。
4. 及时反馈与调整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应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同时,学生还可以向老师请教,获取更多的指导和建议。
四、结语历史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2024年初中历史研修总结
2024年初中历史研修总结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历史教师,现在我向大家汇报我参加的2024年初中历史研修的情况和心得体会。
2024年初中历史研修是在X月X日至X月X日举行的,为期X 天。
本次研修的主题是“传承与创新,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发展”。
研修内容涉及了历史教学的理念、教学方法、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等方面。
通过专家讲座、教学工作坊、学科研究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首先,本次研修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先进的历史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而此次研修中,专家们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这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其次,研修中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此次研修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问题导学等。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更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研修中还就历史教材的解读和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依据,对于教师而言,理解和把握教材的精神和结构十分重要。
参加研修后,我们对教材的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学习了一些教材解读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研修中还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了教学设计的探讨和分享。
这对于我们教师在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此次研修,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我发现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往往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同时,在知识的传授上,我也存在过于片面和机械的倾向。
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合理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独立性、自觉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初中历史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巨大作用,并通过相应的措施促进历史自主学习的开展,以进一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根底。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创新能力方法途径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或学习方式,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监视、调控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
自主性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竭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切实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自主学习中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自己制定学习方案、选择学习方法、开展学习过程、进展结果评价,而教师对学生进展指导和纠正。
一、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主动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根底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动手、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而创新最需要的就是主动性,主动性是创新开展的根底。
创新要求创新主体能够具有很好的动手能力,要求创新主体能够具有主动要求创新的意识,要求创新主体主动参与到创新活动中,要求创新主体具有主动开展创新的行为。
因此,自主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开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提高学生主体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根底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目前教育界统一的认识,教育的出发点和完毕点都是学生,因此只要是教育就离不开学生,只要是教育学生肯定就要扮演重要的角色。
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主导的角色,负责指导、纠正和监视,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筹划者、开展者、评价者。
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指导(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指导第一篇范文在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初中历史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一门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学科,历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指导,以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自主学习的内涵与价值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我驱动、自我监控、自我调适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习者作为主体的积极参与和自我负责,这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目标是相契合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自主学习指导的原则与策略原则一:引导性与开放性相结合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应当坚持引导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必要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探索;另一方面,教师应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策略一: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主动搜集资料、分析历史事件,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
原则二:个性化与协作性相结合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教师在指导自主学习时应注重个性化。
同时,历史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知识的积累,更是对人类共同经验的理解和传承,因此,协作性也是不可或缺的。
策略二: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协作研究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讨论历史问题时,每个成员都可以贡献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问题的多元解答。
自主学习指导的实践案例以“抗日战争”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自主学习活动:1.个人研究:学生首先独立研究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影响。
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既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能提高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详细探讨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历史。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使学生掌握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4.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1.结合教材,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关注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深入分析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3.引入历史典故、名言警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4.结合时事,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时代意识。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境教学: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历史感知。
4.案例教学:选取典型历史事件,深入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历史知识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身不足,调整学习策略。
4.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实施策略1.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提问,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3.加强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语文、地理、政治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历史讲座、知识竞赛、参观博物馆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自主学习”实验研究阶段性报告实验者:李占营前言一、实验起因:历史作为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具体过程和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 对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课堂授课形式比较单一, 课堂气氛沉闷等问题。
为了取得好成绩, 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机器, 几根粉笔, 三尺讲坛, 教师从头讲到底, 不给学生留余地, 结果常常是言者蹈蹈不绝, 听者昏昏糊糊。
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 缺乏学习兴趣、求知欲望。
这些使历史学科未起到本应有的教育、教学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不断探讨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和达到这一目标的方式的过程中, 人们已普遍认识到目前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的发展, 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 而应引导学生去探讨历史规律, 掌握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形成从历史学习中吸取营养和智慧的品质。
基于这样的认识,要改变单一由教师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 转变思想, 更新观念, 探索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真正做到“回归主体, 发展主体”: 变学生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 变学生单纯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各方面(包括电脑网络)获取有效信息; 变学生单纯在学校、阶段性学习为向社会学习、终身学习。
我校作为省级教改实验学校, 在历史学科教改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 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现在又正在积极地探索和实验如何利用“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理论搞好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实验设计1.实验假设:使学生在自主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2.实验的理论基础: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②发展性教学理论;③活动教学理论;正文一、实验对象:初二年级1—6班。
二、实验过程与实验方法:1.注重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欲望 , 为“自主学习”引发内在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
布卢姆说过:“发展诸如兴趣、愿望、态度、鉴赏、价值感、义务感和志愿感等特征,是教育上最重要的理想之一”。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有了某种兴趣,才能产生某种憧憬和追求,从而争取理想的成果,所以兴趣是推动人们自觉学习的强大动力,也是成就任何事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利用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可有目的选择插入真实典型的历史小故事。
如在学习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冯如时,可插入冯如十二岁到美国当勤杂工,生活十分艰苦,白天努力工作,以获取生活费用,晚上刻苦自学英语和科学技术,立志报国,设想如果有的千百架飞机来保卫祖国,这样列强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他的倡议感动了许多华人,在华人的资助下,他经过千百次失败终于研制出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并且在1910年国际飞行协会举行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轰动了世界,为祖国争了光,他还毅然拒绝了美国的高薪聘请,于1911年返回祖国,并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
(2)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曾料想到的现象出现的惊奇,对不理解问题的探索,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学生的求知欲望强了,学习兴趣也就浓了。
一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与问题情境。
问题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但内容一定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好是逆向思维的、发散思维的。
(3)说明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一是资政功能,唐太宗曾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一代伟人毛泽东熟读古今史籍,点评二十四史,对中外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和且领悟极深。
有关史学作用,他说过,“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行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二是教育功能;三是素质教育需要,恩格斯指出: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
(4)注重引发学生“自我需要感”。
主要从三个途径改进: 一是在教材与学生的已知知识联系、认知结构的联系处入手,寻找“切入口”,如学习五四运动时,可联系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又如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可联系已学习的前四次侵华战争情况,便于学生形成整体性结构性的认识; 二是在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发掘“热点”如学习小说《聊斋志异》及《红楼梦》时,可联系电视片《聊斋》及《铁齿铜牙纪晓兰》或学习语文学科的知识; 三是在教材与学生的个人思想的联系上钉上“扣子”。
变“要我学”、“逼我学”为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地去探寻知识。
2.注重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 形成了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与平等的人际关系。
教学中注重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民主环境的形成, 初步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形成了互相论辩问难、各抒已见、激烈讨论、探索争鸣的活跃气氛,激发了学生发现的冲动和热情, 充分调动了学生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 进行有意义的发现。
①注重为人师表,尊重学生。
在当好先生的同时,能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
美国教育家艾玛逊指出: “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②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
③民主、和谐、平等的气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教师。
教学中有一个和蔼可亲的形象、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注重在民主平等的前提下与学生交流。
使学生处于愉悦轻松的心境之中,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大胆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学生只有亲其师爱其师、才能亲其道爱其道。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注重历史“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交给学生一把学好历史的金钥匙;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常言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学习上,“鱼”是现成的知识,“渔”就是学习的方法。
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在“学会历史”的同时掌握和运用好历史学习的方法,使之具备“会学历史”的能力。
学生一旦掌握了基本历史理论,形成理论化的思维品质,就会高屋建瓴地纵观历史沧桑,洞察历史内涵,把握历史脉络。
首先教给了学生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分析能力。
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
所谓“粗读”就是浏览教材,抓住章节子目,知其大意; 所谓“细读”就是对教材要逐字逐句地读,掌握时间人物地点等历史知识; 所谓“精读”就是对背景影响等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要点。
通过阅读思考,最后达到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
其次根据历史学科规律,强化了理性分析。
历史事件的发展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如中国封建社会有产生、发展、强盛及继续发展、衰落灭亡的历史;对于一个历史事件要从背景原因条件、性质、经过(时间、地点、人物或国家等)、结果及影响(或意义、作用等)来认识,才能较全面地把握。
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是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把中国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的历史、是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的抗争史及探索挽救国家危亡的历史,是中国走向民族独立自主与近代化的历史。
这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具体学习中要时时注意相关学科规律及学科理论知识、学科结构与学科历史发展线索的知识的渗透,以便学生能够逐步整体、全面地认识与理解。
第三引导学生归纳综合,形成了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
历史概念像一棵大树的枝、干、叶一样结构成体系,形成历史结构。
把历史情境化、概念化和结构化的科学方法和原则就是所说的历史理论,它是认识历史的金钥匙。
如对于一个大历史时期的把握,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等方面来认识,才能有整体的认识,如对清朝前期的把握,要从清朝前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经济上的康乾盛世等、君主专制达到顶及文化专制与清朝科技文化的发展、外交上的闭关等几方面来把握,才能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整体上的结构上的认识。
历史被结构化了,就会使学生发现历史的实质和整体演进的历史规律。
第四、重能力重应用。
不同能力采用了不同的训练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对于方法的指导经过了教师教给方法并举例、学生模仿应用、学生独立操作学会应用的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1)科学地安排提问,启发学生自主创新。
自主学习提问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强调学生的分析及推理,提问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考。
本人在讲解时注重留有余地。
如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落后要挨打”。
提出假设问题: “落后一定挨打吗?”它能得出不同结论,教师可以启发: ①落后一定挨打,理由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 让学生讨论其它结论(如落后可以不挨打,如我国古代辽夏金元入侵中原)。
这样学生创造能力有了用武之地,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2)重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通过设疑问难,鼓励学生善于独立思考。
宋代教育心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设疑方法: ①利用教材本身内容设疑。
现在的学生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求知欲望强,针对此情况注重了合理引进课外知识,加强信息的补充及时对发现的观点提出质疑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对中外史实适当对比、联系,在其中设疑。
如17、18世纪是历史大变革时代,面对此情况中俄各采取了什么态度?结果如何? ③善于从平淡无奇中设疑。
如19世纪60年代中国已有了维新思想而为什么中国那时不进行维新变法而搞洋务运动呢?(3)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注重在挖掘教材、设置新情境、拓宽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求异、创新等方面下功夫,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外,还启发学生多思考为什么,不把思维限制在“一”上,而是努力促使学生去探索“多”。
如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启发学生从条约本身内容对中国的影响、条约签订及中国战败对西方列强对中国看法的影响、对中国内部各阶级阶层思想观念及意识方面的影响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思考。
通过思考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点燃了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进一步推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4)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学习。
注意鼓励学生大胆指出教材、教师讲课、课外读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人充分肯定了学生大胆求异、不盲从的精神。
促进了学生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对课本、老师权威的迷信。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中本人注意变换视角、活化教材、努力培养学生活泼开放的优秀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