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教师的角度,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应该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和热爱。
历史学科是一门宽广而深奥的学科,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媒体资源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听取历史故事、参观历史文物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可以组织历史讲座、历史沙龙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增加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好奇心和热爱度。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导入问题、引导讨论、设置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研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来查找资料,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我们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学习资源和工具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图书馆、电子图书、历史文物、多媒体设备等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便捷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料。
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工具,例如在线课程、学习视频、学习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进行学习笔记、如何进行学习总结等,让学生学会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学习时间。
我们还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如如何有效阅读、如何进行思维导图、如何解决问题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
也就是让学生会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处理的方法,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这对于运用历史理论深入分析、认识、理解掌握复杂的、交叉的、矛盾的历史知识,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应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引导自学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要想鼓励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它的着力点就是“问题”。
没有问题的教学,不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多少痕迹,更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
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思考,不会提问题,所以首先,让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构建出本课的知识网络,了解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其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再次,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设计问题,带到课上,师生共同解决。
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对老师在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提出质疑,教师是“权威”,但教师的话并非句句是“真知灼见”,由于教师个人知识能力及认识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交流甚至争论解决问题。
对相关学习参考资料、练习题提出质疑,当前各种教学参考、学习辅导资料、习题让人目不暇接。
一方面,要求教师慎重选择;另一方面,也对学生提出了分析鉴别能力的要求。
即使是“权威”的课外资料在学习和使用中经常发现一些问题和矛盾,如辅导资料与教材有矛盾或不同的参考资料有冲突,而习题的答案更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
学生在使用这些资料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通过教学交流寻求解决。
二、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
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如何改革课堂,提高课效成为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就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性。
本文将介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历史教学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需要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所以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注重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
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谈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几点初步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处在学习的冲动之中,激疑生趣,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实现学生的自我发现。
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和兴趣,培养良好的创造动机。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三国鼎立》一课时,我利用电视剧《三国演义》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里易中天教授对《三国演义》的点评,设计了这一课的导入语:“同学们你们都有看《三国演义》吧?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传为千古佳话,那么你们知道《三国演义》所反映的是怎样一回事吗?它所讲的是历史上什么时代的事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由此导入新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和兴趣。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和人物情境。
亚里土多德曾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
”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到好处地问题情景,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转化成一个个问题,再由学生去思考、解答这些问题,可以促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为主动求索,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下面,我
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于课程设置。
历史教学应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设置的课程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程应包含丰富多样的内容和题材,涵盖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
课程设置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历史知识的欲望。
关于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来介绍历史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
的讨论和思考。
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索历史问题,提
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获取
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查阅历史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
关于学生评价。
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
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测验外,还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
合作任务等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课堂教学应给予学
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给予及时和有效的反馈。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教师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近几年的实践我做了以下尝试仅供参考。
(一)读课文、找重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首先对教材进行认真阅读,并在通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段进行概括,找出本目的重点并逐段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对识记内容要求学生用顺口留形式进行整理,如四字句或五字句,这样便于学生记忆。
对重大历史事件要求学生掌握时间、背景、经过、影响并用表格的形式归纳。
通过学生个体阅读、总结,再分组讨论,本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己初步掌握。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不时给予指导,让其能够举一反三,从而掌握其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挖教材、找联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每一课教师都要要求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并说出它与哪课或哪个故事、典故有联系,让学生自己去发掘。
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比如: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
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
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答考题,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二是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
对初中学生而言考试是评价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最重要手段。
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单元练习、单元检测和讲评,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
每次单元练习或单元检测后,我通常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来提高学生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如何改革课堂,提高课效成为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就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性。
本文将介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以前的课程教育的指导思想,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前,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喜欢学习,学会如何学习,把学习当做自己终身发展的需要。
我在一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一、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快乐的,让学生做到我想学怎么让学生由苦学转化为乐学,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往往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分析,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
要想让学生摆脱这种被动的学习的局面,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
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主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在讲到《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前,提前一周下发活动预案,我根据本课内容合理安排拓展,精心布置四个小研究课题:将全班同学组成一个联合考察团,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西进行寻访考察。
这个团队由四种不同身份人员组成,即旅游观光者、考古学家、古代商人、文化使者,将分别为大家介绍沿途景色、考古发现、贩运的物品、传播的文化等。
同学们组成四个小组,互相讨论、交流。
教师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课外知识和丰富、合理的想象来完成本组的主题,准备好回答相关的提问。
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通过阅读课本、同学相互交流、查找课外资料、网上查找等多种途径进行整理搜集。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人和事,还能够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历史学习往往更多地依赖于老师的教导,而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激发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只有对历史感兴趣,学生才有动力去主动去了解、思考和探索。
老师在历史课教学中可以尝试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历史故事的讲解、历史影视作品的欣赏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历史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
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帮助他们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增强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建设多媒体教室、举办历史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历史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尝试使用项目式学习、研究式学习等方法,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
老师还可以通过把课外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如网络、多媒体等,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了解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识. 才能够将自主学习付诸行动 在这一环节
当中 . 我借助历史 教学内容来创设 历史情境 . 实现 对学生 自主学 习意识的培养 。在每一课 堂教 学之前 . 我都会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来创设 出历史情境 . 并在历史情境 当中提 出事先设计
能力 的培养 . 教 师必 须要确 立好 以学 生为 主 体 的课堂教 学模 式 . 只有做 到 以学 生为 中心
想要 借助历史课堂 实现对学生 自主学 习
能力的培养 . 就必须要先培养起学生 良好 的 自 主学 习意识 . 因为只有学生产生了 自主学 习意
种情况的出现极易打击学生 自主学 习的信心
教学阶段的必修学科. 在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 力 方面具有重要优 势.笔者结合 实践教学 经 验. 在本文 当中对初 中历史教 学中学生 自 主学
习能力的培养 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 初 中教育
能力
学背景下 . 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 的鼓 励和 赞扬 .才能够帮助他们 树立起 自主学 习的信 心. 进而将 自主学 习模式进行下 去 . 为 自我学 习能力的提升去奋斗 在这一环节当中 . 无论 学 生的 自主学 习方 向 、 方法是否 正确 . 我 都会 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评价 . 让他们感受到 自己 的 自主学 习行为是受到教师赞扬与鼓励的 . 这 样 才能让他们在 自 主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学 羁 2 鲎 0 1 4 垄 年 塑 第 1 窒 2 期
赵建 刚 ( 河 北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山县 文都 中学
摘要 : 在初 中 教 育阶段做好对 学生自主 学
习能力的培养极 为重要 历 史学科 作为初 中
静 教 学 研 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体会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输入过程,教师是传输者,学生是接收器,认为教学就是把课本上的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理解,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将其提取出来加以应用。
这种观念严重制约了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很多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运用,也同时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完全听从于老师的安排,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学习中善于积极思考,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怀疑权威,提出质疑,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强烈的进取意识。
我在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致力于自主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些体会,在此谈点浅见,与同行交流。
一、激发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自主学习兴味盎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培养学生历史自主学习的习惯,必须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而要想让学生对历史学习兴味盎然,教师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1、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安宁、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在宁静温馨的氛围中思考问题。
那些对学生动辄耻笑、挖苦、讽刺的老师,只能导致学生在对其敬而远之的同时,关闭思维的闸门。
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情境,营造能张扬学生个性的氛围,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不断培养其自信心,挖掘其创造潜能。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释放其创新潜能,增强其自我意识,也才能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2、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能引发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质和创新欲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妥善引导、适当点拨,能使其极大的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一课时,我给学生播放“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天的视频,伴随着蘑菇云和火箭的腾空而起以及中国宇航员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同学们情绪十分高涨,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学生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学生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是教育能够生动存在的灵魂。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它实际上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
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值得我们重视的,一是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形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是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因此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登上历史学习的舞台,才是“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
“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
一、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规律。
1、以史导论,史论结合。
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史和论的高度统一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以史导论,史论结合的学习基本规律。
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广泛搜集史料,并对所搜集的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分析归纳,提炼升华,最后得出基本观点和基本的历史结论。
例如,学生在学完世界历史上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之后,学生通过搜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对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所带来的变化等基本史实,得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的基本结论。
2、观察历史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各种历史现象表现得纷繁复杂,曲折离奇。
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透过若干历史现象,揭示历史的本质、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学习方法。
如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同样是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汉时期是进步的,而明清时期却是反动的?其本质是前者顺应民心,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而后者却违背历史潮流,顽固维护已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腐朽的封建制度。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历史是一门非常广阔的学科,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如果学生对历史持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历史知识,并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举例解释,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走进历史的世界。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是一个主观的、积极的过程,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课外拓展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也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的支持。
学校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条件,如图书馆、多媒体设备等,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研究。
学校和家长也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了解世界历史、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在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采用课前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展示等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措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正文: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和发现的能力,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本文将从自主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它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负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管理学习进度和评估学习成果。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增强其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同时,自主学习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自主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和选择学习方法,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自信心和自主性。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他们认为历史无关紧要,难以理解和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案例,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通过影视剧、电影、小说等形式,将历史事件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背后的故事。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历史考察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历史场景,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和现实意义。
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学生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开展探究,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设置课堂活动,要求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团队协作并完成一定的研究项目,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培养他们的信息检索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归纳、演绎等多种思维方式。
为了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创设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
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自主搜索、整理和解答,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94中学教育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单纯地根据教学目标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一提起历史学科的学习,大家更多的认为是背诵相关内容即可。
然而,要学好历史这门学科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教师要在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自学能力最近几年来,情境创设这一方法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性的应用,可以大大的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受到启发、感染等,对于学生本身自学意识、自学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大的效用。
因此,初中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这一方法的引入,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保障教学目标得以真正的达成。
例如,在讲解《沙皇俄国的改革》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情境创设的方式,来推动教学开展,促使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比如,教师可以先以多媒体为载体,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历史事件的框架呈现出来,如,时间、地点、人物、目的、性质、影响、意义等,为学生后续的自主探究提供方向;而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结合思维导图,一边结合教材内容,将事件中的重点标注出来,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自学效果大大提升。
在此模式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也能深化其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程度等,达到一个一举数得的最终效果。
二、鼓励学生勇于质疑的习惯自主学习的课堂,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学习中要多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各抒己见,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一有机会,我就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想、问、辩。
如讲太平天国运动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太平天国运动不失败,你们认为,中国历史会怎样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特别是在学生提出与“主流”观点不同的意见时,要坚定地保护学生稚嫩的探究问题意识,肯定他们敢于说出不同见解的勇气和乐意与他人交流看法的合作精神。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内涵,准确把握历史的本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主题设置、问题解决、材料分析等方面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历史学科的学习需要大量的信息获取和处理,学生需要学会获取、筛选和整合有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献搜集、图书阅读、互联网搜索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有效获取历史信息。
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有效的信息处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历史学科的学习往往需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项目等方式,引导学生发展合作学习能力。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思考,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论文
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论文论文摘要:“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教师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我们的教学过程并非单纯分析、讲评学案,而是探究性地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历史兴趣学习主体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程改革提倡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多样性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就是其中之一。
“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自主获取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自主地学习。
“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
”-——【德】歌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而自主学习以张扬学生个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学习为目标,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因此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历史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位置特征,学生对它的精力有限,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1.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成果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
”巧妙新颖的导语,能抓住学生心理,引发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精神准备。
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是从表面到深层、从感性到理性的,而只有学生具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才能保证这一过程的有效实现。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许多历史事件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学生自然会对它们感到陌生、有距离感,而我们一旦将学生的兴趣点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设计出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的情绪反过来又会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知识。
例如可从我国运河名城丛书之一的《运河名称——苏州》的出版助推了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新闻情境入手,结合图文向学生展示京杭大运河的前身是隋朝大运河,以激发学生探究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论文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论文在历史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论文二十一世纪初,滚滚教育改革浪潮一波又一波地席卷神州大地,中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着重大变革与机遇,在这过程中,传统教学观念受到极大冲击,教育的新思想日渐为教学所运用。
中学历史教学同样不能例外,必须在这时代变革之即抓住机遇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摆正师生位置,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尊重,使他们能发挥学习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尊重学生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前提。
教学中,我们应树立真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这样才能达到亲其行而信其道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种美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轻松愉快、自觉主动地参与思维、理解等一系列活动。
在课堂中,学生有充分的权利表白自己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或不完善的,教师要随时征求学生的意见,并尽可能采纳合理的建议,教师应对学生的各种发现和见解给予鼓励,并进行恰当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主动参与的习惯,而这正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表现。
2、启发引导、激发兴趣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造冲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欲望的产生,都是形成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条件,这些主体性学习构成的重要因素都是以兴趣为基础,兴趣是主体性学习的一块重要基石。
3、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手段。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成为课本的奴隶,历史课决不能搞成一言堂,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解释课本,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知识中心”的封闭性教学模式,也只有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知,这样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
之一。
一般是指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求为基础,主动体验和感受历史过程,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
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自学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载体。
所以,教师要通过历史学科特点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学生阅读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
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阅读、自学,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出时间和自学环节,让他们产生自学的愿望。
教师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其次,选择适当的阅读自学方法,使学生要自学,会自学。
遵循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紧密联系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时,应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自学方法,让学生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
这样学生就乐于自学、精于自学。
历史课本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回答历史问题的
主要依据。
历史课的自学是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历史课本知识,做自学笔记,回答一些问题等途径实现的。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知识的难易情况、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阅读自学。
下面简单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1、“提纲式”阅读法。
对理论性强,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自学掌握,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进行自学。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为学生看书自学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自学难度的目的。
学生依据提纲,带着问题去看书、读图,并完成一定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说出各自的见解,再由教师归纳意见,得出正确结论。
这样,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2、“习题式”阅读法。
所谓“习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自学,边阅读边做习题。
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
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自学选编习题很重要,习题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问题中显示出来,而且习题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
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问题,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问题的发现,成于问题的解决。
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乐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鼓励学生说“不”,激发学生有“不唯书”、“不唯师”的探求精神。
1、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联想、质疑。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过程,开始发现问题有了联想萌芽,教师及时给于诱导、表扬。
比如:我们在学习“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时,有的同学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种制度?”“大运河修建在当时究竟有什么作用?”等等。
这些提纲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此时,教师把握时机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提问的兴趣就更浓了。
从而培养了学生提问能力。
2、教师要为学生质疑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要有意创设一个个暗藏玄机的问题情景,刺激学生好奇心的膨胀,奇而生疑,产生问题。
初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荒谬的、幼稚的,但这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想了解的,想探究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表扬学生勇于提问的精神,婉转、耐心地作出解答。
也有的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要鼓励这种“求异思维”,和学生们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在和学生共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创新精神。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每一小组由4—6个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同学组成一个集体,在面对问题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在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现在的历史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运用这种小组合作的方法,发挥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向别人提问和解答他人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能力,更促进了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供了重新整合思想的机会,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增加思维的碰撞,从而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讨论,有时还要亲自参与讨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动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并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控,为学生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历史教师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在自学中有所得有所悟,在自学中去探索、去发现、去理解、去提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
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二十一世纪所需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