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解读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 出血是ICU危重病人的常见病。
• 严重外伤,感染, 肝功能衰竭及恶性肿瘤的危重病 人,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
• 评估病人出-凝血功能? • 出-凝血障碍所涉及的范畴:
血管完整性障碍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障碍 凝血及抗凝血障碍 纤溶及抗纤溶障碍
凝血和纤溶的平衡
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
凝血
抗凝
33、凝凝血血系系统统
凝血活酶 生成期
内凝途径 Ⅻa Ⅺa Ⅸa
Ⅷa Ca2+ PF3
外凝途径
1964
Ⅲ
McFarlane
Davies
Ⅶa 凝血瀑布学说
蛋白为中心 Ca2+
凝血酶 生成期
源自文库
Ⅹa Ⅴa Ca2+ PF3
凝血酶原 (Ⅱ)
凝血酶 Ⅱa
纤维蛋白 生成期
纤维蛋 白原(I)
纤维蛋 白单体 (Ia)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 临床病理综合症,通常暴露肝素后5-10天后发生。 • 造成静脉和动脉的血栓,易造成致死性和致残性。 • 血小板基线下降大于5 0% , • 伴有其他的症状,如栓塞, • 缺乏其他的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 肝素抵抗, • 注射部位皮肤的损伤。 • 5-羟色胺释放试验,ELISA试验确定抗PT4-肝素抗体,或肝
– FDP ↑
• 继发性纤溶亢进:
– 继发于凝血酶生成后,有纤维蛋白单体生成 及交联的纤维蛋白形成,而后发生的纤溶。
– FDP ↑, D-D二聚体↑
第二部分 止、凝血功能的实验检查
血小板计数
一、血小板计数(plt count)
[正常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
纤维 蛋白原
FPA, FPB 凝血酶
纤维蛋白 单体
ⅩⅢa 交联 纤维蛋白
纤溶 酶
纤溶 酶
纤溶 酶
极附属物 Bβ 1-42
X,Y,D,E
极附属物 Bβ 15-24 X,,Y,,D, E, FDP
多聚体,复合物
D-二聚体
X,,Y,,D,E,
5.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 原发性纤溶亢进:
– 凝血瀑布没有形成,无凝血酶生成,纤溶酶 活性↑,导致纤溶亢进,纤维蛋白原被降解;
1.血管内皮细胞的完表整现性为抗凝和
抗血栓的特性
2血小板
2. 血小板在止血中起重要作用
静止
扩展
启动 繁殖
1) 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毛细血管通 透性 ,未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处于静止 状态
2)血管破损,血小板粘附vW因子、聚集 糖蛋白Ⅱb/Ⅲa ,形成白色血栓
3)活化血小板, 释放活性物质 (ADP,ATP,PF4 等) ,促进血小板聚集 ,增强血管收缩(TXA2,5-HT等)
• 血栓弹力图和其他的方法提供凝血动力学 有助于高凝状态诊断。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输注的阈值
• 血小板每天在循环中衰老和丢失。推测 7.1*103 个/μL/天血小板随机的用于维持血 管完整性。
• 许多研究肯定血小板通过填补内皮的间隙, 防止出血,提供内皮支持功能。
• 血小板至少不能小于5*103血小板/μL。
纤溶
抗纤溶
PT APTT AT-III 体内促栓、抗栓平衡
FDP DD
a2-巨蛋 白
第一部分 正常的止凝血机制
血管壁(vessel wall) 血小板 (platelet) 凝血系统 (coagulation system) 抗凝血系统 (anti-coagulation system)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fibrinolytic system)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再障、 急性白血病、 MDS等;
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 ITP、 SLE、TTP、 DIC 以及 药物、感染等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大、 脾亢
血小板增多
①一过性增多(反应性) : 急性大出血、溶血或脾 切除术后,感染等。
②持续性增多:骨髓增生 性疾病:慢粒、真红、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等。
• Ⅻ:接触因子,Hageman因子
2.9mg/L
• ⅩⅢ: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25mg/L
3凝血系统
3. 凝血系统
• 12个经典因子I-XIII(FVI=Va) 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和前激肽释放酶(PK)
• 除(Ca++)外,均为蛋白质。大多数由肝脏 产生。
• II、VII、IX、X 合成依赖于Vitk, 称Vitk依赖因子
ⅩⅢ
共 同
途
径
ⅩⅢa
交联纤 维蛋白
抗凝系统
凝血 酶原
凝血酶 血栓调节蛋白(TM) 内皮细胞表面
PC
PS
APC
灭活Ⅴa、Ⅷa
限制Ⅹa与血 小板结合
肝素
ATⅢ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5.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5、纤溶酶原激活过程
纤溶酶原
纤溶酶
FXIIa,FII 内激活
t-PA u- PA
外 激活
5.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血小板计数
ICU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 常见的原因: • 脓毒血症,出血,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
性血症 • 少见的原因: •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输血后紫癜,化
疗后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 疫性紫癜,骨髓异常增生和骨髓纤维化
• 中度和重度的血小板减少不总是同义接近 出血。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素诱导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癌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都与血栓有关。
And Baumgartner 1967,Hanson and Slider 1985]。
[tranzer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输注的推荐意见
适应症: • 癌症病人,特别白血病接受化疗药物,和
低增生性血小板减少症,如果病人的血小 板减少至10,000个/mm3和WHO标准1-2级, 进行治疗性血小板的输注 禁忌症: •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血症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 提供膜磷脂表面(PF3),提供凝血 反应介质
5) 促使血块收缩(血栓收缩蛋白), 形成稳固血栓
3凝血系统
3. 凝血因子
• 因子Ⅰ:纤维蛋白原
2.0-4.0g/L,
• Ⅱ:凝血酶原
150-200mg/L (VitK)
• Ⅲ:组织 因子
• IV: 钙因子(Ca2+)
• Ⅴ:易变因子
5-10mg/L
• Ⅶ:稳定因子 血清凝血酶原转化加速因子. 0.5- 2.0mg/L (vitk)
• Ⅷ:抗血友病球蛋白 0.1mg/L
• Ⅸ:血浆凝血激酶,血浆凝血活酶成分因子 3-4mg/L (Vitk)
• Ⅹ:stuart power 因子
6-8mg/L (VitK)
• Ⅺ:血浆凝血活酶激酶,血浆凝血活酶前质(内源) 4-6mg/L
• 出血是ICU危重病人的常见病。
• 严重外伤,感染, 肝功能衰竭及恶性肿瘤的危重病 人,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
• 评估病人出-凝血功能? • 出-凝血障碍所涉及的范畴:
血管完整性障碍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障碍 凝血及抗凝血障碍 纤溶及抗纤溶障碍
凝血和纤溶的平衡
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
凝血
抗凝
33、凝凝血血系系统统
凝血活酶 生成期
内凝途径 Ⅻa Ⅺa Ⅸa
Ⅷa Ca2+ PF3
外凝途径
1964
Ⅲ
McFarlane
Davies
Ⅶa 凝血瀑布学说
蛋白为中心 Ca2+
凝血酶 生成期
源自文库
Ⅹa Ⅴa Ca2+ PF3
凝血酶原 (Ⅱ)
凝血酶 Ⅱa
纤维蛋白 生成期
纤维蛋 白原(I)
纤维蛋 白单体 (Ia)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 临床病理综合症,通常暴露肝素后5-10天后发生。 • 造成静脉和动脉的血栓,易造成致死性和致残性。 • 血小板基线下降大于5 0% , • 伴有其他的症状,如栓塞, • 缺乏其他的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 肝素抵抗, • 注射部位皮肤的损伤。 • 5-羟色胺释放试验,ELISA试验确定抗PT4-肝素抗体,或肝
– FDP ↑
• 继发性纤溶亢进:
– 继发于凝血酶生成后,有纤维蛋白单体生成 及交联的纤维蛋白形成,而后发生的纤溶。
– FDP ↑, D-D二聚体↑
第二部分 止、凝血功能的实验检查
血小板计数
一、血小板计数(plt count)
[正常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
纤维 蛋白原
FPA, FPB 凝血酶
纤维蛋白 单体
ⅩⅢa 交联 纤维蛋白
纤溶 酶
纤溶 酶
纤溶 酶
极附属物 Bβ 1-42
X,Y,D,E
极附属物 Bβ 15-24 X,,Y,,D, E, FDP
多聚体,复合物
D-二聚体
X,,Y,,D,E,
5.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 原发性纤溶亢进:
– 凝血瀑布没有形成,无凝血酶生成,纤溶酶 活性↑,导致纤溶亢进,纤维蛋白原被降解;
1.血管内皮细胞的完表整现性为抗凝和
抗血栓的特性
2血小板
2. 血小板在止血中起重要作用
静止
扩展
启动 繁殖
1) 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毛细血管通 透性 ,未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处于静止 状态
2)血管破损,血小板粘附vW因子、聚集 糖蛋白Ⅱb/Ⅲa ,形成白色血栓
3)活化血小板, 释放活性物质 (ADP,ATP,PF4 等) ,促进血小板聚集 ,增强血管收缩(TXA2,5-HT等)
• 血栓弹力图和其他的方法提供凝血动力学 有助于高凝状态诊断。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输注的阈值
• 血小板每天在循环中衰老和丢失。推测 7.1*103 个/μL/天血小板随机的用于维持血 管完整性。
• 许多研究肯定血小板通过填补内皮的间隙, 防止出血,提供内皮支持功能。
• 血小板至少不能小于5*103血小板/μL。
纤溶
抗纤溶
PT APTT AT-III 体内促栓、抗栓平衡
FDP DD
a2-巨蛋 白
第一部分 正常的止凝血机制
血管壁(vessel wall) 血小板 (platelet) 凝血系统 (coagulation system) 抗凝血系统 (anti-coagulation system)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fibrinolytic system)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再障、 急性白血病、 MDS等;
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 ITP、 SLE、TTP、 DIC 以及 药物、感染等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大、 脾亢
血小板增多
①一过性增多(反应性) : 急性大出血、溶血或脾 切除术后,感染等。
②持续性增多:骨髓增生 性疾病:慢粒、真红、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等。
• Ⅻ:接触因子,Hageman因子
2.9mg/L
• ⅩⅢ: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25mg/L
3凝血系统
3. 凝血系统
• 12个经典因子I-XIII(FVI=Va) 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和前激肽释放酶(PK)
• 除(Ca++)外,均为蛋白质。大多数由肝脏 产生。
• II、VII、IX、X 合成依赖于Vitk, 称Vitk依赖因子
ⅩⅢ
共 同
途
径
ⅩⅢa
交联纤 维蛋白
抗凝系统
凝血 酶原
凝血酶 血栓调节蛋白(TM) 内皮细胞表面
PC
PS
APC
灭活Ⅴa、Ⅷa
限制Ⅹa与血 小板结合
肝素
ATⅢ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5.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5、纤溶酶原激活过程
纤溶酶原
纤溶酶
FXIIa,FII 内激活
t-PA u- PA
外 激活
5.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血小板计数
ICU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 常见的原因: • 脓毒血症,出血,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
性血症 • 少见的原因: •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输血后紫癜,化
疗后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 疫性紫癜,骨髓异常增生和骨髓纤维化
• 中度和重度的血小板减少不总是同义接近 出血。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素诱导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癌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都与血栓有关。
And Baumgartner 1967,Hanson and Slider 1985]。
[tranzer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输注的推荐意见
适应症: • 癌症病人,特别白血病接受化疗药物,和
低增生性血小板减少症,如果病人的血小 板减少至10,000个/mm3和WHO标准1-2级, 进行治疗性血小板的输注 禁忌症: •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血症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 提供膜磷脂表面(PF3),提供凝血 反应介质
5) 促使血块收缩(血栓收缩蛋白), 形成稳固血栓
3凝血系统
3. 凝血因子
• 因子Ⅰ:纤维蛋白原
2.0-4.0g/L,
• Ⅱ:凝血酶原
150-200mg/L (VitK)
• Ⅲ:组织 因子
• IV: 钙因子(Ca2+)
• Ⅴ:易变因子
5-10mg/L
• Ⅶ:稳定因子 血清凝血酶原转化加速因子. 0.5- 2.0mg/L (vitk)
• Ⅷ:抗血友病球蛋白 0.1mg/L
• Ⅸ:血浆凝血激酶,血浆凝血活酶成分因子 3-4mg/L (Vitk)
• Ⅹ:stuart power 因子
6-8mg/L (VitK)
• Ⅺ:血浆凝血活酶激酶,血浆凝血活酶前质(内源) 4-6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