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总结_提纲线索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总结(提纲线索)

中国近代史分期——“两时期两朝三政府”:

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线索:

一、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背景:国际——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市场和原料;国内背景——1)自然经济为主,土地兼并、社会矛盾激化;2)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亏空;3)虚骄自大,“天朝上国”自居。

2、直接原因:中国出超→英国走私鸦片→(银荒兵弱)→虎门销烟

3、经过:1)1840年:广州→厦门→定海→天津;2)广州→东南沿海→南京

4、结果:1842《南京条约》(“五议港元”)、1843《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界);1844《望厦条约》(兵船巡港、医院教堂)、《黄埔条约》(天自由传教)。

5、影响:1)社会性质变:开始沦为两半(传统社会→近代社会):主权破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瓦解。

2)主要矛盾变(一对变两对)。3)革命任务变——变为反侵略反封建。

二)新思想的萌发(19世纪40-50年代)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1)在广东设译馆,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2)仿制西方战船,提建新式海军;

2、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3、姚莹《康輶纪行》、徐继畲《瀛环志略》

作用——启迪国人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没涉及到制度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背景原因:阶级矛盾激化;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自然灾害。

2、经过:1)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2)1851年金田起义,号“太平天国”,永安建立政权;3)1853年定都天京;4)1853-1856全盛时代、5)1856天京变乱(略);至1864年重建领导核心、防御战。

3、失败(原因:局限性、中外绞杀——“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土地私有制(按人口年龄分配)——没经济基础;《资政新篇》,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阶级基础。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背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要求修约;→清政府拒绝修约要求。

2、经过:1)1856秋英国袭击广州城;→1857底英法攻陷广州;→1858占领天津。2)1860陷北京、烧圆明园。

3、结果:1)1858《天津条约》(“公开行贿”);2)1860《北京条约》(“准天天陪酒”);3)1858《瑷珲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改订条约》及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二)洋务运动

1、背景:1)内忧少(农民运动被镇压;民资刚兴起、很弱小);2)外患少(中外暂时“和好”,没有大的战争)

2、代表人物与主张:洋务派(奕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主张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顽固派(倭仁等)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华夷之辨”、“道器之辨”、“义利之辨”。

3、过程与成果:1)自强: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和天津机器制造总局;

2)求富:近代民用工业:(李)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天津开平煤矿、(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80年代中:北洋、南洋、福建水师;成立海军衙门

4)人才: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选送留学生

4、结果——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原因——(只引进技术,不改革制度)

的近代工业体系;3、没能建立起近代教育体系,只培养一些专门人才,还不受重用。

5、积极影响:开启中国的近代化:1、引进技术;2、培养人才;3、刺激民族资本主义;4、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分解自然经济;2)受外资与洋务企业刺激,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2、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轻工业为主)

特点——1)革命性(资本家也受压迫)和妥协性(有产者希望社会稳定);2)使用大机器生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3)使用西方近代企业管理模式,是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3、无产阶级:1)四五十年代,先于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诞生;2)来源: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是新生产力的代表;3)随后也在洋务派和民资创办的厂矿里产生。4)数量少

特点——1)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2)与农民阶级有着天然联系;3)集中程度高,便于斗争。

四)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80年代):王韬、郑观应——①发展工商、进行商战,②办新学、学科技,③政治革新、君主立宪(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①②也是洋务派的观点)

三、甲午战争-庚子国难及其影响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1)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2)日本明治维新,国力强盛,市场狭小,急需对外扩张。3)列强默认。

2、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过程:两阶段——①②③非中国本土作战、④⑤在中国本土作战

1)陆战:②平壤之战(左宝贵抵抗殉国,主帅叶志超逃跑)、④辽东之战(聂士成殉国,旅顺大屠杀)2)海战:①丰岛海战(日本不宣而战)、③黄海海战(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殉国)、⑤威海卫之战(北洋水师覆没)

3、结果:《马关条约》(“两口分工”,苏杭沙重)、(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危害:两半社会程度大大的加深1)陆台分离,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浪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赔款举债,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3)口岸深入内陆腹地;4)阻碍了民族资产主义的发展。

二)戊戌变法(维新变法)

1、背景:1)民族危机;2)民资上台(①自然经济破坏;②朝廷放宽设厂限制)

2、康梁的维新活动:

学堂:①万木草堂

著述:②《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理论基础;

报刊:④创《中外纪闻》鼓吹变法;⑥梁《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

团体:⑤强学会;⑩保国会(具资产阶级政党性质)

上书:③1895年“公车上书”,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⑧《上清帝第五书》“瓜分大祸,迫在眉睫”感动光绪;⑨1898《应诏统筹全局折》施政纲领

论战:⑦同封建顽固势力论战(三个要不要——维新变法;兴民权、行君主立宪;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3、1898年6月《定国是诏》,变法开始。内容——

政治(准许、取消、废除)、经济(保护农工商业、奖励发明、改革财政、设邮政局)、军事(裁绿营、练陆军、设海军、习洋操、行征兵)、文化教育(大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废八股改策论设经济特科、设译书局、报馆学会、留学游历) [政治制度近代化开始于维新变法时期,但变法内容没有“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

4、变法失败。[太后掌权,对立面太大、操之过急,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与爱国知识分子太少]

5、意义与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三)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庚子国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