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 尚贤 字词梳理 新人教版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第6单元第3课尚贤
B
No Image
【解析】 A组,动词,认为/介词,按照;B组,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 C组,动词,做、实行/介词,因为;D组,表顺承的连词/表转折的连词。
8.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墨子在本文所提出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观点,与孔子提出的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的主张是一致的。由此可知,墨子虽然反对儒家 学说,但他不是盲目的。 B.文中提出的“举公义,辟私怨”,言明了选拔官员的标准和原则,在当 时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挑战;而在现今,这种思想,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本文只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且所举事例的作用是完全一样的。 D.本文从现实入手,层层深入地进行剖析和论证,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9.本段为文章第1段,通过两个“子墨子言曰”一问一答。提出了什么观 点?
【答案】 王公大人是否能够“尚贤事能为政”,是国家能否治理好的关 键。
10.本段通过对比,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突出了贤能之士对国家的重要作用,进而 得出“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的结论。
学业质量标准测评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第三课 尚贤
1
学习目标
2
课前预习
3
进入课堂
4
学业质量标准测评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涉及的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 识。
2.分析作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用人原则。 3.体会作者在本文中体现的“尚贤事能”思想,并思考其在当代社会的现 实意义。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那些与君王有亲属关系的人就会思量道:“以前我所依靠的是自然亲情,如今 举贤士不分亲疏,因而我现在不能不行义”那些与君王关系密切、亲近的人也 会思量道:“以前我所依靠的是和君王关系密切,如今君王选举贤士不分远 近,因而我不能不去行义。”那些远离君王的人也会想到:“当初我与君王太 疏远无所依靠,如今君王举贤士不避远,因而我不能不为义。”这样,无论是 郊外的官僚,宫廷的宿卫,国都的民众,还是四野的农夫,都知道了天子推举 贤人的标准是“义”,于是全国上下都争先恐后行善为义,积极向上,这样天 下便人才济济,贤士所谓的“上”和“下”上,墨子和孔子的观点有何不同? 答: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要能上能下,做到择优汰劣。 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孔子则认为“上智下愚不移”。意思是说统治者是智慧的,百姓是愚昧 的,这种状况是雷打不动的,具有很浓的等级观念和愚民思想,应该批判。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 尚贤 主旨和重点剖析 新人教版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尚贤》主旨和重点剖析1.选文主旨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主张。
墨子在选文中采用层层推进说理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他从现实入手并以古代圣王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尚贤事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要“尚贤事能”。
不仅如此,他还从实践上加以指导,他仍以古代圣王为例,具体阐述了“尚贤事能”的原则和方法。
其中,他大胆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的“尚贤事能”的原则,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形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高举起了以公义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的弊政发起攻击。
这正是墨子尚贤思想的精华所在。
2.句段赏析(1)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赏析墨子把国家中人才的多少与统治者的安危联系在一起,从中告诫统治者,要想国泰民安,就得广泛招纳人才。
他认为崇尚和重用人才是治国的根本,体现了比较先进的人才观。
(2)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赏析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它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生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
这种思想,突破了任人唯亲的弊政,正是墨子尚贤思想的精华所在,直到今天,他的这种思想仍旧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3.精读深思(1)文中提到的“善射御之士”是“国之良士”吗?答案墨子认为“善射御之士”不是“国之良士”。
因为“国之良士”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就是说那些道德品行纯厚,在言谈方面有口才,在治国方面有特长的人才才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
而“善射御之士”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只是墨子拿来论证的一个事例而已。
(2)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答案在古代,统治阶级对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看不起的,那些出身下层的人即使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识点总结《长恨歌》1.列土:封爵赐邑。
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2.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
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3.龙驭:指天子车驾。
除此之外,该词还有“皇帝”“君临天下”及委婉称呼“帝王去世”。
《行路难》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古乐府道路六曲之一,亦有变行路难,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后鲍照拟作为多。
《阿房宫赋》1.妃嫔媵嫱:“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pín)”“嫱(qiáng)”: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yìng)”,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2.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六国论》1.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2.故事:先例。
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伶官传序》1.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
2.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古代祭典用的猪、牛、羊等),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本为养牲畜的圈,在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 人和 字词梳理 新人教版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人和》字词梳理1.字音字形①何难.焉(nàn) ②孝悌.(tì) ③惛.(hūn) ④横.逆(hènɡ) ⑤商贾.(ɡǔ) ⑥放辟.(pì) ⑦庠.序(xiánɡ) ⑧衣.帛(yì) ⑨鸡豚.(tún) ⑩狗彘.(zhì) 2.通假举要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②其横逆由.是也:“由”同“犹”,尚且、还 ③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亡”同“无”,没有 ④刑.于寡妻:“刑”通“型”,楷模 ⑤则盍反.其本矣:“反”通“返”,返回 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⑦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①委.而去之:丢弃,抛弃 ②则君子必自反.也:反省 ③则与禽兽奚择.哉:区别 ④于禽兽又何难.焉:诘责,计较 ⑤爱人不亲.,反其仁:亲近,亲附 ⑥礼人不答.,反其敬:回应 ⑦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惩罚 ⑧是故明君制.民之产:规定 ⑨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充裕,足够 (2)一词多义①轻⎩⎪⎨⎪⎧ 乘肥马,衣轻.裘:分量不重轻.舟已过万重山:轻便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故民之从之也轻.:轻易,随便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地②至⎩⎪⎨⎪⎧ 此物奚宜至.哉:到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极点 ③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通“型”,楷模然后从而刑.之:惩罚 (3)词类活用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活用为动词,限制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词活用为动词,威行 ④礼.人不答:名词活用为动词,以礼相待 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老”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敬重;后“老”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老人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幼”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幼,爱护;后“幼”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孩子⑦刑.于寡妻:通“型”,楷模,此处作动词,做榜样 (4)古今异义①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字词梳理 新人教版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字词梳理1.字音字形①庶几..(shù jī) ②管籥.(yuè) ③疾首蹙.⑤麋.鹿(mí) ⑥灵囿.(yòu) ⑦麀.鹿(yōu) ⑧濯.濯(zhuó) ⑨於牣..(wū rèn) ⑩朝儛.(wǔ) ⑪睊.睊(juàn) ⑪放.于琅邪..(fǎnɡ lánɡ yá) ⑪慝.(tè) ⑪角招..(jué sháo) ⑪徵招..(zhǐ sháo) 2.通假举要①今之乐由.古之乐也:“由”通“犹”,如同 ②可得闻与.:“与”通“欤”,语气词 ③直.好世俗之乐耳:“直”通“只”,只、仅仅 ④时日害.丧:“害”通“曷”,何日、何时 ⑤予及女.偕亡:“女”通“汝”,你 ⑥畜.君何尤:“畜”通“慉”,喜欢、喜爱 ⑦景公说.:“说”通“悦”,高兴 ⑧徵招.:“招”同“韶”,古乐章名 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①王语.暴以好乐:告诉 ②今.王鼓乐于此:如果 ③贤者亦乐.此乎:意动用法,以……为乐,享受 ④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经、营:测量,度量 ⑤庶民攻.之:制造 ⑥人不得,则非.其上矣:非难,责怪 ⑦乐以.天下:同,和 ⑧遵.海而南:沿着 ⑨一游一豫,为诸侯度.:法度,标准 ⑩景公说,大戒.于国:准备 (2)一词多义①疾⎩⎪⎨⎪⎧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疾.首蹙:痛疾.风知劲草:猛烈的声非加疾.:强②直⎩⎪⎨⎪⎧ 直.好世俗之乐耳:通“只”,只是木直.中绳:与“曲”相对而直.为此廪廪也:竟然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格③举⎩⎪⎨⎪⎧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全,都举.头望明月:抬起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推荐,选用举.大计亦死:发动戍卒叫,函谷举.:攻下,占领 ④夫⎩⎪⎨⎪⎧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句首发语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丈夫 ⑤适⎩⎪⎨⎪⎧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到……去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适合⑥修⎩⎪⎨⎪⎧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修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治理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修养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从事某种活动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3)词类活用 ①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名词活用为动词,娱乐 ②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③今王鼓.乐于此:名词活用为动词,演奏 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疾病 ⑤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⑥庶民攻之,不日成.之:使动用法,使……建成 ⑦庶民子.来:名词作状语,像儿子一样⑧而民欢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欢乐⑨乐.其有麋鹿鱼鳖:意动用法,以……为乐⑩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三、尚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本: 从根本上 上: 在上面
1.形容词作名词
(1)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2)今上举义不辟疏. (3)今上举义不辟远. (4)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贫贱: 贫穷的人,低贱的人 疏: 疏远的人 远: 边远的人 贤: 有才德的人
第六页,共27页。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必将富.之贵.之 富: 使……富
三、尚 贤
“尚贤”就是“尊重有才德的人”,在墨子 看来,“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他主张统治者 打破血统界限,从各阶层中选拔具有真才实学之 人,给他们地位和权力。这是墨子的一个重要主 张。“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即尊重有才德的 人是国家政治的根本。
第一页,共27页。
[基础·夯实]
一、通假字
1.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2.谨.上为凿一门 3.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 4.美章.而恶不生 5.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6.四鄙之萌.人闻之 7.莫不敬惧而施.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问题1] 第1段,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 通过摆出社会现象,得出“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 贤而已”的观点。 [问题2] 第2段中的“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有何作用? [明确] 承上启下,开启下一个层次,具体论述使贤士增多 的方法。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问题3] 第4段以形象的比喻作结,说明了什么? [明确] 说明“尚贤事能”是执政的唯一根本的道理。 [问题4] 第5段列举尧举舜,禹举益,汤举伊尹,文王举闳 夭、泰颠的典型事例来印证什么? [明确] 印证施行“尚贤事能”这些原则和方法的重要意义。
第二页,共27页。
通 避 , 躲避,避开 通 仅 , 仅仅 通网 通 彰 , 明显,显著 通 倘 , 如果 通 氓 , 百姓 通 惕 , 警惕
先秦诸子选读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张继勇自主学习篇--自主,新课标理念的精髓根底积累【识字记音】①莒父( ) ②輗( ) ③軏( )答案①jǔ fǔ ② ní ③yuè【解释实词】①更也,人皆仰之: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答案①“更”,改变,改正;“仰”,抬头而望②责备,要求③可以,能够【通假举要】①由,诲女知之乎:②知之为知之……是知也:③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答案①“女”通“汝”,你②“知”通“智”,聪明、明智③“食”通“蚀”,亏损【一词多义】过雷霆乍惊,宫车过也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闻大王有意督过之愿枉车骑过之裘马过世家焉答案动词,走过,经过/副词,过于/名词,过失,过错/动词,犯有过错/动词,责备/动词,拜访,探望/动词,超过。
【词类活用】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那么远怨矣:③足食,足兵,民信之矣:④小人之过也必文:答案①使动用法,使……扩大、光大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③使动用法,使……充足④名词活用为动词,掩饰【古今异义】①是知也古义:今义:②足食,足兵古义:今义:答案:①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表肯定②古义:兵器,武器装备。
今义:军人,军队。
【文言句式】(1)是知也。
(2)其何以行之哉?(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答案:(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 (3)介宾短语后置句合作探究篇--合作,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重点剖析【中心主旨】本课所录选文集中反映了孔子生存的大智慧。
孔子的很多观点(诸如:要正视自己的无知,并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无知;要勇于成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地改正错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能急功近利,欲速那么不达;要以诚信为本,取信手人;要坚守自己的志向节操,经得起各种考验;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发奋向上等)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芒,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教会我们如何置身处世。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第六单元三 尚 贤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第三
六 单 元
尚 贤
识记知识必备 探究文本研读 应用体验之旅 拓展阅读视窗
经典解读 揣摩领悟
三
尚贤
[基础·夯实]
一、识记字音
1.社稷.( jì)
2.恃.(shì)
3.辟.(bì)
4.庶.(shù )
5.阖.( hé)
6.闳.夭(hónɡ )
7.罝.罔.(jū w ǎnɡ)
二、通假字
1.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2.四鄙之萌.人闻之 3.谨.上为凿一门 4.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 5.莫不敬惧而施. 6.美章.而恶不生 7.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No Image
ImageNo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从“克己复礼为仁”一句中可以知道什么是“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究竟什么是“仁”呢?“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仁”的本 质在于一切要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在这个前提下,每一个人都要注意 克制自己的私欲,用礼来规范约束自己的一切行为,使自己的一切都符合礼。 反过来说,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克己复礼,视听言动都符合了礼,整个社会也就 实现了仁爱,达到了和谐。
【答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常被人们看成是伦理学的消极原则(即 否定性的原则),因为它似乎只是强调人“不要”做什么。其实,它暗含着一种 积极的、正面的、肯定的伦理原则:己所欲,施于人。孔子明确地把这种意思 表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就是说,自己想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 人通达。在孔子时代,这一原则意味着:自己对臣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 来事君上;自己对儿子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事父亲;自己对弟弟有所期 望,就按照这期望来事兄长;自己对朋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对待朋友。 放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一原则可以浅显地理解为:自己期望幸福,所以使别人 幸福;自己期望顺利,所以使别人顺利;自己期望得到尊敬,所以尊敬别人……
(4)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宾语前置) 译文:_假__如__有__一__个__人__能__够__广__泛__地__施__惠__于__民__众__,__并__给__予__需__要__的__民__众__以__帮__助__,__ __怎__么__样__?__ (5)问知。子曰:“知人。”(省略句) 译文:_(_樊__迟__)问__(_什__么__是__)_智__。__孔__子__说__:__“__了__解__人__。__”______
人教课标版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4、孔子思想: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君臣之义—何其可废 君臣父子夫妇:伦理是儒家核心,用以固
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社会安定。
君臣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臣对君就 应有义。君子出仕为践行君臣的大义,即使 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作不懈的努力。
3【原文】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 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dài)而!”孔子 下,欲与之言。趋而辟(bì)之,不得与之言。
公元前475年,我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直到前 221年秦完成统一为止。(前475——前22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墨子,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5年
简析
入世(孔子)—————出世(隐士)
热心救世
自食其力退隐江湖消极避世
1、自己只会生活在世间众生之中—对世间众生的关怀
2、天下越混乱越不会选择避世,自己有改革这种混乱局 面的责任。
孔子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为己任,勇于担当社会 责任,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 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 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 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 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4 (1)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 己。分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 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 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 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与丈 人刚说了一句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 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 的话。所以,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 (3)黍: 音shǔ,黏小米。 (4)食:音sì,拿东西 给人吃。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6.3 尚贤 名师学案
《尚贤》同步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涉及的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分析作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用人原则。
3.体会作者在本文中体现的“尚贤事能”思想,并思考其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庶(shù)子阖(hé)门伊(yī)尹庖(páo)厨闳(hónɡ)夭罝(jū)罔承嗣(sì)2.掌握通假今上举义不辟贫贱(通“避”)四鄙之萌人闻之(通“氓”)举公义,辟私怨(通“避”)美章而恶不生(通“彰”)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通“倘”)3.一词多义众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众多,多)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一般的,普通)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使……众多)本则是本失其所欲(根本)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本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树根)逮逮至远鄙郊外之臣(到)犹记周公之被逮(逮捕)鄙逮至远鄙郊外之臣(边疆,边远的地方)先帝不以臣卑鄙(浅陋)4.词类活用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使动用法,使……众多)必将富.之贵.之(富、贵都是使动用法)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富、贵、亲、近都是使动用法) 课堂探究:1、理出这篇文章的思路:2、5.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在古代,统治阶级对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看不起的,那些出身下层的人即使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
墨子的尚贤思想有突破性的意义。
他大胆地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种思想,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状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突破了任人唯亲的弊政,这正是墨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课堂检测: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奈何:怎么样B.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社稷:土地神C.然后..国之良士亦可得而众也然后:这以后D.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是故:因此【答案】B(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社稷是国家的代称)3.下列句子中的“且”字,和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A .物莫不若是。
高中语文尚贤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第三课《尚贤》教学目标:掌握文中的出现的常用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学习墨子散文从不同方面层层推进进行说理的方法。
学习本文用事例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理解“尚贤事能”的思想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把握墨氏议论文的特点。
教学思路:注重文言词句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注重对层层深入的论说方法的把握。
注重对“尚贤”现实意义的探究。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先说一个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分别辅佐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为避国难,他们逃出齐国分别到了鲁国和莒国,后齐国内乱,国君被杀,伺机而动的两公子俱连夜回国。
鲁国发兵送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兵堵截公子小白,管促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倒地装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成为国君,是为齐桓公。
后为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鲁军大败,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公子纠为齐君兄弟,齐君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老师管仲是齐君的仇人,请把管仲送到齐国,剁成肉泥。
鲁人害怕遵照执行,齐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君子,君上成了国君,如果只想治理好齐国,有我和高奚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
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强盛,不可以失去他。
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
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
管仲进行改革,一时齐国大治。
但是在古代,象齐桓公这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并不多,而且,统治者常拥有世袭特权,他们常依据自己的喜好来提拔或罢免官员,出身社会下的人即使是德才兼,也往往受到制,所以墨子的“尚”的主在当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有意。
朗文,文本解第一段并翻者:第一个:用在“今” “昔”等表示的后面,表示:“⋯⋯⋯的候”,第二个:⋯⋯的人之:助,取消句子独立性治:治理得好,太平本:从根本上是其故何也:前置在:在于事:⋯⋯做官(任用)将:就众:使众,使用法朗指排比句出气来重点重,如:皆欲国家之富本失其所欲,得其所不能尚事能政也将在于众而已。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课件 6.3 尚贤
-4-
*三、尚 贤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X 学习导引 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4.解多义 然而不得富而得贫 得到,获得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收获
(1)得
犹得备晨炊 可以,能够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具备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感激
-5-
*三、尚 贤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要务,紧要的
事情
(2)务
内立法度、务耕织 致力,从事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追求
陈言务去 务必,一定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 走向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就职上任
(3)就
金就砺则利 接近
-13-
*三、尚 贤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尚贤》同样体现了其璀璨的论辩艺术。墨子首先仍是从现实的国情 “失其所欲,得其所恶”入手,指出其症结所在是国君“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 也”,接着借古代圣王为政的例子指出具体的尚贤之法:“虽在农与工肆之人, 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在总结尧、舜、禹、 汤、文王因尚贤而成就千古功绩之后,自然得出全文的结论:“夫尚贤者,政之 本也。”
-12-
*三、尚 贤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如果说《兼爱》体现的是墨子的治世之道,那么《非攻》则集中体现了 他的军事思想。“非攻”,即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 战争都是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正是战争导致了人民的灾难,而那些君子们 却认为战争是“义”的。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步步设喻,层 层推进,由窃人桃李到攘人鸡豚到取人马牛再到杀人越货,情节益重,不义的 程度也益深,“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然而到“攻国”,这些君子们却“不知 非”,且“从而誉之,谓之义”。足见君子们的逻辑是多么荒谬!墨子的说理技巧 非常巧妙:一是这种归谬推理的方式逻辑性强,易于让人在对比中作出正确 的判断;二是比喻、类比的论证方式使说理形象生动,更易于下层民众接受; 三是语言质朴,却道出了民众的反战心声。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 第六单元三尚贤
三、尚贤释文题“尚贤”是指治理国家者必须尊重、任用有才德的人。
在墨子看来,“尚贤事能”,国家就治理得好;相反,国家就治理得差。
所以,“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尚贤”是治国的根本措施,也是墨子的一项基本政治主张,不仅在当时是有胆有识、难能可贵的,就是在今天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明主旨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主张。
墨子在选文中采用层层推进说理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他从现实入手并以古代圣王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尚贤事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要“尚贤事能”。
不仅如此,还从实践上加以指导,仍以古代圣王为例,具体阐述了“尚贤事能”的原则和方法。
其中,他大胆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举公义,辟私怨”的“尚贤事能”的原则,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形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高举起了以公义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的弊政发起攻击。
这正是墨子尚贤思想的精华所在。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今上举义不辟.贫贱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四鄙之萌.人闻之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③谨.上为凿一门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④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⑤莫不敬惧而施.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⑥美章.而恶不生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⑦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通“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避回避②氓民③仅只④网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用的器具⑤惕警惕 ⑥彰 明显、显著 ⑦倘 如果(2)一词多义①薄⎩⎪⎨⎪⎧ 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②尚⎩⎪⎨⎪⎧ 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好仁者无以尚.之: 襄平侯纪通尚.符节: ③举⎩⎪⎨⎪⎧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举.义兵以诛暴乱: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④逮⎩⎪⎨⎪⎧逮.至远鄙郊外之臣: 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诏狱逮.徒系长安: ⑤下⎩⎪⎨⎪⎧ 下.之所以事上者: 无能则下.之: ⑥国⎩⎪⎨⎪⎧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 国.中之众: ⑦上⎩⎪⎨⎪⎧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谨上.为凿一门: 答案 ①治理不好/迫近/减轻,减少 ②崇尚/超过,高出/主管,管理帝王之物 ③选用/兴起,发动/举出,提出④及,达到/比得上/逮捕 ⑤臣下/降去、去除,此指罢免⑥国家/国都 ⑦君王/上面(3)古今异义①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敬辞,称长辈(多用于书信);成人(对“小孩儿”而言)。
【高三语文】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孔丘的思想言行见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
传世的《论语》共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等20篇。
《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合称“四书”。
)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后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晚年致力于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整理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二、背景介绍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
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
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的最终被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
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
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孔子就生活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他确立了自己“仁”“礼”的学术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在开办教育的过程中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后来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这些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著——《论语》。
三、知识点总结《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论语·微子》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天下有正道,我孔丘就不会同你们一道从事变革了。
孔子热心救世,遭到不少隐士泼来的凉水,像选文中的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等。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 无端崖之辞 字词梳理 新人教版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无端崖之辞》字词梳理1.字音字形①郢.人(yǐnɡ)②垩.(è)③斫.(zhuó)④履.(lǚ) ⑤百仞.(rèn) ⑥逡.巡(qūn)⑦犗.(jiè) ⑧没(xiàn)⑨上窥.青天(kuī)⑩怵.然(chù) ⑪恂.目(shùn) ⑪声侔.鬼神(móu)⑪浑沌..(hùn dùn) ⑪巨缁.(zī) ⑪揖.御寇(yī)⑯会.稽(Kuài) ⑰期.年(jī) ⑱汗流至踵.(zhǒnɡ)⑲惮.赫(dá) ⑳儵.(shū) ○21骛.扬而奋鬐.(wù qí)○22溃痤.(cuó) ○23辁.才(quán) ○24灌渎.(dú)○25鲵鲋..巷(lǘ ài)..(ní fù) ○26织屦.(jù) ○27穷闾阨○28黄馘.(xù) ○29破癕.(yōnɡ) ○30离而腊.之(xī)○31舐痔..(shì zhì) ○32忿.然(fèn) ○33枯鱼之肆.(sì)○34鹓.(yuān chú) ○35鸱.(chī)○36醴.泉(lǐ)○37吓.(hè)2.通假举要①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恂”通“瞬”,“恂目”,眨眼、眼睛转动②没而下:”通“陷”,沉陷③骛扬而奋鬐.:“鬐”通“鳍”,鱼鳍④苍梧已.北:“已”同“以”,自⑤趣.灌渎:“趣”通“趋”,趋向,奔向⑥王说.之:“说”通“悦”,高兴⑦反.于宋:“反”通“返”,返回⑧夫处穷闾阨.巷:“阨”通“隘”,狭窄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①使匠石斫.之:用斧头砍②郢人垩漫.其鼻端:污、弄脏③听.而斫之:任意④臣之质.死久矣:对象、目标⑤引.之盈贯..:引,拉开弓;盈贯,指拉足弓弦⑥措.杯水其肘上:安放 ⑦适.矢复沓.:适,往;沓,合 ⑧犹象人..也:木偶人 ⑨履.危石:踩,践踏 ⑩背逡巡..:退却 ⑪揖.御寇而进之:拱手行礼 ⑫挥斥..八极:纵放、意气奔放 ⑬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害怕的样子 ⑭尔于中也殆.矣夫:危险 ⑮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共同 ⑯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计议、商议 ⑰期年..不得鱼:一周年 ⑱益.车百乘:增加 ⑲舐.痔者得车五乘:舔 ⑳庄周忿然作色..曰:脸变色,指发怒 ○21声侔.鬼神:齐等 ○22惮赫..千里:威震 ○23离.而腊之:剖开 ○24莫不厌.若鱼者:饱食、满足 ○25为宋王使.秦:出使 (2)一词多义①顾⎩⎪⎨⎪⎧顾.谓从者曰:回头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念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考虑 ②引⎩⎪⎨⎪⎧引.之盈贯:拉开弓引.河水灌民田:引导,疏导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后退引.颈而鸣:伸长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③适⎩⎪⎨⎪⎧ 适.矢复沓:往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始适.还家门:出嫁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舒畅④干⎩⎪⎨⎪⎧ 饰小说以干.县令:请求置之河之干.兮:岸,边森然干.霄:直冲(3)词类活用 ①郢人垩.漫其鼻端:名词作状语,用白色土 ②上.窥青天:名词作状语,向上 ③日.凿一窍:名词作状语,每天 ④没而下.:名词作动词,沉入水底 ⑤离而腊.之:名词作动词,做成干肉 ⑥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形容词作动词,相差很远 ⑦商之所短.也:形容词作动词,不擅长 ⑧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使动用法,使……活下去 ⑨一悟.万乘之主:使动用法,使……觉悟 (4)古今异义①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古义:虽然这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尚贤》字词梳理
1.字音字形
①社稷.(jì) ②恃.(shì) ③辟.
(bì) ④庶.(shù) ⑤阖.(hé) ⑥闳.
夭(hónɡ) ⑦庖.厨(páo) ⑧承嗣.(sì) ⑨罝罔..
(jū wǎnɡ) 2.通假举要
①今上举义不辟.
贫贱:“辟”通“避”,回避 ②四鄙之萌.
人闻之:“萌”通“氓”,民 ③谨.
上为凿一门:“谨”通“仅”,只 ④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
之中:“罔”通“网”,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用的器具 ⑤莫不敬惧而施.
:“施”通“惕”,警惕 ⑥美章.
而恶不生:“章”通“彰”,明显,显著 ⑦尚.
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尚”通“倘”,如果 3.实词举要
(1)常见实词
①然则众贤之术.
:方法 ②逮至远鄙..
郊外之臣:边远的小邑 ③国.
中之众:国都 ④四鄙之萌人..
闻之:民人 ⑤阖.
其自入而求之:关闭 ⑥列.
德而尚贤:按照某种次序排列 ⑦以劳殿.
赏:定、评定 ⑧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
:水的北面、山的南面 ⑨授之政,其谋得.
:成功 ⑩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
之中:渔猎之网 (2)一词多义
①薄⎩⎪⎨⎪⎧ 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治理不好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迫近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减轻,减少
②尚⎩⎪⎨⎪⎧
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崇尚好仁者无以尚.之:超过,高出襄平侯纪通尚.符节:主管,管理帝王之物 ③举⎩⎪⎨⎪⎧ 今上举.义不辟贫贱:选用举.义兵以诛暴乱:兴起,发动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举出,提出 ④逮⎩⎪⎨⎪⎧ 逮.至远鄙郊外之臣:及,达到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比得上诏狱逮.徒系长安:逮捕 ⑤下⎩⎪⎨⎪⎧ 下.之所以事上者:臣下无能则下.之:降 ⑥国⎩⎪⎨⎪⎧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国家国.中之众:国都 ⑦上⎩⎪⎨⎪⎧
今上.举义不辟贫贱:君王谨上.为凿一门:上面 (3)词类活用
①不能以尚贤.
事能为政也: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才德的人 ②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贫贱的人 ③今上举义不辟疏.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跟君王关系疏远的人 ④今上举义不辟远.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关系疏远、不在君王身边的人 ⑤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
也:动词活用为名词,辅助的人、助手 ⑥将在于众.
贤而已: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众多 ⑦必将富.之贵.
之: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有。
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尊贵
⑧不义不近.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接近 ⑨不义不亲.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亲密 (4)古今异义
①国.
中之众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
②今者王公大人..
为政于国家者
古义:指在高位者。
今义:成人。
③故士者,所以..
为辅相承嗣也 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4.常见虚词
①其⎩⎪⎨⎪⎧ 阖其.自入而求之:代词,他是其.故何也:句中语气词,表反问 ②则⎩⎪⎨⎪⎧
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连词,就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副词,表判断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②始我所恃者富贵也。
③此若言之谓也。
(2)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
②禹举益于阴方之中。
③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
④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
(3)宾语前置句
是其故何也?
(4)定语后置句
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
6.名言名句
(1)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2)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3)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