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种子发芽了 (第一、二课时)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种子发芽了》教案(第一课时)
1.种子发芽了【教材分析】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内容。
对植物一生的了解,是认识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价值的基础条件,是认识生命世界的重要一环。
在低年段种小葱活动的基础上,以种为载体,从观察植物一生的阶段,延伸到观察植物一生的全过程,实现对植物生命的历程的认识。
【学情分析】对于儿童来说,植物是熟悉而陌生的,他们知道植物无处不在,却很少有目的地去观察和研究过它们,也很少有种植经验,对植物的形态,构造,功能,作用缺乏了解,对种子发芽所需条件不清楚。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观察五种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
2.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的萌发条件。
科学探究:1.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整理信息,交流发现。
3.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种植,观察,实验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的价值。
【教学重点】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苹果种子,红松种子,冬瓜种子,红枣种子,其他种子,透明塑料瓶4个,脱脂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收集五种不同植物的种子,观察它们的特点,认识种子的多样性1.师:前面我们观察了西红柿和黄瓜的种子,平时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其他种子是什么样的?请你们将课前收集到的种子展示出来(展示五种植物种子),我们大家一起来描述一下各种种子的形状。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西红柿的种子小小的圆圆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 1种子发芽了第一课时 网格式教案
1.种子发芽了(第一课时)【核心概念】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学习内容与要求】6.1 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3—4年级:①描述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6.2 植物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繁殖。
3—4年级:①举例说出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举例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有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标准,对应新《课标》8. 2 “亲手种下盆栽植物的种子,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成幼苗,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和12. 1 “用简单的实验或依据生活经验,探讨水、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例如,探究水对种子发芽的的影响”。
本课第一课时内容首先询问学生平时对于植物的观察情况,了解学生前概念。
然后通过观察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这一活动,明确观察可以从形态、颜色等方面入手。
同时引起学生对种植植物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完成活动一“种植植物”。
最后,设计活动二“找到弄混的种子”,让学生学会利用种子的特征,把不同的种子和对应的植物联系起来的简单方法。
第二课时内容通过对上节课种植的西红柿生长情况的观察,思考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再分别对每一种影响因素提出假设,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对这门课有了一定认识,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在一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植物》中,学生学习了观察植物不同的方法;通过二年级下册《栽小葱》,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但是并没有观察过小葱从一颗种子变成一株完整植株的过程。
在这一课的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善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种子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愿望。
1.种子发芽了 (江苏 张杰)(第一课时)
1.种子发芽了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分校张杰【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标准,对应新《课标》8.2“亲手种下盆栽植物的种子,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成幼苗,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和12.1“用简单的实验或依据生活经验,探讨水、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例如,探究水对种子发芽的的影响”本课第一课时内容首先询问学生平时对于植物的观察情况,了解学生前概念然后通过观察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这一活动,明确观察可以从形态、颜色等方面入手同时引起学生对种植植物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完成活动一“种植植物”最后,设计活动二“找到弄混的种子”,让学生学会利用种子的特征,把不同的种子和对应的植物联系起来的简单方法第二课时内容通过对上节课种植的西红柿生长情况的观察,思考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再分别对每一种影响因素提出假设,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对这门课有了一定认识,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在一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植物》中,学生学习了观察植物不同的方法;通过二年级下册《栽小葱》,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但是并没有观察过小葱从一颗种子变成一株完整植株的过程在这一课的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善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种子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愿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形态不同2.知道种植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方法3.认识种子发芽的条件,能够理解种子发芽实验的设计科学探究:1.能够用语言描述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外形特征2.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西红柿和黄瓜3.能够设计栽种记录的内容,乐于长期观察记录4.设计“种子的发芽与什么有关”的实验,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科学态度:1.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的乐趣2.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意见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而空气可以使种子发芽,可以运用到生活中,提高种子发芽的效率,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教学重点】1.熟悉观察方法,明确记录单观察内容2.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教学难点】设计“种子的发芽与什么有关”的实验,初步形成对比实验的探究思维【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发芽的西红柿和黄瓜植株各一盆,西红柿、黄瓜、玉米、带壳葵花籽、枣、南瓜、蚕豆、苹果、松子等的种子学生材料:固体胶,彩笔,活动单,每组土壤、水若干,塑料瓶1个,花盆2只【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新朋友1.师:今天有两位小朋友要跟咱们一起上课不过它们想和同学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一些与它们有关的线索,同学们依次阅读线索,猜一猜它们到底是谁?如果你们猜出来了,按照要求填写活动单2.师:你猜到你们组的小伙伴了吗?能不能向其他同学介绍你的小伙伴的样子?投影仪展示学生活动单,学生回答生2:黄瓜种子的壳很硬生3:我们组的小伙伴是西红柿种子,它的个头很小,扁扁的,是褐色的,上面有一些细细的绒毛[设计意图:认识新朋友的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认识新朋友的欲望通过介绍新朋友,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观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做好引导者活跃了气氛,奠定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3.师:没错,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小伙伴西红柿和黄瓜是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它们维生素含量高,味道甜美,还可以美容养颜我们的小伙伴要长大成熟,必须经过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几个过程,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它们发芽的过程(板书:种子发芽了)二、一起种植物1.种子的发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通过一个视频观察一下观看视频《种子发芽了》2.师:你们愿意照顾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让它们也像这样发芽吗?师:你们打算怎么种植西红柿或者黄瓜种子?生:每天按时浇水、晒太阳,放在温暖的地方[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以满足部分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3.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不过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老师已经种下西红柿和黄瓜种子了,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观看视频“种植西红柿/黄瓜”4.师:怎样能把种子种的更好?生描述实验步骤:(1)把土壤放进花盆里,填满到距离花盆边缘1根手指的地方(2)在土壤上面放上两粒种子,两粒种子中间隔一点距离(3)在上面盖上一层薄薄的土,看不见种子即可(4)用塑料瓶浇水,等花盆底部有水流出即停止浇水师:种的过程中,老师还有一些温馨提示送给大家,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生阅读①四人为一个小组②分工明确,一人扶着花盆,一人放土壤,一人放种子,一人浇水④记得把试验台收拾干净,恢复原样5.师:是的,请同学们拿出材料盘,我们用5分钟时间种植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给你们组的小伙伴一个温馨的家活动一:种植西红柿/黄瓜(小组活动)师:种子种好了,我们接下来把它放到哪里呢?生:窗台上、有阳光的地方[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动手种植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延伸,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兴趣得到培养,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三、我是记录员1.师:把花盆放在教室的窗台上,那里有阳光照射,比较温暖现在是冬天,种子需水量少,每隔三天浇点水,大概两个星期后,种子就会发芽,来看看之后他们会长成什么样子展示图片(西红柿/黄瓜种子--发芽--长叶)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生:叶子的颜色和大小变了、植物长高了、叶子数量变多了2.师:同学们很细心,如果能把它们记录下来就更好了老师教大家一些记录方法植物的高度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量出?(尺子)用尺子量出之后,我们可以用涂格子的方式把它记下来,一厘米涂一个格子,不到1厘米涂半个格子叶子的数量我们也可以涂一涂,长出几片叶子,就用绿色彩笔把几片叶子涂成绿色植物的形状可以用笔画出来当然,我们还可以描出一片叶子,记录它的大小和形状,如果叶子多的话,也可以摘下一片叶子,夹在书里做成书签保存3.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教的记录方法观察老师带来的西红柿和黄瓜植株,3分钟时间,看哪一组做的好看又准确请同学们阅读活动单,按要求完成活动二:观察西红柿和黄瓜植株成果展示【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用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方式进行学习,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观察能力】4.师: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观察方法,同学们,你们能为你们组的小伙伴写一份这样的观察日记吗?如果你有不一样的发现,也可以用文字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观察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问题,同学们可以向爸爸妈妈或者老师求助,也可以去图书馆或者网上查找资料,找到解决办法四、多种形态的种子1.讲述:我们的小伙伴西红柿种子和黄瓜种子去准备发芽了,但是他们还带来一些小伙伴你认识它们吗?你是怎么认出它们的?2.小组活动:每组观察一种植物种子(红枣、苹果、蚕豆、松子、冬瓜种子,玉米)学生介绍,Ppt展示红枣、苹果、蚕豆、松子、冬瓜种子及相应的果实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发现,种子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所以我们才能分辨出它们的名称4.师:老师发现这些种子中有一些果实的“奸细”,它们就是玉米和葵花籽我们看到的这些并不是它们的种子,而是果实果实就像是妈妈,种子就像是肚子里的宝宝,只有从果实妈妈的肚皮里出来,种子宝宝才能被我们看到所以,葵花的种子是白色的瓜子仁玉米的种子是挤压玉米白色一端掉出来的物体[设计意图:通过图像和实物的生动介入,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能认识到种子的形态多样,简单自然]【板书设计】1.种子发芽了。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种子发芽了》优质说课稿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种子发芽了》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种子发芽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条件,学会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和生长条件,种子发芽的过程。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引发学生对种子发芽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和生长条件,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3.交流: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子发芽的过程和生长条件。
5.拓展:学生进行种植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结构:种皮、胚、胚乳条件:水分、温度、空气过程:种子吸收水分,种皮胀破,胚根生长,胚芽发育,形成幼苗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和课堂参与度来进行。
《种子发芽了》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一课种子发芽了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发芽了》。
本单元从植物种子的萌发到成长,再到开花、结果,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的生命周期。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带领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种子,引导学生在种番茄或黄瓜之前要做好计划,按照计划进行正确播种。
最后通过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阳光、水分、空气等因素。
本课内容较多,建议两课时完成。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天真,探究积极性高。
学生对番茄、黄瓜等蔬菜非常熟悉,也知道它们是由种子萌发成长而来,但是很少有学生具体观察过种子,也很少有学生亲自播种过种子,对于种子萌发的条件就更加不熟悉了。
本节课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验等步骤,逐步加强对种子的探索,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能够说出番茄种子和黄瓜种子的特点。
2.通过讨论分析,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或黄瓜并设计栽种记录,长期观察记录。
3.通过对比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了解种子的多样性。
4.做种子萌发对比实验,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三、学习重点:1.通过讨论分析,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或黄瓜并设计栽种记录,长期观察记录。
2.做种子萌发对比实验,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四、学习难点:1.通过讨论分析,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或黄瓜并设计栽种记录,长期观察记录。
2.做种子萌发对比实验,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五、教学准备:教材、教学课件、每组实验材料包(番茄种子、黄瓜种子、苹果种子、红松种子、冬瓜种子、枣种子、绿豆种子、带土的花盆、4个透明玻璃瓶、卫生纸、小勺子、水等)、实验记录单。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好收集的种子。
六、学习过程:。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2.预设生:不一样;有可能一样。
3.师:可以和小组成员椅子试着设计一下实验方案,或仔细观察生活找到适合解释的例子。
4.师:根、茎、叶是植物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小苗还能成活吗?
5.预测生:不能成活,没有营养。
可以成活,有直接扦插茎的方式繁殖。
6.师:说得都很有道理,你们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来证实自己的想法。
7.师小结:我们的小番茄、小黄瓜还在成长,小园丁们我们要继续观察,继续记录,期待它们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只有精心呵护,我们的幼苗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茎,运
输根,吸
收叶,制造
4. 植物结果了
果皮果肉种子。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了》优质教案
苏教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
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
本课首先用观察法认识种子; 接着认识种子的多样性。
再用正确的方式学习播种种子;探究栽种记录的填写方式:最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本课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维续进行科学探究。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种子发芽的过程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有部分学生看过长辈播种种子的过程,对如何播种种子有着自己的理解,但亲自播种到收获的观察经验是没有的。
本节课从观察开始到亲自播种,再分析与学生共同经历播种种子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之后的观察也埋下种子。
观察记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共同设计简单明了的记录单对于学生记录是有所帮助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学生对什么是种子也会有前概念的模制。
比如玉米是种子吗?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
需要更多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对什么是种子加以现固。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用语言描述番茄和黄瓜种子的外形特征。
2、通过收集五种植物种子,扩展对种子形态多样性的认识。
科学探究1、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栽种种子的知识,播种番茄或者黄瓜并设计栽种记录,乐于长期观察记录。
2、运用对比实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科学态度1、学会尊重自然规律。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和黄瓜,并做好记录。
难点: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五、【教学准备】1.黄瓜、西红柿种子,以及其他五种种子。
2花盆、土、水、小铲子。
3.四个塑料瓶、种子、水、纸巾。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你们期待已久的科学课今天跟你们见面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科学课的第一课《种子发芽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种子发芽了》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种子发芽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探究种子发芽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种子的结构、种子发芽的条件、实验操作等,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对于种子发芽的内部结构和生长条件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图片和实际的操作,引导学生掌握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条件,学会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发芽的过程和生长条件。
2.难点:种子内部结构的认知和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颗发芽的种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种子的结构和生长条件,引导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4.讨论: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种子发芽的条件。
5.总结:总结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发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种子结构图示:展示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轴等。
2.种子发芽条件:展示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如水分、温度、空气等。
3.实验步骤:列出种子发芽实验的步骤,引导学生有序操作。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种子发芽了》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种子发芽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种子发芽的过程。
本课通过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芽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对于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还需进一步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植物生长,但对于种子发芽的微观过程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芽条件,学会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的结构和发芽条件。
2.难点:种子发芽的微观过程和探究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种子发芽的观察结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种子、花盆、水、纸巾、放大镜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种子发芽的实验盒(包含种子、纸巾、花盆等)。
3.课件:种子发芽的过程、实验操作步骤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种子发芽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种子发芽的故事,或者展示一颗发芽的种子,让学生猜测它是如何发芽的。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种子的结构和发芽条件,让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
2020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科目: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1.种子发芽了【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
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
本课首先介绍种子的多样性;然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时间关系,本课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观察一周后有的发芽、有的没发芽的情况会自然而然引起学生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兴趣。
在学生的前概念里很多人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必备条件。
由此可见,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也会有前概念的模糊,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需要继续探究。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
2.知道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是种子能否萌发的基本条件。
科学探究:1.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科学态度: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种子的价值,种子萌发的意义。
【教学重点】能够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探究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苹果种子、松子、冬瓜、红枣种子、广口带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几天过去了,你们的种子发芽了吗生:交流种植后的现象。
师:黄瓜种子很多都发芽了,很棒,发芽后隔断时间要记得浇水哦。
西红柿的种子还没发芽,不要着急哦,过几天可能就发芽了呢!孩子们每天都要观察哦。
二、认识种子多样性1.师:老师之前让大家带来一些其他的种子,你们带来了哪些种子呢生:介绍带的种子。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种子发芽了》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种子发芽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 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种子的结构、种子发芽的条件、种子发芽的过程和种子发芽的实验。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对于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实物观察和亲身体验来加深。
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学会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
2.难点:种子发芽的条件和实验操作。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2.实验法:通过种子发芽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种子发芽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种子、花盆、土壤、喷壶、放大镜、实验记录表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颗种子、一张实验记录表、一支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颗种子,引发学生对种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种子是怎么发芽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实物或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颗种子、一张实验记录表和所需的实验材料。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种子发芽了》优秀教案
1.种子发芽了【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
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
本课主要介绍与种子发芽有关的知识,教材涉及2课时。
首先用观察法认识种子;再小组合作,用正确的方式学习播种种子;探究栽种记录的填写方式;接着认识种子的多样性;最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本课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学情分析】学生对种子发芽的过程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有部分学生看过长辈播种种子的过程,对如何播种种子有着自己的理解,但亲自播种到收获的观察经验是没有的。
本节课从观察开始到亲自播种,再分析与学生共同经历播种种子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之后的观察也埋下种子。
观察记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共同设计简单明了的记录单对于学生记录是有所帮助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学生对什么是种子也会有前概念的模糊。
比如玉米是种子吗?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
需要更多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对什么是种子加以巩固。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用语言描述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外形特征。
2.能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
科学探究:1.通过种西红柿和黄瓜,了解正确的种植方法。
2.通过设计栽种记录的内容,找到适合的记录办法。
3.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科学态度:1.能够对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情况产生好奇心,乐于长期观察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种子的价值,种子萌发的意义。
【教学重点】知道种子的种植方式并进行正确的观察、记录。
能够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设计栽种记录,并乐于长期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2021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种子发芽了》教案(共2课时)
1.《种子发芽了》教案(共2课时)【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种植、观察、探究、归纳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初步了解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已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3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列举当地的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
8.1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部分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8.2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标准,对应新《课标》8.2“亲手种下盆栽植物的种子,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成幼苗,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和12.1“用简单的实验或依据生活经验,探讨水、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苏教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版1.种子发芽了(第一、二课时)教案
1.种子发芽了【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
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
本课首先介绍种子的多样性;然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时间关系,本课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观察一周后有的发芽、有的没发芽的情况会自然而然引起学生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兴趣。
在学生的前概念里很多人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必备条件。
由此可见,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也会有前概念的模糊,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需要继续探究。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
2.知道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是种子能否萌发的基本条件。
科学探究:1.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科学态度: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种子的价值,种子萌发的意义。
【教学重点】能够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探究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苹果种子、松子、冬瓜、红枣种子、广口带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几天过去了,你们的种子发芽了吗?生:交流种植后的现象。
师:黄瓜种子很多都发芽了,很棒,发芽后隔断时间要记得浇水哦。
西红柿的种子还没发芽,不要着急哦,过几天可能就发芽了呢!孩子们每天都要观察哦。
二、认识种子多样性1.师:老师之前让大家带来一些其他的种子,你们带来了哪些种子呢?生:介绍带的种子。
师:看来种子有很多种哦,老师也带来一种种子,你们猜猜看?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这个白胖子。
生:猜测,花生。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种子发芽了》优秀教案
1.种子发芽了【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
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
本课主要介绍与种子发芽有关的知识,教材涉及2课时。
首先用观察法认识种子;再小组合作,用正确的方式学习播种种子;探究栽种记录的填写方式;接着认识种子的多样性;最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本课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学情分析】学生对种子发芽的过程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有部分学生看过长辈播种种子的过程,对如何播种种子有着自己的理解,但亲自播种到收获的观察经验是没有的。
本节课从观察开始到亲自播种,再分析与学生共同经历播种种子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之后的观察也埋下种子。
观察记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共同设计简单明了的记录单对于学生记录是有所帮助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学生对什么是种子也会有前概念的模糊。
比如玉米是种子吗?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
需要更多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对什么是种子加以巩固。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用语言描述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外形特征。
2.能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
科学探究:1.通过种西红柿和黄瓜,了解正确的种植方法。
2.通过设计栽种记录的内容,找到适合的记录办法。
3.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科学态度:1.能够对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情况产生好奇心,乐于长期观察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种子的价值,种子萌发的意义。
【教学重点】知道种子的种植方式并进行正确的观察、记录。
能够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设计栽种记录,并乐于长期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齐11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种子发芽了【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标准,对应新《课标》8. 2 “亲手种下盆栽植物的种子,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成幼苗,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和12. 1 “用简单的实验或依据生活经验,探讨水、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例如,探究水对种子发芽的的影响” o本课第一课时内容首先询问学生平时对于植物的观察情况,了解学生前概念。
然后通过观察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这一活动,明确观察可以从形态、颜色等方面入手。
同时引起学生对种植植物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植物生长需要咖些条件,完成活动一“种植植物” o最后,设计活动二“找到弄混的种子”,让学生学会利用种子的特征,把不同的种子和对应的植物联系起来的简单方法。
第二课时内容通过对上节课种植的西红柿生长情况的观察,思考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再分别对每一种影响因素提出假设,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对这门课有了一定认识,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在一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植物》中,学生学习了观察植物不同的方法;通过二年级下册《栽小葱》,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但是并没有观察过小葱从一颗种子变成一株完整植株的过程。
在这一课的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善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种子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愿望。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形态不同。
2.知道种植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方法。
3.认识种子发芽的条件,能够理解种子发芽实验的设计。
科学探究:1.能够用语言描述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外形特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种子发芽了-12.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西红柿和黄瓜。
【科学】(新教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1.1《种子发芽了》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1.1《种子发芽了》教学设计课题种子发芽了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了种子的特点2、知道种子的萌发需要温度、水分和空气等条件科学探究1、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栽种种子的知识,并学会栽培2、运用对比实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科学态度尊重自然规律重点种子的萌发需要温度、水分和空气等条件难点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有诗句导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提出问题:①种子有什么特点?②怎么播种种子?③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边听边思索从诗歌导入,新颖讲授新课一、观察番茄和黄瓜的种子导入:成熟的番茄和黄瓜,它们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1、用小刀切开西红柿和黄瓜,观察它们的特点。
【提示】注意安全,别让小刀伤手。
2、番茄和黄瓜的种子观察记录用小刀切番茄和黄瓜,观察交流种子的特点,并描述填写观察记录表看视频准备活动性材料种番茄学会从不同方面观察种子的特点学会种植番茄形状大小颜色软硬其他番茄黄瓜3、小结:不同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数量等都不同。
二、一起来种番茄导入:怎么播种种子?我们先看一段小视频。
【提示】注意认真听(一)指导学生开展种番茄活动1、活动材料花盆、泥土、水、番茄种子2、活动过程①在花盆土中挖一个小坑,在里面放两粒种子。
②盖上一层薄土,浇水。
3、注意事项①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②第一次浇水要浇透4、番茄种子栽种记录设计活动记录内容讨论交流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认识材料观看按步骤实验,观察猜测分析回答多渠道获取种植知识通过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花盆好吗挖坑深度种子数量浇水量放置位置(二)获取栽种知识1、怎样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黄瓜的知识?【提示】询问父母、查阅书籍、听网络讲课等2、【资料】种植番茄小知识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
60-100天可以成熟。
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种子发芽了
【教材分析】
《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
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
本课首先介绍种子的多样性;然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时间关系,本课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观察一周后有的发芽、有的没发芽的情况会自然而然引起学生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兴趣。
在学生的前概念里很多人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必备条件。
由此可见,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也会有前概念的模糊,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需要继续探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
2.知道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是种子能否萌发的基本条件。
科学探究:
1.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科学态度:
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种子的价值,种子萌发的意义。
【教学重点】
能够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
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探究的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苹果种子、松子、冬瓜、红枣种子、广口带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几天过去了,你们的种子发芽了吗?生:交流种植后的现象。
师:黄瓜种子很多都发芽了,很棒,发芽后隔断时间要记得浇水哦。
西红柿的种子还没发芽,不要着急哦,过几天可能就发芽了呢!孩子们每天都要观察哦。
二、认识种子多样性
1.师:老师之前让大家带来一些其他的种子,你们带来了哪些种子呢?
生:介绍带的种子。
师:看来种子有很多种哦,老师也带来一种种子,你们猜猜看?
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这个白胖子。
生:猜测,花生。
师:你真聪明!找一找,花生的种子在哪里?
生:捏开,花生米是种子。
师:你们说的很对。
2.师:这有很多不同的植物,你认识它们吗?
生:蚕豆,苹果,红松,冬瓜,红枣。
师:它们的种子在哪里?
生:蚕豆:拨开豆荚里面的豆子就是蚕豆种子;苹果:吃掉苹果,里面的黑色的籽儿就是苹果种子;红松:松塔里面的松子就是红松的种子;冬瓜:去掉冬瓜瓤,里面的就是冬瓜的种子;红枣:吃掉枣,里面的枣核就是种子。
师:你们找的很准确,一般我们把籽儿、核儿、仁儿、豆儿等叫它的种子。
3.师:植物的种子有很多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种子的特点呢?生:大小、颜色、软硬、表面......
师:从这些方面观察,蚕豆,苹果,红松,冬瓜,红枣种子都具备什么特点呢?
生:蚕豆: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小黑点;苹果: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红松: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冬瓜: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红枣种子: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4.师:(出示玉米)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种子的特点,接下来请找一找,玉米的种子在哪里?生:猜测玉米粒是种子。
师:玉米豆可不是玉米的种子哟!它是玉米的果实,玉米豆外皮剥掉,里面才是它的种子哦!师:(出示草莓)你知道它的种子在哪里吗?
生:草莓上面的小点点是种子。
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草莓的种子不在草莓里面,而是长在草莓的外面!
师:(出示香蕉)香蕉有种子吗?
生:猜测没有种子。
师:香蕉的种子就在香蕉内部黑色的地方,只是香蕉可以用其他方式繁殖,久而久之,香蕉的种子就退化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种子,使学生了解种子多样性。
通过特殊种子的举例,使学生会找种子。
]
三、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1.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子,你知道种下去的种子,想要萌发时必须需要哪些条件吗?生:大胆猜测:需要阳光、水、空气、适合的温度......
师:要想知道种子萌发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咱们就这样猜测可不行,还得亲自试试呢!
看,这是什么?
生:豆芽。
师: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准备了泡好的绿豆种子、有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等材料,和大家一起利用绿豆来研究一下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要想确定这些条件是否是种子萌发必须的条件,那么咱们还是得用实验来进一步的验证。
你们想如何设计呢?
生:设计对比试验。
在6个瓶子里各放2张纸巾。
(出示图片)
在1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放一些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
师:如果设计对比实验,接下来的几组你想如何设计?
生:交流。
在2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不放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
在3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放很多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
4号瓶子和1号一样,但是放在冰箱里,制作低温环境。
在1号瓶子里放5粒种子、放一些水、盖紧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
6号瓶子和1号一样,但是瓶外用黑布遮挡,制作无光环境。
师:仔细观察6组种子种植的条件是什么?
生:分析条件、完成表格。
2.师:五六天后观察瓶子里的种子。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1号瓶、6号瓶的种子萌发了。
师:2号瓶的种子为什么没有萌发呀?
生:2号瓶的种子没有水。
师:3号瓶的种子为什么没有萌发呀?
生:3号瓶的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啦。
师:为什么4号瓶也没有萌发呢?
生:4号瓶放在冰箱里温度太低了。
师:为什么5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呢?
生:因为5号瓶瓶盖拧紧了,没有新鲜的空气。
师:那我们看一看1号瓶它为什么可以萌发呢?谁来总结一下?
生:1号瓶和6号瓶有空气、温度合适、没有完全浸泡在水里。
3.师:通过实验,谁能总结一下植物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
生:种子萌发需要新鲜的空气、充足的水、适宜的温度,不一定需要阳光。
师:看来你们真的会了,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将知识再巩固一下。
生:观看视频。
4.师:我们一起完成活动手册吧!
生:完成活动手册。
师:核对活动手册。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种子萌发必备的三点条件是空气、水、适宜的温度。
]
六、拓展应用
1.师:特别热的环境种子能发芽吗?
生:不能。
师:煮熟的种子能发芽吗?
生:不能。
2.师:种子发芽虽然与充足的空气、水、适宜的温度有关,但是种子本身得是健康的种子才有机会发芽哦!
[设计意图:通过追问种子萌发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活的种子才可以萌发。
]
【板书设计】
1.种子发芽了
活的种子
充足的空气
适量的水
适宜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