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罪刑法定原则_809法学二
第一讲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
第一讲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刑罚的适用应当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即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了其中一行为为犯罪,并且规定了对该行为的刑罚,才能对犯罪行为实施刑罚。
这一原则在现代法治国家中被广泛应用,并在刑法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法律效力、法律确定性、法律公正性、适用情节和法律追溯性等方面对罪刑法定原则进行论述。
首先,罪刑法定原则确保了刑法实施的法律效力。
根据刑法学说,法律作为国家所制定的规范行为的准则,其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罚的适用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这样才能保证刑罚的法律效力。
只有刑罚依据法律的规定进行,才能使罪行得到惩罚,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平。
其次,罪刑法定原则保障了法律的确定性。
法律确定性是指法律规定的内容应具有明确性和确定性,以方便人们根据法律的规定行为。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罚的适用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使人们能够预见和遵守法律。
只有法律的规定明确,人们才能依法行事,并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罪刑法定原则保证了刑罚的公正性。
刑罚的适用必须建立在法律的规定之上,并且要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进行量刑,以实现刑罚的公正性。
罪刑法定原则保证了对于同样的犯罪行为应该受到同样的法律制裁,避免了刑罚的不平等和偏向。
再次,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在刑罚的适用中考虑适用情节。
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的基本要素和最低刑罚,但在具体适用刑罚时需要考虑犯罪行为的具体情节,如故意程度、主观恶性、危害程度等。
这样能够根据不同的情节对犯罪行为进行更加公正的刑罚量刑。
最后,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律的适用具有追溯性。
即一旦其中一行为被刑法明确规定为犯罪行为,那么这一行为应该追溯到法律规定之前,不能对之前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进行追究与惩治。
这一原则保护了人权,避免了法律的变动对人权的侵犯。
总结来说,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中重要的法治原则之一、它要求刑罚的适用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保障刑罚的法律效力、法律确定性和公正性,在适用刑罚时应考虑适用情节,并具有法律追溯性。
论述罪刑法定原则
论述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这可真是刑法里超级重要的一个原则呢。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就是说呀,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以及对于这种犯罪应该处以什么样的刑罚,都得由法律事先规定好。
不能说今天法官看这个人不顺眼,就随便给他定个罪,想怎么罚就怎么罚,那可不行。
这就像是玩游戏得先知道游戏规则一样,大家都得按照这个规则来。
如果没有这个原则,那整个社会就乱套啦。
就好比在一个班级里,如果老师想惩罚谁就惩罚谁,没有一个事先定好的规则,同学们肯定会觉得特别不公平,然后就会各种不服气,这个班级也就没法好好管理啦。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渊源这原则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呢。
它可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古代的时候呀,法律可没有这么完善,那时候很多时候是君主或者当权者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于是就开始慢慢建立起这个罪刑法定原则啦。
这就像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一个标志一样。
就像我们小时候不懂事,做事可能比较任性,但是随着我们长大,就知道要守规矩啦,这个原则的发展也是类似的道理呢。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1. 法定化犯罪和刑罚必须得由成文法来规定。
比如说在咱们国家,就得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才行。
地方上的一些小规定可不能随便就给人定个罪啥的。
这就好比在一个公司里,只有老板或者高层制定的正式规则才是有效的,下面的小团队不能自己搞一套惩罚人的规则。
2. 明确化这个法律规定还得明确呢。
不能模棱两可,让大家猜来猜去。
比如说不能说“做坏事就有罪”,这“坏事”的范围太模糊啦。
得明确说出来哪些行为是犯罪,比如盗窃达到多少钱算犯罪,抢劫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判等等。
就像我们给人指路,不能说“往那边走就对了”,得说“往东走500米,然后左转”这样明确的话。
3. 合理化刑罚的设置要合理。
不能说偷个苹果就判死刑,这也太夸张啦。
要根据犯罪的危害程度等因素来合理地设置刑罚。
这就像我们给别人的奖励或者惩罚都得和他做的事情相匹配。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罪刑法定原则是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它主要指的是在刑事诉讼中,只有法律明文规定某个行为为犯罪行为并设定了相应的刑罚,才可以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惩处。
这个原则在现代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也成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的重要法律保障。
一、概念解析1. 罪刑法定原则的定义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在国家制定刑事立法时,必须明确规定犯罪行为及其相应的处罚标准,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明确规定。
2. 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演变该原则起源于欧洲大陆,在18世纪末期被正式确立。
当时欧洲各国存在着以专制君主制为主导的政治体制,社会秩序混乱,司法系统不健全。
为了保障公民权利和限制统治者滥用权力,欧洲各国开始建立起符合人权和司法公正要求的立法体系,并将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其中的基本原则之一。
3. 罪刑法定原则的意义罪刑法定原则是保障公民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的重要法律保障。
该原则可以有效防止司法机关对被告人进行不当惩处,维护社会公正和司法公正,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1. 制定明确的犯罪标准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国家必须制定明确的犯罪标准,即将某种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行为,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明确规定。
这样才能使被告人在面临指控时知道自己所面临的具体指控内容,也能使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有据可依。
2. 制定明确的刑罚标准除了要求制定明确的犯罪标准外,罪刑法定原则还要求国家必须制定明确的刑罚标准,即对于每种犯罪行为都应该设立相应的刑罚,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明确规定。
这样才能使被告人在面临审判时知道自己所面临的刑罚可能性,也能使司法机关在判决时有据可依。
3. 适用罪刑法定原则的范围罪刑法定原则适用于所有的犯罪案件,包括重大犯罪和轻微犯罪。
不管是什么样的犯罪行为,只要它符合国家制定的犯罪标准,就应该按照相应的刑罚标准进行惩处。
三、罪刑法定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1. 保障被告人权利在审理案件时,司法机关必须按照国家制定的犯罪标准和相应的刑罚标准进行审理。
罪刑法定原则名词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名词解释罪刑法定原则,也称为法定刑罚原则,是公民享有合法的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是现代法治国家必须遵循的一个法律准则,它要求刑罚法律应当具有确定性、明确性和确定性,确保在应用刑罚时,法律必须以明确的规定来约束执法机关和法院的行为,防止滥用职权和刑罚过度。
首先,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罚法律具有确定性。
确定性的要求指的是刑罚法律必须明确规定了哪些行为被视为犯罪行为以及对这些行为所规定的刑罚。
这就要求刑罚法律必须定性明确,不能出现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语言,使公民能够清楚地了解哪些行为是犯罪,从而能够遵守法律。
同时,执法机关和法院在执法和审判过程中也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和相应刑罚来进行,不能凭借个人意愿或主观判断来确定刑罚。
其次,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罚法律具有明确性。
明确性的要求指的是刑罚法律应当明确规定犯罪行为所应受到的具体刑罚,在刑罚决定上要求有一定的限定和可预见性。
这就要求刑罚法律不能存在过于模糊或歧义的词语或规定,必须确保刑罚能够清晰明确地被公民理解。
而执法机关和法院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法律明确规定的刑罚进行决定,不能凭借主观意愿或个人判断来决定刑罚的轻重。
最后,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罚法律具有确定性。
确定性的要求指的是刑罚法律应当确保任何人在犯罪之前都可以预见犯罪行为的后果,并对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就要求刑罚法律不能对同样的行为给予不同的刑罚,而应根据法律规定的刑罚进行决定,以确保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执法机关和法院在决定刑罚的过程中也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证据进行,不能凭借个人喜好或随意决定刑罚的轻重。
综上所述,罪刑法定原则是法治国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它要求刑罚法律具有确定性、明确性和确定性,确保在应用刑罚时依法办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只有遵守罪刑法定原则,才能保证刑罚的公正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
罪刑法定原则是什么
罪刑法定原则是什么(1)禁止溯及既往(事前的罪刑法定),是指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
这一要求也被称为禁止事后法。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2)排斥习惯法(成文的罪刑法定)。
根据预测可能性原理,罪刑规范应当具有明确性、稳定性。
刑事司法应当以成文法为准,排斥习惯法。
(3)禁止类推解释(严格的罪刑法定)。
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适用有类似规定的其他条文予以处罚。
类推解释实际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地对国民的行动自由进行压制。
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因此,对刑法的适用应严格适用,而不能类推适用;对刑法的解释也应当严格解释,而不能类推解释。
(4)刑罚法规的适当,包含刑法明确性、禁止不确定刑和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三项内容(确定的罪刑法定)。
刑法明确性,是指刑法条文应当清楚明确,使人能够了解什么是犯罪行为,让人具有判断可能性。
禁止不确定刑,是指刑罚应当规定得清晰确定。
刑罚越不确定,越容易被滥用。
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是指由于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刑罚的适用应保持补充性、谦抑性,适用范围应当合理适当。
上述这些内容表明,刑罚法规应当明确、确定和适当。
需要注意,刑法分则的罪状表述方式多种多样,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的,也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在刑事司法中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对刑法的解释要合理。
任何解释方法所得出的结论,都不能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在方法上就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抵触,故属禁止之列。
采取其他解释方法时,其解释结论也必须符合罪刑法定主义,符合刑法目的。
刑法解释,按其效力分为三种:(1)立法解释,即由立法机关所作的解释,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
通常认为立法解释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在刑法或相关法律中所作的解释性规定;二是在“法律的起草说明”中所作的解释;三是在刑法施行过程中对发生歧义的规定所作的解释。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法治原则。
它旨在确保刑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保护人权和公正处理刑事案件。
在本文中,将详细探讨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历史发展和意义。
罪刑法定原则,又称为“罪刑法无定”,即在适用刑事法律时,罪行和刑罚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这一原则源于古罗马法学家乌法尔塔诺斯的论述,“罪刑不无定,非法欲快则暴君也”。
其核心是禁止对行为进行无准确预先规定的刑罚,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和诉讼公正。
罪刑法定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首先,行为必须在法律明文规定范围内方可构成罪行。
即只有已确切列举的犯罪行为才能被认定为刑事犯罪,而不能凭个人主观判断或法官的判断。
这既有效遏制了滥用刑罚的可能性,也保护了被告人的权益。
其次,罪行的成立必须满足法定的组成要件。
即法律必须明确规定何种行为才构成犯罪,行为的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特征或动机。
这一要求有效防止了法律的歧视性和滥权行为的发生。
再次,刑罚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确定。
即法律必须明确规定何种罪行对应怎样的刑罚,而不能随意规定或变相规定。
这一要求确保了刑罚的公平合理性,防止了滥用刑权的发生。
最后,刑罚的执行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
即在执行刑罚时必须参照法律明确的程序规定,不能随意变动或改变。
这一要求保护了被执行刑罚人的权益,确保了刑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可追溯到欧洲启蒙时代,当时的贵族对君主专横行为表示强烈不满。
法学家们开始主张,在适用刑罚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的规定。
法国大革命期间,罪刑法定原则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成为了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意义在于保障了个人的权益和自由。
首先,它确保了司法权力的限制和规范,防止了滥用职权的发生。
其次,它为被告人提供了明确的界限和辩护的权利,保障了其受到公正审判的权利。
再次,罪刑法定原则保障了刑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防止了刑罚的滥用和不当扩张。
最后,它促进了法治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又称罪刑法定主义,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优秀成果,历经数百年人类政治文明、法治文明的洗礼与锤炼,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推动、验证刑事法律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可撼动的思想基础和帝王标准。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法律对犯罪的处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是犯罪,什么是犯罪,各种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刑罚是什么,种类是什么?刑罚包括:如何适用各种刑罚,以及如何确定各种罪行的刑罚具体范围。
对于在刑法的具体规定中没有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概括起来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刑法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原则。
我国1979年颁布施行的刑法基本上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1997年修改后的《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
这一条明确了“罪刑法定原则”作为我国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且在我国的刑法立法与刑法适用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
罪刑法定主义所要求的法律主义是指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
(2)禁止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
禁止事后法是指只能适用行为时的法律,而不得适用行为后的法律(溯及既往)。
(3)禁止类推解释。
(4)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5)明确性。
明确性表示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确切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准确地确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以保障该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该规定运用的对象。
(6)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是指刑法只能将具有处罚根据或者说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什么叫罪刑法定原则
一、什么叫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原则是世界各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中普遍接受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在刑法各项基本原则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核心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有哪些
1.绝对禁止适用类推,但是不禁止扩大解释,把刑法的明文规定作为定罪的唯一根据。
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能通过类推或者类推解释以犯罪论处。
2.绝对禁止适用习惯法,把成文法作为刑法的唯一渊源。
对于刑法上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允许通过适用习惯法定罪。
3.绝对禁止刑法溯及既往,把从旧原则作为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唯一原则。
法律快车提醒您,对于行为的定罪量刑,只能以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为依据,行为后颁行的新法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4.绝对禁止法外刑和不定期刑,刑罚的名称、种类和幅度,都必须由法律加以确定,并且刑期必须是绝对确定的,既不允许存在绝对的不定期刑,也不允许规定相对的不定期刑。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随意擅断,法无明令禁止即允许,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行为不得随意处罚。
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
3.明确化,即刑法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对于罪名的描述和罪行的处罚也必须做到明确具体。
刑法的基本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益的法律工具。
为了确保刑法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刑法确立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原则展开论述。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刑法中,这一原则被强调为“刑法平等原则”,即法律对所有人都应一视同仁,不因身份地位、财富差距或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偏袒或歧视。
2.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核心原则之一,也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刑罚的适用必须有明文依据,即只有在法律中明确定义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犯罪,且相应的刑罚也必须明确规定。
3. 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程度必须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相适应,即犯罪行为越严重,刑罚越重;犯罪行为越轻微,刑罚越轻。
4. 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权刑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权益。
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尽可能减少对被告人的不必要短暂禁锢,保护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其合法权益,是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二、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中的首要原则之一,也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罪刑法定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罪刑法定的法律意义罪刑法定原则首先要求国家制定刑法明确划定犯罪的定罪和量刑标准,确保对犯罪行为有明确的认定和相应的刑罚规定。
这种明确性既体现在犯罪行为的定义上,也体现在刑罚的种类和适用上。
2. 刑罚的法定性刑罚的法定性要求刑罚的适用必须有明文依据,并确保刑罚的种类、程度和适用条件都在法律范围内。
刑罚不能超出法律赋予的权限,同时也不能随意增加刑罚或者扩大其范围。
3. 惩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罚是在法律规定和程序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经过合法的刑事审判程序。
判决和执行刑罚的过程必须公正、透明,并遵守法定的法律程序。
4. 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种类、程度和适用必须与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相适应。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起源于西方国家。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罪刑法定原则被写入了人权宣言的第8条:“公民权利及其保障的原则是通过这些权利申述表达个人的政府害怕。
”欧洲国家在法治发展的进程中,逐渐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地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空前的法学、哲学、社会学等思想的交锋与撞击,罪刑法定原则在西方国家得到了系统地建立和完善。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无罪推定”原则。
即在未经法律程序审判前,任何人都应被认定为无罪,不得被强制认定为有罪。
这是一种个人权利保护的原则,它确保了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确保了合法的人不会被错误地定罪。
第二是“法定罪名、法定刑罚”原则。
即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和刑罚,必须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不能凭借个人的任意行为加以惩罚。
这是一种国家权力受限的原则,它约束了国家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权力,保护了公民的人权。
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罪刑法定原则保障了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它要求司法机关在审判中必须依法办案,确保了合法的人不会受到不当的处罚和侵犯。
其次,罪刑法定原则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
仅当刑罚具有法定性,才能避免司法机关的滥用权力,确保犯罪行为受到公正、公平的惩罚。
第三,罪刑法定原则保障了法治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它树立了权力受限的原则,使国家不能随意扩大对个人的惩罚权力,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然而,罪刑法定原则在实践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特殊案件的处理需要法律灵活适应。
例如,在恐怖主义等极端状况下,需要及时制定相应措施以保护社会安全。
此外,罪刑法定原则可能会因为司法机关对法律的解释和应用存在不当之处而导致判决不公的情况出现。
综上所述,罪刑法定原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只有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才能保障个人的权利和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法治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罪刑法定原则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提高司法机关的公正性和专业水平,确保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实践中得到更好地贯彻和应用。
罪刑法定原则是什么
罪刑法定原则是什么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具有的﹑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事⽴法与刑事司法基本精神﹑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法和刑事司法过程的基本准则法。
新刑法规定了刑法的三个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适⽤法律⼀律平等原则法。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犯罪及其刑罚都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法⽆明⽂规定不为罪,法⽆明⽂规定不处罚”法。
具体内容就是刑法第3条的规定,即“法律明⽂规定为犯罪⾏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法。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
1﹑司法机关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把握犯罪的本质和具体的构成要件,严格区分罪与⾮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定性准确,量刑适当,不枉不纵;
2﹑司法解释不能违背刑事⽴法的意图,不能代替⽴法法。
罪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犯多⼤的罪,便应当承担多⼤的刑事责任,就判处轻重相当的刑罚,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法。
适⽤法律⼀律平等原则
适⽤法律⼀律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犯罪,在适⽤法律上⼀律平等,不允许任何⼈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
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要求
刑法定原则的内容要求
一、引言
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目的是保护人权、保障社会公正和促进法治。
该原则要求在确定犯罪和刑罚时,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确保法律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本文将从法定化、明确化和合理化三个方面,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要求进行简述。
二、法定化
法定化是罪刑法定原则的首要要求,它意味着犯罪和刑罚必须由立法机关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定下来。
法律应该明确规定犯罪的行为和性质,以及相应的刑罚和量刑标准。
同时,法律的规定应该具有稳定性,避免频繁修改和变动,以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可预测性。
三、明确化
明确化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另一个重要要求。
它要求法律对犯罪行为的描述应该清晰、具体,避免模糊和歧义。
在确定犯罪时,应该根据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全面、准确的判断,确保罪与罚的准确对应。
同时,法律对刑罚的规定也应该明确,包括刑罚的种类、量刑的标准、执行方式等,以便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准确适用。
四、合理化
合理化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最高要求。
它要求法律的规定不仅要符合社会现实和道德伦理,还要符合人权保障和法治精神。
在确定犯罪和刑罚时,应该充分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等因素,避免过度惩罚或轻纵犯罪。
同时,法律的规定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
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及适用原则
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及适用原则在刑法领域,罪刑法定原则和适用原则是两项基本法律原则,它们为刑法的适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和规范。
罪刑法定原则,又称为法无定罪,意味着只有法律明文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才能追究刑事责任。
适用原则则是指,在刑法适用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具体案件的情节和实际情况,确保刑法的适用公正合理。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意义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石,它以法律明文规定为前提,是为了保护公民免受滥用刑事权力的侵害。
罪刑法定原则通过规定犯罪的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为刑事法律的适用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只有法律明文规定的行为符合构成要件,才被认定为犯罪,才能进行刑事追究。
这不仅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也是确保司法的公正和合法性。
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适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法律制定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规范,规定了犯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的种类、幅度等。
其次,它确保了司法的公正和合法性,限制刑事权力的滥用。
最后,它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避免了个人的非法惩罚和违法行为。
二、适用原则的基本内容适用原则是在刑法适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对于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适用原则主要包括实质的适用原则和程序的适用原则。
1. 实质的适用原则实质的适用原则是指在刑法适用中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和后果,以及犯罪人的主观和客观情况,确定刑事责任和刑罚。
实质的适用原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
刑法将罪行分为轻罪、普通罪和重罪,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不同的刑事责任和刑罚。
对于危害性较小的轻罪,可以适用较轻的刑罚,而对于危害性较大的重罪,则应适用较重的刑罚。
(2)犯罪人的主观和客观情况。
刑法适用中应当综合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故意和过失程度,以及犯罪人的身份、年龄、前科等情况。
对于主观故意较重、社会危害较大的犯罪人,应适用较重的刑罚。
而对于主观故意较轻、社会危害较小的犯罪人,则应适用较轻的刑罚。
2. 程序的适用原则程序的适用原则是指在刑法适用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定程序,确保司法的公正和合法性。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任何一种刑罚都必须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被适用,任何人都不得被追究刑事责任,除非其所犯罪行已在法律上得到明确规定。
罪刑法定原则是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的基石,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罪行必须在法律上得到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内容是罪行必须在法律上得到明确规定。
这意味着刑罚的适用必须建立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只有法律规定了某种行为为违法犯罪,才能构成罪行。
法律规定必须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明白性,不能含糊其辞,不能存在歧义,不能随意变动。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法律规定必须适用于所有人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律规定必须适用于所有人,无论是国家领导人、官员、还是普通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法律规定的适用应该是普遍的、平等的、公正的,不应该存在特权,也不应该存在歧视。
三、刑罚必须由法律规定刑罚的适用必须建立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只有法律规定了某种行为的刑罚,才能被适用。
刑罚的种类、程度和适用条件必须在法律上得到明确规定,不能随意变动,也不能由个别人员随意决定。
刑罚的适用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必须经过法律程序的审判和判决。
四、刑罚必须有法律效力刑罚的适用必须具有法律效力,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刑罚才是有效的,才能被人民接受和信任。
刑罚的适用必须经过法律程序的审判和判决,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不能存在滥用、误用、超越权限和违反程序等问题。
五、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不能追溯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不能追溯,也就是说,不能将新的法律规定追溯到旧的行为上,也不能将新的刑罚规定追溯到旧的犯罪行为上。
这是因为,法律规定的适用必须建立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不能对旧的行为进行惩罚,也不能对旧的犯罪行为进行重复惩罚。
六、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必须保障人权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必须保障人权,不能侵犯人权和自由。
试论罪刑法定原则
试论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国家依据法律,规定了犯罪的具体行为和刑罚的种类、范围,并宣告了犯罪和刑罚的适用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原则,旨在限制国家权力行使的任意性,使刑罚得到合法合理的限定。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对罪刑法定原则进行论述。
首先,罪刑法定原则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它要求刑罚的适用必须以法律明文规定为准绳,禁止任意逮捕、拘禁和判罚。
这样一来,公民可以明确自己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也就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罪刑法定原则使国家不能以任意的方式剥夺公民的自由和财产,为公民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护。
其次,罪刑法定原则保证了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国家依法行使刑事制裁权力,刑罚必须有法律规定为依据,不能随意定义犯罪行为和适用刑罚。
这种规定使国家不得滥用刑事权力,确保了刑罚的公正、合法和可预见性。
罪刑法定原则还规定了刑罚的种类、程度和执行方式,使刑罚具有明确、稳定和公正的特征。
再者,罪刑法定原则增强了法治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法律是国家权力的具体表现形式,罪刑法定原则通过法律规定行为和刑罚,使行为规范和刑罚成为国家权力行使的唯一合法依据。
法律规定了犯罪和刑罚的原则和程序,使国家行使刑事制裁权力更加规范和有序。
罪刑法定原则确立了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制约了国家权力的滥用,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此外,罪刑法定原则促进了司法公正和法律秩序的建立。
罪刑法定原则规定了刑罚的适用条件和过程,并贯穿于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各个环节。
它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依法办案,不得违法乱纪,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秩序的真实有效。
罪刑法定原则规定的刑罚适用条件和程序,使司法机关在执行公正刑罚时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避免了主观随意和个人偏见的干扰,保证了司法公正的实现。
最后,罪刑法定原则体现了人权保障的重要原则。
刑罚涉及到公民基本权利的侵犯,如自由、财产等,而罪刑法定原则通过法律规定,对刑罚权力进行了合法合理的限定。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及体现 法硕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及体现一、引言罪刑法定原则是法治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围绕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及体现展开探讨。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国家依法对犯罪行为作出定罪和量刑,依法严格适用法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罪刑法定原则首先体现在法律的确定性上,即刑罚的确定应当有法律依据,不得随意违反法律规定。
这意味着不得有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非法定罪”和“非法定刑”,刑罚应当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不得任意制定刑罚标准。
2.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对犯罪行为作出定性,即要求法律对犯罪行为作出具体的定性,不得模糊不清。
这就要求法律对犯罪行为的构成要素、犯罪的对象、主观方面等作出明确规定,不得有不确定的罪名。
3. 罪刑法定原则还要求对刑罚作出量刑,即要求法律对不同的犯罪行为进行量刑规定,不得任意量刑。
这就要求法律对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作出量刑规定,要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来确定刑罚的轻重。
以上就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涵,也是保障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罪刑法定原则在国家法律制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的确定性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
即我国的《刑法》对各类犯罪行为和刑罚作出了明确规定,不但对犯罪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对刑罚的种类和数额也有明确规定,保障了刑罚的确定性。
2. 程序的确定性也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
即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侦查、起诉等程序均有严格的法定程序规定,保障了刑事诉讼程序的合法性和正义性。
3. 司法裁量权的限制也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
即我国的法官不具有随意裁量刑罚的权力,而是要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刑罚,不得随意滥用司法裁量权。
以上就是罪刑法定原则在国家法律制度中的体现,也是保障公正司法和刑罚公正的重要体现。
四、结语罪刑法定原则是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公正司法和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浅论罪刑法定原则
浅论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又称法律确定性原则、罪唯法定原则,是刑事法律领域的重要原则之一,指的是:刑事犯罪及其处罚应当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不得凭主观臆断或行政决定,法律对犯罪和刑罚的规定必须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追溯力原则:根据法律的追溯力原则,法律对犯罪行为的认定和处罚应当以犯罪行为发生时的法律规定为准,禁止连带追诉和追溯适用不利的法律。
这一原则保护了个人的合法权益,保证了法律对个人行为具有预见性和稳定性,避免了法律的任意性和反复性。
二、法律明确性原则:法律对刑事犯罪行为的界定应当具有明确性和确定性,不能存在模糊不清或可随意解释的条款,以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益。
这意味着法律应当对各种犯罪行为进行精确定义,明确犯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的种类、程度等,使人民能够预见自己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犯罪行为的后果。
三、刑罚合理性原则:刑罚的种类、程度以及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应当合乎合理和公正的原则,不能超出犯罪行为的轻重和社会对罪犯的惩罚预期。
刑罚应当以保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为目的,符合人权保护的要求,避免滥用权力和对个人权益的不合理侵犯。
四、可操作性原则:法律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即法律规定的行为标准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明确判断和应用,以避免司法执法过程中因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导致的不公正和滥用权力的现象。
这也涉及到法律制定者和司法机关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要求法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法律条文能够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引。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原则是司法公正和法治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确保刑事司法的合法化、规范化和公正化的核心要求。
它保护了公民的基本权益,限制了司法与行政的滥用,推动了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的实现。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罪刑法定原则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如刑法规定的过于具体,可能导致法律的条文过长、笼统和难以操作;刑法的修改和变革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法律对新型犯罪形态的规定不足等。
罪刑法定原则有哪些
罪刑法定原则有哪些为了有利于同犯罪作⽃争,《刑法》在坚持实⾏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规定了有严格控制的类推制度,即对于刑法没有明⽂规定的犯罪,可以⽐照刑法最相类似的条⽂定罪判刑。
那么罪刑法定原则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跟店铺⼩编⼀起来学习⼀下吧。
罪刑法定原则有哪些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规定为犯罪⾏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规定为犯罪⾏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1、罪刑法定的基本要求,就是法院在判定⼀个⼈是否犯罪以及判处何种刑罚,必须依照法律的明确规定,不能随意判案。
具体说,只有法律将某⼀种⾏为明⽂规定为犯罪的,才能对这种⾏为定罪。
判定某⼀⾏为是否构成罪,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标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要求的,不能任意解释、推测⽽定为有罪,并且在罪名的认定上也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法律规定是什么罪,就定什么罪。
同时,对于犯罪的处罚,即判什么刑,也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量刑标准,轻罪轻判,重罪重判,不能轻罪重判,重罪轻判。
2、罪刑法定原则在法律的适⽤上,还有以下⼏个重要含义,⼀是时效原则,即认定某⼀⾏为是否构成犯罪,必须以⾏为时的法律规定为准,有的⾏为,在当时法律并未规定为犯罪,但事后由于法律作了补充、修改,该⾏为被规定为犯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不能⽤事后的法律去追究法律颁布前发⽣的⾏为。
另⼀个含义是,对于刑法的规定,法院不能作出超越法律原则、界限和法律原意的解释,法院的司法解释必须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必须遵从法律的原意,不能创制法律。
第三,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严格禁⽌类推。
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是相对封建社会的罪刑擅断⽽⾔的,确⽴这个原则,是现代刑事法律制度的⼀⼤进步。
以上就是店铺⼩编整理的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哪些”问题的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若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到店铺咨询,竭诚为您服务。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1.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这个条文规定的基石罪刑法定原则。
2.罪刑法定原则,又称罪刑法定主义。
其基本含义是:哪些行为构成犯罪,犯何种罪,犯罪的具体构成是什么,应作何种处罚,均须由刑法明确加以规定。
对于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3.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第一,“罪”和“刑”只能由法律加以规定。
此处的“法律”是只有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
第二,禁止有罪类推。
对新出现的犯罪如果确需打击,也只能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以颁布刑法修正案或单行刑事法律的形式予以打击,而不能搞有罪类推。
第三,刑法条文应该明确化、公开化。
不能搞“事前原则性立法,事后根据形势的需要再作具体解释”。
《刑法》分则在罪状的写法上应“多用述明罪状,少用引证罪状”,应严格限制空白罪状的使用。
第四,刑事司法解释不能搞“法官造法”,不能增加刑法条文的内容、不能扩大刑法条文的适用范围。
第五,不允许使用绝对不定期刑。
第六,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4.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确立,具有里程碑意义。
几千年来,在我国封建统治者心目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这样一种思想:“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国之利器,不可示人”。
统治者一直是将刑法作为统治工具,作为镇压人民的工具。
这样一种状况下,人民就只能生活在惶恐中,不知道自己的行为那一天会被定罪量刑。
罪刑法定原则的精义在于告诉我们:国家刑罚权本身是要受到限制的。
刑事法治意味着以刑法限制国家刑罚权,包括对立法权和司法权的限制,从而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人 尼克罪刑法定原则809-法学二民法总论一、考试目的和要求考察学生对民法调整对象、渊源、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主体、民事权利客体及民事权利变动基本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考试内容1.民法概述1)民法的概念、类别与调整对象2)民法的性质与任务3)民法的效力4)民法的渊源、适用和解释5)民法与商法、社会法的关系6)我国民法典的编纂2.民法的基本原则1)基本原则的含义与功能2)平等原则3)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4)公序良俗原则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6)意思自治原则3.民事法律关系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3)民事法律事实4)民事权利5)民事义务6)民事责任7)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的关系4.自然人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3)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4)监护5)自然人的住所、身份证明5.法人1)法人的概念、特点、条件2)法人的分类3)法人的民事能力4)法人的机关5)法人的成立、变更、终止6.非法人组织1)非法人组织的概念、特点、种类2)合伙3)其他非法人组织7.民事权利客体1)民事权利客体的概念、特点、种类2)物3)其他客体8.民事法律行为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点、分类2)意思表示3)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生效、有效要件4)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5)无效民事行为6)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7)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9.代理1)代理的概念、特征2)代理的分类3)代理权4)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10.诉讼时效与期限1)诉讼时效的概念、特征、种类2)诉讼时效3)除斥期间4)期限刑法总论一、考试目的和要求明确刑法学的基本内容、刑法的基本原则,重点掌握犯罪构成理论、犯罪形态、刑事责任理论和刑罚制度。
在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研能力,并能运用理论知识,准确地分析案例。
二、考试内容1.刑法概说1)刑法概述2)刑法的体系3)刑法的解释2.刑法的基本原则1)刑法的基本原则2)罪刑法定原则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4)罪责刑相适应原则3.刑法的效力范围1)刑法的效力范围2)刑法的空间效力3)刑法的时间效力4.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1)犯罪概念2)犯罪构成5.犯罪客体1)犯罪客体2)犯罪客体的分类3)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6.犯罪客观方面1)犯罪客观方面概述2)危害行为3)作为行为4)不作为行为5)持有型行为6)危害结果7)刑法中的因果关系8)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7.犯罪主体1)犯罪主体概述2)刑事责任能力3)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4)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5)单位犯罪8.犯罪主观方面1)犯罪主观方面概述2)犯罪故意3)犯罪过失4)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5)刑法认识上的错误9.正当行为1)正当行为概述2)正当防卫3)紧急避险10.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2)犯罪既遂形态3)犯罪预备形态4)犯罪未遂形态5)犯罪中止形态11.共同犯罪1)共同犯罪2)共同犯罪的形式3)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标准4)主犯及其刑事责任5)从犯及其刑事责任6)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7)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12.罪数形态1)罪数及其判断罪数的标准2)实质的一罪3)法定的一罪4)处断的一罪13.刑事责任1)刑事责任概述2)刑事责任在刑法理论中的地位3)刑事责任与犯罪、与刑罚的关系4)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5)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14.刑罚概说1)刑罚概述2)刑罚功能3)刑罚的目15.刑罚的体系和种类1)刑罚的体系2)管制、拘役3)有期徒刑、无期徒刑4)死刑5)罚金刑6)剥夺政治权利7)没收财产16.刑罚裁量1)量刑概述2)量刑原则3)法定量刑情节与酌定量刑情节4)量刑情节的具体适用5)法定刑与宣告刑的区别17.刑罚裁量制度1)累犯2)自首制度3)立功4)数罪并罚5)缓刑制度18.刑罚执行制度1)刑罚执行概述2)减刑制度3)假释制度19.刑罚的消灭1)刑罚消灭及其法定原因2)时效制度《刑法学》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徐西振执笔人:徐西振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法学院课程名称:刑法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Criminal Law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144 理论学时:120 实验学时:24学分:6开设专业:法学先修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法律逻辑二、课程任务与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法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法学专业本科阶段必修的16门核心课程之一。
因此,本课程在法学本科学生培养计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刑法总论中,主要阐释刑法的概念、内涵、性质、任务、以及刑法的体系、刑法解释的效力与方法、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理论、刑事责任以及有关犯罪认定和刑罚适用的一般原则和制度。
如今,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法学人才,而刑法学就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部门法学。
作为法学专业三大实体部门法之一的刑法学,其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刑法学通常的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应把以学生能力形成为目标的教学思路贯穿始终。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定位为:紧扣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传授刑法基本理论和最新前沿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刑事法律素养。
使刑法学知识成为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解决刑事案件的能力作为一种专业思维模式扩展延伸到其他法学学科的学习中。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刑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体系;系统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及修正案和司法解释。
同时结合我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定位,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司法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刑法学》课程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我国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各种原理、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所规定的具体内容,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个案,能够正确判断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准确认定各种罪态,准确适用刑罚;熟悉中国刑事法律制度和相关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了解刑法理论发展的新动向,整理《刑法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体系,使刑法学知识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技能目标:通过《刑法学》课程教学,促进学生作为“法律人”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刑事案件的本领,提升学生司法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刑法学》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刑事法律意识,增强刑事人权保障观念,认识刑法的人道及刑法的谦抑性,在司法活动中准确适用刑法,以实现刑法惩罚和教育功能,最终实现刑法的公正。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刑法概述(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刑法的概念和性质、刑法的任务、刑法的解释;了解刑法的创制和发展、刑法的制定根据、刑法的体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性质一、刑法的概念二、刑法的性质三、刑法与刑法学的关系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发展一、刑法的创制二、刑法的发展第三节刑法的体系一、刑法体系的含义二、我国刑法条文的结构三、我国刑法体系的特点第四节刑法的解释一、刑法解释的概念和意义二、刑法解释的类型【考核要求】识记:刑法的概念;广义刑法的含义;狭义刑法的含义;刑法修正案的含义;单行刑法的含义;附属刑法的含义;刑法解释的概念和类型。
理解:刑法的阶级性质;刑法的法律性质;我国刑法惩罚的对象和手段;我国刑法保护的内容;狭义刑法的组成和结构;“但书”的含义和情形。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界定标准和意义;掌握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第一节刑法基本原则的界定和意义一、刑法基本原则的界定二、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三节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一、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要求第四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考核要求】识记: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我国刑法关于刑法基本原则的立法。
理解: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我国刑法中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
应用: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及要求;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在定罪、量刑、行刑上的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立法上的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刑法效力范围的基本原理以及我国刑法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和刑法的时间效力的规定。
【教学内容】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一、刑法空间效力概述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三、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四、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五、我国刑法的普通管辖权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一、刑法的生效时间二、刑法的失效时间三、刑法的溯及力【考核要求】识记: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属地原则的含义;属人原则的含义;保护原则的含义;普遍原则的含义;刑法溯及力的概念;从旧兼从轻原则的含义。
理解: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我国刑法中从旧兼从轻原则的内容。
应用:根据我国刑法关于刑法空间效力的规定,分析有关案例是否适用我国刑法。
根据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时间效力的规定,分析有关案例并判断新刑法是否对之具有溯及力。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犯罪的性质和犯罪概念的意义;掌握犯罪的基本特征;了解犯罪概念的类型。
明确犯罪构成的意义和共同要件;掌握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内容】第一节犯罪概念一、犯罪概念的类型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三、犯罪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犯罪构成一、犯罪构成的概念二、犯罪构成的特征三、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四、犯罪构成的意义【考核要求】识记:犯罪的形式概念、实质概念和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概念;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意义;犯罪构成的概念。
理解: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犯罪构成的特征;犯罪构成的意义。
应用:结合案例分析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在区分罪与非罪界限中的作用。
第五章犯罪客体(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犯罪客体的概念和意义;掌握犯罪客体的种类,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犯罪客体概述一、犯罪客体的概念二、犯罪客体的意义第二节犯罪客体的种类一、犯罪客体的分类及其意义二、犯罪的一般客体三、犯罪的同类客体四、犯罪的直接客体第三节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一、犯罪对象的概念和意义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考核要求】识记:犯罪客体的概念;犯罪客体分类及其意义;犯罪对象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