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2.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10册第五组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第10册第五组课文:《田忌赛马》、《火烧赤壁》、《汴京城杨志卖刀》、《齐天大圣》、《宝黛相会》【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魅力,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2.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习古典名著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3.分享同步阅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课外阅读。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阅读浏览表【教学步骤】一、导入谈话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历史的天空》(片断)2.师: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当我们阅读一本本古典名著时,在我们眼前,又会飞扬起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在文字的性灵中,去咀嚼、去感悟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设计说明:通过音乐和教师的谈话,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本节课主题,营造一个古色古香的氛围)二、主题回顾1.课件出示人物图片,学生说出人物姓名,该人物出自哪篇课文,节选自哪部名著?21蔺相如-《将相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武松-《景阳冈》-《水浒传》石猴-《猴王出世》-《西游记》2.哪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师随机完善知识树内容。
小学四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

小学四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小学四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引导语: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这样的整体安排,让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在童话的世界里尽情地徜徉、幻想??从而更喜欢童话这种文学体裁。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课文《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
2.《大林和小林》《小山雀学本领》。
1.在童话描写的美好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2.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多媒体课件一、导入谈话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2.师: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它那动人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让我们感受真、善、美,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去感受童话的魅力吧!板书题目二、主题回顾 1、同学们,从第三组的课文中,你分别感受到了什么?《巨人的花园》分享快乐;《幸福是什么》;劳动创造;《去年的树》;朋友真情;《小木偶的故事》体验生活; 2、学了这些课文,我们对童话有所了解,那么什么是童话,它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三、学习童话《大林和小林》 1、(出示课件)过渡:同学们都知道,张天翼是我国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写过许多童话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张天翼写的一篇童话故事《大林和小林》(板书题目) 2.(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拿出阅读材料,自由读阅读材料一《大林和小林》,边读边想: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和反思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和反思一、引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多样性的文本来提供学生丰富的阅读体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探讨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和反思。
二、教学设计1. 选择适当的文本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首先需要选择一系列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
这些文本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故事、诗歌、新闻报道等,涵盖不同主题和文体。
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经典名著和国际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文化视野。
2. 提供阅读指导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让学生知道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比如,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分析。
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3. 组织讨论和交流群文阅读的关键在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文本的主题、情节、人物等内容,以及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4. 拓展阅读活动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比如,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电影或音乐作品给学生,让他们继续探索和深入了解文本所涉及的题材和文化。
三、教学反思1. 学生兴趣引导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不断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选择有趣的文本,选取一些带有悬念和张力的故事,以及引入一些图表、图片等多媒体形式的辅助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引导思辨能力群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在讨论和交流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引导问题和反问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
3. 素材丰富多样为了保持群文阅读教学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素材。
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新的文本资源,如网络、图书馆、教育平台等。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喜欢的文本,充实教学内容。
4. 个性化评价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评价也是重要的一环。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1“阅读教学除了单篇精讲之外,还有哪些教学形态?”“单篇精读不是阅读教学唯一的课程形态,要积极开拓新的阅读教学形态。
”在读这篇文章前,我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一直在苛求如何把单篇精读教学打磨精致。
所谓“单篇精读”类阅读教学,是指围绕一篇选文进行精讲细读,反复琢磨,充分开掘选文的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全息性的语文教学价值。
他虽然有有利的一面:教学内容选择个性化,重视教材的文本研读,高度艺术化的教学设计,综合展示语文综合素养,积淀了行之有效的精读教学方法,长于培养语感能力等等,但有很大的局限性:(1)阅读教学技术化倾向、肥胖症。
(2)遮蔽学生真实的阅读情形。
(3)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阅读素养(尤其是高级阅读能力)。
(4)无法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需求。
导致现在的学生得了三种病:贫血(缺少真情和激情)、缺钙(缺乏远大的理想和顽强意志)、脑膜炎(跟着感觉走,懒于理性思考)。
得病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读书啊!“群文阅读”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围绕同一个议题展开的探究性阅读教学。
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多种阅读形态:单篇 (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的显著特征是: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1.让师生回归生活世界的“阅读”状态。
2.改变阅读教学的痼疾。
单位时间内,“群文阅读”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3.发挥阅读策略指导的.优势。
“群文阅读”可以依凭“多文本”优势,充分发挥实用阅读策略:“速读”、“比较”、“统整”…4 “群文”更容易促进学生的自由探究。
而现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仍然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质疑和发现。
是在为老师自己的阅读而教,为教参而阅读,为考试而教阅读。
在传统课堂阅读中,阅读者的阅读行为又过多地受到教师的干预与评价,缺乏独立地位。
群文阅读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第1篇教学设计群文解读:本节课的四篇小小说,蕴含着强烈的感情,都讲述了感人至深的故事,选文在环境描写、语言运用以及文章的结构方面极具特色。
教学目标:1、快速流利地朗读阅读材料。
2、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利用已学会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哑巴渡》《馒头的故事》《爱之链》阅读材料、群文阅读自学记载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梳理学法,交流体会1、梳理《桥》的写法及写作特点。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桥》的第一课时,胡老师相信文中的老支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屏显:图片《桥》的背景。
)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2)是呀,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多么的无私无畏啊!回忆一下,老支书的高贵品质课文是怎样表现出来的?2、梳理《桥》的写作特点,感受人物高贵品质。
(1)预设:“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运用了环境描写,它们不仅写出了雨水之大,还为下文山洪的暴发做了铺垫。
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还有很多,谁还能补充?(2)听了他的发言,你有什么体会?你能有感情的读读吗?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样?请你也来读读?还有谁能说说像这样的句子?小结:它们都是环境描写,不仅写出了洪水疯狂、肆掠,而且烘托出了老汉的沉着、镇定、无私无畏。
(3)老支书的高贵品质还从哪里体会到的?你能读出来吗?除了这些,你们还有补充的吗?小结:课文多处通过对老支书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老支书在紧急关头不顾自己与儿子的安危,不徇私情。
(4)同学们,文章的结尾你想到没有,说说你的看法?小结:是的,课文的结尾设置悬念,不仅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而且感人至深,震撼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3、小结学法。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3篇(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重点——体会朴实语言中包含的父子深情。
难点——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课文中心的作用。
教法——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口述重点段落,体会描写的好处。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1、检查预习:⑴给加点字注音,齐读。
⑵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含义。
2、以小故事,激发情感,引入新课:父亲与母亲不同的送别方式:一个用行动,一个用表情或语言。
如父亲或许早早起床准备好行李,口理会说你走吧我就不送了,但在你走后父亲却会默默地站在某处目送,而母亲则会一边送一边流泪。
3、听录音朗读,体会课文感情。
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⑴文中写了几次背影?着重写哪一次?⑵以背影为线索,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⑶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讨论:课文四次写“背影”。
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
着重写在车站父亲爬月台买桔子时的背影。
难忘背影——点题。
(1段)家境:祸不单行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2、3段)描写背影送别前:细心关照为写背影做铺垫(4、5段) 买桔子:周到入微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6段)再现背影——思念。
(7段)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抒发了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5、分段朗读,加深理解。
思考: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讨论: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
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真是祸不单行。
这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与父亲对儿子满腔的温情形成对照,显示出父爱的崇高。
6、朗读课文,准备复述“望父买桔”一段。
第二课时1、读4、5段哪些事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⑴因为事忙,托人送我,他再三叮嘱,甚是仔细。
⑵尽管有事,终于决定自己亲自去送。
⑶给我选定座位。
⑷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三年级群文阅读教学优秀教案设计【3篇】

三年级群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3篇】【篇1】三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含有数字的诗【年级】三年级【群文议题】含有数字的诗【群文篇目】《咏雪》《望庐山瀑布》《题秋江独钓图》《百鸟归巢图》《早发白帝城》《一去二三里》【教学目标】1. 认识含有数字的诗;2. 体会含有数字的诗:趣味美、夸张美、意境美;3. 感受简简单单、枯燥无味的数字,在诗人的笔下,却充满了魅力,构成了一首首美妙的诗作,令人回味无穷;4.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有数字的诗:趣味美、夸张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入课题(一)播放儿童歌曲《数鸭子》,学生跟唱。
(二)找出歌曲中的数字(2、4、6、7、8),这些数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鸭子数量多,歌曲听起来非常有趣。
数字虚指:有些数字在诗中并非指的是实际数量。
数字虚指,有时会比使用实际数字更有感染力。
老师许多诗中都含有数字,我们一起来体会它们的美吧。
2师教读三首诗,体会诗中数字的趣味美、修辞美、意境美(一)课件出示《咏雪》咏雪[清] 郑板桥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1. 齐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强调重音。
师范读,生趣读。
老师诗中含有哪些数字?从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 你仿佛看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雪大)3. 指名汇报。
师适时点评小结。
《咏雪》雪花的多,眼前展现一幅大雪纷飞的美好景象。
师生趣作诗《雨》。
(课件出示:趣味美)(二)生自由朗读《望庐山瀑布》,齐读,师指导读,男女生赛读老师诗中含有哪些数字?从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里的“三千”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你仿佛看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夸张而又自然,浪漫而又逼真,诗句气势豪壮,雄奇瑰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实践。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模板,欢迎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群文阅读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熟悉说明方法及好处,能够准确地品析说明文的语言。
2、培养科学严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运用说明文阅读方法,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导入1、说明文概念2、说明文分类3、说明方法及好处4、说明文语言赏析今天我们再来读几篇说明文,深入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以及说明方法的好处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二、根据导学内容自学选文:选文:《聚焦“PM2.5” 》、《用“动商”诠释校园足球》、《沙漠勇士食蝗鼠》、《生气的成本有多高》、《如果地球上的火山同时喷发》3、班级展示。
三、总结方法:1、常见说明方法有哪些?作用是什么?准确、周密(严谨)四、练笔抓住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的一个学具。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篇2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图)看看你们能不能一看就说出这篇文章的题目?你发现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了吗?(童年生活)真棒!课本上的这些童年的足迹,为我们快乐的童年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继续走进童年的足迹(板书),一起感受童年的魅力。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组童年生活(出示文章题目)(板书)《童年的发现》《月光下的童年》《童年的水墨画》《古诗二首》让我们先跟他们打一下招呼(齐读课题)二、走进童年回忆学法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收获了哪些阅读的方法。
朗读的方法:《童年的足迹》单元,朗读基调围绕轻松、快乐进行。
《天窗》注意大人孩子语气语调的变化;《芦叶船》注意疑问句疑问语气的朗读;《女孩儿乌塔》注意人物对话的朗读,反问句的朗读。
《古诗词二首》学习区分平仄音,按照吟诵基本规律读出平仄音长短高低的变化,吟出古诗的韵味。
六盘水市XX小学 六年级下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第一章:群文阅读的意义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群文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阅读的意义。
2. 讲解:讲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3. 演示:通过PPT课件,展示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第二章:群文阅读的策略与技巧1. 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策略和技巧进行群文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策略。
2. 群文阅读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群文阅读的策略。
2. 群文阅读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群文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
2. 讲解:讲解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3. 演示:通过PPT课件,展示群文阅读的实践案例。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和技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群文阅读策略和技巧的重要性。
第三章:群文阅读的实践与拓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拓展阅读兴趣,丰富阅读经验。
1. 群文阅读实践。
2. 群文阅读拓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群文阅读实践。
2. 群文阅读拓展。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群文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群文阅读的实践和拓展。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八下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八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群文阅读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准备1.教材:《群文阅读教程》八年级下册;2.多媒体设备;3.学生阅读材料。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短视频以及课堂互动导入本节课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概念解释与讨论(15分钟)在导入之后,教师给出群文阅读的定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教师可以使用课件或黑板进行解释和说明,确保学生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
3.群文阅读技巧介绍(2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结合学生实际阅读材料,向学生介绍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
4.小组合作阅读(2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群文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供多个话题供学生选择,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5.学生交流和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和讨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
教师适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
四、课堂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合作能力以及对群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2.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完成并及时交上。
五、拓展延伸1.推广群文阅读教学方法;2.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图书展览等与群文阅读相关的活动;3.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文学作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群文阅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阅读,提高了合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进一步完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增加更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于完整版二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三篇】

关于完整版二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三篇】第一篇:《青蛙和小羊》【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小故事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能描述故事人物和情节;2.掌握包括生词在内的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能流畅地朗读英文故事内容;3.能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理解和表达故事意义和寓意,培养谈论和分享的精神。
【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提问引出故事的主题,如“大家知道什么是寓言故事吗?”,“你们在学校或者生活中,有没有听过什么像动物会说话的故事呢?”2. 阅读老师讲故事,带领学生看图、听录音,在理解讲述的基础上,以分组阅读、个人小读为主,通过重读、咀嚼困难句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
3. 分析学生根据故事内容,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和寓意的关系,并归纳出故事过程中的关键词和句式。
4. 渗透将故事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想象和分享自己的类比和心得体会,例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草率,要多思考多比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5. 总结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所学故事的主题、寓意以及学过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重点梳理学习中的困难和不足,以便下一次复习和巩固。
第二篇:《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朗读英文短篇故事的内容、情节和语言表达;2.了解和掌握故事中的新词汇、短语和句式,并能熟练运用;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分享和听取意见的技能。
【教学内容】:1.导入老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如“你们都喜欢看星星吗?”“有没有听说过有时一颗小小的金色星星闪闪发光,比普通的星星都引人瞩目?”等,引出故事主题。
2. 阅读老师讲故事,带领学生看图、听录音,在理解讲述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分组阅读,帮助他们注意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式,并解释生词的意义和用法。
3. 分析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并展示每个小组的分析结果,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意见。
4. 渗透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制作小短剧,让他们在小剧演出过程中深入理解故事内涵、锻炼口语表达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群文阅读初中教案

群文阅读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2.通过群文阅读,使学生了解不同文章的文体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2.分析每篇文章的文体特点,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学生独立阅读每篇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标记不理解的地方。
3.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阅读心得。
4.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篇文章的文体特点,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5.总结:教师总结每篇文章的特点,强调阅读技巧和方法。
6.拓展:学生根据所学,进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测试进行评价。
2.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进行评价。
3.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写作练习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相关文章,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文体。
2.阅读理解测试题。
3.写作练习题目。
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七、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
2.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每篇文章的文体特点,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3. 提高学生对群众文艺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群众文艺作品的特点和分类;2. 群众文艺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3. 通过群文阅读,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群众文艺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群众文艺作品的经典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第二步:教师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群众文艺作品的特点和分类,并讲解群众文艺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理解和掌握。
第三步:群体合作(3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群众文艺作品进行研究和讨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也可以根据教师的推荐选择。
第四步:展示交流(2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群众文艺作品,并做出简要的鉴赏和评价。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讨论。
第五步: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群众文艺作品的分类、鉴赏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让学生把握住重点和要点。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情况、听取学生对群众文艺作品的鉴赏和评价以及提问等方式进行评价。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群文阅读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群众文艺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
这一教学设计既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达到了多方面的教育目标。
希望这个教案对您有所帮助。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评课稿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评课稿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和意识;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概念及意义;2. 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不同类型群文阅读材料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 (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群文阅读相关的图片或引用一段相关的名人名言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 了解群文阅读 (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并与学生一同讨论群文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Step 3 探究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如预测、提问、推理等,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展示。
Step 4 分析和理解不同类型群文阅读材料 (30分钟)教师给学生发放不同类型的群文阅读材料,如诗歌、小说片段、历史故事等,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并理解,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Step 5 学生互评和展示 (20分钟)学生互相交换自己的群文阅读材料,进行互评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提出建议和改进。
Step 6 总结和评价 (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二、评课稿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旨在培养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导入环节,教师以图片展示或名人名言引用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群文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具体的例子,向学生介绍了常见的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预测、提问、推理等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阅读中。
在分析和理解不同类型群文阅读材料的环节,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群文阅读材料,如诗歌、小说片段、历史故事等。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这样的整体安排,让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在童话的世界里尽情地徜徉、幻想从而更喜欢童话这种文学体裁。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课文《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
2.《大林和小林》《小山雀学本领》。
【教学重点】1.在童话描写的美好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2.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谈话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你们还认识他们吗?2.师: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它那动人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让我们感受真、善、美,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去感受童话的魅力吧!板书题目二、主题回顾1、同学们,从第三组的课文中,你分别感受到了什么?《巨人的花园》分享快乐;《幸福是什么》;劳动创造;《去年的树》;朋友真情;《小木偶的故事》体验生活;2、学了这些课文,我们对童话有所了解,那么什么是童话,它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三、学习童话《大林和小林》1、(出示课件)过渡:同学们都知道,张天翼是我国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写过许多童话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张天翼写的一篇童话故事《大林和小林》(板书题目)2.(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拿出阅读材料,自由读阅读材料一《大林和小林》,边读边想: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6篇)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四季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为宝贵的礼物,在不同的季节里面大自然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致,也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季节,当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也就能够分辨出独属于秋天的特点,感受到秋季的美好。
教学内容:1.指导阅读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秋天的雨》2.指导阅读苏教版小学三年级年级语文上《北大荒的秋天》3.指导阅读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秋天》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生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2.学习作者的对于秋天的描写手法,能够仿写句子,表情达意3.认识秋天,总结秋天不同于其他季节的特点,亲近大自然,热爱祖国美好山河教学重点:1.学习文中描写手法并进行实际运用2.认识秋天的美好,培养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熟读课文识记生字生词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型,板书课题。
1、互动导入:(提前板书课题)秋季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季节,在老师的眼中呀,秋天的天很高阔,云很悠远,小溪小河里面的水是清清凉凉的,连拂面的风好像都带着小麦的清甜。
不知道同学们眼中的秋天又是什么样子呢?(提问一两个同学,说说大海心目中的秋天)2、群读规则:今天我会和大家一起来尝试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把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集中到一起来进行阅读和学习。
我们今天选取的文章分别是《秋天的雨》、《北大荒的秋天》、《秋天》,咱们今天要阅读学习的主题就是“秋天”,让我们拿起课本把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来了解秋天、认识秋天吧!二、深入探究,比较阅读,体会感悟。
一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教学的定义和特点2. 为一年级学生选择适合的群文阅读材料3. 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4. 群文阅读教学的评估方法三、教学步骤1. 群文阅读教学的定义和特点群文阅读是指通过阅读一系列相关的文学作品或文化素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其特点是多样性和互相关联。
2. 为一年级学生选择适合的群文阅读材料(1)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年龄和阅读能力的群文阅读材料,包括绘本、儿童文学作品、民间故事等。
(2)确保选择的群文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有趣,并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3. 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整体阅读法: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获取主题和结构信息,并进行初步的理解。
(2)细节阅读法: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章的重要细节,培养细致入微的阅读习惯。
(3)归纳总结法:根据群文阅读材料的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4)交流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小组或全班中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4. 群文阅读教学的评估方法(1)观察记录法:观察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包括阅读速度、阅读姿势、专注程度等。
(2)口头表达法: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了解他们对群文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和阅读体验。
(3)书面评估法: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评估他们对群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资源1. 一年级群文阅读教材:包括绘本、儿童文学作品集、民间故事集等。
2.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五、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1.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表现、口头表达和书面作业来评估教学效果。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系列相关的文学作品或文化素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3篇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3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1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星星多漂亮呀!今天,老师要把它送给最聪明、最勇敢、学习最认真的小朋友,大家可要加油啊!我听好多老师都夸咱们班的小朋友聪明,那你认为咱们班谁最聪明?现在,我想请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帮个忙,就在刚才蓝猫和淘气在飞船上吵了起来,我想你们劝劝他们,你们愿意吗?(放课件:蓝猫和淘气吵架)在这么多小朋友的劝说下,我们看看他们怎么做?(课件:蓝猫和淘气和好了)小朋友,你们真能干!现在,蓝猫和淘气和好了,紧紧的挨在一起,笑得多开心啊!有个韵母就发挨在一起的挨这个音。
我们现在就一起认识它好吗?小朋友先看黑板(贴上单韵母a和i)单韵母的本领可大了,两个韵母可以组成一个新的韵母,我们叫它复韵母。
(移动i紧挨着a的右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个复韵母aieiui。
(板书)二、互动学习(一)学习复韵母ai。
1、教师范读ai。
教发音方法。
(领读跟读自由读指名读)2、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字发ai的音?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非常认真,ai娃娃特别高兴,就请来他的好朋友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看它们是谁?(课件:拼音娃娃dtnl)4、ai和他的好朋友见面,会怎样打招呼呢?和你的好朋友一块想一想,说一说。
(同桌试拼音节指名拼读齐拼音节男女对口令)(二)学习复韵母ei1、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大力水手)大力水手力气非常大,他经常帮助别人,你们有谁愿意当一当大力水手?那好,咱们举行一次大力水手扳手腕比赛,谁赢了,谁就是大力水手!你们想参加吗?(扳手腕比赛)2、刚才听到小朋友憋足了劲,拉长声音都发ei的音。
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复韵母ei的音。
(出示ei)3、练习发ei的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佳句悟精妙
3.明确学习任务:
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一组文言文,去看看文中智童的妙答。
二.自读感悟
1.按照总结的方法,自读阅读资料中的文言文,把文章读通、读顺、读懂。
2.根据阅读提示思考,小组内读一读对话,并说说对话的精妙之处。
三.品读交流
1.品读第一则文言文《徐孺子》:
(1).师范读,读出韵律。
读读文中的对话。并说说妙在哪里?
各种形式、声情并茂地读文,以读促悟。
找出对话分角色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说说妙在哪里。
大胆联想,说出想法,也可以试着用上文言文的形式来说。
说说本文的大意。
猜猜他们可能会怎样回答,用白话文说出来。
看原文,多读几遍对话,说说他们的回答妙在哪里。
读全文,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他们的机智。
教学目标
1.让孩子们自主去学,去思,去讨论,充分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
2.通过多篇文言文的阅读,教会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故事中人物对话的妙处;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重难点
1.进一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在本节课上大胆尝试,大胆运用,大胆猜想。
2.能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教学设想
群问阅读究竟要教什么?我觉得应该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因此,在本次群文阅读的教学中,我旨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精妙、凝练;同时注重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由学习课文《杨氏之子》时所得的方法,自渎学习文言文一组,整个教学流程由方法引领,到师生共读,最后放手让学生自渎自悟,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精妙;在读完一组文言文之后,让学生给文章起个题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提升,让课堂成为读的海洋,思的天堂。我本次选择的几篇文言文都出自《世说新语》,它们与课文《杨氏之子》有着共通点,那就是都是在介绍古人机智的对话,所以在学习时,给足学生读文的时间,让学生从对话中体会文言文的精妙。希望孩子们能在我领、扶、放、交流的活动下,掌握到读文言文的方法,,愿意去读更多的文言文,爱上这短小凝练、精妙绝伦、独属于中国的文学。
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所读文章的特点,降低文言文的理解难度,给学生一个系统的文言文知识。
没有方法的学是形而上的学,将会事倍功半;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踏踏实实地、一步步地学会读书。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感悟时间,让孩子在本节课中初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为大量的课后阅读做好准备。除此之外,给孩子一个读书思考的方向,让他们学会读中思,思中悟。
读后的及时交流,让学生乐读、乐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各种形式呈现学生的读书收获,让学生始终激情饱满地参与到读书活动中。从而营造出美好的读书氛围。
提升学生的学习所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猜猜文章的内容,让他们参与到文本之中进行创作,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出文中人物语言的妙。
课前准备务
1.《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资料;
2.从《世说新语》的言语篇中择选出的三篇文言文作为学生的阅读资料。
3.引领性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引领
1.板书“文言文”三个字,逐字解释文言文的含义。
2.介绍《世说新语》,学生回顾本书中的文章《杨氏之子》,借本篇课文总结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再谈谈杨氏之子的回答的精妙之处。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为学生推荐文言文读本。
在课堂的最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建立起传承优良文化传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板书设计
看注释
明文意文言文中的
品佳句
悟精妙智童妙答
阅读材料
徐孺子
徐孺子①年九岁,尝②月下戏,人语③之曰:“若令④月中无物⑤,当⑥极明邪⑦?”徐曰:“不然⑧。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⑨,无此⑩,必不明。”
【注释】
①徐孺子:中国东汉时期的著名文人,终生爱好劳作,不喜做官。
(2).学生读文,将文言文读通,读顺,然后读出韵律。
(3).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谈谈智童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2.品读第二则文言文《白雪纷纷何所似》:
(1).指名学生读文,要求读通顺,读出韵律。
(2).找出对话分角色读一读。
(3).说说本文讲了什么故事,再谈谈兄子与兄女回答的精妙之处。
(4).你会怎样比喻雪花,大胆说一说。
学生在认真聆听,调动请感,初步感知文言文。
回忆学过的课文《杨氏之子》,说说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并大胆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
积累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运用总结的学习方法,结合阅读提示,自读阅读资料中的文言文。
组内互读对话部分,并试着说说他么的回答妙在哪里。
听范读,学习并模仿朗读方法。
利用各种形式,读通全文。
3.品读第三则文言文《钟氏兄弟》: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大胆猜一猜钟毓和钟会会怎样回答魏文帝的问题。
(3).读原文,说说他们的回答妙在哪里。
(4).读原文,读出韵律,读出他们的机智。
四.拓展激趣:
1.推荐阅读书目:《世说新语》《山海经》《孙子兵法》。
2.让我们一起把祖先的智慧结晶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凝练精妙的文言文,爱上这浓浓的中国味。
文言文中的智童妙答——五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科学院小学王发雁
活动形式
群文阅读
班级
五年级
授课内容
文言文中的智童妙答--群文阅读
课时
一课时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们在经过了几年的语文学习活动后,已形成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具备了一些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所以,只要给他们合适的方法,是能够展开自主学习的。五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主要围绕语言的艺术和魅力展开,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得体的语言,艺术的表达能够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而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杨氏之子》是一片短小精致的文言文,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虽然文言文与古诗词不同,但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发现他们很喜欢这种形式的语言,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点是它篇幅的短小精湛,另一点是他能给人无限的猜想空间。所以,在学习时虽然会理解起来较慢,但应该会比较有趣。在我设计的一组文言文中,篇幅长短以及内容形式都与《杨氏之子》极为相似,一是为了迁移学法,让孩子学会阅读;一是想借助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全新体验,及时地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