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关节运动学
人体运动学关节部分

一、肩关节一、肩关节的局部解剖1)骨连接: 1、肩锁关节由肩峰与锁骨远端部所构成的半关节,借关节囊、肩锁韧带、三角肌、斜方肌腱附着部和喙锁韧带(锥状韧带及斜方韧带)等组织连接而成。
2、胸锁关节3、肩肱关节: 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头连接而成的球窝关节肩肱关节是人体中运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肩肱关节的韧带主要有:喙肩韧带:位于肩关节上部,起于喙突外缘,在肩锁关节的前部止于肩峰的内缘,把肩峰下滑囊与肩锁关节分开。
上臂抬高时,肱骨大结节位于喙肩弓(喙肩韧带与肩峰)的下部,成为肱骨头外展的支点。
盂肱韧带: 盂肱韧带为关节囊前壁的增厚部。
起于肱骨解剖颈的前下部,向上、内止于关节盂上结节和关节盂唇。
分为盂肱上、中、下三个韧带。
该三条韧带处于关节囊的内面,有约束肩肱关节外旋的作用。
其中以盂肱中韧带最为重要。
喙肱韧带: 喙肱韧带起于肩胛骨喙突的外缘,向前下部发出,在冈上肌与肩胛下肌之间与关节囊同止于肱骨大小结节,桥架于结节间沟之上,为悬吊肱骨头的韧带。
肱骨外旋时韧带纤维伸展,有约束肱骨外旋的作用。
肱骨内旋时韧带纤维短缩,有阻止肱骨头脱位的作用。
喙锁韧带: 喙锁韧带为联系锁骨与肩胛骨喙突的韧带,起于喙突,向后上部伸展,止于锁骨外端下缘,分为斜方韧带及锥状韧带。
当锁骨旋转活动时,此韧带延长,上肢外展时,有适应肩锁关节20°活动范围的功能。
喙锁韧带是稳定肩锁关节的重要结构,当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整复时,此韧带必须修复。
盂肱关节的韧带喙肱韧带:位于关节囊的上壁,连结于肩胛骨的喙突和肱骨的大小结节之间,与冈上肌腱交织在一起并融入关节囊的纤维层。
在大小结节处形成肱二头肌长头腱的通道2)功能性关节4、肩胸关节肩胸关节是由肩胛骨、肋骨和前锯肌构成的非骨性关节是一个功能性关节。
对上肢的灵活性和稳固性十分重要。
运动表现为肩胛骨的运动;1、在冠状面内进行向上、向下的运动,向上为上提、向下为下降;2、在水平面内进行前伸、后缩运动;3、在额状面内绕矢状轴旋转,关节盂向上,下角转向外上方称为上回旋,反之,称为下回旋。
第二章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四、手)运动学特征

四、运动学特征
力量和精确:
有力握中精确的因素反 映在拇指的姿势中。
A. 篱笆抓握是一个有力的抓握姿势,精确因素起很 大的作用; B.砸煤锤子的抓握; C.握拳是用力抓握没有精确因素的例子。
质的作用。
四、运动学特征
精细握与有中,拇指外展。
B 手易于抓握功能的两个基本模式 A.一个典型的用力抓握(power grip) B.一个典型的精细抓握(precision grip)
四、运动学特征
•
腕的位置变化以 增加操作范围。 手指通常在半屈 位置,大拇指外 展且相对。某些 易于抓的运动包 括了有力握和精 手的功能用于旋开关紧的管子的盖子的两个基本模式。 A.当运动开始,右手呈现用力抓握姿势 细握。 B.当盖子松动时,手呈现精确姿势完成旋开的最后阶段。
四、运动学特征
精细握变量: “动力三脚架” 拇指、食指、和中 指在紧密配合,精 细握物体的工作中 有一个动态的动作; 食指和小指主要用 于支撑和静态控制。
“动力三脚架”精确抓握的一种类型 这种功能的结构用剪刀和铅笔来举例说明
四、运动学特征
更精细的动作是 拇指和食指掐捏一个 小的物体。包括: 尖捏(tip pinch) 掌捏(palmar pinch) 侧捏(lateral pinch) 精确抓握中小物体被拇指和食指之间掐捏的例子 A tip grip 指尖掐捏;B Palmar grip掌面掐捏;C 指面捏(pulp pinch) lateral grip 侧面掐捏;D Pulp grip 指面掐捏。
四、运动学特征
手的稳定性和控制
手的外来肌和固有肌的协调活动允许掌指联合体的控制; 屈肌群的背部腱联合体对指骨间关节的控制和稳定性有贡献; 屈肌腱鞘滑车系统; 指骨间关节的稳定性来自于它们关节面的轮廓和特殊的韧带限
关节运动形式

个人收集整理-ZQ
关节地运动形式
一、关节地运动形式
(1)屈和伸:是关节绕冠状轴进行地运动.一般两骨之间地夹角变小为屈,反之为伸.
内收和外展:是关节绕矢状轴进行地运动,四肢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称内收,远离称外展.手指和足趾地运动分别以中指和第二足趾为中轴,向其靠拢为内收,远离为外展.
旋内和旋外:是关节绕垂直轴进行地运动,运动时,骨地前面转向内侧为旋内,转向外侧为旋外.在前臂,将手掌向内旋转为旋前,向外旋转为旋后.
(4)环转:骨地近侧段在原位转动,远侧端作圆周运动.它是屈、外展、伸和内收依次连续地运动.
二、关节活动范围
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地关节,由肱骨头和关节盂构成.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桡、尺骨上端组成,包括个关节,即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可作屈、伸运动.
腕关节:(桡腕关节)由桡骨地腕关节面和和尺骨头下端地关节盘构成关节窝,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地近侧关节面构成关节头.可作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
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地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主要做屈伸运动,在半屈位时还可作轻度地旋内和旋外运动.
踝关节:(距小腿关节)由胫、腓两骨地下端和距骨构成.主要围绕冠状轴运动,足尖向上称背屈(伸),足尖向下称跖屈(屈)运动.
1 / 1。
手--运动学

手
概述
• 手是感知周围环境的最重要的感觉 器官。 • 手也是最复杂运动行为的效应器官。 • 手也能通过手势、触摸、手艺、技 巧等传递情感。
• 除拇指只有两个指节 外,其余四指均由三 个指节。 • 当手处于休息解剖位 时,拇指指骨的位置 相对于其他的指骨是 大约旋转90度,旋转 平面的掌面朝向手的 中线。
手的功能
掌弓
• 3个弓状结构: –近端横弓(远排腕 骨):稳定性。 –远端横弓(MCP) : 活动性(由第2、3掌 骨两侧的1、4、5掌 骨形成)。 –纵弓:沿2、3掌骨 和指骨的长轴。2、 3MCPJ成为“关键 石”。
拇指CMCJ的运动
• Convex on concave arthrokinematics 凸凹运动
• Concave on convex arthrokinematics 凹凸运动
拇指CMCJ的运动
• 外展
虎口
拇指CMCJ的运动
• 屈-伸
对掌、对指运动
• 第一阶段,拇指的 外展。 • 第二阶段,外展的 拇指向小指方向屈 曲和内旋转。 • CMCJ、MCPJ、IPJ 三者的联合运动。
手指“伸肌结构”
• 一部分指伸肌肌腱附 着于近节指骨基底部 背侧,余留的肌腱被 拉伸成中央带或条, 构成伸肌结构的主干。 • 中央带的远端附着在 中节指骨的背侧基底, 在其经过指间关节之 前,中央带分出2个侧 带。它们融合为终端 腱附着在远节指骨被 背面。
手指伸肌结构
• 手内在肌(蚓状肌和骨间肌)通过背面的 斜行纤维附着在伸肌结构。 • 掌指关节的过伸运动由单一指伸肌的收缩 产生(图8-48)。 • 只有在有活性的内在肌存在的情况下,指 伸肌才能完全拉伸指间关节和腕掌关节。
实训四 指关节运动

实训四指关节【实训目的】完成该实验后,学生应该能够:1. 掌握和指出掌骨,指骨等手上的功能解剖的体表标记。
2. 掌握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的运动:屈曲,伸展,并叙述产生运动的主要肌群。
3. 掌握指屈腱鞘滑车系统的功能解剖特点。
4. 掌握精细握和有力握之间的关系。
【实训器材】手部模型, 量角器,诊断床,标记笔,稿纸。
【实验步骤】1. 体表骨性标记:触摸并用标记笔分别标记。
(1)掌骨:5块掌骨底,掌骨头。
(2)指骨:14块指骨。
2. 测量手指各关节运动的角度,并填写相关肌群。
注意:量角器的放置,包括量角器的轴心,固定臂和运动臂。
3. 在自身手部画出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感觉支配区。
【实训记录】部位运动方向测量活动范围角度计的用法测量结果固定臂移动臂轴心拇指桡侧外展0°~60°示指(桡骨延长线上)拇指腕掌关节60°尺侧内收0°示指(桡骨延长线上)拇指腕掌关节0°指屈曲0~90°第2~5掌骨第2~5掌骨第一节指骨MP关节80°伸展0~45°第2~5掌骨第2~5掌骨第一节指骨MP关节40°【讨论】手部的外在肌和固有肌都有哪些?答:外在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拇长展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
固有肌:①外侧群(鱼际):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拇收肌。
②中间群:蚓状肌,掌侧骨间肌,背侧骨间肌。
③内侧群(小鱼际):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
[优化]第二章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四、手)关节、肌肉和神经支配
![[优化]第二章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四、手)关节、肌肉和神经支配](https://img.taocdn.com/s3/m/d18765e031126edb6e1a1064.png)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手部的皮神经分布
正中 神经
尺神 尺经神 经尺支深神 经浅正中 神经
[优化]第二章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四、手)关节、肌肉和神经支配
二、关节
手关节的运动:
掌指关节: 拇指掌指关节:屈/伸 其它掌指关节:屈/伸/内收/外展
指间关节:屈/伸
附加运动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浅 层 结 构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深 层 结 构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外在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拇长伸肌、拇 短伸肌、拇长展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 固有肌:外侧群、中间群和内侧群。
关节运动形式

精心整理
关节的运动形式
一、关节的运动形式
(1) 屈和伸:是关节绕冠状轴进行的运动。
一般两骨之间的夹角变小为屈,反之为伸。
(2) 内收和外展:是关节绕矢状轴进行的运动,四肢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称内收,远离称外展。
手指和足趾的运动分别以中指和第二足趾为中轴,向其靠拢为内收,远离为外展。
(3) 旋内和旋外:是关节绕垂直轴进行的运动,运动时,骨的前面转向内侧为旋内,转向外侧为
旋外。
在前臂,将手掌向内旋转为旋前,向外旋转为旋后。
(4) 环转:骨的近侧段在原位转动,远侧端作圆周运动。
它是屈、外展、伸和内收依次连续的运
(伸)。
人手食指运动学建模

人手食指运动学建模
人手食指的运动学建模是指对手指运动的数学描述和分析。
手指运动学建模的目的是了解和预测手指的运动轨迹、力学特性以及关节角度变化等。
手指的运动学建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 关节角度变化:手指由多个关节组成,包括近节指关节、远节指关节和掌指关节等。
关节角度变化是手指运动的基本参数,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来建立数学模型。
2. 运动轨迹:手指在运动过程中会形成一条轨迹,可以通过运动捕捉等技术手段进行测量和记录。
运动轨迹的建模可以通过曲线拟合等方法来实现。
3. 力学特性:手指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包括肌肉力和外界物体的作用力等。
力学特性的建模可以通过分析手指的生物力学结构和力学原理来实现。
4. 控制策略:手指的运动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控制策略的建模可以通过研究神经信号和运动规律等方面来实现。
人手食指的运动学建模可以应用于医学、生物力学、人机交互等领域。
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手指运动的机理和特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持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0
讲解:XX
7
2.关节
(1)掌指关节
共五个,由掌骨头和近节指骨底构成。为髁状关节,只有两 个自由度;当握拳时,掌指关节最稳固;当拇指精细捏挟物 体时,籽骨作用是使拇指产生动力性旋转。
(2)指骨间关节
为屈戍关节,仅有一个自由度。指骨间关节有相似于掌指关 节的掌板机制并带有附加的控制韧带,能过伸防止指关节的 过伸;指关节的运动与掌指关节密切相关。
2021/3/10
讲解:XX
16
精细握与有力握的 一个重要区别是每 个姿势中拇指基本 上不同的位置。在 有力握中,拇指内 收;在精细握中, 拇指外展。
手易于抓握功能的两个基本模式
A一个典型的用力抓握(power grip)
2021/3/10 B. 一 个 典 型 的 精 细 抓 握 (讲解p:reXcXision
2021/3/10
讲解:XX
13
手指的三个关节从中立位置屈,在这个中立位置, 伸展的手指在手背和完的平面内,A.掌指关节平均 屈70°~90°。B.在近端指骨间关节屈,平均100° 或更多。C在远端指骨间关节屈,平均90°。
2021/3/10
讲解:XX
14
2.手的稳定性和控制
许多解剖学特征有利于手的各关节面的稳定和控制。手的 外来肌和固有肌的协调活动允许掌指体的控制。
大拇指的掌指关节类似于其它手指。从0°位置屈的范围在 不同人之间变化很大。从小的30°到大的90°。从0°位置
过伸大约15°。
2021/3/10
讲解:XX
12
(2)其它手指
第二和第三块掌骨连接着小多角骨和头状骨,相互之间被基 本上不动的合适的关节紧密连接。结果这些掌骨和腕骨组成 了手的“不动单位”。第四、第五掌骨和钩骨之间的连接允 许一个适度的运动量:在第四个腕掌关节处屈伸10°~15°, 在第五个腕掌关节屈伸20°~30°。这些掌骨有限的手掌位 移或下降都可能发生。这些运动允许手呈杯状,对于抓握也 是基本的。
内容提要
2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指关节的功能解剖、适于抓握功能的模式 2.熟悉指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指关节的运动范围、
手的稳定性和控制 3.了解一个抓握模式的分析
2021/3/10
讲解:XX
3
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关节的功能解剖、适于抓握功能的模式、
指关节运动方向、指关节的运动范围、手的稳定性 和控制
2021/3/10
讲解:XX
10
指屈腱鞘滑车系统1
(三)指关节的生物力学
1.指关节的运动范围
(1)拇指:
在腕掌关节水平,大拇指掌骨的底与大多角骨形成了一个 鞍状关节。这个结构允许大拇指掌骨在手掌方向从手的平 面通过一个圆锥形的空间伸展有一个大的运动范围。
功能上,拇指最重要的运动是对掌,在腕掌关节伴随着旋 转的外展移动大拇指向小指尖。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屈 带动拇指靠近指尖。
2021/3/10
讲解:XX
5
远端指骨间关节
近端指骨间关节
掌指关节 腕掌关节
指骨间关节
指关节组成
2021/3/10
讲解:XX
6
(二)指关节的功能解剖
1.骨
指骨是小型长骨,每节指骨也分底、体、小头三部。2~5 指分为近、中、远节指骨,拇指为近、远节指骨。近节指 骨底为卵圆形凹陷的关节面,与掌骨小头相关节,远侧的 的头呈双髁状,其间有髁间凹陷。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基 底具有的关节面类似于近节指骨。
第四章 关节运动学
第一节 上肢运动学
四、指关节运动学
2021/3/10
讲解:XX
1
(一)指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1.指关节的组成
2.指关节的运动方向
(二)指关节的功能解剖
1.骨 2.关节 3.肌与肌腱 4.皮肤、筋膜、韧带、血管和神经
(三)指关节的生物力学
1.指关节的运动范围 2.手的稳定性和控制 3.适于抓握功能的模式 2021/43/.10 一个抓握模式的分析 讲解:XX
难点:对抓握模式的分析
2021/3/10
讲解:XX
4
(一)指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1.指关节的组成
共9个。第2~5指,每指都有二个指骨间关节,分别称近侧 和远侧指骨间关节。拇指仅有二节指骨所以只有一个指骨间 关节。指关节由各指相邻两节指骨的底和滑车构成。
2.指关节的运动方向
指关节是典型的滑车关节。关节面近似球窝状关节,关节囊 松弛,没有回旋活动的肌,加之受两侧韧带的限制,故不能 做回旋运动,只能做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
讲解:XX
9
4.皮肤、筋膜、韧带、血管和神经
(1)浅层结构 (2)深层结构 (3)手掌的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 (4)指屈肌腱鞘滑车系统
它是腱纤维鞘在不同部位增厚所形成的。是一系列不同宽 度、厚度和形态的致密结缔组织束;其主要作用是约束指 屈肌腱,防止形成弓弦畸形,从而充分发挥指屈肌腱的屈 指功能。各滑车间的间距是与手指的屈曲功能相适应的。 在屈指过程中,滑车间距的可变性使滑车相互靠近而又不 致使滑车发生重叠,故滑车在防止肌腱形成弓弦的同时又 不会妨碍手指的屈曲。
2021/3/10
讲解:XX
8
3.肌与肌腱
运动手的肌,除来自于前臂的长肌腱外,还有很多短小的 肌,全部手肌都位于手的掌侧面,分为外侧群,中间群和 内侧。 作用于手指的肌可分为外来肌和固有肌,前者起自前臂或 肱骨,所以它们收缩时均可作用腕产生伸腕或屈腕。后者 的起点、止点均在手骨。
2021/3/10
17
腕的位置变化以增加操作范围。手指通常在半屈位置,大拇 指外展且相对。某些易于抓的运动包括了有力握和精细握。
手的功能用于旋开关紧的管子的盖
子的两个基本模式。
A.当运动开始,右手呈现用力抓
握姿势
2021/3/10
B势.完当成盖旋子开松的动最讲时后解:阶,XX段手。呈现精确姿
18
精细握变量经常用于“动力三脚架”,其中拇指、食指、和 中指在紧密配合,精细握物体的工作中有一个动态的动作, 而食指和小指主要地用语支撑和静态控制。
2021/3/10
讲解:XX
15
3.适于抓握功能的模式
手的抓握功能指物体被抓后部分或整个的包在手里。 正常手的易于抓握运动的两个不同的模式是:有力握(power
grip)和精细握(precision grip)。 有力握是手指在三个关节弯曲时进行的有力的动作,物体握在 手指和手掌间。 精细握包括在一个精确控制方式中拇指和手指屈肌之间对小物 体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