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高一地理必修2第2章21城市空间结构 2共22张
合集下载
湘教版 必修二 城市空间结构(共65张PPT)
因此城市区位分析模式是我们应把握的答题 “钥匙”。城市区位分析一般是综合分析模式。
①气候:气候优越,水热适中 ②地势:地形平坦
A.静态因素 ③河流:河流提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 ④资源:矿业城市 ①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有利于人口和产业聚集
②交通: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水陆交通便
B.动态因素 利又大大促进城市的发展 ③政策:如深圳是由于改革开放促进的
地理 一城市与其 继承性 邻 香 港 、 澳 门
区位 他行政单元
的优越地理区
的空间关系
位和国家改革
开放的政策
政治因素:如巴西利亚(巴西)、雅典(希腊)、罗马(意 大利)、伊斯兰堡(巴基斯坦)
耶路撒冷
作为宗教中心发展起来的 城市:耶路撒冷(是犹太 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 大宗教的圣地)、拉萨
布达拉宫
一般地,早期城市的发展受自然条件制约大,近代 城市发展受社会经济制约大。农业社会属河流经济, 有利于沿河城市的发展;工业社会属海洋经济,有利 于沿海城市的发展。
三、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地域形态(从整个城市的宏观形状上来看) →集中式、组团式、条带状、放射状 城市布局形式(从微观上看的,是指各功能区之 间在空间上的结合形式) →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
中心商务区(中心商业区)—— CBD 城市的核心商业地区
纽约曼哈顿
上海陆家嘴
东京新宿区
(4)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2)位置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3)区位需求
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 )
(4)中心商务区
一个位于城市中心、担负着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的地区
①气候:气候优越,水热适中 ②地势:地形平坦
A.静态因素 ③河流:河流提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 ④资源:矿业城市 ①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有利于人口和产业聚集
②交通: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水陆交通便
B.动态因素 利又大大促进城市的发展 ③政策:如深圳是由于改革开放促进的
地理 一城市与其 继承性 邻 香 港 、 澳 门
区位 他行政单元
的优越地理区
的空间关系
位和国家改革
开放的政策
政治因素:如巴西利亚(巴西)、雅典(希腊)、罗马(意 大利)、伊斯兰堡(巴基斯坦)
耶路撒冷
作为宗教中心发展起来的 城市:耶路撒冷(是犹太 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 大宗教的圣地)、拉萨
布达拉宫
一般地,早期城市的发展受自然条件制约大,近代 城市发展受社会经济制约大。农业社会属河流经济, 有利于沿河城市的发展;工业社会属海洋经济,有利 于沿海城市的发展。
三、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地域形态(从整个城市的宏观形状上来看) →集中式、组团式、条带状、放射状 城市布局形式(从微观上看的,是指各功能区之 间在空间上的结合形式) →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
中心商务区(中心商业区)—— CBD 城市的核心商业地区
纽约曼哈顿
上海陆家嘴
东京新宿区
(4)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2)位置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3)区位需求
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 )
(4)中心商务区
一个位于城市中心、担负着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的地区
高中地理同步课件21城市空间结构30张湘教版必修2
一个(yī ɡè)国家具有它的外部轮廓
第一页,共31页。
每个城市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kōngjiān),有着特定的外部 轮廓形状,被称为城市形态。
第二页,共31页。
成都市位于(wèiyú)四 川盆地内部的成都平原, 形成了较完整的团块状。
第三页,共31页。
重庆市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 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的崎 岖不平使城市发展(fāzhǎn)在地 域上失去了完整性。全市形成了 几个片区,形成了组团状的格局
区
混合土地利用带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
从中心向外依次是
商业中心区、混合土地
利用带、高级住宅区低
级(dījí)住宅区,工业区
布局在郊外交通便利的
沿海。
第十九页,共31页。
城市地域(dìyù)结构模式
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相同点
不同点
1、市中心均为 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向外扩展
中心商务区; (k各uò功z能hǎ区n沿) 交通线呈扇形
纷纷外迁
为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第三十页,共31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一个国家具有它的外部轮廓。重庆市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的崎岖不平使城市 发展在地域(dìyù)上失去了完整性。全市形成了几个片区,形成了组团状的格局。兰州市位于黄河谷地,其发 展被迫沿谷地东西方向延伸,形成条带状。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
位置 公共设施 环境质量
多在城市外缘,
多与高坡、文 完善,生 化区相联系 活方便
优美
低级(dījí) 低收入 住宅区 阶层
面积小, 拥挤密集
多在内城,多 与低地、工业
第一页,共31页。
每个城市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kōngjiān),有着特定的外部 轮廓形状,被称为城市形态。
第二页,共31页。
成都市位于(wèiyú)四 川盆地内部的成都平原, 形成了较完整的团块状。
第三页,共31页。
重庆市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 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的崎 岖不平使城市发展(fāzhǎn)在地 域上失去了完整性。全市形成了 几个片区,形成了组团状的格局
区
混合土地利用带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
从中心向外依次是
商业中心区、混合土地
利用带、高级住宅区低
级(dījí)住宅区,工业区
布局在郊外交通便利的
沿海。
第十九页,共31页。
城市地域(dìyù)结构模式
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相同点
不同点
1、市中心均为 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向外扩展
中心商务区; (k各uò功z能hǎ区n沿) 交通线呈扇形
纷纷外迁
为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第三十页,共31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一个国家具有它的外部轮廓。重庆市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的崎岖不平使城市 发展在地域(dìyù)上失去了完整性。全市形成了几个片区,形成了组团状的格局。兰州市位于黄河谷地,其发 展被迫沿谷地东西方向延伸,形成条带状。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
位置 公共设施 环境质量
多在城市外缘,
多与高坡、文 完善,生 化区相联系 活方便
优美
低级(dījí) 低收入 住宅区 阶层
面积小, 拥挤密集
多在内城,多 与低地、工业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 城市空间结构 课件 (共28张PPT)
发
济
城
商业区
分
生
活
市
布
城市经济活动 需占用土地
各地区交通
经 济 空 间 活
动 空 间 上
动
高
地 域 功 能 区
工业区 行政区
界 线 模
通达性
竞
度
糊
争
密
文化区
聚
二、城市功能分区
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 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一般位于交通干线旁的城市外缘
大团呈团状和条状,分布于市中心和街 道两侧
由此可以得出中心地有大有小形成一定的等级,高一级 别的服务区域一般较大,而低一级别的中心地服务区域 一般较小。据图2-10分析中心地等级体系:
中心地理论
又称“中心地学说”。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 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体系包括:①中心地的数目;②互补区域(即中心地所服务的地区)的 数目;③互补区域的半径;④互补区域的面积;⑤提供中心财货种类及其数量; ⑥中心地的标准人口数;⑦互补区域的标准人口数等。 中心地理论模式将随人口数、生活习惯、技术等的改变而变化;同时也随人口 分布、人口密度的不同,或中心财货价格的差异而表现互补区域大小 的不同。 中心地体系可分别根据市场、交通和行政最优原则而形成。中心地有等级、层 次之分,一个较大的中心地市场区总是包含3个比它低一级的市场区,每个较高 级的中心地概括了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并将南德中心地分为七级。 1940年德国学者廖什(A.Lsch)论证并发展了中心地理论,提出生产区位经济 景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心地理论在美洲、西北欧各国得到承认,并在居 民点网和交通网规划中应用。1960年在国际地理代表大会和国际城市地理讨论 会上得到高度评价。该理论的局限性主要有:其性质是静止的,没有考虑城市 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它忽视了那些并非同一个小系统成分的 第二级或更低级中心地间,以及同一个小系统中同级居民点间横向职能(功能) 联系。另外,其假设的城镇空间分布及其他条件也都脱离现实。
[新版]2.1城市空间结构精品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4.有关该区域房地产管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环境质量 B.基础设施决定二手房价格 C.位置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大 D.人口状况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小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房价的因素。图中环境质量影响的权重值较大,说明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环境质 量,A正确。基础设施影响权重值小,市场供求影响权重值大,市场供求决定二手房价格,B 错误。位置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小,C错误。人口状况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大, D错误。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其村落布局宛如 八卦图。村落的中心为钟池,一半水塘一半 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 义的鱼形太极图。钟池周围分布有八条巷道, 多数民居沿着巷道分布。以大公堂为核心, 围绕崇信堂、雍睦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 个居住片区。商业则分布在对外交通便捷的 上塘周边地区。
浙江兰溪诸葛村的村落内部空间结构示意
截至2019年2月,武汉地铁运营线路已有318千米,日均客运量约300万人次。下图示意武汉市某一区 域地铁不同时段的平均客运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这个区域最可能是( B ) A.中心商务区 B.高级住宅区 C.重化工业区 D.公园游览区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特点。“白领”阶层一般是指有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士,“蓝领” 阶层指的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士。结合上题可知,该地为中心商务区,白天上班人员以高 文化素质职员为主,白领职员居多,B对。
阅市读政: 与乡公村共内服部务空区间、结交构通与仓储区、生态功能区等等
2、商业用地主要布局在城市 2环0境世质纪量初好,与电交影通制对片房商价在影此响发无现关理,想B的错拍误片。自然环境,陆续集中到此,使好莱坞逐渐成为世界闻名的影城。
的几何中心、交通线路沿线,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共103张PPT)
心圆状自核心向外
扩展而成
城市各功能区呈 交通(各功能区沿 扇形向外扩展 交通线延伸)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 核心发展,而是围 绕几个核心形成多 种功能区,并由它 们共同组成城市地 域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 扩展,原有市中心 由于地价高、交通 和居住拥挤等,在 远离市中心的郊区 出现新核心
举例
成都 沈阳 淄博
补充知识点
别是怎样形成的?不同的功能区之间 的界线有何特点? 3、各个功能区有什么特点?
2、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 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
导致同一类活动在 城市空间上的聚集
城特点: (1)区域内呈现连片分布 (2)各功能区间无明确界线 (3)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
• 第一种观点是国外学者费利在20世纪60年 代提出来的。作为早期的研究学者,费利试 图建立起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他认为, 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由以下四个层面组成:
• 1.城市结构包括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 环境三种要素。
• 2.城市结构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两种属性,其 中空间属性是指上述三要素的空间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②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④内部分区明显;
风向与城市规划
(1)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
居 全年西风 民
区
工 厂
上风向 下风向
为什么英国的高级住宅区在西部,低级住宅区在
东部?
西部
西风
大气污染物 东
部
河流
中心商务区 高级住宅区
批发、轻工业区 低级住宅区
(2)季风区(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 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 =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 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 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图4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 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2—3题。
扩展而成
城市各功能区呈 交通(各功能区沿 扇形向外扩展 交通线延伸)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 核心发展,而是围 绕几个核心形成多 种功能区,并由它 们共同组成城市地 域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 扩展,原有市中心 由于地价高、交通 和居住拥挤等,在 远离市中心的郊区 出现新核心
举例
成都 沈阳 淄博
补充知识点
别是怎样形成的?不同的功能区之间 的界线有何特点? 3、各个功能区有什么特点?
2、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 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
导致同一类活动在 城市空间上的聚集
城特点: (1)区域内呈现连片分布 (2)各功能区间无明确界线 (3)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
• 第一种观点是国外学者费利在20世纪60年 代提出来的。作为早期的研究学者,费利试 图建立起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他认为, 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由以下四个层面组成:
• 1.城市结构包括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 环境三种要素。
• 2.城市结构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两种属性,其 中空间属性是指上述三要素的空间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②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④内部分区明显;
风向与城市规划
(1)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
居 全年西风 民
区
工 厂
上风向 下风向
为什么英国的高级住宅区在西部,低级住宅区在
东部?
西部
西风
大气污染物 东
部
河流
中心商务区 高级住宅区
批发、轻工业区 低级住宅区
(2)季风区(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 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 =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 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 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图4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 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2—3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1 城市空间结构1-湘教版
课堂小结
平原
河谷 高原
中低纬沿海地区
供水 防卫
赣州(江西) 重庆、武汉、宜宾 上海、广州、天津、福州 南京、伦敦
谢谢
0°
二、气候与城市
高纬 中纬 低纬
读图,从纬度和海陆位置上说出世界上大城市的分
中布低规纬律?的沿海地区
气温适中,降水适宜(气候温暖湿润
案例四
二、气候与城市
干旱
哪些地区城市较少?
湿热
高寒 高纬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河流功能一:供水
优势:
案例六
河流功能二:运输
运和 运的转折点
天 津
上海 江 长
广州
优势:有
案例二
: 西安位于渭河谷地(渭河平原) 太原位于汾河谷地 地质构造:典型的地堑
渭河 秦岭
地处山区,受地形限制大,谷地较平坦开阔,水资源充足
高寒地区:河谷相对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案例三
热带地区,低地湿热,高原相对凉爽热带 热带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湿热
凉爽
案例四
60°N 30°N
岷 江岷
江
嘉 陵嘉 江陵
江
宜
长 长
宜宾 宾
重重 庆庆
河流功能二:运输
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武 汉
江 江 武 汉
优势:
河流功能二:运输
运输和 运的转折点
江 长
赣州
过河点
河流功能二:运输
南京长江大桥
亦作濠,是古时由人工挖凿,环绕
伯尔尼(瑞士首都 )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一、地形与聚落
案例一 :
中国的大城市2/3分布在第几级阶梯?
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完整版)PPT课件
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例子
-
47
5.中心商务区(CBD)
上海陆家嘴
-
纽约曼哈顿 北京王府井
48
中心商务区
-
49
纽约曼哈顿的帝国大厦
东京新宿区
-
50
上 海 徐 家 汇
-
51
上 海 陆 家 嘴
-
52
5.中心商务区(CBD)
• 1.定义:
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 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 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
一.城市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 1.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产业 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和 文化中心。
• 2.城市的特点:
(1)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 (2)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 (3)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
2
• 3.城市的分类:
(1)按照城市的行政级别: 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
服务范围与门槛人口紧密相连, 服务范围可看作实际接受服务的人 口在空间上的分布。这个范围通常 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在人 口均匀分布的条件下,门槛人口大, 服务范围也大。
假设一个村庄有510人,而维持一个小店生存所需的最低服务人数 为50人,请问该村一般拥有几家-这样相同规模的小店?为什么?59
一 、
地形
城 自然地理区位 气候
市
水源(河流)
区
资源
位 分 析
经济地理区位
交通条件
政治(行政中心、政策) 军事、宗教
科技、旅游
-
19
武汉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地理区位: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211城市空间结构精品PPT课件
耶路撒冷
武汉:中国经济地理的“天元”
一线贯通 两江交汇 三镇雄峙 四海呼应 五方杂处 六路齐观 七星高照 八面玲珑 九省通衢 十指连心
No Image
武汉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
No Image
自然地理区位: 1、气候适宜。 2、水源充足。 3、地形平坦。 4、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地理区位: 1、水陆交通便利。 2、矿产丰富。 3、省会所在地。 4、科技雄厚。 5、农业基础好。
4
1
3
2
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
赣州
海口市形成的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
1、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 (位置) 2、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地形) 3、气候温和湿润 (气候) 4、南渡江提供充足水源 (水源)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3
可编辑
17
2、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四)城镇空间布局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并在人流、 物流集聚部位形成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会 合处和入海处往往形成较大的城市。
3.交通枢纽出也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4.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 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有可能形成较 大的城市。
(五)城市的区位选择(具体选址) 1.城市选址应避开地质灾害频繁的地区 2.港口和码头应建在河流凹岸处 3.城市建设要考虑地基的承载力 4.就地形因素而言,平原最有利,丘陵困难多
2.城市与环境 2.1.1城市空间结构
(一)概念及特点
概念:
1.人口达到一定规模, 2.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3.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高中地理同步课件21城市空间结构22张湘教版必修2
距母城较远的交 通干线上出现卫 星城
中心商务区特点:经济
占用城市用地 面积的一小部 分
多位于市中心、交 通干线的两侧或街 角路口处
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 量昼夜变化大,建筑物 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
显的分区。
工业区 占用城市用 地的一部分
不断向市区外 缘移动,趋向 于沿交通干线 分布。
第十页,共23页。
第六页,共23页。
第七页,共23页。
第八页,共23页。
城市(chéngshì)功 能分区
第九页,共23页。
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点:
名称 (míngc 住hē宅ng区)
商业区
占地(zhàn 是dì城)比市重用地
最广泛的形 式
区位(qū wèi) 出现特中点高级住宅区
和低级住宅区背向 发展的趋势
其他特征
同心圆模式
多核心模式
扇形 模式
第十九页,共23页。
几种城市地域 结构模式
第二十页,共23页。
12 13
11
北方某城市规划
1
2
4
6
7
85
3
9
10
14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耕地 文教区 仓储区 公路
铁路 河流
参考(cānkǎo)意见
商业区
选择 地块
6、8
工业区
住宅区
1、2、3、7、 4、5、9、10、
第十六页,共23页。
土地的面积与形状(xíngzhuàn)、地形起伏程度与坡度大小、 水文和气象条件等。
第十七页,共23页。
历史背景影响 城市功能分区
历史因素
基形 础成
城市土地利用 随历史而变化
交通通达度 距市中心远近
中心商务区特点:经济
占用城市用地 面积的一小部 分
多位于市中心、交 通干线的两侧或街 角路口处
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 量昼夜变化大,建筑物 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
显的分区。
工业区 占用城市用 地的一部分
不断向市区外 缘移动,趋向 于沿交通干线 分布。
第十页,共23页。
第六页,共23页。
第七页,共23页。
第八页,共23页。
城市(chéngshì)功 能分区
第九页,共23页。
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点:
名称 (míngc 住hē宅ng区)
商业区
占地(zhàn 是dì城)比市重用地
最广泛的形 式
区位(qū wèi) 出现特中点高级住宅区
和低级住宅区背向 发展的趋势
其他特征
同心圆模式
多核心模式
扇形 模式
第十九页,共23页。
几种城市地域 结构模式
第二十页,共23页。
12 13
11
北方某城市规划
1
2
4
6
7
85
3
9
10
14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耕地 文教区 仓储区 公路
铁路 河流
参考(cānkǎo)意见
商业区
选择 地块
6、8
工业区
住宅区
1、2、3、7、 4、5、9、10、
第十六页,共23页。
土地的面积与形状(xíngzhuàn)、地形起伏程度与坡度大小、 水文和气象条件等。
第十七页,共23页。
历史背景影响 城市功能分区
历史因素
基形 础成
城市土地利用 随历史而变化
交通通达度 距市中心远近
高中地理同步课件21城市空间结构31张湘教版必修2
化
(cùjìn)
分促 化进
交通运输
历史背景 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
交通通达度
第二十三页,共32页。
城市(chéngshì)空间结 构模式
同心圆学说(xué shuō)
多核心学说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扇形(shà n
该城市空间结构是什么(shén me)模式? 主导因素是什么(shén me)?
成都同心圆
➢同心圆模式(móshì)
第二十五页,共32页。
英国(yīnɡ ɡuó)同心
圆
第二十六页,共32页。
该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yǎnbiàn)受什么因 素影响?
沈阳扇形(shàn xínɡ)
➢扇形(shàn xínɡ)模式
第二十七页,共32页。
该城市空间结构是哪些因素共同(gòngtóng)影响?
第三十页,共32页。
End
第三十一页,共32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 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2)沿河
No 、沿湖、沿海,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1.在不同类型城市中,商业用地、工业
第三页,共32页。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 (zhǔyào)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的特点: ● 人口和产业(chǎnyè)活动密集 ●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 ● 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第四页,共32页。
为何城市分布(fēnbù)存在空间差异? ……
第十六页,共32页。
城市(chéngshì)地租等值线分布图
(cùjìn)
分促 化进
交通运输
历史背景 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
交通通达度
第二十三页,共32页。
城市(chéngshì)空间结 构模式
同心圆学说(xué shuō)
多核心学说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扇形(shà n
该城市空间结构是什么(shén me)模式? 主导因素是什么(shén me)?
成都同心圆
➢同心圆模式(móshì)
第二十五页,共32页。
英国(yīnɡ ɡuó)同心
圆
第二十六页,共32页。
该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yǎnbiàn)受什么因 素影响?
沈阳扇形(shàn xínɡ)
➢扇形(shàn xínɡ)模式
第二十七页,共32页。
该城市空间结构是哪些因素共同(gòngtóng)影响?
第三十页,共32页。
End
第三十一页,共32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 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2)沿河
No 、沿湖、沿海,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1.在不同类型城市中,商业用地、工业
第三页,共32页。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 (zhǔyào)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的特点: ● 人口和产业(chǎnyè)活动密集 ●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 ● 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第四页,共32页。
为何城市分布(fēnbù)存在空间差异? ……
第十六页,共32页。
城市(chéngshì)地租等值线分布图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件21城市空间结构
处
向发展
通线分布。
第十八页,共28页。
城市空间结构:同心园模式(móshì)、扇形模式(móshì)、 多 核心模式(móshì)。
中国传统(chuántǒng)的以皇权为中心的方格井字结构 (棋盘式)、以山水为依托的自由布置形态
第十九页,共28页。
影 响
历史原因:原有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
第七页,共28页。
气候(qìhòu)
世界的城市主要分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干旱(gānhàn)、高寒、湿热地区,城市分布 少。
第八页,共28页。
水源(shuǐyuán)
为什么成为城市大多临近河流、湖泊、海洋? 能提供水源、航运、军事防卫、旅游等功能。 哪些地点容易形成城市? 河流入海口:上海、广州 干支流交汇处:宜宾、重庆、武汉、九江、梧州 优良海港(hǎigǎng):青岛、香港、大连 山前平原、绿洲
第十三页,共28页。
城市功能(gōngnéng)分区
类型(lèixíng):商业区、居住区、市政 和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 旅游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第十四页,共28页。
中心商务区 职能: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
特点:城市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方。 零售商业十分发达。
建筑物以高层(ɡāo cénɡ)为主、交通便捷。
经济 地理区位
地形 气候 水源
自然资源 交通条件
政治(zhèngzhì)
文化
政治、军事、宗教
地理区位
第六页,共28页。
地形(dìxíng)
① 平原(píngyuán)地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 环境。 ② 热带湿热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③ 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低地分布。 ④ 高寒地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1.掌握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2.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3.理解中心地理论,能运用此理论分析城市的地域结构。
阅读教材P29城市土地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城市土地利用? 2.城市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3.我国的土地是如何分类的?
3.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的特点
商业用地: 市中心,沿交通干线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之间
工业用地: 郊区,沿交通干线
市政用地: 市中心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分区成因:
城市各项活动占
用土地
城市土地面积相
各项活动必然 发生竞争
城 市
对有限
功
能
同类活动在空间
区
不同地块交通通
上高度聚集
达性和地价各不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 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2
基本内容
中心地范围 城市等级 相互关系
城市 服务 服务 城市 等级 种类 范围 数目 高多大少 低少小多
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 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 目少,门槛人口大。
2
基本内容
中心地范围
城市等级
相互关系
从区域总体来看,高级中 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 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 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 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2.商务区多位于( B )
①市中心
②城市的外缘
③街角路口处
④交通干线两侧
A. ③②④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读“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 a>b>c),回答1~2题。
1.该市重工业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B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④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知识归纳
城市空 间结构
城市功能分区 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城市功能分区 及影响因素
中商务 区
西方城 市结构 学说
同心圆学
说 扇形学
说 多核心学
说
基本概念
基本内容
1.城市功能区是指( B )
A. 不同的城市功能聚集的地区
B. 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地区
C.城市中由交通线路分割开的地区 D.城市人口的统计区
1 中心地 理论
基本概 念
中心地 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 心地等级主要是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 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中心地的规模大小与 数量成反比。
服务范围
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
门槛
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服务范围或 服务人数。
2
基本内容
中心地范围 城市等级 相互关系
(4)行政因素:
☆政策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5)经济因素: 地租理论——距市中心远近
城市的功能用地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
◆商业付租意愿随距离变化最大,住宅次之。
商业
◆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
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住宅
工业
西方城市结构学说 扇形模式
同心圆模式 多核心模式
4 零售业十分发达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 靠近交通干线 ? 位于城市外缘 ? 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成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1)自然地理条件: (2)历史文化因素:
(3)社会因素: ☆收入 的高低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知名度 可以提高身份与地位,是一种强大的积聚力量 ☆ 种族、宗教信仰 等可以形成聚居区
? 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 市场最优原则(零售业) ? 交通最优原则(批发业) ? 有些城市能形成中心商务区
(CBD)
有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知名大公司的 总部,提供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
? 经济活动繁忙 ? 建筑高大密集
? 人流量昼夜差大? 内部分区明显
CBD 特征
1 商业、服务、金融活动高度集中 2 建筑物以高层为主 3 交通运输便捷
相同
1 工业区
2 商业区
功能区 类型
3 居住区 4 市政与公共服务区 5 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
6 交通与仓储区
7 特殊功能区
? 无明确的界线 ? 可能兼有其它用地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 在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 和低级住宅区
高
级
住宅区
中
级
住宅区
低
级
住宅区
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有哪些差异?
? 中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 房屋面积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 环境优美,并配套有相应的学校、 医院、商店和绿地等公共设施
? 低级住宅区房屋面积狭小,拥挤 密集,往往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 附近,环境相对较差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 口
城市土地利用: 指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 根据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改造、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用地及 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我国的土地分类
读图,看一看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市政用地的分布 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1.掌握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2.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3.理解中心地理论,能运用此理论分析城市的地域结构。
阅读教材P29城市土地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城市土地利用? 2.城市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3.我国的土地是如何分类的?
3.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的特点
商业用地: 市中心,沿交通干线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之间
工业用地: 郊区,沿交通干线
市政用地: 市中心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分区成因:
城市各项活动占
用土地
城市土地面积相
各项活动必然 发生竞争
城 市
对有限
功
能
同类活动在空间
区
不同地块交通通
上高度聚集
达性和地价各不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 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2
基本内容
中心地范围 城市等级 相互关系
城市 服务 服务 城市 等级 种类 范围 数目 高多大少 低少小多
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 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 目少,门槛人口大。
2
基本内容
中心地范围
城市等级
相互关系
从区域总体来看,高级中 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 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 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 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2.商务区多位于( B )
①市中心
②城市的外缘
③街角路口处
④交通干线两侧
A. ③②④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读“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 a>b>c),回答1~2题。
1.该市重工业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B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④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知识归纳
城市空 间结构
城市功能分区 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城市功能分区 及影响因素
中商务 区
西方城 市结构 学说
同心圆学
说 扇形学
说 多核心学
说
基本概念
基本内容
1.城市功能区是指( B )
A. 不同的城市功能聚集的地区
B. 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地区
C.城市中由交通线路分割开的地区 D.城市人口的统计区
1 中心地 理论
基本概 念
中心地 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 心地等级主要是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 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中心地的规模大小与 数量成反比。
服务范围
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
门槛
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服务范围或 服务人数。
2
基本内容
中心地范围 城市等级 相互关系
(4)行政因素:
☆政策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5)经济因素: 地租理论——距市中心远近
城市的功能用地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
◆商业付租意愿随距离变化最大,住宅次之。
商业
◆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
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住宅
工业
西方城市结构学说 扇形模式
同心圆模式 多核心模式
4 零售业十分发达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 靠近交通干线 ? 位于城市外缘 ? 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成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1)自然地理条件: (2)历史文化因素:
(3)社会因素: ☆收入 的高低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知名度 可以提高身份与地位,是一种强大的积聚力量 ☆ 种族、宗教信仰 等可以形成聚居区
? 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 市场最优原则(零售业) ? 交通最优原则(批发业) ? 有些城市能形成中心商务区
(CBD)
有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知名大公司的 总部,提供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
? 经济活动繁忙 ? 建筑高大密集
? 人流量昼夜差大? 内部分区明显
CBD 特征
1 商业、服务、金融活动高度集中 2 建筑物以高层为主 3 交通运输便捷
相同
1 工业区
2 商业区
功能区 类型
3 居住区 4 市政与公共服务区 5 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
6 交通与仓储区
7 特殊功能区
? 无明确的界线 ? 可能兼有其它用地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 在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 和低级住宅区
高
级
住宅区
中
级
住宅区
低
级
住宅区
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有哪些差异?
? 中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 房屋面积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 环境优美,并配套有相应的学校、 医院、商店和绿地等公共设施
? 低级住宅区房屋面积狭小,拥挤 密集,往往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 附近,环境相对较差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 口
城市土地利用: 指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 根据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改造、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用地及 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我国的土地分类
读图,看一看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市政用地的分布 各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