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靳玉乐艾兴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推广阶段,但当前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等涉及到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上有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这些争论将会对新课程改革的走向产生影响,必须正确对待和引导。

是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科书的更换”等技术层面的革新,而是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深化。

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课程改革。

第一次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改革的理论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第二次课程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第三次课程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兴的建构主义。

我国正在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真理观、知识观为强调发展儿童自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肖川:《知识观与教学》,《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建构主义是对传统的学习观、知识观、课程观的一种挑战和超越。

——钟启泉:《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和非线性模式》,《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现代课程改革真正的挑战不是古典主义者依据理想的知识标准所开展的批评,而是后现代主义者试图使知识接近社会经验的课程革命,因为后现代主义者的理想更接近求知者的生活经验。

———周勇:《现代课程改革的知识重建思路与挑战》,《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在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又隐隐约约能见到杜威的影子。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是一些学者言必称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吗?或者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或者是所谓“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多元综合?没有谁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在理论基础上显得含混不清,会导致改革实践的不知所措课程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对话,是一个需要我们行动、对话和合作、回荡着多元声音的生机勃勃的领域。

课程改革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理论养分,综合各种教育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可以是模糊的。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知识要点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知识要点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知识要点第一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引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创新因而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

本次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第一节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和协调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

其次,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视其本身为重要的目的,而非作为获取“知识与能力”的手段。

2、谋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新课程首先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养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价格统整的人。

其次,新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强调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来源。

第二节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2、凸显课程的综合化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谋求走向综合化,具体体现为:首先,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臵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课程所坚持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恢复儿童生活的完整性,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儿童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探究主题,过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活。

其次,新课程还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设臵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

再次,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知识

1.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2.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内容。

4.新课程的实施,从强调教师、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要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环境,是四个因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

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6.新课程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教育转变。

7.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8.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

9.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10、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

1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__________和创新精神。

12、语言技能目标中的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________,又是学习的_________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2、阅读下列一则故事,谈谈它给我们的启示:三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传说震动了某地三座庙内的和尚,他们决心用实际行动改变人们对和尚的看法。

第一个庙的小和尚原先是轮流挑水,路太远了,挑水回来很累。

于是,三个小和尚商量,咱们把路程分成三段接力挑,水缸很快就满了,人也轻松。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高天明马福迎蒋建华欧美发达国家进行的波及世界的教育改革尚且还多次出现反复和挫折,我们咋能没有困难和问题,咋能一帆风顺?但不管是怎么样的反复和挫折,甚至拉锯,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和挫折中前进了。

应从哲学层面探讨高天明我从网上看到了靳玉乐与艾兴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读后心中充满了疑问。

作者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我看是不很完善的。

我这里不是讲马克思的认识论基础不好,只是觉得这不是课程理论所要讲的直接的理论基础。

课程理论涉及课程与知识,课程与文化,课程与社会等方面的关联。

从这个角度来说,课程理论首先必须在知识、文化和社会三个维度去解决课程建构的理论大厦。

传统的社会中心课程观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过很长的历史。

在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最早论述了教育与人的社会目的观,柏拉图强调知识的系统讲授,注意课程内容对人的教化,强调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必须与建立等级社会的人才需要相结合。

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这样的课程理论基础,《学记》里说的“化民成俗”,其实讲的就是课程知识的社会目的,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伦理教育就是一种社会为本的课程理论。

在这种课程理论传统中,知识中心论的课程设计与社会中心的课程设计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时有混淆或模糊,不同的只是表现的程度。

在英国,18世纪和19世纪,文法学校强调科目课程中心,所以英国人经常说小学教师是教孩子,进入初中就是教科目了,不教人又不教科目的教学是看不到的。

在英国的现代中学,则过于强调社会中心的知识课程建构。

19世纪的综合学校,究竟是社会中心还是科目知识中心,教师似乎变得很模糊了。

不过在初中,儿童中心的课程知识观却很少受到指责。

儿童中心的课程知识建构,是针对19世纪教育中的非人道和专制教育而出现的,这种知识课程强调的是“兴趣”。

社会知识中心的课程观则强调知识的社会变化和适应性。

到了20世纪,西方社会注意到了课程知识里的“市场”因素影响,这种课程知识观照顾了儿童的个体习性与教育的社会权利。

新课程基础知识

新课程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二、选择题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A. 以综合课程为主B. 以分科课程为主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 .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三、判断题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新课程改革部..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新课程改革部..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新课程改革部分一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新课程改革部分一”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新课程改革部分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课程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

二、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往以学科为主,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

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新课改中各家所追求的“直接理论基础”,应该是课程与教学论层面的理论基础,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理论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这个直接的理论基础只能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这是由其指导思想和哲学层面的理论基础决定的。

这种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上,吸收了古今中外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它就是教学认识论。

至于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西方新理论”在新课改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这些“新理论”进行解读、批判、改造、借鉴,既不能采取简单拒斥,也绝不能简单搬用、套用,更不能说它们是我国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尤其哲学界,都已经认识到这些西方哲学思潮在反对科学主义的本质主义、客观主义、理性独断的同时,自身又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多元主义等巨大局限性。

部分提倡我国课程创新“概念重建”的专家,对待这些“新理论”却采取了简单化态度,并存在严重误读和随意发挥的现象。

只看到这些“新理论”合理的一面,却无视其局限性。

否定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有用性,混淆知识的社会生产过程与个人知识的形成过程,把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的“社会共建”理解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个体间沟通,把个体知识与社会知识之间的辨证作用理解成是师生个体之间的协商对话。

并认为“建构”就要通过实践或直接经验,“对话”就要进行问答,“沟通”就要“互动”,“互动”就要真的实践行动而不是课堂教学的讲解和理解活动,以此来为否定课堂讲授、强调活动课程进行辩护。

提倡“概念重建”的新课改专家还误读、误译情境学习理论的知识观,把情境学习理论批评脱离实际、不重视应用的知识教学理解成否定客观科学知识的教学。

新课程理念知识点总结

新课程理念知识点总结

新课程理念知识点总结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1.新课程理念的概念新课程理念是指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社会、情感、思维、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培养。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培养人为根本任务。

2.新课程理念的背景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是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的产物。

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科技的快速变化,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的变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挑战。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促使了新课程理念的提出。

3.新课程理念的发展历程新课程理念的发展经历了从提出到实践的阶段。

1994年,中央教育委员会开始研究新课程理念,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探索新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

2001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理念开始逐步在全国推广。

二、新课程理念的核心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理念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潜能。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方法上都以学生的需求和能力为出发点,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素养。

新课程理念提倡课程的丰富多彩,注重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整合性,鼓励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不仅获得知识,还培养了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新课程理念强调,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校的教学活动要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特长,提倡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身心全面的发展。

小学语文新课标知识点

小学语文新课标知识点

小学语文新课标知识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知识点梳理一、课程性质与地位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程体系中,小学语文位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阶段,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强调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目标小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是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识字与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会写2500个左右。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书写速度和质量。

2、阅读: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写作:学写常见的应用文和简单的记叙文,能根据具体语境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书面表达。

注重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4、口语交际: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场合,运用恰当的口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进行日常会话和简单的演讲。

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实施建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在实施建议方面,提出了以下建议:1、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思想内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新课程理论知识

新课程理论知识

新课程理论知识36怎么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由于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主体在课程开发方面的权限和侧重点不尽相同必然出现相应的三能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的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而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休,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35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主要主要问题:1评价的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道,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的地位基本功上没能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评价重心仍过于关门结果,忽略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眇善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改革的重点—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民的指标体系。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壮况。

34当前章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无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想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线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穗主的转移。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常识讲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20条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

4、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新课程理论知识

新课程理论知识

新课程理论知识新课程理论知识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论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包括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等方面,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这意味着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三、追求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新课程要求教师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四、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许多变化。

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五、学生的研究方式学生的研究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

接受研究中,研究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研究中,研究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六、现代研究方式的特征新课程倡导的现代研究方式有探究式研究、合作式研究、自主式研究等。

这些研究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

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八、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许多转变。

教师应该是学生研究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九、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研究方式的转变;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新课程理论知识问答试题

新课程理论知识问答试题

新课程理论知识问答试题1.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B )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教师成长④情感、态度、价值观2. 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 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B.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C.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D.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3. 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C )A. 强调探究性学习B. 强调合作学习C. 内容密切联系生活D. 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4.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B)A. 学生是发展的人B. 学生是自主的人C. 学生是独特的人D. 学生是独立的人5. 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 )A.认知内驱力B. 学习动机C. 自我提高内驱力D. 附属内驱力6.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A )A. 及时复习B. 及时休息C. 过度复习D. 分数复习7. “稳重而富有毅力,但往往又表现出缓慢与固执”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 C )A. 胆汁质B. 多血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8. 下列关于中学教育的高中阶段的性质表述有误的是(D )A. 普通教育性质B. 基础教育性质C. 社会主义性质D. 义务教育性质9.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B )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10.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D )①有明确的教学目的②恰当地组织教材③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程序A. ①④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测)试题(3)一、填空题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教师、教育后备干部、校长)考试复习用1、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育思想价值的载体。

具体来说,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①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施工蓝图。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办一所学校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要规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制订课程目标,规定课程内容及课程结构,实施课程计划和标准等环节来实现。

②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主要依据课程内容。

教师备课,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教学等,都必须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来进行,不能脱离这个根本。

③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要通过课程呈现。

在学校中,学生以课程为基本的学习内容,为自己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④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⑤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学校所有评价指标的建立都可依据课程来进行,学校可以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质量评估,提高教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2、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七大问题:①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完全适应。

②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③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④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⑤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

⑦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3、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新课程基本知识

新课程基本知识

新课程基本知识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1.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2.“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内涵(1)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

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

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2)面向每一位学生。

基础教育是国民的奠基工程,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

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3)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

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

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

(二)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课程理念形成于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分析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新、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课程建构的基础——不同的课程观:旧课程观中的课程是文本课程,教师是传授者,因而教师是中心。

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2.课程实施的策略——不同的整合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材意识是第一意识,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则是第一要务,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1.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2.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包括倡导全人教育、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3.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三个原则,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而淡化“双基”精选则更注重对学生终身研究与发展的培养。

4.新课程的教学策略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5.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互动性与互惠性。

6.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方式为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改变过去单纯接受式的研究方式。

7.新课程的评价体系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的评价,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多样化、多维化。

8.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9.新课程突出研究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的能力。

1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1.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

14.建立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的途径是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5.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研究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研究。

16.教学活动设计要求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为了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资源的构建应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重新组织,教学过程应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创新。

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包括基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

新课程基础知识

新课程基础知识
热力学定律
描述热象的基本规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 律。
热传递与热力学过程
研究热量传递和热力学系统状态变化的规律。
电学基础
电荷与电场
研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规律,包括电场、电场强 度和电势等概念。
电流与电路
研究电流的形成、电路的 基本规律和欧姆定律等。
磁场与电磁感应
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 用以及电磁感应现象的规 律。
掌握代数式的化简、因式分解的方法, 理解公因式和提公因式法的应用。
几何基础
平面几何
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 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能够运 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
立体几何
理解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掌握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能够运用 三视图和直观图描述几何体。
图形变换与坐标
02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等结构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细胞的正
常生理功能。
细胞分裂与增殖
03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方式进行增殖,保证生物体的
生长和发育。
遗传学基础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分子中含有遗传信息,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实现物 种的遗传和变异。
基因的概念与功能
基因是DNA分子中的一段特定序列,负责编码蛋白质或RNA分子, 对生物体的性状进行调控。
元素周期表的用途
元素周期表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元素的性质、化合物的组成和 性质,以及反应的规律等。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简介
化学反应原理是研究化学反应过 程中能量转化和物质变化的基本 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化学反应 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1、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

2、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三个原则。

4、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5、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6、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7、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

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8、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9、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11、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4、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

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5、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20条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必须包括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

4、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

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

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的管理政策:(1) 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2) 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3) 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

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

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31、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1)培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32、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33、(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34、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3)多元智能理论;35、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36、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37、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38、(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39、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4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 A )①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②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③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④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A.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41、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A\B\C )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42、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A\B\C )A.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B.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C.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3、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B )A.国家统一管理课程B.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C.学校自主管理课程44、下列属于课程改革提出的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的校内外课程资源有(A\B\C )A.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B.各种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C.信息化课程资源4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A\B )A.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B.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C.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46、新课程体系下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A\B\C )A.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础上的教师自评为主B.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C.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47、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任务有( A\ B\C )A. 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B. 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C. 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8.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B\C ) 考试、选拔方式。

A. 学生自由选择B. 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C. 综合评价的49..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逐步实现(A\B\C)A.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革B.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C.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50、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A)选择。

A必然B必要C必需51、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B)。

A改革B创新C变革52、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A)。

A发挥B发展C发扬53、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C)。

A变革B改变C变化5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B)条件。

A重要B基本C必要55、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C)环节。

A重要B必要C首要6、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

A、先进的教学观念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57、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D、为了一切学生58、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59、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60、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

A、师生对话B、师生交往C、共同讨论D、课堂活动61、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62、课程不是教学的(A)。

A、权威B、方向C、目标D、计划63、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C)去实施教。

A、嘴B、耳C、心D、眼64、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

A、服从B、尊重C、赞赏D、引导65、教师是学习的(D)。

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以上都是66、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B)时间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