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一、认识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二、制取氧气(一)实验室制取氧气1、药品:(1)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2)高锰酸钾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1 水 + 氧气H 2O 2 H 2O O 2(2)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KMnO 4 K 2MnO 4 MnO 2 O 2(3)氯酸钾- + 氧气KCIO 3 KCI O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改变的物质。
叫催化剂。
特征:一变二不变(变反应速率、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3、实验装置(1)固液不加热型仪器名称:锥形瓶、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集气瓶(2)固固加热所需仪器: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铁架台、水槽、集气瓶4、收集方法:(1)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2)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庄)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离:(利)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息)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miè huǒ)原理
[方法点拨]燃烧的三条件中的任一条不满足即可达到(dá dào)灭火的目的。分
析灭火实例时主要看用该灭火方法灭火时有哪个燃烧的条件不满足,从而 确定出灭火的原理。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页。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miè 原理 huǒ)
第十九页,共四十页。
3.3 燃烧(ránshāo)条件与灭火原理
[解析] 对比现象①③,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物质 燃烧需要氧气。对比现象①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 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方法点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空气(氧气)、温度达到着
缓慢(huǎnmàn)氧化
属生锈、呼吸作用等。变化过程中放热,但不发光。 (2)自燃:由____________引起的自动燃烧。
缓慢氧化
第八页,共四十页。
3.3 燃烧条件(tiáojiàn)与灭火原理
互动(hù dònɡ)探究 探究点一 物质燃烧(ránshāo)的条件
[情景展示1]
第九页,共四十页。
火点。在进行探究时,主要采用对比实验,解题时要注意围绕燃烧的条件分析 (fēnxī)哪一个条件没有满足;需要探究某一个条件时,设计实验满足其他两个条件, 控制这一个即可。
第二十页,共四十页。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miè 原理 huǒ)
探究点二 几种不同的氧化(yǎnghuà)反应
[情景(qíngjǐng)展示]
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 物质(wùzhì)燃烧的条件
1.什么(shén me)是燃烧 在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__氧_气_发生的一种 ____发_光_____、____发_热_____的剧烈_____氧_化__反应。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知识点汇总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1、氧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比空气略重),液氧是淡蓝色的。
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物质现象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 + O2点燃CO2磷产生大量白烟4P + 5O2点燃2P2O5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 + O2点燃SO2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2Mg+O2点燃2MgO 4Al + 3O2点燃2Al2O3铝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3Fe+2O2点燃Fe3O4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氧气用途: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高空飞行、潜水、登山)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制液氧炸药等)2、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3、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MnO22H2O + O2↑2KMnO4△K2MnO4 + MnO2 + O2↑2KClO3MnO22KCl+3O2↑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A)、固液不加热型(B)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b、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7、燃烧和灭火知识点内容说明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离2、隔绝空气或氧气3、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灭火实例灭火方法分析灭火原理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纸箱着火可用水浇灭降温,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森林着火可将大火蔓延前方的树木砍掉清除可燃物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隔绝空气,降低温度燃烧条件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2、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3、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8、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科广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课题2 制取氧气 第2课时
课堂作业 3.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问题:
课堂作业 ⑴试填写有关物质的名称:
A 氯酸钾 ;B_二__氧__化__锰_ ;C 氯化钾 ;
D 氧气 ;E 高锰酸钾 ;F___锰__酸__钾__ ;
G
硫
;H ____铁_____ ;
D.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 加热
课堂作业
6.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制得氧气。下列 各图中,与该反应事实最吻合的是( A )。
0
0
0
0
课堂作业
7.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C )。 A.蒸发食盐水得到水和食盐 B.燃烧乙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加热高锰酸钾 D.蒸发液态空气制得氮气和氧气
向上排 空气法
排水法 (较纯)
氧气的密度 比空气略大
氧气不易溶于水,不 与水发生反应
课堂导入
导管
玻璃片 导管
集气瓶 向上排空气法(较干燥)
排水法 (较纯)
集气瓶
水槽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开始时冒出的气泡不宜立即 收集,待到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时才收集。结束时, 要先撤导管,后停止加热。
因为刚开始冒出的气泡主要是试管里的空气,此时若 立即收集,使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加热 2KClO3 =M=n=O=2 2KCl + 3O2↑
△
课堂小结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 2.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 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生产中 有重要的作用。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知识点梳理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 ,略大于空气(1.293g/L )。
(可用向上排空法)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1L 水只能溶解30mL 氧气)。
(可用排水法收集),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183℃),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218℃)。
(一)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 )+ 氧气(O 2)二氧化碳(CO 2)化学方程式 C + O 2 CO 2 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2、硫粉(淡黄色)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硫(S ) + 氧气(O 2)二氧化硫(SO 2) 化学方程式 S + O 2 SO 2 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文字表达式:磷(P )+ 氧气(O 2)五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4P + 5O 2 2P 2O 5 注意:五氧化二磷(P 2O 5)是固体,不是气体(二)与金属(镁、铁)的反应1、镁带(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 )+ 氧气(O 2)氧化镁(MgO ) 化学方程式:2Mg + O 2 2MgO 2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B. 氧气跟水起反应 C. 氧气不易溶于水 D. 氧气易溶于水 2.、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不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 不放出氧气 B. 放出氧气的速度慢 C.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 放出氧气的总量增多 )
“火三角”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要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二. 缓慢氧化 进行速度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败,堆肥腐熟等。 如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开,造成热量积累,最终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时,便会发生自动燃烧。这种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动燃烧叫做自燃。 如某些天然的森林大火,或大量易燃物长期堆积,且通风不好,都是自燃现象。
D. 碳
1.今年6月11日开始的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约能源,从我做起。” 在生活中以下行为不提倡的是( ) A. 让电视机长期待机 B. 夏季用空调时,把设定温度适当调 高 C. 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 D. 使用高效节能型的用电设备 2. 厨房炒菜,油锅不慎着火,下列灭火措施最适宜的是( ) A. 加水 B. 倒去油 C. 盖上锅盖 D. 撒上沙子
• 4、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 A、火星四射 B、有黑色固体生成 C、放出大量的热 D、以上都不是
• 5、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温度越高,氧气在水中溶解越多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
• 6、下列物质:①镁 ②磷 ③碳 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白色固体 生成的是( ) A、① B、③ C 、①和② D、只有①
第三章第一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含答案
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不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A.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D.氧气不易溶于水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A.进入甲瓶B.进入乙瓶C.同时进入甲乙两瓶D.无法判断3.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A.能支持燃烧B.能使铁生锈C.供给呼吸D.液氧呈蓝色4.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色的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A.硫磺B.红磷C.铁丝D.蜡烛6.采用燃烧法除去空集气瓶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适合选用的试剂是()A.铁丝B.红磷C.木炭D.硫磺7.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医疗急救B.潜水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D.动植物呼吸8.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医疗抢救B.作气体肥料C.作燃料D.制碳酸饮料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在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1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水的吸收B.动植物的呼吸C.植物的光合作用D.燃料的燃烧12.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燃料燃烧B.光合作用C.溶洞形成D.动物呼吸13.关于化合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元素化合价都不变B.生成物是一种物质C.反应都需要一定条件D.反应物只有两种物质14.下列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石蜡B.硫C.铁丝D.木炭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氧化反应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现象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化合反应一定只有一种生成物二.填空题(共5小题)16.向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所示。
3.2制取氧气
4.下面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装置
图,请指出图中的五处错误
试管口没有 放一团棉花
导气管 伸入太长
试管口向 上倾斜了ຫໍສະໝຸດ 铁夹离管口 太近 没对准药品加热
5.制取气体前必须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 制取气体前必须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制取气体前必须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何检查以下装置的气密性? 何检查以下装置的气密性?
改变反应的速率( (1)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的途径而改变反应的速率(可加快也可减 )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的途径而改变反应的速率 慢); 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 催化剂不能决定化学反应能否发生,不能改变产物的质量; ) 催化剂不能决定化学反应能否发生,不能改变产物的质量; (4) 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 ) 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棉花
实验步骤
2.把药品平铺或斜铺在试管的底部,塞紧带导管的橡皮塞, 2.把药品平铺或斜铺在试管的底部,塞紧带导管的橡皮塞, 把药品平铺或斜铺在试管的底部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里。 3.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里。 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里 4.给试管加热。(预热) 4.给试管加热。(预热) 给试管加热。(预热 5.当导管的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开始收集。 5.当导管的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开始收集。 当导管的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 6.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 6.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将盖有毛玻璃片的集气瓶移 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 出水槽,并正放在桌子上。 出水槽,并正放在桌子上。 7.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槽 7.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槽, 熄灭酒精灯。
第3单元 维持生命之气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无色、无味、气体;固、液---淡蓝色2.密度:比空气密度3.溶解性: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1.与碳的反应现象:(1)在空气中发出,氧气中发出 (2)生成气体能使变 (3)放热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2.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1)火焰:空气中色,氧气中色 (2)生成有气味的气体。
(3)放热 文字表达式:硫 +氧气-------→3.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1) 剧烈燃烧, (2)生成一种色固体 (3)放出大量的热文字表达式:铁 +氧气-------→问题:①铁在氧气中燃烧,要把铁丝盘成螺旋状,这是为什么?答: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② 在铁丝一段系上火柴,这是为什么?答:引燃铁丝③在铁丝燃烧试验中,在瓶底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这是为什么? 答: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4.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1) 发出白光 (2)有水雾出现(3)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放出热量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 +小结:氧气的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性。
▲化合反应:通式: A + B ----→ AB 特点:由“多” 变 “一” 三、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3.2 制取氧气一、实验室制法(一)药品及反应原理1、过氧化氢 ----------→ +优点:(1)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2)不需要加热,节能。
▲催化剂:一变------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注意:改变不一定是加快!) 两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会变) 2、高锰酸钾 -----→ + +(紫黑色) (黑色) 缺点:有黑烟,会污染。
3、氯酸钾 ----------→ +(白色) (白色)分解反应:通式:AB == A + B 特点:“一”变“多”()()()()(二)、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1、装置的选择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简单归纳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1认识氧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支持燃烧1.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碳 + 氧气→二氧化碳C + O2点燃 CO2(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3Fe + 2O2点燃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丝燃烧实验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防止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3.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4P + 5O2点燃 2P2O5(冒出大量白烟)4.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镁 + 氧气→氧化镁2Mg + O2点燃 2MgO(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5.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铜 + 氧气→氧化铜2Cu + O2加热 2CuO(红色的铜变为黑色)6.铝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铝:铝 + 氧气→氧化铝4Al + 3O2点燃 2Al2O3(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7.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硫 + 氧气→二氧化硫S + O2点燃 SO28.石蜡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石蜡+ 氧气→水 + 二氧化碳(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9.氧气化学性质总结: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性质活泼的气体。
10.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1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通式A+B→AB12.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潜水、登山、炼钢、气焊等3.2 制取氧气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法: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或加热方法制氧气一、用过氧化氢制氧气1.药品:过氧化氢(H 2O 2)和二氧化锰(MnO 2)2.反应原理: 2 H 2O 2 Mn O22 H 2O + O 2↑3.制取装置: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装置4.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因氧气不易溶于水)或向上排空气法(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5.操作步骤: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收集6.注意事项: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发生装置中的导气管不能伸入过长;集气瓶中的导气管要伸入瓶底。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学问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状况〔101.3kPa,20℃〕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101.3kPa,0℃〕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1.293g/L〕。
3、溶解性常温下,氧气不易溶于水〔1L水只能溶解30mL氧气〕。
4、三态变化气态 (183℃) 液态 (218℃) 固态无色气体→淡蓝色液体→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学问点2: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1、供应呼吸: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都离不开氧气。
潜水、登山、太空行走、医疗急救都需要氧气。
2、支持燃烧〔助燃性、氧化性〕: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气体,能够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响。
气割气焊、炼钢、航天、化工等都需要氧气。
3、常见物质与氧气之间的反响碳+氧气二氧化碳C+O2CO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Fe+O2Fe3O4硫+氧气二氧化硫S+O2SO2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石蜡+O2CO2+H2O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P+O2P2O5镁+氧气氧化镁Mg+O2MgOCu+O2CuO铜+氧气氧化铜考前须知:〔有助燃性〕,但其本身无可燃性;物质燃烧一般要发光放热。
2.可燃物燃烧猛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猛烈,甚至有的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反响的猛烈程度与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4、详细试验操作与现象学问点3:化合反响和氧化反响1、氧化反响:但凡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响称为氧化反响。
〔1〕猛烈氧化: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缓慢氧化: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铁生锈、酒醋的酿造等;2、化合反响: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响叫作化合反响。
通式:A + B + … → X特点:多变一3、化合反响和氧化反响的比拟化合反响不肯定是氧化反响氧化反响也不肯定是化合反响但有氧气参与的化合反响肯定是氧化反响3.2 制取氧气学问点1: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的作用图1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放出氧气少。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4物质组成的表示式教案(新版)粤教版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化学式的故事》,了解化学式的起源与发展,增强对化学式重要性的认识。
-观看《元素与化学式》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加深对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式的理解。
-指出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应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如化学式书写错误、配平不当等,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鼓励优秀作业: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个性化辅导:对于作业中存在较多问题的学生,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定期总结与反馈: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并提出下一步的学习建议。
-探索化学式的实际应用: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或进行小实验,探索化学式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如化肥、农药的化学式及其作用原理。
-自制化学式卡片:学生可以制作一套化学式卡片,包括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元素符号、化合价等,以便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化学式配平练习:提供一些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提高配平技巧,加深对化学式的理解。
举例:以氧气的化学式O2为例,解释化学式表示分子中氧原子的数量和它们之间的结合关系。
2.教学难点
-化合价的判断: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特别是对于多价元素和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
-化学式的配平:教授学生如何对化学式进行配平,使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尤其是对于复杂化合物的化学式配平。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物质组成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化学式判断物质的性质。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第一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液态和固态时都是蓝色。
2:虽然水中有很多生物要呼吸氧气,但氧气是微溶于水。
3:氧气本身不能燃烧,只是能助燃。
实验一:碳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与在空气中燃烧对比,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此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是磁铁。
注意:1,点燃方式是在铁丝末端绑根火柴,等火柴杆快燃尽的时候放入氧气中。
2,铁丝足够细,表面洁净,要除掉铁锈,如果铁丝生锈可能看不到火星四射现象。
3,要在集气瓶底放水或沙,因为生成的熔融物温度很高,会使集气瓶炸裂。
4,为了防止火柴消耗过度氧气,所以要等火柴马上燃尽时再将铁丝放进集气瓶中。
与在空气中对比,铁丝在空气会被氧化,在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实验三: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杯壁上有水雾出现,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与在空气中燃烧对比,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就证明是氧气。
5,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就是多合一。
6.烟雾弹是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照明弹原理,是美与氧气燃烧,现象是发出耀眼白光。
7:氧气的用途,主要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第二节: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H2O2)加热氯酸钾(KClO3)加热高锰酸钾(KMnO4)实验一:双氧水制氧气药品:双氧水,二氧化锰原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在制取氧气之前,得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催化剂不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不发生任何变化。
实验二:高锰酸钾制氧气: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1,检查装置气密性2,导气管伸入大试管不能太长,太长了不易气体导出。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知识点汇总 (新版)粤教版
第三章第一节 认识氧气一、 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不易溶于水。
气态的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液态氧和固态氧是淡蓝色的。
【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
二、 氧气的检验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三、 氧气与常见物质发生的反应物质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表达式) 磷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P+O 2P 2O 5 木炭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并发出白光②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 2CO 2 铁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Fe+O 2Fe 3O 4 镁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 Mg+O 2MgO 铜红色的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Cu+O 2CuO 蜡烛 火焰发出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四、 探究实验1 木炭燃烧实验注意事项木炭应该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原因: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氧气支持木炭燃烧,防止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木炭熄灭,确保实验成功。
2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① 用砂纸把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白色,是为了除去细铁丝表面的杂质。
② 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 把细铁丝绕在火柴上,是为了引燃细铁丝,使细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④ 待火柴快燃尽时才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⑤ 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细铁丝燃烧时放热使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⑥ 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五、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新版)粤教版-(新版)粤教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课题】: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水溶性等);2)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4)理解化合反应的定义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2、化合反应的定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教学工具】:仪器:集气瓶(5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细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教学方法】:讲授法【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3、化合反应【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氧气的有关知识◆教学情景导入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你了解氧气吗?你知道氧气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吗?你知道医院中放氧气瓶的原因吗?◆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景:1.为什么各种生物在消耗氧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几乎保持恒定?2.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3.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学生交流: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进行相关的整理:将学生所描述的有关性质列于黑板上)教师引导:观察身边的空气,并阅读课本66页的部分内容。
师生整理: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不易溶于水3、比空气的密度大4、有三态变化,液氧、固态氧是淡蓝色问题情景: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物质燃烧?请举例说明。
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实验演示: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教师设疑:1.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吗?2.铁丝在纯氧中又能否燃烧?实验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学生整理: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填入表格中。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测试(45 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28 分)1. 次氯酸钠(NaClO )是某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 . -1B .+1C. +3 D .+52.(甘肃武威)以下对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任何化学反响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能够提升某些化学反响的速率C.催化剂能够降低某些化学反响的速率X|k |B| 1 . c| O |mD.化学反响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3.(四川内江)以下相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夏季食品腐化与氧气没关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计,是因为氧气极易溶于水C.可燃物接触氧气就可以焚烧D.铁丝在氧气中焚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4. (北京海淀期中)以下物质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 氢氧化钙CaOH B .氯化钾KCl 2C.硫酸铜CuSO4D.氧化铁FeO5.(兰州) 2013 年 5 月 4 日,国内外各大媒体曝光:山东潍坊峡山区某生姜栽种户,在栽种内销的生姜时使用了一种叫“神农丹”的剧毒农药。
“神农丹”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C7H 14N 2O2S,以下对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物质由五种元素构成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 2C.该物质所含的氧元素和硫元素质量相等D.该物质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新课标第一网6.(江苏苏州)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3-1 所示。
以下相关表达合理的是()图3-1A .锥形瓶里加入少许MnO 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 6 % 双氧水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拿出后倒放在桌面上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马上采集7.(四川乐山)以下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选项是()A. 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B. 2Na:“ 2”表示两个钠元素w W w .X k b 1.c O m+ 2C.Mg:“ +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2-D. S:“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39 分)8.( 27 分)如图 3-2 是相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部分反响条件已略去)图3-2依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生成氧气的两个反响都属于 ________(填基本反响种类)反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 ·九年级(上) ·配科学粤教
12
12.(2017·新疆中考)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 特点。
(1)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下列微粒。 2个氢原子__2_H___;2个二氧化硫分子__2_S_O__2 _;2个硝酸根离子___2_N_O__-3___。 (2)“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 ①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__氢__原__子__和__氧__原__子____构成。 ②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_碳___元__素__和__氧__元__素___组成。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第4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式 第一课时 化学式
综合提升 基础过关 能力提升
基础过关
化学 ·九年级(上) ·配科学粤教
3
1.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2O”所表示
意义的是
(D)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解析:葡萄糖是一种纯净物,由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是由碳元素、氢
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葡萄糖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
子直接构成的,故C项错误;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葡萄糖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
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D项错误。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化学 ·九年级(上) ·配科学粤教
解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构成的,邻苯二甲酸二辛
酯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故D项错误。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化学 ·九年级(上) ·配科学粤教
8
8.(2017·贵州铜仁中考)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2_N___; (2)3个氢气分子___3_H__2 __; (3)n个亚铁离子____n_F__e_2+____; (4)氧化铝___A_l_2O__3 ___。
A.Mg——镁
B.2Na——2个钠元素
C.3Fe2+——3个铁离子
D.4N2——4个氮原子
( C) ( A)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化学 ·九年级(上) ·配科学粤教
5
5.(浙江台州中考)下列有关化学符号“H2O”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水这种物质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D.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D.SO2、NO2、O3和CO中都含有氧元素
解析:二氧化硫(SO2)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氮(NO2)是由二氧化氮
分子构成的,其中都不含氧分子,故C项错误。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化学 ·九年级(上) ·配科学粤教
11
11.我国盛产茶叶,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是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化学 ·九年级(上) ·配科学粤教
13
13.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关于“C6H8O6”表示的意义,四位同学表述 了如图所示的四种说法。
请你将说法③、说法④省略的部分填写在横线上。 说法③:_碳__、__氢__、__氧__三__种__元__素__组__成_____。 说法④:__6_个__碳__原__子__、__8_个__氢__原__子__、__6_个__氧__原__子__构__成_______。
7
7.“塑化剂”是一种工业原料,但不法商人把它添加到饮用品当中,对人的
身体造成严重危害。已知“塑化剂”的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
C24H38O4,下列有关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化合物
( D)
B.它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一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中共有66个原子
D.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 D)
B.一个分子中含有76个碳原子
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分子中含有23个氧分子
解析:单宁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不含有氧分子,故D项错误。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 A)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化学 ·九年级(上) ·配科学粤教
6
6.(2017·四川内江中考)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
法正确的是
( B)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10
10.我国自2015年1月1日起,对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监
测数据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SO2、NO2、O3和CO等6项指
标。某同学对SO2、NO2、O3和CO四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C)
A.O3属于单质
B.SO2、NO2和CO都属于氧化物
C.SO2、NO2中都含有氧分子
A.CaO C.SiO2
B.Al2O3 D.Fe3O4
(B)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化学 ·九年级(上) ·配科学粤教
4
3.(2017·湖北宜昌中考)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写法错误的是
A.氧化镁写为MgO
B.氧化锌写为ZnOC.氧化Βιβλιοθήκη 写为FeOD.氧化钙写为CaO
4.(河北中考)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化学 ·九年级(上) ·配科学粤教
9
能力提升
9.(2017·贵州安顺中考)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
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A.He C.H
B.N2 D.2O2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化学 ·九年级(上) ·配科学粤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