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莎》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娜塔莎》第二课时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娜塔莎》第二课时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娜塔莎》第二课时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1《娜塔莎》第二课时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我负责教授本学期的文艺批评课程。
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分析文艺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艺审美能力。
而《娜塔莎》是我们本学期必修的文学课程之一。
在第一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对《娜塔莎》主要人物性格分析的引导,让学生们对这个文艺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第二节课中,我将继续以文学分析的角度,分析小说主要情节的发展和对应的文学手法,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们:1. 了解小说主要情节的发展,并且掌握小说过程中的冲突和高潮的构造。
2. 学习文学分析的方法,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构造和手法。
3.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步骤1. 热身:引导学生回顾小说前五个章节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反思。
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们回顾和加深对小说中主要人物角色的理解。
2. 引入:通过阅读小说第六章到第十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主要情节的发展以及小说中的冲突。
通过引导学生的文学分析,加深对主人公娜塔莎被选为“二十日俱乐部”皇太后的舞会的理解。
3. 主体: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课堂参与,让学生了解小说中冲突的构建和高潮的设置。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得到提升。
- 了解小说中的冲突和高潮小说中的情节一般都包括冲突,一个好的冲突是故事的推动力。
在《娜塔莎》的第六章到第十章中,主人公娜塔莎意外被选为“二十日俱乐部”皇太后的舞会的主角,这个情节就是小说中的冲突点之一。
同时,小说的高潮则发生在娜塔莎在舞会上的举动中,而这个高潮点的设置主要依赖于文学手法的运用。
- 探讨文学手法的构造通过分析这个情节的构建,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情节设计和构造手法,并加深了解这些手法与情节构造之间的联系。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节设计的艺术感知:对于一个好的情节设计,通过情节的构造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构成,能清晰地引导读者的思想方向,同时也能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娜塔莎》教学设计
娜塔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
2、运用文本细读,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人物对话,感受深陷爱情海泥沼的娜塔莎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在不断运动的故事背景中对小说圆形人物——娜塔莎人物形象的理解。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建议:1、运用2 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第一部分少女娜塔莎思想感情分析、确定第二部分有关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典型内容,第二课时完成对娜塔莎内心世界的分析和对娜塔莎形象的理解。
2、可采取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阅读课文,实现教学目标。
3、课后或课前观看《战争与和平》(导演:King .Vidor )。
课前准备:单元知识:1、刻画人物的方法通常有正面描写,有描写。
正面描写又分描写、描写、描写、描写;侧面描写还有描写,描写等。
2、贴着人物写“ 贴着人物写”,一是贴着人物的写,直接深入人物内心,在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个狭小的区域里展开;二是贴着人物的写,以人物自身的和来刻画人物,可使小说具有更强的感。
3、揣摩人物的心理最常见的心理描写手段是;和也是一种心理描写的手段。
4、描摹人物的语言与行动:人物语言和外在行动对表现内心情感,起到了媒介作用。
5、“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也“被称为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
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被创造出来。
”“ ”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
例如,《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是“ ”,本文中的娜塔莎属于“”。
6 、人物在现代小说中的隐退古典小说中的人物。
尽管他们的性格中蕴涵着人类的普遍人性,但他却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性格鲜明的人。
现代小说中的人物。
小说中的这个人是一群人的缩影,甚至的人类的缩影。
7、词语积累宅邸()花翎()勋绶()砰()然搽()香粉耽搁()迸()流皱襞()从()容怯()场袒()露怜悯()饶恕()惊惶()撩()一下撩()倒【宅邸d i花翎1 ing勋绶sh?u砰p盹然搽ch 0香粉耽搁迸bang流皱襞b i从c?ng 容怯qia 场袒t m 露怜悯m in 饶恕撩li e —下茶(寮)li co同(僚)li do (潦)li 8 草燎)li 00原惊惶撩li0o 拨(缭)li co 舌L (镣)li co 铐撩li co (撂)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是出自哪个国家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明确: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娜塔莎》公开课教案
《娜塔莎》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娜塔莎》是一部描绘俄国社会生活的小说,通过主人公娜塔莎的成长历程,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风貌。
本课程旨在通过阅读和分析《娜塔莎》,使学生深入了解俄国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了解《娜塔莎》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1.2.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增强人文素养。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阅读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第二章:作者与作品背景2.1 作者简介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强调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2 作品背景分析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解读《娜塔莎》与时代背景的关联。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主要人物详细分析娜塔莎、安德烈、皮埃尔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向及其在社会背景下的代表性。
3.2 人物关系探讨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如爱情、亲情、友情等,分析其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第四章:情节梳理4.1 小说结构梳理小说的整体结构,分析其章节安排、时间线索和空间转换。
4.2 重要情节挑选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如娜塔莎与安德烈的相遇、战争场面等,进行详细解读。
第五章:主题探讨5.1 主题概述总结《娜塔莎》的主要主题,如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爱情与友情、成长与成熟等。
5.2 主题深度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主题,如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等来阐述主题的内涵和意义。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叙述手法分析《娜塔莎》中的叙述手法,如插叙、倒叙等,探讨其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6.2 描写手法研究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解读其对主题和人物塑造的贡献。
第七章:文化与历史背景7.1 俄国文化特点介绍19世纪末俄国文化特点,分析小说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娜塔莎》教案二
《娜塔莎》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娜塔莎》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分析娜塔莎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意义。
3.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娜塔莎的性格特点。
2.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娜塔莎性格形成的心理轨迹。
2.小说深层主题的挖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娜塔莎》小说原文、相关背景资料、教学PPT。
2.学生准备:预习《娜塔莎》小说,了解基本情节。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娜塔莎》的作者、背景及小说的基本情节。
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的感受和疑问。
2.阅读与分析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小说,引导学生关注娜塔莎的性格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娜塔莎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表现。
3.小组分享学生针对娜塔莎的性格特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4.课堂小结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做好笔记。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娜塔莎的性格特点,那么她的性格是如何影响小说情节发展的呢?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2.分析小说主题教师引导学生从娜塔莎的经历中,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3.小组分享学生针对小说的主题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4.拓展延伸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如果你是娜塔莎,你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点评。
5.课堂小结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做好笔记。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小说的主题思想,那么这部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提炼出有益的人生启示。
3.小组分享学生针对启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4.实践活动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结合小说《娜塔莎》,写一篇关于人生启示的短文。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5.课堂小结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做好笔记。
六、课后作业1.阅读小说《娜塔莎》,深入理解娜塔莎的性格特点。
2.结合小说,写一篇关于人生启示的短文。
娜塔莎教案
《娜塔莎》教案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
2、运用文本细读,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人物对话,感受深陷爱情海泥沼的娜塔莎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划作用。
2、在不断运动的故事背景中对小说圆形人物——娜塔莎人物形象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建议:1、运用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第一部份少女娜塔莎思想感情分析、确定第二部份有关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典型内容,第二课时完成对娜塔莎内心世界的分析和对娜塔莎形象的理解。
2、可采取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阅读课文,实现教学目标。
3、课后或者课前观看《战争与和平》(导演:King.Vidor)。
课前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战争与和平》故事梗概,中点了解第二卷第三部和第五部内容。
2、教室准备好列夫·托尔斯泰的有关资料。
3、学生阅读课文,写出课文内容概况。
4、词语积累。
宅邸dǐ花翎líng 勋绶shòu 砰pēng然搽chá香粉担搁迸bèng流皱襞bì从cóng容怯qiè场袒tǎn露怜悯mǐn 饶恕撩liāo一下茶(寮)liáo 同(僚)liáo (潦)liǎo草(燎)liáo原惊惶撩liáo拨(缭)liáo乱(镣)liào铐撩liào(撂)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出自哪个国家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明确: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今天,我们要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名著《战争与和平》中节选的内容。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高中语文选修《娜塔莎》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娜塔莎》教案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
2、运用文本细读,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人物对话,感受深陷爱情海泥沼的娜塔莎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在不断运动的故事背景中对小说圆形人物——娜塔莎人物形象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建议:1、运用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第一部分少女娜塔莎思想感情分析、确定第二部分有关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典型内容,第二课时完成对娜塔莎内心世界的分析和对娜塔莎形象的理解。
2、可采取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阅读课文,实现教学目标。
3、课后或课前观看《战争与和平》(导演:King.Vidor)。
课前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战争与和平》故事梗概,中点了解第二卷第三部和第五部内容。
2、教室准备好列夫·托尔斯泰的有关资料。
3、学生阅读课文,写出课文内容概况。
4、词语积累。
宅邸dǐ花翎líng 勋绶shòu 砰pēng然搽chá香粉耽搁迸bèng流皱襞bì从cóng容怯qiè场袒tǎn露怜悯mǐn 饶恕撩liāo一下茶(寮)liáo 同(僚)liáo (潦)liǎo草(燎)liáo原惊惶撩liáo拨(缭)liáo乱(镣)liào铐撩liào(撂)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出自哪个国家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明确: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今天,我们要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名著《战争与和平》中节选的内容。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娜塔莎》阅读欣赏课教案
《娜塔莎》阅读欣赏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娜塔莎》这本小说,了解和欣赏俄罗斯文学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1.2 适用对象1.3 教学材料《娜塔莎》小说原文或译本。
笔记本和笔。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小说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娜塔莎》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和他的作品特点。
介绍小说背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
2.2 小说情节概要简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要角色,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3 文本解读分章节进行文本解读,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描写等方面。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4 写作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说人物、情节或主题的写作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帮助他们理解小说中的难点和重点。
3.2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3 讨论引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第四章:课程安排根据具体学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阅读和讨论时间。
第五章:评估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写作和讨论,进行综合评估。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教学实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前准备在每节课前,为学生提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或讨论主题,以激发他们的思考。
6.2 课堂活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思维导图制作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6.3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阅读或写作作业,巩固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第七章:学生反馈与互动7.1 学生反馈在每节课结束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7.2 师生互动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积极回应学生的疑问和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娜塔莎》阅读欣赏课教案
《娜塔莎》阅读欣赏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娜塔莎》,了解和欣赏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之作。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反映的人性、情感和社会问题。
1.2 适用对象高中生或大学生,对文学阅读有浓厚兴趣。
1.3 教学方法以讲解、讨论和阅读欣赏为主,结合电影片段欣赏和写作练习。
第二章:作者与作品背景2.1 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2.2 作品背景《娜塔莎》是《战争与和平》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托尔斯泰笔下的经典女性形象之一。
作品描绘了娜塔莎的成长历程,以及她与皮埃尔的爱情故事,反映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风貌。
第三章:情节梗概3.1 第一阶段:少女时期的娜塔莎描述娜塔莎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点,以及她与皮埃尔的初次相遇。
3.2 第二阶段:战争时期的娜塔莎描绘娜塔莎参加战争的经历,以及她与皮埃尔的相遇。
3.3 第三阶段:成年时期的娜塔莎叙述娜塔莎与皮埃尔的爱情故事,以及她面对家庭、社会和道德挑战的过程。
3.4 第四阶段:娜塔莎的内心世界深入探讨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包括她对爱情、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第四章:人物分析4.1 娜塔莎分析娜塔莎的性格特点,如活泼、开朗、热情、善良等。
探讨娜塔莎的成长过程,以及她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4.2 皮埃尔分析皮埃尔的性格特点,如稳重、善良、有责任感等。
探讨皮埃尔与娜塔莎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相互支持。
第五章:主题探讨5.1 人性的探讨通过分析娜塔莎和皮埃尔的角色,探讨人性的光辉和黑暗面。
5.2 爱情与婚姻分析作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以及它们在19世纪俄国社会的背景下的意义。
5.3 个人与社会探讨作品中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以及个人在面对社会压力时的抉择。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托尔斯泰的写作风格分析托尔斯泰的写作风格,如现实主义、心理描写等。
《娜塔莎》教案
《娜塔莎》教案教案:《娜塔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教材中的一个章节,主要内容是介绍俄国著名舞蹈家娜塔莎·杜金娜的生平事迹和她的代表作《天鹅湖》。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可以了解娜塔莎的成长历程,欣赏她的舞蹈艺术,并从中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娜塔莎·杜金娜的生平事迹,知道她是著名的俄国舞蹈家。
2. 欣赏《天鹅湖》这部舞剧,感受舞蹈的美。
3. 通过对娜塔莎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娜塔莎的生平事迹,欣赏《天鹅湖》舞剧。
难点: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舞蹈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天鹅湖》的舞蹈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舞蹈的美。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舞蹈的认知和感受。
2. 教材讲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娜塔莎的生平事迹。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教师进行讲解和补充。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天鹅湖》这部舞剧的剧情和舞蹈动作,让学生深入理解舞蹈的艺术魅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舞蹈片段,进行模仿和表演。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板书,突出娜塔莎的生平事迹和《天鹅湖》舞剧的特点。
6. 作业设计(5分钟)作业题目: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娜塔莎或《天鹅湖》舞剧的观后感。
答案:略。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六、板书设计娜塔莎生平事迹成长历程舞蹈成就《天鹅湖》舞剧特点剧情介绍舞蹈动作艺术魅力七、作业设计观后感作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介绍娜塔莎的生平事迹和《天鹅湖》舞剧,让学生了解了舞蹈艺术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舞蹈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娜塔莎》教学设计
娜塔莎核心素养1.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主旨。
2.过文本分析,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娜塔莎形象分析,了解和掌握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4.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对作为圆形人物的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个性的理解。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出自哪个国家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明确: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今天,我们要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名著《战争与和平》中节选的内容。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
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教师简要介绍《战争与和平》的故事内容。
一八零五年,在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后,法国与俄国之间也发生战争。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把怀孕的妻子交给退隐于领地“秃山”的父亲及妹妹玛莉亚后,就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
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
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刚留学回来的好友彼尔,是别竺豪夫伯爵的私生子,由于继承了伯爵身后的全部遗产,因此,他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当然也成为社交界的宠儿。
居心叵测的监护人拉金公爵看上这一点,便计划将貌美但品行不端的小姐爱伦嫁给他,结果计谋顺利达成。
同年十一月,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所属的俄军在奥斯特里茨之役战败,他带着军旗独自冲入敌阵,不幸受了重伤。
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之《娜塔莎》教学设计
课题
《娜塔莎》
课型
新授课(第二课时)
教者
授课班级
11届2班
授课时间
10、04、2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
2、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式。结合视频,在合作氛围下完成探讨内容。
2、研讨式。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学会鉴赏小说人物。
。
四、拓展练习:配音《战争与和平》中片段。
板书设计
娜莎
列夫·托尔斯泰
情节
心理状态
描写手法
性格特征
舞会前的准备
兴奋、激动
焦急
细节、语言、动作、
心理描写
天真、活泼、热情
舞会上的幸福
快乐、感激
渴盼关注
传神的心理描写
率真外向单纯虚荣
为了爱的争吵
幸福、狂喜恼怒、惊恐
愤怒、失望
精彩的对话描写
任性稚气率真浪漫敢爱敢恨盲目轻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提高学生对小说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等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心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在世界文学画廊中,我们曾熟知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那么,像列夫.托尔斯泰这样的大文豪到底使用了一个什么样的手法来为我们塑造这样可爱善良的女孩形象——娜塔莎。
明确:热情、兴奋、快乐等。
案例名称:《娜塔莎》教学设计
⑶深入研读,课堂探究①舞会上哪些情景让你印象最为深刻?你能从中读出什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让学生谈谈印象最深的一些细节,比如:“娜塔莎望着他们,几乎要哭了,因为跳第一圈华姿舞的不是她”;别素号娃伯爵夫人的妙曼舞姿的描写;安德来请娜塔莎跳舞的情景等。
通过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去品味娜塔莎的特定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从细微处鉴赏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
②设置课堂活动:让学生猜猜娜塔莎在说出“我等你好久了”之前的内心活动。
这个课堂活动的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根据文章的特定情境,作出合理想像,细致地去品味娜塔莎在舞会上焦灼等待,希望有人邀她跳舞的心理。
③然后进一步探究讨论:同学们对娜塔莎的心理的猜想非常精彩,但是托尔斯泰为何不将它描述出来呢?通过探究讨论,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像和托尔斯泰的写作进行对比,思考并进一步地领会托尔斯泰通过矛盾冲突和情节发展本身去展示人物的心理,适当的含蓄、留白,比直白地说出更亲切自然,更耐人寻味,给人以无穷的想像余地。
刻画人物高超的手法。
⑷探究讨论:娜塔莎光脖子和手臂又瘦又不好看,为什么却成为安德来眼中所看到的第一个美女?设置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细致地去品味娜塔莎的性格魅力,把握这一人物形象。
3、研读课文第三部分⑴补充介绍舞会后删减的情节——与安德莱订婚,后又受美男子阿纳托尔诱惑而移情别恋。
⑵观看赫本主演的“战争与和平”相关情节,然后设计如下问题序列:①娜塔莎对阿纳托尔的爱情是真挚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相关肖像、语言描写来理解人物的情感。
②那么又如何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她对安德莱的爱情呢?娜塔莎对安德莱的爱情是真诚的,然而这种爱情是建立在一位少女朦胧渴望爱情的基础上的。
娜塔莎对待爱情是热烈的、浪漫的、也是盲目的、轻率的。
这注定了她冒失和过错。
这个问题旨在探究娜塔莎对爱情态度,更好地理解她的心灵世界。
③探究讨论:了解了娜塔莎的爱情故事,走近她的内心世界,你喜欢娜塔莎这个人物吗?谈谈你的理解。
高中语文选修《娜塔莎》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娜塔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娜塔莎》中的重要词语、概念和文学手法。
2. 通过分析《娜塔莎》中的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3. 领会《娜塔莎》所传达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娜塔莎》,理解故事情节,掌握人物关系。
2. 词语解析:对《娜塔莎》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人物分析:分析《娜塔莎》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娜塔莎》所传达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重点词语,分析人物形象。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
4. 创意写作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娜塔莎》相关的故事或评论。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创意写作:评估学生在创意写作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计划1. 第1-2课时:讲解课文《娜塔莎》,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第3-4课时:解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第5-6课时:分析《娜塔莎》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4. 第7-8课时:引导学生思考《娜塔莎》所传达的主题思想,进行主题探讨。
5. 第9-10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看法。
6. 第11-12课时: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
7. 第13-14课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创作与《娜塔莎》相关的故事或评论。
8. 第15课时:进行教学评估,总结教学成果。
《娜塔莎》公开课教案
《娜塔莎》公开课教案《娜塔莎》公开课教案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
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知识与能力1.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主旨。
2.通过对娜塔莎的形象分析,了解和掌握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3.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过程与方法1. 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
2. 运用文本细读,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等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作为圆形人物的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个性的理解。
课前准备:1.列夫·托尔斯泰的有关资料(下发给学生):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
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2.《战争与和平》故事简介(下发给学生):一八零五年,在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后,法国与俄国之间也发生战争。
青年公爵安德来·保尔康斯基把怀孕的妻子交给退隐于领地“秃山”的父亲及妹妹玛莉亚后,就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
《娜塔莎》第二课时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娜塔莎》第二课时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芝田一鹭推举今日的课在下午二三节。
阳光特别明媚,同学在教室里是特别简单睡觉。
我第一节去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就发觉在这样的公开课上,也有同学鼾然入睡的。
所以,我就思索,如何尽量不让同学入睡又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
我从听课教室出来,就这么一路思索着。
为了给自己提神,我边走边吼《山路十八湾》。
到教室先给同学唱首歌?究竟是语文课,好像不好。
像前次一样背诵一下《春晓》?其次次还如此,也确定不行的。
在我的胡思乱想中,上课铃响了。
我拿着教材,尽量精神饱满地向教室迈进。
的确如我所料,他们一个个软绵绵的趴着。
见我走上讲台,部分同学很牵强地打起了精神。
我又故作咳嗽了一下,大多同学好像清醒了过来,最终我开头大声地叫“上课”,班长也心领神会地大声叫“起立”,然后我大声地说“同学们好。
”他们也大声地说“老师好”。
这时,全班同学好像时清醒了,但我知道,假如课堂上没有一点有意思的互动,刚才的努力会前功尽弃。
随着我轻轻地说了声“坐下”后,我有意一字一顿卖关子似的说:“这节课,我想作个调查--假如‘娜塔莎’就在我们班,你们会爱上这个女孩子?”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下子,整个教室哗然。
许多人说喜爱,一会儿,又有人说不喜爱。
一个个好像都很有话说。
于是,我顺势追问,喜爱她的什么?不喜爱她的什么?此时,同学不再有睡意。
相反,一个个都仔细地到课文中去查找喜爱或不喜爱的理由,原方案两节课的教学内容,一下子就解决了。
等同学分别叙说了自己的喜或厌的缘由后,我引导同学圈读了教材61页的《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这样,同学对“娜塔莎”的理解就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娜塔莎》其次课时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此时娜塔莎的心态是通过哪些言行表现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其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明确:语言、动作、细节、心理描写。最重要的是语言和动作描写。
3.我们读了这段小说后,看看娜塔莎是怎样一位人物形象?
明确:一位被兴奋、激动包围着的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
通过文豪托尔斯泰生动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我们眼前浮现出正准备参加舞会的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形象,我们不禁好奇,这样一位可爱的少女参加盛大的舞会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三)、阅读第二、三部分,在“舞会上的幸福”和“为了爱的争吵”中,有哪些语句能反映娜塔莎当时的心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小组讨论,请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填表,然后请同学陈述理由)
三、小结:1、对娜塔莎这一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2.小说人物刻画的表现手法:语言、行动、细节、心理等,西方小说更习惯于从人物心理出发,以描写人物的心灵世界来描写人物。
二、新课讲授
(一)请学生复述课文情节。
明确:复述抓住各部分重点即可。
第一部分侧重于对娜塔莎兴奋、激动和焦急心情的描述。
第二部分侧重对娜塔莎在盛大舞会上的心理和与安德来公爵相遇的情节的描述。
第三部分侧重对娜塔莎背叛安德来后的心理描述。
简要概括为:舞会前的准备、舞会上的幸福、为了爱的争吵[板书]
(二)1.在课文第一部分“舞会前的准备”中,请同学们用若干个词语准确表达娜塔莎此时的心态。
。
四、拓展练习:配音《战争与和平》中片段。
板书设计
娜塔莎
列夫·托尔斯泰
情节
心理状态
描写手法
性格特征
舞会前的准备
兴奋、激动
焦急
细节、语言、动作、
心理描写
天真、活泼、热情
舞会上的幸福
快乐、感激
渴盼关注
传神的心理描写
率真外向单纯虚荣
为了爱的争吵
幸福、狂喜恼怒、惊恐
愤怒、失望
精彩的对话描写
任性稚气率真浪漫敢爱敢恨盲目轻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提高学生对小说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等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心
教学方法:
合作究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在世界文学画廊中,我们曾熟知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那么,像列夫.托尔斯泰这样的大文豪到底使用了一个什么样的手法来为我们塑造这样可爱善良的女孩形象——娜塔莎。
公开课教案
课题
《娜塔莎》
课型
新授课(第二课时)
教者
授课班级
11届2班
授课时间
10、04、2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
2、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式。结合视频,在合作氛围下完成探讨内容。
2、研讨式。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学会鉴赏小说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