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珠江三角洲地区》导学案一、导入引言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它由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组成,拥有奇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本次导学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同砚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地区。
二、目标设定1. 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
2. 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特色产业。
3. 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
4. 提高同砚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地区特色的认识。
三、知识讲解1.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南部,东临南海,西临珠江口,北邻珠江中下游平原,南接南中国海。
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河流浩繁,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业生产。
2. 经济发展现状和特色产业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摩登效劳业。
珠三角经济圈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集中了大量的外资和国内资本,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特色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制造等。
3. 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例如广州的岭南建筑、深圳的摩登城市风貌、珠海的海滨风光等。
这里还有许多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案例分析以广州为例,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广州是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广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一座融合传统与摩登的城市。
广州塔、珠江夜游、陈家祠等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五、思考拓展1. 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 除了电子信息和纺织服装,你还知道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哪些特色产业?3. 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特色如何吸引游客?你愿意前去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吗?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同砚们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它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7《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7《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快速发展经济的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风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珠江三角洲这一具体地区的学习,他们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点和规律。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图表、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2.教学场地:教室。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文字资料,简要介绍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了解其地理、自然和人文特征。
3.操练(10分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对外开放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
《对外开放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2.说出珠江三角洲的地形类型及地形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归纳出珠江三角洲的气候特征;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该区域的产业结构;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该区域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探究出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2.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这届内容的学习,了解我国珠江三角洲及其发展外向型经济;2.认识到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如此之快,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探究出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理解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及其对当地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探究法、模拟实验法、生活感悟法。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和农业方面的有关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25年1月30日环球网国际新闻有这样一个新闻标题“外媒:中国珠三角地区取代日本东京成为最大的城市区”一起来看具体内容。
外媒:中国珠三角地区取代日本东京成为最大的城市区。
中国网1月30日讯据英国《卫报》报道,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道,中国的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东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区。
不论是从城市区的规模来看,还是从人口数量来看,珠三角地区都已经超过了东京。
这个特大城市涵盖了中国制造业中心地区的一个重要部分,包含了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这些城市。
目前,它所拥有的人口数超过了诸如加拿大、阿根廷以及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人口数。
欧洲和北美以前的城市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而东亚地区城市化才进行了几年。
目前,东亚地区已有八个特大城市(人口数超过1000万)和123个城市(人口数在100万到1000万之间)。
目前,这个地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64%)仍旧是非城市居民。
不过,根据“东亚改变中的城市地貌:对十年内空间增长的测量”这一报道,由于经济重心由原来的农业转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接下来的20年中,数亿人将迁徙到东亚地区的城市中去。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七节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在地理学习中,往往偏重于记忆,缺乏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
2.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实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关的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3.小组合作学习:提前分组,明确小组分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该地区。
3.操练(10分钟)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珠江三角洲 教学案
快乐心情、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合作学习、合作共赢、合作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案 罗田县凤山中学 尹文静教学目标: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感悟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了解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及支柱产业;4、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祖国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珠江三角洲的位置,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及发展。
教学难点: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及与港澳地区的优势互补。
教学方法:自习整理、图文结合、分组展示、积累交流、剖析提能、总结训练 一、自主学习(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南部沿海,面对浩瀚的 南 海,毗邻 港澳 。
2.珠江三角洲地形 平坦 ,热量 充足 ,降水 丰沛 。
3.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 稠密 , 降水 资源丰富。
4.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侨 乡。
5.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出口创汇 农业基地。
(二)香港和澳门6.香港由 香港岛 , 九龙 和 新界 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7.香港是仅次于纽约、伦敦的世界第三大 金融中心 。
8.澳门由 澳门半岛 、 氹仔岛 和 路环岛 组成。
二 、展示交流(一)读珠江三角洲位置图,合作探究下列要点内容。
(三)点拨精讲——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1)引导学生认真看视频,讨论从视频中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2)课堂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三、巩固提升1.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港澳地区充分利用两地的优势,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手。
你认为这种分工合作模式对罗田具有哪些借鉴意义?2.请你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3.课堂小测试。
(见反面) 附板书 (一)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条件1.地形:2.热量:3.降水:4.交通:5.劳动力:6.农业特色: (二)读香港和澳门位置图,合作探究下列要点内容。
1.香港位于珠江口 东 侧,毗邻 深圳 经济特区。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教案范文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地理特征。
2.掌握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点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
2.教学难点:珠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经济区域吗?(2)学生回答: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
2.知识讲解(1)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利用地图,引导学生找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并讲解其范围。
(2)珠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讲解珠江三角洲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3)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点讲解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
3.案例分析(1)讲解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历程,以广州、深圳等城市为例,展示其经济发展成果。
(2)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4.课堂讨论(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对我国有哪些积极影响?(2)学生回答:提高我国经济实力、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等。
(1)讲解珠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引导学生关注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四、作业布置1.复习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
2.思考: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举措?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1.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有了清晰的认识。
2.课堂讨论活跃,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
3.作业布置合理,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不足之处:1.时间安排不够紧凑,课堂讨论环节略有拖延。
2.部分学生对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历程了解不够,需要在课后加强自主学习。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第七节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以及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珠江三角洲这一具体地区的深入了解,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以及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以及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以及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图,使学生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以及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2.教学多媒体: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地球仪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a.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的哪个方位?b.珠江三角洲的地形地貌特点是什么?c.珠江三角洲的气候特点是什么?3.操练(10分钟)分发案例资料,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是什么?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如何?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文特色有哪些?4.巩固(10分钟)邀请学生上台演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图,并简要介绍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标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和人口聚集地,其教育发展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本教案将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教案建议,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教案建议:1. 教案目标: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技能、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
2. 教案内容:以游戏为主导的学习活动,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
3. 教案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解、角色扮演、游戏体验等。
4. 教案评估: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二、小学教案建议:1. 教案目标: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教案内容:根据各学科的教学要求,设计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3. 教案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等。
4. 教案评估: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三、中学教案建议:1. 教案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2. 教案内容:根据各学科的教学要求,设计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3. 教案方法: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4. 教案评估:通过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四、高中教案建议:1. 教案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
2. 教案内容:根据各学科的教学要求,设计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3. 教案方法: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4. 教案评估:通过考试、作业、研究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综合评估和反馈:1. 教案评估:建议教育工作者定期对教案进行评估,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和教学效果。
2.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案进行反馈,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七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七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了解其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掌握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学会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独特魅力。
-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征与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成因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繁荣景象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位置与范围结合地图,明确其地理位置和所包含的区域。
3.自然地理特征讲解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特点。
4.经济发展-介绍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表现。
-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5.小组探究组织学生讨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6.课堂总结梳理重点知识。
7.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文。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相关知识。
但在小组探究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今后要更加注重引导和激励。
对于一些复杂概念的讲解还可以更加深入和透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珠江三角洲地区学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学案一、简介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中部,由珠江干流下游三角洲而得名。
该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多个重要城市,是中国最为发达和经济活跃的地区之一。
本学案将介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经济以及文化特点,以加深对该地区的了解。
二、地理特点1. 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中部,东临南海,北界佛山,西接韶关,南邻深圳。
2. 气候特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阳光充足,气温适宜,雨量充沛。
3. 地形地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地形低洼,多河流交织,土壤肥沃。
三、经济发展1. 经济基础: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网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该地成为中国最为繁荣的经济区之一。
2. 重要产业:该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导,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涉及电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众多领域。
3. 国际贸易: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发达,广州港是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之一,负责着大量的进出口贸易。
4. 经济特区:深圳是中国第一个设立的经济特区,成为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文化特色1. 饮食文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广东菜以其口味鲜美、制作精细而闻名于世。
传统港式点心、粤菜等都流传至今,吸引了众多游客。
2. 建筑文化:该地区的建筑多以传统岭南建筑风格为主,色彩丰富、线条流畅,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3. 节庆活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如广州长寿花市、深圳花博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彰显了地方的文化特色,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五、旅游资源1. 自然景观: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广州白云山、深圳华侨城、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
2. 名胜古迹:该地区也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如广州陈家祠、深圳罗湖文化村等,这些景点体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
3. 主题乐园:深圳拥有世界知名的主题乐园——深圳欢乐谷,该乐园集游乐设施、演艺表演、美食等于一体,吸引了大量游客。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七节《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3份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七节《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读图了解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
理解人多地狭的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
2、了解香港、澳门的沧桑历史和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时间。
3、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及其意义。
4、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及分析图中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香港和澳门”图,掌握港澳的地理概况,初步分析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归纳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地理特征;通过读图活动,归纳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的持续发展战略。
3、读“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概括二者之间经济联系的特点、模式及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港澳“人多地狭”的特征,逐步树立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2、通过对港澳的历史、回归与发展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等。
2、人多地狭的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
3、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优势互补及合作模式。
【教学难点】1、理解“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和进行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
2、理解港澳地区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经济联系。
三、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四、教学方法教法:指导自学、引导探究学法: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合作探究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预设教学步骤预设学生活动位置优越人多地狭导入新课:(视频导入)课件展示:香港回归20年视频知识回顾:从通辽市到港澳地区采用的快捷交通方式和乘坐的交通工具自主学习知识点一一、地理位置(导学案1.2)1.活动:展示课件布置任务(巡视指导)过渡语:了解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继续了解政治经济2、一国两制含义(导学案3)港澳地区回归时间图片展示旅游港澳地区观看视频,提取视频反映香港的相关信息学生回答:航空和飞机自主学习:学生完成并回答学生指图明确港澳的位置范围及其地理位置学生自主完成并回答港澳内地旅游的过程中体会到人口很多,地狭人稠,地形以丘陵为主。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教案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教案•相关推荐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3.知道三角洲、城镇化等概念含义。
(二)能力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
(二)教学难点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
四、教具准备有关彩图、自制投影片、录像片等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方法1:请到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过或从电视上看过该区新闻或专题报道的同学谈谈他(她)对那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所见所闻。
在学生对所学知识具备初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带着问题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
方法2:请问哪一位同学知道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内区域有哪些?同学们在发言中可能会提到苏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然后教师设疑:“那么为什么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会成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呢?”在学生优先发表见解后,再继续深入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本区各方面的优势所在。
方法3: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利用有关地图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学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学案一、介绍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最富裕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它包括广东、香港和澳门等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经济政策而闻名于世。
二、地理特点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珠江口的南岸,东临南海,北界南岭山脉。
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江河纵横交错,土地肥沃。
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适宜农业和渔业发展。
此外,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和盐等。
三、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
该地区以其制造业和贸易业的发展而闻名于世。
广东省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而香港和澳门则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此外,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拥有先进的科技和创新能力,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人才。
四、文化特色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里孕育了众多的名人和文化精英。
广东被誉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历史上就是中国与其他亚洲和欧洲国家交流的关键地区。
澳门和香港则是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特殊地区,各具特色。
这里的文化传统和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如广东的“春节花市”和澳门的“妈阁庙街庙会”等。
五、旅游资源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广东省有着美丽的海滩和优美的山水景观,如珠海的金湾和佛山的南风古灶。
香港和澳门则是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有着独特的购物、美食和娱乐体验。
此外,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拥有许多历史古迹和世界遗产,如广州的陈家祠和佛山的南海神庙。
六、环境保护由于长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珠江三角洲地区也面临着环境问题。
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垃圾处理等问题成为了发展的阻碍。
为了保护环境,本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环境监测、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等。
七、未来展望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极,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将继续推动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加强产业升级和优化经济结构。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使学生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优势。
3、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特点。
(2)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2、难点(1)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2)探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繁荣景象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初步印象,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地理位置和范围(1)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所处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
(2)向学生介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和肇庆等城市。
3、经济发展特点(1)结合实例,向学生介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如以轻工业为主、外向型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等。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了解和生活经验,列举一些珠江三角洲地区知名的企业和品牌,进一步加深对其经济发展特点的认识。
4、经济发展优势(1)从地理位置、政策支持、交通条件、劳动力资源等方面,详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2)以深圳为例,讲述其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这些优势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5、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引导学生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张、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等。
(2)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措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6、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经济发展特点、优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7.7 珠江三角洲地区1
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七节《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视频、资料了解港珠澳大桥基本情况,知道粤港澳之间的区域内联系。
(2)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等特征。
(3)能够通过“珠三角”的位置特征能认识到其位置优越性。
(4)能够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资料简要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运用资料分析经济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这个祖国的“南大门”,体会到这一区域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华侨资料,培养对华侨、华人的敬佩之情;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与不利条件,体会到每个地区发展经济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培养辩证看待区域发展的态度。
【教学重点】珠江三角洲的自然概况以及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体会每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和不足,辩证看待区域的发展。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探究法、多媒体辅助等。
【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引入话题珠江三角洲2018年底,我们珠江三角洲迎来了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是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大桥,她联通了哪些地方,施工难度大在于哪里?我们来观看一下视频吧!播放视频:《港珠澳大桥》环节二:问题引领,学习新知粤港澳大湾区连接港、澳和珠三角,中央在2月份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文件里从提及了行政规划上珠三角的范围以及主要城市担当的职责和功能,我们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在行政上规定了珠三角,主要包括哪九个城市?我们在地图上找出来。
(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自然地理上的珠江三角洲是指什么呢?(珠江三角洲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中图版地理七下《珠江三角洲地区》word教案
教课目的1.能运用地图说出当地域的地点和范围,并对当地域的地理地点作出简要评论。
2.阅读地图与天气统计表,能总结出当地域的天气和地形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认识当地域有特点的农业模式“杂基鱼塘”。
知道当地域的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种类。
3.采集当地域地理资料,并进行挑选和分类,能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本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
4.依据相关资料,说出轻工业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5.可以举例说明祖国内陆对香港、澳门经济繁华的促使作用。
6.运用相关资料,剖析说明本区和港澳的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状况。
教课要点珠江三角洲地域的外向型经济。
教课难点1.可以举例说明祖国内陆对香港、澳门经济繁华的促使作用。
2.运用相关资料,剖析说明本区和港澳的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状况。
教课方法采集资料、读图、议论教课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课内容:外向型经济教课过程一.导入谈谈你家有些什么家电,它们大多产与什么地方?——当地家电市场的产品多来自珠三角,以此引出珠江三角洲。
二.轻工业与外向型经济1.看地图册P28 顶图,说出恩地域在全国的地点,联合图A,谈谈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地点。
——在我国的南方,珠江出海口处。
纬度地点: 22°N—— 24°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中北部。
(剖析天气种类及特点)海陆地点:面向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剖析其地理优势)2.读图A,( 1)珠江三角洲地域河网密布,看卡该地域城市散布与河流有什么关系。
——南方的城市大多依河而建,一方面把河流作为生活和生产用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水运条件发展经济,特别是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邻近。
( 2)在图上找出当地域的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及香港、澳门,看看它们的地点关系。
3.看书,联合图C、 D,想想,珠江三角洲地域发展外向型经济拥有哪些独有的优势条件?——便利的海运、丰富的低价劳动力、有名的侨乡、香港和澳门位于本区、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
《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业设计方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2. 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3. 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4. 培养学生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热爱和认同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2.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3.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2. 进修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并向全班汇报;3. 拓展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探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并展示效果;4. 总结环节:让学生总结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现状和文化传统,形成进修笔记。
四、作业要求:1. 撰写一篇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报告,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现状、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等内容;2. 制作一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图,标注主要城市和地理特征;3. 制作一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图表,分析其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
五、评判标准:1. 报告内容完备、准确,涵盖地理特点、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方面;2. 地图和图表制作清晰、准确,信息量丰富,表达清晰;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表现积极,贡献精彩。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特点,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增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希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修,积极思考,提高自主进修能力,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复习《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主备人孙明辉使用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记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状况。
4.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本区和港澳的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情况。
2.了解区际联系与共同发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收集本地区地理资料,并进行筛选和分类。
2.归纳总结本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
教学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
教学方法收集材料、读图、讨论。
课前准备投影仪、录像资料、电脑、图片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首歌叫做《春天的故事》,其中的部分歌词是:“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新课学习:1、自然环境珠江三角洲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属于地球上的哪个热量带呢(热带)它又属于我国的哪个温度带?(亚热带)本区的降水大致能达到多少毫米呢?(800毫米以上,1600毫米左右)属于我国的什么干湿地区?(湿润地区)本区应属于哪种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请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陆位置?(广东省东南部,珠江的下游,南海的岸边)这样的海陆位置,有何益处呢?(利于海上的运输、贸易往来、交往等)请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相对位置?(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这样的相对位置,又会带来什么好处呢?(利于与港澳、东南亚等地区的交流、交往、联系合作)2、外向型经济3、香港和澳门香港和澳门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都属于自由贸易港,第三产业发达。
香港有世界著名的深水良港,是国际上重要的航运中心,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国际贸易中心。
澳门主要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4、区域联系与共同发展港澳的金融、科技、管理等有事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廉价的地价和劳动梨资源优势互补。
《珠江三角洲地区》名师教案(第2课时)
《珠江三角洲地区》名师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了解港澳的位置。
知道港澳的人口、面积,计算两地的人口密度,从而得出两地地狭人稠。
了解港澳为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所采取的填海造陆。
知道港澳两地的都是第三产业很发达的地区。
读图找出港澳两地的范围。
了解港澳两地的经济发展。
分析港澳是如何与祖国内地进行密切联系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计算、举例等方式,了解香港和澳门及两地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香港和澳门,体会到两地与祖国内地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港澳的位置、范围。
港澳两地的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资料了解、视频体会、教师讲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两个特别行政区,你知道是哪里吗(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那么,港澳的经济发展如何两地与祖国内地有何密切联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香港和澳门看看吧!二、新课学习(三)香港和澳门1位置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扼守于珠江口东、西两侧。
2人口、面积香港: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人口707万(2022年)。
人口密度:6404人/平方千米澳门:陆地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55万(2022年)。
人口密度:18966人/平方千米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3填海造陆澳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澳门进行了多次填海造陆工程。
拓展延伸:香港的填海造陆最初期的填海方式,只是把开发时所产生的沙泥碎石,直接倾倒进海里去。
这种方式,造出来的陆地最接近自然海岸。
不过,若然填海地所处的水流比较急,水流对海岸的冲击,会渐渐侵蚀填海区。
若堆填范围比较大的话,比较好的填海办法,是先用比较稳固的填料在填海范围修筑堤围,然后再把填料倾倒进堆填区内。
这种堆填方式最为常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理解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2)会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想性,归纳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点并能分析其成因,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了解香港、澳门的组成及基本概况。
知道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以及综合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在区域对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区域比较过程中,寻找差距,要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外向型经济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要使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有较全面和辩证的了解;使学生懂得各地的外向型经济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个性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广泛占有经济学相关资料,制作绘声绘影的视频课件,应用PowerPoint和Flash 制作课件,设计教学及评价方案。
学生:划分合作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组内分工。
推选小组长、中心发言人、助理中心发言人、记录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平时喜欢听歌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首歌,
课件展示:《春天的故事》。
谈话交流:“一位老人”指的是谁?(邓小平)。
歌中唱道,他画了“一个圈”,这里大体包括了广东省的哪些地区呢?说说你还对哪句歌词感兴趣?(如,“神话般的堆起一座座金山”,这说明本地区经济增长状况如何?快!)
课件展示:2003年,全国人均收入排名前十强的城市。
谈话交流:这十个城市哪几个不在珠江三角洲?
师生活动:现场采访。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思考:人们说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读图观察:投影“珠江三角洲地区”彩图,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理位置后,分析上述问题。
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发言加以激励评价后,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濒临南海,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十分便利。
读图分析
1.引导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图,并在图上描画出北回归线,并利用已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地球上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得出这里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等环境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东南亚地图》,重点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以及隔海相望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分析激励评价后,教师指出: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根本条件。
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位置条件,历史上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广东和福建才成为华侨的主要故乡,而今日的华侨故乡又能获得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现代经济发展条件。
引导学生收看国家为经济特区制定的优惠政策及珠江三角洲的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带来巨大变化的录像后分组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组,结合以上所学知识,分别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和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讨论,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评价点拨: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
珠江三角洲地区热量充沛,降水丰沛,十分有利于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生长,一直是商品粮和热带水果的生产基地。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已由过去的商品粮和水果基地发展塘鱼、蔬菜、优质水果等高产农业。
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师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生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的大量外资来自哪里呢?
投影:“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
生答:珠江三角洲的外资74%来自港澳地区,这是本区最大的外资来源地。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呢?引导学生学习课本52页到53页内容,结合投影“外向型经济一例”,加深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三、香港和澳门
教师提问:为何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怎样来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
学生发言:(略)
教师承转: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优越;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应加强与他们的密切联系,才能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
今天我们来探究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这些重点知识。
师问:课本图7-3-1,简要说明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香港和澳门的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有何优越性(提示: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去分析)?
生分组讨论发言:(略)
师总结: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相对位置);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海陆位置)。
其海陆位置对其发展对外贸易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相对位置使其获得了对内对外广阔发展的空间。
(1)组成和面积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
(2)人口
香港666.5万人,澳门43.8万人。
(3)人多地狭
香港人口密度6070人/平方千米,澳门人口密度17244人/平方千米。
四、区际联系与共同发展。
1、香港和澳门的产业构成
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1)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
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
(2)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原则和意义
基本模式是香港到内地建厂,内地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往来;原则是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意义是双方取得经济效益。
(3)香港的转口贸易
祖国内地经香港转口贸易额增长很快,成为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3、港澳与祖国内地更广泛领域的联系
人口流动、科技交流、交化交流、双边旅游等,推动双方各项事业的发展。
【质疑时间】
关于今天的话题,欢迎同学们把依然萦绕在你们脑海里没有解决的问题拿出来,我们共同研讨。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