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化:企业不确定时代的必由之路
数字化转型的八个关键问题
在过去,消费者追求的更多 是 性 价 比 、产 品 功 能 、耐 用 性 等 功 能 诉 求 ;今 天,年 轻 的 消 费 者 不仅仅关注功能性诉求,而且关 注 内 容 、服 务 、参 与 度 、社 交 体 验、分享与交流等体验诉求 。消 费者的需求已变化,我们的供给
何从单向应用 。问题是,这些挑 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面临 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把这个 问题抛给数字化转型:什么是数 字化转型的基本矛盾?我们认为 是企业全局优化的需求和碎片 化供给之间的矛盾。企业数字化 投入和收益之间不是一个平行 线,数字化投入只有超越了集成 的某个临界点之后,收入才会呈 现指数化增长。
20
动化推动企业从业务数据化向 数据业务化转型,从单轮驱动向 双轮驱动转型,并最终实现全链 路数智化。
阶段一:IT化阶段 关键词:安装 企业通过安装办公自动化 (OA)、企业资源管理(ERP)、供 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 (CRM)等各类信息化软件,构建 单点业务环节信息系统,全面优 化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流程, 提高管理效率,为进一步深入开 展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阶段二:在线化阶段 关键词:在线 互联网普及对于商业世界 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意味着商业 系统进入了新时代⸺在线时 代,商 业 世 界 实 现 大 尺 度 、多 场 景业务闭环优化。伴随着3G、4G、 5G等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 的迭代,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 动 支 付 、网 络 约 车 等 新 业 务 涌 现,推 动 着 消 费 者 在 线,以 及 店 铺 、商 品 、组 织 、管 理 、服 务 的 在 线化。 阶段三:云端化阶段 关键词:重构 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 5G、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智能技 术群落正在构建新商业基础设 施,未 来 5 ~ 1 0 年 将 是 新 型 数 字 基 础 设 施 的“ 安 装 ”和 服 务 交 付 期 。I T 基 础 设 施 及 企 业 应 用 软 件 加速云化,一批云原生技术持续 涌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AIoT 中台建设步伐加快,消除数据孤
自组织化:企业不确定时代的必由之路
自组织化:企业不确定时代的必由之路自组织化是指组织自身自发产生并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不确定时代,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必须具备快速变化、灵活应对的能力。
自组织化就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分别探讨自组织化的定义、自组织化的优势、自组织化的前提和实现方法等几个方面。
自组织化的定义在组织学中,自组织是指在无中央控制的情况下,大量的个体在某一时间,通过相互作用,自发地形成某种结构或者模式。
在企业中,自组织化是指企业在没有领导者或者只有少量领导者的情况下,员工们自己组织起来,自主地完成工作,使得企业更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自组织化的优势自组织化可以为企业带来许多优势,以下是几个方面:1.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和适应性。
自组织化企业可以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技术变化,快速调整业务策略和组织结构,从而保持竞争力。
2.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在自组织化企业中,员工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必受到束缚和限制,从而更有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3.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
在自组织化企业中,员工自己组织工作,节约了人力成本,使企业的运营更加高效。
自组织化的前提自组织化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才能实现。
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点:1.具有相似的价值观。
企业内的员工需要有一些相似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更容易地彼此信任和理解。
2.自我激励和组织意识。
员工们需要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集体组织来完成任务,并从中获得自我激励和成就感,从而更有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3.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
员工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经验,以便能够自主地进行工作和解决问题。
实现自组织化的方法为了实现自组织化,企业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以下是一些实现方法:1.建立自组织化团队。
企业可以从内部挑选一些具有领导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人员组建自组织化团队,通过培训和组织活动来提高员工的自组织和管理能力。
2.建立透明的沟通渠道。
企业需要建立透明、坦诚的沟通渠道,让员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从而增强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不确定时代的前瞻管理
三 、 多 元化 与 个 性 化 的社 会 。一 方
层主管的身上。同时 , 为免主管力量分
散, 监督 不 周 , 因而 产 生 “ 制幅 度 ” 控 问 择 在世界上不 同角落进行 ,而仍然保 持 题, 此即 : 一位主管不能监督太多下属 。 在 这种 设计下 ,不 但产生 “ 的 ” 高 ( 1 组织型态 , t1 a) 而且层级愈高的主管 , 权 威 也愈 大 。久而久之 , 也就形成“ 官大学
B O ( ul t- ro) 更 突 显 厂 商 媳 速 T B i - O dr 。 do
门. 也不能事先预估冀望获得顾 客青睐.
相互信任 有了彼此信 任, 电大大增加每
个人行动 的自由度和速度.避免繁复的 官样文章和推诿 责任 的种种弊病。这种
机器与标准程序 下的配 角地位 。
而要让顾 客参与产品 或服务 开发程序 ,
事实上 . 所谓“ 不确 定的时代” 主要 做 到 所 谓 的 “ 量 订 制 化 ( as , 大 m6 ut z i ) 而非“ o ao 大量生产 ” “ 或 大量 即代表上面所描述 的外界环境 .也是 导 c s mi t n . 致管理典范转移 的主 要原因。由于典 范 转移 .使得往昔奉 为圭臬的 午多管理思 维、 组织结构、 领导方式 , 都不适用了 。
维普资讯
口许士 军
不 确 定 时 代 的 前 瞻 管 理
以 世免类。提 要 半 序 ,逾产 升 纪 纪有的 力 主 前 ,人越竟 十 自 以 所生 在 世机 中 毕 二来
器设备 。
工业社会 的特色 ,也支配了企业 的组织
和管理方式。 “ 不确 定 时代 ” 外界 环境 的
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制胜之道
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制胜之道商业环境的变化总是出乎企业的预料。
从中海油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受阻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已经成为商业运作中的一部分,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正在来临。
而战略的灵活性就是企业应对不确性时代的制胜之道??备受全球商界瞩目的中海油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正在遭受来外来强大阻力。
这宗中国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海外收购案,在美国政府的强力介入之下,看来要有疾而终了。
美国众议院以优势票数,禁止白宫批准中国的中海油并购美国的石油公司尤尼科。
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个全球性的市场正在形成。
但在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各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强权政治的介入、商业规则的迥异、经济的周期性等等原因造成了市场的不确性,许多纯商业行为被受到了诸多商业以外的因素所干扰。
一个不确性的商业时代正在来临。
而在2005年6月1日,丰田公布了丰田2004年财政年度的报表,虽然销售量的增长依旧保持了10%的强劲势头,但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显然并未像上个财年那样大幅度同步跃进。
在营业利润项目上,与2002年2402亿日元和2003年3952亿日元的增长数字相比,2004年的53亿日元显得极为刺眼。
而与此同时,日产公司则在稳健上升,并公布了将会在未来三年内令投资回报率上升至20%的“价值提升”计划。
与竞争对手相比,丰田的表现引来华尔街投资者们的一片猜疑:是什么使到丰田这个雄心勃勃的汽车巨子退步了?是竞争对手的崛起进攻还是消费者的忠诚度下降?是全球商业环境的变化还是整个汽车业都在走向周期性的低谷?回顾在刚刚过去一年中全球所发生的商业大事纪:吉列以570亿美元的价格被宝洁收购、通用、福特等汽车巨头发展低迷、IBM 出售PC 部分、索尼巨亏5.3亿美元、东芝手机兵败中国、肯德基等数十家跨国巨头在中国陷入危机漩涡??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商业环境正在到来,这是一个充满不确性的商业时代。
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发展中找到确定性
新冠疫情加速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新一轮变革,中国制造业作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展现出强劲韧性。
回顾过去的一年,从初期的“一罩难求”到后来的“口罩出口量激增”,制造企业在抗疫物资紧缺之时铁肩担道义,为抗疫筑牢“第一道防线”;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相比以往,今年更多制造企业主动拥抱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变革浪潮,化危机为转机;顺应时代东风,包括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在内的新基建迎来政策利好,制造企业凭借积淀的智造科技和扎实的行业经验,积极创新正向赋能。
其中,机器替代进程加快,当“无人工厂”逐渐变成现实的同时,业界已开始进行更长远性的思考。
2020即将谢幕,然而这场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显然仅是开篇。
尽管寒冬凛冽,但是明媚春日终将到来。
在“十四五”规划的开篇部分有这么一句话: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再见,2020!您好,2021!让我们一起探寻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发展中找到确定性!本期我们特别推出“展望新一年”专题,邀请业内诸多品牌企业、评论专家通过2020年五大关键词,一起回顾今年工业自动化市场带给我们的努力成果、发展启示,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期盼。
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发展中找到确定性?庞邢健: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面对疫情,施耐德电气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旗下不仅拥有23家工厂、8个物流中心,还涉及上游的1400多家直接生产材料供应商和几千家非生产材料供应商,各个供应商的恢复程度也有所不同。
施耐德电气克服困难的方式是全球联动一体化及运营本地化。
在全球联动方面,施耐德电气利用其遍布全球的供应链网络,在中国疫情爆发期间,通过调动海外生产资源来支持中国本地供应链的迅速恢复及客户的供货安全。
在本地化运营方面,施耐德电气始终坚持尽量本地化,并使供应链尽可能缩短,疫情初期很快建立了本地应急机制,通过建立包括生产、人事、安全、物流等方面负责人在内的应急小组,根据疫情和市场信息迅速决策。
组织转型世纪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组织转型世纪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随着时代进步,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变化正在推动各行各业变革。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就需要实施组织转型,以提升自身
竞争力。
作为新世纪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组织转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组织转型可以提升企业职能的效率和效果。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以往传统的经营模式不适应当前的市场
环境,因此新的组织转型可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来
处理各种事物。
其次,组织转型可以拓展企业的视野。
新的理念、思路和技术把企业
经营模式从低效系统转为高效现代企业,能够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拓展
市场,开拓新的商机。
此外,组织转型也有助于企业发展的灵活性。
组织转型对企业的结构、流程、系统等进行重组,能够提高灵活性,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并快速拓展新的经营领域,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
最后,组织转型还可以提高企业文化的品质。
企业要持续稳定地发展,就需要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这就要求企业通过组织转型,重新定义其
文化观念,改变管理模式,使其文化更加国际化、现代化。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创造与经营》考试答案-1教材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创造与经营试题与答案1、SECI模型中,共同化是指:()。
表出化是指:()。
联结化是指:(),是将各种概念综合为知识体系的过程。
内在化是指:(),这个过程与“做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A、从暗默知识到形式知识B、从形式知识到暗默知识C、从暗默知识到暗默知识D、从形式知识到形式知识答案:ABCD2、组织创造知识的过程: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建造原型。
第五阶段:()。
A、知识转移B、创造概念C、验证概念D、共享暗默知识答案:ABCD3、丰田式生产管理哲理的理论框架包含“一个目标”、“两大支柱”和“一大基础”。
“()”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
“()”是准时化与人员自主化。
“()”是改善。
A、一大基础B、两大支柱C、根本目的D、一个目标答案:ABD4、影响知识创造的后天因素也很重要,尤其是()、()、()、()、所在单位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A、关键事件B、重要任务C、学校D、社会答案:ABCD5、正能量的组织氛围是促使人积极向上的氛围,是想做事、会做事、能做事的人感受到鼓励尊敬的氛围,是组织成员之间彼此毫无()地分享知识,互相启发的氛围,是人们可以(),任何创意都可以得到响应鼓励的氛围。
A、畅所欲言B、随心所欲C、保留D、戒心答案:AC6、()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旨在通过知识(),获取和()知识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反应能力,以迎接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挑战。
A、共享B、知识管理C、交易D、利用答案:ABD7、专利指授予一项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专有权(独占实施权),专利在有限时间内为专利所有人的发明提供保护,保护期通常10-20年。
专利保护有时间性、地域性和独占性。
专利一般分为三类:( )、( )和( )。
A、实用新型B、技术秘密C、外观设计D、发明专利答案:ACD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规定了6种知识产权类型,即( )、( )、( )、发现权、( )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并规定了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制度。
供应链组织管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大学
供应链组织管理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大学第一章测试1.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参考答案:信息流;物流;资金流2.以下属于企业的物流及供应链组织的发展趋势的是()参考答案:由固定刚性化向临时柔性化转变;由内部一体化向虚拟化、网络化发展;由职能垂直化向过程扁平化转变3.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出现,使得企业从传统的竞争导向转向合作导向,也就是说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都属于合作关系。
()参考答案:错4.供应链是围绕()运行。
参考答案:核心企业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为了保持市场竞争优势,逐渐从传统的注重个别企业的管理转变为重视()。
参考答案:供应链管理6.供应链形成的背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社会大分工的形成7.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
()参考答案:对8.要实现集成供应链管理,企业要转变思维模式,从纵向一维空间思维向“纵-横”一体的多维空间思维方式转变。
()参考答案:对9.供应链管理形成的动因是()。
参考答案:追求集成带来的实际效果,即集成效应10.在链状结构供应链上存在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方向是相同的。
这种说法是()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下列()是信息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可测度性;普遍性;动态性2.市场参与者通过获取比竞争者更多的信息优势来获利,这是利用了信息的()特征。
参考答案:不完全性3.在市场参与者双方都缺乏信息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会寻求专业咨询机构的帮助。
()参考答案:错4.在博弈中某些参与者拥有另一些参与者所不拥有的信息,这种现象就是()。
参考答案:信息不对称5.根据信息协调的范围进行划分,可分为()。
参考答案:企业外部信息协调;企业内部信息协调第三章测试1.博弈的规则包括()。
参考答案:行动的时序;信息结构;策略组合2.在动态博弈中,先期行动不仅影响后继行动所对应的策略集合大小,还可能影响到未来参与者的数量。
企业发展为什么需要组织变革
企业发展为什么需要组织变革“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英特尔前任总裁安迪·格鲁夫“变革不是一时的,而是时时的,当今信息时代,变化是最好的稳定”,马云中国的民企作为经济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国家50%的GDP,雇佣了80%的就业人口,民企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民企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像华为和阿里一样的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企业,还有更多的企业在各自的行业领域辛勤耕耘,走在从国内领先迈向国际领先的成功之路。
回溯历史我们发现没有一家领先企业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各种挫折磨难,历经多次的组织变革蜕变而来。
组织变革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变革,否定过去的已经落伍过时的模式和方法,完成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创新迭代,创造新的组织机制和方法工具,从根本上解决原有模式下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实现组织的迭代升级。
为什么企业发展必须要经历变革呢?一方面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市场一直在变,有些变化企业比较容易应对,而有些变化会让企业陷入前所未见的困难中,以前的战略战术不管用啦,怎么办?改变自己,变革企业,创新出新的战略战术以应对外部变化的挑战和威胁。
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的成长壮大,企业内生的问题也会变大到阻碍企业发展的程度,这些内生的问题正是原有企业机制和团队所造成的,企业现有的机制和团队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的,只有通过组织变革,改善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打破旧的机制和模式,并创造新的机制和方法才能解决原来的内生问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企业要经历多次变革,企业每经历一个发展阶段就会内生积累一些内部的发展瓶颈和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重复的,而是随着企业的高度越高而越来越有难度和挑战性,促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变革能力以应对解决,从华为和阿里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其组织变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在什么情况下企业需要组织变革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呢?有两种情况企业需要实施变革,一是企业在发展遇到瓶颈阻力时,二是外部市场环境或行业政策突变而导致企业面临巨大困难时,组织变革是解决企业系统难题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迭代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60后要转型,该怎么玩?
60后要转型,该怎么玩?作者:来源:《销售与管理》2015年第04期嘉宾主持尹佳晨88众筹教育长中国有句老话叫“老要轻狂少要稳”。
各年龄层次都有他们自己的优势。
90后的爆发力和60后的耐力,在产业互联网时代都弥足珍贵。
60年代人的企业大多数是传统实体企业,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有一些典型的困惑:其一,原有的团队骨干不懂互联网,并不具备IT能力及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也不懂互联网的运作套路和语言。
产业互联网化,团队怎么变?组织结构怎么变?其二,以前企业依靠关系,依赖于资源,依赖于贸易差价或者大规模生产能力赚钱,但是今天风向变了,要想赚钱更多的要依赖于大数据能力,族群的组织能力,与用户合谋。
此种商业环境下,企业的商业模式要怎么改变?未来的组织架构会表现出比较复杂的形态施炜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创始合伙人我刚写了篇文章,《不确定时代的自组织管理》,讨论了这个时代面临的两大不确定,一是技术方向不确定,二是需求不确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不是给他一个饭票让他吃饱就行了,所以这些年方便面销售就没什么变化,很难大卖。
技术在进步,需求在变化,60后必须要重视80后、90后,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他们的需求,知道他们爱玩什么,而且不久的将来,80后、90后会成为消费的主力、劳动的主力。
所以,60后只能和他们合作,这是不可回避的。
由于上述的两个不确定性,未来的组织架构会表现出比较复杂的形态,企业的管控模式会变得更加立体和融合。
说白了,就是两种管控模式的结合。
传统的组织叫科层结构,就是一个层级一个层级的,例如工厂中有师傅、有技师、班组长、车间主任、分厂厂长等,很多传统制造行业大体就是这样分层管理的。
像富士康这样的加工制造企业,还是要进行生产线管理的,因为工人的成长必须要靠时间去锤炼,才能把经验积累起来。
而一些企业主要从事科研创新、技术创新的企业或工作,科层制度就行不通,反而更低效。
知识型员工管理与流水线员工管理不是一回事。
自组织模式的深度解析
自组织模式的深度解析自组织的核心是更多的连接、更好的控制,这控制一定是从下往上的,而不是从上往下的,否则难以持久。
所谓自组织,即企业员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由组成团队去解决问题,而没有正式的组织边界。
一切的组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组合,团队建成,都没有任何正式的组织架构,都是基于任务的需要。
按照组织进化的原则,企业组织就是从复杂到简单、从封闭到开放、从平衡到不平衡、从控制到失控,而一旦失控就开始进入到自组织形态。
这种形态的能量很强,而且一定是自我完善、自我驱动和自我进化的。
德鲁克在晚年对他的管理学理论做了一定的修正,特别强调真正的管理是让员工实现自我管理,最好的管理是没有管理的管理。
其实,这就是自组织——让员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净化、要自我改善、自我驱动。
实际上,自组织的形态应该是员工来变革,老板提供支持。
自组织不仅仅是让员工实现自我管理,更让用户参与管理,从而来倒逼管理。
自组织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变化来自于底层觉悟,而不是来自于企业的权力中心,来自于所谓的老板要求。
还有一个特征是,其演变的轨迹同城是非线性的、突变的,具有自我修复和自我演化、进化的属性。
管理不能被大量的传统思维束缚,我们既要懂得吸收传统管理学的经验,更要去掌握新时代所赋予管理学的变化特征。
了解了自组织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企业组织的概念和本质。
巴纳德认为:“组租是人们寻求合作的一个自然结果。
人们为了在‘资源和能力’上突破限制,追求更高的目标,自然会主动选择合作的途径,并与之建立协同关系。
当这种协同关系升华到‘共同的目标’和‘社会性协调规划’时,协同关系就逐渐稳定下来,转变为稳定的协同体系,这就是‘正式组织’。
”明确组织产生的背景和组织的定义在这两个前提下,我们还需要知道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
其中包括:第一,时刻谨记组织是人组成的集体;第二,组织因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存在;第三,组织中的所有个体都有为组织贡献的意图;第四,组织通过专业分工与协同来实现最终目标,协同与信息沟通主要依据“社会性规范”。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发展趋势》摘要: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管理的挑战》一书中指出,企业组织形态随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正确组织或者标准组织或已成为过去式,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其组织形态应该从金字塔发展到平台,当平台发展到一定程度,运行机制、制度也更为完善,科层制将让位于平台,大企业要解决“大企业病”,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打破金字塔组织,要么平台化,要么被平台化闫长坡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管理的挑战》一书中指出,企业组织形态随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正确组织或者标准组织或已成为过去式。
在数字经济时代,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破式发展和全方位渗透使万物互联、万物智联成为可能,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型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自组织、平台组织、生态组织、海星组织等新型组织形态不断涌现,组织机制和组织方式迎来新特点,组织创新也随之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组织效率强调组织内外的协同效率企业组织变革与创新始终围绕如何激活组织活力和提高组织效率这两个主题展开,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的陈春花在2017年指出,解决效率问题始终贯穿于管理的三个阶段中。
第一个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通过科学的动作分析和标准化管理实现产出最大化,重点解决劳动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行政管理阶段,强调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合理分工和组织职能专业化,重点解决组织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倡导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点解决个人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伴随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和新型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社会交易成本、沟通成本和协同成本大幅下降,“多品种、小批量”的范围经济正在很多行业中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组织效率的内涵和视角随之产生变化,从强调组织内部的劳动效率、组织效率、个人效率转向外部视角的协同效率,不再追求规模化效率和单一的高速度,而是强调组织与个人目标的共同实现、个人价值与组织协同价值最大化、组织内外系统的协同效率。
组织变革是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P reface卷首语组织变革是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文/东于文/东 于我们生活的今天,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很多企业把信息化当作了公司的一项重要事情,但是信息化的真正意义,并不是简单的电子化和网络化,而是其能够让任何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都必须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的技术变革、人员变革,乃至组织变革。
这其中,组织变革就是企业发展成长的必由之路。
实际上,推动企业组织变革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日新月异的工艺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对组织层次间的关系、工作计划和管理决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类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迅速更新,使组织急需具备新知识、新技能的人员;产品不断换代且周期缩短,要求生产与组织结构更为灵活;价值观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较高级的需要更为突出等等。
这一切都推动着组织不断地进行着新的变革。
因此,无论今天你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得多么完美,在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必须进行变革,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组织内外条件变化的要求,组织变革实际上是而且也应该是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的活动,她是任何企业发展中都不可回避的问题,而能否抓住时机顺利推进组织变革则成为衡量管理工作是否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变革无时不在。
然而,变革始于人。
无论是现代企业频繁的购并和整合、业务流程再造、战略联盟的形成,还是进行企业缩编、多元化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这些组织模式变革的出现都要求企业首先变革自己,变革企业的每一个人。
为了让企业实现变革,每个人必须以一种不同以往的方式思考、感知和工作。
这是变革的先决条件。
为此,在这一期里,我们将就“组织变革”以及“EVA管理”主题和您共同观察企业发展中的变化,学习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提高组织效能,变革组织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等,并以期引起读者的思考。
12010.03。
自组织化:企业不确定时代的必由之路
自组织化:企业不确定时代的必由之路
施炜
【期刊名称】《机器人产业》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面对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不确定性,面对混沌的竞争格局,面对瞬间被颠覆的风险,企业的自组织化,是一种战略上的必由之路——以分布式创新应对技术、市场需求的多元格局,以边缘性变革推动企业整体转型,通过机制设计触动组织自发、自为地演进成长。
【总页数】4页(P104-107)
【作者】施炜
【作者单位】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组织化维权:告别维稳时代的必由之路 [J],
2.创新企业兴旺的必由之路——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J], 海风
3.自组织化:企业不确定时代的必由之路 [J], 施炜;
4.大企业平台化转型:新时代推进企业变革的必由之路(上) [J],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
所
5.大企业平台化转型:新时代推进企业变革的必由之路(下) [J],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
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组织化:企业不确定时代的必由之路
文/施炜施炜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领衔专家面对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不确定性,面对混沌的竞争格局,面对瞬间被颠覆的风险,企业的自组织化,是一种战略上的必由之路——以分布式创新应对技术、市场需求的多元格局,以边缘性变革推动企业整体转型,通过机制设计触动组织自发、自为地演进成长。
“没有成功企业,只有时代企业,企业要做时代的企业”,面对时代变化,华夏基石一直这样提倡。
“做时代的企业”,即是要敏锐地感知这个时代,把握这个时代的特点,并能适应这个时代。
那么,一个企业组织要如何应对当前这种质变的、混沌的外部环境,如何在高度不确定性下与客户、市场进行有效的能量交换?显然,企业已无法完全依靠过去那种预先所确定的组织秩序和组织规则找到触发点或引爆点,而是必须具备一种可自我调节、自我适应,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
这就需要组织进行结构化创新、颠覆式创新来建构这种能力。
“自组织”概念以及“自组织式管理”已进入管理学家们的视野。
其实,自组织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它出现在系统理论中已有数十年历史。
从系统论早期的耗散结构理论,到后来复杂系统科学中的涌现理论,自组织都是其中的核心概念。
甚至可以说,自组织就是复杂系统的基本属性,自组织和管理学的牵手,也有二、三十年(乃至更早)了,在美国管理学的丛林中,系统学派早就将系统理论导入。
而到了互联网时代,自组织管理才真正有了操作层面的意义。
自组织的五个特征具有“1+1+1>3”的系统效应自组织具有“1+1+1>3”的系统效应,即人们常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这种效应,系统理论称为“涌现”(过去常称为“突现”)。
公式中的“l”,是组织中的个体或局部群落,相对于组织整体,他们是“较低层级的”。
通过某种纽带和机制将他们联结起来,并使之相互作用和协同,就能产生个体无法企及的整体、系统功能。
这是合作的奇迹,是一种非零和、共赢的局面。
但“1+1+1”为何能大于“3”,当组织属于灰色和混沌系统时,机理是不清楚的,过程也难以分解和还原。
全球化时代的企业战略和发展
全球化时代的企业战略和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趋势。
在这个大背景下,企业必须制定适应全球化的战略和方案,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应采取怎样的战略和发展方式以达到长远的成功。
首先,企业应关注全球市场的机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也已经变得无国界化。
企业应该放眼全球市场,了解全球市场的变化趋势和竞争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战略,为自己在全球市场取得份额打造合适的方案。
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并购、策略联盟等方式来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企业要注重创新。
在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只有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涵盖了产品、服务、技术等多个方面。
企业要重视研发与创新,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在产品研发、服务优化、技术更新等方面实现创新。
第三,企业要注重人才和文化建设。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要吸引全球人才来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化团队。
企业也要营造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让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归属感和任务感。
第四,企业要注重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全球化时代,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市场信息、优化效率和提高服务质量。
企业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推动数字化转型,挖掘数据价值,提升竞争力。
最后,企业要注重社会责任和环保。
在全球化时代,社会责任和环保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企业不能只追求利润,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企业公民的义务。
企业要遵守法律法规,重视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未来的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在全球化时代,企业要采取多种方式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努力追求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战略和发展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环境和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施炜施炜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领衔专家面对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不确定性,面对混沌的竞争格局,面对瞬间被颠覆的风险,企业的自组织化,是一种战略上的必由之路——以分布式创新应对技术、市场需求的多元格局,以边缘性变革推动企业整体转型,通过机制设计触动组织自发、自为地演进成长。
“没有成功企业,只有时代企业,企业要做时代的企业”,面对时代变化,华夏基石一直这样提倡。
“做时代的企业”,即是要敏锐地感知这个时代,把握这个时代的特点,并能适应这个时代。
那么,一个企业组织要如何应对当前这种质变的、混沌的外部环境,如何在高度不确定性下与客户、市场进行有效的能量交换?显然,企业已无法完全依靠过去那种预先所确定的组织秩序和组织规则找到触发点或引爆点,而是必须具备一种可自我调节、自我适应,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
这就需要组织进行结构化创新、颠覆式创新来建构这种能力。
“自组织”概念以及“自组织式管理”已进入管理学家们的视野。
其实,自组织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它出现在系统理论中已有数十年历史。
从系统论早期的耗散结构理论,到后来复杂系统科学中的涌现理论,自组织都是其中的核心概念。
甚至可以说,自组织就是复杂系统的基本属性,自组织和管理学的牵手,也有二、三十年(乃至更早)了,在美国管理学的丛林中,系统学派早就将系统理论导入。
而到了互联网时代,自组织管理才真正有了操作层面的意义。
自组织的五个特征具有“1+1+1>3”的系统效应自组织具有“1+1+1>3”的系统效应,即人们常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这种效应,系统理论称为“涌现”(过去常称为“突现”)。
公式中的“l”,是组织中的个体或局部群落,相对于组织整体,他们是“较低层级的”。
通过某种纽带和机制将他们联结起来,并使之相互作用和协同,就能产生个体无法企及的整体、系统功能。
这是合作的奇迹,是一种非零和、共赢的局面。
但“1+1+1”为何能大于“3”,当组织属于灰色和混沌系统时,机理是不清楚的,过程也难以分解和还原。
这正是组织的魅力和奥妙所在,也是管控难题的根源。
分布式控制就控制方式而言,自组织不是集中控制的,而是分布式控制的。
“分布式”一词当下用途很广泛,例如“分布式能源”、大数据中的“分布式计算”等。
分布式控制,不同于传统科层组织通过一个控制中心控制组织的方向、运行过程以及功能实现,它是去中心的、分散的、多中心的控制。
此时,组织中的次级或局部单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自我控制、自主应对变化、自主修复和生长。
需要指出的是,分散式、多中心并不意味着组织内部相互离散和割裂,不是“土豆式”集成和诸侯格局,而是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这种联系表现为复杂、多向、立体的网络状态。
变化来自于低层、局部和边缘由于自组织的分布式控制,因此组织的变化不是源于中心和上层,而是起始于小环节、小变量、低层级单元以及主体结构的边缘。
不仅如此,局部小的变化有可能引发组织的整体性、根本性(颠覆性)的变化。
当组织“自组织”地演化到临界值(“从量变到质变”的边界)时,某一个小变量极微的增量就有可能导致系统的剧变。
非线性和突变的演变轨迹所谓“非线性”,主要是指因果关系不清晰、自变量因变量之间的变动比例不对等、事物之间的联系复杂多维;而“突变”则是变化在时间、地点、方向、范围、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或不太知道变化何时发生、何地发生、因何发生、后果如何等问题。
非线性关系和突变,与分布式控制、多中心有关,同时源于复杂系统立体、网络化的传感、传导和传输机制,它是局部变化引发整体变化的机理。
自我修复和自我演化的属性一个组织,当能量耗散殆尽、陷入死寂状态时,只要是开放的状态,与外部发生能量、信息的交换,就有可能起死回生、重新恢复结构和功能。
组织内部的运行、成长逻辑(密码和机制)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能让组织轮回再现并进化成长。
尤其是有机生命体,如带有基因的一粒种子,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就有可能生根开花结果,并衍生出草地、森林、动物,直至演化出整个生态。
近年来,随着杭州西湖周边环境的改善,苏堤岸边居然有了野猪的踪迹。
人们不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大自然自组织(造化)的小小奇迹。
自组织化是企业战略的必由之路自组织管理目前之所以引入注目,是因为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深刻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的范围、效率和以往相比,不知扩大、提升了多少倍,社会、产业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颠覆性创新呈爆炸状出现和扩散。
目前,许多技术领域的演进方向是不确定的。
比如清洁型再生能源,未来的主流是高效太阳能,还是核(聚变)能,抑或从海水中提取的氢能等?现在还看不清楚。
在市场方面,需求同样变化莫测、不可把握。
一方面新生代文化程度较高,信息来源丰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强,需求的个性化程度、自主程度以及变化速度,都远远超过他们的前辈。
另外一方面,蜂拥而至的创新,也在不断地激发、创造需求。
面对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不确定性,面对混沌的竞争格局,面对瞬间即被颠覆的风险,企业必须成为自组织,或者说必须具有自组织属性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变化、动态地成长。
所以,企业的自组织化,是一种战略上的必由之路,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第一,以分布式创新应对技术、需求的多元格局。
既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路径分叉多向,那就不能完全依赖组织的一个大脑来思考。
企业必须搭建一个创新平台,在其之上形成多个自主、自为的主体,它们自下而上地选择创新方向、确定项目、组合人员、整合资源,以小团队形态探索试错、突围突破。
这样做,有点“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味道,对冲了企业内部的创新风险,以弹性与灵活性应对不确定性。
这种分布式创新,将分散于组织内部及外部(可以和外部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合作共同创业)的智慧挖掘出来并加以利用,使组织有了开放、流动、弹性的无边界特征。
第二,以边缘性变革推动企业的转型。
很多企业,主体业务的结构以及利益格局已相对固化,整体变革过程复杂、路径漫长、风险巨大。
稍有不慎,便人万劫不复之境。
因此,局部、边缘性的试验、试错以及迭代式变革推进,就变得很有意义了。
正如中国的改革开放起步于深圳等特区一样。
边缘性创新代价小、方式灵活,即便不成功也无碍大局。
一旦试验成功,即可以通过中心控制方式在企业内部学习和推广,也可以通过自组织方式引发组织的整体变化。
第三,通过机制设计触动组织自发、自为地演进成长。
自组织为什么还要设计机制?首先,企业组织不是完全的自组织,它同时具有非自组织(纵向控制型组织)的属性,只不过不同企业两者的比重、成色不同,因此控制方式是立体、多样、融合的。
其次,为了使自组织正常运行、产生功能,控制中心有必要进行管理,如制定规则、维护秩序、整合资源以及提供保障。
再次,既便组织是完全的自组织,为了特定的目的,为了使其生成所需功能,也是可以对其干预的。
比如改变输入、调整反馈(改变或增减正或负反馈),甚至有可能不同程度地改变系统内部结构和机理。
自组织内部具有非线性关系,自组织变化往往呈现出突变性。
在此情境下,加之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的成长路径很难事先清晰地规划。
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机制,赋予自组织“第一推动力”。
这些机制包括权力责任对称机制(分权授权机制)、利益分配分享机制、自律机制、对标机制、pdca管理循环机制、制衡机制等。
它们使组织内部产生势能和张力,与自组织相结合,会强化、放大组织的运动和变化,激发组织能量增长和功能实现。
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这些机制,影响自组织运行的方向和过程。
自组织管理四大核心要素自组织管理是分权型管理和自主型管理。
分布式、去中心意味着结构扁平,组织中的小单元(个人及团队)在一定的权责边界内相对独立地朝着目标自主运行。
这一点容易理解,不需多加解释。
自组织管理是平台型管理。
在多点驱动、内部创业、无边界组合的组织形态下,管理的重心需放在平台打造上。
所谓平台,既是供个体表现的舞台,也是价值创造活动的支撑和基础。
平台也是多形态的,包括共享的资源平台、共同遵守的规则(制度)平台。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规则平台是自组织得以成立和运行的前提和保证。
自组织管理是整合型管理。
分布式、去中心、多点驱动、边缘创新并不意味组织四分五裂,它们都是产生系统效能(涌现)和组织功能的机制和途径。
甚至可以说,这一切是为了组织更加健康、更具适应性、更好地进化。
整合型管理,首先,要整合分散控制和统一控制的关系,通过控制方式的整合,实现局部目标和整体目标、灵活性和协同性的统一。
其次,要整合分散的资源和信息,将它们集中起来并加以利用,“云结构”则是这种整合的结果。
再次,在一个大任务分解为众多小任务时,要整合各细分封闭模块(将小任务封闭起来模块化完成,可以简化流程和管理),通过较高层级的流程和时空节点管理,使其组合、匹配、对接,从而实现总体目标。
最后,在组织可能突变的情况下,整合风险防控阀门和手段,采用隔离、切割、应急机制启动、设定红线、价值观内化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不利突变的冲击。
自组织管理是文化型管理。
一方面,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具体的策略、行为都需动态化、弹性化,但为保证组织使命的达成以及根本性的安全,必须信守核心价值观和基本规则。
在混沌的环境里,唯一能使企业不迷失的,是基石般的价值理念。
处理复杂多变的内部、外部关系时,相机行事(权变)固然重要,但最终能消除和化解不安、焦虑和恐惧的,恰恰是一些基本原则。
另一方面,在分布式、多中心的情形下,价值观是组织控制最重要的手段,有时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自组织的协同,也有赖于价值观的一致性,后者已成为前者的必要条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企业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内部承包,和自组织有些沾边,但是还不能完全说是一种自组织的机制。
任何小生产式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都和自组织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