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
高考生物复习酶专项练习试题(带答案)
2019高考生物复习酶专项练习试题(带答案)虽然酶大多是蛋白质,但少数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分子并非为蛋白质,有一些被称为核酶的RNA分子和一些DNA 分子同样具有催化功能。
查字典生物网整理了酶专项练习试题,请考生练习。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C.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D.酶与双缩脲试剂不一定发生紫色反应2.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①肽酶②解旋酶③纤维素酶④ATP水解酶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层、NADPH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3.在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移向两极时,下列几种酶最活跃的是()A.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B.解旋酶和淀粉合成酶C.纤维素酶和果胶酶D.ATP水解酶和ATP合成酶4.下图为酶催化作用的模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酶的专一性B.该模型反映了酶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C.该模型中生理过程表示脱水缩合D.人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也无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过程5.某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了反应底物和相对应的酶后,对试管进行缓慢地加热,使温度缓慢地上升。
根据此实验,该同学画出了下面四个曲线图,其中错误的是()6.对右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则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会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7.(2019湖州八校联考)下列有关酶及其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在代谢中起调控作用;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B.RNA聚合酶能催化遗传信息的翻译;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切割出 RNA片段;人体内的酶可从食物获得或体内转化而来D.细胞溶胶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胰蛋白酶能使离体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8.在一定条件下,等量的过氧化氢经不同处理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①加入2滴过氧化氢酶溶液,②加入2滴FeCl3溶液,③加入2滴蒸馏水。
2019年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基础优练题(3)及答案
2019年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基础优练题(3)及答案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 mL 3%的H2O2溶液+1 mL过氧化氢酶,保温5 min后观察对照组:2 mL 3%的H2O2溶液+1 mL蒸馏水,保温5 min后观察B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后,碘液检验对照组:2 mL 3%的蔗糖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后,碘液检验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5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 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D 验证pH对酶的催化速率的影响向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 mL不同pH的缓冲液,再依次各加入1 mL H2O2酶溶液、2 mL3%的H2O2溶液,适宜温度下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换成FeCl3溶液,A错误;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需要鉴定淀粉和蔗糖是否被唾液淀粉酶分解,用碘液只能检测淀粉的存在,而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故应使用斐林试剂检测,B错误;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应取多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的反应物,分组后置于多个一定温度梯度的水浴锅中,5 min后,将相应温度下的溶液混合后再保温5 min,C错误;验证pH对酶的催化速率的影响实验中,pH为自变量,因此实验需要首先设置不同的pH梯度,D正确。
4、[201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第一次联考]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
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 nm波长的光B.进入秋季,植物对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C.用450 nm波长的光比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D.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量减少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 nm 波长的光,A 正确;进入秋季,叶子变黄,叶绿素含量减少,植物对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B正确;由题图可知,叶绿体中色素吸收450 nm波长的光比吸收600 nm波长的光要多,因此用450 nm波长的光比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正确;由题图可知,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变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变多,C3→C5+(CH2O)过程增强,C5增多,D错误。
2019年全国Ⅲ卷(丙卷)高考模拟生物试题(一)含答案
2019年全国Ⅲ卷(丙卷)高考模拟生物试题(一)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膜蛋白是生物膜上多种蛋白的统称,与生物膜的功能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大多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B. 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可随时开放C. 小分于和离子的跨膜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参与D. 载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选择性是由其结构决定的2. 从小鼠的肝细胞中提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别保存于试管中,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相关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保持活性需将线粒体置于等渗缓冲溶液中B. 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有CO2产生C. 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氧的消耗量加大D. 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降低温度不改变线粒体的耗氧速率3. 下列关于“比较H20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及分析,正确的是()A. 加热和加入FeCl3都能提高反应速率,其原理是相同的B. 常温组的设置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是由自变量引起的C. 可用盐析的方法从肝脏研磨液中获得纯净的H202D. 实验时增加H202溶液的浓度可持续提高反应速率4. 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娃(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一中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 实验二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 若实验前不剪除脑将观察不到蛙的屈腿反射D. 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完成某些反射5.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分裂素促进果皮细胞分裂,加速果实脱落B.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C. 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降低黄瓜雌花的脱落率D.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需关注其对生产和环境、人体健康的影晌6. 在确定DNA是遗传物质的研究过程中,艾弗里和赫尔希与蔡斯进行的实验有重要意义。
高三生物实验设计习题专练
高三生物实验设计习题专练1、某同学由温度能阻碍酶的活性联想到温度能否阻碍甲状腺素的活性。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
在实验步骤(1)、(2)、(3)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并推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步骤:(1)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上号,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
(2)取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人1、2、3号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
(3)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一般饲料、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用60℃温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
(4)过几天比较蝌蚪的发育状况。
改正:推测实验现象及结论:2.依照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并完成pH对酶活性阻碍的实验。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新奇唾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清水、碘液。
用正确方法完成实验中的一些步骤:(1)第一步:实验至少要取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后分别注入1mL新奇唾液。
(2)第二步:。
(3)第三步:分别向试管中注入2mL淀粉溶液,振荡手将试管下部浸入装有_ 的烧杯中,如此处理的缘故是。
(4)第四步:10min后。
(5)实验结果分析:。
3、一项研究发觉,某植物根系对某营养物质的吸取,与该吸取速率物质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从图中曲线能够看出,在一定浓度范畴内,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取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达到P点后吸取速率不再增加。
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说明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取方式为主动吸取,也有人认为是被动吸取;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确定。
(1)设计实验步骤。
(2)推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4、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差不多明白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阻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阻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推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高考生物与酶相关的实验探究同步练习(含答案)
2019年高考生物与酶相关的实验探究同步练习(含答案)在酶的催化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分子被称为底物,底物通过酶的催化转化为另一种分子。
以下是与酶相关的实验探究同步练习,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福建理综,26)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
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 ℃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
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 ℃之间。
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 ℃间。
他们设置15 ℃、16 ℃、17 ℃、18 ℃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
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
单位时间内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_______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解析(1)分析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幽门盲囊蛋白酶活性最高,故其催化效率最高。
(2)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的作用底物只能是蛋白质。
由图1可知胃蛋白酶最适pH为2,幽门盲囊蛋白酶最适pH为8。
实验中为了控制温度常用水浴保持恒温。
酶催化效率的高低常用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
图2显示随着温度的提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酶活性峰值并未出现,故学习小组作出的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 ℃间的假设不成立。
(3)大菱鲆消化道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故应减少饲料中淀粉和脂肪的比例。
2019届高考生物考点专题精讲精练试题2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1讲酶与ATP(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高考变式)成熟的神经细胞在兴奋时,下列选项中的酶最不活跃的是()。
A.ATP合成酶B.DNA聚合酶C.呼吸酶D.RNA聚合酶解析成熟的神经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不能进行DNA的复制,因此不需要DNA聚合酶。
答案 B2.(创新预测)右图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体的消化作用,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胃蛋白酶能使抗体失活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胃蛋白酶催化抗体分解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木瓜蛋白酶解析比较两种蛋白酶对抗体的影响可以发现,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解抗体产生的结果不同,前者分解抗体产生的产物更多,说明了胃蛋白酶催化裂解了更多的肽键,也说明了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该实验结果无法证明两种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选C。
答案 C3.(创新预测)当细胞内某种RNA存在时,某一生化反应能正常进行,当这种RNA被有关水解酶水解后,该化学反应停止。
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该生化反应的酶是RNA水解酶B.该种RNA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基因C.该种RNA能调控细胞内所有的生化反应D.该种RNA在此生化反应中能起催化作用解析据题意可知,细胞内的某一生化反应需要在RNA的存在下才能够进行,而极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所以这里的RNA应该能起催化作用。
答案 D4.(创新预测)为了验证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
在37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②B.实验①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解析要验证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我们所用的检测试剂不能是双缩脲试剂,因为即使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并且把实验①中的蛋白质全部分解成多肽,双缩脲试剂也会与反应液发生显色反应。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19届高三生物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19届高三生物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各种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内膜是线粒体中生成ATP的主要场所B.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识别后,神经递质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C. 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D. 叶绿体的类囊体上附着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生成光合产物的主要场所【答案】A【解析】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内膜,A正确;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识别后,并未进入细胞内,B错误;生物膜系统是指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和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市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C错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是进行光反应的场所,生成光合产物的产所是叶绿体基质,D错误。
2.下列对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敏反应是初次接受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B. 突触小泡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轴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C. 人体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 在单细胞动物、人及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①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②突触是指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触的部位。
③体液免疫的过程如下图所示:④单细胞生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只有体液调节。
【详解】过敏反应是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A错误;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轴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B错误;人体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调节,D错误。
哈尔滨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三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哈尔滨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三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图为膝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膝反射的反射中枢是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②B.膝反射活跃时,中间神经元②兴奋,神经元④受到抑制C.膝反射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组成,不包含其它结构D.刺激③,肌肉甲收缩,完成一次反射活动2.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很高的一种恶性疾病,制备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抗体对治疗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加入血清或血浆B.将人的胃癌细胞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C.在乙、丙及骨髓瘤细胞中,乙、丙经培养后,均可获得大量的抗胃癌单克隆抗体D.诱导骨髓瘤细胞与甲融合,可用的诱导因素是只有灭活的病毒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基因的表达B.癌细胞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属于细胞凋亡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凋亡不受基因控制D.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弱4.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以下五种情况分别属于()①有的人一经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②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③“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使该受体失去功能④“COVID-19”感染时,发现免疫细胞会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在消灭病毒的同时也严重破环了自身的细胞,导致人体发生休克、多功能脏器衰竭等。
⑤效应T细胞与被新型冠状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A.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过度免疫、免疫缺陷病B.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过度免疫、细胞免疫C.过敏反应、过度免疫、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体液免疫D.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细胞免疫5.若马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1F均为淡棕色马,1F随机交配,F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
2019高考生物二轮(湖南)限时练习:3atp、酶与酶的实验专项
2019高考生物二轮(湖南)限时练习:3atp、酶与酶的实验专项小专题3ATP、酶与酶的实验专题1.(2017·天津卷)以下有关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2.(2018·海南卷)以下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3.(2017·长郡中学月考卷)现有三支试管①、②、③,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①和②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①和③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实验结果是只有①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D、实验结果是②、③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4.(2017·福州质检)下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假设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选项是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pH=c时,e点为0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5.(2018·石家庄模拟)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
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B、假设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那么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C、假设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那么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D、假设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那么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6.(2018·温州模拟)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如图为ATP分子的结构,图中哪个键的水解可以释放大量可被细胞利用的能量A、aB、bC、cD、a和b7.(2017·全国卷)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串联三“酶”题大集结突破“酶”难题学案word版本
专题串联(三) “酶”题大集结,突破“酶”难题一、选择题1.(2018·江川模拟)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③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CO2⑤用不含酵母菌的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A.①⑤④②③B.③④⑤②①C.⑤③④①②D.④②⑤①③解析:选D ④19世纪初,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CO2;②1857年,巴斯德指出,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⑤19世纪,毕希纳用不含酵母菌的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①1926年,萨姆纳从刀豆种子提纯出脲酶,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③20世纪80年代,切赫、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2.(2018·滨海新区模拟)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B.酶为反应过程供能从而降低反应活化能C.酶在活细胞以外不具有催化活性D.酶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解析:选D 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的催化作用的本质是降低反应活化能,不是供能;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具有催化活性;酶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如脂肪酶可以被蛋白酶催化分解。
3.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
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酶和脂肪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发生紫色反应B.核酶能将所有RNA降解掉,该酶破坏的应该是磷酸二酯键C.核酶在不同温度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可能不同D.因核酶为单链RNA分子,所以核酶分子中一定不存在氢键解析:选C 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而不能检测RNA;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核酶只能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不能降解所有的RNA;高温时空间结构可能遭到破坏,核酶丧失活性,而低温时空间结构完好但其活性受低温所抑制;RNA分子中是否有氢键与RNA 是否为单链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tRNA为单链,但分子中含有氢键。
2019届高考生物专题03-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生物专题03-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含答案解析)对该实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温度和催化剂两个自变量B.试管2中因为没有加入任何试剂,所以应为空白对照组C.若试管4和试管1组成对照实验,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D.若要研究酶的高效性,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试管4和试管3【解析】根据表格信息,试管1和试管2的变量为温度,试管3和试管4的变量为催化剂种类,二者均是自变量,其他因素如反应物浓度、pH 等为无关变量;试管2虽没有添加任何试剂,但是温度与试管1不同,因此也是实验组;试管1和试管4的不同点为是否添加了酶,由此可以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试管3和试管4的不同点是催化剂的种类、酶或无机催化剂,因此可以证明酶的高效性,综上所述,B正确。
【答案】B应用3:“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专一性典例3.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加入斐林试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加入斐林试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组的实验结果是“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三组实验都应该在37℃条件下进行C.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D.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解析】因为蔗糖被蔗糖酶催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有还原性,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加入斐林试剂必须水浴加热至50~65℃,B错误;唾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蔗糖酶才能水解蔗糖,故该实验能验证酶的专一性,C正确;如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则三个组都不会出现蓝色,无法检测,D 错误。
【答案】C应用4:“梯度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或pH)典例 4. 小张查阅资料得知,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55 ℃。
下表是他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但因各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以下改进措施中可行的是( )注:溶液呈棕黄色即表示没有检测出淀粉。
2019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含答案)
培优点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一、“对照实验法”设计酶的相关实验应用1:“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催化作用典例 1.食虫植物是一种会捕获并消化动物的植物,为了验证其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适宜温度的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试管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试管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试管1中出现紫色反应,即能证明分泌液中有蛋白酶B.实验②的观测指标能证明分泌液中有蛋白酶C.由试管2、3构成的对照实验,即可得出实验结论D.实验①是对照组、实验②为实验组,两组一起才能达到实验目的【解析】试管1中蛋白液没有分解的话也会出现紫色反应,A错误;实验②中如果蛋白块变小的话,说明分泌物中含有蛋白酶,B正确;试管1和2形成对照,试管3和4形成对照,由四支试管构成的实验得出实验结论,C错误;试管1和2形成对照,试管3和4形成对照,实验①和实验②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不能形成对照,D错误。
【答案】B应用2:“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高效性典例2.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表所示。
对该实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温度和催化剂两个自变量B.试管2中因为没有加入任何试剂,所以应为空白对照组C.若试管4和试管1组成对照实验,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D.若要研究酶的高效性,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试管4和试管3【解析】根据表格信息,试管1和试管2的变量为温度,试管3和试管4的变量为催化剂种类,二者均是自变量,其他因素如反应物浓度、pH等为无关变量;试管2虽没有添加任何试剂,但是温度与试管1不同,因此也是实验组;试管1和试管4的不同点为是否添加了酶,由此可以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试管3和试管4的不同点是催化剂的种类、酶或无机催化剂,因此可以证明酶的高效性,综上所述,B正确。
【答案】B应用3:“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专一性典例3.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加入斐林试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加入斐林试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组的实验结果是“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三组实验都应该在37℃条件下进行C.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D.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解析】因为蔗糖被蔗糖酶催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有还原性,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加入斐林试剂必须水浴加热至50~65℃,B错误;唾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蔗糖酶才能水解蔗糖,故该实验能验证酶的专一性,C正确;如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则三个组都不会出现蓝色,无法检测,D错误。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提分策略 专题02 与酶相关的实验分析与设计学案
专题02 与酶相关的实验分析与设计1.探究酶的化学本质2.验证酶的专一性(1)设计思路:酶相同,底物不同(或底物相同,酶不同)。
(2)设计方案示例(3)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酶具有专一性。
3.验证酶的高效性(1)设计思路:将用酶催化的反应与用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反应进行对照,即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
(2)设计方案示例4.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 (1)实验设计思路⎭⎪⎬⎪⎫底物+T 1pH 1+酶液底物+T 2pH 2+酶液底物+T 3pH 3+酶液 ⋮ ⋮ ⋮底物+T npH n+酶液――→检测底物的分解速率或存在量 (2)操作步骤2易错警示(1)不能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为加热本身也能使过氧化氢分解加快。
(2)必须在达到预设的温度条件后,再让反应物与酶接触,避免在未达到预设的温度时反应物与酶接触发生反应,影响实验结果。
(3)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最好不用斐林试剂来检测淀粉是否在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麦芽糖等还原糖,因为加入斐林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这样原处于低温条件下的淀粉酶的活性会慢慢恢复,催化淀粉水解产生还原糖,导致形成错觉,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4)用不同底物、同种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若是用淀粉酶作用于淀粉、蔗糖两种底物,则应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不能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发生了水解。
1.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 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C2.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B .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C .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D .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不一定与提出的假设一致【答案】B【解析】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A正确;各种实验中要确保单一变量,但不一定都要设置空白对照组,有些是自身前后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等,B错误;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C正确;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可能是假设不正确,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因此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不一定与提出的假设一致,D正确。
2019年高考生物典型压轴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⑤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记录实验结果。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两处明显错误,请找出这两处错误并更正。
①
。
②
。
(3)如果想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应该用过氧化氢酶和
对
进
行催化效率比较。
2、现有两种淀粉酶 A 与 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
10
10
10
10
10
10
10
5 分钟
Ⅲ.另取 8 支试管各加入
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 酶 A
酶A
酶A
酶A
酶B
酶B
酶B
酶B
温 5 分钟
Ⅳ.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 5 分钟。
-1-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0.1% DCPIP 溶液 5~6 滴
实验操作
试剂 2
光照
强度
CO2
细胞等渗溶液配制的 M 溶
液(1 mmol/L) 2 mL
3 klx
未
Y
通
细胞等渗溶液配制的 M 溶
入
液(1 mmol/L) 2 mL
1 klx
Y
蓝色消失时间 (min)
30 60 65 120
(1)分离细胞中叶绿体的常用方法是
。实验乙、丁中 Y 为
一、细胞代谢类
1、某生物兴趣小组要设计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2019届高三第三次生物质量检测(附参考答案)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1. 生物膜所含的蛋白叫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膜蛋白都能结合信号分子 B.膜蛋白参与甘油的跨膜运输过程C.膜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且都需要mRNA 参与 D.被HIV 侵染的T 细胞其膜蛋白组成不会改变 2.下列关于经典实验表述错误的是A.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B.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胰液分泌只受激素调节C.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 型肺炎双球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D.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O 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3.大麦种子吸水萌发时,淀粉大量水解,水解淀粉的淀粉酶一部分来自 种子中原有酶的活化,还有一部分是新合成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种子中有机物的种类和质量都在增加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其无须发芽就产生新的淀粉酶C.在干种子中酶无法长期保存D.萌发时淀粉酶分解淀粉释放大量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4.如图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基因B 、b 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将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B.图中的染色体1、3、5、7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C.此细胞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细胞质分裂为均等分裂D.染色体7、8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且表现交叉遗传的特点5.如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可以通过合理密植农作物来提高光能利用率B.提高人植物性食物比例可使该生态系统供养更多的人C.建立沼气池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D.定期除草、控制害虫数量可以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6.糖尿病性心肌病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异常,属于糖水病的并发症之一。
该病是由高血糖引发的心肌线粒体功能损伤,主要是心肌细胞对脂肪的摄取、代谢增强,导致线粒体耗氧增加和呼吸功能损害,有效控制高血糖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
浙江省嘉兴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三月仿真备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三月仿真备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为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结果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A组处理改为S型菌与DNA酶混合,则实验结果为小鼠死亡B.若B组处理改为用射线照射过的活R型菌,则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C.若C组小鼠处理后一段时间再施加A组处理,则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D.若D组处理改为S型菌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则小鼠死亡的时间可能提前2.甘薯由于能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癌、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等越来越被人们喜爱。
但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同时又是同源六倍体,具有自交不育和杂交不亲和性,这使甘薯生产和育种存在诸多常规方法难于解决的问题。
下列相关操作不合理的是()A.利用组织培养形成的胚状体制作人工种子,解决种苗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B.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实现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杂交不亲和,充分利用遗传资源C.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使植株具备抗病毒的能力,产品质量得到提高D.利用培养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育种,可以显著提高变异频率,大大缩短育种年限3.二倍体生物(2n=6)的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字母表示基因。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有4种B.①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互换,一定导致基因重组C.产生Aa基因型配子是发生了易位的结果D.该细胞可形成4个精细胞,共4种基因型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4-D浓度(mg/L)0 5 10 15 20 25 6 35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0 1.5 2.5 3.5 4.5 4.7 5.0 6.2 A.表中2,4-D浓度超过25mg/L,对果实发育起抑制作用B.人工去雄后番茄花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将发育成无籽果实C.浓度为35mg/L的2,4-D仍然可以诱导无籽番茄果实,因此2,4-D不具有两重性D.将该实验获得的无籽番茄果肉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也能产生无籽番茄5.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三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酶的研究与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酶的研究与应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②获取大量的脱毒苗③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植株④单倍体育种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②③④解析:选B 多倍体育种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此过程不涉及组织培养技术。
2.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①细胞的全能性②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③根、芽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⑤生长素和乙烯⑥愈伤组织⑦再分化⑧脱分化⑨植物体A.①,②⑧⑥⑦③⑨,④B.①,②⑦⑥⑧③⑨,⑤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D.①,②⑨⑧⑥⑦③,④解析:选A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培养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
影响植物细胞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植物激素,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共同使用且比例相当时,能刺激愈伤组织的形成。
3.下列关于果胶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解水果细胞壁中的果胶,从而瓦解细胞壁B.可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使果汁变得澄清C.分解水果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果胶D.可使果汁榨取变得容易,提高出汁率解析:选C 果胶酶可将果胶分解为半乳糖醛酸,从而使果汁榨取时比较容易,并使果汁变得澄清。
要分解纤维素,需要利用纤维素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C.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D.普通洗衣粉只是缺少酶,不会污染环境解析:选C 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目前常用的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这些酶的活性会受到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2019精选教育燕岭学校届高三生物选修3专项训练.doc
燕岭学校2019届高三生物选修3专项训练1.烟草是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双子叶植物,易受TMV(烟草花叶病毒)感染而大幅度减产。
绞股蓝细胞中含有抗TMV基因,能抵抗TMV感染。
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烟草,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①表示遗传信息流动中的_________过程,过程③所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
(2)大量扩增目的基因可以使用PCR技术,该技术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步骤,变性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④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过程⑤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
(4)过程⑥还需要进行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的______________,在个体水平上检验获得的烟草能否抗T MV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型糖尿病病因复杂,多数是胰岛素拮抗引起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胰岛素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快速检测血清胰岛素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有关胰岛素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问题:(1)首先需要将人胰岛素注射到健康成熟小鼠体内,其目的是获取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再将该细胞与_________相融合,以制取杂交瘤细胞。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两两融合的细胞。
细胞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的特性。
(3)为检验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能否分泌胰岛素抗体,可用_________与从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的抗体杂交。
在体外条件下,当培养的小鼠杂交瘤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进行_________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
(4)细胞融合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优点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 —、“对照实验法”设计酶的相关实验应用1: “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催化作用典例1.食虫植物是一种会捕获并消化动物的植物,为了验证其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适宜温度的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试管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试管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加分泌液加水加分涪液加水实翰②实釜①A. 如果试管1中出现紫色反应,即能证明分泌液中有蛋白酶B. 实验②的观测指标能证明分泌液中有蛋白酶C. 由试管2、3构成的对照实验,即可得出实验结论D. 实验①是对照组、实验②为实验组,两组一起才能达到实验目的【解析】试管1中蛋白液没有分解的话也会出现紫色反应,A错误;实验②中如果蛋白块变小的话,说明分泌物中含有蛋白酶,B正确;试管1和2形成对照,试管3和4形成对照,由四支试管构成的实验得出实验结论,C错误;试管1和2形成对照,试管3和4形成对照, 实验①和实验②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不能形成对照,D错误。
【答案】B应用2:“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高效性典例2.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表所示。
对该实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温度和催化剂两个自变量B. 试管2中因为没有加入任何试剂,所以应为空白对照组C. 若试管4和试管1组成对照实验,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D. 若要研究酶的高效性,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试管4和试管3【解析】根据表格信息,试管1和试管2的变量为温度,试管3和试管4的变量为催化剂种类,二者均是自变量,其他因素如反应物浓度、pH等为无关变量;试管2虽没有添加任何试剂,但是温度与试管1不同,因此也是实验组;试管1和试管4的不同点为是否添加了酶,由此可以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试管3和试管4的不同点是催化剂的种类、酶或无机催化剂, 因此可以证明酶的高效性,综上所述,B正确。
【答案】B应用3:“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专一性典例3.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T加入斐林试剂T出现砖红色沉淀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T加入斐林试剂T不出现砖红色沉淀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T加入斐林试剂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丙组的实验结果是“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 三组实验都应该在37 C条件下进行C. 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D. 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解析】因为蔗糖被蔗糖酶催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有还原性,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加入斐林试剂必须水浴加热至50~65C, B错误;唾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蔗糖酶才能水解蔗糖,故该实验能验证酶的专一性,C正确;如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则三个组都不会出现蓝色,无法检测,D错误。
【答案】C应用4:“梯度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或pH)典例4.小张查阅资料得知,a -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55 C。
下表是他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但因各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以下改进措施中可行的是()注:溶液呈棕黄色即表示没有检测出淀粉。
A. 将实验温度改为0 C、55 C、100 CB. 将淀粉溶液体积改为1 mLC. 将a -淀粉酶溶液浓度改为1%D. 将碘液改为斐林试剂【解析】各组实验温度下实验结果溶液均呈棕黄色,说明淀粉均被分解完毕,反应速度过快。
证明a -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55 C,可将实验温度改为0 C、55 C、100 C,0 C和100 C 温度下,a -淀粉酶变性失活,反应后溶液均为蓝色,A正确;将淀粉溶液体积改为 1 mL, 反应会更快的完成,B错误;将a -淀粉酶溶液浓度改为1%可减慢反应,但不确定 1 min 后0 C和55 C下淀粉是否会有剩余,C错误;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加热,会改变自变量,D错误。
【答案】A卜二、对点增分集训1.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B. 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C. 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 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解析】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值,因变量是酶活性,应该选择过氧化氢做底物,A错误;酶的高效性是和无机催化剂相对而言的,因此如果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B正确;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反应的温度,因此如果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选择碘液检测实验结果,C错误; 因为蔗糖是否发生水解,都不与碘液反应,因此如果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D错误。
【答案】B2•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相关表述有错误的是【解析】验证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可通过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 3+的催化效率,自变量是过氧化氢酶、Fe 3+,因变量是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燃烧的猛烈程度表示或气泡产生速度表示,A正确;验证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可通过比较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自变量是淀粉、 蔗糖,因变量是加斐林试剂水浴,有无砖红色(沉淀)出现,不能用碘液检测,碘液不能检 测蔗糖是否水解,B 错误;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60C热水、沸水、冰块),无关变量为PH 淀粉酶的量等,因变量是加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C 正确;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不同 pH 处理过氧化氢酶,观察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变化, D 正确。
【答案】B3 •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 3%±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 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
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找不到实验依据 的一项是A.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B •酶变性后就失活C.酶有专一性D.酶有高效性【解析】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氢酶和Fe 3+均能催化过氧化氢水解产生水和 氧气。
比较1、3组的观察结果,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氧气泡产生量远远多于自然分 解,说明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A 错误;3、4组对比,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氧气泡 少而小,说明高温使酶变性失活,B错误;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若证明酶的专一性,自变量应是酶的种类不同或底物的不同,而该实验只涉及一种过氧化氢酶和 一种过氧化氢底物,因而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 C 正确;2、3组对比,加入鲜肝提取液的一组氧气泡的产生量明显高于加入 Fe 3+的一组,说明酶有高效性,D 错误。
【答案】C 4.下列实验设计的思路,正确的是( )A. 淀粉酶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的实验用碘液检测可验证酶的专一性B.用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 FeCb 溶液催化 HQ 水解可研究酶的高效性C. 进行过氧化氢酶催化 H 2O 2水解实验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 胃蛋白酶在pH 为3、7、11的溶液中水解蛋清可验证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解析】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所以淀粉酶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的实验应该用斐林 试剂检测,A 错误;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含有淀粉酶,属于生物催化剂, FeCb 溶液属于无机催化剂,两者对比可以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B 正确;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Q 水解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适宜pH 为2左右,所以设计的 pH 取值不合理,D 错误。
【答案】B 5.下图新鲜土豆片 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不正确的是(A. 量筒中短时间内有大量气体产生,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 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C. 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 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量筒中最终生成的气体量不变【解析】根据图示装置,新鲜土豆片提供过氧化氢酶。
若有气体大量产生, 率快,由此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过氧化氢酶, 片中含过氧化氢酶,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目,这样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率加快, B 正确;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底物(HQ )已经消耗完,C 错误;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量筒中由于底物没有增加,所以最终生成的气体量 不变,DC 错误;胃蛋白酶说明化学反应速 A 正确;新鲜土豆正确。
【答案】C6•下表所示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及结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B. 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C. 纤维素被水解成了还原糖D. 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 C【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
从表格中处理的方法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检测还原糖的生成量。
该实验只设置了三个温度,40 C下酶的活性相对较高,但不能说明40 C就是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D错误。
【答案】D7.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解析】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因此不能用过氧化氢作为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 错误;可以利用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正确;根据酶的专一性,蔗糖酶不能使淀粉水解,C错误;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不能用淀粉作为底物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答案】B&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与酶有关的实验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不同滤纸上分别附有等量过氧化氢酶、Fe3+,可用于探究酶的专一性B. 该装置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 该装置不能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 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进入烧杯液面到浮出液面的时间( t3-t 1)来表示【解析】不同滤纸上分别附有等量过氧化氢酶、Fe3+,可用于探究酶的高效性,A错误;由于高温条件下,过氧化氢也会分解,所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过氧化氢为实验对象,即该装置不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错误;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pH,若将装置中的过氧化氢溶液设置成不同pH,该装置能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酶促反应在酶与底物接触时开始,其速率可用滤纸片从进入液面之时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 1)来表示,D正确。
【答案】D9•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1 请完成实验设计:①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
2 2、3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本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