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文化史作文样本1(101112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中国文明文化史》
论文题目:
《北宋的“重文”与“轻武”》
任课教师评语:
任课教师签字:考核日期:年月日
北宋的“重文”与“轻武”
南宋学者吕祖谦这样论南宋:“以礼逊节义,成就风俗,远过前代;然文治可观,而武绩未振。”而“文治可观,武绩未振”的评价似乎也能够用于北宋,北宋给人的印象除了繁荣的经济与文化外,还有就是其“重文”的政治特色了。本
文就将由北宋的“重文”入手,讨论“重文”与“轻武”的关系。
一、意料之中的“重文轻武”
“重文轻武”是对北宋“兴文教,抑武事”这一国家文教政策目的与结果的概括,而北宋“重文轻武”现象的出现实为“意料之中”。
北宋之前是五代十国时期,在那个时期,武将得宠而骄,形成了军阀跋扈、君弱臣强的局面,藩镇强横,地方势力强大,皇帝的诏令不仅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往往还会受到地方势力的抵制。就在北宋建国之初,五代所遗留下来的武风也依旧比较盛行,军事将领也常常有僭越的行为,而且当时“沿袭五代的惯例,带有王爵和宰相有几十人之多。他们佣兵自重,形同土皇帝。”1
宋太祖感觉到其中潜在的危险,加之想到自己是以“黄袍加身”这一方式获取的政权,愈感不安,于是,他一方面不断削弱各地节度使的力量,不仅解除其对禁军的控制权,一方面更是抓住一切机会用文臣代替武将。通过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这位机警的新皇帝让有可能动摇皇位的“黄袍加身”不会在自己的朝代发生。
而这仅仅是开端,为了进一步削弱武将,防止出现割据,巩固统治,宋太祖重视文人,听从大臣文彦博的建议:国家诸般举措“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太祖更是在太庙立誓:“不得杀士大夫及言事官。”
在统治阶级“崇文尊儒”的导向下,形成的一套政治制度与选官制度也促使“重文”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作为选官的最重要的渠道,北宋的科举制度更为平等与开放,但我们注意到,“当时,取士分为三科:一是贤良方正,敢于进谏;二是经书优深,可为师法;三是详娴吏治,达于教化。”2十分明显的是,三科中并没有一项是利于“武官”大施所长的。
北宋的政治制度已经具备一种三权分立的雏形,君权、相权与台鉴分立,三者各自的立法、行政、监察三权彼此制约。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也着实使北宋的社会得到了有效的治理,而各个官职的担任着基本上是文官。
1《细说大宋》李鹏主编中国华侨出版社第23页
2《细说大宋》李鹏主编中国华侨出版社第27页
此时,北宋士大夫阶层的崛起,民众地位的逐渐提升等等社会发展也益发使“重文”的普遍性和接受程度大大提高。
统治者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权的考虑,选择了“兴文教”,那么种种相应的措施必定会随之而来,而“抑武事”也作为“兴文教”中一种能够被轻易想到的措施而被纳入实行。所以说“重文轻武”的出现,以当时北宋的社会状况来说,必定是“意料之中”的。
二、情理之外的“重文轻武”
从以上的叙述来说,北宋的“重文轻武”是“意料之中”的,但就我看来,这更是“情理之外”的。
北宋的统治者选择了“尊儒”,那么,也就是说儒家文化中必然包含有“轻武”或者是“抑武事”的思想吗?“春秋各国上至卿相,下至一般世族子弟,都自幼接受文武两方面的训练,都当兵打仗,他们是军事贵族,也担当民政。”“就连春秋末期以宣扬文教为己任的孔子也知武道,精通射御之术”3。由此可知,儒家思想产生的大环境并没有对“武”的明显轻视,而孔子本人对“武”的态度也并不是一概摒弃。
为什么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而不是说“君子喻于文,小人喻于武”呢?就像冯友兰先生解释的,孔子认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4。也即是说,孔子并没有将文与武作为对立的双方,孔子“重文”,讲求“兴文教”,但没有“轻武”,而是将道德,将“仁”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宋太祖“尊儒”,尊的却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只是为了政治服务的有了一定修饰的儒家思想。
这明显与当时的“尊儒”的号召有所矛盾,是为情理之外。
就从士大夫本身而言,为了响应“重文”而自觉选择“轻武”本就是对自身的学识的讽刺,更是为情理之外。
从古至今,知识分子们寒窗苦读,无非是为了能够有朝一日能够考取功名,实现自己抱负。而这抱负中一定包含有对国家强大的希冀,那么,如何能使国家3《从“轻武”与“尚武”看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王志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第10卷第一期
4《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6页
强大呢?我认为,真正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应该是不会忽视“武”在其中的作用。如果说“文”作为一种国家软实力,体现在文化的繁荣,思想的解放,政治的清明等等方面,那么“武”作为一种国家硬实力,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一个高素质,高战斗力的部队,而这个虎狼之师并不是作为一种侵略性的存在,而是作为一种国家的自卫手段出现。没有一个国家因为军事的弱小就会免于被侵略,更没有一个国家会因为经济的发达就能够长久的存在下去,这必须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的保护。北宋以前的历史上因为弱小而亡国的例子应该不胜枚举,从这些事例中总结出军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我认为,应该是一个士大夫,一个饱读诗书,博览群书应该能够具有的素质。
另外,作为士大夫,应该为自身所学感到由衷的自信,这一种自信,是缘于相信“文”对于“武”的掌控,而不是对于“武”的打压。北宋的士大夫,在整个社会普遍的“重文”的氛围下,并没有保持住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尽管有个别的士大夫认识到了“武”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的士大夫仍旧将“武”放在了“文”的对立面,认为,若是“重文”仍须要“轻武”。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说,士大夫对“轻武”的支持态度完全体现出士大夫应有的风度与认识。而北宋整个国家,从统治者到士大夫,都不可避免地将“文”与“武”对立起来,从而认为“重文”必须“轻武”。而不是“文武兼修”,以“文”引导“武”的良好发展,在当时文化如此发展的北宋,着实是“情理之外”。
三、结语
北宋的“重文”与“轻武”仅仅代表着北宋统治者的一种文教或是政治的选择,或者说,是帝王们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而做出的选择,而不是代表着蕴含在此背后的中国文化的价值选择与倾向,更不是代表“重文”与“轻武”有本质上的冲突,“重文”并不是“轻武”的根本原因,“轻武”也不是“重文”的必然结果。
“重文”看重的应该是“文武兼修”、能看到“武”作为一个国家的硬实力的重要性的文士。这样的士,就算坚持“轻武”,所轻的应该也是以“武”立国,或者是军国主义倾向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