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学——绪论
急诊医学重点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急诊医学总结Chapter1绪论1.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其主要任务:对不可预测的急危病(症)、创伤,以及患者自认为患病初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的内、外科及精神心理救助2.急救:表示抢救生命,改善病况和预防并发病时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
是紧急地或急速地为急性病人或伤病员诊查、察看和诊断他的病与伤及应急的处理。
3.急诊医疗体系:包括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救和各监护或强化医疗病室(1)院前抢救(2)医院急诊(3)危重病监护Chapter2心肺脑复苏1.基本概念(1)心跳骤停/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即为心跳骤停,其中心脏自身病变以冠心病最为多见。
(2)猝死(Sudden death):指平时看来健康者或病情稳定的病人,突然意外的自然死亡。
不包括各种人为因素如创伤、自杀、他杀、手术及麻醉等意外所致。
心脏性猝死指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3)临床死亡:自主呼吸和循环停止,大脑活动暂时停止,处于死亡的早期,但尚未到不可逆的阶段(一般情况心跳停止4~6分钟内),及时正确地进行CPR,脑及其它脏器功能可望恢复到心跳呼吸停止前的水平(4)生物学死亡:临床死亡期未行CPR或CPR失败,机体所有组织相继死亡,并发生组织自溶(5)脑死亡:为全脑功能的不可逆停止和神经坏死。
临床表现为无自主呼吸,无任何意识及反射活动,全身肌肉无张力,仅靠升压药物维持循环,无任何脑电活动。
(6)社会死亡:指CPR成功而脑复苏不完全,处于昏迷状态,脑的某些低级功能和反射活动存在,成为植物人(7)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CPR/CPCR):CPR是指对心脏骤停/猝死的急救过程,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
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VF/VT,及药物治疗等。
又称心肺脑复苏/CPCR (8)心脏骤停的时间:发生心脏骤停的即刻至抢救开始之前的时间为心脏骤停的时间。
急救护理学-第一章 绪论
目录页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目录页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各种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急危重症病人抢 救与护理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专科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急救护理 与临床各专业护理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其独立性,既有其专门性又是各科的综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三)院前急救 (四)急救通讯系统即急救网络中枢
目录页
(五)急救专业培训和科普教育 (六)区域急救体系 (七)院内急救
(八)急救医学科研和信息管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急诊医疗体系
目录页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又称院外急救,有时也称初步急救,是指对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
前的医疗救护。包括现场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 院外急救总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痛
苦,降低伤残率,减少病死率,为进一步诊治打好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
目 录 Contents Page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院前急救 第三章 急诊科设置与管理 第四章 重症监护 第五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六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七章 创 伤 第八章 理化因素损伤 第九章 急性中毒
第十章 常见临床危象 第十一章 常用救护技术
第一章 急救医学说课
第一章 绪论
课程目标
1.掌握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2.熟悉急诊医学的形成、发展与特征; 3.了解灾害、灾害医学的概念。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集院前急救、医院内急救和危重病医学 三位一体构成“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EMSS)。 三部分各有重点和特点,相互紧密联系。
现场急救 院前急救
5.12汶川地震
火灾
矿难
第一节
急诊与灾害医学的现状及发展
70年代美国率先将急诊医学独立于其他专科。 1979年,急诊医学获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从 而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
50年代中期,我国大中城市开始建立急救 站,重点是进行院前急救。
1983年卫生部颁发了《医院急诊科(室)的建 立方案(试行)》。
教学重点及要求
本课程内容以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 操作为重点;注重对各科急危重症病人的初步应急处 理和配合抢救。 要求学生: (1)能按操作规程,正确实施急诊医学技术; (2)在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能及时无误地做出判断和 救护; (3)对常用急救技术和国内外新进展等知识和技能有所 了解和提高。
课程类型
为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普通大专学生的 必修课,安排在第 3学期,共开设 1个学 期。
教材选取
《急诊医学》
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 规划教材 江苏科技出版社.第1版 主编:申文龙
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药理、解剖、生理、 病理学、生物化学、 诊断学、微生物及 免疫学等
急救医学
+
其他临床专业课程
临 床 实 习
教学目标
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素 质,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 临床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培 养目标。
急救医学绪论课件
注意事项
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需要确保正确的 按压位置和力度,以及正确的吹气方 式。同时,需要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 助。
止血与创伤处理
总结词
止血与创伤处理是急救医学中的重要 技能,用于控制出血和减少感染风险 。
详细描述
止血是急救医学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用于控制各种原因导致的出血,如创 伤、手术等。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 、加压包扎、止血带等。创伤处理包 括清洗伤口、消毒、包扎等步骤,以 减少感染风险。在处理创伤时,需要 遵循无菌原则,并尽快寻求专业医疗 救助。
人体生理机能与疾病发生机制
人体生理机能
介绍人体的八大系统,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 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
疾病发生机制
阐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包括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知识,为 急救医学提供理论基础。
常见急症与急救处理
注意事项:在进行现场急救时,需要 保持冷静,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同 时,需要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助。此 外,对于一些严重的急症,如心脏骤 停、严重创伤等,需要进行更为专业 的急救措施。
04
急救教育与培训
急救知识的普及与推广
急救知识宣传
通过媒体、网络、宣传册 等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 急救知识,提高公众对急 救重要性的认识。
急救教育进校园
在中小学和大学开展急救 教育课程,培养年轻一代 的急救意识和技能。
社区培训活动
组织社区居民参加急救培 训,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 能力。
急救培训课程与认证体系
培训课程设置
根据不同年龄和需求,设置基础 急救、进阶急救等不同级别的培
训课程。
认证体系建立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6
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与要求
(1)学科特点: 专业特征:跨学科、综合性;独立性、合作性; 患者特点: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病因复杂; 工作要求:最短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初步判断和紧
急救护。
PPT学习交流
7
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与要求
(2)素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有良好的管理协调能力 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熟悉常用急救技术 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4
(2)发展
1963年,美国耶鲁大学 的New Haven Hospital 急诊科首次运用分诊技术
196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建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PPT学习交流
15
(2)发展
教 育 : 1972 年 : 英 国 皇 家 护 理 学 院 成 立 A & E (Accident &Emergency Nursing Group) ,为护士 提供不断更新临床急救知识与技术,形成当今急救护理 课程的雏形。
PPT学习交流
8
一、急危重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Q:国际上,急危重护理学起源于什么?我 国起源于什么?为什么都起源于战争?
Q: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吗?
PPT学习交流
10
第一节 概 述
一、急危重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国际急救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PPT学习交流
11
1.国际急救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 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前线实行救护,
PPT学习交流
24
二、急危重护理学的研究范畴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管理和科研
包括急危重症护士的技术业务培训、急救护理工作的 管理、科学研究和情报交流。
急救常识---急诊医学--绪论
ICU是专门收治急危重病人进行高级抢救, 集中治疗和监护的场所。
2019/10/24
第一章 绪论
急诊科人员配备
急诊科的人员配备应根据急诊科的规模、急诊工作量、 所设专科等条件确定人员编制,并参考国家卫生部医院急诊 科(室)建设方案所定标准执行。
为了保持急诊科医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急诊科要有自己 固定的医师队伍,设科主任。急诊专科固定医师与轮转医师 的比例以1:3为宜。
医疗、医德、医风规范化; 科学管理制度化; 质量标准化。 操作程序化; 抢救设备完好化; 急诊医务人员培训方法多样化;
2019/10/24
第一章 绪论
管理:
急危重病人,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跳、呼 吸骤停,急性活动性大出血等病人,可能由 于获得提前数分钟的有效抢救时间而拯救了 生命,真正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树立 “急诊第一时间”概念。
2019/10/24
第一章 绪论
(三)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救
1、 重症监护病房的收治对象: (1) 严重创伤; (2) 呼吸衰竭及需要严密呼吸支持者; (3) 急性心力衰竭(包括心肌梗死); (4) 急性肾衰竭; (5) 肝功能衰竭; (6) 心肺复苏后(包括脑功能衰竭); (7) 休克; (8) 败血症及中毒病人; (9) 昏迷 (10)严重心律失常。
2019/10/24
第一章 绪论
二、急诊医学的范畴
1.院前急救:亦即现场急救(first aid)
,运送病人(包括途中监护、急救)及医院内
急诊三个部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灾害医学:系专门研究自然灾害和人
为灾害造成的后果及其防治的医学科学。组
织抢险救灾,包括现场的初步急救、分诊、
安全转运的科学。
急救医学绪论课件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 泵血,导致全身器官灌注不足。 急救处理包括吸氧、利尿、扩血
管等措施,以减轻心脏负荷。
呼吸系统急症
哮喘急性发作
哮喘急性发作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急救处理 包括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就 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表现为呼吸 困难、低氧血症等。急救处理包括机械通气、氧疗、治疗 原发病等。
社会急救体系建设与展望
01
02
03
04
完善急救网络布局
合理规划急救站点,缩短救援 半径,提高救援效率。
强化公众急救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急 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
社会共救的良好氛围。
推广智能急救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 、远程医疗等,提高急救的时
效性和准确性。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急救领域的合作 与交流,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 ,推动我国急救医学的发展。
重要性
急救医学在医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显著降 低病患的死亡率与伤残率,为后续的 专业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急救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初期发展
古代的急救措施多基于经验与传统医术,如中国的中医急救、古 希腊的战场救护等。
现代急救医学的崛起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急救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专业的医 学科学,涵盖了更多的科技与技术。
复苏与生命支持
恢复患者自主循环和呼吸功能
针对心跳骤停、呼吸停止等危重病情,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心肺复苏,通过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方式,恢复患者自主循环和呼吸功能。同时,给予患者生命支持治疗,如输液、使用急救药物等,以 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急救医学、护理试卷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ICU:即重症监护病房,是指集中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集中先进的医护、救治设备和急救药品,集中对临床各科的危重病人集中进行全面连续监护及治疗的诊疗体系。
2.EMSS:即急救医疗体系,由院外急救、医院急症室救护和重症监护治疗三部份组成。
3.战地救护:即在野外情况下,对大批伤员实施紧急救护的组织措施和工作。
二、填空题1.现场救护的原则包括:即将使病人脱离险区、先救命后治病、争分夺秒,就地取材进行救治、保留离断的肢体或者器官、加强途中监护并记录。
2.急救护理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现代急救护理的起源,可追溯到 19 世纪南丁格尔的时代。
3.急诊医疗体系的主要参预人员有:最初目击者、急救医护人员、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
4.抢险救灾紧急救护应做好下列工作:搜索寻觅并救护伤(病)员、检伤分类、现场急救、运输和疏散伤(病)员。
5.院外急救是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现场呼救、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
三、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院外急救的措施?C A.心肺复苏 B.气管插管 C.骨折复位 D.止痛 E.搬运2.城市医疗急救网包括以下哪几项?ABD A 急救站 B.医院急救科室 C.ICU D.社区救护中心E.以上都是四、简答题1.急救护理有哪些研究内容?急救护理研究的内容有:院外急救;危重病救护(急诊及 ICU);抢险救灾;战地救护;急救护理人材的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2.院外急救的目的意义和措施有哪些?院外急救的目的是通过迅速有效的措施,维持伤(病) 员的基本生命体征,以便把伤 (病) 员活着送到医院,为伤 (病) 员获得进一步救治、改善预后赢得时间。
因此,院外急救的措施应集中体现在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防止再损伤、减轻病人的痛苦等方面。
具体为:建立有效循环和呼吸,视病 (伤) 情和条件采取输液、止痛、包扎、固定、止血、和解毒等措施;通过各种通信工具向急救中心或者医院呼救并通报病人的情况;在转送途中连续监护,并作必要的治疗、护理,为病人争取珍贵的抢救时机。
《急救医学总论》(精品课件)
《急救医学总论》(精品课件) xx年xx月xx日•绪论•急救医学总论的基本概念•急救医学总论的种类及特点•急救医学总论的技巧与要点目•《急救医学总论》教学要点与注意事项录01绪论急救医学总论概述急救医学总论强调多学科协作,包括急诊医学、重症医学、中毒与灾害救援等。
急救医学总论以提高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为目标。
急救医学总论是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救治原则、方法的系统学科,涉及临床各学科的诸多领域。
1急救医学总论的发展史23急救医学总论起源于古代,人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急救医学知识和经验。
近代急救医学总论的发展得益于医疗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改进以及多学科的融合。
现代急救医学总论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灾害救援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急救医学总论的重要性急救医学总论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急救医学总论培养的技能和方法对于临床各学科的诊疗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急救医学总论有助于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
急救医学总论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改善医院形象具有积极作用。
02急救医学总论的基本概念急救医学总论是指紧急治疗或抢救措施,用于应对各种突发的伤害或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创伤、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
急救医学总论强调快速反应、综合评估、及时干预和有效转运。
急救医学总论的定义急救医学总论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即优先保证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然后再进行伤口或疾病的处理。
急救医学总论强调现场急救和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注重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避免次生伤害。
急救医学总论的急救原则急救医学总论包括现场评估、紧急处理、稳定转运和后续治疗等多个环节。
现场评估包括对患者伤病情的快速判断、分类和优先处理,以及现场安全和危险因素的判断。
紧急处理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抗休克等措施,以及根据病情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操作。
稳定转运包括患者从现场至医院的转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治疗措施的实施以及与医院的交接。
急救护理学第一章至第六章
(三)现场伤员分类的判断 1、呼吸是否停止 看:观察胸廓的起伏 听:用耳接近鼻部去听有无气体排出 感觉:用脸感觉有无气流呼出 2、脉搏是否停止 触:桡动脉有无搏动 看:头部、胸腹、脊柱、四肢 摸:颈动脉有无搏动(婴儿) 量:收缩压不<90mmHg
红色等级
非常紧急 需要立即治疗 有生命危险 生命体征: 收缩压<90mm/Hg 呼吸频率<10/min或>30/min SO2饱和度<93%
急诊科 离 院 病患接受各种 留观
医护人员判 定就医科别
挂号
检查、治疗
住 院 专科会诊 手术
四、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EMSS ):是由院
前急救——院内诊治——ICU救治三个部分组 成。为各种急危重症病人提供了快速而有效
的急诊医疗服务。
1、EMSS流程图
事故现场
最初目击者 (初步急救)
4、通讯网络中心的枢纽任务;
5、急救知识的普及。
五、院前急救的原则
1、先复苏后固定;
2、先止血后包扎;
3、先重伤后轻伤;
4、先救治后运送;
5、急救与呼救并重;
6、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 。
六、院前急救伤员的分类
(一)现场伤员分类的意义
1、急救和转运常出现的四大矛盾:
急救技术力量不足与伤员需要抢救的矛盾;
依托武汉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 世界健康基金会的全力支持、帮助; 学习国内外护理同仁的先进经验; 优质的课程、优秀的教师、高起点、 新模式、继往开来、自我超越、迎接 美好的明天
展 望 未 来
第三节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一、急诊医学的概念
急诊:是指医护人员在医院急诊科中对急症患者
或伤员采取的紧急检查、诊断和处理的过程。
急救绪论概述课件
04
降低医疗费用: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急救的基本原则
01
保持冷静: 保持冷静, 避免慌乱, 确保安全
02
评估病情: 评估患者的 病情,判断 是否需要紧 急医疗救助
03
寻求帮助: 寻求周围 人的帮助, 拨打急救 电话
04
采取措施: 采取适当的 急救措施, 如心肺复苏、 止血等
01
询问伤者:在评估现场 时,要询问伤者的情况, 了解伤者的病情
03
02
04
观察环境:在评估现场 时,要观察周围的环境, 了解现场的情况
判断病情:在评估现场 时,要根据伤者的情况, 判断伤者的病情,以便 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
急救处理方法
止血方法
01
直接压迫法:用手指或手掌直接按压伤口,压迫止血
02
加压包扎法:用绷带、纱布等物品加压包扎伤口,压迫止血
03
止血带法:使用止血带绑扎伤口,压迫止血
04
止血钳法:使用止血钳夹住血管,压迫止血
包扎方法
01
绷带包扎法:适用 于四肢、躯干等部 位,可防止伤口感
染和出血
02
止血带包扎法:适 用于四肢大出血, 可暂时止血,但需
尽快就医
03
伤口清洗法:适用 于伤口污染较轻, 可先用生理盐水清
部损伤加重
4
急救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案例,如心肺
复苏、创伤急救 1
等
案例应具有教育 4
意义,能提高听 众的急救意识和
技能
案例应具有典型 性,能反映急救
2 过程中的关键环
节和问题
3
选择具有挑战性 的案例,如复杂 创伤、多发伤等
急救课件(第一次发)(绪论、院前急救、重症监护、心肺脑复苏)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急诊医学一、急诊医学的概念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阶段的病因、病理和抢救治疗的专业。
二、急诊医学发展概况三、急诊医学的主要病种(一)危重病例急诊医学主要是处理各种急性病和危重病人。
主要病种为:呼吸心跳骤停、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多发创伤、心血管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神经系统急症、内分泌系统急症、多系统器官衰竭、昏迷、口服或吸入所造成的各种急性中毒等。
(二)一般急诊一般并非危重病例。
如发热、心绞痛、眩晕、恶心、呕吐、腹泻、哮喘、鼻出血等,也需紧急诊断和处理。
四、现代急诊医学的特点(一)专业急救机构已由医疗卫生部门扩展到多功能的救护机构。
(二)专业急救机构由城市、地区单一的若干个组织逐步联合协作,形成了专业急救网络和医疗服务体系。
(三)为保险业、旅游业对急救的需求提供了保证,为国际紧急救援机构创造了条件。
(四)社会已经全面充分地评估了现代急诊医学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从而给予有力的支持。
(五)天灾人祸等灾难事故的增多,使灾难救援医学充实了急诊医学的内容,形成其院外救援医学的特色。
第二节急救护理学一、急救护理学的概念( )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二、急救护理学的沿革三、急救护理学的研究范畴(一)院前急救(二)急诊科抢救(三)危重病(症)救护(四)灾难救护(五)战地救护(六)中毒急救(七)急救护理管理学四、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1、概念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室)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室)和ICU 负责院内救护。
它既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急诊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急诊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选择20 填空20 名词解释20(5)大题(10+10+20)第一章绪论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是研究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抢救以及医疗救援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p1)急诊医学的范围包括:(p1)1.院前急救:是指到达医院前急救人员对各类急危重患者及灾害伤员所采取的现场和转运途中的医疗救治。
包括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
2.复苏学3.危重病医学4.创伤学5.急性中毒6.灾害医学7.急诊医疗体系急诊医学的特点(p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是紧密联系又各有特点,在统一指挥下能协调有序地救治伤病员。
(p3)检伤CRASHPLAN1.循环C2.胸部R3.腹部A4.脊柱S5.头部H6.骨盆P7.四肢L8.周围动脉A9.周围神经N第二章心肺脑复苏心肺复苏(CPR):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p6)心肺脑复苏(CPCR):复苏是指一切挽救生命的医疗措施,复苏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挽救生命,而是促使患者神志清醒和脑功能恢复。
(p6)了解:心搏骤停后开始复苏的时间是成功的关键。
心搏骤停后3秒,会感到头晕;10~20秒可发生晕厥或抽搐;30~45秒可出现昏迷;60秒后呼吸停止;4~6分钟脑组织开始发生不可逆损害。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10%的患者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开始进行复苏者,存活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心肺复苏应力争在心搏停止后4分钟内的黄金时间进行。
(p7)心搏骤停(CA):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有效射血功能突然停止,随即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是临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
(p7)心源性心搏骤停(p7)1.冠心病:约占心血疾病的80%2.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3.心肌疾病4.主动脉疾病5.瓣膜性心脏病6.其他:心脏肿瘤、心脏压塞、高血压性心脏病非心源性心搏骤停(p7)1.意外事件2.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3.严重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4.麻醉和手术及其他临床诊疗技术操作5.其他急性重症胰腺炎,脑血管意外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波动消失、呼吸停止,称心搏骤停“三联征”心搏骤停的诊断要点(p8)1.意识突然丧失,呼之不应2.大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或异常呼吸或呈叹气样4.瞳孔散大5.面色苍白或转为发绀6.心电图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心电活动基本生命支持BLS(p8-11)1.评估、判断意识和呼吸2.呼救并启动EMSS3.安置体位(平整坚实的地面或硬板床上)4.检查脉搏(检查时间限定在5~10秒内完成)5.人工循环(部位: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频率:100~120次/分深度:成人5~6cm 按压/通气比30:2)6.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托颌法)7.人工呼吸8.除颤(两电极分别置于右侧锁骨下区和左乳太外侧腋中线处)高级生命支持ALS(p11)1.人工气道(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术)2.机械通气(呼吸机)药物治疗(p12)1.肾上腺素(首选)2.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3.碳酸氢钠(心搏骤停和复苏期间产生的酸中毒)脑复苏:是为防治心搏骤停后缺氧性脑损伤,以保护神经功能为目的所采取的救治措施(p13)脑复苏低温治疗原则:降温早、速度快、程度够、时间足(p14)脱水疗法:控制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p14)复苏有效指标(p14)1.大动脉恢复2.皮肤、黏膜、面色及口唇转为红润3.瞳孔由散大到缩小,对光反射存在4.神志改善,患者出现脑功能恢复迹象如眼球活动、睫毛反射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恢复5.自主呼吸出现终止复苏指标:经30分钟以上积极正规心肺复苏抢救后,仍无任何心电活动、自主循环不能恢复(p15)第三章休克休克: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一章绪论)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院前急救的原则
1. 先排险后施救 : 是指在实施现场救护前应先进行环境评 估,必要时,排险后再实施救护。如因触电导致的意外事故 现场,应先切断电源排险后再进行救护;如为有害气体造成 的中毒现场,应先将病人脱离险区再进行救护,以保证救护 者与伤病员的安全。
先重伤后轻伤 : 是指优先抢救危重者,后抢救较轻者。但当 大批伤员出现时,在有限的时间、人力、物力情况下,应在 遵循“先重后轻”原则的同时,重点抢救有可能存活的伤病 员。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南丁格尔的年代。 1854-1856年俄、英、法、土耳其在克里米亚交 战时期,前线战伤的英国士兵死亡率高达42%以 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救护,使 死亡率下降到2.2%,这充分说明了急危重症护 理工作在抢救危重伤病员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急危重症护理事业也经历了从简单到逐步 完善形成新学科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北京上 海等地正式成立了急救中心,各医院也先后建立了急 诊科和ICU,促进了急诊医学与急诊护理学的发展,开 始了急危重症护理学发展的新阶段。此后,国家教育 部将《急危重症护理学》确定为护理学科的必修课程, 中华护理学会及护理教育中心每年举办急救护理学习 班,为开展急危重症护理工作及急危重症护理教育培 训人才,特别是急危重症理论着眼于人的整体生理、 心理、病理、社会、精神要求,将现代急危重症护理 观、急危重症护理技术由医院内延伸到现场、扩展到 社会,更是一大进步。
5.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充沛的精力,强健的体魄
协和女超人 于莺
夜班,太平无事,半夜一点,抢救 室门开,一老头一路小跑进来,边 跑边喊:我要死了,我要死了!然 后一头栽倒在抢救床上,呼吸心跳 停止,三分钟后抢救成功。心电图 提示大面积心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我国急诊医学 的发展阶段
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医院分别成立急诊科 多采取分诊和专科支 援方式解决临床急诊 的医疗问题
急诊学科概念逐渐形成, 自主型急诊发展模式形成 解决大多数的急诊内、外 科问题;对急诊危重症、 创伤的初期评估和处理, 行危重症监护和器官功能 支持
急诊医学专业逐步形成, 急诊医学教育列入本科教 学课程,急诊专科医师培 训基地成立,由专科基地 培养急诊医师纳入考核及 准入制度,急诊人员的专 科化,解决临床急诊问题
本科及研究生教育
三、急诊与灾难医学专业的 特点及观念
急诊“救人治病”原则
急诊发展的理念是将抢救生命作为第一目标
病情多变 且复杂
很难明确 临床诊断
• 预见 预防 准备
• 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在理论和实践相互交 叉重叠,
• 融合于一个完整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之中。
急诊医疗服务体
EMSS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第一章 绪 论
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Hale Waihona Puke 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 危重病监护
三位一体的 急诊发展模式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
• 现场急救 • 创伤急救 • 急病症救治 • 心肺复苏 • 急性中毒 • 理化环境损伤
急诊医学内涵
急诊医学核心
评估
处理
早期判断、有效救治
治疗
急危重症、创伤
诊断
预防
• 急救医学: 侧重对急危病(症)、创伤、灾
害事件的急救反应能力,更加突出抢 救生命。
核心:急救过程中的急救措施和 组织管理。
急救任务内容
救人
病情危急,重点在立即 抢救生命、稳定病情
治病
治病”意味首先要明确疾病诊 断
急诊“救人治病”原则
抢救 黄金时间
确定诊断
病因治疗
繁杂的检查和 诊断过程是时 间的浪费,要 在医疗制度和 抢救流程规定 救人优先原则
急诊与灾难医学专业的特点及观念
综合分析
侧重功能
逆向思维
时限紧迫
急诊医学探 讨当多个器 官功能共同 发生障碍时 机体反应的 新规律
《急 诊 与 灾 难 医 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急诊与灾难医学的概念
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 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二级学科
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 急危重症监护 理论 技能
急诊医疗主要任务:
对不可预测的急危病(症)、创伤, 以及患者自认为患病,初步评估判断、急 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 害给迅速的内、外科及精神心理救助。
内容
急救反应能力包括急救人员、车辆、通讯的调动准备, 现场初级抢救、转运过程,到达医院的抢救,突出抢救 生命和稳定生命指征的救治和组织管理
技术
涉及掌握熟练各项急救技术,并有效使用
培训
培训非专业人员或普通公众了解掌握必要的急救 知识和技能,鼓励参与突发伤病的自救互救
灾难医学
• 灾难医学(disaster medicine) 因灾害事故 中涉及人员伤亡而必须迅速实施的医疗救 援。
根据病情采取 相应的救治措 施
救治中继续观 察病情变化、 重复评估治疗 效果
小结
• 急诊医学 • 急救医学 • 灾难医学 •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 急诊灾难医学:
原则:“救人治病 先抢后救” 特点:复杂 急迫 可逆 简捷有效
• 掌握 思维方法 • 遵循 急诊流程
思考题
1、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的概念。 2、急诊病情的分类及意义? 3、急诊与灾难医学的基本原则、专业特点? 4、了解国内外急诊医学发展状况。
四、急诊教学的特点及方法
评估
判断
抢救
再评估
• 急诊医学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去思考如 何去面对临床急诊问题 • 将敏锐和关注作为一名急诊医生的专 业品质来注重培养
急诊遵循的流程
评估
判断
抢救
再评估
评估
C——循环
•A ——气道 •B——呼吸 •如有生命危险 立即抢救
无论是否能即 刻做出临床的 诊断
最重要的是评 估病情严重程 度
急诊医学将 机体分为若 干功能组成 部分,可能 与器官相关 也可能跨越 解剖器官
急诊考虑问题 顺序:生命危 险吗?可能的 原因?原发病 性质和部位? 注重对急症判 断和紧急处理
急诊医学强 调“时间窗” 的概念
特点:
1、危重复杂性:SIRS MODS MOF 2、时限紧迫性:时间窗 3、病机可逆性:早期有效 4、综合相关性:有别于单一器官 5、处置简捷性:临床路径 循症医学
谢 谢!
共同进步
有致命危险危重者
( critical patient )
Ⅲ类 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
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
( acute patient )
Ⅳ类 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
普通急诊患者
(emergency patient)
Ⅴ类 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非急诊患者
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non-emergency patient)
最重要、最复杂 的中心环节
处于医院医疗的 第一线,承担 24小时不间断 的各类伤、病员 的急诊和紧急救 治
医院急诊的能 力及质量是医 院管理、医护 人员素质和急 救技术水平的 综合体现
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分5类
Ⅰ类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 心肺复苏
生命垂危患者
( fatal patient )
Ⅱ类 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危重病监护
危重病监护(critical care) 在急诊抢救区内具有完备抢救和
监护的功能,即抢救床单位有完备监 护设备,能进行生命及器官功能有效 支持
急危重症患者特点
急诊危重症 患者特点
心肺复苏后生命指征不稳定,需要持续循环、呼吸支持
病情垂危已不能搬动、转运
只需要短时间监护救治即可治愈,无需住院治疗
1. 现场生命支持,快速稳定病情和安全转运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难事故紧 急医疗救援
院前急救的技术指标
院前急救技术指标的评价可控制急救医疗服务质量
需求 时间 效果
院前急救需求
• 急救反应时间 • 现场抢救时间 • 急救转运时间
院前急救效果-院前心脏骤
停的复苏成功率
医院急诊
(hospital emer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