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分析

合集下载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分析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分析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分析【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脑损伤甚至死亡。

光疗作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光照来降低患儿体内胆红素的浓度。

本文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特点、光疗的作用机制、操作方法和护理措施以及光疗的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结论部分对光疗的疗效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对新生儿黄疸光疗的全面了解,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儿安全及健康。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光疗、临床观察、综合护理、作用机制、操作方法、护理措施、并发症、疗效分析、护理工作、进一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其发生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均较高。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过多导致的,通常在出生后的1至2天内开始出现,多在出生后的第3至5天达到高峰。

黄疸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巩膜和口腔黏膜发黄,严重者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及其他合并症。

光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光疗的作用机制是利用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新生儿皮肤,激活皮肤表层胆红素的光解作用,使其转化为无毒的异构体,进而经尿液、粪便排出体外。

光疗操作简便,但患儿在接受光疗后需要特别细致的护理,以确保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了解黄疸的临床特点、光疗的作用机制和操作方法,以及光疗后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分析,旨在通过对光疗的作用机制、操作方法以及光疗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经验。

通过对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以及护理工作在光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新生儿黄疸光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和支持。

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摘要】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

本文通过对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了综合性护理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重要性。

首先介绍了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然后详细介绍了综合性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及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通过对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评价,得出了综合性护理对新生儿黄疸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综合性护理的优化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性护理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减轻患儿的症状,促进康复。

结论指出综合性护理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健康。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综合性护理、病因、影响、实施方法、效果评价、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综合性护理是以新生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结合医疗、护理和康复等综合手段,通过对新生儿的身体和心理进行全面的护理和关注,提高新生儿的整体健康水平。

目前关于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的研究,探讨综合性护理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作用和效果。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综合性护理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通过对综合性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综合性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效果评价,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深入了解黄疸的发生机制。

2. 介绍综合性护理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作用及意义。

3. 分析综合性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评估其疗效与效果。

4. 探讨综合性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操作指导。

5. 对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其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重要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性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及其具体实施方法,并评价其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护理论文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护理论文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护理论文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1~2天,血清胆红素浓度即可上升到5~7 mg/dl,到第三天可上升到10 mg/dl以上,这一现象被称为生理性黄疸。

若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17~20 mg/dl,即为新生儿黄疸。

过高的胆红素会导致新生儿发生脑损伤,出现可逆或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

蓝光治疗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策略,以期提高其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一、蓝光治疗的原理蓝光治疗是利用具有较高能量和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治疗新生儿黄疸。

蓝光的波长在400~480 nm之间,能有效刺激人体内色素细胞的代谢,促进胆红素从皮肤中转移出来,防止对神经系统造成潜在威胁。

同时,蓝光还能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发育。

二、蓝光治疗的实施1、环境准备:蓝光治疗室应保持光亮舒适,噪音较小、不易引起婴儿惊醒的环境。

为避免交叉感染,治疗室内需保持清洁。

室温较高,应适当降温,以减少婴儿的水分流失。

2、掌握治疗时间:蓝光治疗时间由医生根据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应等因素进行制定,一般为5~7天。

治疗效果良好,血清胆红素浓度正常后即可停止治疗。

3、保证治疗安全:蓝光治疗时间一般在2~4小时,婴儿全身暴露在治疗设施下,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感染。

治疗过程中需保持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随时了解婴儿的身体状况。

如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

三、护理措施1、缓解焦虑情绪:蓝光治疗时间较长,很容易引起婴儿的焦虑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家长可以给宝宝讲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哼一段温馨的歌曲或轻抚宝宝安抚其情绪。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正常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过程,因宝宝暴露于大量光照下,会出现大量汗液及肠胃中水分丧失,容易引起体液的失衡。

护理人员应及时喂养,避免婴儿出现脱水现象。

3、减缓皮肤敏感:由于婴儿皮肤幼嫩不耐受,蓝光照射会导致婴儿皮肤敏感、红肿等情况。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综合护理干预探讨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综合护理干预探讨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综合护理干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黄疸使用蓝光照射期间给予综合护理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1月收治的使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患儿黄疸消失时间更快,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效果,护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保证患儿的舒适,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护理综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196-02新生儿黄疸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清末结合胆红素增高所导致。

临床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多采用蓝光照射治疗,通过荧光灯照射,降低高胆红素血症[1]。

采用多种方法促进患儿的舒适程度,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十分重要。

我院将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期间的护理干预进行了整合,形成了综合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0年7月-2011年11月收治的使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

所有患儿均经过临床确诊为新生儿黄疸,且符合蓝光照射指征。

对照组患儿34例,其中男16例,女18例。

观察组患儿34例,其中男15例,女19例。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士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对患儿做好准备,检查好灯光和暖箱,定期消毒,注意患儿照射期间的情况,预防各种不良事件的出现。

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1.2.1光疗前的护理干预措施①护士要耐心地向患儿家属讲解蓝光照射的效果,并告知其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以降低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取得家属的信任。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探讨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探讨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探讨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

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新生儿黄疸蓝光的治疗,还要重视他们的护理,使他们尽快得到康复出院。

本文主要分析了对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护理,以期对同行朋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标签: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护理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累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以巩膜、皮肤黄染为特征,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黄疸严重者尚可引起核黄疸,导致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1]。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降低血清胆红素的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治疗过程中因母婴分离、喂养方式改变及裸睡在光疗箱的硬板上、黑棉布遮着眼等舒适度的改变,都会引起患儿的身心不舒适,影响蓝光照射的治疗效果[2]。

所以不仅要重视新生儿黄疸蓝光的治疗,还要重视他们的护理,使他们尽快得到康复出院。

1患儿蓝光治疗前的护理1.1心理护理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因患儿是裸体接受蓝光治疗,家属难免会有样那样的想法,担心光辐射对患儿的影响,担心有无后遗症等,要耐心详细向家属讲解,介绍治疗效果,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

1.2 光疗箱的准备及注意事项普通灯管式光疗设备使用时应注意,检查灯管是否全亮,不亮应急时调换,有灰尘时应先擦去。

调节病室温度至24℃~26℃,湿度55%~65%。

预热消毒处理过的蓝光治疗箱温度至30℃~32℃,夏季将光疗箱置于自然通风处,并用软布覆盖并固定在箱内婴儿床的四周,防止新生儿活动时撞伤。

2患儿蓝光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新生儿在光疗箱中,全身暴露,时有烦躁、哭闹或出汗,丢失水分多,因此要补充足够的水分,采用静脉补液的同时多喂牛乳和糖水。

护理人员给新生儿翻身1次/h,左右侧卧位交替,单面蓝光者还须与俯卧位交替,并尽量使皮肤最大面积接受蓝光照射,同时对新生儿头部、背部以及手部等处进行皮肤抚摸,避免”皮肤饥饿”现象,使新生儿安静,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与舒适。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1.3.4.3 预防呕吐,防止窒息 光照治疗下的患儿易哭闹及手 足舞动,加上新生儿胃的解剖位置呈水平的关系,易造成 新生儿呕吐。再之,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的胃内容物 易呛入气管收起新生儿窒息,故在护理上要采取防止新生 儿呕吐引起窒息的措施。喂患儿进食时采取45°角,喂食 的速度不能太快,患儿每次喂食不宜太饱,不超过30ml, 进食后30min内给予头部稍抬高,用柔软布类固定患儿右背 部使其成右侧卧位。这样,使奶汁尽快进入十二指肠,减 少奶汁在胃内长时间的停留及刺激,而且此体位在新生儿 呕吐时,奶汁易吐出口腔外。如患儿在哭闹中因吸入过多 的空气而暂不喂食,否则容易引起呕吐。患儿哭吵烦躁时, 护理人员应给予皮肤接触,尽量便其安静后才喂食,以达 到防止呕吐的目的。
2 结果 本组1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通过光 照疗法和精心的护理,108例治愈出院,其 中显效65例、有效43例,1例疑似胆道闭锁 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例ABO溶血由于 自身家庭问题停止治疗。其中15例出现轻微 皮疹,29例出现绿稀便,停止光疗后自行消
失。
3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但
1.3.4.4 预防感染 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受其 他细菌感染,因此在光照治疗中预防感染工作 十分重要。首先,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要 洗手,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尽量不接触患儿,非 要接触须戴口罩。注意做好新生儿臂部、脐部 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进 行光照治疗的室间及光疗箱要清洁,并做常规 消毒。光疗箱内湿化器的水箱均使用灭菌蒸馏 水,光疗结束后倾倒水箱内的水,使水箱干燥 备用。光疗时戴的眼罩使用后均用清水洗净, 再放入煮沸的蒸汽中熏蒸3min,晾干备用。
祝大家:
无忧PPT整理发布
【关键词】 新生儿 黄疸 光照疗法 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胆红素增高而

新生儿黄疸照射临床护理观察分析

新生儿黄疸照射临床护理观察分析

新生儿黄疸照射临床护理观察分析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儿科疾病,是由于胆红素出现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明显增加,从而引起皮肤黏膜以及患儿巩膜出现黄疸,其中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自行消失,而病理性黄疸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会消退,甚至会出现黄疸加重的情况,需要对其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临床针对新生儿黄疸主要治疗措施是通过蓝光照射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但治疗过程中,患儿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影响治疗效果,这就证明了对其实施护理措施的重要性。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观察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的临床护理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自本院20XX年11月至20XX年11月收治的100例实施蓝光照射治疗的黄疸患儿,按照护理措施的不用,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另外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儿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日龄2~19d,平均(10.3±1.0)d;其中早产儿16例,足月儿34例;剖宫产23例,顺产27例。

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日龄2~22d,平均(11.4±1.3)d;其中早产儿15例,足月儿35例;剖宫产21例,顺产29例。

所选患儿均由临床确定诊断。

所选患儿在日龄、性别、临床表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次研究,且患儿家属在知晓本次研究的详情情况下,均已同意本次研究。

入选标准: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研究所选患儿黄疸指数在205.36~319.305μmol/L。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儿;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例如肿瘤);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除了出现病理性黄疸外未合并出现其他疾病。

1.2方法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具体措施为,遵医嘱每天对患儿实施蓝光照射治疗措施,在患儿治疗期间实施护理措施时,完全按照相关护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与观察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与观察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与观察发表时间:2014-01-09T11:39:28.4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作者:刘付卫国[导读] 一般持续光照24 h,除遮盖部位外黄疸明显减退;如黄疸消退不明显。

刘付卫国(广西陆川县人民医院 537799)【摘要】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蓝光照射并配合药物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措施。

结果:本组70 例患儿光疗1 d~3 d,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全身皮肤黄染消退。

结论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很复杂,及时采取光疗快速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效果明显,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光疗中给予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护理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181-02 新生儿黄疸在生后2d~3d出现,足月儿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长在生后 2周~4周,血清胆红素浓度在85μmol/L~103μmol/L,一般性情况良好,为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处理。

若黄疸出现在24 h以内,每日胆红素增加大于85μmol/L 或黄疸时间延长或退而复现,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 205μmol/L,多为病理性黄疸,需及时治疗[1]。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采用蓝光照射配合药物治疗70 例新生儿黄疸,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1年 1 月至2012年 12 月我科采用蓝光照射配合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70例,均为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男38 例,女32 例;日龄 2 d~33 d;黄疸出现在 24 h 以内,或黄疸时间延长,或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 205μmol/L,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

1.2 蓝光治疗原理胆红素能吸收光线,在光的作用下,未结合胆红素经异构化作用形成几何型和结构型 2 种水溶性异构体,二者从胆汁排泄到肠腔或从尿液排出,使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2] 。

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胆红素的代谢能力较低,导致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出现黄疸症状。

虽然大部分新生儿黄疸是良性的,会在数天或数周内自行消退,但若处理不当或出现并发症,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综合性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显著。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新生儿黄疸的排出,降低胆红素水平,缓解黄疸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开展对综合性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通过分析综合性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评价综合性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探讨综合性护理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总结综合性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以提高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指导,为完善综合性护理模式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为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最终提升新生儿保健服务水平做出积极的贡献。

2. 正文2.1 综合性护理的概念和内容综合性护理是指针对新生儿黄疸这一疾病,综合运用各种护理方法和措施,采取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

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防止发生皮肤炎等并发症。

2. 喂养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喂养时间和方式,保证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促进胆红素的排出。

3. 环境调控:控制室温和湿度,保持环境清洁、安静,减少噪音和光照对新生儿的刺激。

4. 定时观察和监测: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和黄疸程度,及时调整护理方案,避免病情恶化。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发表时间:2016-10-20T16:15:22.9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夏燕萍[导读]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28天的婴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

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28天的婴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染黄的现象,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症。

严重的新生儿黄疸,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展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光照疗法是一种通过用蓝光照射来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的含量,具有显著的疗效,是治愈黄疸传统的重要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间采用蓝光照射疗法的黄疸患儿有240例,其中男婴138例,女婴102例;年龄2~28 d;临床表现:2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巩膜染黄现象,血液检查均显示血清总胆红素>205μmol/L(12mg/dl)。

2 光疗方法将患儿放入蓝光照射的温箱中,眼睛用眼罩罩住,防止视网膜受损;除会阴、肛门部位用尿布遮掩外,其余部位均裸露。

每天照射8~16h,治疗3~5 d。

保持蓝光箱内温度在30~32℃,湿度在55%~65%;灯管与患儿皮肤保持33~50cm的距离,照射光亮度控制在160~320W。

3 光疗前的护理3.1 对患儿家属的宣教由于对新生儿黄疸缺乏了解,一些患儿的家长有焦虑情绪,有些患儿家长思想上不够重视。

因此,应对患儿家长进行常规新生儿黄疸的知识宣教,讲解黄疸发病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措施,明示黄疸严重时可引起脑病,危害患儿的生命健康。

并向家长介绍光疗的基本方法、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解除家长的顾虑,引起其重视,取得其信任,配合医护人员让患儿尽早接受治疗。

3.2 光疗仪器的准备清洁光疗暖箱,特别注意清除灯管的灰尘,并及时更换灯管。

箱内湿化器加水至2/3满,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灯管高度,使箱温升到患儿适宜温度,相对湿度为55%~65%,禁止在箱内、箱上放置杂物以免遮挡光线。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治疗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蓝光照射治疗并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护理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后者多是由于各种疾病所引起的,在新生儿出生后24h之内即可出现黄疸,而且程度逐渐加重,当血清胆红素>20mg/dL,可穿透脑脊液屏障,导致胆红素脑病[1]。

临床常采用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的效果比较理想。

本次我们观察了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

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其中治疗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4-12d,平均年龄(7.3±2.1)d;出生体重2858-3524g,平均出生体重(3062±418)g。

对照组男32例,女32例;年龄5-11d,平均年龄(7.1±1.8)d;出生体重2826-3507g,平均出生体重(3014±388)g。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出生体重等一般治疗方面经过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治疗护理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治疗护理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治疗护理分析发表时间:2013-08-13T09:34:19.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8期供稿作者:肖俊[导读]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现象[1]。

肖俊(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 611130)【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339-02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蓝光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根据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及特点给予蓝光照射干预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本组63例新生儿通过蓝光照射,每天照射18h,照射1-4次后黄染明显减退,血清胆红素降至11.9mg/dl,吃奶反应均好,生命体征正常,4天后血清胆红素降至10 mg/dl以下,本组63例病理性黄疸均治愈出院,无核黄疸发生。

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实施蓝光治疗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加快患儿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护理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现象[1]。

新生儿出现黄疸应鉴别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病理性黄疸具有以下特点:1.黄疸出现过早,常在24h内出现;2.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205-257umol/L;3.黄疸进展过快,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umol/L;4.黄疸持续多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5.黄疸褪而复现,或再度进行性加重;6.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

凡符合以上特点之一者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光疗照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2]。

现对于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室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63例,病程1-4天,平均2.5天,所有患儿全部符合《儿科学》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0 6 6 1 : 8 社 2 0 ,( ) 7 .
恒 的服 务 意 识 。 同 时 , 断 优 化 的 职 责 制 度 、 作 流 程 和 细 节 不 工 管 理 也 保 障 了 护 理 服 务 的 规 范 化 和 流 程 化 , 保 了 优 质 护 理 服 确 务 的可持续性 。 22 综合评价 . 患 者 满 意 度 明 显 提 高 , 护 理 的 投 诉 明 显 减 对 少 , 近 几 月 出现 “ 投 诉 ” 最 零 。对 护 士 态 度 及 仪 容 仪 表 、 康 指 健
施 细则 , 近 了护 患 之 间 距 离 , 少 了 护 理 纠 纷 发 生 , 拉 减 患者 满 意
度 明显 提 高 。优 质 护 理 服 务 工 作 的 开 展 , 正 体 现 了 护理 工 作 真 的 专业 性 , 现 了护 士 自身 价 值 , 高 了 护 理 质 量 。 实 提
参 考 文 献
杨祥 群 ( 庆 市永 J 区人 民 医院儿科 重 1 1 4 26 ) 0 1 0
【 要 】 目的 探 讨 新 生 儿黄 疸 的 护理 , 高护 理 质 量 , 立 良好 的 护 患 关 系 。方 法 对 2 1 年 收 治 的 8 例 摘 提 建 00 9
黄 疸 患 儿 根 据 其 病 情 和 对 患 儿 家属 的 心 理 分 析 , 取 正 确 的 治 疗 方 法 和 相 应 的 护 理 措 施 。 结 果 所 有 患 儿 采 用 温 采 箱 加 单 面蓝 光 治 疗 2  ̄ 8 , 院 时 间 2 5d 0 0h 住 ~ 。2例 新 生 血 转 上 级 医 O
自觉 按 规 范 从 事 护 理 活 动 , “ 心 ” 务 践 行 于 基 础 护 理 中 , 将 五 服 把 基 础 护 理 转 化 为 护 理 行 为 习惯 , 心 打 造 “ 爱 女性 、 命 之 用 专 生 舟 ” 护 理 品牌 。 的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右 江 医学 2 1 年 笫 3 01 9卷 第 5期
Yo j n dcl o r a 2 1 , 13 . ui gMe i un l 0 1 Vo. 9No 5 a aJ
・6 5 ・ 6
新 生 儿黄 疸 光 疗 的观 察 与 护理
粱 丽
( 西横县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 西横县 500) 广 广 3 3 0
【 关键 词】 新 生 儿 ; 疸 ; 黄 光疗
文 章 编 号 :O 3 l 8 ( O ) 5 33 3 1O 一 3 3 2 儿 O 一O 2 一O
d i1 . 9 9 j is . 0 3 1 8 . 0 1 0 . 3 o : 0 3 6 /.s n 1 0 — 3 3 2 1 . 5 0 3
家属讲 解 黄疸 如不及 时 治疗 , 会发 展成 胆 红素 脑 病 ,
造成后 遗症 的严 重后 果 , 绍 蓝 光 治 疗 效果 、 法 , 介 方
注意事 项 , 减轻 家属 的心理 负 担 , 其 更好 地 配合 治 使
疗和 护理 。③患 儿 的准备 : 生 儿入 箱前 先洗 澡 , 新 可 清洁 皮肤 减少感 染 , 洗澡后 不 扑 爽身 粉或 油类 物 品 , 以免 阻碍 光线 照 射 皮 肤 。给 患 儿 剪 短 指 甲, 止 因 防
外, 均采 用 间断 温 箱 加 双 面蓝 光 照射 。全 部 病 例 均 使 用 宁波戴 维 医疗 器 械有 限公 司生产 的 x z型双 面 h
新 生儿 黄疸 治疗 箱 , 用蓝 光 灯 管 , 层 6 平 行 排 采 上 支 列, 下层 4支 平 行排 列 , 光 灯 管 波 长 为 4 0 4 0 荧 2 ~ 7
1 0ml 0 的葡 萄 糖 空 瓶 经 高 压 灭 菌 后 盛 灭 菌 蒸 馏 水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分析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分析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34卷第14期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造成新生儿病死的疾病。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而造成胆红素增高并未与血清结合,最终发生皮肤和巩膜黄染[1]。

情况严重的新生儿还会造成其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患上胆红素脑病[2]。

随着现代新生儿黄疸发病率逐渐升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法为光疗法,同时结合优质的护理能提高黄疸的治愈率[3]。

本文就针对新生儿黄疸光疗的综合护理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患儿、心理护理、喂养指导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等。

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

①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有的新生儿家长对光疗缺乏认识,通常会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

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向患儿家属教育新生儿黄疸、光疗的相关知识,从而消除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安排。

②光疗前的护理:将光疗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准备齐全,并将光疗箱的水槽注入2/3高度的水,然后在电源接通之前检查线路是否完好和灯管的亮度是否适宜,光疗箱中的温度保持在30~32℃,根据新生儿的大小及日龄将湿度控制在55%~65%,护理人员同时也要注意手指甲不宜过长,以免划伤患儿皮肤,将患儿的私处用纸尿裤遮挡、眼睛用眼罩遮住。

③观察患儿:护理人员要及时关注光疗箱的温度,间隔2~4h 测量患儿的体温并根据患儿体温调节光疗箱的温度;观察患儿是否有发热现象出现,如有患儿发热应当立即停止照射蓝光,体温正常后再继续。

同时增加巡视的次数和频率,患儿出现抽搐、皮肤青紫及嗜睡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分析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分析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分析作者:黄燕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14期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光疗治疗中观察和综合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收治接受黄疸光疗的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

结果:观察组治疗3d和5d后的胆红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综合护理;新生儿黄疸;光疗;胆红素水平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造成新生儿病死的疾病。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而造成胆红素增高并未与血清结合,最终发生皮肤和巩膜黄染[1]。

情况严重的新生儿还会造成其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患上胆红素脑病[2]。

随着现代新生儿黄疸发病率逐渐升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法为光疗法,同时结合优质的护理能提高黄疸的治愈率[3]。

本文就针对新生儿黄疸光疗的综合护理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患儿、心理护理、喂养指导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等。

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

①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有的新生儿家长对光疗缺乏认识,通常会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

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向患儿家属教育新生儿黄疸、光疗的相关知识,从而消除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安排。

②光疗前的护理:将光疗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准备齐全,并将光疗箱的水槽注入2/3高度的水,然后在电源接通之前检查线路是否完好和灯管的亮度是否适宜,光疗箱中的温度保持在30-32℃,根据新生儿的大小及日龄将湿度控制在55%-65%,护理人员同时也要注意手指甲不宜过长,以免划伤患儿皮肤,将患儿的私处用纸尿裤遮挡、眼睛用眼罩遮住。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及护理探究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及护理探究

75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20 年 第 7 卷第 10 期2020 Vol.7 No.10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及护理探究畅俊艳(山西省运城市妇幼保健院,山西 运城 044000)【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及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临床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并根据其护理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62例。

其中,对照组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结果 对比显示,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3 d 与5 d 时的胆红素水平降低更加明显,同时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效果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护理;研究【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10.75.02临床中,新生儿黄疸是指因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皮肤以及黏膜、巩膜等有关组织黄染病症[1],包含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其中,病理性黄疸多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24 h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产生损伤影响,危害较为严重。

下文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例,临床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并对其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研究分析,所选取患儿临床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根据其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62例。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光疗治疗的效果及护理。

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本院76例患有黄疸的新生儿,将这76例患儿按照随机氛围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于光疗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光疗治疗过程中给于优质护理。

结果在观察组患儿中,光疗治疗的有效率为94.7%,出现了2例并发症(1例皮疹,1例腹泻),并发症发生率为5.3%;在对照组患儿中,光疗值得有效率为78.9%,出现了8例并发症(3例皮疹,3例腹泻,2例高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光疗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疗效显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的健康。

标签:新生儿黄疸;光疗;护理新生儿黄疸指新生儿时期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的一种症状,是新生儿一种常见的疾病。

,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有效方法就是光疗法,然而在光疗治疗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许多并发生,进而影响到光疗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采用的是2013年9月~2014年12月份本院76例患有黄疸的新生儿,将这76例患儿按照随机氛围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

在观察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者14例,男女比例为12:7,体重为2800~3600g,平均3200g;在对照组患儿中,男患儿10例,女患儿28例,男女比例为5:14,体重为2700~3500g,平均3100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对照组患儿给予光辽法治疗,治疗前,先清洁患儿的皮肤,为患儿佩戴眼罩,避免伤害到眼睛,同时用尿不湿遮盖会阴部,然后用波长425~475nm的蓝光箱,将箱内湿化器加水加到2/3满,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和灯管亮度,并使箱温升至患儿适中温度,然后开始记录照射时间,治疗结束后管关好电源,清洁患儿皮肤和蓝光箱。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发表时间:2010-01-12T14:34:38.7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0期供稿作者:王琼芬[导读] 在针对原发病及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蓝光照射疗法和光疗期间严密的观察和精心护理。

王琼芬(富源县人民医院内三科云南富源 655500)【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0-0064-02【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观察,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在针对原发病及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蓝光照射疗法和光疗期间严密的观察和精心护理。

结果本组50例患儿,48例好转出院,1例转上级医院诊治,1例由于家庭问题放弃治疗。

其中8例出现轻微皮疹,10例出现绿稀便,停止光疗后自行消失。

结论光照疗法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而期间严密的观察及正确、精心的护理则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光疗护理新生儿黄疸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胆红素(大多数为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而引发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现象[1]。

其发生的多少与种族、地区、胎龄和喂养方式等都有关。

未结合胆红素具有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而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因此,降低胆红素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关键。

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2006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对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在针对原发病及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光照疗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儿,全部为门诊收治,其中男30例,女20例,发病年龄为生后4~28天,其中早产儿15例,新生儿肺炎8例,临床表现为除原发病症状外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均提示血清总胆红素>205μmol/L(12mg/dl),入院后除对原发病的治疗外,即采用温箱加蓝光照射,每天8-12h,3~5天不等。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研究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研究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在2016年1-4月期间,选取我院所在科室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资料统计分析。

所有患者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并及时给予综合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3天与治疗5天后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5天后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3d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患者家属对治疗与护理满意的有28例,占93.3%。

结论:在新生儿黄疸中,在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及时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研究【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03-01新生儿黄疸主要指的是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明显上升,使得新生儿皮肤、巩膜与黏膜出现黄染现象,严重者会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继而会引发胆红素脑病,严重影响到新生儿的智力发育,该病严重影响到新生儿的生命健康[1]。

在临床针对该病的治疗中,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与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同时,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2]。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6年1-4月期间,选取我院所在科室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资料统计分析。

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日龄范围在出生后9h-30d左右,平均日龄为(15.3±0.8)d。

住院天数5-22d,平均住院天数为(10.2±0.6)d。

患者全身出现黄染,主要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与药物治疗,在蓝光照射治疗中,需要准备好蓝光箱,其蓝色荧光灯管波长设置为420-470nm,对水箱进行湿化,并添加标准的无菌水,对灯管与电源进行检查,以便确保装置能够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8257 临床医学论文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光疗治疗中观察和综合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收治接受?S疸光疗的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

结果:观察组治疗3d和5d后的胆红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接受光疗的黄疸新生儿给予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儿胆红素水平,加快黄疸消退,且减少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造成新生儿病死的疾病。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而造成胆红素增高并未与血清结合,最终发生皮肤和巩膜黄染[1]。

情况严重的新生儿还会造成其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患上胆红素脑病[2]。

随着现代新生儿黄疸发病率逐渐升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关
注,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法为光疗法,同时结合优质的护理能提高黄疸的治愈率[3]。

本文就针对新生儿黄疸光疗的综合护理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xx年7月-20xx年7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患儿、心理护理、喂养指导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等。

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

①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有的新生儿家长对光疗缺乏认识,通常会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

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向患儿家属教育新生儿黄疸、光疗的相关知识,从而消除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安排。

②光疗前的护理:将光疗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准备齐全,并将光疗箱的水槽注入2/3高度的水,然后在电源接通之前检查线路是否完好和灯管的亮度是否适宜,光疗箱中的温度保持在30-32℃,根据新生儿的大小及日龄将湿度控制在55%-65%,护理人员同时也要注意手指甲不宜过长,以免划伤患儿皮肤,将患儿的私处用纸尿裤遮挡、眼睛用眼罩遮住。

③观察患儿:护理人员要及时关
注光疗箱的温度,间隔2~4h测量患儿的体温并根据患儿体温调节光疗箱的温度;观察患儿是否有发热现象出现,如有患儿发热应当立即停止照射蓝光,体温正常后再继续。

同时增加巡视的次数和频率,患儿出现抽搐、皮肤青紫及嗜睡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④抚触护理:按照脸部、头部、胸部、腹部、肢体、臀部及背部的顺序对新生儿抚触护理,注意在抚触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手部干净,动作轻柔和室内温度,抚触1次/d,20min/次。

⑤喂养护理:新生儿应当尽早得到母乳,早期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尽快将胎便排出。

除此之外,初乳中含有多种抵抗细菌和抗感染的免疫球蛋白,能增强新生儿的抵抗力,降低新生儿发生肠道疾病发生率等。

母乳喂养应当按需哺乳,人工喂养至少间隔3h再进行喂养,此外护理人员指导产妇采取正确的喂养姿势。

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和治疗后3d、5d时患儿胆红素水平;②黄疸消退时间;③不良反应,如发热、皮肤损伤及哭闹等。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组间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时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和护理,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3d、5d的胆红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3.5±2.0)d,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9.2±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发热、皮肤损伤、哭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肝脏功能出现障碍,其中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胆红素的含量增加,而引发的皮肤黄染的疾病,即黄疸偏高,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导致核黄疸的发生,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4]。

临床治疗黄疸的方式是光疗法,因新生儿在接受光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所以需要特别护理。

本文主要探讨在新生儿黄疸接受光疗过程中运用综合护理的效果。

首先,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转变患儿家属对光疗治疗及黄疸相关知识的错误认识,对消除患儿家属不良情绪具有
促进作用;其次,对患儿进行光疗之前的护理,避免光疗过程中因设备问题而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然后进行光疗过程的护理,降低新生儿光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护理不仅促进护患之间的信任,还能提升医院护理质量。

本文研究结果与孔艳霞的研究结果类似[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能很好地解决光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蓝光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有助于促进新生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