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植物组织培养再生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与再生机制
植物组织培养与再生机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体细胞、组织和器官在体外培养和再生的技术,它可以用于研究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生长与分化过程、繁殖、遗传变异和抗性等问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农业、林业、园艺、医药、生物科学等领域。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最早的一些实验主要是培养萝卜的根尖细胞和玉米的胚芽,但是,那时发现的几种组织,其生长和再生的能力都非常有限。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科学家默里·S·斯科特在对应用荧光素于防治棉铃虫时进行研究时,偶然发现了利用荧光素诱导的萼叶细胞再生植株的现象,这是植物组织培养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因为这种发现说明若干种植物细胞和组织在体外的条件下也能够生长和再生。
从那时起,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培养:将植物体中的细胞进行分离,分别培养并繁殖,例如春雪草的细胞培养就比较常见。
2.组织培养:将不同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叶和花等进行分离培养。
3.花粉培养:收集花药中的花粉,进行营养体的多倍化和交配试验。
4.干胚培养:将早期胚珠或精子进行培养,进行遗传变异研究。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原代分化培养:将植物材料分离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各种培养物质,使细胞沿着分化程度依次分化;它是利用植物残体细胞的分化能力进行组织或器官再生的方法。
2.再分化培养:在原代培养的基础上,移植分化细胞于新的培养基上进行次级培养,从而使得轻重体组织细胞获得再分化能力;通常情况下,需要添加一定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以刺激再分化的发生。
3.愈伤组织培养:通过人工创建负伤口,促进植物接口四周组织的分生组织细胞增生和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从而实现组织再生的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组织培养基的组成、形态发生和发育生理,以及水培、无土栽培和稳定性的研究等。
从植物组织培养的再生机制来看,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再生过程是其重要的基础。
组织培养与植物再生实验报告
组织培养与植物再生实验报告1. 引言植物再生是指在无性生殖条件下,从植物体的一部分或细胞中再生一个整个植株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植物繁殖、基因工程和设备运维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组织培养与植物再生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实验数据以支持相关研究。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培养不同植物组织和观察其再生能力,研究植物组织培养与植物再生之间的关系。
具体目标包括:2.1 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2 掌握植物再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2.3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不同植物组织的再生能力差异。
3. 实验材料和方法3.1 材料:- 高级培养基:包括培养基激素、无机盐和糖等;- 植物组织:本实验使用茎段和叶片组织;- 物理设备:无菌操作台、培养箱等。
3.2 方法:3.2.1 杀菌处理:将高级培养基倒入试管中,加热到沸腾,使其杀菌。
待培养基冷却至适宜温度后,取出备用。
3.2.2 取材:从健康植物中取茎段和叶片样本,洗净并除去表面的污垢。
3.2.3 组织处理:将茎段和叶片分别切割成等长的小段。
将茎段的末端切割成V字形,并在叶片的基部切割成悬垂状。
将处理后的组织分别置于培养基中,观察是否发生再生。
3.2.4 无菌培养:将处理好的组织放置于装有高级培养基的离心管中,进行无菌培养。
保持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观察培养过程中是否发生再生现象。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观察到茎段和叶片组织的再生能力有所不同。
茎段组织表现出较高的再生能力,众多小芽发芽并逐渐生长成植株;而叶片组织的再生能力较弱,只有少数小芽发芽并生长。
4.1 茎段组织再生能力茎段组织再生能力较强的原因可能与其内含的植物生长素较高有关。
植物生长素是一类具有激素功能的有机物质,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
茎段中富含生长素,可以促进再生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和分化,从而实现更快的再生速率。
4.2 叶片组织再生能力相比之下,叶片组织的再生能力较弱。
这可能是由于叶片中植物生长素含量较低所致。
第四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二)丛生芽发生型(器官型)
丛生芽发生型是指使外植体携带的顶芽或 腋芽在适宜培养环境中不断发生腋芽而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成苗的繁殖方法。
丛生芽发生型是大多数植物快繁的主要途 径,它不经过愈伤组织,能使无性系后代保持原 品种的特性,在生产中普遍应用。
四、移栽驯化
试管小植株的移栽驯化是试管苗从异养到自 养的转变,有一个逐渐适应过程。移栽前需对试 管植株进行高光强炼苗,使植株生长粗壮,并打 开瓶口,降低湿度,使其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 1.移栽 • 2.驯化管理
1.移栽
• 首先应洗去小植株根部附着的培养基,避免微生物 的繁殖污染,造成小苗死亡。
• 原球茎是短缩的、呈珠粒状的、由胚性细胞组成的、类似嫩茎的器官, 它可以增殖,形成原球茎丛。由茎尖或腋芽外植体诱导产生原球茎,切 割原球茎进行增殖,或停止切割使其继续培养而转绿,产生毛状假根,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将其转移培养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II植物快繁程序
植物快繁的程序包括四个阶段: –无菌(或初代)培养的建立 –繁殖体增殖 –芽苗生根 –小植株的移栽驯化
(2)生产计划的实施 生产计划实施的步骤为:①准备繁殖材料。②合
格繁殖材料的快速增殖。 存瓶增殖总瓶数=月计划生产苗数/每个增殖瓶月
可产苗数 月计划生产苗数=每个操作人员每天可接苗数×月
工作日×人员数 控制试管苗生产中的增殖总瓶数,便于在一个周
期内全部更新一次培养基,使增殖材料处于不同生长 阶段的最佳状态,提高其质量。
IV 植物快繁的商业化应用
植物快繁最重要的用途是进行植物的商业化生产。 世界上快繁商业化开始于上个世纪美国的兰花工 业。我国的香蕉快繁苗占全国组培苗的2/3。其次 有甘蔗、兰花、马铃薯、甘薯等。
细胞工程题库精简版
细胞工程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组织在适当培养条件下诱导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2.植物的器官发生:指离体培养的组织或细胞团分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器官的过程。
3.脱分化:已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植物组织的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诱导改变原有的发育途径,逐步失去原有的分化状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性细胞的过程。
4.愈伤组织:脱分化后的细胞经过细胞分裂产生无组织结构、无明显极性的松散的细胞团5.外植体:植物体上切下来进行培养的部分组织或器官。
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
6.继代培养:指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营养物枯竭,水分散失,并已经积累了一些代谢产物,此时需要将这些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这种转移称为继代培养或传代培养7.体细胞胚:又叫胚状体,是指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而形成的胚胎类似物。
8.植物胚胎培养:指对植物的胚及胚器官进行人工离体无菌培养,使其发育成幼苗的技术。
9.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或体细胞种子,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的胚状体或芽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的类似种子的颗粒。
10.植物脱毒: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脱除植物所感染的病毒,在无菌条件下培养不带病毒的植株,进行快速繁育无病毒种苗的技术。
11.看护培养:指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来看护单个细胞,使其持续分裂和增殖的一种培养方法。
这块愈伤组织被称为看护组织。
12.细胞系:是以一种细胞为主、能在体外长期生存的不均一的细胞群体13.细胞株:是指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
14.细胞融合:指使用人工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15.体细胞杂交:指将不同来源的体细胞融合并使之分化再生、形成新品种的技术。
16.单倍体:细胞中含有正常体细胞一半染色体数的个体,即具有配子染色体组的个体。
17.花药和花粉培养:指离体培养花药和花粉,形成花粉植株,从中鉴定出单倍体植株并使之二倍体化的细胞工程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全)
胚培养是器官培养的一种。选用的外植体是成熟或未成熟的胚进行离体无菌培养。其具体方法是将取出放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由于胚包含在胚珠和子房里,因而进行胚胎培养时,常常是将胚珠和子房放在培养基上培养。
胚培养用途:1.拯救胚2.研究胚的发育营养研究3.一些特殊的领域的研究。
(4)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
二是要给予它们适当的刺激,即给予它们一定的营养物质,并使它们受到一定的激素的作用。
全能性体现的两个过程
一个已分化的细胞要表现它的全能性,必须经历两个过程,即首先要经历脱分化过程,然后再经历再分化过程。
再分化的过程有两种方式:
一是器官发生方式 二是胚胎发生方式
2.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
后来证明,激素可调控器官发生的概念对于多数物种都可适用,只是由于在不同组织中这些激素的内生水平不同,因而对于某一具体的形态发生过程来说,它们所要求的外源激素的水平也会有所不同。
⑤1958年,Wickson和Thimann指出,应用外源细胞分裂素可促成在顶芽存在的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的腋芽的生长。
当把茎尖接种在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以后,将可使侧芽解除休眠状态,而且,能够从顶端优势下解脱出来的不只是那些既存于原来茎尖上的腋芽,此外,还有由原来的茎尖在培养中长成的侧枝上的腋芽,结果就会形成一个郁郁葱葱的结构,里面包含了数目很多的小枝条,其中每个小枝条又可取出来重复上述过程,于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到成千上万的小枝条。当把这些小枝条转够到另外一种培养基上诱导生根以后,即可移植于土壤中。
奠基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中至20世纪50年代末)
30年代中期,植物组织培养领域两个重要的发现,其一是认识了B族维生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意义;二是发现了生长素--一种天然的生长调节物质。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愈伤组织与再生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愈伤组织与再生植株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离体培养,进而实现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再生植株的繁殖。
本文将探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愈伤组织与再生植株的形成机理及应用价值。
一、愈伤组织的形成机理愈伤组织是指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受伤组织或原始组织经过愈伤反应形成的可再生新生组织。
愈伤组织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分化和再分化: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受创组织或原始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会经历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从而形成愈伤组织。
2. 激素调控:激素在愈伤组织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长激素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增殖,而植物激素如乙烯和脱落酸则能够促使细胞分化。
3. 渗透调节:适当的渗透调节对愈伤组织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渗透调节可以改变细胞的渗透压,调节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进而刺激愈伤组织的形成。
二、再生植株的培养与应用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培养和再生植株的繁殖是一个密不可分的过程。
通过适当的培养条件和激素调控,可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最终实现再生植株的形成。
再生植株的培养与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1. 育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再生技术,可以实现对植物的快速繁殖和筛选,从而提高植物的育种效率。
它在育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无性繁殖的经济作物的高效育种。
2. 遗传改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通过对植物基因的改造和修饰,实现对植物遗传性状的调控和改良。
这对于传统育种方法无法改变的一些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3. 保存濒危植物: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再生技术,可以对濒危植物进行有效的保存和再生繁殖,从而保护和恢复濒危植物种群的数量和多样性。
4. 生物制剂生产: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再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制剂的生产,如植物激素、抗生素和药物等的合成,对于药物和化妆品等产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总结: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愈伤组织与再生植株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名词解释
植物组织培养名词解释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体的一部分或细胞外植体(包括种子、芽、刺、茎尖、叶尖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和繁殖,以便快速、大规模地繁殖植物。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种苗繁殖、植物改良、品种保存和组织工程等领域。
植物组织培养涉及许多名词,下面对其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指细胞分裂成两个或多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增殖的基础。
2. 培养基:培养基是提供植物组织或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介质。
培养基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和培养目的进行调配。
3. 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植物在外界刺激下形成的生长异常组织,具有无定向分裂和再生能力。
愈伤组织培养能够实现无性繁殖,即从愈伤组织中培养出整个植株。
4. 植株再生:植株再生是指在培养基上通过愈伤组织培养得到新的植株。
植株再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如愈伤组织诱导再生、原球茎诱导再生等。
5. 轮回:轮回是指将植物体分离为单细胞再进行培养和繁殖的过程。
轮回可以大大提高植物的繁殖速度和效率。
6. 培养器:培养器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用于装载培养基和植物细胞的容器。
常见的培养器有试管、培养瓶和培养皿等。
7. 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一种用于消灭或控制培养中的微生物污染的方法。
无菌技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非常重要,可以确保培养体系的纯净性和成功的培养结果。
8. 再生植株硬化:再生植株硬化是指通过逐渐减少对植物的外界保护和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使得再生植株逐渐适应自然条件。
再生植株硬化是植物组织培养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可以确保再生植株的生长和生产力。
总之,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再生分裂能力进行无性繁殖和植物改良的生物技术。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一系列名词的应用和理解对于成功进行培养和繁殖非常重要。
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
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再生技术是现代植物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通过对植物细胞和组织的培养、分化和再生,可以实现对植物的表型改造、遗传改良以及大规模繁殖的目标。
本文将对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指通过培养植物细胞和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创造适合生长的环境,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包括组织感应、无菌培养和生长激素的调控。
在组织感应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培养基配方和生长激素的添加,可以诱导植物细胞和组织发生分化和再生。
无菌培养则是保证培养环境的纯净和无菌状态,以防止外界的微生物对培养组织的污染和干扰。
生长激素的调控则是通过添加不同浓度和比例的生长激素来控制植物组织的分化、增殖和再生。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育种和产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实现植物杂交的加速和扩大,提高新品种的选育效率。
通过培养花药、胚胎等组织,可以实现花粉的精确控制和胚胎的人工选择,降低杂交的成本和时间。
其次,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实现植物体的无性繁殖和大规模繁殖。
通过培养离体器官如茎尖、叶片等,可以实现植物的扩繁和无性繁殖,为大规模生产提供基础材料。
此外,植物组织培养还可以用于植物物质代谢的研究,如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和生物合成途径的探究。
三、植物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植物再生技术是指通过植物细胞和组织的培养、分化和再生,实现植物体的完整重建和再生。
植物再生技术可以分为离体再生和原位再生两种形式。
离体再生是指将植物细胞和组织离体培养,通过适当的培养条件和生长激素的调控,实现植物的分化和再生。
原位再生则是通过对植物体进行创伤处理和生长环境的改变,诱导植物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植物再生技术在植物育种和基因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实现植物的基因转化和遗传改良。
四、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再生技术的挑战与展望尽管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再生技术在理论和应用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培育技术中的组织培养和再生植物的相关技巧
培育技术中的组织培养和再生植物的相关技巧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迅猛,无论是在工业生产领域还是生物科学领域,技术的应用都在不断创新。
其中,在培育技术方面,组织培养和再生植物的相关技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组织培养是一种通过外界激素的刺激,使植物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增殖和分化的技术。
它不仅可以用于大量生产优质种苗,还可以实现植物遗传改良和病毒清除等目标。
在进行组织培养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其中添加了合适的激素和营养物质,能够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条件。
同时,注重无菌技术的实施,保证培养环境的洁净度,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在组织培养中,植物的组织分化是一个关键的过程。
它包括了植物组织的增殖、分化和再生。
增殖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和扩增来实现。
这需要利用培养基中的激素,如植物生长素和脱落酸等,来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分化即从基础组织到器官的过程,通过不同培养条件和激素浓度的调节,可以使植物的细胞逐渐分化为茎、叶、根等不同的器官。
再生则是指将分离自植物体的组织再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即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实现植物的繁殖。
除了组织培养外,再生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再生植物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的一个或多个细胞再生成整个植株的过程。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保护濒危物种、繁殖高产优秀品种,以及实现植物的遗传改良。
在进行再生植物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母本材料。
然后,通过外界激素的刺激,使细胞再生出新的植株。
植物的再生需要考虑激素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培养条件的控制,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
通过合理的控制再生过程,可以提高再生植物的成功率。
然而,组织培养和再生植物的相关技巧并非易事。
首先,组织培养和再生植物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对于植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无菌技术的实施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确保培养环境的洁净度。
再者,培养基的配制和激素的添加需要精确控制,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创新繁殖方式花卉的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
创新繁殖方式花卉的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创新繁殖方式:花卉的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花卉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鲜花和室内植物,种类繁多、花色丰富。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繁殖大量的花卉来满足各类需求。
然而,传统的繁殖方式往往存在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繁殖方式:花卉的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
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是一种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将花卉的组织、细胞取出,进行特定条件下的培养与再生的过程。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少量的原材料产出大量花卉植株,大大提高繁殖效率。
首先,实验需要准备离体组织培养基。
培养基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物质、促进细胞分裂与再生的培养液。
一般情况下,离体组织培养基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无机盐、碳源和维生素等组分。
这些成分能够提供细胞分裂、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刺激幼芽和根的再生。
其次,将花卉的茎段、叶片或幼芽取出,将其表面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污染导致细菌或真菌的感染。
随后,将经消毒处理的组织置于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瓶中,放置在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细胞会根据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逐渐分裂、生长,形成胚性组织、幼芽或根系等。
这些再生的组织可以进一步分离培养,形成独立的植株。
一般来说,离体组织培养与再生的周期较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大量花卉植株。
值得注意的是,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需要严格控制培养条件,以避免细菌、真菌感染和组织褐化现象的发生。
此外,不同的花卉物种对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根据具体花卉种类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充分利用了细胞培养技术的优势,将传统的繁殖方式进行改良和改进。
通过该实验方法,不仅能够迅速繁殖大量花卉植株,而且还能够培养出具有新颖形态、丰富花色的新品种。
这对花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创新的繁殖方式:花卉的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通过离体组织培养和再生的过程,可以快速繁殖花卉植株,并且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途径。
再生植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再生植物实验的操作流程。
3. 观察并分析再生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4. 了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其生长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改良植物性状,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烟草、MS培养基、植物激素、无菌水、无菌滤纸、镊子、剪刀、酒精灯、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显微镜等。
2. 仪器: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显微镜、酒精灯、剪刀、镊子、培养皿、无菌水等。
四、实验方法1. 材料准备:选取健康的烟草植株,将其切成约1cm长的茎段。
2. 无菌操作:将茎段在70%酒精中浸泡30秒,然后在无菌水中漂洗3次。
3. 培养基配制:按照MS培养基配方,配制含有不同植物激素浓度的培养基。
4. 接种:将处理好的茎段接种到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基接种10个茎段。
5. 培养与观察: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保持温度25℃、光照强度1500lx、光照时间12小时/天。
6. 数据记录:定期观察茎段的生长情况,记录其生根、发芽、长叶等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果(1)生根情况:在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茎段生根速度较快,根粗壮。
(2)发芽情况:在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茎段发芽速度较快,发芽率较高。
(3)长叶情况:在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茎段长叶速度较快,叶片绿色、饱满。
2. 分析(1)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生长素能促进茎段生根,细胞分裂素能促进茎段发芽和长叶。
(2)不同植物激素浓度对再生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激素浓度的增加,茎段的生根、发芽和长叶速度逐渐加快。
(3)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分化成不同器官。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了再生植物实验的操作流程。
植物组织培养植株再生途径有哪些
植物组织培养植株再生途径有哪些植物组织培养植株再生途径有:1、器官间接发生途径在本途径中,所培养的外植体在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物质等因素的诱导下,其细胞呈没有分化的状态,重新恢复了细胞的分裂能力。
然后随着培养的持续,细胞数量不断增加,形成由薄壁细胞所组成的愈伤组织。
这种结构松散的组织在适宜的植物生长物质等培养条件下会重新分化出茎叶、根系等,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利用植物细胞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所形成的大量愈伤组织,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器官发生分化出大量小植株。
因此,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可以使被培养材料的繁殖系数迅速增加。
但是此途径有其缺陷性,因为愈伤组织的细胞在遗传上具有不稳定性。
此外,随着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它们最初所表现的植株再生能力会逐渐下降,甚至完全消失。
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应根据培养目的应慎重选择此途径。
2、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在此途径中,器官可直接从外植物体上进行诱导,例如香蕉草的侧芽培养,首先会分化出小芽,然后自新芽叶腋形成芽丛;风信子的鳞茎切片进行培养,在适宜的条件下,其基部就会分化小鳞茎。
在器官直接发生途径过程中,由于细胞染色体的倍数基本保持稳定,因此发生变异的现象频率较低,这样也能保证所培养的试管苗保持母株良好的种性,因此途径是组培中常用的再生途径。
通过腋芽的方式进行器官的直接发生,在正常情况下腋芽都能发育成枝条,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腋芽通常都会在一定时间内处于休眠状态,对于顶端优势较强的花卉种类来说,只有将顶芽摘去,才能促使侧芽抽生。
研究表明,顶端优势的现象可以为细胞分裂素所抑制。
因此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当提高了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水平后,所接种的茎段上往往就会长出大量腋芽。
从细胞学上来说,这些腋芽的遗传性质十分稳定,所以利用所培养出腋芽的快速增殖对于花卉品种,特别是以嵌合体状态存在的花卉品种来说具有实用价值。
不定芽也是增殖试管苗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不定芽是指茎尖、叶腋以外的其他器官或组织上所形成的芽。
组织培养与植物再生技术
组织培养与植物再生技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资源持续减少,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组织培养与植物再生技术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结合实例分享与这两个领域有关的一些基础知识、最新研究进展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组织培养技术1.什么是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通过一定的细胞营养基和特定的生长因子,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培育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组织细胞。
从根本上理解,组织培养就是把植物的某一组织细胞周围的基质去除之后,用营养元素和激素构成的营养基贡献自然环境,使这些细胞能在不受空气或其它环境污染的干扰下,在其中自我繁殖,增殖。
2. 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作物良种选育、栽培、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以及新品种的培育等领域。
特别是在果树的育种过程中,组织培养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苹果为例,使用种子进行繁殖,所得到的新苗在收获期上产生的食用量、病虫害抵抗能力、发育时间等方面是不同的。
为了保证苹果树的优良性能,通过切割一些新鲜的组织来培育和繁殖植株,选择了具有良好生长特性和耐病性的苗木,又经过一系列组合,最终获得了性状良好的品种。
二、植物再生技术1. 什么是植物再生技术?植物再生技术是指通过一定条件的刺激或者外界环境的变化,使植物体内的某些细胞逆转成为未分化的状态,从而实现其再次生长的过程。
即使一部分组织损伤或死亡,仍然可以通过这种技术进行再生和修复,使植物重新获得生长能力。
2. 植物再生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植物再生技术广泛应用于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培养以及植物组织、皮肤等生物材料的再生。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植物再生技术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和创伤。
以农业领域为例,植物再生技术重要应用于生物繁殖和红树林保护中。
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例如抚子梅的培育中,如果遇到生长不良、死亡等问题,可以使用再生技术实现其重新生长。
而在红树林保护中,再生技术可以通过种子的培育和生长,实现无土栽培,避免破坏红树林根系和维持生态平衡。
植物组织培养与再生繁殖技术的研究
植物组织培养与再生繁殖技术的研究随着人们对植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利用植物进行生产、生活、科学实验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植物组织培养与再生繁殖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植物组织培养与再生繁殖技术的研究做一些探讨。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人工体外利用植物器官(包括种子、胚、愈伤组织、植物组织、细胞和基因等)生长和发育的方法。
该技术主要包括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的选择、组织合成和植株培育等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植物育种、植物病毒和真菌病的研究、生产植物药物和抗癌药物等。
二、植物再生繁殖技术的研究现状植物再生繁殖技术是指利用植物的性繁殖或无性繁殖方式使植物再生,在当前的植物繁殖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其中,植物无性繁殖方法主要包括插条法、分株繁殖法、扦插法、离体培养法、微型植物培养法、核糖体RNA繁殖法、基因工程方法等。
而植物性繁殖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授粉、种籽、挂剪枝埋核等方法。
通过这些繁殖方法,可以从一株植物中获得众多的植株,提高繁殖效率。
三、植物组织培养与再生繁殖技术的应用举例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繁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繁殖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以溶菌酶获得水稻愈伤组织,通过愈伤组织诱导重新培育出水稻,获得高产水稻;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场支菜的抗蚜基因转移到卷心菜中,使卷心菜获得了自我防卫能力。
2. 植物品种改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使植物的种质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可以对遗传变异、雄性不育、多倍体育性不一致性等问题进行研究,推动一些特殊或丰富的物种利用。
3. 植物营养成分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调节植物体内营养成分的代谢途径,获得更多的目的营养成分。
例如,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提高人参的总皂甙含量。
4. 药物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适合大规模生产植物药物。
例如,培养出高效植物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可以提高大黄泻尿灵等植物药的产量和提纯程度。
植物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植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该技术通过培养和再生植物组织,可以改良、选择、繁殖优良植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品质;同时,它还可以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来探讨植物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的意义和前景。
一、植物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植物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生物技术,涉及植物生理学、细胞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
它的研究过程包括植物组织的分离、培养基的配制、培养条件的控制和细胞分化、组织再生的观察等若干步骤。
在如此复杂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良,成功地培育出了一些应用广泛的植物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如植物的组织培养和再生、植物的细胞培养、植物基因工程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林业、园艺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中。
二、植物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的应用情况1、育种植物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可以为育种提供优良的植物材料。
通过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可以对植物进行大量的无性繁殖,从而保持其优良基因;同时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优良品种进行遗传改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例如,美国的植物学家们利用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通过对马铃薯进行基因改良,成功地将一些抗病的基因转移到马铃薯中,使其对病毒的抗性得到了提高,大幅度地增加了马铃薯的产量。
2、研究植物基因植物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在研究植物基因和基因表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们可以采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对植物组织进行基因表达分析,从而了解植物的基因调控机制、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网络。
另外,由于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可以大规模地繁殖植物,因此它也是进行大规模基因表达分析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研究环境胁迫对植物基因表达的影响时,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可以为科学家们提供大量的实验材料。
第四章 植物组织培养再生植株
第四章植物组织培养再生植株概述一、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的区别1979年国际组织培养协会专业术语委员会建议将细胞培养的概念与组织培养的概念加以区分。
组织培养:是指从植物体中取出组织、器官,然后模拟机体的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养,使之生存,形成组织或长成植株的技术过程。
细胞培养:是指从动植物体中获得细胞,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以获得所需的细胞或各种产物的技术过程。
常用的组织培养有茎尖培养、芽尖培养、花器培养、发状根培养等。
其中:(1)茎尖培养、芽尖培养:植物快速繁殖的常用方法;(2)花器培养和茎尖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的重要途径;(3)发状根培养:主要目的为获得某些次级代谢产物。
对于植物,组织培养主要是我们常见的用于植物快速繁殖的组培技术,在名贵花、木、果种苗的产业化生产、种苗的脱毒、植物的大规模快速繁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细胞培养主要有以次生代谢产物为目的的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
二、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的应用(一)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单倍体育种:通过花药(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物没有显性基因的掩盖作用,易于选择,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加倍,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纯合二倍体植株,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另外还有胚培养;体细胞杂交(打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实现其有益基因的交流,改良植物品种,以致创造植物新类型);细胞突变体筛选、遗传转化等。
(二)在植物脱毒和离体快繁上的应用应用最多、最有效。
许多植物,特别是无性繁殖植物均受到多种病毒的侵染,造成严重的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早在1943年White就发现植物生长点附近的病毒浓度很低甚至无病毒,利用茎间分生组织培养可脱去病毒,获得脱毒植株。
植物离体快繁的突出优点就是快速,而且材料来源单一,遗传背景均一,不受季节和地区等的限制,重复性好。
离体快繁比常规方法快数万倍至百万倍。
(三)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上的应用利用植物细胞组织的大规模培养,可以高效生产各种天然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天然色素以及其它活性物质。
再生植株名词解释
再生植株名词解释
再生植株是指植物的一种生长方式,其通过切断植物的茎、叶、根
等部位,使其重新生长出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
以下是再生植株方面
的一些名词解释:
1. 再生:指组织代谢能力强、具有再生器官的植物,在遭受伤害后通
过细胞增殖、分化等手段重新生长出被切除的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2. 剪枝:通过剪除植物的部分枝条、根系等,来促进再生植株的生长。
3. 愈伤组织:又称为愈合组织,它是由植物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分裂
产生的组织,可以通过培养等方式促进再生植株。
4. 再生能力:植物的一种生长特性,指植物在遭受外部损伤后,能够
通过组织修复和再生的能力,重新生长出新的组织和器官。
5. 细胞分裂: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不断进行的一种细胞分裂现象,
通过细胞分裂可以产生新的细胞,从而实现植物的再生植株。
6. 缩短:指通过剪除植物的部分茎、叶等来缩短植物的高度,从而促
进再生植株的生长。
7. 内源激素:又称内源激素,它是一种主要由植物自身分泌的激素物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的再生植株。
8. 外源激素:与内源激素相对应,是指通过外部添加的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开花、产生愈伤组织等过程,从而促进植物的再生植株。
以上是再生植株方面的一些名词解释,重新生长出一个完整的植株的能力不仅在植物世界中很普遍,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林业、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植物组织培养再生植株概述一、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的区别1979年国际组织培养协会专业术语委员会建议将细胞培养的概念与组织培养的概念加以区分。
组织培养:是指从植物体中取出组织、器官,然后模拟机体的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养,使之生存,形成组织或长成植株的技术过程。
细胞培养:是指从动植物体中获得细胞,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以获得所需的细胞或各种产物的技术过程。
常用的组织培养有茎尖培养、芽尖培养、花器培养、发状根培养等。
其中:(1)茎尖培养、芽尖培养:植物快速繁殖的常用方法;(2)花器培养和茎尖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的重要途径;(3)发状根培养:主要目的为获得某些次级代谢产物。
对于植物,组织培养主要是我们常见的用于植物快速繁殖的组培技术,在名贵花、木、果种苗的产业化生产、种苗的脱毒、植物的大规模快速繁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细胞培养主要有以次生代谢产物为目的的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
二、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的应用(一)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单倍体育种:通过花药(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物没有显性基因的掩盖作用,易于选择,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加倍,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纯合二倍体植株,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另外还有胚培养;体细胞杂交(打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实现其有益基因的交流,改良植物品种,以致创造植物新类型);细胞突变体筛选、遗传转化等。
(二)在植物脱毒和离体快繁上的应用应用最多、最有效。
许多植物,特别是无性繁殖植物均受到多种病毒的侵染,造成严重的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早在1943年White就发现植物生长点附近的病毒浓度很低甚至无病毒,利用茎间分生组织培养可脱去病毒,获得脱毒植株。
植物离体快繁的突出优点就是快速,而且材料来源单一,遗传背景均一,不受季节和地区等的限制,重复性好。
离体快繁比常规方法快数万倍至百万倍。
(三)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上的应用利用植物细胞组织的大规模培养,可以高效生产各种天然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天然色素以及其它活性物质。
(四)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和交换上的应用利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进行低温或冷冻保存,可大大节约人力、物力和土地,还可挽救那些濒危物种。
同时离体保存的材料不受各种病虫害侵染,而且不受季节的限制,所以利于种质资源的地区间及国际间的交换。
(五)在遗传、生理、生化、病理等研究上的应用:组织培养由于能快速、大量地获得性状一致的实验材料,从而大大推动了植物遗传、生理生化和病理等领域的研究进程。
(六)产业化生产前景:花卉种苗产业化生产;蔬菜、水果种苗脱毒;瓜果组培苗产业化生产。
第一节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增殖细胞组织的离体培养属于无性繁殖范畴。
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是细胞还是组织培养,再生的个体均承传了母体的遗传基础,这也是离体培养技术作为植物快速繁殖应用的基础。
组织培养根据外植体的不同,可分为植株培养、器官培养(如植物的根、茎、叶、花药、子房、胚珠、胚等)、组织培养(含愈伤组织)等。
根据培养的操作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液体培养可分为振荡培养、旋转培养和静止培养等。
一、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1.培养材料的采集从理论上讲,植物具有全能性的细胞有三类:(1)受精卵(2)发育中的分生组织细胞:可取自分生组织、根尖、嫩茎、幼叶、花等;(3)雌雄配子及单倍体细胞:胚囊及卵细胞、花粉及精子细胞。
在快速繁殖中,最常用的培养材料是茎尖,通常切块在0.5cm左右。
但如果为培养无病毒苗,通常仅取茎尖的分生组织部分,其长度在0.1mm以下。
2.培养材料的消毒先将材料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一遍用蒸馏水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将材料上的水分吸干,并用消毒刀片切成小块。
在无菌环境中将材料放入70%酒精中浸泡30~60s。
再将材料移如漂白粉饱和液中或0.01%升汞(Hg2Cl2)水中消毒10min。
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三四次。
3.制备外植体在无菌的环境中,将已消毒的材料用无菌刀、剪、镊等,剥去芽的鳞片、嫩枝的外皮或种皮胚乳(叶片则不需去皮)。
然后切成0.2~0.5cm厚的小片。
在操作中严禁用手触摸材料。
4.接种和培养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切好的外植体立即接种在培养基上,每瓶接种4~10个。
封口:接种后,瓶、管用无菌药棉或盖封口,培养皿用无菌胶带封口。
温度:培养基大多应保持在25℃左右,但要因花卉种类及材料部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增殖:在新稍等形成后需要继代培养。
把材料分株或切段转入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基一般在分化培养基上加以改良),增殖一个月左右后,可视情况进行再增殖。
二、外植体的脱分化——愈伤组织诱导(一)愈伤组织的形成由外植体或单个细胞形成愈伤组织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启动期:主要是指细胞或原生质体准备分裂的时期,需要采用合适的诱导剂。
如通过一些刺激因素(如机械损伤、改变光照强度、增加氧等)和激素的诱导作用,使外植体细胞的合成代谢活动加强,迅速进行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分裂期:即细胞开始分裂并不断增生子细胞的过程。
分裂期是指外植体细胞经过诱导以后脱分化,不断分裂、增生子细胞的过程。
处于分裂期的愈伤组织的特点是:细胞分裂快,结构疏松,颜色浅而透明。
外植体的脱分化因植物种类、器官来源及其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例如,烟草、胡萝卜等植物的脱分化比较容易,禾本科植物的脱分化比较难;花的脱分化比较容易,茎、叶的脱分化比较难;幼嫩组织的脱分化比较容易,成熟的老组织脱分化比较难。
分化期:细胞内部开始发生一系列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分化出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
(二)愈伤组织诱导的条件一般认为,诱导愈伤组织成败的关键主要在于培养的条件,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生长素:启动细胞分裂的重要激素,是植物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常用的种类有2,4-D , IAA 和NAA , 所需浓度在0.01~10mg/L 范围内;细胞分裂素:能够使已脱分化的细胞,或细胞团保持持续有丝分裂。
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是激动素、玉米素和6-BA ,使用的浓度范围在0.1~10mg/L。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保持愈伤组织的快速生长是必要的,特别是两者结合使用时,能更强烈地刺激愈伤组织的形成。
(三)愈伤组织的增殖外植体的细胞经过起动、分裂和分化等一系列变化,形成了无序结构的愈伤组织。
如果在原来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愈伤组织,会由于培养基中营养不足或有毒代谢物的积累,导致愈伤组织停止生长,甚至老化变黑、死亡。
如果要让愈伤组织继续生长增殖,必须定期地(如2~4周)将它们分成小块,接种到新鲜的培养基上,这样愈伤组织就可以长期保持旺盛的生长。
继代培养(Subculture)——指培养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营养物质枯竭,水分散失,并已积累了一些代谢产物,此时需要将这些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这种转移称为继代培养。
(四)优良愈伤组织的特性1. 增殖能力旺盛;2. 分散性好,容易建立优良的悬浮系;3. 有利于再分化,或得再生植株。
第二节体细胞形态发生生物个体形成是通过形态分生实现的,建立在离体培养基础上的形态建成称之为体细胞形态发生。
在培养条件下,植物细胞经过再分化形成完整个体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一、器官发生途径器官发生:培养条件下的组织或细胞团(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器官的过程。
(一)离体培养中器官发生的方式:通过器官发生形成再生植株大体上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先芽后根(在芽产生之后,于芽形成的基部长根而形成小植株);第二种方式为先根后芽(在根上生长出芽来);第三种方式是在愈伤组织的不同部位形成芽和根,再通过维管组织的联系形成完整植株。
(二)器官分化过程离体培养条件下,经过愈伤组织再分化器官一般要经过三个生长阶段。
第一阶段是外植体经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第二阶段是“生长中心”形成。
当把愈伤组织转移到有利于有序生长的条件下以后,首先在若干部位成丛出现类似形成层的细胞群,通常称之为“生长中心”,也称为拟分生组织,它们是愈伤组织中形成器官的部位。
第三阶段是器官原基及器官形成。
在有些情况下,外植体不经过典型的愈伤组织即可形成器官原基。
这一途径有两种情况:一是外植体中已存在器官原基,进一步培养即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进而再生植株,如茎尖、根尖分生组织培养;另一种情况是外植体某些部位的细胞,在重新分裂后直接形成分生细胞团,然后由分生细胞团形成器官原基。
这种不经过愈伤组织直接发生器官的途径在以品种繁殖为目的的离体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研究表明,在叶肉细胞再生植株过程中,最初分裂细胞的第一次分裂轴向是十分重要的。
在不经过愈伤组织的器官分化中,这次平周分裂既是叶肉细胞的脱分化,同时也是该细胞转变发育方式极性的确定。
现在,有人把最先启动分裂的这些细胞称之为感受态细胞。
二、体细胞胚发生途径:(一)体细胞胚的概念: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胚的类似物,统称为体细胞胚或胚状体。
(二)体细胞胚的发生途径1. 从外植体直接发生2. 经胚性愈伤组织发生3. 悬浮培养细胞发生(成簇成团的体积小而细胞质致密的细胞,这类细胞具有成胚能力,因而,把这类细胞团又称为胚性细胞团。
)(三)体细胞胚的发生过程:细胞脱分化后形成类胚结构,然后经历与合子胚相似的发育过程,从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到成熟胚。
(四)胚状体(embryoid)特点:1. 不同于合子胚,因为它不是两性细胞融合产生;体细胞胚与合子胚的区别:⑴合子胚在发育初期具有明显的胚柄,而体细胞胚一般没有真正的胚柄只有类似胚柄的结构。
⑵合子胚的子叶是相当规范的,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而体细胞胚的子叶常不规范,有时具有两片以上的子叶。
⑶与相同植物比较,体细胞胚的体积明显小于合子胚。
⑷体细胞胚没有休眠而体细胞胚则直接形成植株。
合子胚在胚胎发育完全进入子叶期以后,经过一系列的物质积累和脱水就进入休眠。
2. 不同于孤雌/雄胚,因为它不是无融合生殖的产物;3. 不同于器官发生方式形成的茎芽和根,因为它经历了与合子胚相似的发育过程且成熟的胚状体是双极性结构(即在发育的早期阶段,从其方向相反的两端分化出及茎端和根端,而不定芽和不定根都为单向极性。
)。
(五)影响体细胞胚发生的因素(1)外源激素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调控2,4-D的应用有着规律性的变化。
首先是在较高浓度下诱导胚性细胞的形成,然后在降低2,4-D的浓度下产生早期胚胎,一般在球形胚形成后,除去生长素则有利于体细胞胚的继续发育。
(2)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体细胞胚形成的影响体细胞胚的产生要求培养基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还原态氮。
球形胚形成后,如果降低培养基的无机盐浓度,可以显著促进体细胞胚的进一步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