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舒伯把职业生涯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一直伴随个人的一生。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五个阶段:1、成长阶段(0~14岁)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逐渐具备一定的生活控制能力,获得胜任工作的基础,并且在该阶段末期,越来越意识和关心长远的未来。

个人所要做的,是通过学校学习、社会活动来认识自我,理解世界以及工作的意义,初步建立起良好的人生态度。

主要任务:认同并建立起自我概念,对职业好奇占主导地位,并逐步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

萨柏将这一阶段,具体分为3个成长期。

(1)幻想期(10岁之前):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和进行模仿。

(2)兴趣期(11-12岁):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3)能力期(13-14岁):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相符合否,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

2、探索阶段(15-24岁)这个阶段是职业认同阶段,个人在这一时期里有了初步的职业选择范围、并且为之准备教育或者实践。

该阶段的任务是,深化对职业和工作的人事,将学习成果和实践经验沉淀结晶,具体化自己的职业偏向,并初步实施。

主要任务:主要通过学校学习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完成择业及初步就业。

也可分为3个时期。

(1)试验期(15-17岁):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2)过渡期(18-21岁):正式进入职业,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明确某种职业倾向。

(3)尝试期(22-24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对职业发展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实验。

3、建立阶段(25-44岁)个体在这个阶段开始确定自己在整个生涯中应有的位置,并开始增加作为家庭照顾者的角色。

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在不断的挑战中稳定工作,并学会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合理的均衡。

主要任务:获取一个合适的工作领域,并谋求发展。

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周期中的核心部分。

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

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

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一、提出时间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是由唐纳德·舒伯(Donald Super)于1953年提出的。

舒伯是一位美国生涯发展学者,他的生涯发展理论对于理解和指导人们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提出背景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是在对职业发展进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他观察到人们的职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职业的期望和需求也会不断改变。

因此,舒伯提出了一个包含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阶段职业发展的理论模型。

三、主要内容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职业发展任务和挑战。

在成长阶段,儿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表达自己的需要,并尝试适应现实世界。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对工作世界有正确的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它包括幻想期、兴趣期和能力期三个时期。

在探索阶段,青少年开始探索各种职业选择,并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评估。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职业自我概念,并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在建立阶段,年轻人开始建立稳定的工作和家庭关系,并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完成人生角色的转变,并适应新的责任和角色。

在维持阶段,成年人通常已经达到了职业的顶峰,并努力保持自己的职业地位和成就。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维持现有的职业地位,同时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在衰退阶段,老年人开始逐渐退出职业领域,并面临退休和身体衰退等问题。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适应退休生活,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和目标。

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对于理解和指导人们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供了一个动态的框架,帮助人们理解职业发展的规律和过程,并在不同的阶段提供相应的职业咨询和指导。

四、意义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描述职业发展的框架。

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职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职业选择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决定。

此外,这个理论还强调了个人在职业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自我决定性,鼓励人们主动探索和追求自己的职业目标。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一)生涯舒伯1953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文章,提出“生涯”的概念。

1、工作:在某一行业中的具体职位。

是有目的、有结果、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并持续一定长时间的活动。

2、职业:介于“工作”和“生涯”之间的概念。

一系列的工作。

3、生涯:个人一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业与角色的总称,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

(二)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

个人着眼于生涯发展,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和客观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的基础上,面对各种抉择情境学会界定问题,通过恰当的规划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和目标,确定教育和发展计划,制定行动策略,实现个体的全面最优发展(三)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把职业生涯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一直伴随个人的一生。

其主要理论观点是:1、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舒伯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自我概念”,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形成,至青春期较为明朗,并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职业生涯概念。

工作与生活满意与否,就在于个人能否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展现自我的机会。

用舒伯的话说,“职业生涯就是对自我的实践”。

2、生涯发展阶段舒伯认为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1953 )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 )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 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 岁至10 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 岁至12 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 岁至14 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 岁至24 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 岁至17 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 岁至21 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 岁至24 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 岁至44 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舒伯的生涯发展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旨在解释人类生命中的发展过程。

舒伯认为,人类的生命可以被划分为八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发展任务。

第一阶段是婴儿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信任和依赖关系。

第二阶段是幼儿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探索世界和发展自我认知。

第三阶段是儿童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会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观。

第四阶段是青少年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身份和独立性。

第五阶段是早期成年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关系和责任感。

第六阶段是中年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个人成就和自我发展。

第七阶段是中老年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下一代做出贡献。

第八阶段是晚年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回顾自己的人生,找到满足感和和平。

舒伯的生涯发展论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生命中的关键发展阶段和
任务非常有帮助,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在每个阶段中如何更好地应对和发展。

- 1 -。

第四章-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第四章-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第四章生涯发展理论舒波本人却比较喜欢“差异一发展一社会一现象学的心理学”(differential —developmental—SO—cial—phenomenologicalpsychology)这样的名号。

很明显,舒波的蓝图,是企图汲取这四大学术领域当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义,建构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

一、基本假设舒波所提出的理论假设,早期只有10项(Super,1953),随着思想的成熟与相关研究的启发,开展至12项。

最后,成形于1990年发表的14项(Super,1990,PP.206—208)。

现分述如下:(1)在能力、人格、需求、价值、兴趣、特质和自我概念等维度上,普遍存在着个别差异。

(2)基于这些个人独特的本质,每一个人都适合于从事某一些特定的职业。

(3)每一项职业均要求一组特定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因此,每一个人可以适合不同的职业,而且每一项职业可以适合不同的人。

(4)人们的职业偏好与能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以及因此形成的自我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然而,自我概念会在青少年晚期之后逐渐稳定和成熟,在生涯选择与适应上持续发挥影响力。

(5)上述的改变历程,可归纳为一系列的生命阶段(称为“大循环”)(maxicycle),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个阶段。

而探索期可细分为幻想期、试验期、实际期;建立期可细分为尝试期、稳定期。

每一个阶段之间有“转换期”(称为“小循环”)(minicycle),转换期通常受到环境或个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然而,转换期的不确定会带来新的成长、再探索、再建立的历程。

(6)生涯组型(careerpattern)的性质:包括从事职业的阶层水平、经过尝试和稳定地进人工作世界的经历、频率和持久性等。

这些均受到个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心理能力、教育、技巧、人格特质(包括需求、价值、兴趣、与自我概念)、生涯成熟及生涯机会的影响。

(7)在任何生涯阶段能否成功地因应环境需求和个体需求,取决于个人的“准备度”或“生涯成熟”。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核心与个人生涯发展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核心与个人生涯发展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核心与个人生涯发展一、舒伯生涯发展理论概述舒伯把职业生涯的发展视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伴随着人类走完他们的一生。

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一)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

“自我”是每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它包括了对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周围所处环境和周围人对自己如何评价的认识。

正确认识并评价自己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它决定了你对各种事物,包括情感、意志、行动的理解,进而采用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处理办法。

齐王在听取了邹忌地劝谏后,立刻认识到自己地不足,随后便下令改革[1] ;鲁迅先生也曾如是说:“我虽时时在鞭挞他人,但更多是在无情地剖析我自己。

”法国作家罗梭是正确认识自我地典型代表,他的《忏悔录》让人们读来感到触目惊心,书中详细真实记录了卢梭地一生,包括了他曾经做过小偷、抛弃挚友、嫁祸他人地种种丑陋行径,但是正因为他把自己剖析地体无完肤,他才真正意义上认识自己,超越自己[2] 。

真正认识自己的人不仅要认识现在和将来的自己,还要对过去的自己有透彻的了解并正确对待过去所做的一切行为。

古往今来,不少人对“自我”这个概念做了大量的研究:詹姆斯的“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费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罗杰斯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米德的“客我”和“主我”;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阶段论……用舒伯的话说:“职业生涯就是对自我的实践。

”(二)生涯发展?A段1什么是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论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论是指建立在一种生涯整合观念之上的,强调的是主客观的互相作用,这种互相作用实际上系统地阐述了一种生涯发展的应然模式,并被视为一种独立的理论流派。

生涯整合观念:(1)人是有差异的;(2)职业选择与适应是一个连续过程;(3)职业发展过程具有可塑性。

2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论的构成(1)生涯发展阶段a.成长期(出生至14岁):在这时期,个人所要做的是通过学校学习、社会活动来认识自我,理解世界以及工作的意义,初步建立起良好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舒伯的生涯发展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论(一)舒伯生涯发展论的简析普遍认为,金兹伯格(Ginzberg)及其研究团队是生涯发展论的早期倡导者,金兹伯格及其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总结出早期的职业发展三阶段理论,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一般受到从11~20岁、成人期6~10年左右、3个阶段的影响。

舒伯(Super)是生涯发展论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在批判继承金兹伯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舒伯的研究以差异心理学和自我概念理论来解释职业选择的过程。

舒伯1951年的研究结论认为,个体青春期中的自我觉察程度、职业知识等与未来的职业选择和生涯成熟度有很大的关系。

舒伯1957年提出职业发展理论(vocationaldevelopment),认为人的职业选择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环境以及个人的成长而不断动态地发展变化的。

他将人的职业发展分成5个阶段,即生理和心理成长阶段(growth)、探索阶段(exploration)、建立阶段(establishment)、维持阶段(maintenance)和衰退阶段(decline),并提出各个阶段的职业发展特点(如表1所示)。

舒伯同时对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和建立阶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把这3个职业发展阶段又分成8个次阶段,并提出了每个次阶段的发展特点(如表2所示)。

表1 舒伯的生涯发展五阶段理论表2 舒伯生涯发展五阶段论的次阶段受马斯洛(Maslow)需求理论的影响,舒伯认为还应该关注个体职业之外的角色需求,同时也应该关注个体发展过程中职业前和职业后的阶段。

舒伯提出生涯的概念,认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型态,生涯除了职业之外,还包括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角色,例如:学生、退休者、家庭和公民的角色。

也就是说,“生涯”不仅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也包括了他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生涯所注重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职业价值,更加注重人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价值,重视人的生命意义。

第四章-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第四章-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第四章生涯发展理论舒波本人却比较喜欢“差异一发展一社会一现象学的心理学”(differential —developmental—SO—cial—phenomenologicalpsychology)这样的名号。

很明显,舒波的蓝图,是企图汲取这四大学术领域当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义,建构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

一、基本假设舒波所提出的理论假设,早期只有10项(Super,1953),随着思想的成熟与相关研究的启发,开展至12项。

最后,成形于1990年发表的14项(Super,1990,PP.206—208)。

现分述如下:(1)在能力、人格、需求、价值、兴趣、特质和自我概念等维度上,普遍存在着个别差异。

(2)基于这些个人独特的本质,每一个人都适合于从事某一些特定的职业。

(3)每一项职业均要求一组特定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因此,每一个人可以适合不同的职业,而且每一项职业可以适合不同的人。

(4)人们的职业偏好与能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以及因此形成的自我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然而,自我概念会在青少年晚期之后逐渐稳定和成熟,在生涯选择与适应上持续发挥影响力。

(5)上述的改变历程,可归纳为一系列的生命阶段(称为“大循环”)(maxicycle),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个阶段。

而探索期可细分为幻想期、试验期、实际期;建立期可细分为尝试期、稳定期。

每一个阶段之间有“转换期”(称为“小循环”)(minicycle),转换期通常受到环境或个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然而,转换期的不确定会带来新的成长、再探索、再建立的历程。

(6)生涯组型(careerpattern)的性质:包括从事职业的阶层水平、经过尝试和稳定地进人工作世界的经历、频率和持久性等。

这些均受到个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心理能力、教育、技巧、人格特质(包括需求、价值、兴趣、与自我概念)、生涯成熟及生涯机会的影响。

(7)在任何生涯阶段能否成功地因应环境需求和个体需求,取决于个人的“准备度”或“生涯成熟”。

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在生涯发展流派中,造诣最深的是舒伯,被大家公认为生涯发展大师。

以下将介绍他的生涯发展阶段、循环发展阶段和生涯彩虹图理论。

1、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生涯发展理论是生涯规划理论中最具整合色彩的理论。

早期提出该理论的是以金斯伯格(Ginsberg,1951)为首的一群学者,而集大成者是学科整合高手舒伯(Super),他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和人格发展理论于一体,进行长期研究,系统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成为自帕森斯之后又一位里程碑的大师。

舒伯多年来对生涯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12项基本命题,这12项命题可以看成是生涯发展理论的基本主张和框架基础。

即:命题1,生涯发展是一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命题2,生涯发展是一有次序、具有固定型态的过程,因此每阶段的发展都是可预测的。

命题3,生涯发展是一经过统整的动态过程。

命题4,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形成,至青春期较明朗,并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生涯概念。

命题5,从青少年期至成人期,个体实际的人格特质及社会的现实环境等,都会因年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对人的影响力。

命题6,父母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他们对职业计划结果的解释,会影响到下一代对自己职业角色的选择。

命题7,一个人是否能由某一职业水平跳到另一职业水平,即是否有升迁发展机会,是由他的智慧能力、父母经济社会地位、本人对权势的需求,个人的价值观、兴趣、人际关系技巧以及社会环境、经济的需求状况等共同决定的。

命题8,一个人会踏入某一类型的行业,也是由下列因素来决定的:个人的兴趣、能力,个人的价值观及需求,个人的学历、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及社会职业结构、趋势等。

命题9,即使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都有特定的能力、人格特质及兴趣的要求,但在某种范围内,仍然允许不同类型的人来从事;同样的,一个人也可从事多种不同类型的行业。

命题10,个人的工作满足感视个人是否能配合自己的人格特质,即是否能将能力、兴趣、价值观适当地发挥出来而定。

职业生涯的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的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阶段发展理论舒伯(Super)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舒伯创立生涯角色理论课件

舒伯创立生涯角色理论课件

在教育中的应用
生涯教育课程设计
根据生涯角色理论,可以设计出针对 不同年龄段的生涯教育课程,帮助学 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发展 方向。
个性化教育指导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将生涯角色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有 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提高就业竞争力。
通过生涯角色理论,教师可以更好地 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为 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随着社会变迁和个体发展,生涯角色理论 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时代变化。
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深化理论研究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生涯 角色理论的深层机制,完善理 论框架,提高其解释力和预测
力。
加强实证研究
通过大样本调查、追踪研究等 方法,积累实证数据,为生涯 角色理论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跨文化比较研究
个人背景
舒伯自身在职业生涯中的经验和 观察,以及对心理学的深入研究 ,为其生涯发展理论的创立提供 了重要的启示和基础。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A
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舒伯认为,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童 年时期到老年时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 和特点。
C
自我概念与生涯选择
舒伯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在生涯选择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个体通过自我概念来认识自 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涯选择。
详细描述
在建立阶段,个人开始稳定下来,选择一个或几个职业领域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并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地位。他们可能会接受更高级别的教育和培训, 积累工作经验和技能,以提升自己在职业领域的竞争力。
维持阶段
总结词
个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职业成就和地位,开始注重维护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平衡,同时寻求职业发展的 新机会。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第四章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第四章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第四章生涯发展理论舒波本人却比较喜欢“差异一发展一社会一现象学的心理学”(differential —developmental—SO—cial—phenomenologicalpsychology)这样的名号。

很明显,舒波的蓝图,是企图汲取这四大学术领域当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义,建构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

一、基本假设舒波所提出的理论假设,早期只有10项(Super,1953),随着思想的成熟与相关研究的启发,开展至12项。

最后,成形于1990年发表的14项(Super,1990,PP.206—208)。

现分述如下:(1)在能力、人格、需求、价值、兴趣、特质和自我概念等维度上,普遍存在着个别差异。

(2)基于这些个人独特的本质,每一个人都适合于从事某一些特定的职业。

(3)每一项职业均要求一组特定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因此,每一个人可以适合不同的职业,而且每一项职业可以适合不同的人。

(4)人们的职业偏好与能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以及因此形成的自我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然而,自我概念会在青少年晚期之后逐渐稳定和成熟,在生涯选择与适应上持续发挥影响力。

(5)上述的改变历程,可归纳为一系列的生命阶段(称为“大循环”)(maxicycle),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个阶段。

而探索期可细分为幻想期、试验期、实际期;建立期可细分为尝试期、稳定期。

每一个阶段之间有“转换期”(称为“小循环”)(minicycle),转换期通常受到环境或个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然而,转换期的不确定会带来新的成长、再探索、再建立的历程。

(6)生涯组型(careerpattern)的性质:包括从事职业的阶层水平、经过尝试和稳定地进人工作世界的经历、频率和持久性等。

这些均受到个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心理能力、教育、技巧、人格特质(包括需求、价值、兴趣、与自我概念)、生涯成熟及生涯机会的影响。

(7)在任何生涯阶段能否成功地因应环境需求和个体需求,取决于个人的“准备度”或“生涯成熟”。

7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7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舒伯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

舒伯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

舒伯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
时间维度
生涯第一个阶段成长期相当于儿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成长最快速的阶段,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始发展自我观念,了解在团体社会中各人所应扮演的角色和任务。

试探期相当于青少年期和青年前期,属于学习奠基阶段,从学校的学习、休闲活动及各种非正式的工作经验中,做角色试探、职业试探、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与工作的关系,并且不断修正自我观念,开始准备进入就业市场,或进入就业市场试验选择此职业为长期职业的可能性,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青少年朋友们!您正处于生涯第二个阶。

生涯第三个阶段是建立期,属于选择职业与职业安置的阶段,相当于青年期、中年前期。

经由前一阶段的试探而认同选定的职业,并经由经验累积,建立稳定、专精的地位,致力于职业上的安定与成就,同时进行婚姻的选择,追求安定的家庭生活,养儿育女。

简而言之,
成家立业两件人生大事都是建立期的重要发展任务。

维持期是生涯第四个阶段,相当于中年期、老年前期,属于专精、升迁的阶段﹂保持并继续建立期的工作,维持家庭与工作的和谐,享受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有少勤人则面对失败不如意的困境,成功者逐渐传承经验做交棒准备,迈入老年前期时亦开始准备退休计划。

衰退期是生涯最后一个阶段,相当于老年期,是属于退休阶段,身心状况逐渐老化衰退,从工作岗位退休,在生活上要重新建立重心,发展新的角色、生活方式,以适应身心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维持阶段:由45岁至65岁,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

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衰退阶段:65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

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

舒伯的循环式发展任务在上述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

在以后的研究岁月中,舒伯对发展任务的看法又向前跨了一步。

他认为在人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各个阶段同样要面对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的问题,因而形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见表3-3)。

①(①金树人:《生计发展与辅导》,(台湾)天马文化事业发展有限公司,1988年3月,第49页表3一3循环式发展任务(舒伯,1984)举例来说,如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必须适应新的角色与学习环境,经过“成长”和“探索”,一旦“建立”了较固定的适应模式,同时“维持”了大学学习生活之后,又要开始面对另一个阶段——准备求职。

原有的已经适应了的习惯会逐渐衰退,继而对新阶段的任务又要进行“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如此周而复始。

一生生涯的彩虹图1976到1979 年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之后他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Life-span,Life-space career development).(1981)这个生涯发展观,除了原有的发展阶段理论之外,较为特殊的是舒伯加入了角色理论,并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

这个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图形,舒伯将它命名为“一生生涯的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

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

应依据个体不同的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辅导策略1、生涯评估根据舒伯的基本观念,生涯辅导工作首先需要了解个体的发展状况,通过生涯评估的方式,就个人的潜能与问题,进行综合而积极的分析。

舒伯提出的评估模式事:前期的了解:包括收集资料、初步接触及初步评估。

深度的探究:探究工作的重要性、各种角色的分量及对各种角色的价值观,并对生涯成熟(诸如计划、试探的态度、决策技巧、职业资料、适切性)、自我观念(诸如自尊、明确性、和谐性、认知复杂度、切实性)、能力与潜能的发展水准、兴趣范围与活动等进行深入评估。

全部资料的整体评估:检验核实全部资料,并作评估与预测。

咨询:共同讨论、修正评估结果,包括了解个体目前与下一阶段的自我观念,职业的重组,了解生涯角色的意义,为成熟而再探索,探索具体的范围、深入探索以求专精化、职业准备、训练或工作、寻求自我实现的途径等一系列过程与途径。

讨论行动计划:将计划、执行、追踪评介结合起来,深入讨论如何具体实施。

由以上模式可以看出,生涯发展论特别强调必须深入地了解每个人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对工作观念、生涯成熟程度以及自我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包括有关能力倾向与兴趣的资料,必须经过辅导人员与个体共同讨论后,才能作为辅导与咨询措施的依据。

辅导措施通过以上的评估,咨询员可针对性地采取下列辅导措施。

•对于“选择不确定的人”,应特别注意其情绪反应,了解难以确定的各种文化、社会、生理因素,协助个体统整自我的各个方面,并作出适当的抉择。

•对于“生涯成熟度不够者”,应从协助个体了解个人、社会及其他与教育及职业选择有关的因素做起,使他认识这些因素与个人生涯发展的关系,并且参照生涯发展任务,逐步地发展对职业与生涯的自我观念。

•对于“生涯成熟的人”,要协助个体汇集、评估有关自己及环境的资料,作出一些初步的结论,以便为未来发展或决策作参考。

指导性与非指导性方式舒伯认为生涯咨询必须同时涉及个人的理性与情绪,从而进行自我探索、作决定及现实的考验。

在“谈话”的过程中,辅导人员可以通过重述,反应,澄清,摘要,解释,面质等技巧,依据个体的问题性质,给予指导及非指导式的咨询。

指导的方式主要用于咨询过程中汇集资料和进一,步探索主题,并进行现实考验,非指导的方式强调与个体共同探讨行动方向与计划。

主要用于协助个体探索问题、描述自我观念、澄清个体对自我接纳的感受、突破因现实考验而引起的态度和情绪感受。

辅导方法在辅导过程中,辅导人员可利用“生涯自传”、“抉择日记”、“画生涯彩虹图”等方法,使个体回顾自己发展历程中一些特殊的经验,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影响、个人的态度与感受,以及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和个人目标间的差异,并对每一次的决定加以分析,以增进个体对自己发展历程的认识,引导他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及自己设计未来发展计划的行动中。

其中,“画生涯彩虹图”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舒伯认为人的行为方向受到三种时间因素的影响:一是对过去成长痕迹的“审视”:二是对目前发展状况的“审视”:三是对未来可能发展方向的“展望”。

这三种因素是相互影响的,过去是现在的成因,现在又是未来的基础。

生涯辅导时,对未来的时间透视能力较为重要,一生生涯的彩虹图就提供了一个最佳的透视工具。

实际应用彩虹图时,辅导人员可以先准备一份空白的彩虹图,然后指导学生画出与其生涯发展有关的各种角色的起始与发展轨迹。

画彩虹图时,以下两点特别需要强调:(1)一生的生涯发展,包括了发展阶段、生活空间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内涵。

透过这张彩虹图,我们可以帮助个体具体而清晰地了解不同的角色是如何构建其个人特有生涯类型的,不同的角色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角色的组合如何合理安排才能达到最佳的自我实现。

(2)要注意辅导对象显著角色的部分与时机,这些资料往往能提供很好的线索,作为进一步了解与咨询的依据。

可协助辅导对象预先设定下一步的生涯发展任务,设计如何研究具体的实施步骤,使得未来显著的角色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评论1、优点(1)舒伯是生涯辅导理论的大师,其生涯发展论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自我心理学以及有关职业行为发展方向的长期研究结果,舒伯本人比较喜欢将其理论命名为“差异一发展一社会一现象的心理学”(differential-developmental-social-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舒伯汲取了这四大学术领域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华,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

其理论观点是现今生涯辅导重要的理论基础,指导了目前生涯辅导的具体实施,得到了各国生涯辅导界的普遍支持。

(2)在当时的生涯辅导理论中,多数人关心的焦点都集中在“职业选择”上,只有少数理论工作者对生涯发展的问题发生兴趣,如金斯伯格是少数学者中最突出的一位。

(3)舒伯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自己的理论。

以往舒伯理论大多局限于他的发展阶段和对职业的自我观念论上,这些可以解释个体一生的生涯发展,其涵盖范围很广,但深度略嫌不够,随着“生活广度与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即一生生涯彩虹图”的提出,正好弥补了原有的不足。

在实际应用方面,其横向的发展阶段、发展任务(即生活广度的部分)和纵向的生涯角色的发展(即生活空间的部分),交织成一个具体的生涯发展结构,这对辅导时促进个体的自我了解、自我实现,有很大裨益。

2.局限性(1)由于社会的快速变迁,终身学习观念的提出以及人的寿命的增加,生涯发展理论中关于中年期、老年期的角色与任务,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否则理论会欠完整。

(2)生涯发展论似乎较忽略经济、社会因素对生涯发展方向的影响,且学习的因素与职业发展历程的关系也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