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职业发展五阶段理论
舒伯生涯发展过程的5个阶段
舒伯生涯发展过程的5个阶段引言舒伯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组织行为学家之一,他对组织行为学和组织变革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详细探讨舒伯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学术研究初期、理论框架建立、行为科学运动推动者、组织行为学创始人以及学派传承。
学术研究初期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舒伯生对组织行为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开始研究人们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和动机。
他的早期研究集中于工厂和劳动力管理领域,通过观察工人的工作实践和工作动机,他得出了一些有关组织行为的初步观点。
早期观点1.人的动机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2.工作环境和领导方式对工人的绩效有重要影响;3.个体的需求和价值观会影响其工作动机;4.激励制度应该关注个体需求的满足。
理论框架建立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舒伯生开始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以解释组织行为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他的关注点逐渐从个体动机转向组织结构和行为。
理论框架要点1.组织结构和文化对员工行为产生重要影响;2.组织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决策机制;3.员工的参与程度会影响其工作满意度和绩效;4.组织应根据员工需求提供适当的激励和奖励。
行为科学运动推动者随着他的研究逐渐深入,舒伯生成为了行为科学运动的推动者之一。
他积极促进了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倡导从科学的角度去管理组织。
推动行为科学的关键举措1.倡导员工参与决策的理念;2.提倡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3.推动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的实践;4.帮助组织转变为人性化和员工关怀的模式。
组织行为学创始人随着舒伯生的学术声誉的日益提高,他逐渐成为组织行为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提出的理论和观点深刻影响了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发展。
历史贡献1.提出了理论x和理论y,对组织管理产生重要影响;2.倡导人际关系和公司文化的重要性;3.强调员工参与和激励对组织绩效的影响;4.对组织变革和企业治理等领域提出了启示。
学派传承舒伯生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简介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及其含义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
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一、提出时间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是由唐纳德·舒伯(Donald Super)于1953年提出的。
舒伯是一位美国生涯发展学者,他的生涯发展理论对于理解和指导人们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提出背景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是在对职业发展进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他观察到人们的职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职业的期望和需求也会不断改变。
因此,舒伯提出了一个包含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阶段职业发展的理论模型。
三、主要内容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职业发展任务和挑战。
在成长阶段,儿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表达自己的需要,并尝试适应现实世界。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对工作世界有正确的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它包括幻想期、兴趣期和能力期三个时期。
在探索阶段,青少年开始探索各种职业选择,并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评估。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职业自我概念,并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在建立阶段,年轻人开始建立稳定的工作和家庭关系,并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完成人生角色的转变,并适应新的责任和角色。
在维持阶段,成年人通常已经达到了职业的顶峰,并努力保持自己的职业地位和成就。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维持现有的职业地位,同时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在衰退阶段,老年人开始逐渐退出职业领域,并面临退休和身体衰退等问题。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适应退休生活,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和目标。
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对于理解和指导人们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供了一个动态的框架,帮助人们理解职业发展的规律和过程,并在不同的阶段提供相应的职业咨询和指导。
四、意义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描述职业发展的框架。
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职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职业选择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决定。
此外,这个理论还强调了个人在职业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自我决定性,鼓励人们主动探索和追求自己的职业目标。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1953 )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 )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 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 岁至10 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 岁至12 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 岁至14 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 岁至24 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 岁至17 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 岁至21 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 岁至24 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 岁至44 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舒伯的生涯彩虹图
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在生涯发展流派中,造诣最深的是舒伯,被大家公认为生涯发展大师.以下将介绍他的生涯发展阶段、循环发展阶段和生涯彩虹图理论.1、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生涯发展理论是生涯规划理论中最具整合色彩的理论.早期提出该理论的是以金斯伯格Ginsberg,1951为首的一群学者,而集大成者是学科整合高手舒伯Super,他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和人格发展理论于一体,进行长期研究,系统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成为自帕森斯之后又一位里程碑的大师.舒伯多年来对生涯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12项基本命题,这12项命题可以看成是生涯发展理论的基本主张和框架基础.即:命题1,生涯发展是一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命题2,生涯发展是一有次序、具有固定型态的过程,因此每阶段的发展都是可预测的.命题3,生涯发展是一经过统整的动态过程.命题4,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形成,至青春期较明朗,并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生涯概念.命题5,从青少年期至成人期,个体实际的人格特质及社会的现实环境等,都会因年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对人的影响力.命题6,父母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他们对职业计划结果的解释,会影响到下一代对自己职业角色的选择.命题7,一个人是否能由某一职业水平跳到另一职业水平,即是否有升迁发展机会,是由他的智慧能力、父母经济社会地位、本人对权势的需求,个人的价值观、兴趣、人际关系技巧以及社会环境、经济的需求状况等共同决定的.命题8,一个人会踏入某一类型的行业,也是由下列因素来决定的:个人的兴趣、能力,个人的价值观及需求,个人的学历、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及社会职业结构、趋势等.命题9,即使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都有特定的能力、人格特质及兴趣的要求,但在某种范围内,仍然允许不同类型的人来从事;同样的,一个人也可从事多种不同类型的行业.命题10,个人的工作满足感视个人是否能配合自己的人格特质,即是否能将能力、兴趣、价值观适当地发挥出来而定.命题11,个人工作满足的程度,常决定于个人是否能将自我概念实现于工作中.命题12,对少部分人而言,家庭及社会因素是人格重整的中心;但对大部分的人,工作是人格重整的焦点,即经过工作过程,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会逐渐融合.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成长阶段.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探索阶段.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社团、休闲等活动,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进行探索,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二是过渡期18岁至21岁;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建立阶段.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不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子”,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这个阶段又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维持阶段.45岁至65岁,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案例:从老板到员工,医药销售老板的故事衰退阶段.65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2、循环发展阶段理论在上述生涯发展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在以后的研究岁月中,舒伯进一步认为,在人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各阶段同样面对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的问题,因而形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生涯与人生发展的交叉3、生涯彩虹图理论绘制的生涯彩虹图20世纪80年代,舒伯提出了“一生生涯发展的彩虹图”.这是以他的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Kife-span, Life-space career development1980作基础的.金树人生计发展与辅导台湾天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8年3月,P.49这个生涯发展观,除了原有的发展阶段理论之外,较为特殊的是舒伯加入了角色理论,并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图中的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图中的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每个人踏入学校之后,其一生必然多数时候同时在不同的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之间是交互作用的,某一个角色上的成功,可能带动其他角色的成功,反之,某一个角色的失败,也可能导致另一角色的失败.不过舒伯进一步指出,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他进而引出了一个“显着角色”概念,如彩虹图所示,成长阶段最显着的角色是儿童;探索阶段15-20岁是学生;建立阶段30岁左右是家长和工作者;维持阶段45岁左右工作者的角色突然中断,又恢复了学生角色,同时公民与休闲的角色逐渐增加,这正如一般所说的“中年危机”的出现,同时暗示这时必须再学习、再调适才有可能处理好职业与家庭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显着角色的概念可以使我们看出一个人一生中工作、家庭、休闲、学习研究以及社会活动对个人的重要程度,以及对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分为五个阶段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分为五个阶段舒伯的职业生涯理论把人的职业发展划分为5个大的阶段如下:1、成长阶段(从0,14岁)经历对职业从好奇、幻想到兴趣,到有意识培养职业能力的逐步成长过程。
他将这一阶段,具体分为3个成长期:幻想期(10岁之前):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和进行模仿。
兴趣期(11-12岁):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能力期(13-14岁):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相符合与否,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
2、探索阶段(由15-24岁)择业、初就业。
也可分为3个时期。
试验期(15-17岁):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过渡期(18-21岁):选择接受专门的专业和职业培训或者查看劳动力市场。
尝试期(22-24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其中一种职业。
3、建立阶段(从25-44岁为建立稳定职业阶段)经过两个时期。
尝试期(25-30岁):对最初就业的职业不满意,再选择、变换职业工作。
变换次数各人不等。
也可能满意初选职业而无变换。
稳定期(31-44岁):最终职业确定,开始致力于稳定工作。
4、维持阶段。
在45-64岁这一长时间内,劳动者一般达到常言所说的功成名就的情景,已不再考虑变换职业工作,只力求维持已取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
5、衰退阶段(65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益衰退,个人职业角色的分量逐渐减少,开始考虑退休并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我们注意到,在15-24岁的探索阶段,生涯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的社会价值,了解就业机会,接受专门的专业和职业培训。
舒伯生涯发展过程的5个阶段
舒伯生涯发展过程的5个阶段舒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音乐学家之一,他的音乐理论和作曲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职业生涯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早期音乐教育与研究、表演与指挥生涯、作曲风格的转变、对电子音乐的探索和晚年的创作与教学。
第一阶段:早期音乐教育与研究舒伯的音乐天赋在年轻时期就得到了发展。
他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并师从著名音乐理论家奥登巴赫。
在这个阶段,舒伯对传统音乐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和声学和形式结构有着独到的见解。
第二阶段:表演与指挥生涯舒伯在音乐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和指挥家。
他在欧洲各地举办了多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并担任了一些交响乐团的指挥。
他的表演和指挥风格独特,以其精湛的技巧和对音乐细节的敏感而受到赞誉。
第三阶段:作曲风格的转变在舒伯的创作生涯中,他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他开始对传统音乐形式感到不满,并开始探索新的作曲技巧和风格。
他开始使用较大的乐团编制,采用自由旋律和复杂的和声,挑战了当时的传统音乐观念。
他的作品逐渐展现出了更为个性化和现代化的特点。
第四阶段:对电子音乐的探索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舒伯开始对电子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与电子音乐先驱卡尔海因茨·斯托克豪森合作,探索了新的音乐创作方式。
他利用电子设备创作了一些前卫的作品,将传统乐器与电子音效结合,为音乐带来了全新的声音和表现力。
第五阶段:晚年的创作与教学在晚年时期,舒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作曲和教学中。
他继续创作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曲、室内乐和钢琴协奏曲等。
同时,他还担任了一些音乐学院的教职,培养了许多杰出的音乐家和作曲家。
他的音乐思想和创作方法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结起来,舒伯的音乐生涯可以划分为早期音乐教育与研究、表演与指挥生涯、作曲风格的转变、对电子音乐的探索和晚年的创作与教学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对舒伯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他成为了音乐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简述舒伯生涯发展过程的5个阶段
简述舒伯生涯发展过程的5个阶段舒伯是一位德国心理学家,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领域。
他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学术起步阶段、儿童发展研究阶段、人格理论研究阶段、教育实践阶段和晚年综合性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学术起步阶段舒伯在1904年至1912年间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
在这个阶段,他主要关注儿童的发展和教育问题。
他的研究主题包括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他的研究成果为他赢得了学术界的认可,并为他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儿童发展研究阶段从1912年到1926年,舒伯进入了他的儿童发展研究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主要关注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发展。
他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揭示了儿童个体在认知和心理方面的发展规律。
他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对儿童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阶段:人格理论研究阶段从1926年到1949年,舒伯进入了他的人格理论研究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开始关注个体的人格发展和人际关系。
他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格的形成是通过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来实现的。
他的理论为人格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四阶段:教育实践阶段从1949年到1961年,舒伯进入了他的教育实践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将他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他提出了“教育活动理论”,认为教育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
他的理论对教育方法和教学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第五阶段:晚年综合性研究阶段从1961年到1970年,舒伯进入了他的晚年综合性研究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开始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探索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
他的研究成果涉及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他的综合性研究为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结起来,舒伯的职业生涯可以划分为学术起步阶段、儿童发展研究阶段、人格理论研究阶段、教育实践阶段和晚年综合性研究阶段。
他的研究成果对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在生涯发展流派中,造诣最深的是舒伯,被大家公认为生涯发展大师。
以下将介绍他的生涯发展阶段、循环发展阶段和生涯彩虹图理论。
1、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生涯发展理论是生涯规划理论中最具整合色彩的理论。
早期提出该理论的是以金斯伯格(Ginsberg,1951)为首的一群学者,而集大成者是学科整合高手舒伯(Super),他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和人格发展理论于一体,进行长期研究,系统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成为自帕森斯之后又一位里程碑的大师。
舒伯多年来对生涯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12项基本命题,这12项命题可以看成是生涯发展理论的基本主张和框架基础。
即:命题1,生涯发展是一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命题2,生涯发展是一有次序、具有固定型态的过程,因此每阶段的发展都是可预测的。
命题3,生涯发展是一经过统整的动态过程。
命题4,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形成,至青春期较明朗,并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生涯概念。
命题5,从青少年期至成人期,个体实际的人格特质及社会的现实环境等,都会因年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对人的影响力。
命题6,父母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他们对职业计划结果的解释,会影响到下一代对自己职业角色的选择。
命题7,一个人是否能由某一职业水平跳到另一职业水平,即是否有升迁发展机会,是由他的智慧能力、父母经济社会地位、本人对权势的需求,个人的价值观、兴趣、人际关系技巧以及社会环境、经济的需求状况等共同决定的。
命题8,一个人会踏入某一类型的行业,也是由下列因素来决定的:个人的兴趣、能力,个人的价值观及需求,个人的学历、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及社会职业结构、趋势等。
命题9,即使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都有特定的能力、人格特质及兴趣的要求,但在某种范围内,仍然允许不同类型的人来从事;同样的,一个人也可从事多种不同类型的行业。
命题10,个人的工作满足感视个人是否能配合自己的人格特质,即是否能将能力、兴趣、价值观适当地发挥出来而定。
职业生涯的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阶段发展理论舒伯(Super)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舒伯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
舒伯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
时间维度
生涯第一个阶段成长期相当于儿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成长最快速的阶段,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始发展自我观念,了解在团体社会中各人所应扮演的角色和任务。
试探期相当于青少年期和青年前期,属于学习奠基阶段,从学校的学习、休闲活动及各种非正式的工作经验中,做角色试探、职业试探、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与工作的关系,并且不断修正自我观念,开始准备进入就业市场,或进入就业市场试验选择此职业为长期职业的可能性,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青少年朋友们!您正处于生涯第二个阶。
生涯第三个阶段是建立期,属于选择职业与职业安置的阶段,相当于青年期、中年前期。
经由前一阶段的试探而认同选定的职业,并经由经验累积,建立稳定、专精的地位,致力于职业上的安定与成就,同时进行婚姻的选择,追求安定的家庭生活,养儿育女。
简而言之,
成家立业两件人生大事都是建立期的重要发展任务。
维持期是生涯第四个阶段,相当于中年期、老年前期,属于专精、升迁的阶段﹂保持并继续建立期的工作,维持家庭与工作的和谐,享受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有少勤人则面对失败不如意的困境,成功者逐渐传承经验做交棒准备,迈入老年前期时亦开始准备退休计划。
衰退期是生涯最后一个阶段,相当于老年期,是属于退休阶段,身心状况逐渐老化衰退,从工作岗位退休,在生活上要重新建立重心,发展新的角色、生活方式,以适应身心需要。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舒伯阶段发展理论发布时间:2008-9-11 | 信息来源:就业指导中心| 点击次数:1025舒伯(Super)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维持阶段:由45岁至64岁,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
(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
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
应依据个体不同的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7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在生涯发展流派中,造诣最深的是舒伯,被大家公认为生涯发展大师。
以下将介绍他的生涯发展阶段、循环发展阶段和生涯彩虹图理论。
1、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生涯发展理论是生涯规划理论中最具整合色彩的理论。
早期提出该理论的是以金斯伯格(Ginsberg,1951)为首的一群学者,而集大成者是学科整合高手舒伯(Super),他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和人格发展理论于一体,进行长期研究,系统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成为自帕森斯之后又一位里程碑的大师。
舒伯多年来对生涯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12项基本命题,这12项命题可以看成是生涯发展理论的基本主张和框架基础。
即:命题1,生涯发展是一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命题2,生涯发展是一有次序、具有固定型态的过程,因此每阶段的发展都是可预测的。
命题3,生涯发展是一经过统整的动态过程。
命题4,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形成,至青春期较明朗,并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生涯概念。
命题5,从青少年期至成人期,个体实际的人格特质及社会的现实环境等,都会因年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对人的影响力。
命题6,父母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他们对职业计划结果的解释,会影响到下一代对自己职业角色的选择。
命题7,一个人是否能由某一职业水平跳到另一职业水平,即是否有升迁发展机会,是由他的智慧能力、父母经济社会地位、本人对权势的需求,个人的价值观、兴趣、人际关系技巧以及社会环境、经济的需求状况等共同决定的。
命题8,一个人会踏入某一类型的行业,也是由下列因素来决定的:个人的兴趣、能力,个人的价值观及需求,个人的学历、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及社会职业结构、趋势等。
命题9,即使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都有特定的能力、人格特质及兴趣的要求,但在某种范围内,仍然允许不同类型的人来从事;同样的,一个人也可从事多种不同类型的行业。
命题10,个人的工作满足感视个人是否能配合自己的人格特质,即是否能将能力、兴趣、价值观适当地发挥出来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新的技能,维护已获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维持家庭和 工作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寻找接替人选
体力与心理能力逐渐衰退时,工作活动将改变,亦必须发展 出新的角色,先是变成选择性的参与者,然后成为完全的观 察者。 工作速度变慢,工作责任或性质也发生改变,以适应逐渐衰 退的体力与心理。许多人也会找份代替全职的兼职工作。 有些人能很愉快地适应完全停止工作的境况;有些则适应困 难、郁郁寡欢;有些人则是老迈而死。
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对未来职业进行尝试性 选择
正式进入职业,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明确某种职业倾 向 已确定了一个似乎是较适当的领域,找到一份入门的工作 后,并尝试选择它作为维持生活的工作。此阶段所选择的工 作范围会小,只选择可能堤供重要机会的工作。 获取一个合适的工作领域,并谋求发展。主要任务是:通过 尝试错误以确定前一阶段的职业选择与决定是否正确。若觉 得决定正确,就会努力经营,打算在此领域久留。 个人在所选的职业中安顿下来,重点是寻求职业及生活上的 稳定,也可能因工作或生活上的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 致力于实现职业目标,是富有创造性的时期 职业中期可能会发现自己偏离职业目标或发现了新的目标, 此时需重新评价自己的需求,处于转折期
阶段 成长 阶段 出生一14岁 次 阶 段 15—24岁
年龄
幻想期(4—10岁) 兴趣期(11—12岁) 能力期(13—14岁)
次 试探期(15—17岁) 探索阶段 阶 过渡期(18—21岁) 段 25-44岁 确立阶段 次阶段 修正或稳定期(25—30岁) 发展期(31—44岁) 尝试期(22—24岁)
中期危机阶段
(44一退休5岁至死亡 衰退阶段 次阶段 退休(71岁至死亡) 减速(60-70岁)
主要任务 认同并建立起自我概念,对职业的好奇占主导地位,并逐步 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 需求占决定性因素。角色扮演在此阶段很重要。 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能力占的比重较大,也会考虑工作要求的条件。 主要通过学校学习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完 成择业及初步就业